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量器皿的校准

合集下载

容器校正实验报告

容器校正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和掌握容量器皿校正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通过实验,学会使用容量器皿校正的方法和步骤。

3. 提高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和数据处理能力。

二、实验原理容量器皿校正实验是根据绝对校准和相对校准的原理,通过测量容器容纳或放出水的质量,根据水的密度,计算容器在标准温度下的实际容积。

绝对校准是通过称量法进行,相对校准是要求两种容器体积之间有一定比例关系时使用。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容量器皿:容量瓶、移液管、滴定管等。

2. 试剂:纯水、标准溶液等。

3. 仪器:分析天平、量筒、滴定管等。

四、实验步骤1. 绝对校准(1)用分析天平称得容量瓶容纳或放出纯水的质量,记录数据。

(2)根据水的密度,计算容器在标准温度下的实际容积。

(3)重复以上步骤两次,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2. 相对校准(1)用移液管移取一定量的纯水至容量瓶中,用分析天平称重,记录数据。

(2)根据水的密度,计算容量瓶容纳的纯水的实际体积。

(3)用移液管移取相同体积的纯水至另一容量瓶中,用分析天平称重,记录数据。

(4)根据水的密度,计算另一容量瓶容纳的纯水的实际体积。

(5)比较两个容量瓶的容积,计算相对误差。

3. 滴定管校正(1)用滴定管取一定量的标准溶液,用分析天平称重,记录数据。

(2)根据标准溶液的浓度和体积,计算滴定管放出溶液的实际物质的量。

(3)用滴定管取相同体积的标准溶液,用分析天平称重,记录数据。

(4)根据标准溶液的浓度和体积,计算滴定管放出溶液的实际物质的量。

(5)比较两次滴定管放出的溶液物质的量,计算相对误差。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容量器皿校正结果绝对校准和相对校准得到的容器容积基本一致,说明容器校正实验结果可靠。

2. 滴定管校正结果两次滴定管放出的溶液物质的量基本一致,说明滴定管校正实验结果可靠。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容量器皿校正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学会了使用容量器皿校正的步骤。

实验结果表明,绝对校准和相对校准得到的容器容积基本一致,说明容器校正实验结果可靠。

容量玻璃仪器的校正

容量玻璃仪器的校正

容量玻璃仪器的校正容量玻璃仪器的容积并不经常与它所标出的大小完全符合,由于玻璃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不同温度下,其容积是不同的。

因此,对于准确度要求较高的分析,必须对量器进行校正,容量器皿的校准方法通常有称量法和相对校准法两种。

⑴称量法称量法是指在校准室内温度波动小于1℃/h,所用器皿和水都处于同一室时,用分析天平称出容量器皿所量入或量出的纯水的质量,然后根据该温度下水的密度,将水的质量换算为容积。

由于水的密度和玻璃容器的体积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以及在空气中称量受到空气浮力的影响,因此将任一温度下水的质量换算成容积时必须对下列三点加以校正:①校准温度下水的密度。

②校准温度下玻璃的热膨胀。

③空气浮力对所用称物的影响。

为了便于计算,将此三项校正值合并而得一总校正值(见表2-1),表中的数字表示在不同温度下,用水充满20℃时容积为1L的玻璃容器,在空气中用黄铜祛码称取的水的质量。

