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值计算公式和语法

合集下载

增加值增速计算公式举例说明

增加值增速计算公式举例说明

增加值增速计算公式举例说明工业增加值计算公式举例说明(企业增加值简单计算公式)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企业全部生产活动的总成果扣除了在生产过程中消耗或转移的物质产品和劳务价值后的余额,是企业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

计算工业增加值通常采用两种方法。

一是“生产法”,即从工业生产过程中产品和劳务价值形成的角度入手,剔除生产环节中间投入的价值,从而得到新增价值的方法。

公式为:工业增加值=现价工业总产值-工业中间投入+本期应交增值税。

二是“分配法”,即从工业生产过程中制造的原始收入初次分配的角度,对工业生产活动最终成果进行核算的一种方法,其计算公式:工业增加值=工资+福利费+折旧费+劳动、待业保险费+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应交增值税+营业盈余。

或:工业增加值=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那么,如何用“生产法”和“分配法”计算企业的工业增加值?本文将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作一些探讨。

一、按“生产法”计算:此种方法是目前最常用、绝大多数工业企业采用的方法,从上面的公式反映出,用“生产法”计算工业增加值涉及到三个要素:一是现价工业总产值,二是工业中间投入,三是本期应交增值税。

1、现价工业总产值如何计算:(1)概念:现价工业总产值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工业最终产品或提供工业性劳务活动的总价值量。

(2)计算原则:计算工业总产值要遵循三条基本原则。

工业生产的原则:即凡是企业在报告期生产的经检验合格的产品,不管是否在报告期销售,均应包括在内,反之,凡不是本企业生产的产品,均不计入本企业的工业总产值中。

最终产品的原则:即凡是计入工业总产值的产品必须是本企业生产的经检验合格,不需再进行任何加工的最终产品,如果企业有中间产品(半成品)对外销售,那对外销售的中间产品也应视为企业的最终产品。

工厂法原则:即工业总产值是以工业企业作为基本计算(核算)单位,即按企业的最终产品计算工业总产值,按这种方法计算的工业总产值,不允许同一产品价值在企业内部重复计算,但允许企业间的重复计算。

服务业增加值核算方法

服务业增加值核算方法

服务业增加值核算方法服务业企业✍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劳动者报酬=职工工资和福利费+三项费用中的一部分生产税净额=营业税金及附加+管理费用中的税金+三项费用中的一部分固定资产折旧=本年折旧营业盈余=营业利润-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三项费用中的一部分服务业企业分行业大类增加值计算方法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S 费用中的税金+三项费用*0+本年折旧+营业利润-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三项费用*0.001行政事业单位✍增加值=工资福利支出+取暖降温费+劳务费+福利费+差旅费*0.065+出国费*0.09+工会经费*0.6+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抚恤金-生活补助-救济费-助学金+经营税金+固定资产原价*0.04+经营收入-经营支出社团及其他单位✍增加值=业务活动成本中的人员费用+管理费用中的人员费用+业务活动成本中的税费+管理费用中的税费+业务活动成本中的折旧+管理费用中的折旧附1:服务业增加值率计算方法服务业企业增加值率=增加值/营业收入;行政事业增加值率=增加值/支出合计;社会团体及其他增加值率=增加值/费用合计附2:服务业增加值旧计算公式服务业企业增加值=职工工资和福利费+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营业费用中的税金+本年应缴增值税+本年折旧+主营业务利润+三项费用(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合计×0.009;行政事业增加值=工资福利支出+劳务费+取暖费+差旅费×0.064+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助学金-抚恤金和生活补助+固定资产原价×0.04+经营收入-经营支出;社团及其他单位增加值=税金1 +税金2 +人员费用1 +人员费用2 +固定资产折旧1 +固定资产折旧2。

