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药药剂习题册:第七章浸出制剂
最新中药药剂学第七章浸出制剂习题03药剂

第七章浸出制剂[X型题]1.浸出药剂具有以下(ABC )特点A符合中医辨证施治的要求B减少服用剂量C常以水或不同浓度的乙醇为溶剂D制剂稳定性好E临床用于内服注解:浸出制剂是复合组分组成,表达的是综合疗效,符合中医辨证施治的要求;对中药材进行了提取及精制过程,去除了大量无效杂质及组织物质,因此服用剂量减少;常以水或不同浓度的乙醇为溶剂;某些浸出制剂稳定性较差,如汤剂、糖浆剂等;临床除用于内服外,还可外用,如酊剂。
2.以下制剂(ABCDE )属于浸出制剂A益母草膏B玉屏风口服液C午时茶D远志酊E十滴水注解:益母草膏为煎膏剂,玉屏风口服液为口服液,午时茶为茶剂;远志酊与十滴水均为酊剂,因此上述均为浸出制剂。
3.关于煮散的叙述正确的是(ACD )A煮散实际就是汤剂的一种用药形式B煮散又称为“饮”C比一般汤剂节约药材D比一般汤剂节约煎煮时间E价格偏高注解:汤剂是指药材饮片或粗粒加水煎煮或沸水浸泡后去渣取汁而得到的液体制剂。
以药材粗颗粒入药者,习称为“煮散”,因此煮散实际就是汤剂的一种用药形式。
煮散不同于“饮”,“饮”是指沸水泡药不定时饮用者,俗称为“饮”。
由于煮散以药材粗颗粒入药,浸出面积增大,根据Fick’s扩散定律,利于浸出,因此将比一般汤剂节约药材、节约煎煮时间,也正因为此无形中会降低每剂药的价格。
4.关于中药口服液与中药合剂的叙述正确的是(BE )A中药口服液就是中药合剂,中药合剂就是中药口服液B是在汤剂的基础上发展来的C 是在糖浆剂的基础上发展来的D可以根据临床辨证施治,随症加减,应用灵活E中药口服液一般采用100℃流通蒸汽灭菌30min注解:中药合剂与口服液是在汤剂的基础上发展来的,但并没有保留汤剂随症加减,因为其已经实现工业生产,处方固定;中药口服液就是中药合剂,中药合剂不是中药口服液,中药口服液是单剂量包装的合剂。
5.口服液的精制可以采用(ABD )方法A壳聚糖沉淀法B101果汁澄清剂C SFE法D高速离心法E超声波处理注解:壳聚糖沉淀法与101果汁澄清剂法均是絮凝沉淀法;SFE法为超临界流体萃取法,是提取方法;超声波处理可用于提取,不用于精制。
中药制剂学 7浸出药剂

第四节 糖浆剂
一、概述 1.含义:含有药物、药材提取物或芳香物质的浓蔗糖 水溶液。中药糖浆剂含糖量应不低于45%( g/ml ); 西药糖浆剂应不低于65%( g/ml )。 2.分类: ①单糖浆 蔗糖的近饱和水溶液,浓度85%(g/ml)或 64.72%(g/g)。不含药,用作液体药剂的矫味剂、润 湿剂、助悬剂及固体制剂的黏合剂。 ②药用糖浆 为含药物或药材提取物的浓蔗糖水溶 液,具有相应的治疗作用。 ③芳香糖浆 为含芳香性物质或果汁的浓蔗糖水溶 液。主要用作液体药剂的矫味剂。
例 小青龙合剂 [处方] 麻黄125g 桂枝125g 白芍125g 干姜125g 法半夏188g 细辛62g 五味子125g 甘草(蜜炙)125g [制法] ①以上8味,细辛、桂枝用蒸馏法提取挥发油,蒸馏 后的药液另器收集; ②药渣与白芍、麻黄、五味子、甘草加水煎煮至味尽, 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和蒸馏后的药液合并,浓缩至 约1000ml。 ③法半夏、干姜按照渗漉法,用70%乙醇作溶剂,浸 渍24小时后进行渗漉液浓缩后,与上述药液合并,静 置,滤过,浓缩到1000 ml ,加入防腐剂适量与细辛 桂枝挥发油,搅匀,即得。
多数供内服,少数供外用。
制法 1.溶解法 2.稀释法 3.渗漉法 4.浸渍法 浓度:一般药材20%(g/ml) 毒剧药物为10%(g/ml)
矫味剂着色剂
可加糖或蜂蜜
矫味剂着色剂
不加
冷浸法制备酒剂
药材
上清液
規定量溶媒
残渣除去
上清液
澄明液
滤过
合并/静置
容器/攪拌 浸出方法:
搅拌1次/日、7日后搅拌1次/周, 浸渍30日至半年。
硬的中药应———;分解产物有效的中药 应———;气清味薄的中药应———;花粉、 附绒毛的应———;胶类或糖类中药应—— —; 贵重中药应———。
执业药师中药制剂《浸出制剂》复习题

执业药师中药制剂《浸出制剂》复习题执业药师中药制剂《浸出制剂》复习题导语:常用的浸出制剂可分以下四类:水浸出剂型,如汤剂、合剂等,含醇浸出剂型,如酊剂、酒剂,流浸膏剂等,含糖浸出剂型,如冲剂、内服膏剂等,精制浸出剂型,如安瓿口服液、滴剂、注射剂等。
我们一起来看看相关考试内容吧。
一、最佳选择题1.药物用规定浓度的乙醇浸出或溶解,或以流浸膏稀释制成的澄明液体制剂为()A.药酒B.酊剂C.糖浆剂D.浸膏剂E.煎膏剂2.下列关于酒剂与酊剂质量控制的叙述,正确的是()A.酒剂不要求乙醇含量测定B.酒剂的浓度要求每100ml相当于原药材20gC.普通药物的酊剂浓度要求每10ml相当于原饮片lgD.酒剂、酊剂不需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E.含剧毒药的酊剂浓度要求每100ml相当于原饮片10g3.下列需要做不溶物检查的制剂是()A.合剂B.口服液C.糖浆剂D.煎膏剂E.浸膏剂4.下列浸出制剂需进行含醇量测定的是()A.杞菊地黄口服液B.金银花糖浆C.益母草膏D.舒筋活络酒E.颠茄浸膏5.最能体现方药各种成分的综合疗效与特点的剂型是()A.