校正后的容积是指20℃时该容器的真实容积。

应用该表来校正容量仪器是十分方便的。

滴定管的校正:将滴定管洗净至内壁不挂水珠,加入纯水,驱除活塞下的气泡,取一磨口塞锥形瓶,擦干瓶外壁、瓶口及瓶塞,在分析天平上称重。

将滴定管的水面调节到正好在0.00刻度处。

按滴定时常用的速度(每秒3滴)将一定体积的水放入已称重的具塞锥形瓶中,注意勿将水沾在瓶口上。

在分析天平上称量盛水的锥形瓶重,读出水重,并计算真实体积,倒掉锥形瓶中的水,擦干瓶外壁、瓶口和瓶塞称量瓶重。

滴定管重新充水至0.00刻度,再放另一体积的水至锥形瓶中,称量盛水的瓶重算出此段水的实际体积。

如上法继续检定至0至最大刻度的体积,算出真实体积。

表2-1不同温度下用水充满20℃时容积为1L的玻璃容器,在空气中以黄铜祛码称取的水的质量温度/℃质量/g温度/℃质量/g温度/℃质量/g0998.2414998.0428995.441998.3215997.9329995.182998.3916997.8030994.913998.4417997.6531994.644998.4818997.5132994.345998.5019997.3433994.066998.5120997.1834993.757998.5021997.0035993.458998.4822996.8036993.129998.4423996.6037992.8010998.3924996.3838992.4611998.3225996.1739992.1212998.2326995.9340991.77重复检定一次,两次检定所得同一刻度的体积相差不应大于0.01mL,算出各个体积处的校正值(二次平均),以读数为横坐标,校正值为纵坐标,解校正值曲线,以备使用滴定管时查取。

常用容量仪器校准方法-OK

常用容量仪器校准方法-OK

取一个50ml洗净晾干的具塞锥形瓶,在分析天平上称 量至mg位。用铬酸洗液洗净20ml移液管,吸取纯水(盛在 烧杯中)至标线以上几mm,用滤纸片擦干管下端的外壁, 将流液口接触烧杯壁,移液管垂直、烧杯倾斜约30˚ 。调节 液面使其最低点与标线上边缘相切,然后将移液管移至锥形 瓶内,使流液口接触磨口以下的内壁(勿接触磨口!),使 水沿壁流下,待液面静止后,再等15s。在放水及等待过程 中,移液管要始终保持垂直,流液口一直接触瓶壁,但不可 接触瓶内的水,锥形瓶保持倾斜。放完水随即盖上瓶塞,称 量至mg位。两次称得质量之差即为释出纯水的质量mW。重 复操作一次,两次释出纯水的质量之差,应小于0.01g。 将温度计插入5~10min,测量水温,读数时不可将温度计 下端提出水面,由附表中查出该温度下纯水的密度ΡW,并 利用下式计算移液管的实际容量: V = mW / ΡW
3、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量瓶的校准
用铬酸洗液洗净一个100ml容量瓶,晾干,在 电子天平上称准至0.01g。取下容量瓶注水至标线 以上几毫米,等待2min。用滴管吸出多余的水,使 液面最低点与标线上边缘相切(此时调定液面的作 法与使用时有所不同),再放到电子天平上称准至 0.01g。然后插入温度计测量水温。两次所称得质 量之差即为该瓶所容纳纯水的质量,最后计算该瓶 的实际容量。
一、量器使用中的几个名称
1、标准温度 由于玻璃具有热胀冷缩的特性, 因此在不同的温度下,量器的体积并不相同。例 如,由钠钙玻璃制成的10OOmL量器,当温度改 变lK时,引起0.026mL的体积变化。为了消除温 度的影响,必须规定一个共用的温度,称为标准 温度。国际上规定玻璃量器的标准温度为293K, 我国也采用这一标准。
自然流出至标线以上约5 mm处,等30 s后,在 10s内调至标线。

容量瓶的校正方法

容量瓶的校正方法

容量瓶的校正方法容量瓶是一种常用的精确测量液体容量的实验仪器,广泛应用于化学实验、药品制备等领域。

然而,由于制造和使用过程中的一些原因,容量瓶的实际容量可能会与标称容量存在一定的偏差。

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对容量瓶进行校正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容量瓶的校正方法,并详细说明校正的步骤、要点和注意事项。

首先,容量瓶的校正方法主要包括两种:容积的计算和容积的校准。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两种方法。

一、容积的计算容量瓶的标称容量是通过厂家在制造过程中根据国家标准确定的,但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实际容量与标称容量存在差异的情况。

这种差异主要受制造工艺、容量瓶形状和使用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容积的计算是通过测量实际容量和标准液体密度来得到的。