工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

工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

工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有两方法:一:生产法二:收入法1、生产法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中间投入+应交增值税中间投入=802直接材料消耗+804其他直接费用+810修理费+811经营租赁费+812保险费+813取暖费+814运输费+815劳动保护费+817工具摊销+818设计制图费+819研发、试验检验费+820水电费+822 机物料消耗+824 办公费+826通信费+827外部加工费+829其他制造费用+831运输费+832装卸费+833包装费+834保险费+835仓库保管费+836委托代销手续费+837广告费、展览费、宣传费+838业务费+839经营租赁费+840销售服务费用+844办公费+845通信费+846招待费+848修理费+849机物料消耗+850低值易耗品摊销+852其他销售费用+858办公费+859修理费+860机物料消耗+861低值易耗品摊销+862无形资产摊销+863通信费+864 印刷费+865会议费+866水电费+868警卫消防费、人防基金+869仓库经费+870劳动保护费+878聘请中介机构费(审计费)+879咨询费+880诉讼费+881业务招待费+883技术转让费+884职工教育经费+885技术(研究)开发费+887汽车费支出+889 绿化费+890坏账准备+891存货跌价准备+892其他管理费用+894汇兑损失+895金融服务和调剂外汇手续费+896其他财务费用+0.936*823差旅费+0.936*843差旅费+0.936*315差旅费+0.468*877董事会费+0.94*319利息支出-318利息收入-805支付给个人和上交给政府部分-816保健补贴、洗理费-821上缴的各项税费-830支付给个人和上交给政府部分-853支付给个人和上交给政府部分-867上缴的各项税费-871保健补贴、洗理费-886支付科研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893支付给个人和上交给政府部分。

工业增加值率=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生产法计算的工业增加值率应在28%左右2、收入法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固定资产折旧=809折旧费+847折旧费+857折旧费劳动者报酬=803直接人工+805支付给个人和上交给政府部分+807生产单位管理人员工资+808生产单位管理人员福利费+816保健补贴、洗理费+825劳务费+828社保费+830支付给个人和上交给政府部分+841销售部门人员工资+842销售部门人员福利费+851社保费+853支付给个人和上交给政府部分+855行政管理人员工资+856行政管理人员福利费+871保健补贴、洗理费+873职工取暖费和防暑降温费+874劳务费+875社保费+876住房公积金和住房补贴+886支付科研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893支付给个人和上交给政府部分+0.064*823差旅费+0.064*843差旅费+0.064*315差旅费+0.6*316工会经费+0.532*877董事会费。

工业企业如何增加值计算

工业企业如何增加值计算

工业增加值计算方法工业企业增加值计算方法主要有出产法和分配法,理论上二者的计算成果应该一样,可实际操作过程中,成果稍有差别,一般来说差别不会很大。

针对计算增加值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搞准增加值的统计,现将工业企业增加值计算方法的两种方法别离介绍如下:一、出产法工业企业增加值〔现价〕=工业总产值〔现价〕-工业中间投入+增值税要搞好增加值的统计,关键在于搞准中间投入及增值税两个指标的统计。

〔一〕工业中间投入1、定义:指企业在陈述期内用于工业出产活动所一次性消耗的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和其他实物产物和对外支付的效劳费用。

2、计算原那么:计算工业中间投入须遵循以下三条原那么:①必需是从企业外部购入的产物和效劳的价值,不包罗出产过程中回收的废料以及便宜品的价值。

②必需是本期投入出产,并一次性消耗的产物和效劳的价值,不包罗固定资产转移价值。

③中间投入的计算口径必需与总产值的计算口径相一致。

即计入工业中间投入的产物和效劳价值必需已经计入了工业总产值中。

3、分类:〔1〕工业中间投入按企业支付对象可以分为中间物质投入和中间劳务投入。

中间物质投入是指出产过程中所消耗的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以及其他实物产物和支付给物质出产部分〔工业、农业、批发零售贸易业、建筑业、货物运输及邮电业〕的效劳费用。

中间劳务投入指支付给非物质出产部分〔如金融、保险、文化教育、科学研究、医疗卫生、行政办理〕的效劳费用。

〔2〕中间投入按照具体内容分为如下五大项:①直接材料〔包罗:原材料、辅助材料、备品配件、外购半成品、燃料、动力、包装物、其他直接材料等〕。

②制造费用中的中间投入〔包罗:补缀费、办公费、水电费、机物料消耗、劳动庇护费、租赁费、差旅费中的非个人支出、其它〕。

③办理费用中的中间投入〔包罗:办公费、差旅费中的非个人支出、运输费、保险费、租赁费、补缀费、宣传费、咨询费、诉讼费、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无形资产摊销、递延资产摊销、坏帐损掉、研究开发费、技术转让费、业务招待费、职工教育费、地盘损掉抵偿费、其它等〕。

增加值计算方法

增加值计算方法

增加值计算方法(摘取统计部门相关解释)概念: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企业全部生产活动的总成果扣除了在生产过程中消耗或转移的物质产品和劳务价值后的余额,是企业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