散剂B.浸出制剂C.半固体制剂D.肢体制剂E.液体制剂6.按浸提过程和成品情况分类,流浸膏属于()A.水浸出剂型B.含醇浸出剂型C.含糖浸出剂型D.无菌浸出剂型E.其他浸出剂型7.下列属于含糖浸出剂型的是()A.浸膏剂B.煎膏剂C.汤剂D.合剂E.流浸膏剂8.煎膏剂中加人炼蜜或糖的量一般不超过清膏量的()A.2倍B.3倍C.4倍D.5倍E.6倍9.流浸膏剂常用的制备方法是()A.浸渍法B.回流法D.蒸馏法E.渗漉法10.合剂与口服液的区别是()A.合剂不需要灭菌B.合剂不需要浓缩C.口服液为单剂量包装D.口服液不需要添加防腐剂E.口服液需注明“用前摇匀”11.下列关于流浸膏与浸膏剂的.叙述,错误的是()A.流浸膏剂多用渗漉法制备B.浸膏剂的制备可采用渗漉法、煎煮法C.可以不同浓度的乙醇为溶剂D.流浸膏可用浸膏剂稀释制成E.流浸膏每lg相当于原饮片2~5g二、配伍选择题[1~3]1.制备煎膏剂常用()A.稀释法B.渗漉法C.浸渍法D.煎煮法E.水蒸气蒸馏法2.以中药流浸膏为原料制备酊剂应采用()A.稀释法B.渗漉法C.浸渍法D.煎煮法E.水蒸气蒸馏法3.制备流浸膏剂,饮片提取常用()B.渗漉法C.浸渍法D.煎煮法E.水蒸气蒸馏法[4-7]4.药材用适宜的溶剂提取,蒸去部分溶剂,调整浓度至lml相当于原饮片lg标准的液体制剂是()A.煎膏剂B.酒剂C.酊剂D.流浸膏剂E.浸膏剂5.药材用蒸馏酒浸提制得的澄明液体制剂是()A.煎膏剂B.酒剂C.酊剂D.流浸膏剂E.浸膏剂6.药材用适宜溶剂提取,蒸去全部溶剂,调整浓度至每lg相当于原饮片2~5g标准的制剂是()A.煎膏剂B.酒剂C.酊剂D.流浸膏剂E.浸膏剂7.药材用水煎煮,去渣浓缩后,加炼糖或炼蜜制成的半流体制剂是()A.煎膏剂B.酒剂D.流浸膏剂E.浸膏剂[8-11]8.除另有规定外,普通药物酊剂浓度为()A.1ml相当于0.2g饮片B.1ml相当于0.lg饮片C.1ml相当于lg饮片D.lg相当于2~5g原饮片E.lg含有药材量尚无统一规定9.除另有规定外,毒性药物酊剂浓度为()A.1ml相当于0.2g饮片B.1ml相当于0.lg饮片C.1ml相当于lg饮片D.lg相当于2~5g原饮片E.lg含有药材量尚无统一规定10.除另有规定外,浸膏剂浓度为()A.1ml相当于0.2g饮片B.1ml相当于0.lg饮片C.1ml相当于lg饮片D.lg相当于2~5g原饮片E.lg含有药材量尚无统一规定11.除另有规定外,流浸膏剂浓度为()A.1ml相当于0.2g饮片B.1ml相当于0.lg饮片C.1ml相当于lg饮片D.lg相当于2~5g原饮片E.lg含有药材量尚无统一规定一、最佳选择题1.B2.E3.D4.D5.B6.B7.B8.B9.E10.C 11.E。
最新中药药剂学第七章浸出制剂习题02药剂

第七章浸出制剂[B型题](1~4题)中药材在煎煮过程中有些药物需要特殊处理,特殊处理的方法有A先煎B后下C包煎D烊化E另煎1.旋复花需要(C )特殊处理2.阿胶需要(D )特殊处理3.人参需要(E )特殊处理4.大黄需要(B )特殊处理注解:旋复花药材附有绒毛,必须包煎,否则绒毛脱落混入汤液将刺激咽喉,引起咳嗽;阿胶为胶类药物,直接入汤液使汤液粘稠度很大,影响其他药材成分煎出也可能导致药液糊化,因此应将阿胶用适量开水溶化后,冲入服用,即烊化;人参为贵重中药,为保证煎出率,需单独煎煮,即另煎;大黄所含泻下成分不宜久煎,否则分解失效,因此应后下。
(5~6题)A冷溶法B热溶法C冷溶法与热溶法D混合法E混合法与冷溶法5.在糖浆剂的制备中易污染微生物的制法是(A )6.中药糖浆剂的制备多采用(D )7.单糖浆的制备可采用(C )8.无色糖浆剂的制备多采用(B )注解:冷溶法在制备过程中蔗糖的溶解不加热,因此生产周期长,易污染微生物,但是蔗糖不加热溶解不会使蔗糖转化,而蔗糖一旦转化成转化糖则易致焦化使成品颜色加深,因此配制无色糖浆剂多采用冷溶法;混合法是指药物与制好的单糖浆直接混合制成,因此多用于中药糖浆剂的制备;单糖浆可以采用冷溶法也可以采用热溶法制备。
(9~10)A中药合剂B糖浆剂C 煎膏剂D 酊剂E浸膏剂9.下述药材煎煮浓缩收膏分装工艺流程可用于制备(C )10.下述浸提纯化浓缩分装灭菌工艺流程可用于制备( A )(11~12)A中药合剂B糖浆剂C酒剂D中药合剂+糖浆剂E中药合剂+糖浆剂+酒剂11.贮存期间允许有少量轻摇即散的沉淀的是E12. 在制剂中需要加入着色剂的是( C )(13~15)A 糖浆剂B煎膏剂C酊剂D酒剂E醑剂13.多采用溶解法、稀释法、渗漉法制备的剂型是(C )14.多采用渗漉法、浸渍法、回流法制备的剂型是( D )15.多采用煎煮法制备的剂型是(B )(16~17题)A每ml相当于原药材1g的制剂B每ml相当于原药材2g的制剂C每g相当于原药材2~5g的制剂D每g相当于原药材1~2g的制剂E每g相当于原药材6g的制剂16.流浸膏剂的浓度是( A )17.浸膏剂的浓度是(C )(18~19题)A含水3%B含水5%C含水15%D含水15~20%E含水25%18. 稠浸膏剂一般要求含水D19. 干浸膏剂一般要求含水B。
浸出制剂的制备课后测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不是酒剂、酊剂制法的是()。
A.回流法 B.热浸法 C.煎煮法 D.渗漉法2. 浸出的关键在于保持下列哪项目标,以使浸出顺利进行并达到完全()。