首先,将容量瓶清洗干净,并在干燥后,称量待测液体的质量。

然后,将这一质量除以标准液体的密度,即可得到容积。

最后,将得到的容积与标称容量进行比较,计算出容量瓶的偏差。

对于容积的计算,有以下几点要注意:1. 标准液体的选择:标准液体的密度应当比较精确,可以选择经过校准的密度计测量得到的数值,以提高计算的准确性。

2. 实验环境的控制:由于温度对液体密度的影响较大,所以进行容积计算的实验环境应保持恒定。

可以使用恒温水浴或恒温箱来控制环境温度,这样可以减小温度对计算结果的影响。

3. 实验操作的精确性:在进行瓶内液体质量的称量时,要使用精确的天平,提高称量的准确性。

同时,在倒液体的过程中要避免溅出液体和带入气泡,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二、容积的校准容量瓶的标称容量是由制造商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对瓶身进行标定来确定的。

然而,由于制造过程中的一些原因,标定结果可能会存在误差。

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容积的校准来获得更加准确的容量。

容积的校准是通过使用一种已知容量的容器(如标准容量瓶)来对待校准容量瓶进行校准的。

具体步骤如下:1. 预热容量瓶和标准容量瓶:将待校准容量瓶和标准容量瓶放置在同一个恒温环境中,等待它们达到相同的温度。

分析化学实验容量器皿的校正

分析化学实验容量器皿的校正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0.1mol· L-1NaOH溶液的配制
称取2gNaOH固体于小烧杯中,加去离子水溶解, 倒入试剂瓶中,加水稀释至500mL,摇匀。 注意:存放NaOH的试剂瓶用橡皮塞或塑料塞。
装有标准溶液的试剂瓶上应粘贴标签,写明药品名, 浓度,配制人,日期等。
3)读数
五、基本操作要点
2、移液管使用 (a) 洗涤、润洗*: (b) 吸液:左手拿洗耳球,右手拿移液管* (c) 调零刻度: (d)放液:移液管垂直,盛液容器倾斜,移 液管嘴尖靠盛液容器壁,放完液体后停留 15s。*
五、基本操作要点
3、分析天平使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a) 清扫天平
(b) 水平调节
(c) 接通电源:按“on”键 (d)称量时注意:手勿直接接触称量瓶; 锥形瓶底擦干; 数据直接记录在预习报告本上
b)润洗:用标准溶液5~10mL润洗,共2-3次,下 端尖嘴处气泡排出*。 c)加水:直接加入,加液至“0”刻度上方2-3cm 处 *。 d )排气泡 * e)调零:将溶液调节到“0”刻度或“0”刻度以 下。 f)记录初读数。
五、基本操作要点
2)滴定手势
左手控制滴定管
右手拿容量瓶或锥形瓶颈
读数时,右手的拇指和食指 夹住滴定管使其自然垂直。眼睛 的视线应与溶液弯月面最低点相 切(或在同一平面上)。 滴定管读数应估计在0.01mL。
原因
校正的条件:国际上规定玻璃容量器皿的标准温
度为20oC,即都将玻璃容量器皿的容积校准到
20oC时的实际容积。
二、实验原理
校正的方法: 绝对校准:测定容量器皿的实际容积。 标准方法为衡量法(称量法):用天平称得容量 器皿容纳或放出纯水的质量,然后根据水的密度, 计算其在标温20℃时的实际容积。 相对校准:要求两种容器体积之间有一定比例关系 时,常用此法。 温度对玻璃器皿容积胀缩有影响,但影响很小。 温度相差不大时,容量器皿的容积改变可以忽略。