计算工业增加值通常采用两种方法。

一是“生产法”,即从工业生产过程中产品和劳务价值形成的角度入手,剔除生产环节中间投入的价值,从而得到新增价值的方法。

公式为:工业增加值=现价工业总产值-工业中间投入+本期应交增值税。

本年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数)-(进项税额+减免税款+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小规模纳税企业,本项目应根据“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贷方发出额填列。

当企业的应交增值税出现负数时,在计算工业增加值时,应作为“0”处理。

概念:工业中间投入指企业在报告期内用于工业生产活动所一次性消耗的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及其他实物产品和对外支付的服务费用。

计算工业中间投入须遵循以下三条原则:(1)必须是从企业外部购入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不包括生产过程中回收的废料以及自制品的价值。

(2)必须是本期投入生产,并一次性消耗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不包括固定资产转移价值。

(3)中间投入的计算口径必须与总产值的计算口径相一致。

即计入工业中间投入的产品和服务价值必须已经计入了工业总产值中。

工业中间投入按企业支付对象可以分为中间物质投入和中间劳务投入。

中间物质投入是指生产活动中所消耗的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以及其他实物产品和支付给物质生产部门(工业、农业、批发零售贸易业、建筑业、货物运输及邮电业)的服务费用。

中间劳务投入是指支付给非物质生产部门(如金融、保险、文化教育、科学研究、医疗卫生、行政管理等)的服务费用。

计算公式:工业中间投入=直接材料+制造费用中的中间投入+管理费用中的中间投入+销售费用中的中间投入+利息净支出。

上式中“直接材料”资料取自会计成本核算所属项目;“利息净支出”资料取自会计“财务费用”明细项目,其他三项可据有关资料加工整理计算。

增加值计算方法

增加值计算方法

增加值计算方‎法(摘取统计部门‎相关解释)概念: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企业全部生‎产活动的总成‎果扣除了在生‎产过程中消耗‎或转移的物质‎产品和劳务价‎值后的余额,是企业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

计算工业增加‎值通常采用两‎种方法。

一是“生产法”,即从工业生产‎过程中产品和‎劳务价值形成‎的角度入手,剔除生产环节‎中间投入的价‎值,从而得到新增‎价值的方法。

公式为:工业增加值=现价工业总产‎值-工业中间投入‎+本期应交增值‎税。

本年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数)-(进项税额+减免税款+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小规模纳税企‎业,本项目应根据‎“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贷方‎发出额填列。

当企业的应交‎增值税出现负‎数时,在计算工业增‎加值时,应作为“0”处理。

概念:工业中间投入‎指企业在报告‎期内用于工业‎生产活动所一‎次性消耗的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及其他实‎物产品和对外‎支付的服务费‎用。

计算工业中间‎投入须遵循以‎下三条原则:(1)必须是从企业‎外部购入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不包括生产过‎程中回收的废‎料以及自制品‎的价值。

(2)必须是本期投‎入生产,并一次性消耗‎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不包括固定资‎产转移价值。

(3)中间投入的计‎算口径必须与‎总产值的计算‎口径相一致。

即计入工业中‎间投入的产品‎和服务价值必‎须已经计入了‎工业总产值中‎。

工业中间投入‎按企业支付对‎象可以分为中‎间物质投入和‎中间劳务投入‎。

中间物质投入‎是指生产活动‎中所消耗的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以及其他‎实物产品和支‎付给物质生产‎部门(工业、农业、批发零售贸易‎业、建筑业、货物运输及邮‎电业)的服务费用。

中间劳务投入‎是指支付给非‎物质生产部门‎(如金融、保险、文化教育、科学研究、医疗卫生、行政管理等)的服务费用。

增加值计算公式口诀

增加值计算公式口诀

增加值计算公式口诀在商业和金融领域,增加值计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增加值是指企业或个人在生产过程中所创造的附加价值,是商品或服务的最终销售价值与生产成本之间的差额。

因此,了解如何计算增加值对于企业和个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在本文中,我们将提供一些增加值计算公式口诀,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增加值计算公式。

增加值的计算公式口诀可以帮助我们更快速地理解和记忆增加值的计算方法。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增加值计算公式口诀:1. 增加值 = 产出价值中间投入价值。

这是增加值计算的基本公式口诀。

产出价值是指最终产品或服务的销售价值,中间投入价值是指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原材料、劳动力和其他成本。

