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南宋御街规划设计
南宋特色旅游街区设计正文

1 规划概况1.1旅游区概况南宋特色旅游街区是目前杭州城内历史渊源最深厚、历史地位最突出的一条历史文化名街。
南宋御街国际旅游综合体范围是以中山路为轴、以吴山路为心、以坊巷为基,形成“甲”字形国际旅游综合体空间格局,跨越了杭州上城区和下城区2个城区。
具体而言,“甲”字上半部分的“田”字东至中河,西至延安路及吴山沿线,南至万松岭路,北至平海路,由中山中路、中山南路和河坊街构成了“田”字中间“十”字的横轴和纵轴,串连区域内坊巷、文保单位及其他特色区块。
上城区中山中路(平海路至庆春路段)及下城区中山北路(庆春路至环城北路段)作为“甲”字下半部分,以此线为轴串连周边的坊巷,与“田”字相连成“甲”字的有机整体。
1.2规划目的总结南宋特色旅游街区自开放以来的运营实践和游客反应出来的突出问题,针对目前的一些现状和问题、按照游客的需求和旅游市场发展需要制定的规划,规划的重点是该旅游区的景点建设和设施配套。
通过规划以期完善南宋特色旅游街区的内容,促进该旅游街区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1.3总体定位展示都城风采、恢复城市记忆、重塑空间肌理、再现市井生活、交融中西文化,宜居、宜商、宜游、宜文的南宋特色旅游街区国际旅游综合体,让老年人在这里追忆历史,青年人在这里体验时尚,外国人在这里感受中国,中国人在这里品味世界。
2 规划基础2.1现状分析2.1.1主要特点概述长度:南宋特色旅游街区基本保留南宋十里天街的,全方面的展示了南宋清晰的历史文化,不仅仅是空间上的跨度,更是展示了历史上的跨度。
宽度:根据考古发现,南宋御街的宽度约是13米左右,现南宋特色旅游街区的宽度基本上延续了南宋御姐的规模,这样的宽度不仅与周边的建筑协调,更体现了道路纵深感和历史沧桑感,散发生活的气息和亲近感。
建筑:中山路集聚了杭州不同时期的特色建筑,浓缩杭州城市的千年演进史。
“香糕砖”、青石板、青灰色,再现南宋特色旅游街区独具特色的古朴韵味。
多姿多彩的特色建筑,跨越历史、跨越文化、跨越国界,和而不同,形成了“建筑博物馆”。
广场案例

•
• •
自宋始,至清末明初已是杭州的商业区,熙熙攘攘,店铺云集。 20世纪50年代以来,杭州市中心不断迁移,南宋御街与河坊街日渐衰落,建筑与设施年久失修。
•
“十里”御街可分三段:首段从万松岭到鼓 楼,是临安的政治中心,第二段从鼓楼到众 安桥,经营日常生活用品,据《梦梁录》载 ,这里名店、老店云集;最后一段从众安桥 至武林路、凤起路口结束,形成了商贸与文 化娱乐相结合的街段,这里有都城最大的娱 乐中心——北瓦,日夜表演杂剧、傀儡戏、 杂技、影戏、说书等多种戏艺,每天有数千 市民在这里游乐休闲。
保留与改造
• 在中山路上设计了观景阁,取” 向与吴山“的山意,将吴山的山 意和西湖、运河的水乡意境相结 合,形成具有杭州历史人文气质 的山水园林景观。
保留与改造
• 在保留街道两侧梧 桐的基础上,配合 重要节点场所与景 观建设,局部种植 香樟等四季常绿树 种,使步行街在落 叶萧瑟的冬季也能 保持几分绿意。
•
保护工程以中山路为中心 ,清河坊鼓楼起至环城北 路为终点,南北全长4.3公 里,其中西湖大道至鼓楼 段为步行街区,同时也是 改建后的南宋御街的精华 所在。
河坊街 西湖大道
南宋御街 惠民路
鼓楼 湖滨景观区
凤凰寺
保留与改造
• 由于历史变迁,这条路上聚集了清末以来的各种中西建筑,设计中将历史建筑放在首要位置,应 保留的全部保留,利用现有的商店、咖啡馆,成为展示民间文化的博物馆。
场所精神
• 延续原有的居住性能,重点突出坊巷特色,保留城市的印记
场所精神
• 由于历史变迁,这条路上聚集了清末以来的各种中西建筑,设计中将历史建筑放在首要位置,应 保留的全部保留。
场所精神
•