实验2 容量器皿的校准

实验2 容量器皿的校准

3.6 容量器皿的校准3.6.1 内容提要本实验采用绝对校准法(称量法)和相对校准法对滴定分析中用到的滴定管、移液管和容量瓶三种量器进行体积校正。

3.6.2 目的要求1.进一步熟悉滴定管、移液管及容量瓶的正确使用方法。

2.学会容量器皿的校准方法。

3.6.3 实验关键由滴定管中放出纯水时,控制流速为3~4滴/s。

操作时,不能将水沾湿玻璃塞、磨口处或瓶颈。

校准称量时只准确至0.01g即可。

3.6.4 预备知识滴定管、移液管和容量瓶是滴定分析中量取溶液体积的三种准确量器。

然而,由于温度的变化、试剂的侵蚀以及出厂的质量等原因,其容积与它所标示的体积并非完全一致,甚至误差可能超过分析所允许的误差范围。

因此,在准确度要求很高的分析工作中,必须针对三种量器进行校正,表3.5是几种国产玻璃量器允许的误差范围。

表3.5 几种国产玻璃量器允许的误差范围(mL)3.6.5 实验原理1.绝对校准法测定容器实际容积的方法称为绝对校准法。

具体方法是:在分析天平上称出标准容器纳或放出纯水的质量,除以测定温度下水的密度,即得实际容积,称量水的质量时必须考虑下列因素的影响:(1)水的密度随温度而变化 (2)玻璃容器的体积随温度而变。

(3)盛有水的器皿是在空气中称量的,空气浮力对称量水量的影响。

首先必须选择一个固定温度作为玻璃量器的标准温度应接近使用该仪器的实际平均温度。

因而许多国家将20℃定为标准温度,即为容器上所标示容积的温度。

不同温度下水的密度均为真空中水的质量,而实际上称量出的水质量是在空气中称量,因此除知道水的密度外,还需知道空气的密度和黃铜砝码的密度,以便将水的密度进行空气浮力的校正。

求出1mL 水在空气中称得的质量即密度't ρ,校正公式为'0.00120.001218.4tt tρρρ=++(3.1)校正时,通常实验室的温度不恰好为20℃,因而还必须加上玻璃容器随温度变化的校正值,得出考虑3个方面因素的总校正公式为''0.00025(20)18.4tt t tt ρρρρ=+⨯-++(3.2)式中:'t ρ为t/℃时在空气中用黄铜砝码称量1mL 水的质量(g ),即密度;''t ρ为t/℃时在空气中用黄铜砝码称量1mL 水(校正玻璃容器随温度变化后)的质量(g ),即密度:t ρ为水的密度;t 为校正时的温度;0.0012为空气的相对密度;8.4为黄铜砝码的密度;0.00025为玻璃的体膨系数。

容量器皿的校准PPS

容量器皿的校准PPS

测量容量仪器的实际体积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用天平称量容器所能容纳的水的质量,再根据水的密 度,计算出容器的实际体积。
实验内容
1. 准备酸式滴定管
2. 校准酸式滴定管
滴定管 容积 瓶与水的 水的质 实际容 校准值 累积校准 读数 /cm3 质量/g 量/g 积/cm3 值/cm3 0.00
实验内容
3. 校准移液管
移液管 容积 25.00 25.00 容量瓶 质量 瓶与水的 质量 水的质 实际容积 校准值 量
4. 容量瓶与移液管的相对校准
注意:滴定管、移液管操作正确!
思考题
1. 称量水时,为什么只要精确到0.01g? 2. 为什么要进行容量仪器的校准?影响容量仪器刻度不 准确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3. 利用称量水法进行容量仪器校准时,为何要求水温与 室温一致?若两者有差异应以哪一温度为准?
4. 从滴定管放出去离子水到容量瓶中时,应注意什么?
2.容 量 器皿 的 校 准
滴定管
移液管
容量瓶
实验目的

掌握容量瓶、移液管和滴定管的使用方法 学习容量器皿的校准方法 进一步熟悉分析天平的称量方法
实验原理
容量仪器的容积与其所标出的体积并非完全符合,在准 确度要求较高的实验中必须进行校准。 相对校准 两种容器体积之间有一定的比例关系
绝对校准

容量器皿的校准 一.

容量器皿的校准 一.

