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研究与发展

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研究与发展
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研究与发展

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研究与发展

摘要: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研究、生产和应用已成为一门迅速发展的科学和技术。对絮凝机理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并分析了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在废水处理中的有关应用以及发展前景。

关键词:,絮凝化学,絮凝机理,污水处理,

1简介

絮凝剂按照其化学成分总体可分为无机絮凝剂和有机絮凝剂两类。其中无机絮凝剂又包括无机凝聚剂和无机高分子絮凝剂;有机絮凝剂又包括合成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天然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和微生物絮凝剂。

有机絮凝剂的优点是比较经济、用法简单;但用量大、絮凝效果低,而且存在成本高、腐蚀性强的缺点。有机高分子絮凝剂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才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废水处理剂。与传统絮凝剂相比,它能成倍的提高效能,且价格较低,因而有逐步成为主流药剂的趋势。加上产品质量稳定,有机聚合类絮凝剂的生产已占絮凝剂总产量30%~60%。

某些天然的高分子有机物例如含羧基较多的多聚糖和含磷酸基较多的淀粉都有絮凝性能。用化学方法在大分子中引入活性基团可提高这种性能,如将一种天然多糖进行醚化反应引入羧基、酰胺基等活性基团后,絮凝性能较好,可加速蔗汁沉降。

将天然的高分子物质如淀粉、纤维素、壳聚糖等与丙烯酰胺进行接枝共聚,聚合物有良好的絮凝性能,或兼有某些特殊的性能。国内研制的一些产品,主要应用于污水处理和污泥脱水。

由于大多数有机高分子絮凝剂本身或其水解、降解产物有毒,且合成用丙烯酰胺单体有毒,能麻醉人的中枢神经,应用领域受到一定限制,迫使絮凝剂向廉价实用、无毒高效的方向发展。

2絮凝机理

目前,认为絮凝作用机理是凝聚和絮凝两种作用过程的总和。在对高分子的絮凝

模式及作用机理进行大量研究后,主要提出了“架桥”絮凝模式并加以解释,但仅仅是定性地解释了高聚物的“架桥”絮凝机理。电子显微镜技术的不断发展促使人们从絮体的真实结构去研究絮凝过程。Attia,采用染色法、包埋法、投影法等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了孔雀石在PAM作用下的絮团,由于浓度高,所得图像并不十分清晰和直观。宋少先等,采用沉降分析法,以Stoks直径来表征絮团的粒度,但所获得的粒度并不是絮团真正意义上的粒度。Ching等人,采用流动脉动絮凝检测技术,检测絮体颗粒瞬时增长状态及其变化,所获得的絮凝指数仅是个参数,不能表示絮团的真实粒度。郭玲香、胡明星,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拍摄煤泥“架桥”絮凝图像,并应用数学形态学图像处理理论,提取与煤泥絮凝过程相关的微观结构参数,定量地研究了高聚物的絮凝作用机理。

2.1非离子有机高分子絮凝剂

非离子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包括常用的聚丙烯酰胺和聚氧化乙烯。通过分子链中

-CONH2官能团与悬浮物发生吸附架桥作用,增大絮体矾花的尺寸,有利于其快速沉降而除去,其絮凝效果与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密切相关。提高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有利于增大絮凝剂在水相的流体力学尺寸或体积,从而提高其絮凝网捕能力,有效降低絮凝剂的使用浓度,提高絮凝效率。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制的优质聚丙烯酰胺相对分子质量已达12×106。,游离丙烯酰胺含量低于0.05%,产品水溶性良好,逐步缩小了与国外同类产品的差距。该类絮凝剂是一种无机物或悬浮物的絮凝助剂,具有明显的非选择性。

2.2阴离子有机高分子絮凝剂

阴离子絮凝剂既可以是非离子絮凝剂聚丙烯酰胺的水解产物,也可以是丙烯酰胺与乙烯类磺酸盐或丙烯酸盐、马来酸盐等的共聚产物。絮凝剂分子中存在适量的阴离子基团,有利于絮凝剂分子链的伸展,提高其网捕絮体的能力,增强其絮凝效果;该作用与絮凝剂对混凝絮体的吸附作用及方式相互制约,阴离子有机高分子絮凝剂中阴离子基团含量存在最佳值。但阴离子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相对分子质量增加,往往使其最佳用量增加。由于阴离子有机高分子絮凝剂本身带负电,所以仍主要用作无机混凝剂的絮凝助剂,且受介质的pH值、矿化度、高价金属离子含量影响较大;介质pH值下降、矿化度和高价金属盐含量增加,则其絮凝效果明显变差,甚至失效。所以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主要用于选矿、冶金、洗煤、食品行业和石油钻井过程中的固液分离或其他中、碱性条件下高浊度水的处理。

2.3阳离子有机高分子絮凝剂

阳离子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可通过乙烯单体聚合合成、高分子反应及缩合聚合等方法得到,是目前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品种发展的主要方向。与非离子和阴离子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相比,阳离子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相对分子质量的相对较低,为105~107。其絮凝效果与无机絮凝剂相似,只能使悬浮物形成小而致密的絮团,其聚沉效果较差,需进一步与高相对分子质量的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合用,提高其絮凝效果。高相对分子质量聚合物阳离子絮凝剂,因其分子结构中含有数目众多的阳离子基团,可使絮凝剂通过静电作用吸附于荷负电的悬浮物颗粒、带负电的乳化油滴和含阴离子基团的水溶性有机胶质上,使悬浮颗粒凝聚、絮凝沉降,乳化油滴凝聚变大、上浮或破乳,阴离子型溶解有机污染物与之静电相吸而聚沉等,因此其具有凝聚和絮凝的双重功能,可有效地降低水的浊度、含油量和COD值。此外,阳离子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利用其特有的季铵基团,可有效杀死病毒或微生物并使之聚沉,而季铵基团中的疏水性烷基则可有效地与水中的三卤代烷烃产物缔合,使水中的总有机碳含量(TOC)趋势明显降低。使阳离子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在饮用水处理及海洋赤潮治理中呈现了良好的发展趋势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2.4两性离子有机高分子絮凝剂

两性离子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可由大分子反应、共聚合成等方法制备,兼有阴、阳离子基团的特点。美国Stephen和日本Takeda等认为,阴、阳离子基团含量不宜过高,且阳离子基团应高于阴离子基团,此时絮凝效果较好。林芸等人,将自行合成的两性聚丙烯酰胺(APAM)应用于处理印染废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并认为两性离子絮凝剂中阳离子主要捕捉带负电荷的有机悬浮物,适量的阴离子单元和中性单元可以促进无机悬浮物的沉降。冉千平、黄荣华等,则用丙烯酰胺(AM)、马来酸(MA)和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共聚合成了不同阴、阳离子含量的两性离子絮凝剂,结果表明阴、阳离子含量并不是愈大愈好,两者间有一最佳配比,其絮凝作用主要是通过若干个高分子链对悬浮物“桥连”形成粗大絮体,其效果的好坏与阴、阳离子的含量及相互间的协同作用有关。杨福廷,以丙烯酰胺、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二甲基辛基溴化铵共聚合成了疏水改性水溶性两性离子絮凝剂,并考察了其对造纸废水及污泥的处理效果,认为适量引入疏水大单体有利于废水COD的去除和污泥脱水。

3研究及生产概况

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同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相比,具有用量少、絮凝速度快、受共存盐类、pH值及温度影响小、生成污泥量少、并且容易处理等优点,因而有着广阔的应用

前景。目前使用的有机高分子絮凝剂主要有合成和改性两种。

在合成的有机高分子絮凝剂中,聚丙烯酰胺(PAM)的应用最多。在美国有机絮凝剂

总销量最大的是PAM。聚丙烯酰胺有非离子型、阳离子型和阴离子型三种,它们的分子量均在50~600万之间。由于这类絮凝剂存在着一定量的残余单体丙烯酰胺,不可避免地带来了毒性,因而使其应用受到了限制。高分子量(106以上)的聚丙烯酸钠属阴离子型絮凝剂,有强絮凝作用,而且无毒。聚丙烯酸钠对悬浮于水介质中的细粒子产生非离子性吸附,使粒子之间产生交联。它对具有金属氢氧化物这类正电荷的胶体粒子更显示出其优良的性能。

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ADMA)及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丙烯酰胺共聚物(DMDAAC—AM)属阳离子型高分子化合物,用于水处理能获得比目前较常用的无机高