据考证印刷业是中山路百业之中 的典型和亮点,而杭州曾是有名 的雕版印刷术的发祥地,用石块 刻成了一片活字。
宋韵建筑相关案例

宋韵建筑相关案例那我给你讲几个超酷的宋韵建筑案例吧。
一、杭州南宋御街。
1. 整体情况。
这地方就像是一个宋韵建筑的大集合。
你走在南宋御街上,就像穿越回了宋朝的商业街。
街道两边的建筑那可都是满满的宋韵。
建筑的风格特别有特点,屋顶是那种典型的宋代坡屋顶,坡度比较舒缓,看起来就很优雅。
而且屋顶的线条简洁流畅,就像一条飘动的丝带。
2. 细节之处见宋韵。
门窗的设计可讲究了。
那些窗户的棂格,有着各种各样精致的图案,有像冰裂纹一样的,就像冬天湖面上裂开的冰面,但是又很规则、很有美感。
建筑的色彩也很宋韵,不是那种特别鲜艳、刺眼的颜色。
大多是淡雅的木色,还有青灰色的砖石,整个色调给人一种宁静、古朴的感觉。
3. 与现代的融合。
南宋御街还特别聪明地把现代的商业元素和宋韵建筑融合在一起。
你能在古色古香的建筑里看到时尚的咖啡店、文创店。
这就像是给宋韵建筑注入了新的活力,让它既保留了历史的韵味,又能满足现代人的需求。
比如有一家书店,它的店面是在一座传统宋式建筑里,里面的书架摆放都结合了宋代建筑的空间布局,你在里面看书,感觉就像宋朝的文人在书房里一样,超有氛围。
二、苏州博物馆(新馆)中的宋韵元素。
1. 建筑大师的宋韵灵感。
这可是贝聿铭大师的杰作。
虽然是现代建筑,但里面融入了超多宋韵建筑的灵感。
你看那建筑的外形,有很多简洁的线条,这就有点像宋代建筑那种追求简洁、明快的风格。
2. 空间布局的宋韵。
馆内的空间布局很有宋式园林的感觉。
有很多小庭院,庭院里的布置就像宋代的园林小品一样精致。
石头、植物、水的搭配特别巧妙,就像一幅会动的宋代山水画卷。
而且建筑之间的关系也很像宋代建筑群落,有主次之分,各个建筑相互呼应,但是又不会显得杂乱。
3. 采光与宋韵的通透感。
在采光方面也有宋韵。
宋代建筑很注重室内的采光和通透感,苏州博物馆新馆也是。
它采用了很多玻璃和巧妙的开窗设计,让阳光能够很柔和地洒进室内,营造出一种明亮又温馨的氛围,就像宋代建筑里那种在室内也能感受到自然之美的感觉。
杭州南宋御街调研报告(一)

杭州南宋御街调研报告(一)第一篇:杭州南宋御街调研报告(一)调查背景金秋九月的最后一天,国庆60周年来临之际,杭州中山路南宋御街经过精心整理修缮,揭开神秘面纱迎接国内外游客。
根据规划,南宋御街国际旅游综合体是以中山路为轴,以吴山为心,以坊巷为基,形成“甲”字形空间格局。
今年“十一”开街重点区块为中山中路鼓楼至西湖大道的南宋御街段,沿线亮点纷呈。
调查目的帮助南宋御街更好的打响知名度,提供行销推广方案南宋御街基本情况南宋御街国际旅游综合体以中山路为轴,以吴山为心,以坊巷为基,形成“甲”字形空间格局。
在南宋御街看到,这里集聚了一大批不同时期的特色建筑,从最早的南宋鼎盛时期到明、清建筑,从民国初年的西洋建筑到中山北路的现代化建筑,从各色宗教建筑到极富杭州地方特色的名人故居以及百年老店,完全可以称之为“建筑历史博物馆”。
据悉,南宋御街两侧坊巷、里弄连绵不绝,是老杭州人最为集中的区域,同时也是由南宋发展延续至今的杭州市井生活保存最为完整的区域,保留了带有浓厚地方特征的市井生活和邻里空间格局。
新老店一体化在南宋御街除麦当劳、阿依莲、TONYMOLY……这些外来文化外,主要的还是杭城的老品牌。
这里是杭城“老字号”的集聚地,保留有胡庆余堂、方回春堂、叶种德堂、邵芝岩笔庄、九芝斋、豫丰祥、万隆火腿庄、景阳观、状元馆等10余处老字号商号。
另外,南宋御街亮相之后,这里还将成为杭州重要的文化创意产业特色街,不但拥有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且还将建成一条公共艺术精品长廊。