容量器皿的校准 一、 实验目的 1、 掌握滴定管、移液管、容量瓶的使用方法 2、 练习滴定管、移液管、容量瓶的校准方法,并了解容量瓶器皿校准的意义二、 实验原理 滴定管,移液管和容量瓶是滴定分析法所用的主要量器。

容量器皿的容积与其所标出的体积并非完全相符合。

因此,在准确度要求较高的分析工作中,必须对容量器皿进行校准。

由于玻璃具有热胀冷缩的特性,在不同的温度下容量器皿的体积也有所不同。

因此,校准玻璃容量器皿时,必须规定一个共同的温度值,这一规定温度值为标准温度。

国际上规定玻璃容量器皿的标准温度为20℃。

既在校准时都将玻璃容量器皿的容积校准到20℃时的实际容积。

容量器皿常采用两种校准方法。

1、 相对校准要求两种容器体积之间有一定的比例关系时,常采用相对校准的方法。

例如,25mL 移液管量取液体的体积应等于250mL 容量瓶量取体积的10%。

2、 绝对校准绝对校准是测定容量器皿的实际容积。

常用的校准方法为衡量法,又叫称量法。

即用天平称得容量器皿容纳或放出纯水的质量,然后根据水的密度,计算出该容量器皿在标准温度20℃时的实际体积。

由质量换算成容积时,需考虑三方面的影响:(1) 水的密度随温度的变化(2) 温度对玻璃器皿容积胀缩的影响(3) 在空气中称量时空气浮力的影响 为了方便计算,将上述三种因素综合考虑,得到一个总校准值。

经总校准后的纯水密度列于表2-1.表2—1 不同温度下纯水的密度值 (空气密度为-3-5-1的质量,再除以该温度时纯水的密度值,便是该容量器皿在20℃时的实际容积。

【例1】 在18℃,某一50mL 容量瓶容纳纯水质量为49.87g,计算出该容量瓶在20℃时的实际容积。

解:查表得18℃时水的密度为0.9975 g·mL ,所以在20℃时容量瓶的实际容积V20为: 3.溶液体积对温度的校正 容量器皿是以20℃为标准来校准的,使用时则不一定在20℃,因此,容量器皿的容积以及溶液的体积都会发生改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二容量器皿的校准一、实验目的1.学会滴定管、移液管和容量瓶的使用方法。

2.了解容量器皿校准的意义,学习容量器皿的校准方法。

3.进一步熟悉分析天平的称量操作及有效数字的运算规则二.实验原理滴定管、移液管和容量瓶是分析实验室常用的玻璃容量仪器,这些容量器皿都具有刻度和标称容量,此标称容量是20ºC时以水体积来标定的。

合格产品的容量误差应小于或等于国家标准规定的容量允差。

但由于不合格产品的流入、温度的变化、试剂的腐蚀等原因,容量器皿的实际容积与它所标称的容积往往不完全相符,有时甚至会超过分析所允许的误差范围,若不进行容量校准就会引起分析结果的系统误差。

因此,在准确度要求较高的分析工作中,必须对容量器皿进行校准。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校准是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操作要正确、规范。

校准不当和使用不当都是产生容量误差的主要原因,其误差可能超过允差或量器本身固有误差,而且校准不当的影响将更有害。

所以,校准时必须仔细、正确地进行操作,使校准误差减至最小。

凡是使用校正值的,其校准次数不可少于2次,两次校准数据的偏差应不超过该量器容量允差的1/4,并以其平均值为校准结果。

由于玻璃具有热胀冷缩的特性,在不同的温度下容量器皿的体积也有所不同。

因此,校准玻璃容量器皿时,必须规定一个共同的温度值,这一规定温度值为标准温度。

国际标准和我国标准都规定以20ºC为标准温度,即在校准时都将玻璃容量器皿的容积校准到20ºC时的实际容积,或者说,量器的标称容量都是指20ºC时的实际容积。

如果对校准的精确度要求很高,并且温度超出20±5ºC,大气压力及湿度变化较大,则应根据实测空气压力、温度求出空气密度,利用下式计算实际容量:V20= (I L-I E)×[1/(ρW -ρA)] ×(1-ρA/ρB) ×[1-γ(t-20)]式中:I L—盛水容器的天平读数/g;I E—空容器的天平读数/gρW—温度t 时纯水的密度/g·mL-1;ρA—空气密度/g·mL-1;ρB—砝码密度/g·mL-1;γ—量器材料的体热膨胀系数/ºC-1;t—校准时所用纯水的温度/ºC;(上式引自国际标准ISO 4787—1984《实验室玻璃仪器—玻璃量器容量的校准和使用法》。