分子絮凝剂和有机高分子絮凝剂PAM更好的处理效果,可单独使用,也可与无机絮凝剂并用。

天然高分子絮凝剂的使用远小于合成的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原因是其电荷密度较小,分子量较低,且易发生生物降解而失去其絮凝活性。70年代以来,美、英、法、日和

印度等国结合本国天然高分子资源,重视化学改性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研制。经改性后的天然有机高分子絮凝剂与合成的有机高子絮凝剂相比,具有选择性大、无毒、价廉等显著特点。在众多天然改性高分子絮凝剂中,淀粉改性絮凝剂的研究,开发尤为引人注目。因为淀粉来源广,价格低廉,并且产物完全可被生物降解,在自然界中形成良性循环。

国内各类淀粉与丙烯酰胺、丙烯酸、丙烯酸酯、丙烯腈等的接枝共聚反应的研究

和产品的开发应用,已经广泛开展。青岛大学的巫拱生教授等对淀粉改性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

目前国际市场上以瓜尔胶为原料生产的改性絮凝剂所占比重也不小,主要来自美、英等国。美国通用磨料化学公司生产的Guartee,Superrol和SsteinHall公司生产的ReagentMRL,英国Meyhall化学公司生产的Jaguar等都是较有名的改性絮凝剂。

我国也有从其它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改性而得的絮凝剂,如魔芋葡甘聚糖磷酸酯、丹宁絮凝剂、两性型高分子絮凝剂F—CD等。

在探讨絮凝机理的基础上,开发新型高效多功能的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已成为国内

外学者共同关心的课题。国外已有兼具絮凝、缓蚀、阻垢、杀菌等多功能的水处理剂,

如聚季噻嗪、聚吡啶和聚喹啉的季胺衍生物。目前国内有华南理工大学在系统地研究多功能水处理剂,以华南地区植物胶、淀粉为主要原料,已投产生产的有CG—A,同时在机理研究方面也取得开拓性进展。

我国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发展从20世纪60年代初小量生产聚丙烯酰胺(PAM)系列产品开始。目前该系列产品的产量占有机高分子絮凝剂总产量的80%以上。目前国内PAM产品生产厂约80家,总生产能力大约10万t/a。其中大庆油田化学助剂厂生产能力约5万t/a(该厂系引进日本和法国技术,1977年正式投产),其余厂家各自规模在几百t至1000t不等。

除PAM系列产品外,还有聚丙烯酸钠、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MDAAC)和少量聚胺等产品。

多年来国产PAM产品在品种、质量和数量上都不能满足国内需要,因此还有相当数量的进口,1995年约2万t,1996年约3万t,近几年每年进口约4万t。

我国PAM产品在消费构成上与发达国家有所不同。PAM在发达国家的应用范围主要是水处理、造纸、选矿、洗煤等。如美国约63%用于水处理,西欧为35%,日本为39%。在我国油田开采占81%,水处理9%,造纸5%,矿山2%,其他3%。

4合成有机高分子絮凝剂

4.1水溶液聚合

水溶液聚合是目前为止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合成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方法,这种合成方法属于均相体系,方法中应用的单体以及引发剂都可以溶于水溶剂当中。陈密峰等运用了水溶液自由基的聚合反应合成了一种两性絮凝剂,能够有效改善洗煤水、污泥的脱水性能;赵娜娜等人则运用水溶液聚合法成功合成一种疏水缔合阳离子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可大力提高絮凝剂净化含油废水的处理能力;还有人合成了一种改性阳离子絮凝剂,如果将这种絮凝剂与五其他种无机絮凝剂混合使用来处理污水,在最理想的条件下SS、COD去除率可分别高达98.0%和96.3%。

4.2反相乳液、反相悬浮聚合

将水溶性单体拆散成W/O乳液所采取的聚合方法便是反相乳液聚合合成法。王玮等采用这种聚合法成功研制出阳离子聚丙烯酰胺,无机絮凝剂明矾与这种物质复配使用时可有效提高絮凝的效果;顾学芳等采用反相乳液聚合研制出了PDA,采用PDA 处理废水可将降低废水的浊度至2NTU以下;Gemma等采用这种聚合法在反应器中合

成一种阳离子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并得出一个结论:两个串联使用的反应器合成的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处理效果要比单个反应器合成的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絮凝好。

反相悬浮聚合合成法与反相乳液聚合合成法差别不大,主要是分散粒子的粒径不同。我国目前采用反相悬浮聚合合成法合成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应用不多。类似的DMDAAC/AM絮凝剂、阴离子淀粉接枝改性共聚物等物质都是通过此类方法研制的。

除了以上常见的几种聚合法之外,人工合成有机高分子絮凝剂还包括碱性水解法、微波聚合法等。

5天然有机高分子絮凝剂

这类絮凝剂包括淀粉、纤维素、含胶植物、木质素、多糖类和蛋白质等类别的衍生物,目前产量约占高分子絮凝剂总量的20%其中最有发展潜力的是水溶性淀粉衍生物和壳聚糖改性絮凝剂。

5.1淀粉改性絮凝剂

近年来淀粉接枝共聚物絮凝剂不仅具有应用范围广、用量少、使用简单、无二次污染、价格低等特点,而且溶解性、絮凝性、粘结性等性能良好此外,水体pH值和使用温度对它的影响也较小。尹华等人以淀粉-丙烯酞胺接枝共聚物为母体合成阳离子改性高分子絮凝剂FN-QE,用以处理城市污水,在投加量为610mg/L的条件下,浊度、色度去除率均在90%以上,去除率达75%~80%。

降林华等人采用硝酸铈铵为引发剂,通过接枝共聚反应,在淀粉骨架上引入丙烯酰胺制备的St-AM接枝物,能使煤泥水中的细泥颗粒形成较大的絮团而快速沉降,固液分离效果好。选用此接枝物用量50g/t干煤泥,辅以凝聚剂1.5kg/t干煤泥进行絮凝试验,压滤效果最佳,处理能力达75t/h,滤饼水分可控制在25%,滤液水浓度在60g/t 左右,实现了清水洗煤,有效改善了压滤效果,提高了选煤效率。

5.2壳聚糖改性絮凝剂

壳聚糖作为一种天然、无毒的有机高分子聚合物,对水中的COD、染料和重金属等均有较好的去除作用。日本将甲壳素改性产物用于污水处理较早,目前日本每年用于废水处理方面的壳聚糖的量占其生产总量的80%以上。我国目前尚无水处理方面的壳聚糖工业化产品,主要原因是壳聚糖的生产成本过高。宫世国等人利用自制的既含阳离子又含阴离子的天然改性絮凝剂ASD-1I直接处理城市生活污水,去除率高达70%~80%,效果优于氧化沟法;陈津端等人采用改性壳聚糖对城市污水用于传统活

性污泥法处理后的再处理,结果表明,在最佳条件下,去除率、浊度达到92%,色度达88%,COD达78%左右,SS可达91%。

5.3其他

瓜尔胶、田菁胶等水溶性多聚糖具有无毒的特点,经化学改性后可以制出无毒絮凝剂,这对饮用水原水处理、糖果食品工业所需的固液分离有重要意义。

天然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由于其电荷密度小,分子量较低,且易发生生物反应而失去絮凝活性,使用量远小于有机合成高分子絮凝剂。但其优良的絮凝性、不致病性及安全性、叮生物降解性,正引起世人的高度重视。如果将天然高分子絮凝剂进行改性,则其产品与合成的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相比较,具有选择性大、无毒、价廉等显著优点。天然有机高分子絮凝剂以其优良的絮凝性、不致病性及安全性、可生物降解性。在水处理的应用中必将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6未来与展望

絮凝技术已经成为当今水处理行业中十分重要的技术,而絮凝剂作为该技术核心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各种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合成、改性和应用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在絮凝机理方面的研究较少;对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真实机理、絮凝动态过程的研究和絮凝效果的评价仍缺乏系统性,未能深人絮凝过程的微观领域,获得絮团结构、“架桥”模式等的结构特征参数,高聚物絮凝作用机理的研究仍局限定性解释阶段,不能准确地确定絮凝剂的最佳应用条件,导致絮凝剂在实际应用中难以产生良好的应用效果,给该领域的研究留出了发展的空问。

参考文献:

[1]古昌红.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絮凝机理的研究进展[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7,24(6):573-576.

[2]甘光奉,甘莉.高分子絮凝剂研究的进展[J].工业水处理,1999(2):6-7.

[3]赵谨.国内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开发及应用[J].工业水处理,2003,23(3):9-12.

[4]李凯.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研究及应用[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3(10):63-63.