届时,《城河故事》、《新中国第一个居委会》、《印刷史话》等十余个主题的城市雕塑将讲述杭州历史,而杭绣、邵芝岩毛笔、王星记扇、西湖绸伞等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将给八百年御街增加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作为一个国际旅游综合体,杭州南宋御街将充满南宋元素,历史、现代、时尚、世界等元素交相辉映,给来到这里的人们提供一种“古代——现代——时尚创意”的独特经历。
目标人群南宋御街针对的是部分年龄不分地域的,各阶段各地区的游客。
杭州南宋御街规划设计PPT幻灯片

三、青瓦木窗再现江南民居特色 在此次整治中,将对十五奎巷到高士坊巷沿街建筑、
解放路到清泰街东侧沿街的屋顶进行翻修,三层以下(包 括三层)的木结构建筑都保持坡度屋顶,并采用小青瓦铺 设,同时保留屋顶上的老虎窗,再现江南民居特色。墙面 色彩以黑白灰为主色系,同时用现代明快的色彩辅助。传 统建筑中的门窗采用实木门窗,恢复传统样式。底层商铺 采用排门形式,结合店招,形成连贯统一的底层沿街面。 现代建筑门窗采用金属材质,但必须是亚光的,并选择黑 色、深灰色或深栗色,与建筑整体材料和颜色相匹配。
Page 2
基本概况
南宋御街,是南宋都城铺设的一条主要街道。每三年,皇帝都要 进行一次为期三天的祭天仪式。他沿着御街到景灵宫吃斋祭祖,住一 晚后,再返回太庙(今鼓楼附近,供奉皇室祖先排位的场所)住一晚, 再到城外的郊坛祭天,再住一晚后返回皇宫。据说,皇帝车队走过时 因为怕压坏石板,每次都要把石板拿掉,并铺上沙子。
Page 5
Page 6
Page 7
二、景观设计突出博物馆一条街 中山路上集聚了清末以来的各种中西建筑,最出名的
景观也正是这些老房子。这次景观设计中,把历史建筑放 到了重要位置,按照“应保尽保”原则,66处市井坊巷, 将重点突出坊巷特色,勾起传统回忆;近现代建筑,采取 舍卒保帅方式,实现利益最大化;新建建筑,则将体现时 代风格和大师印记,丰富整个中山路建筑类型。这一方面 ,王国平也提出了具体要求,“中山路还应该是博物馆一 条街,不但要有专业博物馆,还要利用现有的商店、旅馆 、咖啡馆,成为展示民间文化的博物馆。 “同时,还要 借助中国美院的力量,让中山路成为露天艺术博物馆,少 一些擦皮鞋的小贩,多一些街头艺术家。”
Page 12
Page 13
立面构件:1、百叶(不仅遮挡空调外机,更增添了中式印象)
杭州南宋御街调研报告

杭州南宋御街调研报告杭州南宋御街调研报告1南宋御街借助十一国庆长假之际开街引发了市民、游客消费购物的高潮,但仅仅在国庆节假日热闹一把,火一把是不够的,南宋御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1.提升御街旅游特色产品的文化内涵南宋御街·中山路是一条长4.3公里的商业街、历史街、文化街。
如何融合中山路的商业、历史和文化,在商品中渗透文化,渗透历史,杭州还大有__可做。
中山路的南宋特色文化品位除了要体现在两侧店面的设计和导游路牌设置之外,还应该渗透到有关的旅游特色产品上。
具体来说就是:产品推介文化化。
杭州的旅游特色产品不仅仅是商品,产品的传说、故事、历史沿革、特色和制作工艺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我们要让文化内涵融入到杭州的特色商品中,作为产品的促销手段之一,用历史文化吸引住游客。
比如南宋定胜糕的故事、葱包烩的传说、张小泉剪刀的历史等,都要进行大力宣扬。
产品包装艺术化。
常言道:“人要衣装佛要金装”。
同样的产品,包装与不包装,包装的好与坏,结果大不一样。
即使是同样的包装,但由于采用了不同的设计,也会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和文化品位。
“云南十八怪”的传说搬上了糕点的包装,配上顺口溜和漫画,使游客吃了糕点后都不忍丢弃包装,就体现了艺术走进商品的魅力。
中山路的特色产品,也应成为有杭州特色和南宋御街特色的艺术产品。
产品特色个性化。