A.最高的PH B.最大的浓度梯度 C.较长的时间 D.较高的温度3. 下列浸出制剂中,哪一种主要作为原料而很少直接用于临床()。
A.浸膏剂 B.合剂 C.酒剂 D.酊剂4. 除另有规定外,含有毒性药的酊剂,每100ml 应相当于原药材()。
A.5 g B.10 g C.15 g D.20 g5. 需作含醇量测定的制剂是()。
A.煎膏剂 B.流浸膏剂 C.浸膏剂 D.中药合剂6.浸出药剂是一类比较复杂的药剂,其主要特点体现在()。
A.组成单纯 B.具有原药材各浸出成份的综合疗效C.不易发生沉淀和变质D.药理作用强烈7.药材煎煮应加下列哪种水浸泡,一般时间约半小时,以利有效成份的浸出()。
A.沸水 B.热水 C.冷水 D.热蒸馏水8.制备浸出药剂时,一般来说,下列哪一项是浸出的主要对象()。
A.有效成分B.有效单体化合物C.有效成分及辅助成分 D.有效成分及无效成分9.欲制得较高浓度的乙醇,最好的方法是将稀乙醇进行()。
A.常压蒸馏 B.减压蒸馏 C.分段蒸馏 D.重蒸馏10.盐酸、硫酸、枸橼酸、酒石酸等为常用的浸出辅助剂之一,主要用于促进下列哪项的浸出()。
A.生物碱 B.苷 C.有机酸 D.糖二、多项选择题1. 影响浸出的因素有()。
A.药材粒度 B.药材成分 C.浸提温度、时间 D.浸出压力2. 浸出制剂防腐可通过()。
A.控制环境卫生 B.加防腐剂 C.药液灭菌 D.加抗氧剂3. 浸出制剂的特点有()。
A.具有多成分的综合疗效 B.适用于不明成分的药材制备C.服用剂量少 D.药效缓和持久4.制备中药酒剂的常用方法有()。
A.溶解法 B.稀释法 C.渗漉法 D.煎煮法5.下列关于渗漉法优点的叙述中,哪几项是正确的()。
A.有良好的浓度梯度B.溶媒的用量较浸渍法少C.操作比浸渍法简单易行 D.浸出效果较浸渍法好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C 2.B 3.A 4.B 5.B 6.B 7.C8.C 9.B 10.A二、多项选择题1. ABCD 2.ABCD 3.ABCD 4.ABC 5.ABD浸出过程与浸出制剂课堂练习题1.关于浸出过程的影响因素,错误的是(答案:E)A.温度B.时间C.粉碎度D.浓度差E.滤过方式2.适于药材中挥发性成分浸出的方法是(答案:D)A.煎煮B.回流C.索氏提取D.水蒸气蒸馏E.浸渍3.回收乙醇应采取的操作方法是(答案:B)A.常压蒸发B.减压蒸馏C.减压干燥D.减压提取E.水蒸气蒸馏4.用于分子分离的过滤方法是(答案:D)A.真空过滤法B.加压过滤法C.微孔滤膜过滤法D.超滤法E.常压过滤法5.关于超临界提取法特点,正确的是(答案:B)A.适于高温操作B.流体具有高密度、低粘度的性质C.流体具有低密度、高粘度的性质D.惰性气体会有残留E.适于水溶性成分6.关于渗漉法特点的陈述,错误的是(答案:C)A.为动态浸渍B.渗漉过程可以不断造成浓度差C.对药材粒度没有限制D.适用于贵重药材E.可以不断地续加新溶媒7.适于液态物料干燥的流态化技术是(答案:E)A.真空干燥B.冷冻干燥C.厢式干燥D.沸腾干燥E.喷雾干燥8.水蒸汽蒸馏的原理是(答案:C)A.拉乌尔定律B.吉布斯定律C.道尔顿分压定律D.柯诺华洛夫定律E.Fick`s扩散定律9.属于升华原理的干燥方法是(答案:A)A.冷冻干燥法B.沸腾干燥法C.喷雾干燥法D.真空干燥法E.干热空气干燥法10.经过干燥,不能除去的水分是(答案:B)A.结合水B.平衡水C.结晶水D.自由水E.非结合水A.微滤器B.板框压滤器C.布氏漏斗D.超滤器E.玻璃漏斗1.适于大生产初滤的滤器是(答案:B )2.适于常压滤过的滤器是(答案:E )3.适于减压滤过的滤器是(答案:C )4.具有分子分离、可滤除热原的方法是(答案:D )5.适于注射液除菌的滤器是(答案:A )A.沉香B.旋覆花C.牛黄D.牡蛎E.生藕6.制备汤剂,应采取包煎方法的是(答案:B )7.制备汤剂,应采取冲服方法的是(答案:C )8.制备汤剂,应采取先煎方法的是(答案:D )9.制备汤剂,应采取榨汁方法的是(答案:E)10.制备汤剂,应采取后下方法的是(答案:A )浸出制剂1.制备汤剂最适宜的煎煮器具是(答案:D)A.铁器B.铜器C.铝器D.陶器E.镀锡器2.关于单糖浆浓度,正确的表示是(答案:E)A.64.7%(g/ml)B.64.7%(ml/g)C.85%(ml/g)D.85%(g/g)E.85%(g/ml)3.浸膏的药材比含量是(答案:D)A.每毫升相当于药材1gB.每克相当于药材1gC.每毫升相当于药材2~5gD.每克相当于药材2~5gE.每克相当于药材5g4.一般药物的酊剂,一般每1ml相当于原药材的量是(答案:D)A.B.C.D.E.5.需进行乙醇含量测定的浸出制剂是(答案:D)A.糖浆剂B.合剂C.浸膏剂D.酊剂E.煎膏剂6.煎膏剂中炼制蔗糖的目的,错误的是(答案:B)A.使糖的晶粒熔融B.使双糖全部转化为单糖C.去除水分D.去除杂质E.杀死微生物7.关于防腐范围的含醇量,正确的是(答案:A)A.20%以上B.30%以上C.40%以上D.50%以上E.60%以上A.合剂B.酊剂C.煎膏剂D.浸膏剂E.酒剂1.用煎煮法制备,成品中一般需加糖或蜂蜜的是(答案:C )2.用规定浓度的乙醇浸出或溶解而制得的澄清液体制剂是(答案:B )3.用煎煮法制备,成品中一般需加防腐剂的是(答案:A )4.用煎煮法制备,成品中宜加矫味剂的是(答案:E )。
中药药剂学习题集与参考答案

