机械设计课程教学设计材料模板

合集下载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范文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范文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范文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机械设计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了解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流程。

(2)熟悉常用的机械设计方法和技巧。

(3)掌握机械零件的基本选型和计算方法。

2.技能目标:(1)能够运用机械设计原理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

(2)具备机械零件选型和计算的能力。

(3)能够运用CAD软件进行简单的机械设计。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机械设计的兴趣和热情。

(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机械设计的定义、目的、流程和方法等。

2.机械零件的选型和计算:轴承、齿轮、联轴器、弹簧等常见机械零件的选型和计算方法。

3.机械设计方法:结构设计、强度计算、运动设计、动力设计等。

4.CAD软件应用:学习并运用CAD软件进行简单的机械设计。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1.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机械设计的方法和技巧。

3.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加深对机械设计原理的理解。

4.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1.教材:《机械设计基础》等相关教材。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供学生自主学习。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视频等资料,丰富教学手段。

4.实验设备:提供必要的实验设备,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平时表现: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以体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2.作业:布置适量的作业,评估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考试:进行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全面评估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运用能力。

评估方式应客观、公正,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范例精选全文完整版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范例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专业及班级:数控技术70511设计:xxx学号:************指导教师:日期:2006.12.25目录前言 (4)第1章选择传动方案 (5)第2章选择电动机 (6)2.1 电动机的选择 (6)2.2 输送机的输送量及功率计算 (6)2.3 电动机的功率 (6)2.3.1 螺旋输送机主轴上所需功率 (6)2.3.2 工作机所需的电动机输出的功率为 (6)2.4 电动机的转速 (7)2.5 传动装置总传动比 (7)2.6 计算传动装置的运动和运动参数 (7)2.6.1 计算各轴输入功率 (7)2.6.2 计算各轴转速 (7)2.6.3 计算各轴转矩 (8)第3章选择V带 (9)3.1 选择普通V带 (9)3.1.1 按照计算功率P c,选择V带型号 (9)3.1.2 带传动的主要参数和尺寸 (9)3.2 初选中心距 (9)3.3 确定V带的根数 (10)3.4 计算紧张力 (10)F (10)3.5 计算作用在轴上的力R3.6 结构设计 (10)第4章传动设计 (11)4.1 选择高速级齿轮传动的材料及热处理 (11)4.2 强度计算 (11)4.3 确定选择齿轮传动的参数和尺寸 (11)4.4 验算齿根弯曲应力 (12)4.5 结构设计 (13)第5章轴的选择 (14)5.1 高速轴的设计 (14)5.1.1 选择轴的材料 (14)5.1.2 初步估算轴的最小直径 (14)5.1.3轴的结构设计,初定轴径及轴向尺寸 (14)5.1.4按弯扭合成应力校核轴的强度 (14)5.1.5 高速轴段的长度确定 (16)5.2 低速轴计算 (17)5.2.1 计算轴上的力 (17)5.2.2 计算支反力 (17)5.2.3 作弯距图,齿轮作用力集中在齿宽中心 (18)5.2.4 轴输出转矩 T = 659000 (18)5.2.5 求最大当量转矩 (19)5.2.6 强度校核 (19)5.2.7 低速轴段的长度确定 (19)第6章联轴器的选择和计算 (20)参考文献 (21)前言机器一般是由原动机、传动装置和工作装置组成。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教案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教案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3. 使学生熟悉常用机械设计软件,提高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机械设计的定义、目的和意义机械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2. 机械零件的设计轴承和轴的设计传动机构设计(齿轮、链条、皮带等)联接件设计(螺栓、螺母、焊接等)3. 机械动力学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惯性力、力矩和运动规律动力学方程及其应用4. 机械强度计算材料力学性能的计算和选择零件的强度计算方法安全因数和寿命预测5.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CAD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功能参数化设计和三维建模机械设计实例分析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引导学生掌握机械设计的核心内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工程案例,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上机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操作CAD软件,提高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能力。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进行讨论和设计,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四、教学资源1. 教材:机械设计手册、计算机辅助设计教材等。

2. 课件:PowerPoint、Flash等。

3. 软件:AutoCAD、SolidWorks等。

4. 网络资源:相关学术期刊、论文、视频教程等。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组讨论参与度等。