[5]王萍,张珍,田映良,等.高分子絮凝剂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现状[J].甘肃科技,2015(17):38-43.

絮凝剂的种类之浅谈_靳侠侠

收稿日期:2008-08-04 作者简介:靳侠侠(1983-),女,工程师,E-mail:jxx8789@https://www.360docs.net/doc/4c10780970.html,. 絮凝剂的种类之浅谈 靳侠侠,张伟才 (海军4805工厂象山修船厂,浙江宁波315718) 摘要:絮凝剂技术是国家“863”和“九五科技攻关”重点项目。污泥固液分离中絮凝工艺对污泥分 离的前处理起着重要的作用,絮凝效果的好坏往往决定了后续流程的运行状况、最终出水水质和费用。按其化学成分,絮凝剂可分为无机盐类絮凝剂、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和微生物絮凝剂。 关键词:絮凝剂;种类;污水处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TQ0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8265(2009)01-0044-05 目前使用的絮凝剂按其来源及性质可分为无机絮凝剂、合成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和天然生物高分子絮凝剂三大类。无机絮凝剂主要是铁盐和铝盐,这类药剂在使用过程中耗量较大,并具有一定的腐蚀性和毒性,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会产生不利影响;合成的高分子絮凝剂,如聚丙烯酞胺、 聚丙烯酸等具有用量少、絮凝速度快等优点,但这类高聚物的残余单体具有“三致”效应(致畸、致癌、致突变),因而使其应用范围受到限制;相比之下,天然生物高分子絮凝剂,如壳聚糖、淀粉衍生物、明胶等,是从自然物质中提取并稍经化学改性处理的物质,这类絮凝剂无毒或低毒、无二次污染,但絮凝活性低,单独用于絮凝净化效果也不理想。现在提出一种新型的微生物絮凝剂。絮凝剂具有可降解某些高分子杂质,降低粘度,或能吸附、包合固体微粒等特性,可加速悬浮粒子的沉降,经滤过除去沉淀而获得澄清药液。吸附澄清技术还在饮料、酱油等食品的生产过程中广泛应用,尤其在中药制剂的工艺改进中及制剂分析中具有很大的实际意义。 1无机盐类 1.1无机低分子絮凝剂 无机低分子絮凝剂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才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废水处理剂。与传统絮凝剂相比,它能成倍的提高效能,且价格较低,因而有逐步成为主流药剂的趋势。目前日本、俄罗斯、西欧及我国生产此类絮凝剂已达到工业化、规模化和流程自动化的程度,加上产品质量稳定,无机聚合类絮凝剂的生产已占絮凝剂 总产量的30%~60%[1]。 无机低分子絮凝剂包括硫酸铝、氯化铝、硫酸铁、氯化铁等,其中硫酸铝最早是由美国开发的,并一直沿用至今的一种重要的无机絮凝剂。常用的铝盐有硫酸铝AL 2(SO 4)3·18H 2O 和明矾AL 2(SO 4)3·K 2SO 4·24H 2O,另一类是铁盐有三氯化铁水合物FeCL 3·6H 2O.硫酸亚铁水合物FeSO 4 ·17H 2O 和硫酸铁。无机絮凝剂的优点是比较经济、用法简单;但用量大、絮凝效果低,而且存在成本高、腐蚀性强的缺点。1.2简单的无机聚合物絮凝剂 这类无机聚合物絮凝剂主要是铝盐和铁盐的聚合物。如聚合氯化铝(PAC )、聚合硫酸铝(PAS )、聚合氯化铁(PFC )以及聚合硫酸铁(PFS)等。无机聚合物絮凝剂之所以比其它无机絮凝剂效果好,其根本原因在于它能提供大量的络合离子,且能够强烈吸附胶体微粒,通过吸附、 桥架、交联作用,从而使胶体凝聚。同时还发生物理化学变化,中和胶体微粒及悬浮物表面的电荷,降低了δ电位,使胶体微粒由原来的相斥变为相吸,破坏了胶团稳定性,使胶体微粒相互碰撞,从而形成絮状混凝沉淀,沉淀的表面积可达200~1000m 2/g,极具吸附能力。 1.3改性的单阳离子聚合絮凝剂 除常用的聚铝、聚铁外,还有聚活性硅胶及其改性品,如聚硅铝(铁)、聚磷铝(铁)通过引入某些高电荷离子改性以提高电荷的中和能力;如聚硅酸硫酸铝(PASS)、聚硅酸絮凝剂(PSAA )等引入羟基、磷酸根等

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简介以及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简介以及在水处理中 的应用 关键词:有机高分子絮凝剂污水处理PAM 应用展望 摘要:絮凝剂按照其化学成分可分为无机絮凝剂和有机絮凝剂两类。其中 有机絮凝剂又包括合成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天然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和微生物絮凝剂。絮凝剂是一种带有正性集团中和水中的带电集团。以降低其电势,使其处于不稳定的状态,然后利用一些聚合的性质利用各种理化方法从中分离出来。而为了达到这种效果使用的药剂一般称为絮凝剂。絮凝剂主要用于污水处理。 我国的无机絮凝剂品种开发较齐全,应用也很广泛,石化企业的炼厂污水处理中,目前普遍采用的絮凝剂为聚合氯化铝等无机絮凝剂。而在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品种开发上不如国外齐全,国外研究了各种用途的系列高分子絮凝剂,而国内我们在实际应用中可供筛选的有机絮凝剂不多。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同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相比,具有用量少、絮凝速度快、受共存盐类pH值及温度影响小、生成污泥量少、并且容易处理等优点,因而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今后有待于加强开发、应用。 无机高分子絮凝剂。 近年来,研制和应用聚合铝、铁、硅及各种复合型絮凝剂成为热点。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的品种在我国已逐步形成系列:阳离子型的有聚合氯化铝(PAC)、聚合硫酸铝(PAS)、聚合磷酸铝(PAP)、聚合硫酸铁(PPS)、聚合氯化铁(PFC)、聚合磷酸铁(PFP)等;阴离子型的有活化硅酸(AS)、聚合硅酸(PS);无机复合型的有聚合氯化铝铁(PAFC)、聚硅酸硫酸铁(PFSS)、聚硅酸硫酸铝(PASS)、聚合硅酸氯化铁(PFSC)、聚合氯硫酸铁(PFCS)、聚合硅酸铝(PASL)、聚合硅酸铁(PFSB、聚合磷酸铝铁(PAFP)、硅钙复合型聚合氯化铁(SCPAFC)等。⑽ 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用于污水处理始于50年代末。有机高分子絮凝剂比无机絮凝剂有用量小、絮凝能力强、反应速度快、受外界环境影响小、产生废渣少易处理等优点在发达国家已得到迅速发展,近年来,有机高分子絮凝剂新产品不断问世,产品类型、规格更加齐全;功能也逐步多样化。 有机高分子絮凝剂有天然高分子和合成高分子两大类。从化学结构上可以分为以下3种类型:聚胺型-低分子量阳离子型电解质;季铵型-分子量变化范围大,并具有较高的阳离子性;丙烯酰胺的共聚物-分子量较高,根据含有不同的官能团离解后粒子的带电情况可以分为阳离子型、阴离子型、非离子型3大类。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大分子中可以带-COO-、-NH-、-SO3、-OH等亲水基团,具有链状、环状等多种结构。⑴ 加入絮凝剂就是使水与杂质快速、比较彻底的分离开来。 天然有机高分子絮凝剂 在近代水处理中,天然高分子絮凝剂由于电荷密度较小,分子量较低,但容易发生生物降解而失去其絮凝活性,所以很少直接应用。所以要对其进行改性七十年代以来,美、英、法、日和印度等国结合本国的天然高分子资源,重视化学改性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研究。目前国外大的商品高分子絮凝剂公司近130家.约生产400种不同牌号的商品絮凝剂,其中20%为

