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豪斯德绍校舍的分析

合集下载

包豪斯校舍分析

包豪斯校舍分析
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吴潮军 2014101054
最新课件
1
瓦尔特.格罗皮乌斯(1883-1969) 是德国现代建筑师和建筑教育家, 现代主义建筑学派的倡导人和奠 基人之一,公立包豪斯学校的创 办人。他积极提倡建筑设计与工 艺的统一,艺术与技术的结合, 讲究功能、技术和经济效益。
设计者:

豪 瓦尔特.格罗皮乌斯



最新课件
2
平面布局
特点:不规 则、不对称、 自由灵活、 多条轴线。
这种从功能出发的 布局让建筑使用起 来更加实用方便(例 如食堂和礼堂布置 在教学楼和宿舍之 间,联系方便),其 次是形成多个出入 口,与外界交通便 利。
公 寓
办公
教室、 餐厅、 健身房




作坊


最新课件
3
立 面 造 型
最新课件
3.充分发挥出 现代建筑材料 的特点,不作 过多的修饰, 又使材料与结 构紧密结合9
与雅典卫城 相比
它们两者在平面布
局上有相似之处,
都是不对称,条
轴线,根据不同的
需要灵活布置。因
而使得建筑(群)
各个部分形态变化
丰富,显得活泼
最新课件
10
帕提农神 庙复原图
人像柱
两者最明显的不同便是它们的装饰 风格。一个富丽堂皇,一个简约至
包豪斯 新校舍
极。从中可以反映出两者所处时代
的不同的精神追求。由此感悟到建
筑本身就是多种因素(政治、时代、
观念等)影响的结果。正因如此,
世界留下从古至今各种丰富多样的
建筑。这也是我们学习建筑史的目
的,了解不同前人的创作,才会为

从包豪斯校舍看设计的多重性特征

从包豪斯校舍看设计的多重性特征
能分区, 又按 使用关系而相互连接。它是一个多方向、多 立面、多体量、多轴线、多入口的建筑物。 为了使基地不被建筑隔断,公共活动部分和 行政办公用房底层透空,可通行车辆、行人。
强调实用功能,充分利用现代建材、结构, 表现简洁、通透,用不对称的造型来寻求 整个构图的平衡与灵活性,用非常经济的 手段表现出严肃的几何图形。 建筑分析整座建筑分为三个部分: 1. 教学用房,主要是各科工艺车间; 2. 学生房,包学生宿舍、饭厅、礼堂及厨房等; 3. 职业学校,一个四层小楼,包豪斯教学楼相 距约20 米,中间隔一条道路
功能性 校舍第二部分:生活用房
生活用房包括:学生宿舍、餐厅、厨房、锅炉房、俱乐部兼剧场,其中学生宿舍是一幢相对独立的6层小楼,位于 生活用房东侧。连接生活用房和学生宿舍的是单层的餐厅和俱乐部。
学生宿舍
剧场
餐厅 用服务窗口把厨 房和餐厅连接起来, 还配有食梯,因此可 以服务于各层的画室 公寓以及楼顶上的屋 顶花园。 如果把折叠式的幕布移开, 舞台、餐厅和大厅就可以 组合成一个呈局部环形的 剧场,观众席从四周环绕 着舞台
设计学——分析包豪斯校舍的多重性特征
包豪斯校舍介绍
192 6年在德国德绍建成的一座建筑工艺学校新校舍。设计者为包豪斯校校长、德国建筑师W . 格罗皮 乌斯。校舍总建筑面积近万平方米,主要由教学楼、生活用房和学生宿舍三部分组成。设计者创造 性地运用现代建筑设计手法,从建筑物的实用功能出发,按各部分的实用要求及其相互关系定出各 自的位置和体型。利用钢筋、钢筋混凝土和玻璃等新材料以突出材料的本色美。在建筑结构上充分 运用窗与墙、混凝土与玻璃、竖向与横向、光与影的对比手法,使空间形象显得清新活泼、生动多 样。尤其通过简洁的平屋顶、大片玻璃窗和长而连续的白色墙面产生的不同的视觉效果,更给人以独 特的印象。该校舍以崭新的形式,与复古主义设计思想划清了界限,被认为是现代建筑中具有里程碑 意义的典范作品。