这一个性化可体现在产品包装上的南宋御街这一特有的商标印记上,可以让游人一看这个商标就知道这是来自杭州南宋御街·中山路的产品。
在产品开发上,要开发具有南宋元素的旅游特色产品,比如各类工艺品,食品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走出全国旅游商品几乎一个样的困境,打响南宋御街品牌。
2.在御街上开设具有杭州历史文化特色的书店中山路经历了吴越三代五帝85年和南宋153年的沧桑变迁,元、明、清、民国的积累,形成了杭州丰厚的文化底蕴和优越的书业资源。
中山路上曾经有过许多书局和古旧书店,留下过许多文人墨客的足迹和故事。
杭州历史文化街道改造——南宋御街

杭州历史街道改造调查报告小组成员:任仁学号 1110540031程旸学号 1110540019陈律同学号 1110540021摘要从2008年起,杭州开始实施中山路的综合保护和有机更新工程。
整个保护工程以中山路为中心,北至环城北路、南至清河坊鼓楼,南北全长4.3公里,区块总面积约87公顷。
按照规划,这条路将打造成“建筑历史博物馆”,宜居、宜商、宜游的特色城市空间,中国品质生活第一街。
经过几年的努力,如今这条“南宋御街”已然成为杭州的又一地标,昔日的繁华重现于今,让游人在徜徉之际追忆起历史的似水年华。
关键词:历史街道文化保护,王澍改造,保护与更新,可持续发展王澍主持中山路南宋御街的历史街区综合保护与更新。
当时的御街,已经非常破败。
这条据说南宋皇帝走过的6公里长街,已经很长时间不维护了,商店很少,就剩下一些卖便宜货的,墙上的灰一块儿一块儿的,街上的人稀稀拉拉,晚上只有几个像鬼火一样的路灯。
在这种情况下王澍提了六个条件:第一,要想做好,至少三年,设计之前,必须有至少半年的时间做深入调研;第二,坚决不做强制拆迁,保持足够数量的原住民,要保持生活的魅力;第三,不做假古董;第四,不做街面的一层皮,要做有纵深的街区;第五,用新的小建筑系统将街道缩减到原来12米的宽度;最后一条,只做1公里的示范。
一、调研的基本情况(一)调研地点、方法地点:杭州市下城区中山路南宋御街——清河坊。
时间: 2015年5月30日方法:抽样调查(路边游客,当地居民),网上查阅资料。
小组:任仁,程旸,陈律同(二)调研目的探究新旧建筑和谐的发展,怎样解决存遗与续新之间的矛盾。
(三)调研结果1 南宋御街(鼓楼到西湖大道段)规划目标(在产品和业态中体现御文化元素)主题定位:“中国品质生活第一街”总体目标:“四宜”——宜居、宜商、宜游、宜文地段主题:近代杭州1.1 业态方面鼓楼至西湖大道的南宋御街,是近代杭州中西合璧的缩影,是中国人看世界,世界人看中国的集中街区。
墙之诵 杭州南宋御街“墙屋”解读

r v e d f ou r h i s t or i c wal l s on t h e s i t e ,wh i c h h e c o n c e p t ,p r o gr a m a n d s p a c e o f t h e d e s i g n . , mp l e o f i n s i t u a r c hi t e c t u r e i n t h e c omp l i c a t e d C ur b a n c on d i t i o ns o f c on t e mp or a r y Ch i n a . DS Wa l l ; / n s i t u; Hi s t o r y ; P r e s e r va t i on ; Ur b an Ma t er i a l ; Ma p pi ng
1弓l
的道路和建筑的改建规 划 。依 照规划 ,中山路将被打 造成 为 “ 建筑历史博物 馆” ,是 宜居、宜商 、宜游 的
在杭 州南宋御 街与高银街 相交的路 1 3旁 ,在人群
与车流中 ,霓虹 灯招牌 之间 ,重重民国风复古建筑的 特 色城市 空间 。“ 墙屋 ”是 毗邻的复兴 路城市更新 项
.