ρW和ρA可从有关手册中查到,ρB可用砝码的统一名义密度值8.0 g·mL-1,γ值则依据量器材料而定)。

产品标准中规定玻璃量器采用钠钙玻璃(体热膨胀系数为25×10-6K-1)或硼硅玻璃(10×10-6K-1)制造,温度变化对玻璃体积的影响很小。

用钠钙玻璃制造的量器在20ºC时校准与27ºC时使用,由玻璃材料本身膨胀所引起的容量误差只有0.02%(相对),一般均可忽略。

应当注意,液体的体积受温度的影响往往是不能忽略的。

水及稀溶液的热膨胀系数比玻璃大10倍左右,因此,在校准和使用量器时必须注意温度对液体密度或浓度的影响。

容量器皿常采用两种校准方法:相对校准(相对法)和绝对校准(称量法1.相对校准在分析化学实验中,经常利用容量瓶配制溶液,用移液管取出其中一部分进行测定,最后分析结果的计算并不需要知道容量瓶和移液管的准确体积数值,只需知道二者的体积比是否为准确的整数,即要求两种容器体积之间有一定的比例关系。

此时对容量瓶和移液管可采用相对校准法进行校准。

例如,25mL移液管量取液体的体积应等于250mL容量瓶量取体积的10%。

此法简单易行,应用较多,但必须在这两件仪器配套使用时才有意义。

2.绝对校准绝对校准是测定容量器皿的实际容积。

常用的校准方法为衡量法,又叫称量法。

即用天平称量被校准的容量器皿量入或量出纯水的表观质量,再根据当时水温下的表观密度计算出该量器在20ºC时的实际容量。

由质量换算成容积时,需考虑三方面的影响:① 温度对水的密度的影响②温度对玻璃器皿容积胀缩的影响③在空气中称量时空气浮力对质量的影响在不同的温度下查得的水的密度均为真空中水的密度,而实际称量水的质量是在空气中进行的,因此必须进行空气浮力的校正。

由于玻璃容器的容积亦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如果校正不是在20ºC时进行的,还必须加以玻璃容器随温度变化的校正值。

此外还应对称量的砝码进行温度校正。

为了工作方便起见,将不同温度下真空中水的密度ρt 值和其在空气中的总校正值ρt (空) 列于表2-1。

表2- 1不同温度下的ρt 和ρt (空)根据上表可计算出任意温度下一定质量的纯水所占的实际容积。

例如,25 ºC时由滴定管放出10.10mL水,其质量为10. 08g,由上表可知,25 ºC 时水的密度为 0.99612 g/mL,故这一段滴定管在20 ºC 时的实际容积为:V20 = 10.08/0.9961 = 10.12 mL 。

滴定管这段容积的校准值为10.12-10.10=+0.02(mL)。

移液管、滴定管、容量瓶等的实际容积都可应用表2-1中的数据通过称量法进行校正。

温度对溶液体积的校正:上述容量器皿是以20ºC为标准来校准的,严格来讲只有在20ºC时使用才是正确的。

但实际使用不是在20ºC时,则容量器皿的容积以及溶液的体积都会发生改变。

由于玻璃的膨胀系数很小,在温度相差不太大时,容量器皿的容积改变可以忽略。

则量取的液体的体积亦需进行校正。

表 2-2 给出了不同温度下每 1000mL 水溶液换算到20ºC 时的体积校正值。

已知一定温度下的校正值△V,可按下式将量器在该温度下所量取的体积V T换算成为20ºC时的体积V20 ℃ :V 20 ℃ =V T(1+△V/ 1000) ( mL )表2-2不同温度的水或稀溶液换算为20ºC时的体积校正值例如,若在10ºC进行滴定操作,用了25.00mL c=0.1 mol•L-1 标准滴定溶液,换算为20ºC时,其体积应为:V 20 ℃ =V10(1+△V/1000) =25.00×(1+1.45/1000)=25.04 mL欲更详细、更全面了解容量仪器的校准,可参考JJGl96—90《常用玻璃量器检定规程》。