包豪斯德绍校舍的分析

包豪斯德绍校舍的分析
大面积的玻璃幕墙, 采光十分充足。 较高的层高,便于各 项工作的开展。
实验工厂
实验工厂部分采用 了大面积的玻璃幕 墙,为工作和学习 提供了良好的采光, 并使建筑外形产生 了轻盈明快的效果。
食堂兼礼堂
简洁的几何形家具、美观而实 用的钢管椅
学生宿舍
墙面较多,窗较小,各 房间外面有各自的小阳 台,形成了宁静的居住 环境同时小窗户的设计 也符合住宅私密性的要 求。 学生宿舍的悬臂式阳台 结构是格罗比乌斯建筑 特色的主要表现形式, 也是崭露头角的现代主 义设计风格的实际体现。
Thank you!
格罗皮斯
德绍校舍的基 地总平面图
鸟瞰图
学生宿舍 食堂兼礼堂
职 业 学 校
BAUHAUS
建筑布局根据内部不同空间划分和联系来组合, 不再是传统的对称性布局,功能和流线成为空间 创造的首要条件。
教学楼
教室楼也是框架结构,由 于间距不大,构造比较轻 巧。水平的带形窗和白墙 相间是它的外形特征。
办公区和图书馆
简洁的几何形家具美观而实用的钢管椅墙面较多窗较小各房间外面有各自的小阳台形成了宁静的居住环境同时小窗户的设计也符合住宅私密性的要学生宿舍的悬臂式阳台结构是格罗比乌斯建筑特色的主要表现形式也是崭露头角的现代主义设计风格的实际体现
包豪斯德绍校舍的分析
包豪斯德绍校舍概况
1926年在德国德骚建成的一座建筑工艺学校 新校舍。设计者为包豪斯校校长、德国建筑师 W.格罗皮乌斯。校舍总建筑面积近万平方米, 主要由教学楼、生活用房和学生宿舍三部分组 成。设计者创造性地运用现代建筑设计手法, 从建筑物的实用功能出发,按各部分的实用要 求及其相互关系定出各自的位置和体型。利用 钢筋、钢筋混凝土和玻璃等新材料以突出材料 的本色美。在建筑结构上充分运用窗与墙、混 凝土与玻璃、竖向与横向、光与影的对比手法, 使空间形象显得清新活泼、生动多样,被认为 是现代建筑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典范作品。

包豪斯校舍

包豪斯校舍

建筑分析——包豪斯校舍
职 业 学 校 下层平面
入口在 道路两 旁相对
通过底 层透空 的过街 楼相连
包 豪 斯
平面2
上层平面
建筑分析——包豪斯校舍
建筑分析——包豪斯校舍
建筑布局根据内部不同空间划分和联系来组合。 不再是传统的对称性布局,功能和流线成为空 间创造的首要条件
建筑分析——包豪斯校舍
各科的工业车间 主要的教学场所
建筑分析——包豪斯校舍
包豪斯校舍位于城市郊区,临近弗里德里希大街的城市公有地。 因为地处开发新区,基地只有一些零星的住宅,设计时不必过多考 虑周边的建筑环境,可以自由地发挥。
建筑平面由两个倒插得“L”型组成,主要设定了三个功能分区: 供包豪斯学校使用的教学用房,生活用房以及职业学校(与包豪斯 学校共用一个建筑)用房。 格洛皮乌斯在设计时主 要考虑了以下几个问题:要 使建筑拥有充足的自然光, 各部分要有简洁,方便的连 接,要确定清晰明确的功能 分区,为适应未来的变化, 建筑用房应提供相应的可调 节性。格洛皮乌斯所主张的 艺术与技术的 统一,在这 座学校建筑里得到了完美的 诠释和体现。
建筑分析——包豪斯校舍
6层高的小楼主要是学生宿舍 “人们要见面,没有必要外出。”
建筑分析——包豪斯校舍
宿舍悬臂阳台,通过重复产 生韵律,为学生提供了一个 相互交流促进感情的地方
建筑分析——包豪斯校舍
屋顶平台提供了交流 场所。
建筑分析——包豪斯校舍
两层的过街楼,上 层是建筑部门和格 洛皮乌斯的工作室, 下层是包豪斯的管 理用房。
车间部分采用了大 面积的玻璃幕墙,为工 作和学习提供了良好的 采光,并使建筑外形产 生了轻盈明快的效果。
建筑分析——包豪斯校舍