中药药剂学习题集与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论习题一、选择题【A型题】1.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称为A.中成药学 B.中药制剂学 C.中药调剂学 D.中药药剂学E.工业药剂学2.研究中药方剂调配技术、理论和应用的科学,称为A.中成药学 B.中药制剂学 C.中药调剂学D.中药药剂学 E.中药方剂学3.《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简称是A.GMP B.GSP C.GAP D.GLP E.GCP4.非处方药的简称是A.WTO B.OTC C.GAP D.GLP E.GCP5.《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第一版是A.1949年版 B.1950年版 C.1951年版 D.1952年版E.1953年版6.中国现行药典是A.1977年版 B.1990年版 C.1995年版 D.2000年版E.2005年版7.《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是A.国家组织编纂的药品集B.国家组织编纂的药品规格标准的法典C.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编纂的药品集D.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编纂的药品规格标准的法典E.国家药典委员会编纂的药品集8.世界上第一部药典是A.《佛洛伦斯药典》 B.《纽伦堡药典》 C.《新修本草》D.《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E.《神农本草经》9.药品生产、供应、检验及使用的主要依据是A.药品管理法 B.药典 C.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D.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E.调剂和制剂知识10.药材在进行提取或用于直接入药前所进行的挑选、洗涤、蒸、炒、焖、煅、炙、烘干和粉碎等过程,称为A.中药制剂 B.中药制药 C.中药净化 D.中药纯化 E.中药前处理11.我国最早的制药技术专著《汤液经》的作者是A.后汉张仲景 B.晋代葛洪 C.商代伊尹 D.金代李杲 E.明代李时珍12.我国第一部由政府颁布的中药成方配本是A.《神农本草经》 B.《五十二病方》 C.《太平惠民和剂局方》D.《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E.本草纲目13.将液体药剂分为溶液、胶体溶液、混悬液和乳浊液,属于A.按照分散系统分类 B.按照给药途径分类C.按照制备方法分类 D.按照物态分类 E.按照性状分类14.根据《局颁药品标准》将原料药加工制成的制品,称为A.调剂 B.药剂 C.制剂 D.方剂 E.剂型15.中药材经过加工制成具有一定形态的成品,称为A.成药 B.中成药 C.制剂 D.药品 E.剂型16.根据疗效确切、应用广泛的处方大量生产的药品称为A.成药 B.中成药 C.制剂 D.药品 E.药物17.对我国药品生产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是A.《美国药典》 B.《英国药典》 C.《日本药局方》D.《中国药典》 E.《国际药典》18.《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收载的内容为A.中草药 B.化学药品 C.生化药品 D.生物制品E.中药19.下列叙述中不属于中药药剂学任务的是A.吸收现代药剂学及相关学科中的有关理论、技术、方法B.完善中药药剂学基本理论C.研制中药新剂型、新制剂D.寻找中药药剂的新辅料E.合成新的药品20.最早实施GMP的国家是A.法国,1965年 B.美国,1963年 C.英国,1964年D.加拿大,1961年 E.德国,1960年【B型题】[21~24]A.1988年3月 B.659年 C.1820年 D.1498年E.1985年7月1日2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正式颁布中国的第一部GMP是在22.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开始施行的时间是23.《美国药典》第一版颁布于24.世界上第一部全国性药典——《新修本草》在中国颁布施行的年代是[25~28]A.处方 B.新药 C.药物 D.中成药 E.制剂25.用于治疗、预防和诊断疾病的物质称为26.根据《中国药典》、《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标准》或其他规定处方,将原料药加工制成的药品称为27.未曾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的药品称为28.医疗和药剂配制的书面文件称[29~32]A.《美国药典》 B.