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御街(步行街段)业态修进性规划

合集下载

杭州南宋御街调研报告

杭州南宋御街调研报告

杭州南宋御街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南宋御街位于中国浙江省杭州市,是一条有着上千年历史的古老街道。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南宋御街的历史沿革、文化底蕴、发展现状以及对当地居民和游客的影响,为保护和发展南宋御街提供参考。

二、南宋御街的历史与文化南宋御街作为杭州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丰富的历史与文化底蕴。

据史书记载,南宋御街始建于南宋大中祥符十年(公元1017年),当时是皇家用于游幸的道路。

随着南宋王朝的兴起和发展,御街逐渐成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吸引了众多文人、官员和商贾前来活动。

南宋御街的历史地位,使其成为杭州城市发展的重要见证。

三、南宋御街的建筑特色南宋御街的建筑风格以宋代的特色为主,大多数建筑以木结构为主,精美的雕刻和装饰独具一格。

街道两旁的店铺和住宅,沿袭着南宋时期的建筑风格,让人感受到历史的韵味。

同时,街道上还保留了许多古老的石阶和石刻,使整个南宋御街呈现出别具一格的古朴氛围。

四、南宋御街的发展现状与挑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南宋御街目前面临着一些发展挑战。

一方面,由于周边商业区的扩张和城市交通的改善,南宋御街的商业繁荣和人气下滑,许多传统店铺面临着转型和关店的困境。

另一方面,南宋御街的保护与利用也面临一些困难,因为在新城市建设中,保护历史建筑和传统文化往往成为与城市发展相对冲突的事务。

五、南宋御街的保护与发展对策为了保护和发展南宋御街的独特魅力,应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政府应加大对南宋御街的保护力度,加强历史建筑的修缮和保养,确保其原汁原味的历史风貌。

同时,结合文化产业的发展,引导和支持传统店铺转型升级,开发并推广南宋御街的特色产品和服务。

其次,建立合理的城市规划,保持南宋御街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将其作为城市文化旅游景点的一部分,提升其知名度和吸引力。

最后,加强南宋御街与当地居民和社区的联系,鼓励居民参与到南宋御街的保护和发展中来,形成共同的保护共识与行动。

六、结论南宋御街作为杭州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和旅游价值。

南宋特色旅游街区设计正文

南宋特色旅游街区设计正文

1 规划概况1.1旅游区概况南宋特色旅游街区是目前杭州城内历史渊源最深厚、历史地位最突出的一条历史文化名街。

南宋御街国际旅游综合体范围是以中山路为轴、以吴山路为心、以坊巷为基,形成“甲”字形国际旅游综合体空间格局,跨越了杭州上城区和下城区2个城区。

具体而言,“甲”字上半部分的“田”字东至中河,西至延安路及吴山沿线,南至万松岭路,北至平海路,由中山中路、中山南路和河坊街构成了“田”字中间“十”字的横轴和纵轴,串连区域内坊巷、文保单位及其他特色区块。

上城区中山中路(平海路至庆春路段)及下城区中山北路(庆春路至环城北路段)作为“甲”字下半部分,以此线为轴串连周边的坊巷,与“田”字相连成“甲”字的有机整体。

1.2规划目的总结南宋特色旅游街区自开放以来的运营实践和游客反应出来的突出问题,针对目前的一些现状和问题、按照游客的需求和旅游市场发展需要制定的规划,规划的重点是该旅游区的景点建设和设施配套。

通过规划以期完善南宋特色旅游街区的内容,促进该旅游街区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1.3总体定位展示都城风采、恢复城市记忆、重塑空间肌理、再现市井生活、交融中西文化,宜居、宜商、宜游、宜文的南宋特色旅游街区国际旅游综合体,让老年人在这里追忆历史,青年人在这里体验时尚,外国人在这里感受中国,中国人在这里品味世界。

2 规划基础2.1现状分析2.1.1主要特点概述长度:南宋特色旅游街区基本保留南宋十里天街的,全方面的展示了南宋清晰的历史文化,不仅仅是空间上的跨度,更是展示了历史上的跨度。

宽度:根据考古发现,南宋御街的宽度约是13米左右,现南宋特色旅游街区的宽度基本上延续了南宋御姐的规模,这样的宽度不仅与周边的建筑协调,更体现了道路纵深感和历史沧桑感,散发生活的气息和亲近感。