2 0 0 9年秋 季 ,笔者 在 中国美术学 院所教 授的 建 格 局如今 只留下 一堆堆破败 的瓦房 ,散 居的租 客和杂
筑设计课 ( 本科 四年级 ) 需要选择一块基地 ,由于对 货 区域弥漫 着衰败 的气息 。日渐式微 的建筑 和园林在 杭州远非 了解 ,要在较短的时 间内选择一块理想的基 历代 的重建与掠夺 中,退化成勉强应付租客 日常需 求
理与规划的城市肌理交界的地带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本概况
南宋御街,是南宋都城铺设的一条主要街道。每三年,皇帝都要 进行一次为期三天的祭天仪式。他沿着御街到景灵宫吃斋祭祖,住一 晚后,再返回太庙(今鼓楼附近,供奉皇室祖先排位的场所)住一晚, 再到城外的郊坛祭天,再住一晚后返回皇宫。据说,皇帝车队走过时 因为怕压坏石板,每次都要把石板拿掉,并铺上沙子。
基本定位
一、宜居宜商基础打好再谈宜游
“中山路应当是宜居、宜商、宜游的历史博物馆,在 宜居、宜商的基础上,再谈宜游,千万不能搞成仿古旅游 一条街。”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在会上提 出了明确要求,宜商这一块怎样发展?各城区已做好初步 规划。中山路上城段,将投入资金20亿元左右,把原有的 商业文化、民俗文化、建筑文化“旧瓶装新酒”,发展成 “中华老字号第一街”,再现清末民初、中西合璧的繁华 盛景。中山路下城段,则分3个区块定位:孩儿巷街区, 定位为特色民俗商住主题街区,沿街以专卖餐饮、服装、 珠宝为主;百井坊街区,定位为宗教文化和休闲商贸保护 发展街区;中北桥街区,定位为和谐健康的现代商住街区 。
南宋御街其实就是原来的中山路,如今改造 好的新中山路吸引了无数的游客和市民,是杭州 一道不亚于西湖景区的亮丽的风景线。
南宋御街与清河坊街呈十字交叉走向。利用 清河坊街十几年积累下来的人气和商机带动南宋 御街的发展。所以,虽然南宋御街才向大众开放 没多久,就能在短时间内聚集一定的人气,客流 源源不断。是一个商业街改造的典范。
写着不同的文字。
灯光南段老建筑灯光以暖白色是主打色,红色、橙色、绿色、琥珀
色的灯光只能用作点缀,而随着中山路的向北延伸,都市感逐渐增强 ,彩色灯光出现以装饰夜景。
从外到内,分别是香糕砖、虾红道板、中国黑道板。其中,香糕砖是 竖起来排放的,其目的除了能保证砖块不被压坏外,还能保持石块的 自然面。这里的香糕砖是花岗岩材料的,而到了鼓楼到西湖大道这一 段,也就是南宋老御街的位置,香糕砖变成真正的青砖,更有历史味 。
立面构件:1、百叶(不仅遮挡空调外机,更增添了中式印象)
2、铜钱纹饰 (一种历史的意向)
3、雨棚 (作为传统建筑的延续)
立面材质:1、木 (我国传统建筑的主要材料)
2、砖 (不同的砌法成为立面的装饰)
3、混凝土
立面颜色:采用建材原色或近似颜色,以自然色为主
新建的仿古建筑,填补已经被拆除的部分,使整体协调完整连贯, 不至于太突兀。
三、青瓦木窗再现江南民居特色
在此次整治中,将对十五奎巷到高士坊巷沿街建筑、 解放路到清泰街东侧沿街的屋顶进行翻修,三层以下(包 括三层)的木结构建筑都保持坡度屋顶,并采用小青瓦铺 设,同时保留屋顶上的老虎窗,再现江南民居特色。墙面 色彩以黑白灰为主色系,同时用现代明快的色彩辅助。传 统建筑中的门窗采用实木门窗,恢复传统样式。底层商铺 采用排门形式,结合店招,形成连贯统一的底层沿街面。 现代建筑门窗采用金属材质,但必须是亚光的,并选择黑 色、深灰色或深栗色,与建筑整体材料和颜色相匹配。
带着美术学院的两百多名师生,经过半年的调研,王澍拿出
了方案:完全停止拆迁,在不动迁任何一户居民的前提下,原地 改造所有老旧建筑,包括历史悠久的木构民居、民国建筑和近50 年的砖混民居,原住民也是维系本地文化的重要载体。 在王澍眼