2. 设计报告:评估学生在课程设计中的创新性、实用性、准确性等方面。

3. 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机械设计基本原理和方法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安排1. 课时:共计32课时,包括16次课,每次2课时。

2. 课程安排:第1-4课时: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第5-8课时:机械零件的设计第9-12课时:机械动力学第13-16课时:机械强度计算第17-20课时:计算机辅助设计(CAD)七、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际案例介绍机械设计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2. 讲解: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方案模板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方案模板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方案模板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包括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制图等基础知识点。

2. 学生能了解并描述常见机械零件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其在机械系统中的应用。

3. 学生能掌握机械设计的一般流程和常用设计方法,如强度计算、选材、结构设计等。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CAD软件进行简单的机械零件制图,并能根据要求进行合理的尺寸标注。

2. 学生能够运用机械设计手册,进行零件的强度计算和选型。

3. 学生能够运用团队协作和沟通技巧,完成小组设计项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设计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工程素养,使学生认识到机械设计在工程实践中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提高学生在团队中的沟通、协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结合机械设计课程性质,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结合。

在教学中,充分考虑学生特点,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和项目式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实现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机械设计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引言:机械设计概念、机械系统组成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

- 理解机械设计的定义和重要性。

- 掌握机械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

2. 机械设计基础理论:- 力学原理:力的作用、受力分析、力的合成与分解。

- 材料力学:材料属性、应力与应变、扭转与弯曲。

- 机械制图:制图规范、视图表达、尺寸标注。

3. 常见机械零件及其设计:- 轴承与轴:类型、工作原理、设计计算。

- 传动系统:齿轮、带传动、链传动的设计与应用。

- 连接件:螺纹连接、焊接、铆接等的设计要点。

4. 机械设计流程与方法:- 设计流程:需求分析、方案设计、详细设计、试验验证。

- 设计方法:强度计算、选材、结构设计、可靠性分析。

5. 机械设计实践:- CAD软件应用:绘制零件图、装配图。

机械制造专业机械设计与制课程优秀教案范本机械零部件的设计与制

机械制造专业机械设计与制课程优秀教案范本机械零部件的设计与制

机械制造专业机械设计与制课程优秀教案范本机械零部件的设计与制机械制造专业机械设计与制造课程优秀教案范本一、引言机械设计与制造是机械制造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旨在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机械设计与制造能力。

本节课程主要围绕机械零部件的设计与制造展开,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的结合,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技巧,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机械零部件的设计与制造的基本概念和原则;2. 掌握机械零部件的设计流程和关键技术;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机械零部件的设计与制造实践;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教学内容1. 机械零部件设计基础知识1.1 机械零部件的定义与分类1.2 机械零部件的功能与要求1.3 机械零部件设计的基本原则2. 机械零部件设计流程2.1 需求分析和功能设定2.2 性能参数设计和选择2.3 结构设计和优化2.4 标准件选取和配套计算2.5 零部件装配和检验3. 机械零部件制造工艺3.1 机械零部件制造的基本工艺流程3.2 加工工艺的选择和优化3.3 数控加工技术在零部件制造中的应用3.4 机械零部件的装配和质量控制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通过课堂讲解,将机械零部件设计与制造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流程传授给学生;2. 实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的机械零部件设计和制造案例,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3.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机械零部件设计与制造的实践操作,锻炼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4. 讨论交流:鼓励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促进相互之间的学习和进步;5. 课程设计项目:组织学生进行课程设计项目,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五、教学评估1. 课堂测验:通过课堂测验,检测学生对机械零部件设计与制造的理解和掌握程度;2. 课程设计评估:评估学生在课程设计项目中的表现和成果;3. 学习报告:要求学生撰写学习报告,总结本门课程的学习体会和感悟。