建筑:中山路集聚了杭州不同时期的特色建筑,浓缩杭州城市的千年演进史。

“香糕砖”、青石板、青灰色,再现南宋特色旅游街区独具特色的古朴韵味。

多姿多彩的特色建筑,跨越历史、跨越文化、跨越国界,和而不同,形成了“建筑博物馆”。

南宋御街市场调查

南宋御街市场调查
购买频率和消费额度
消费者在南宋御街市场的平均购买频率为每周1-2次,每次消费额度在100-300 元之间。这表明南宋御街市场的商品价格适中,符合大众消费者的消费水平。
消费者满意度调查
01
商品满意度
消费者对南宋御街市场的商品满意度较高,认为商品种类丰富、品质优
良、价格合理。其中,服装、鞋帽、饰品等商品最受消费者欢迎。
性别比例
女性消费者占据了较大的比例, 约为60%,这表明南宋御街市场 的女性用品较为丰富,符合女性 消费者的购物需求。
职业构成
消费者中白领和学生占据了较大 比例,他们有一定的消费能力, 追求品质和时尚,是南宋御街市 场的主要消费力量。
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
购买决策过程
消费者在南宋御街市场购物时,通常会先浏览商品,对比价格、质量、品牌等 信息,然后决定是否购买。在购买过程中,消费者的个人喜好、品牌忠诚度、 口碑等因素都会影响其购买决策。
市场现状
市场规模较大,涵盖 了各类商品,包括食 品、服饰、家居用品 等。
随着城市发展,市场 面临升级改造的压力, 需要进行规范化管理。
商家众多,价格较为 实惠,吸引了大量本 地居民和游客前来购 物。
02
消费者分析
消费者群体特征
年龄分布
南宋御街市场的消费者主要集中 在20-45岁之间,这个年龄段的消 费者有一定的购买力和消费需求, 是市场的主要目标群体。
06
结论与建议
市场调查总结
市场规模
南宋御街市场规模较大,涵盖了各类商品和服务, 吸引了大量消费者。
竞争状况
市场竞争激烈,经营者需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 以满足消费者需求。
消费者需求
消费者对商品品质和服务质量要求较高,同时追 求个性化、特色化的消费体验。

杭州南宋御街规划设计PPT幻灯片

杭州南宋御街规划设计PPT幻灯片
Page 8
三、青瓦木窗再现江南民居特色 在此次整治中,将对十五奎巷到高士坊巷沿街建筑、
解放路到清泰街东侧沿街的屋顶进行翻修,三层以下(包 括三层)的木结构建筑都保持坡度屋顶,并采用小青瓦铺 设,同时保留屋顶上的老虎窗,再现江南民居特色。墙面 色彩以黑白灰为主色系,同时用现代明快的色彩辅助。传 统建筑中的门窗采用实木门窗,恢复传统样式。底层商铺 采用排门形式,结合店招,形成连贯统一的底层沿街面。 现代建筑门窗采用金属材质,但必须是亚光的,并选择黑 色、深灰色或深栗色,与建筑整体材料和颜色相匹配。
Page 2
基本概况
南宋御街,是南宋都城铺设的一条主要街道。每三年,皇帝都要 进行一次为期三天的祭天仪式。他沿着御街到景灵宫吃斋祭祖,住一 晚后,再返回太庙(今鼓楼附近,供奉皇室祖先排位的场所)住一晚, 再到城外的郊坛祭天,再住一晚后返回皇宫。据说,皇帝车队走过时 因为怕压坏石板,每次都要把石板拿掉,并铺上沙子。
Page 5
Page 6
Page 7
二、景观设计突出博物馆一条街 中山路上集聚了清末以来的各种中西建筑,最出名的
景观也正是这些老房子。这次景观设计中,把历史建筑放 到了重要位置,按照“应保尽保”原则,66处市井坊巷, 将重点突出坊巷特色,勾起传统回忆;近现代建筑,采取 舍卒保帅方式,实现利益最大化;新建建筑,则将体现时 代风格和大师印记,丰富整个中山路建筑类型。这一方面 ,王国平也提出了具体要求,“中山路还应该是博物馆一 条街,不但要有专业博物馆,还要利用现有的商店、旅馆 、咖啡馆,成为展示民间文化的博物馆。 “同时,还要 借助中国美院的力量,让中山路成为露天艺术博物馆,少 一些擦皮鞋的小贩,多一些街头艺术家。”
Page 12
Page 13
立面构件:1、百叶(不仅遮挡空调外机,更增添了中式印象)