无机絮凝剂

无机高分子絮凝剂(IPF) 摘要:对国内近几年无机高分子絮凝剂铝系絮凝剂、铁系絮凝剂、硅系絮凝剂及其复合絮凝剂的制备和应用进展状况的比较研究。无机高分子絮凝剂分为阳离子型、阴离子型和复合型三大类,简述了不同类型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研制、开发和混凝机理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做了展望。 关键词:无机高分子化合物;絮凝剂;发展历程与现状;开发;应用 Inorganic polymer flocculant(IPF) Abstract:Of inorganic polymer flocculants in recent years, domestic aluminum flocculants, iron flocculating agent, silicone flocculant and composite flocculant of a comparative study of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progress. Inorganic polymer flocculant divided into three types of cationic, anionic and complex, this paper briefly describes the different types of inorganic polymer flocculants research, development and research status quo on the basis of coagu-flocculation mechanism, points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 were discussed. Keywords:Inorganic polymer compounds; Flocculant; Development course and current situation; Development; application 前言 无机高分子絮凝剂(Inorganic Polymer Flocculant 简写 IPF)是 20 世纪 60 年代后期才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废水处理剂。与传统絮凝剂相比,它能成倍的提高效能,且价格较低,因而有逐步成为主流药剂的趋势。目前日本、俄罗斯、西欧及我国生产此类絮凝剂已达到工业化、规模化和流程自动化的程度。由于无机高分子絮凝剂(IPF)比传统絮凝剂具有适应性强、无毒、可成倍提高效能且相对价廉等优点,而比有机高分子絮凝剂(OPF)价格低廉,另有投加量少、矾花大、除 COD、色度及悬浮物性能好等优点,因而近年已得到广泛重视,被称为第二代无机絮凝剂。无机高分子絮凝剂(IPF)的生产已占絮凝剂总产量的 30%~60%。 无机絮凝剂是最早使用的第一代絮凝剂,它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按金属盐可分为铝盐系及铁盐系两类;按阴离子成分又可分为盐酸盐系和硫酸盐系两类;按分子量的大小可分为低分子系和高分子系两类。 1 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的发展历程 絮凝剂是水处理剂中最重要的品种。2001年全国有200家左右水处理剂生产厂家生

无机絮凝剂

分类和性质 无机絮凝剂包括硫酸铝、氯化铝、硫酸铁、氯化铁等,其中硫酸铝最 早是由美国开发的,并一直沿用至今的一种重要的无机絮凝剂。常用的铝 盐有硫酸铝AL2(SO4)3.18H2O和明矾AL2(SO4)3.K2SO4.24H2O,另一类是铁盐有三氯化铁水合物FeCL3.6H2O.硫酸亚铁水合物FeSO4.17H2O和硫酸铁。 无机絮凝剂的优点是比较经济、用法简单;但用量大、絮凝效果低,而且存在成本高、腐蚀性强的缺点。无机高分子絮凝剂无机高分子絮凝剂是 20世纪60年代后期才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废水处理剂。与传统絮凝剂相比,它能成倍的提高效能,且价格较低,因而有逐步成为主流药剂的趋势。目 前日本、俄罗斯、西欧及我国生产此类絮凝剂已达到工业化、规模化和流 程自动化的程度,加上产品质量稳定,无机聚合类絮凝剂的生产已占絮凝 剂总产量30%~60%。 简单的无机聚合物絮凝剂,这类无机聚合物絮凝剂主要是铝盐和铁盐 的聚合物。如聚合氯化铝(PAC)、聚合硫酸铝(PAS)、聚合氯化铁(PFC)以及聚合硫酸铁(PFS)等。无机聚合物絮凝剂之所以比其它无机絮凝剂效果好,其根本原因在于它能提供大量的络合离子,且能够强烈吸附胶体微粒,通 过吸附、桥架、交联作用,从而使胶体凝聚。同时还发生物理化学变化, 中和胶体微粒及悬浮物表面的电荷,降低了δ电位,使胶体微粒由原来的相斥变为相吸,破坏了胶团稳定性,使胶体微粒相互碰撞,从而形成絮状 混凝沉淀,沉淀的表面积可达(200~1000)m2/g,极具吸附能力。 改性的单阳离子无机絮凝剂 除常用的聚铝、聚铁外,还有聚活性硅胶及其改性品,如聚硅铝(铁)、聚磷铝(铁)。改性的目的是引入某些高电荷离子以提高电荷的中和能力, 引入羟基、磷酸根等以增加配位络合能力,从而改变絮凝效果,其可能的 原因是:某些阴离子或阳离子可以改变聚合物的形态结构及分布,或者是 两种以上聚合物之间具有协同增效作用。 近年来国内相继研制出复合型无机絮凝剂和复合型无机高分子絮凝剂。聚硅酸絮凝剂(PSAA)由于制备方法简便,原料来源广泛,成本低,是一种 新型的无机高分子絮凝剂,对油田稠油采出水的处理具有更强的除油能力,故具有极大的开发价值及广泛的应用前景。聚硅酸硫酸铁(PFSS)絮凝剂, 发现高度聚合的硅酸与金属离子一起可产生良好的混凝效果。将金属离子 引到聚硅酸中,得到的混凝剂其平均分子质量高达2×105,有可能在水处 理中部分取代有机合成高分子絮凝剂。聚磷氯化铁(PPFC)中PO43-高价阴离子与Fe3+有较强的亲和力,对Fe3+的水解溶液有较大的影响,能够参与Fe3+的络合反应并能在铁原子之间架桥,形成多核络合物;对水中带负电的硅 藻土胶体的电中和吸附架桥作用增强,同时由于PO43-的参与使矾花的体积、密度增加,絮凝效果提高。聚磷氯化铝(PPAC)也是基于磷酸根对聚合铝(PAC)

天然高分子絮凝剂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天然高分子絮凝剂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7-07-13T16:57:26.687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7期作者:宋洪利 [导读] 摘要:絮凝法是目前给水和废水处理中应用最普遍的方法之一,而新型、高效、无毒的絮凝剂的研制 杭州司迈特水处理工程有限公司浙江杭州 310018 摘要:絮凝法是目前给水和废水处理中应用最普遍的方法之一,而新型、高效、无毒的絮凝剂的研制,则是絮凝法中的核心问题,也是目前国内外广泛关注的热点。无机絮凝剂投加量大,产污泥量大;有机合成高分子絮凝剂价格高,生物难降解,残留的单体有毒,所以在实际应用中受到了限制。由于天然高分子具有分子量分布广、活性基团多、结构多样化等特点,而且来源广泛、价廉、无毒、可生物降解。因此,近年来被国内外广泛用来研制新型絮凝剂。 关键词:天然高分子絮凝剂废水处理 一、使用甲壳素作为原材料的絮凝剂 1.1壳聚糖类对废水处理的效果 壳聚糖是甲壳素脱乙酰化的产物,故亦称脱乙酰甲壳素,它是一种很好的阳离子絮凝剂,主要用于工业废水的处理。利用壳聚糖的吸附性处理食品加工废水,研究结果表明,壳聚糖对各种食品加工废水处理均特别有效且投加量较少。此外,壳聚糖为絮凝剂回收工业废水中的蛋白质、染料以及重金属离子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还利用壳聚糖螯合絮凝除铜,在Cu2+的浓度为20-60mg/l时,除铜率高达百分之九十九点五。 1.2羧甲基壳聚糖类的优点 羧甲基壳聚糖由壳聚糖经醚化反应制得。壳聚糖经羧甲基化后,在水中具有极好的水溶性,羧甲基壳聚糖是新型的高分子絮凝剂;采用研制的羧甲基壳聚糖絮凝剂处理工业废水,结果显示,羧甲基壳聚糖絮凝剂在废水的脱色和COD的去除方面都优于常用的其他高分子絮凝剂。 1.3甲壳多聚糖类 甲壳多聚糖废水净化剂系采用高分子化合物为载体而研制的新型、多功能废水净化剂,为非溶性颗粒状物质,主要原料是甲壳素、纤维素、活性炭、矿化石等。采用甲壳多聚糖废水净化剂处理肌醇废水,处理后废水COD去除率达99%以上,脱色率达94%以上。甲壳多聚糖废水净化剂还具有再生容易的特点,用少量水洗涤后,在空气中氧化6-81即可恢复吸附功能,可重复再生12次。 二、以木质素为原料的絮凝剂 2.1木质素季铵型阳离子絮凝剂 自70年代以来,国外已研究了以木质素为原料合成季铵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用其处理废水获得了良好的絮凝效果。利用造纸蒸煮废液中木质素合成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并作为水处理剂处理阳离子染料、直接染料、酸性染料;结果表明,木质素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良好的絮凝性能,脱色率均超过90%。以造纸黑液中提取的木质素为原料,合成了新型脱色絮凝剂木素季铵盐,通过正交实验,研究了对合成的影响因素,优化出絮凝剂合成工艺条件,并用于处理高浓度、高色度染料中间体J酸废水,取得了较好的脱色效果,最佳投加量为每升20毫克。 2.2木质素接枝共聚物絮凝剂 木质素在温和条件下能与丙烯酰胺发生接枝共聚反应,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接枝产物的混凝性能。据报道,木质素接枝共聚物絮凝剂不论在最小投量、残留浊度和平均粒径变化方面,还是对PH值波动的适应能力等方面都优于其它改性木质素。 2.3木质素絮凝剂 木质素不仅经过改性制备各种絮凝剂,而且本身也可以作为絮凝剂使用。从草浆黑液中提取木质素,研究了木质素絮凝剂的性质,并将木质素絮凝剂与聚合氯化铝、聚丙烯酰胺絮凝剂的处理效果进行了比较,证实了木质素絮凝剂在处理味精废液和印染废水中的优越性,特别是利用木质素独特的絮凝性能可以将味精浓废液中95%的菌体沉降回收并制成高蛋白饲料。研究了从厌氧处理前后的碱法草浆黑液中提取的木质素作为絮凝剂,处理蒙脱土悬浊液和印染废水;实验发现,从厌氧处理后的黑液中提取的木质素比处理前的质素絮凝性能好。在此基础上又研究了木质素絮凝作用机理,证明了木质素絮凝剂是一种对高浊度、酸性废液有特效的水处理剂。 三、以淀粉为构成基本的絮凝剂 3.1改性淀粉絮凝剂 改性淀粉具有良好的絮凝性能且无毒、可以完全被生物分解,因而被广泛关注。80年代初期,我国学者已开始对淀粉改性研制新型絮凝剂,近年来将木薯粉与烯类单体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制得新型的阳离子CS-1型絮凝剂,这种絮凝剂用于污水处理厂二级污水处理,可缩短泥水分离的絮凝过程,为城市污水有效处理提供了保障。以玉米淀粉为骨架,用环氧氯丙烷与之反应制成高交联淀粉(CCMS),CCMS应用于含重金属离子废水的处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2淀粉接枝共聚物絮凝剂 近年来,淀粉的接枝共聚研制新型絮凝剂,在国内也取得了长足进展。用过硫酸铵为引发剂,使菱角粉与丙烯腈接枝共聚,制得的改性淀粉配以助凝剂碱式氯化铝处理印染废水,浊度去除率70%以上。在淀粉与丙烯酰胺共聚两步法合成阳离子淀粉絮凝剂的基础上,进行了淀粉—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一步法改性阳离子絮凝剂CS-GM的合成及性能研究,用这种絮凝剂处理毛纺厂印染废水取得了较好结果。以淀粉为原料,合成了阳离子型改性高分子絮凝剂,并用它对印染、酿酒、屠宰和印刷电路板等轻工废水进行处理,结果表明,悬浮物、COD、色度去除率较高且产污泥量较少,处理后的轻工废水水质得到较大改善。研究了接枝羧基淀粉对贵金属离子Au(I)、Pd(II)、Pt (IV)的静态吸附性能和选择性,探讨了其吸附机理,为贵金属离子的分离提供了理论基础。 3.3淀粉氧化制备多功能水处理剂 以高锰酸钾和次氯酸钠为氧化剂,对淀粉进行适度氧化制得了高羧含量和适度分子量的羧酸化淀粉,经磷酸酯化反应制得羧酸磷酸化淀粉;实验结果表明,该药剂除具有絮凝性能外,还具有优良的阻垢和缓冲腐蚀性能,并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 四、结束语 天然高分子资源在我国极为丰富,近十年来,国内应用天然高分子进行改性研制新型絮凝剂发展很快,但多数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