六、教学资源1. 教材:《机械设计与制造教程》2. 配套软件:SolidWorks、AutoCAD等机械设计软件3. 实验设备:工艺实验室中的机床设备、计量仪器等七、教学进度安排第一周:机械零部件设计基础知识第二周:机械零部件设计流程(需求分析和功能设定)第三周:机械零部件设计流程(性能参数设计和选择)第四周:机械零部件设计流程(结构设计和优化)第五周:机械零部件设计流程(标准件选取和配套计算)第六周:机械零部件设计流程(零部件装配和检验)第七周:机械零部件制造工艺(基本工艺流程)第八周:机械零部件制造工艺(加工工艺的选择和优化)第九周:机械零部件制造工艺(数控加工技术的应用)第十周:机械零部件制造工艺(装配和质量控制)八、教学效果评估与改进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课程设计项目成果和学习报告,进行教学效果评估。

机械设计基础教学设计模板

机械设计基础教学设计模板

机械设计基础教学设计模板1.1 喂,大家好啊!今天小编要跟你们聊一聊机械设计基础教学设计模板哦!别担心,小编会用最通俗易懂的话来给你们讲解的。

1.2 话说,机械设计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想要成为一名顶尖的机械设计师,得打下扎实的基础才行!咱们今天就来好好研究一下这个基础教学设计模板吧!2. 基本概念2.1 先给大家普及一下基础知识,机械设计就是利用各种工程技术原理,设计各种各样的机械产品,比方说汽车、飞机啥的。

2.2 想要设计出一个完美的机械产品,不光得外表好看,性能还要过得去哦!这可是门技术活儿啊!3. 教学目标3.1 嗯,接下来就是我们要攻略的重头戏啦!教学目标可不能轻视,得设定清楚了才能有的放矢。

3.2 比如说,我们要让学生们明白啥是机械设计,掌握一些基本的设计方法,还得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都是我们的目标呢!4. 教学内容4.1 别急,小编马上就要给你们揭晓教学内容!咱们得有条不紊地展开教学,才能让学生们真正掌握到东西。

4.2 好,教学内容包括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设计流程、常用软件等等,得囊括全面,才不会留下什么遗憾呢!5. 教学方法5.1 讲完内容就得谈方法,没得好方法,教学效果可差了。

想让学生们开心学习,得玩点花样才行!5.2 比如说,可以结合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方式来教学,这样学生们更容易理解,也更有趣呢!6. 教学手段6.1 哎呀,手段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呢!得搞点新意思才能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让他们对机械设计充满热情!6.2 哪天咱们可以组织个机械设计比赛啥的,这样学生们不仅能锻炼能力,还能享受到胜利的喜悦呢!7. 总结7.1 嘿,今天的内容就到这儿了!希望大家能把机械设计基础教学设计模板学得滚瓜烂熟,成为一名优秀的设计师!7.2 小编会不断关注教学效果的,再给大家介绍一些有趣的教学方法,大家一定要跟紧小编的节奏哦!加油!。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教案模板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教案模板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教案模板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生掌握机械设计基础的基本原理。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机械设计实验,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机械设计的兴趣,认识到机械设计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机械设计基础概述2. 常见机械结构与工作原理3. 实验操作与数据记录4.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规范操作流程。

重点:实验数据的分析,如何根据数据得出正确的结论。

教具和多媒体资源:教具:机械模型、实验器材。

多媒体资源:PPT演示、视频资料。

教学方法:1. 讲授法:对机械设计基础的理论知识进行讲授。

2. 实验法:学生进行实验,观察、记录与分析实验数据。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视频资料展示机械设计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兴趣。

2. 讲授新课:介绍机械设计基础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实验操作注意事项。

3. 巩固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记录数据,分析讨论。

4. 归纳小结:总结实验中的发现,强调实验的重要性和数据分析的方法。

评价与反馈:1. 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口头提问和小组报告进行评价。

2. 反馈:指导学生如何改进实验操作,提供学习建议和指导。

作业布置:1. 写一篇关于机械设计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的短文。

2. 分析实验数据,总结实验结果。

3. 预习下一章节内容,了解更多机械设计的应用实例。

教师自我反思:本次课程整体进行顺利,学生表现出较高的兴趣和积极性。

但在实验环节,部分学生操作不够规范,需在下次教学中加强指导。

同时,应更多地引入生活中的实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机械设计的重要性。

机械教学设计模板

机械教学设计模板

机械教学设计模板机械教学设计模板是一种教学设计工具,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准备课堂教学。

这种模板主要涵盖了机械教学所需的各种教学元素,如教学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法等等。