杭州南宋御街调研报告

杭州南宋御街调研报告

杭州南宋御街调研报告杭州南宋御街调研报告1南宋御街借助十一国庆长假之际开街引发了市民、游客消费购物的高潮,但仅仅在国庆节假日热闹一把,火一把是不够的,南宋御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1.提升御街旅游特色产品的文化内涵南宋御街·中山路是一条长4.3公里的商业街、历史街、文化街。

如何融合中山路的商业、历史和文化,在商品中渗透文化,渗透历史,杭州还大有__可做。

中山路的南宋特色文化品位除了要体现在两侧店面的设计和导游路牌设置之外,还应该渗透到有关的旅游特色产品上。

具体来说就是:产品推介文化化。

杭州的旅游特色产品不仅仅是商品,产品的传说、故事、历史沿革、特色和制作工艺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我们要让文化内涵融入到杭州的特色商品中,作为产品的促销手段之一,用历史文化吸引住游客。

比如南宋定胜糕的故事、葱包烩的传说、张小泉剪刀的历史等,都要进行大力宣扬。

产品包装艺术化。

常言道:“人要衣装佛要金装”。

同样的产品,包装与不包装,包装的好与坏,结果大不一样。

即使是同样的包装,但由于采用了不同的设计,也会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和文化品位。

“云南十八怪”的传说搬上了糕点的包装,配上顺口溜和漫画,使游客吃了糕点后都不忍丢弃包装,就体现了艺术走进商品的魅力。

中山路的特色产品,也应成为有杭州特色和南宋御街特色的艺术产品。

产品特色个性化。

这一个性化可体现在产品包装上的南宋御街这一特有的商标印记上,可以让游人一看这个商标就知道这是来自杭州南宋御街·中山路的产品。

在产品开发上,要开发具有南宋元素的旅游特色产品,比如各类工艺品,食品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走出全国旅游商品几乎一个样的困境,打响南宋御街品牌。

2.在御街上开设具有杭州历史文化特色的书店中山路经历了吴越三代五帝85年和南宋153年的沧桑变迁,元、明、清、民国的积累,形成了杭州丰厚的文化底蕴和优越的书业资源。

中山路上曾经有过许多书局和古旧书店,留下过许多文人墨客的足迹和故事。

南宋御街规划分析

南宋御街规划分析

御街呈南北走向,分主、辅两道,东、南、北三面压在中山路下。根据史料记载 推测,御街宽度至少可容纳14匹马并行,而十四匹马并行宽约12米,估计御街宽度 在15米以上。
路河并行。突出强调中心御街不可逾越的威严性:但在视觉和听觉上具有通透 性, 彰显出与民同乐的亲和性。 杈子的设立。象征性的警示标志,以防车马越界或人员接近。 行道树的种植。上层“桃李杏梨”和下层杂花以及水中的“莲荷芦”,变化丰富。
立面材质:1、木 (我国传统建筑的主要材料)
2、砖 (不同的砌法成为立面的装饰) 3、混凝土
立面颜色:采用建材原色或近似颜色,以自然色为主
1.新建的仿古建筑,填补已经被拆 除的部分,使整体协调完整连贯, 不至于太突兀。
2.王澍设计的观景阁点缀在中山路上, 取意向与吴山的山意,将一份写意情 怀纳入御街中。希望游客可以获得一 种登高观街景的乐趣 。
80年代
90年代
2000后
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杭州市中心不断北移,作为以往商业中心的御街与河 坊街一带失去了当年的辉煌,日渐衰落,原格局虽风貌犹存,但市政基础设 施老旧,居住条件很差,很多建筑年久失修,摇摇欲坠,已不适应现代生活 居住的需要。

生——建筑
Teardown
严重破损,无法修复重利用的 发挥其功能的
南宋实行无坊墙的新型坊巷制度,意在不仅 显现着最高皇权的尊贵庄严,还渗透着浓厚 的市井生活气息 。 而在改建后利用了坊墙这一元素,是为了弥 补,在不断的发展中,逐渐消失了的坊巷制 度,让人们能够更直观的感受到。
中山路上西洋近代建 筑和中式传统建筑居 多,所以在灯光的颜 色选择上,暖白色是 主打色,为了凸显这 段街区的历史底蕴, 红色、橙色、绿色、 琥珀色的灯光只能用 作点缀,而随着中山 路的向北延伸,都市 感逐渐增强,彩色灯 光出现以装饰夜景。