絮凝剂 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研究进展

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研究进展 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研究进展 马永生乔万昌 (黑龙江省造纸公司,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摘要]综述了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种类、絮凝化学、影响其作用效果的因素,并分析、展望了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絮凝化学;影响因素 絮凝剂效果的优劣直接决定着许多造纸单元过程的运行工况、生产成本、产品质量和出水的水质, 絮凝剂的选择直接影响絮凝效果。造纸工作者越来越认识到深入开展絮凝基础理论研究、开发新型高效絮凝剂、优化絮凝过程控制的重要性。 1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种类 1.1人工合成类有机高分子絮凝剂 人工合成类有机高分子絮凝剂是利用高分子有机物分子量大、分子链官能团多的结构特点经化学合成的一类有机絮凝剂,具有产品性能稳定、容易根据需要控制合成产物分子量等特点。根据有机絮凝剂所带基团能否离解及离解后所带离子的电性,可将其分为阴离子型、阳离子型、非离子型和两性型人工合成类有机高分子絮凝剂。 1.1.1阴离子型人工合成类有机高分子絮凝剂阴离子型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研制开发较早,技术比较成熟,但由于受应用范围的限制,有关阴离子型有机高分

子絮凝剂新产品的研究报道较少。常见的有聚丙烯酸钠、丙烯酰胺与丙烯酸钠共聚物、聚苯乙烯磺酸钠等。 1.1.2阳离子型人工合成类有机高分子絮凝剂 一般通过阳离子基团与有机物接枝获得,常用的阳离子基团有季铵盐基、喹啉鎓离子基、吡啶鎓离子基。产品有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ADMAC)的均聚物以及与丙烯酰胺(AM)的共聚物、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VTMS)与DADMAC的共聚物,VTMS与DADMAC和AM的三元共聚物、聚亚胺等。阳离子絮凝剂不仅可以通过电荷中和、架桥机理使微粒脱稳、絮凝,而且还可以与带负电荷的溶解物进行反应,生成不溶物,从而有利于沉降和过滤脱 水,pH值使用范围宽,用量少,毒性也小。近年来,我国对此类絮凝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聚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烷基烯丙基卤化铵、环氧氯丙烷与胺的反应产物三大类上,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 1.1.3非离子型人工合成类有机高分子絮凝剂 这类絮凝剂不具电荷,在水溶液中借质子化作用产生暂时性电荷,其凝集作用是以弱氢键结合,形成的絮体小且易遭受破坏。产品有非离子型聚丙烯酸胺和聚氧化乙烯(PEO)等。其中,PEO是由环氧乙烷在催化剂存在下经开环聚合而成,高聚合度的PEO对水中悬浮的细小粒子具有絮凝作用,其相对分子质量越高絮凝效果越好。该化合物在用量大时表现出分散性,只有用量小时才表现出絮凝性。 1.1.4两性型人工合成类有机高分子絮凝剂 两性型有机絮凝剂兼有阴、阳离子基团的特点, 在不同介质条件下,其离子类型可能不同,适于处理带不同电荷的体系。同时,其适应范围广,酸性、碱性介质中均可使用,抗盐性也较好。两性高分子絮凝剂的品种很多,其阴离子基团一般为羧

无机絮凝剂在水处理中的应用现状

第30卷第11期Vol.30NO.11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 Chongqing Technol Business Univ.(Nat Sci Ed )2013年11月Nov.2013 文章编号:1672-058X (2013)11-0076-04 无机絮凝剂在水处理中的应用现状 安雅敏1,邱建2,徐瑞1,袁光伟2,蒋佳凌1,刘尚俭1,彭图恒 1(1.重庆工商大学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重庆400067,2.重庆工商大学环境保护研究所,重庆400067) 收稿日期:2013-06-20;修回日期:2013-07-06. *基金项目:三峡库区典型排污口监测(JJ2013/002). 作者简介:安雅敏(1989-),女,内蒙古赤峰人,硕士研究生,从事水处理理论与技术研究. 摘要:主要介绍了水处理絮凝剂的种类;叙述了无机絮凝剂在钢铁废水、印染废水、油田水、焦化废水以及垃圾渗滤液处理中的应用以及研究现状,并对无机絮凝剂在水处理中的应用做了展望。 关键词:无机絮凝剂;废水处理;应用现状 中图分类号:O628文献标志码:A 目前,我国水环境污染不断地增加,水源污染危机日益严重。供水紧张和污水净化成为我国面临的主要难题之一。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和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防止污染和保护环境的工作已经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更是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了与经济、政治建设同样的地位。因此工业水处理和环境保护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随之废水处理的方法也在日益增多,有生化法、吸附法、化学氧化法、离子交换法、电渗析法、絮凝沉淀法等等。其中絮凝沉淀法作为一种物理化学处理法,因工艺简单,效率高,费用较低等优点而应用最为广泛。 在现代水处理中絮凝剂的种类很多,按其化学成分可分为无机絮凝剂和有机絮凝剂两大类,其中无机絮凝剂因其应用广,成本低而得到较大规模的使用。 1无机絮凝剂的分类 无机絮凝剂按金属盐可分为铝盐系及铁盐系两类,铝盐以硫酸铝、氯化铝为主,铁盐以硫酸亚铁、氯化铁为主;按阴离子成分又可分为盐酸系和硫酸系;按分子量可分为普通无机盐和高分子系两大类。 普通无机盐絮凝剂包括氯化铝、硫酸铝、硫酸亚铁、硫酸铁、氯化铁等,其中硫酸铝最早是由美国开发的,迄今为止一直是重要的无机絮凝剂之一[1];无机高分子絮凝剂是20世纪60年代在传统的铝盐、铁盐的 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的水处理剂。按无机高分子复合絮凝剂的主要成分不同,可分为聚硅酸铝盐无机高分子复合絮凝剂、聚硅酸铁盐无机高分子复合絮凝剂和聚合铝铁盐无机高分子复合絮凝剂[2]。 2无机絮凝剂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絮凝沉淀法是物化法中的一种,在废水处理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指在絮凝剂的作用下废水中的胶体和细微悬浮物以及部分有机物凝聚为絮凝体然后予以分离去除的水处理方法。它最终能实现污染物的无