《英国药典》 C.《日本药局方》D.《国际药典》 E.《中国药典》29.B.P.是30.J.P.是31.U.S.P.是32.Ph.Int是[33~36]A.丸剂、片剂 B.液体制剂、固体制剂 C.溶液、混悬液D.口服制剂、注射剂 E.浸出制剂、灭菌制剂33.中药剂型按物态可分为34.中药剂型按形状可分为35.中药剂型按给药途径可分为36.中药剂型按制备方法可分为[37~40]A.GAP B.GLP C.GCP D.GMP E.GSP37.《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简称为38.《药品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简称为39.《药品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简称为40.《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简称为【X型题】41.中药药剂工作的依据包括A.《中国药典》 B.《局颁标准》 C.《地方标准》D.制剂规范 E.制剂手册4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药品的质量是生产出来的B.药品的质量不是检验出来的C.执行现行GMP时要具有前瞻性D.实施GMP就是要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E.GMP是中药现代化的最终目的43.GMP适用于A.一般原料药的生产B.输液剂的生产C.片剂、丸剂胶、囊剂D.原料药的关键工艺的质量控制E.中药材的生产44.药典是A.药品生产、检验、供应与使用的依据B.记载药品规格标准的工具书C.由政府颁布施行,具有法律的约束力D.收载国内允许生产的药品质量检查标准E.由药典委员会编纂的45.属于新药管理范畴的包括A.已上市改变包装的药品B.未曾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的药品C.已上市改变主要制备工艺的药品D.已上市改变剂型的药品E.已上市改变用药途径的药品46.下列属于药品的是A.板蓝根 B.板蓝根颗粒 C.丹参 D.丹参片E.人参4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2001年12月1日开始我国取消了药品地方标准B.我国组建药品监督管理局后,《部颁药品标准》更名为《局颁药品标准》C.《中国药典》2005年一部收载中药D.中药药剂工作必须遵照各种药品管理法规E.中药药剂工作必须遵从《中国药典》和《局颁药品标准》48.中药药剂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一门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其研究内容包括A.配制理论 B.药理作用 C.生产技术 D.质量控制E.合理应用49.研制新药时,选择药物剂型必须考虑的因素有A.生产、服用、携带、运输和贮藏的方便性B.制剂的稳定性和质量控制C.制剂的生物利用度D.药物本身的性质E.医疗、预防和诊断的需要50.药物是治疗、预防及诊断疾病的物质,包括A.中药材 B.农作物用药 C.血液制品 D.动物用药 E.中药饮片51.药物制成剂型的目的是A.提高某些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及疗效B.方便运输、贮藏与应用C.满足防病治病的需要D.适应药物的密度E.适应药物本身性质的特点52.应当将药品标准作为法定依据,遵照执行的包括A.药品生产企业 B.药品使用单位 C.药品检验部门D.药品管理部门 E.药品使用对象53.中华人民共和国颁布的药典包括A.1965年版 B.1975年版 C.1985年版 D.1995年版E.2005年版54.与中药药剂相关的分支学科包括A.中药化学 B.中药药理学 C.工业药剂学 D.中药学E.生物药剂学55.药品标准是指A.各省、市、自治区药品标准 B.地方药品标准C.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D.出口药品标准 E.局颁药品标准二、名词解释1.药物2.药品3.剂型4.制剂5.方剂6.调剂7.中成药8.新药9.中药前处理10.中药制剂学11.GMP12.成药三、填空题1.从中药药剂学角度,复方丹参滴丸应该称为______。
最新中药药剂学第七章浸出制剂习题01药剂

第七章浸出制剂[A型题]1.属于汤剂的特点的是()A具备“五方便”的优点B起效较为迅速C成分提取最完全的一种方法D本质上属于真溶液型液体分散体系E临床用于患者口服注解:五方便是指服用、生产、运输、贮存及携带方便,而汤剂体积大、味道苦,首先就不符合服用方便的要求;汤剂为液体状态药剂,药物分散度很大,因此较易被吸收利用而起效较为迅速;水对药材成分的溶解范围较广,但是水为极性溶剂,一些脂溶性成分、难溶性成分煎出不完全,因此不能说成分提取完全;汤剂实际上是一种复合分散体系,既有真溶液又有胶体溶液、乳浊液、混悬液的分散体系;汤剂也有外用者,如洗浴剂、熏蒸剂等。