三.仪器与药品分析天平,50mL酸式滴定管,25mL移液管,250mL容量瓶,烧杯,温度计(0~50ºC或0~100ºC,精度0.1ºC,公用),50mL磨口锥形瓶,洗耳球。

四、实验步骤1.滴定管的校准准备好待校准已洗净的滴定管并注入与室温达平衡的蒸馏水至零刻度以上(可事先用烧杯盛蒸馏水,放在天平室内,并且杯中插有温度计,测量水温,备用),记录水温(tºC),调至零刻度后,从滴定管中以正确操作放出一定质量的纯水于已称重且外壁洁净、干燥的 50mL 具塞的锥形瓶中(切勿将水滴在磨口上)。

每次放出的纯水的体积叫作表现体积,根据滴定管的大小不同,表观体积的大小可分为 1、5、10mL 等,50 mL滴定管每次按每分钟约10mL的流速,放出10mL(要求在10mL 0.1mL范围内)(应记录至小数点后几位?),盖紧瓶塞,用同一台万分之一分析天平称其质量并称准确至 mg位。

直至放出50 mL水。

每两次质量之差即为滴定管中放出水的质量。

以此水的质量除以由表2-1查得实验温度下经校正后水的密度ρt (空),即可得到所测滴定管各段的真正容积。

并从滴定管所标示的容积和所测各段的真正容积之差,求出每段滴定管的校正值和总校正值。

每段重复一次,两次校正值之差不得超过0.02mL,结果取平均值。

并将所得结果绘制成以滴定管读数为横坐标,以校正值为纵坐标的校正曲线。

测量数据也可按表2-3记录和计算。

表 2-3滴定管校准表(示例)(水的温度为25℃,水的密度为0.9961 g·mL-1)1.移液管的校准方法同上。

将25mL移液管洗净,吸取去纯水调节至刻度,将移液管中的水放至已称重的锥形瓶中,再称量,根据水的质量计算在此温度时它的真正容积。

重复一次,对同一支移液管两次校正值之差不得超过0.02mL,否则重做校准。

测量数据按表2-4记录和计算。

表2-4移液管校准表1.容量瓶与移液管的相对校准用已校正的移液管进行相对校准。

用25mL移液管移取蒸馏水至洗净而干燥的250mL容量瓶(操作时切勿让水碰到容量瓶的磨口)中,移取十次后,仔细观察溶液弯月面下缘是否与标线相切,若不相切,可用透明胶带另作一新标记。

经相互校准后的容量瓶与移液管均做上相同标识,经过相对校正后的移液管和容量瓶,应配套使用,因为此时移液管取一次溶液的体积是容量瓶容积的1/10。

由移液管的真正容积也可知容量瓶的真正容积(至新标线)。

五、数据记录与处理参照本实验中的表格自行设计。

六、讨论与思考1.注意事项⑴校正容量仪器时,必须严格遵守它们的使用规则。

⑵称量用具塞锥形瓶不得用手直接拿取。

2.思考题⑴为什么要进行容器器皿的校准?影响容量器皿体积刻度不准确的主要因素有哪些?⑵为什么在校准滴定管的称量只要称到毫克位?⑶利用称量水法进行容量器皿校准时,为何要求水温和室温一致?若两者有稍微差异时,以哪一温度为准?⑷本实验从滴定管放出纯水于称量用的锥形瓶中时应注意些什么?⑸滴定管有气泡存在时对滴定有何影响?应如何除去滴定管中的气泡?⑹使用移液管的操作要领是什么?为何要垂直流下液体?为何放完液体后要停一定时间?最后留在移液管尖部的液体应如何处理?为什么?[参考文献 ] JJGl96—1990《常用玻璃量器检定规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