通过这个公式口诀,我们可以清晰地理解增加值是如何通过减去中间投入价值来计算得出的。

2. 增加值 = 营业收入营业成本。

这个公式口诀是从企业的角度来计算增加值的。

营业收入是指企业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所获得的总收入,而营业成本则是指生产和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成本。

通过这个公式口诀,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企业是如何通过减去营业成本来计算增加值的。

3. 增加值 = 人均增加值×就业人数。

这个公式口诀是从宏观经济角度来计算增加值的。

人均增加值是指每个就业人员创造的增加值,就业人数则是指整个经济体中的就业人员数量。

通过这个公式口诀,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理解如何通过人均增加值和就业人数来计算整个经济体的增加值。

通过以上的增加值计算公式口诀,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增加值的计算方法。

这些口诀可以帮助我们更快速地计算增加值,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增加值的概念。

除了以上的公式口诀,我们还可以通过一些实际的案例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增加值的计算方法。

比如,假设一个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投入了1000万元的成本,最终销售了1500万元的产品,那么这个企业的增加值就是1500万元 1000万元 = 500万元。

通过这个简单的案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增加值的计算方法。

工业增加值计算方法

工业增加值计算方法

工业增加值计算方法关于工业增加值计算方法的介绍工业增加值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工业部门所创造的附加值。

通俗地讲,就是在生产过程中,原材料、能源等资源经过一系列的技术加工和加值作用,最终呈现成产品的价值提升量。

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工业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

工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1.三种方法按照不同的角度,工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主要分为三种:(1)生产法从生产过程出发,对工业生产的所有投入进行统计,包括原材料、能源、工资等成本,并减去这些成本所对应的收入,剩下的差额就是工业增加值。

公式:增加值=产值-消耗值其中,产值是指工业生产的总额,消耗值是指工业生产所消耗的一切物质和人力资源的价值总和,包括原材料、水、电、燃料、工资、折旧等物质和经济成本。

(2)支出法支出法则是从各类用途的角度出发,分别计算各类投入的贡献,再把它们相加起来,得出工业增加值。

公式:增加值=投入消耗-各类商品和服务支出其中,各类商品和服务支出包括资本性支出、消费性支出和进出口商品支出。

(3)收入法收入法是从收入的角度出发,将各类收入和支出进行对比,计算工业增加值。

公式:增加值=总收入-总支出其中,总收入包括销售收入、政府补贴、存货增值等;总支出则包括各类投入消耗和税金。

2.具体计算在具体计算工业增加值时,一般采用的是生产法。

以下是工业增加值计算的具体步骤:(1)确定增加值的范围通常以工业三大产业为基础(矿业、制造业、公用事业),进一步分为细分行业或产品类别,对每个产品的增加值进行单独计算。

(2)确定产值从生产量、平均单价等角度计算年度产值。

其中,生产量的计算涉及到销售量、购进量、在制品、存货等;平均单价则是指生产出来的不同产品在市场上的出售价格。

(3)消耗值的计算对于产品的成本,应当将其以原价计入消耗值。

其中,物资消耗的计算应当包括物料的损耗、设备的残值、运输成本等;而人力成本则是指工资、折旧等。

(4)计算增加值最终的增加值计算公式为:增加值=产值-消耗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服务业企业不同行业系数增加值计算(两个数据库关联进行)
服务业企业:repl all a.zjz with
a.gzflf+a.fyhj*
b.c1+ (劳动者报酬)
a.yysj+a.sj+a.fyhj*
b.c2+ (生产税净额)
a.bnzj+ (固定资产折旧)
a.yylr-a.tzsy-a.gyjzsy+a.fyhj*
b.c3 for a.hy=b.hy (营业盈余)
劳动者报酬=职工工资和福利费( )+三项费用( )中的一部分
ldzbc = B25 + B21* b.c1
tqldzbc = B60 + B56*b.c1
生产税净额=营业税金及附加+管理费用中的税金+三项费用中的一部分
scsje= B17 + B22 + B21* b.c2
tqscsje= B52 + B57 + B56* b.c2
固定资产折旧=本年折旧
ggdzczj = B12_1
tqggdzczj=B47
营业盈余=营业利润-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三项费用中的一部分
yyyy= B24- B30 - B29 + B21* b.c3
tqyyyy=B59- B65 – B64 + B56* b.c3
准备工作:
1、导出调查表,并合成为三张企业社团行政。

(12+1)
2、三张调查表,append到新的调查空表中,形‘成三张新的调查表。

3、调查表与总名录库以uid建立关系。

inde on uid tag uid
hy字段取前两位repl all a.hy with allt(subs(b.B20,1,2)) for a.uid=b.uid。