2.以下()方法可以提高汤剂的质量A煎药用陶器B药材粉碎的越细越好C煎药次数越多越好D从药物加入药锅时开始准确记时E煎药时间越长越好注解:陶瓷器皿煎药一般导热均匀,热力缓和,锅周保温性强,水分蒸发量小,且不易吸附各种药物成分而串味,汤剂质量好;药材粉碎到一定的粒度有利于提高煎出量,但过细反不利有效成分煎出;煎药过程影响最大的因素是细胞内外浓度差,当有效成分在细胞内外浓度差为零时,再增加煎药次数或加水量不但不利有效成分溶出反而增大无效成分的溶出量;煎药时间是从药液沸腾开始记时。
3.口服液的制备工艺流程是()A提取精制灭菌配液罐装B提取精制配液灭菌罐装C提取精制配液罐装灭菌D提取浓缩配液灭菌罐装E提取浓缩配液罐装灭菌注解:口服液一般需要精制,并于罐装后灭菌。
4.热溶法制备糖浆剂不具备()特点A适合于对热稳定成分的制备B糖浆剂易于保存C糖浆剂易于滤过澄清D成品颜色较深E生产周期长注解:糖浆剂的制备有热溶法、冷溶法与混合法,由于热溶法在制备糖浆剂时要对药物及蔗糖加热,因此对热不稳定或挥发性成分不宜以该法制备;由于温度较高,因此液体制剂粘度小,易于滤过澄清;温度高在制备时有一定的灭菌作用,因此易于保存;温度高蔗糖易转化,果糖在较高温度下会氧化使制剂颜色加深;也正是由于温度高因此蔗糖或是药物易于溶解,时间短,生产周期也短。
中药药剂学习题(附答案)

中药药剂学习题(附答案)一、单选题(共58题,每题1分,共58分)1.正确浸出过程是()A、浸润、溶解、过滤、浓缩、干燥B、.浸润、渗透、扩散、置换、乳化C、浸润、渗透、解吸、溶解D、浸润,溶解E、浸润、渗透、解吸、溶解、扩散正确答案:E2.下列不属于膜剂处方组成的是A、着色剂、遮光剂B、填充剂C、表面活性剂D、增塑剂E、抗氧化剂正确答案:E3.热压灭菌器使用时要注意()A、锅炉压力B、排尽空气C、安全开启D、检查仪表E、准确计时正确答案:A4.处方中PO表示()A、静脉注射B、口服C、皮下注射D、饭前服E、饭后服正确答案:B5.松片不可能由于()原因造成A、.颗粒中含水过低B、药物细粉过多C、原料中含有较多的挥发油D、润湿剂选择不当,乙醇浓度过低E、颗粒粗细相差悬殊正确答案:A6.关于制药环境的空气净化内容叙述正确的是()A、层流技术作用的原理是“稀释原理”B、非层流技术不能用于洁净区空气净化C、用于制药环境的空气净化的气流属于紊流D、非层流型洁净空调系统净化空气的原理是用净化的空气稀释室内空气E、净化的过程可以使粒子始终处于浮动状态正确答案:D7.用于制作水蜜丸时,其水与蜜的一般比例是()A、炼蜜1份+水1~1.5份B、炼蜜1份+水3.5~4份C、炼蜜1份水2.5~3份D、炼蜜1份+水2~2.5份E、炼蜜1份+水5~5.5份正确答案:C8.液体制剂的质量要求不包括A、液体制剂应是澄明溶液B、液体制剂要有一定的防腐能力C、外用液体药剂应无刺激性D、液体制剂浓度应准确,包装便于患者携带和用药E、口服液体制剂外观良好,口感适宜正确答案:A9.水溶性药物与油溶性基质混合时一般常用()A、可将药物水溶液直接加入基质中搅匀B、先用少量水溶解,以羊毛脂吸收后再与其它基质混匀C、用基质加热提取,去渣后冷却即得D、可将药物细粉与基质研匀E、先用少量液体石蜡溶解再与其它基质混匀正确答案:A10.中药固体制剂的防湿措施不正确的是()A、采用防湿包装B、调节pHC、制成颗粒D、减少水溶性杂质E、.采用防湿包衣正确答案:B11.关于热原性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可被高温破坏B、具有挥发性C、可被强酸、强碱破坏D、具有水溶性E、易被吸附正确答案:B12.胶剂浓缩至以下哪种程度时加入豆油、冰糖A、相对密度达1.15左右B、浓缩液滴水成珠C、相对密度1.35左右D、浓缩至干E、相对密度1.25左右正确答案:E13.下列属于栓剂水溶性基质的有A、可可豆脂B、半合成脂肪酸甘油酯C、羊毛脂D、硬脂酸丙二醇酯E、甘油明胶正确答案:E14.对于药物降解,常用降解百分之多少所需的时间为药物的半衰期A、10%B、50%C、30%D、5%E、90%正确答案:B15.空胶囊的主要原料是A、阿拉伯胶B、琼脂C、明胶D、甘油E、聚乙二醇正确答案:C16.根据Fick第一扩散公式,可得知下列叙述错误者为()A、扩散速率与液体粘度成反比B、扩散速度与扩散面积、浓度差、温度成正比C、扩散系数与阿伏加德罗常数成反比D、扩散系数与克分子气体常数成正比E、扩散系数与扩散物质分子半径成正比正确答案:E17.山梨醇在膜剂中起的作用为A、矫味剂B、遮光剂C、填充剂D、增塑剂E、着色剂正确答案:D18.影响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因素中是化学变化的是()A、乳剂破裂B、发霉、腐败C、散剂吸湿D、浸出制剂出现沉淀E、产生气体正确答案:E19.采用单凝聚法,以明胶做囊材制备微囊时可采用作凝聚剂的是()A、丙酮B、甲酸C、乙醚D、甲醛E、石油醚正确答案:A20.下列关于膜剂概述叙述错误的是A、载药量大,适合于大剂量的药物B、吸收起效快C、膜剂成膜材料用量小,含量准确D、膜剂系指药物与适宜成膜材料经加工制成的膜状制剂E、根据膜剂的结构类型分类,有单层膜、多层膜(复合)与夹心膜等正确答案:A21.乳香、没药用何种方法粉碎?A、串油B、低温粉碎C、湿法粉碎D、水飞E、串料正确答案:B22.细辛可与()放同一斗橱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浸出制剂学习要点:1.掌握浸出制剂及其各种剂型的含义、特点与质量要求。