接下来,我将详细介绍一下机械教学设计模板。

一、教学目标机械教学设计模板的第一部分是教学目标,这是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

教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以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技能和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学习和工作。

教学目标包含了三个方面:1.认知目标在认知目标方面,教师需要明确学生需掌握的知识点、理论知识和相关技能,以及学生需要通过机械教学获得的特定技能和知识。

2.技能目标在技能目标方面,教师需要列出学生所需的机械技能和操作技能,如机械加工、设备运行、装配和维护等。

3.情感目标在情感目标方面,教师需要促进学生的自我认知、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创新性,以及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合作精神。

二、课程内容机械教学设计模板的第二部分是课程内容,这是机械教学中最为核心和关键的部分。

在这部分,教师需要明确课程的主题、主要内容和相应的教材和工具,以便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学习材料和资源。

课程内容应包括以下方面:1.知识和技能在知识和技能方面,教师应包括所有与机械制造和维护相关的知识点和技能点,如机械设计、机床操作、机械维修、电路维护等。

2.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方面,教师应包括实验、模拟操作、演示等多种实践学习活动,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机械技能和操作技能。

3.案例和应用在案例和应用方面,教师应包括机械生产的实际应用案例,以增强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三、教学方法机械教学设计模板的第三部分是教学方法,这是教学过程中最为关键的部分。

教师需要根据不同的知识点和技能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掌握机械技能。

1.讲授法在知识点方面,教师可以采用讲授法,把知识点逐一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2.示范法在技能点方面,教师可以采用示范法,将操作过程演示给学生,以便学生更好地了解操作流程和技巧,并加以模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两级齿轮减速器)班级: 机械111 ,姓名: 朱震,学号: 201110210034 ,指导教师: 罗红霞日期: 2014 年2 月24 日至2014 年3 月14 日一、传动系统参考方案(见图)带式输送机由电动机驱动。

电动机1通过联轴器2将动力传入两级圆柱齿轮减速器3,再通过联轴器4将动力传至输送机卷筒5,带动输送带6工作。

二、原始数据(将与组号对应的原始数据填入以下空格中)输送带有效拉力F= 4500N;输送带工作速度v=0.8m/s (允许误差±5%);输送机滚筒直径d=350mm;减速器设计寿命为10年。

第二节 传动装置的总体设计总体设计一般按以下步骤进行:一、拟定传动方案综合考虑工作要求、工作条件等因素,拟定合理的传动方案。

二、选择电动机确定电动机类型、结构、容量(额定功率)和转速,并在产品目录中查出其型号和尺寸。

1.选择电动机类型和结构型式根据工作条件,本设计方案中选用Y 系列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

2.选择电动机额定功率对于不变载荷下长期连续运行的机械,要求 Ped≥Pd 。

Ped 为所选电动机额定功率,Pd 为根据工作要求所需的电动机功率。

KW P P wηad =Pw ——运输带所需功率,KW ηa——由电动机至运输带的总效率 ⑴确定 Pw运输带所需功率:KW FV P w 6.310008.045001000=⨯==圆周力:NdTFt270057.676271.3695.5020002000111≈=⨯==径向力:1000N1007.57cos14.79tan202676.57costanFoo1nt11r≈=⨯==βαF轴向力:700N706.68tan14.792676.57tanF o1t11a≈=⨯==βF压轴力:NFD120001.1990≈=⎪⎩⎪⎨⎧⨯+⨯-⨯=⨯+=+1a1rNH11rNH2NH1dF21BCFACFFFFCDFFDD⎪⎩⎪⎨⎧⨯⨯+⨯-⨯=⨯=+707002118010001001200319F2002FFNH1NH2NH1N2089FN111FNH2NH1==B.竖直(面)反力⎩⎨⎧⨯=⨯=+BC F F F F F 1t NV11t NV2NV1AC ⎩⎨⎧⨯=⨯=+1802700319F 7002F F NV1NV2NV1 675F 2025NV21==NV F(2)绘制弯矩图 A. 水平方向弯矩B.竖直方向弯矩C.合成弯矩(3)绘制扭矩图T=95500N·mm7.按弯扭合成应力校核轴的强度校核轴上承受最大弯矩和扭矩的截面(即危险截面B)的强度根据公式及上表中的数据,以及轴单向旋转,扭转切应力为脉动循环应力,取6.0=α,轴的计算应力][54.9651.0)955006.0(125000)(13222121-<=⨯⨯+=+=σασMPa WT M ca 前已选定轴的材料为45钢,调质处理,查得MPa 60][1=-σ。