深圳大学包豪斯校舍建筑分析

深圳大学包豪斯校舍建筑分析

深圳大学包豪斯校舍建筑分析深圳大学建筑系馆案例分析简介:建筑类型:民用建筑建筑面积:9200平方米层数:4设计时间:2000.10设计单位:深圳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主要设计师:龚维敏、卢阳获奖情况:2004年“中国建筑艺术奖”深圳大学建筑系馆——现代、古典、学院、轻松、简约、舒适2002年新建的深圳大学系馆表现出来了很强的风格特点。

深圳大学建筑系采用建筑系与设计院结合设计的理念,这是国内唯一一所与建筑设计院相互支持,有分有合,统筹兼顾的单位。

教学机制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在产、学、研相结合的方针指导下,发挥密切合作,相辅相成的长处,积极创造出一种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环境。

建筑为学生提供设计课专用教室、讲课教室和美术教室;学院有学术报告厅、多功能厅、多媒体教室、CAAD教室以及各种实验室。

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设有城市建筑环境实验室(建筑物理实验室、建筑材料与构造实验室)、CAAD实验室、模型室、摄影室和数字城市(GIS)实验室。

学校累计投入680余万元。

其中由建筑物理实验室和建筑材料与构造实验室构成的城市建筑环境实验室正在积极申报深圳市重点实验室,未来将成为深圳市重要的公共服务平台。

总平面深大建筑系馆位于北校门入口西侧,四周有道路环绕,南侧是网球场馆,东侧是友谊林,交通便捷,环境优美,同时建筑和环境融合的恰到好处,给人舒适的感觉。

统筹兼顾的单位。

教学机制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在产、学、研相结合的方针指导下,发挥建筑系与设计院密切合作,相辅相成的长处,积极创造出一种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环境。

东立面一层平面系馆南侧主要为教学区,系馆北侧主要为办公区。

庭院与建筑相融合,使得建筑与室外环境相得益彰每一个区的中庭都是空间展开的中心,也是建筑交流的中心。

教研区的中央是一个贯穿三层有着桥与廊道的内庭,明亮而宁静。

二层平面二层主要为公共交流空间和教学空间,拥有教研室、计算机室、多媒体教室、设计室、展览评图区域和大面积平台。

包豪斯校舍

包豪斯校舍
(2)色彩 a.灰度色彩
明度较低的淡黄色、玻璃的透明色和钢结构的原 色组成了实习工厂的外表色彩。这些简单的颜色 搭配在一起和谐低调,十分简洁,工业风格显著
生活用房
1学生公寓
(1)建筑材质 a.白色抹灰
单调的白色抹灰处理让建筑看起来非常简单, 却又让人感觉有工业的严谨意味计理念
b.玻璃
尺寸几乎一致的玻璃窗占据的建筑外立面不 少面积,不但可以保证公寓内部光线充足, 还与其他功能区的材质相呼应,保证视觉上 的统一
谢谢观赏
b.玻璃
此处玻璃尺寸较学生公寓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要小,但块数 增加了许多,并且占据了外墙更大的面积。 玻璃用纵横交叉的钢架固定,使得外墙在肌 理上和建筑细节上得到丰富,观赏价值更高
(2)色彩 a.白色与深灰色
此处色彩搭配也与学生公寓一致,但又稍微调整 了各种色彩所占比例。在这里,透明色和钢架原 色的比例增加,从外观上区别于学生公寓,凸显 出教学用楼的意图。且增大的玻璃面积将会为教 室带去更多的光源 ,更方便于教学活动的开展。 这一点,将包豪斯注重功能性的设计理念体现的 淋漓尽致
德国包豪斯
校舍
新时代建筑风格的代表
摆脱历史沿脉建筑式样的束缚,发展新时代的建筑美学,创造新时代的建筑风格
01
包豪斯简介
02
建筑形态分析
1 PART
包豪斯简介
包豪斯 校舍
是德国魏玛市的 “公立包豪斯学校”的简称。它的成 立标志着现代设计教育的诞生,对世界现代设计的发展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且它也是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
2几何建筑形态的优点
1.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符合工业化社会大批 量生产的要求 2.满足包豪斯成立的目的:将艺术和工艺结 合起来,解决工业革命所产生的问题 3.经济效益较好:建筑功能齐全,但建筑成 本不如古典主义时期 4.带来崭新的设计观念:侧重于功能和经济 的几何建筑形态,刷新了人们对建筑的固有 印象,让人们对建筑有了一种全新的认识