2.熟悉酒剂与酊剂、流浸膏剂与浸膏剂在概念、浸提溶媒与制备方法上的异同点。
3.熟悉煎膏剂制备时炼糖的目的、方法及要求。
4.了解常用浸出制剂的制备方法。
[A型题]1.属于汤剂的特点的是()A具备“五方便”的优点B起效较为迅速C成分提取最完全的一种方法D本质上属于真溶液型液体分散体系E临床用于患者口服2.以下()方法可以提高汤剂的质量A煎药用陶器B药材粉碎的越细越好C煎药次数越多越好D从药物加入药锅时开始准确记时E煎药时间越长越好3.口服液的制备工艺流程是()A提取精制灭菌配液罐装B提取精制配液灭菌罐装C提取精制配液罐装灭菌D提取浓缩配液灭菌罐装E提取浓缩配液罐装灭菌4.热溶法制备糖浆剂不具备()特点A适合于对热稳定成分的制备B糖浆剂易于保存C糖浆剂易于滤过澄清D成品颜色较深E生产周期长5.关于糖浆剂的叙述错误的是()A糖浆剂根据用途不同有两类,即矫味糖浆与药用糖浆B中药糖浆剂含蔗糖量应低于60%(g/ml)C口感好D易霉败变质E在汤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6.下列()措施对于提高糖浆剂稳定性无作用A控制原料质量B添加适量的防腐剂C成分若耐热宜热罐,灌装后将瓶倒放一段时间D尽量使蔗糖转化E去除瓶口残留药液7.煎膏剂在质量控制上一定要控制蔗糖的转化率在()A10%以下B10~35%C40~50%D60~90%E100%8. 煎膏剂的工艺过程有一个很重要的步骤即收膏,此时加入糖或蜜,其量应为()A是清膏量的1倍以下B是清膏量的2倍以下C是清膏量的3倍以下D是清膏量的4倍以下E是清膏量的5倍以下9. 关于酒剂与酊剂的叙述正确的是()A酊剂一般要求加入着色剂以使美观B酒剂一般要求加入矫味剂以使口感好C均宜内服不宜外用D酒剂、酊剂的溶媒都是乙醇E溶解法可用于酒剂的制备10.关于酒剂与酊剂的质量控制叙述正确的是A酒剂不要求乙醇含量测定B酒剂的浓度要求每100ml相当于原药材20gC含毒剧药的酊剂浓度要求每100ml相当于原药材10gD 酒剂在贮存期间出现少量沉淀可以滤除,酊剂不可E酊剂无需进行pH检查11.酊剂在贮存过程中出现沉淀应()处理A过滤除去即可B应在乙醇含量符合要求的情况下才能过滤除去C应在有效成分含量符合要求的情况下才能过滤除去D应在乙醇、有效成分含量均符合要求的情况下才能过滤除去E不宜除去12.浸出制剂若发生水解反应,不宜采取的稳定措施是()A调整最佳pH值B调整含醇量40%以上C加热破坏植物酶D适当添加其他有机溶剂E通入惰性气体[B型题](1~4题)中药材在煎煮过程中有些药物需要特殊处理,特殊处理的方法有A先煎B后下C包煎D烊化E另煎1.旋复花需要()特殊处理2.阿胶需要()特殊处理3.人参需要()特殊处理4.大黄需要()特殊处理(5~6题)A冷溶法B热溶法C冷溶法与热溶法D混合法E混合法与冷溶法5.在糖浆剂的制备中易污染微生物的制法是()6.中药糖浆剂的制备多采用()7.单糖浆的制备可采用()8.无色糖浆剂的制备多采用()(9~10)A中药合剂B糖浆剂C 煎膏剂D 酊剂E浸膏剂9.下述药材煎煮浓缩收膏分装工艺流程可用于制备()10.下述浸提纯化浓缩分装灭菌工艺流程可用于制备()(11~12)A中药合剂B糖浆剂C酒剂D中药合剂+糖浆剂E中药合剂+糖浆剂+酒剂11.贮存期间允许有少量轻摇即散的沉淀的是12. 在制剂中需要加入着色剂的是()(13~15)A 糖浆剂B煎膏剂C酊剂D酒剂E醑剂13.多采用溶解法、稀释法、渗漉法制备的剂型是()14.多采用渗漉法、浸渍法、回流法制备的剂型是()15.多采用煎煮法制备的剂型是()(16~17题)A每ml相当于原药材1g的制剂B每ml相当于原药材2g的制剂C每g相当于原药材2~5g的制剂D每g相当于原药材1~2g的制剂E每g相当于原药材6g的制剂16.流浸膏剂的浓度是()17.浸膏剂的浓度是()(18~19题)A含水3%B含水5%C含水15%D含水15~20%E含水25%18. 稠浸膏剂一般要求含水19. 干浸膏剂一般要求含水[X型题]1.浸出药剂具有以下()特点A符合中医辨证施治的要求B减少服用剂量C常以水或不同浓度的乙醇为溶剂D制剂稳定性好E临床用于内服2.以下制剂()属于浸出制剂A益母草膏B玉屏风口服液C午时茶D远志酊E十滴水3.关于煮散的叙述正确的是()A煮散实际就是汤剂的一种用药形式B煮散又称为“饮”C比一般汤剂节约药材D比一般汤剂节约煎煮时间E价格偏高4.关于中药口服液与中药合剂的叙述正确的是()A中药口服液就是中药合剂,中药合剂就是中药口服液B是在汤剂的基础上发展来的C 是在糖浆剂的基础上发展来的D可以根据临床辨证施治,随症加减,应用灵活E中药口服液一般采用100℃流通蒸汽灭菌30min5.口服液的精制可以采用()方法A壳聚糖沉淀法B101果汁澄清剂C SFE法D高速离心法E超声波处理6.口服液中可以加入()附加剂A矫味剂B抗氧剂C增溶剂D防腐剂E助悬剂7.口服液质量要求的叙述正确的是()A口服液需做装量差异检查B允许在贮藏期间有少量轻摇即散的沉淀C要求测定pH值D要求所含细菌及霉菌应<100个/mlE口服液一般不测定相对密度8.单糖浆的浓度可表示为()A85%(g/g)B85%(g/ml)C64.74%(g/g)D64.74%(g/ml)E上述表示均不准确9.单糖浆在药剂上可用做()A矫味剂B助悬剂C崩解剂D粘合剂E润滑剂10. 