因此,][1-≤σσca ,故安全。

6.绘制轴的弯矩图和扭矩图:(1)求支座反力A:水平(面)方向反力⎪⎩⎪⎨⎧⨯+⨯+⨯-⨯=⨯-=+3a32a23r2NH12r3rNH2NH1dF21dF21CFADFFFFFDBDFr⎪⎩⎪⎨⎧⨯⨯+⨯⨯+⨯-⨯=⨯=+05154012160285621752410175980352F1430FFNH1NH2NH1N62.2113FN62.683FNH2NH1==B.竖直(面)反力⎩⎨⎧⨯-⨯=⨯-=+CDFBDFFFFFF3t2tNV12t3tNV2NV1AD⎩⎨⎧⨯⨯=⨯=+756440-1752600235F3840FFNV1NV2NV185.3720F 15.119NV21==NV F(2)绘制弯矩图 A. 水平方向弯矩B.竖直方向弯矩C.合成弯矩(3)绘制扭矩图7.按弯扭合成应力校核轴的强度校核轴上承受最大弯矩和扭矩的截面(即危险截面B )的强度根据公式及上表中的数据,以及轴单向旋转,扭转切应力为脉动循环应力,取6.0=α,轴的计算应力][16.25501.0)11.3836.0(314500)(13222121-<=⨯⨯+=+=σασMPa WT M ca 前已选定轴的材料为45钢,调质处理,查得MPa 60][1=-σ。

因此,][1-≤σσca ,故安全。

III.低速轴的设计与计算1.已知条件轴上的功率 转速和转矩若取每级齿轮传动功率(包括轴承效率在内)则:=3P 3.61kw ;=3n 40.31r/min ;m N T ⋅=99.8552。

2.选择轴的材料因传递的功率不大,并且对重量以及结构尺寸无特殊的要求,故由表8-26选常用的45钢,调质处理。

3.求作用在齿轮上的力因已知轴Ⅱ的上大小齿轮的螺旋角及度圆直径为,o382.31=β,mm 96.742d 3=则:大齿轮:与轴的周向定位采用平键连接。

按mmd731=,查表得截面mmmmhb1220⨯=⨯,键槽用键槽铣刀加工,长为mmL80=,选用平键为mmmmmm801220⨯⨯,半联轴器与轴的配合为为78nH。

滚动轴承与轴的周向定位是由过渡配合来保证的,此外选轴的直径尺寸公差为m7。

(5)确定轴上圆角和倒角尺寸取轴端倒角为o452⨯。

6.绘制轴的弯矩图和扭矩图:(1)求支座反力A:水平(面)方向反力⎪⎩⎪⎨⎧⨯+⨯=⨯=+4arNH1rNH2NH1dF21BCFACFFFF⎪⎩⎪⎨⎧⨯⨯+⨯=⨯=+752540121084102502F4102FFNH1NH2NH1N8.791FN2.1618FNH2NH1==B.竖直(面)反力⎩⎨⎧⨯=⨯=+BC F F F F F 4t NV14t NV2NV1AC ⎩⎨⎧⨯=⨯=+806440250F 6440F F NV1NV2NV1 2.4379F 8.2060NV21==NV F(2)绘制弯矩图 A. 水平方向弯矩B.竖直方向弯矩C.合成弯矩(3)绘制扭矩图6.按弯扭合成应力校核轴的强度进行校核时,通常只校核轴上承受最大弯矩和扭矩的截面(即危险截面C)的强度根据公式及上表中的数据,以及轴单向旋转,扭转切应力为脉动循环应力,取6.0=α,轴的计算应力][47.17731.0)8559906.0(445000)(13222321-<=⨯⨯+=+=σασMPaWTMca前已选定轴的材料为45钢,调质处理,查得MPa60][1=-σ。

因此,][1-≤σσca,故安全。

改正:齿轮1的受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