包豪斯校舍讲义

包豪斯校舍讲义

建筑平面由两个倒插得“L”型组成,主要设定了三个功能分区: 供包豪斯学校使用的教学用房,生活用房以及职业学校(与包豪斯 学校共用一个建筑)用房。

格洛皮乌斯在设计时主 要考虑了以下几个问题:要 使建筑拥有充足的自然光, 各部分要有简洁,方便的连 接,要确定清晰明确的功能 分区,为适应未来的变化, 建筑用房应提供相应的可调 节性。格洛皮乌斯所主张的 艺术与技术的 统一,在这 座学校建筑里得到了完美的 诠释和体现。
“包豪斯校舍” 实例分析
研2009级 田一辛
BAUHAUS
• 1.生平经历 • 2.建筑思想 • 3.主要作品 • 4.包豪斯教育体系

5.建筑解析
a. 社会背景
b. 包豪斯简介 c. 功能空间 d. 结构分析 e. 细部分析
Walter Gropius生平经历
• • • 出生于德国柏林 良好的家庭教育和背景,其家族中的几代人都与 艺术界,建筑界和教育界有着密切的联系。 1903-1907年 在柏林和慕尼黑高等学校主修建筑学 1907-1910年 柏林,任贝伦斯事务所首席助理 “贝伦斯第一个引导我系统地合乎逻辑地综合处 理 建筑问题。” 1910年 柏林,创办个人建筑事务所 (与梅耶合作) “我坚信这样一种看法:在建筑表现中不能抹杀现 现代建筑技术,建筑要表现前所未有的形象。” 1918-1928年 组建魏玛包豪斯,任校长 1925年著有《国际建筑》 1883年
BAUHAUS
• 包豪斯的全科教育培养了一批批多才多艺的设计师。 • “以特定方法解决特定问题”是包豪斯教育的核心主张之一。 这 一理念鼓励学生对目标进行独立而客观的分析,不拘泥或盲从于 任何一种形式上的素服,从而大大释放了他们的创造力。
沃尔特· 格洛皮乌斯成功背后的因素