关于糖浆剂的质量标准叙述正确的是()A要求为澄明液体,色泽均匀B贮存期间允许有少量轻摇即散的沉淀C中药糖浆剂含糖量应不低于50%(g/ml)D中药糖浆剂含糖量应不低于60%(g/ml)E要求有一定的相对密度11.糖浆剂在贮存中产生沉淀的原因可能是()A蔗糖加入过多B高分子物质产生“陈化”C贮存温度过低DpH变化E微生物超标12.关于煎膏剂的叙述正确的是()A多用于慢性病的治疗B口感好,体积小,服用方便C含挥发性成分的药物制成该剂型效果更好D煎膏剂必须加入辅料炼蜜E可采用渗漉法制备13. 煎膏剂炼糖的目的在于()A除去杂质B杀灭微生物C减少水分D防止反砂E使口感好14.可用做煎膏剂的辅料的是()A白砂糖B白绵糖C红塘D饴糖E酒石酸15. 煎膏剂在收膏时正确的判断是()A相对密度在1.35左右B细棒趁热挑起,“夏天挂旗,冬天挂丝”C趁热滴于桑皮纸上,不现水迹D“大白丝”E滴水成珠16.酒剂与酊剂的共同点( )A对浸出成分均有一定选择性,杂质少,澄明度好B久贮不易长霉C溶媒本身有一定的药理作用D均需进行乙醇含量检查E均要求澄明度好,不允许有沉淀17.关于流浸膏剂与浸膏剂的异同点叙述正确的是()A二者均采用适宜溶剂浸出有效成分,只是蒸发除去溶剂的程度不同,除去部分溶剂者为流浸膏剂B流浸膏剂均含有20~25%的乙醇,浸膏剂不含C流浸膏剂与浸膏剂多用于制备其他剂型的原料,很少直接用于临床D流浸膏剂较浸膏剂保留更多的有效成分E二者均可采用渗漉法制备答案[A型题]1.B注解:五方便是指服用、生产、运输、贮存及携带方便,而汤剂体积大、味道苦,首先就不符合服用方便的要求;汤剂为液体状态药剂,药物分散度很大,因此较易被吸收利用而起效较为迅速;水对药材成分的溶解范围较广,但是水为极性溶剂,一些脂溶性成分、难溶性成分煎出不完全,因此不能说成分提取完全;汤剂实际上是一种复合分散体系,既有真溶液又有胶体溶液、乳浊液、混悬液的分散体系;汤剂也有外用者,如洗浴剂、熏蒸剂等。
2.A注解:陶瓷器皿煎药一般导热均匀,热力缓和,锅周保温性强,水分蒸发量小,且不易吸附各种药物成分而串味,汤剂质量好;药材粉碎到一定的粒度有利于提高煎出量,但过细反不利有效成分煎出;煎药过程影响最大的因素是细胞内外浓度差,当有效成分在细胞内外浓度差为零时,再增加煎药次数或加水量不但不利有效成分溶出反而增大无效成分的溶出量;煎药时间是从药液沸腾开始记时。
3.C注解:口服液一般需要精制,并于罐装后灭菌。
4.E注解:糖浆剂的制备有热溶法、冷溶法与混合法,由于热溶法在制备糖浆剂时要对药物及蔗糖加热,因此对热不稳定或挥发性成分不宜以该法制备;由于温度较高,因此液体制剂粘度小,易于滤过澄清;温度高在制备时有一定的灭菌作用,因此易于保存;温度高蔗糖易转化,果糖在较高温度下会氧化使制剂颜色加深;也正是由于温度高因此蔗糖或是药物易于溶解,时间短,生产周期也短。
5.B注解:糖浆剂可以从用途不同来分类,即矫味糖浆与药用糖浆,其中矫味糖浆又包括单糖浆和芳香糖浆;《中国药典》规定中药糖浆剂含蔗糖量应不低于60%(g/ml);由于糖含量高因此口感好,但也易霉败变质;糖浆剂可以认为是在汤剂的基础上加入大量糖发展起来的。
6.D注解:控制原料质量,投料前进行洁净处理,降低含菌量同时添加适量的防腐剂可以提高稳定性;热罐本身可以增加稳定性,瓶口上方空气稀薄,利于稳定,但罐装后可能会有蒸汽冷凝倒回原瓶导致上层溶液变稀而长霉变质,因此灌装后可将瓶倒放一段时间避免;蔗糖转化后的分子更小,比蔗糖更易微生物素降解利用,促进药物变质,因此要尽量避免蔗糖转化;实践表明瓶口残留药液往往导致发霉与染螨,因此要加以注意。
7.C注解:由于煎膏剂中含有大量蔗糖,处于过饱和状态,因此必须促使转化,才能稳定存在,因此蔗糖的转化率不宜过低,但是也不宜过高,因为过高将产生葡萄糖的结晶,宜控制在40~50%。
8.C9.B注解:酒剂与酊剂都是多用于内服,少数用作外用。
酒剂口服时一般需要加入矫味剂以使口感好,加入着色剂以使美观,而酊剂不需要加入;酒剂的溶媒是蒸馏酒,酊剂的溶媒是一定浓度的乙醇;溶解法可用于酊剂的制备,而酒剂主要采用冷浸法、热浸法、渗漉法等制备。
10.C注解:酒剂与酊剂都要求乙醇含量测定、pH检查等内容;酊剂有浓度的要求:含毒剧药的酊剂浓度要求每100ml相当于原药材10g,普通药材的酊剂每100ml相当于原药材20g;酒剂在贮存期间允许出现少量轻摇易散的沉淀,若沉淀不散也不可以简单滤除,应视具体情况而定。
11.D注解:酊剂在贮存过程中出现沉淀可能是由于乙醇挥散有效成分析出所致,因此滤除沉淀应慎重,应在乙醇、有效成分含量均符合要求的情况下才能过滤除去.12.E注解:水解反应受到很多因素影响,包括pH值,水分子的存在等等,此外还可以在酶的作用下发生水解反应,有些水解反应是一些酯类产生的,因此可以针对各种原因采取稳定措施。
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是对氧化反应产生影响,因此通入惰性气体对水解反应影响不大。
[B型题](1~4题)1.C2.D3.E4.B注解:旋复花药材附有绒毛,必须包煎,否则绒毛脱落混入汤液将刺激咽喉,引起咳嗽;阿胶为胶类药物,直接入汤液使汤液粘稠度很大,影响其他药材成分煎出也可能导致药液糊化,因此应将阿胶用适量开水溶化后,冲入服用,即烊化;人参为贵重中药,为保证煎出率,需单独煎煮,即另煎;大黄所含泻下成分不宜久煎,否则分解失效,因此应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