里,历史街区的保护是要有延续性的。他认为,历史或者传统, 是指一直到今天为止的连续发生的所有东西,不是说明朝是历史, 清朝就不是,或者清朝是历史,民国就不是。“我们面对的是城 市,而不是一个建筑,是需要从城市的角度进行梳理。他说: “中国现在很多打着‘保护’的名义做的设计,形同于破坏,就 是‘保护性破坏’。”
基本设计
一、建筑重生
拆除严重破损,无法修复重利用的发挥其功能的 保留保存完好的,具有历史价值的,作为历史博物馆或者重新发挥其功能 整改基本完善的,去除影响整体的部分,重新修整, 使其获得二次生命,重新发挥
作用
新建加入新建筑,完善整体,注入新活力
一些老建筑年久失修,外观破败;沿街大楼的墙面上充斥着各式空调 机及自行搭建的遮阳板,杂乱无章。
民国初期曾改称江墅路,抗战胜利后又改称中山路。 清末民初的大街是杭州的商业区,熙熙攘攘,店铺云集。
基本区位
御街南起皇城北门和宁门(今万 松岭和凤凰山脚路交叉口)外, 经朝天门(今鼓楼)、中山中路 、中山北路、观桥(今贯桥)到 今凤起路、武林路交叉口一带 ,全长约4185米 。
保护工程以中山路为中心,北 至环城北路、南至清河坊鼓楼 ,南北全长4.3公里,区块总面 积约87公顷 。
而在改建后利用了坊墙这一元素,是为了弥补,在不断的发展中,逐 渐消失了的坊巷制度,让人们能够更直观的感受到。
中山路上西洋近代建筑和中式传统建筑居多,所以在灯光的颜色选择 上,暖白色是主打色,为了凸显这段街区的历史底蕴,红色、橙色、 绿色、琥珀色的灯光只能用作点缀,而随着中山路的向北延伸,都市 感逐渐增强,彩色灯光出现以装饰夜景。
在建筑立面的整改中,在风格统一的前提下,各种业态的建筑立面又 各具特色。将欧式、印度、现代等多种元素统一于中式风下。使其有 一种“修旧如旧”的感觉。
立面元素:1、欧式元素:历史保护老建筑
2、中式元素:将原有老建筑稍加装饰。
3、现代元素:在宾馆、餐厅等 建筑的立面上 感受到了
现代的气息,但又通过颜色、材质等将其统一于中式风格。
二、景观设计突出博物馆一条街
中山路上集聚了清末以来的各种中西建筑,最出名的 景观也正是这些老房子。这次景观设计中,把历史建筑放 到了重要位置,按照“应保尽保”原则,66处市井坊巷, 将重点突出坊巷特色,勾起传统回忆;近现代建筑,采取 舍卒保帅方式,实现利益最大化;新建建筑,则将体现时 代风格和大师印记,丰富整个中山路建筑类型。这一方面 ,王国平也提出了具体要求,“中山路还应该是博物馆一 条街,不但要有专业博物馆,还要利用现有的商店、旅馆 、咖啡馆,成为展示民间文化的博物馆。 “同时,还要 借助中国美院的力量,让中山路成为露天艺术博物馆,少 一些擦皮鞋的小贩,多一些街头艺术家。”
杭州南宋御街
——规划设计
引 言
南宋御街的规划设计主持者——王澍
2007年初,杭州市政府找上门,希望王澍主持中山路南宋御 街的历史街区综合保护与更新。
面对找上门来的政府,王澍提了六个条件:第一,要想做好,
至少三年,设计之前,必须有至少半年的时间做深入调研;第二, 坚决不做强制拆迁,保持足够数量的原住民,要保持生活的魅力; 第三,不做假古董;第四,不做街面的一层皮,要做有纵深的街 区;第五,用新的小建筑系统将街道缩减到原来12米的宽度;最 后一条,只做1公里的示范。
“陆河网格”的街区肌理
凤山闸上游建了一个抽水泵,还做了自来水补给管,中河枯水期适当 用自来水补充。
13个水景池,因为地势不同,水流有急有缓。鼓楼-高银街段的水池 浅,水流急;高银街-西湖大道段水池深,水流缓慢。
南宋实行无坊墙的新型坊巷制度,意在不仅显现着最高皇权的尊贵庄 严,还渗透着浓厚的市井生活气息 。
王澍设计的观景阁点缀在中山路上,取意向与吴山的山意,将一份 写意情怀纳入御街中。希望游客可以获得一种登高观街景的乐趣。
二、道路重生
路面仿南宋御街形制,尺度适宜步行街。
水系引中河水到鼓楼进水口,流经13个水景池,最后通过暗管,从
西湖大道出水口排入中河,形成一个循环。
坊墙中山中路上的坊墙,展现着杭州的坊巷制结构,每座坊墙上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