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研究与发展

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研究与发展 摘要: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研究、生产和应用已成为一门迅速发展的科学和技术。对絮凝机理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并分析了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在废水处理中的有关应用以及发展前景。 关键词:,絮凝化学,絮凝机理,污水处理, 1简介 絮凝剂按照其化学成分总体可分为无机絮凝剂和有机絮凝剂两类。其中无机絮凝剂又包括无机凝聚剂和无机高分子絮凝剂;有机絮凝剂又包括合成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天然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和微生物絮凝剂。 有机絮凝剂的优点是比较经济、用法简单;但用量大、絮凝效果低,而且存在成本高、腐蚀性强的缺点。有机高分子絮凝剂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才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废水处理剂。与传统絮凝剂相比,它能成倍的提高效能,且价格较低,因而有逐步成为主流药剂的趋势。加上产品质量稳定,有机聚合类絮凝剂的生产已占絮凝剂总产量30%~60%。 某些天然的高分子有机物例如含羧基较多的多聚糖和含磷酸基较多的淀粉都有絮凝性能。用化学方法在大分子中引入活性基团可提高这种性能,如将一种天然多糖进行醚化反应引入羧基、酰胺基等活性基团后,絮凝性能较好,可加速蔗汁沉降。 将天然的高分子物质如淀粉、纤维素、壳聚糖等与丙烯酰胺进行接枝共聚,聚合物有良好的絮凝性能,或兼有某些特殊的性能。国内研制的一些产品,主要应用于污水处理和污泥脱水。 由于大多数有机高分子絮凝剂本身或其水解、降解产物有毒,且合成用丙烯酰胺单体有毒,能麻醉人的中枢神经,应用领域受到一定限制,迫使絮凝剂向廉价实用、无毒高效的方向发展。 2絮凝机理 目前,认为絮凝作用机理是凝聚和絮凝两种作用过程的总和。在对高分子的絮凝

模式及作用机理进行大量研究后,主要提出了“架桥”絮凝模式并加以解释,但仅仅是定性地解释了高聚物的“架桥”絮凝机理。电子显微镜技术的不断发展促使人们从絮体的真实结构去研究絮凝过程。Attia,采用染色法、包埋法、投影法等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了孔雀石在PAM作用下的絮团,由于浓度高,所得图像并不十分清晰和直观。宋少先等,采用沉降分析法,以Stoks直径来表征絮团的粒度,但所获得的粒度并不是絮团真正意义上的粒度。Ching等人,采用流动脉动絮凝检测技术,检测絮体颗粒瞬时增长状态及其变化,所获得的絮凝指数仅是个参数,不能表示絮团的真实粒度。郭玲香、胡明星,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拍摄煤泥“架桥”絮凝图像,并应用数学形态学图像处理理论,提取与煤泥絮凝过程相关的微观结构参数,定量地研究了高聚物的絮凝作用机理。 2.1非离子有机高分子絮凝剂 非离子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包括常用的聚丙烯酰胺和聚氧化乙烯。通过分子链中 -CONH2官能团与悬浮物发生吸附架桥作用,增大絮体矾花的尺寸,有利于其快速沉降而除去,其絮凝效果与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密切相关。提高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有利于增大絮凝剂在水相的流体力学尺寸或体积,从而提高其絮凝网捕能力,有效降低絮凝剂的使用浓度,提高絮凝效率。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制的优质聚丙烯酰胺相对分子质量已达12×106。,游离丙烯酰胺含量低于0.05%,产品水溶性良好,逐步缩小了与国外同类产品的差距。该类絮凝剂是一种无机物或悬浮物的絮凝助剂,具有明显的非选择性。 2.2阴离子有机高分子絮凝剂 阴离子絮凝剂既可以是非离子絮凝剂聚丙烯酰胺的水解产物,也可以是丙烯酰胺与乙烯类磺酸盐或丙烯酸盐、马来酸盐等的共聚产物。絮凝剂分子中存在适量的阴离子基团,有利于絮凝剂分子链的伸展,提高其网捕絮体的能力,增强其絮凝效果;该作用与絮凝剂对混凝絮体的吸附作用及方式相互制约,阴离子有机高分子絮凝剂中阴离子基团含量存在最佳值。但阴离子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相对分子质量增加,往往使其最佳用量增加。由于阴离子有机高分子絮凝剂本身带负电,所以仍主要用作无机混凝剂的絮凝助剂,且受介质的pH值、矿化度、高价金属离子含量影响较大;介质pH值下降、矿化度和高价金属盐含量增加,则其絮凝效果明显变差,甚至失效。所以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主要用于选矿、冶金、洗煤、食品行业和石油钻井过程中的固液分离或其他中、碱性条件下高浊度水的处理。

无机絮凝剂的性质

无机絮凝剂的性质 来源:世界化工网https://www.360docs.net/doc/4c10780970.html, 全文请访问:https://www.360docs.net/doc/4c10780970.html,/睡过站了 常用的无机絮凝剂有铝盐系列,如明矾、三氯化铝、硫酸铝。目前碱式氯化铝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而对铁盐系列无机絮凝剂,如三氯化铁、硫酸亚铁应用的较少,只在少数的废水处理中应用。但是最近几年来人们对碱式氯化铁和碱式硫酸铁的研究和应用有所增加。 一、无机絮凝剂的性质 能够使胶体颗粒脱稳和产生絮凝沉淀的铝盐和铁盐是有效的、价格低廉的无机紫凝剂。为了掌握它们的絮凝作用,达到良好的絮凝效果,首先应该了解它们的性质。 1.硫酸铝 化学式是Al2(SO4)3·18H2O,呈白色粉末状或块状,有涩味。在水中发生水解反应,水解反应速度缓慢。工业纯的硫 酸铝含Al2(SO4)3大约为20%一25%,化学纯的硫酸铝含 Al2(SO4)3大约为50%一60%。一船情况下,使用的pH 值范围为6.o一7.8。当pH值=4—7时,以去除水溶液 中的有机构为主,当pH值=5.7—7.8时,以去除水溶液 中的悬浮物为主,当PH值=6.4—7.8时,可以处理高浊 度废水和低色度废水。适合的水温为20一40℃,通常的用量

为15—100mg/L。 工业纯的硫酸铝.合有20%一30%的水不溶物,在使用时需要清除残渣。 高浓度的硫酸铝的水溶液有腐蚀性,可存放在塑料、不锈钢等容器中。 2.明矾 明矾又名硫酸铝钾,化学式为Al2(SO4)3·K2SO4·24H2O。实质上,明矾是硫酸铝和硫酸钾的复盐,使用条件与硫酸铝相同。因为含有硫酸钾,使能够起絮凝作用的Al2(SO4)3的含量降低,其中的硫酸钾白白浪费,所以使用明矾不如使用硫酸铝更为合理,现在一般都使用硫酸铝。 3.无水氯化铝 无水氯化铝呈无色透明片状结晶,六方晶系,化学式为AlCl3。其工业品因合有铁、游离氯等杂质,而呈淡黄色、黄绿色和红棕色等。易溶于水,能生成AICl3·6H2O,同时放出大量热;能够溶于乙醇和乙醚等有机溶剂中,不溶于苯。暴露在空气中,易吸收水分并水解放出氯化氢气体。能升华。 如果人的皮肤接触无水氯化铝,同时又接触水时,能剧烈灼烧皮肤。所以,当无水氮化铝落在皮肤上时,先应干拭,再用大量清水冲洗。 4.结晶氯化铝 结晶氮化铝的化学式是AICl3·6H2O,无色结晶。工业品为