包豪斯校舍开启现代建筑文化的里程碑_邵兴江

包豪斯校舍开启现代建筑文化的里程碑_邵兴江

作 者系浙 江大学学校 建筑 文化研 究中心主任 , 博士 , 本 文是 教育部 社科 基金我 国 中小学建 筑的教育 学缺位 与理论 建构 的研 究成果
于传 统建筑 , 校舍大面积地使用 了玻璃幕墙 , 特别突 出地发挥 了玻 璃墙 面与实墙 面不同的视觉效果 , 借助玻璃 自身轻巧透
明、 大方得体 的品质 , 建 成的校舍产生虚与实 、 透 明与不透明 、 轻薄与厚 重的对 比 , 从而 生成 了生动活泼 的新建 筑形象 , 也使 传统建筑 的 “压抑空 间 ” 因通透 而得到 了 “释放 ”, 促进 了室内 外的互动 , 也让人们感受到 了现代建筑 的明朗 。 当然 , 大量采 用玻璃 , 也使 建筑拥有充足的 自然光 , 符 合设计教 育的需要 。
艺术 、科学 、实用 的基础上 , 新建 的校舍还要 能够在流水 线上 大批量生产 , 即追求标准化制造 , 例如校舍窗户的统 一化 。 另
注艺术和技术相统一的有机彰显 。通过创新校舍建筑的结构
布局 、构图方法 、简化装饰 、引入现代建材等方式 , 推进建 筑产
一方面 , 强调建筑结构的简单明快的几何造型 , 德绍包豪斯的 新校舍平面采用 两个 倒插 的 “' ' 型组成 , 在这种灵活 的不对 称构图手法中彰 显平衡与灵活性 , 充满简约之美 。
信 , 认为 当时欧洲设计建筑的古典 主义理
念和风格 已不能满足未来 需求 , 难 以适应 大规模 的工业化 生产 , 应 当一扫这 些不适 应新时代 的陈腐设计观念 , 同时国家的战 后重建 急需大量建筑人才 , 因此建议政府 创建 一所 致力于培育 现代 建筑设 计人才 的学校 , 开展 艺术 、工 业和 手工业 相整合 的建筑教 育 , 为战后德国的再度 崛起和建 筑的现代化奠定人力基 础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宿舍的室内
简洁的室内房间,没有多余装饰的宿舍走廊, 显得整洁、大方、美观。
通过把校舍的各个部分直接开来,不难看出学校的每个实 际结构 —— 实验工厂,教学楼,公共办公区,食堂,宿舍都 分别用了不同的线条描绘,表现了基于每个组织的理性色彩。 建筑在造型上采取不对称构图和对比统一的手法。一个个 没有任何装饰的立方体,由于体量组合得当,大小长短和前后 高低错落有致,实墙和透明的玻璃虚实相衬,白粉墙和深色窗 框黑白分明,垂直向的墙面或窗和水平向带形窗、阳台、雨篷 比例适度,显得生动活泼。 设计强调实用功能,充分利用现代建材、结构,表现简洁、 通透,用不对称的造型来寻求整个构图的平衡与灵活性,用非 常经济的手段表现出严肃的几何图形。
3、在造型上采取不对称构图和对比统一的 手法。一个个没有任何装饰的立方体,由于 体量组合得当,大小长短和前后高低错落有 致,实墙和透明的玻璃虚实相衬,白粉墙和 深色窗框黑白分明,垂直向的墙面或窗和水 平向带形窗、阳台、雨篷比例适度,显得生 动活泼。
校舍的设计体现了格罗皮乌斯提倡的重 视功能、技术和经济效益,艺术和技术相结 合等原则。尽情体现着建筑结构和建筑材料 本身质感的优美和力度,令世人看到了20世 纪建筑直线条的明朗和新材料的庄重。它的 设计布局、构图手法和建筑处理技巧等在以 后的现代派建筑中被广泛运用。
包豪斯德绍校舍的分析
包豪斯德绍校舍概况
1926年在德国德骚建成的一座建筑工艺学校 新校舍。设计者为包豪斯校校长、德国建筑师 W.格罗皮乌斯。校舍总建筑面积近万平方米, 主要由教学楼、生活用房和学生宿舍三部分组 成。设计者创造性地运用现代建筑设计手法, 从建筑物的实用功能出发,按各部分的实用要 求及其相互关系定出各自的位置和体型。利用 钢筋、钢筋混凝土和玻璃等新材料以突出材料 的本色美。在建筑结构上充分运用窗与墙、混 凝土与玻璃、竖向与横向、光与影的对比手法, 使空间形象显得清新活泼、生动多样,被认为 是现代建筑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典范作品。
Thank you!
大面积的玻璃幕墙, 采光十分充足。 较高的层高,便于各 项工作的开展。
实验工厂
实验工厂部分采用 了大面积的玻璃幕 墙,为工作和学习 提供了良好的采光, 并使建筑外形产生 了轻盈明快的效果。
食堂兼礼堂
简洁的几何形家具、美观而实 用的钢管椅
学生宿舍
墙面较多,窗较小,各 房间外面有各自的小阳 台,形成了宁静的居住 环境同时小窗户的设计 也符合住宅私密性的要 求。 学生宿舍的悬臂式阳台 结构是格罗比乌斯建筑 特色的主要表现形式, 也是崭露头角的现代主 义设计风格的实际体现。
Conclusion:
包豪斯校舍的设计特点:1、校舍的形体和空间布局自 由,按功能分区,又按使用关系而相互连接。它是一个多 方向、多立面、多体量、多轴线、多入口的建筑物。为 了使基地不被建筑隔断,公共活动部分和行政办公用房 底层透空,可通行车辆、行人。
2、按各部分不同的功能选择不同的结构形式,赋予不同的形象。实验 工厂是一大通间,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和悬挑楼板。外墙采用成 片的、贯通三层的玻璃幕墙,既利于采光,也显示出与其他部分不同 的外形。教室楼也是框架结构,由于间距不大,构造比较轻巧。 水平的带形窗和白墙相间是它的外形特征。宿舍采用钢筋混凝土 楼板和承重砖墙的混合结构;墙面较多,窗较小,各房间外面有 各自的小阳台,形成了宁静和互不干扰的居住气氛。食堂兼礼堂 是集体使用的大空间,外形开朗。屋顶全是平顶,为空心楼板上 设保温层,铺油毡和预制沥青板构成,人们可以在屋顶上面活动。 全部铸铁落水管隐藏在墙内,外形整洁。
格罗皮乌斯
德绍校舍的基 地总平面图
鸟瞰图
学生宿舍 食堂兼礼堂
职 业 学 校
BAUHAUS
建筑布局根据内部不同空间划分和联系来组合, 不再是传统的对称性布局,功能和流线成为空间 ,由 于间距不大,构造比较轻 巧。水平的带形窗和白墙 相间是它的外形特征。
办公区和图书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