杭州南宋御街历史文化型旅游商业街区品质提升研究

杭州南宋御街历史文化型旅游商业街区品质提升研究

98摘要:历史文化型旅游商业街区以其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商业集中度,对旅游者具有相当强的吸引力。

我国各地都有各种改造提升和新建开发的旅游商业街区,并且都是城市旅游的重要标志,但是目前普遍出现了商业业态落后、旅游活动粗放、经济利润下降等不利现象。

本文将以杭州南宋御街为例,通过深入的市场调查研究,发现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主要从业态结构优化、业态主题丰富、旅游吸引增强和休憩空间完善等方面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旅游品质提升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历史文化型旅游商业街区;南宋御街;品质提升一、引言近年来,随着各地城市旅游开发的不断深入,各类历史文化街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不仅成为展示一个城市或地区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而且成为城市旅游发展的重要资源。

国内外学术研究中也有较多的成果出现,例如,理查德(Richards G)提出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创意空间具有非主题化、多功能性、动态弹性三大特征,能够满足地方居民和外来旅游者等多个群体的不同需求[1]。

国内的杨春蓉、钟行明、王慧敏等学者也先后对历史文化街区的旅游开发模式与策略进行了探讨,并形成较为一致的观点,即应以文化为核心[2],以创意为手段,以技术为支撑,以市场为导向[3],构建多元化的旅游产品体系,旨在实现历史文化资源的价值重塑,并推动城市和区域经济的文化转型[4]。

传统的历史文化街区,在旅游功能不断完善的基础上,逐渐演化成为具有鲜明的商业特色,以及浓厚的旅游氛围,能够较好地体现当地文化特色,同时具备观光、休闲、购物、娱乐等综合性功能的商业街,形成了全新的历史文化型旅游商业街区。

通过对众多案例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目前我国的历史文化型旅游商业街区主要可以分为新建开发型和改造提升型两大类型(详见表1)。

其中,改造提升型主要是在保留历史文化风貌和古建筑形态的基础上,创新增加餐饮、购物、演艺等功能,实现传统老街区的业态转型;新建开发型则是以古建风格建筑为载体,以休闲、购物、餐饮为主要功能,主题特色明显的现代时尚街区。

杭州历史文化街道改造——南宋御街

杭州历史文化街道改造——南宋御街

杭州历史街道改造调查报告小组成员:任仁学号 1110540031程旸学号 1110540019陈律同学号 1110540021摘要从2008年起,杭州开始实施中山路的综合保护和有机更新工程。

整个保护工程以中山路为中心,北至环城北路、南至清河坊鼓楼,南北全长4.3公里,区块总面积约87公顷。

按照规划,这条路将打造成“建筑历史博物馆”,宜居、宜商、宜游的特色城市空间,中国品质生活第一街。

经过几年的努力,如今这条“南宋御街”已然成为杭州的又一地标,昔日的繁华重现于今,让游人在徜徉之际追忆起历史的似水年华。

关键词:历史街道文化保护,王澍改造,保护与更新,可持续发展王澍主持中山路南宋御街的历史街区综合保护与更新。

当时的御街,已经非常破败。

这条据说南宋皇帝走过的6公里长街,已经很长时间不维护了,商店很少,就剩下一些卖便宜货的,墙上的灰一块儿一块儿的,街上的人稀稀拉拉,晚上只有几个像鬼火一样的路灯。

在这种情况下王澍提了六个条件:第一,要想做好,至少三年,设计之前,必须有至少半年的时间做深入调研;第二,坚决不做强制拆迁,保持足够数量的原住民,要保持生活的魅力;第三,不做假古董;第四,不做街面的一层皮,要做有纵深的街区;第五,用新的小建筑系统将街道缩减到原来12米的宽度;最后一条,只做1公里的示范。

一、调研的基本情况(一)调研地点、方法地点:杭州市下城区中山路南宋御街——清河坊。

时间: 2015年5月30日方法:抽样调查(路边游客,当地居民),网上查阅资料。

小组:任仁,程旸,陈律同(二)调研目的探究新旧建筑和谐的发展,怎样解决存遗与续新之间的矛盾。

(三)调研结果1 南宋御街(鼓楼到西湖大道段)规划目标(在产品和业态中体现御文化元素)主题定位:“中国品质生活第一街”总体目标:“四宜”——宜居、宜商、宜游、宜文地段主题:近代杭州1.1 业态方面鼓楼至西湖大道的南宋御街,是近代杭州中西合璧的缩影,是中国人看世界,世界人看中国的集中街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