絮凝剂的种类及作用

絮凝剂的种类及作用 1 无机絮凝剂无机絮凝剂也称凝聚剂,主要应用于饮用水、工业水的净化处理以及地下水、废水淤泥的脱水处理等。无机絮凝剂主要有铁盐系和铝盐系两大类, 按阴离子成分又可分为盐酸系和硫酸系, 按相对分子量又可分为低分子体系和高分子体系两大类。 1.1 无机低分子絮凝剂 传统的无机絮凝剂为低分子的铝盐和铁盐, 其作用机理主要是双电层吸附[4]。铝盐中主要硫酸铝(Al(SO4)3·18H2O)、明矾(Al2(SO4)3·K2SO4·24H2O)、铝酸钠(NaAlO3)。铁盐主要有三氯化铁(Fe-Cl3·6H2O)、硫酸亚铁(FeSO4·6H2O)和硫酸铁(Fe2(SO4)3·2H2O )。硫酸铝絮凝效果较好, 使用方便,但当水温低时, 硫酸铝水解困难, 形成的絮凝体较松散, 效果不及铁盐。三氯化铁是另一种常用的无机低分子絮凝剂, 具有易溶于水, 形成大耳中的絮体、沉降性能好、对温度、水质和pH 的适应范围广等优点, 但其腐蚀性较强, 且有刺激性气味, 操作条件差[5~9]。无机低分子絮凝剂的优点是经济、用法简单, 但用量大、残渣多。絮凝效果比高分子絮凝剂的絮凝效果低 1.2 无机高分子絮凝剂无机高分子絮凝剂是20 世纪60 年代以来在传统的铁盐和铝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水处理药剂。其絮凝效果好, 价格相对较低, 已逐步成为主流絮凝药剂。在日本、西欧和中国, 目前都已有相当规模的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的生产和应用, 其产量约占絮凝剂总产量的30%~60%[10]。近年来, 我国高分子絮凝剂的发展趋势主要是向聚合铝、铁、硅及各种复合型絮凝剂方向发展, 并已逐步形成系列: 阳离子型的有聚合氯化铝(PAC)、聚合硫酸铝(PAS)、聚合磷酸铝(PAP)、聚合硫酸铁(PFS)、聚合氯化铁(PFC)、聚合磷酸铁(PFP)等; 阴离子型的有活化硅酸(AS)、聚合硅酸(PS);无机复合型的有聚合氯化铝铁(PAFC)、聚硅酸硫酸铁(PFSS)、聚硅酸硫酸铝(PFSC)、聚合氯硫酸铁(PFCS)、聚合硅酸铝(PASI)、聚合硅酸铁(PFSI)、聚合磷酸铝铁(PAFP)、硅钙复合型聚合氯化铁(SCPAFC)等。生物聚合铁(BPFS) 2

无机絮凝剂

1(无机絮凝剂)无机高分子絮凝剂主要是聚铝和聚铁。主要有聚合氯化铝(PAC)、聚合硫酸铝(PAS)、聚合磷酸铝(P删、聚合硫酸铁(PFS)、聚合氯化铁(PFC)、聚合磷酸铁(PFP)、活化硅酸(AS)、聚合硅酸(PS);复合型的有聚合氯化铝铁(PAFc)、聚合硫酸铝铁QAFs)、聚硅酸硫酸铁(PFSS)、聚硅酸硫酸铝(PFSC)、聚合氯硫酸铁(PFCS)、聚合硅酸铝(PASI)、聚合硅酸铁(PFSI)、聚合磷酸铝铁(PAFP)、硅钙复合型聚合氯化铁(SCRC)等。【无机、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絮凝机理及进展】 聚合氯化铝[poly(aluminum chloride)]又名聚铝、聚合铝、碱式氯化铝和羟基氯化铝。分 子式[AL2(OH)nCl6-N。·Xh20]m(m≤10,n=l一5)。为无机高分子化合物,一般认为是一 种络合物,铝是中心离子,氢氧根和氯根是配位体,是通过羟基起架桥作用交联形成的聚合物,分子中所带羟基的数量不等。聚合氧化铝为五色或黄色的树脂状固体,易潮解,溶液为无色或黄褐色液体,有时因含杂质而呈灰褐色黏稠液体。产品中氧化铝含量:液体>8%:固体含20%一40%,碱化度70%~75%。易溶于水,并发生水解,水解过程伴有电化学、凝聚、吸附、沉淀等物理化学过程。水解溶液是介于三氯化铝和氢氯化铝之间的水解产物,灰色略带混浊,带胶体电荷,有较强的架桥与吸附性能,。因此,对水中的悬浮物有极强的吸附性。【治理含油污水的一种新型复合絮凝剂的研制】 铝盐絮凝剂铝盐的絮凝机理主要是其水解过程的中间产物能与水中不同阴离子和负电溶胶形成聚合体,即产生聚合絮凝作用。 铁盐絮凝的机理是其水解产物能与水体颗粒物进行电中和脱稳、吸附架桥或黏附网捕卷扫.从而形成粗大絮体,通过对絮体的去除,达到对水体的净化。

常用的絮凝剂

常用的絮凝剂 1.1 无机絮凝剂的分类和性质 无机絮凝剂按金属盐可分为铝盐系及铁盐系两大类;铝盐以硫酸铝、氯化铝为主,铁盐以硫酸铁、氯化铁为主。后来在传统的铝盐和铁盐的基础上发展合成出聚合硫酸铝、聚合硫酸铁等新型的水处理剂,它的出现不仅降低了处理成本,而且提高了功效。这类絮凝剂中存在多羟基络离子,以OH-为架桥形成多核络离子,从而变成了巨大的无机高分子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高达1×105。无机聚合物絮凝剂之所以比其他无机絮凝剂能力高、絮凝效果好,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它能提供大量的如上所述的络合离子,能够强烈吸附胶体微粒,通过粘附、架桥和交联作用,从而促使胶体凝聚。同时还发生物理化学变化,中和胶体微粒及悬浮物表面的电荷,降低了Zeta电位,使胶体粒子由原来的相斥变成相吸,破坏了胶团的稳定性,促使胶体微粒相互碰撞,从而形成絮状混凝沉淀,而且沉淀的表面积可达(200-1000)m2/g,极具吸附能力。也就是说,聚合物既有吸附脱稳作用,又可发挥黏附、桥联以及卷扫絮凝作用。 1.2 改性的单阳离子无机絮凝剂 除常用的聚铝、聚铁外,还有聚活性硅胶及其改性品,如聚硅铝(铁)、聚磷铝(铁)。改性的目的是引入某些高电荷离子以提高电荷的中和能力,引入羟基、磷酸根等以增加配位络合能力,从而改变絮凝效果,其可能的原因是:某些阴离子或阳离子可以改变聚合物的形态结构及分布,或者是两种以上聚合物之间具有协同增效作用。 近年来国内相继研制出复合型无机絮凝剂和复合型无机高分子絮凝剂。聚硅酸絮凝剂(PSAA)由于制备方法简便,原料来源广泛,成本低,是一种新型的无机高分子絮凝剂,对油田稠油采出水的处理具有更强的除油能力,故具有极大的开发价值及广泛的应用前景。聚硅酸硫酸铁(PFSS)絮凝剂,发现高度聚合的硅酸与金属离子一起可产生良好的混凝效果。将金属离子引到聚硅酸中,得到的混凝剂其平均分子质量高达2×105,有可能在水处理中部分取代有机合成高分子絮凝剂。聚磷氯化铁(PPFC)中PO43-高价阴离子与Fe3+有较强的亲和力,对Fe3+的水解溶液有较大的影响,能够参与Fe3+的络合反应并能在铁原子之间架桥,形成多核络合物;对水中带负电的硅藻土胶体的电中和吸附架桥作用增强,同时由于PO43-的参与使矾花的体积、密度增加,絮凝效果提高。聚磷氯化铝(PPAC)也是基于磷酸根对聚合铝(PAC)的强增聚作用,在聚合铝中引入适量的磷酸盐,通过磷酸根的增聚作用,使得PPAC产生了新一类高电荷的带磷酸根的多核中间络合物。聚硅酸铁(PSF)它不仅能很好地处理低温低浊水,而且比硫酸铁的絮凝效果有明显的优越性,如用量少,投料范围宽,矾花形成时间短且形态粗大易于沉