写入企业调查表的hy字段。

(行政、社团不需要写入行业。


管理级别写入调查表的管理级别字段。

repl all a.gljb with b.gljb for a.uid=b.uid(管理注:级别之后需要检验一下,把数据类型改为数值型的,检验是否有小于100000的情况出现:既检验管理级别为5位的错误管理界别。

4、计算增加值。

调查表和系数表以hy字段建立关系:
inde on hy tag hy
做如下操作:
************************************************************
调查表中新增管理级别、hy字段、当前以及同期的四项构成、增加值、同期增加值共11项。

601表中的行业代码取前两位,写入企业调查表的hy字段。

(hy字符型,四位。

其余数值型,14位)。

调查表加管理级别(字符型,6位。

从601表中导入)。

(最后有时间试一下:从平台上直接导出的表,是否能够append from 到一个已经做好格式的空表中去!!这个如果能成功,节省很大的工作量。

成功!)
增加值写入前提:调查表和系数表以行业代码作为索引。

***************************************************************
5、
统一写为:
企业:
Count for a.hy=b.hy
劳动者报酬:repl all ldzbc with B25 + B21* b.c1 for a.hy=b.hy
同期劳动者报酬:repl all tqldzbc with B60 + B56*b.c1 for a.hy=b.hy
生产税净额:repl all scsje with B17 + B22 + B21* b.c2 for a.hy=b.hy
同期生产税净额:repl all tqscsje with B52 + B57 + B56* b.c2 for a.hy=b.hy
固定资产折旧:repl all ggdzczj with B12_1
同期固定资产折旧:repl all tqggdzczj with B47
营业盈余:repl all yyyy with B24- B30 - B29 + B21* b.c3 for a.hy=b.hy
同期营业盈余:repl all tqyyyy with B59- B65 – B64 + B56* b.c3 for a.hy=b.hy
最后:
计算当前和同期增加值:
repl all zjz with ldzbc+ scsje+ ggdzczj + yyyy
repl all tqzjz with tqldzbc+ tqscsje+ tqggdzczj + tqyyyy
行政:(不用建立hy代码关联)
劳动者报酬:工资福利支出+取暖降温费+劳务费+福利费+差旅费*0.065+出国费*0.09+工会经费*0.6+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抚恤金-生活补助-救济费-助学金
repl all ldzbc with B07 + B09_1+ B10_1 + B14+ B11_1*0.065+B12_1*0.09+B13*0.6+B15-B16-B17-B18-B19
同期劳动者报酬:
Repl all tqldzbc with B35+B37+B38+B42+B39*0.065+B40*0.09+B41*0.6+B43-B44-B45-B46-B47
生产税净额:经营税金
Repl all scsje with B22
同期生产税净额:
Repl all tqscsje with B50
固定资产折旧:固定资产原价*4%
Repl all ggdzczj with B01_1*0.04
同期固定资产折旧:
Repl all tqggdzczj with B29*0.04
营业盈余:经营收入-经营支出
repl all yyyy with B05 –B21
同期营业盈余:
repl all tqyyyy with B33- B49
最后:
计算当前和同期增加值:
repl all zjz with ldzbc+ scsje+ ggdzczj + yyyy
同期增加值:
repl all tqzjz with tqldzbc+ tqscsje+ tqggdzczj + tqyyyy
社团:
劳动者报酬:业务活动成本中人员费用+管理费用中人员费用生产税净额:业务活动成本中税费+管理费用中税费
固定资产折旧:业务活动成本中折旧+管理费用中折旧
劳动者报酬:repl all ldzbc with B09_1 +B14
同期劳动者报酬:repl all tqldzbc with B33+B38
生产税净额:repl all scsje with B12_1+ B17
同期生产税净额:repl all tqscsje with B36+ B41
固定资产折旧:repl all ggdzczj with B11_1+B16
同期固定资产折旧:repl all tqggdzczj with B35 + B40
最后:
计算当前和同期增加值:
repl all zjz with ldzbc+ scsje+ ggdzczj
repl all tqzjz with tqldzbc+ tqscsje+ tqggdzczj
再导入前,检查是否存在重码现象。

sele uid, count(*) from 文件物理地址group by uid having count(*)>1
汇总表表示格式:
省市县 left(B1[02],6)
省市left(B1[02],4)
行业大类
行业门类 B1[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