(word完整版)高分子絮凝剂MSDS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编号: 化学品中文名:聚丙烯酰胺 化学品英文名:polyacrylamide 化学品中文名2:/ 化学品英文名2:/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纯品√混合物× 有害物成分浓度CAS No. 聚丙烯酰胺≥98.0% 7778-50-9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无资料 侵入途径:无资料 健康危害:无资料。 环境危害:无资料 燃爆危险:本品易燃。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无资料。 食入:通过动物实验证明此产品食入后不会中毒。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用水灭火时,颗粒遇水后变滑,避免人员滑倒摔伤。 有害燃烧产物:/。 灭火方法:无火灾危险。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颗粒遇水后变滑,避免人员滑倒摔伤。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无特别要求。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职业接触限值: MAC(mg/m3): TWA(mg/m3): STEL(mg/m3): 监测方法:/ 工程控制: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应该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必要时,佩戴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无特别要求。 手防护:用大量水冲洗洗。 其它防护: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稳定 禁配物:产生放热反应的氧化物。 避免接触的条件: 聚合危害:不聚合 分解产物:热的腐烂物可能产生,氢化合物气体,氮氧化物,碳氧化合物等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 LD :190 mg/kg(小鼠经口) 50 :无资料 LC 50 刺激性:对皮肤有强烈刺激性。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生态毒性:无资料 生物降解性:无资料 非生物降解性:无资料 其它有害作用:该物质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对水体应给予特别注意。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无资料 废弃处置方法:在不违反传统处理规则的前提下,用水冲洗包装物,然后用此水来溶解产品进行使用。 废弃注意事项:无资料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不适用 UN编号:无资料 包装标志:氧化剂 包装类别:O52 包装方法:编织袋包装或桶包装,每包或桶为20公斤。

常用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的类别和品种

常用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的类别和品种 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的特点有哪些? Al(Ⅲ)、Fe(Ⅲ)、Si(Ⅳ)的羟基和氧基聚合物都会进一步结合为聚集体,在一定条件下 保持在水溶液中,其粒度大致在纳米级范围,以此发挥凝聚—絮凝作用会得到低投加量高效果的结果。若比较它们的反应聚合速度,由Al→Fe→Si是趋于强烈的,同时由羟基桥联转为氧基桥联的趋势也按此顺序。因此,铝聚合物的反应较缓和,形态较稳定,铁的水解聚合物则反应迅速,容易失去稳定而发生沉淀,硅聚合物则更趋于生成溶胶及凝胶颗粒。 IPF的优点反映在它比传统絮凝剂如硫酸铝、氯化铁的效能更优异,而比有机高分子 絮凝剂(OPF)价格低廉。现在它成功地应用在给水、工业废水以及城市污水的各种处理 流程,包括预处理、中间处理和深度处理中,逐渐成为主流絮凝剂。但是,在形态、聚合度及相应的凝聚—絮凝效果方面,无机高分子絮凝剂仍处于传统金属盐絮凝剂与有机高分子絮凝剂之间的位置。其分子量和粒度大小以及絮凝架桥能力仍比有机絮凝剂差很多,而且还存在对进一步水解反应的不稳定性问题。IPF的这些弱点促进了各种复合型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的研究和开发。 聚合氯化铝的特点有哪些? 聚合氯化铝(PAC),又称碱式氯化铝,化学式为ALn(OH)mCL3n-m。PAC是一种多价电解质,能显著地降低水中粘土类杂质(多带负电荷)的胶体电荷。由于相对分子质量大,吸附能力强,形成的絮凝体较大,絮凝沉淀性能优于其他絮凝剂。 PAC聚合度较高,投加后快速搅拌,可以大大缩短絮凝体形成时间。PAC受水温影响较小,低水温时使用效果也很好。它对水的pH值降低较少,适用的pH范围宽(可在pH=5~ 9范围内使用),故可不投加碱剂。PAC的投加量少,产泥量也少,且使用、管理、操作都较方便,对设备、管道等腐蚀性也小。因此,PAC在水处理领域有逐步替代硫酸铝的趋势,其缺点是价格较高。 另外,从溶液化学的角度看,PAC是铝盐水解—聚合—沉淀反应过程的动力学中间产物,热力学上是不稳定的,一般液体PAC产品均应在半年内使用。添加某些无机盐(如CaCl2、MnCl2等)或高分子(如聚乙烯醇、聚丙烯酰胺等)可提高PAC的稳定性,同时可增加凝聚能力。从生产工艺讲,在PAC的制造过程中引入一种或几种不同的阴离子(如SO42-、PO43-等),利用增聚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聚合物的结构和形态分布,进而提高PAC 的稳定性和功效;如果在PAC的制造过程中引入其它阳离子组分,如Fe3+,使Al3+和Fe3+交错水解聚合,可制得复合絮凝剂聚合铝铁。 三氧化二铝含量是聚合氯化铝有效成分的衡量指标,一般而言,絮凝剂产品密度越大,三氧化二铝含量越高。一般来说,碱化度越高的聚合氯化铝吸附架桥能力越好,但因接近[Al(OH)3]n而易产生沉淀,因此稳定性也较差。

两性高分子絮凝剂

两性高分子絮凝剂 关键词:絮凝剂新进展两性高分子絮凝剂 在广泛的污泥处理系统中,通过输送进行集中处理下水污泥或粪尿污泥。为了改善絮凝脱水性或脱磷而添加了金属凝集剂的各种污泥以及对于传统的阳离子型絮凝剂效果不佳的 难处理污泥,分子内含有阳离子基和阴离子基的分子内两性型絮凝剂表现了优秀的絮凝性能。 两性型絮凝剂有阴离子、阳离子聚合制的的分子内两性型和阴离子型、阳离子型絮凝剂混合制得的混合两性型两类。人们发现,分子内两性型有着混合型所不具备的友谊絮凝性能。 此外,阴离子、阳离子、非离子基的不同比例对于絮凝性能有很大影响。被处理污泥的种类和性状不同,其适应性也是不一样的。目前在脱水处理中使用最多的是阳离子、阴离子两性絮凝剂,离子比例在中等程度的产品推断为阴离子基比阳离子基少的品种。 此外,两性高分子在下水处理中以污泥浓缩为目的的造粒浓缩法中也与金属凝集剂并用,在此使用的是阴离子基比阳离子基多的品种。 1,带有磺酸基团的两性高分子聚合物 将AMPS、N‐乙烯基‐N‐甲基乙酰胺和DADMAC悬浮于丁醇中,在氮气保护下用偶氮二异丁腈于75‐80℃聚合2H,合成了带有磺酸基和强碱性基团的两性高分子聚合物。 2,带羧酸基的两性高分子聚合物 带有季铵盐基团的单体与丙烯酸共聚可合成带有强碱性基团和弱酸性基团的絮凝剂。 丙烯酸在离解的状态下混合时,在聚合以前形成季铵盐和粒子络合物,得不到共聚物,因此,使其在丙烯酸不解离的PH值范围内聚合。 3,两性聚丙烯酰胺的溶液行为 两性聚丙烯酰胺不同于聚丙烯酰胺,除了其分子中含有酰胺基外,还含有正、负电荷基团,因而具有良好的水溶性。但两性聚丙烯酰胺的水溶性还依赖于溶液的PH值,由于其分子链上同时含有正,负电荷基团,使得分子链内的静电作用力即可为排斥力,也可为吸附力。通过调节溶液的PH值可对正、负电荷的相对数目加以控制。在强酸或强碱溶液中,两性高聚物上存在大量静电荷,分子链扩展,其行为与阳离子或阴离子聚电解质相似,聚合物均表现出良好的水溶性。但在等电点时两性聚合物的分子链发生收缩,因而经常出现其在水的溶解性变差的特征。 4,两性聚丙烯酰胺的开发现状 两性聚丙烯酰胺是一类多功能的水溶性高分子材料,可望在水出。石油钻井、造纸、选矿、流体输送和皮革复鞣等方面得到应用。 两性聚丙烯酰胺分子中带有阴离子基团和阳离子基团,其阳离子基团可以捕捉带负电荷的有机悬浮物,阴离子及软可以促进无机悬浮物的沉降。两性聚丙烯酰胺絮凝剂因其结构的特点而比较适宜于处理其他絮凝剂难以处理的场合,而且还可在大范围PH值内使用。采用两性聚丙烯酰胺处理废水,具有较高的滤水量、较低的滤饼含水率,综合性能优于高效粉状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絮凝剂。 两性聚丙烯酰胺也可用于矿物的筛选。当用强酸侵提矿石或从含金属的酸性催化剂中回收有价值的金属时,金属成分溶解于酸中,不溶的杂质形成酸性悬浮液。此时,选用两性聚丙烯酰胺絮凝去除杂质具有显著的效果。 以上文章出自https://www.360docs.net/doc/4c10780970.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