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乘法中的简便计算

合集下载

四年级上册简便计算方法和技巧

四年级上册简便计算方法和技巧

四年级上册简便计算方法和技巧四年级上册的简便计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乘法分配律:a×(b+c) = a×b + a×c。

这个定律可以帮助我们将一个复杂的乘法问题分解为两个或多个更简单的部分,并使计算更为简便。

2.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加法交换律即a + b = b + a,加法结合律即(a+b)+c = a+(b+c)。

这两个定律可以用来重新组合加法中的数字,以便更简便地进行计算。

3.提取公因数:将几个数相加或相乘时,如果其中有相同的因数,可以先提取出来,再进行计算。

例如,计算5 × 48 + 5 × 52 可以简化为5 × (48 +52)。

4.利用乘法口诀:对于一些特定的乘法问题,可以利用乘法口诀表来快速得出答案。

例如,计算99 × 7 可以简化为(100 - 1) × 7。

5.化简小数和分数:在进行计算之前,先将小数或分数化简到最简形式,可以简化计算过程。

例如,将0.125 转换为分数形式1/8。

6.利用基准数:对于一些较大的数相乘或相加,可以先找到一个基准数,再利用基准数进行计算。

例如,计算98 × 42 可以简化为(100 - 2) × 42。

7.拆分法:对于一些特定的数字相加或相乘时,可以尝试拆分它们,使其更容易进行计算。

例如,计算9999 + 1 可以简化为(10000 - 1) + 1。

以上就是四年级上册的简便计算方法和技巧。

掌握这些方法和技巧可以帮助学生在数学计算中更快、更准确地得出答案,提高数学学习的效率。

四年级数学简便计算方法介绍及练习题

四年级数学简便计算方法介绍及练习题

四年级数学简便计算方法在平时的教学中,四年级主要出现以下的简便运算的方法,希望对你孩子有所帮助。

提醒:监督孩子在练习过程中,做题时要做到“一看、二想、三算,四验”。

一看指的是看清楚题目中的数字及其运算符号,二想是指想一想题中可不可以用简便方法计算。

三算是在第一、二步的基础上按照方法及规律计算。

四验指的是孩子在做完题目进行口头检验,让孩子平时养成检查的好习惯。

一、加法:1、加法交换律:几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

a+b=b+a 例如:248+175+252+825引导孩子观察发现248与252相加可以凑成整百,于是交换158和252两个加数的位置,变成248+252+(185+825)。

注意要改变运算顺序得添上括号。

即:248+175+252+825=248+252+(175+825)=500+1000=1500539+572+361引导孩子观察发现539与631相加可以凑成整百,于是交换572和361两个加数的位置,变成539+361+572即:539+572+361=539+361+572小试牛刀158+262+138 375+219+225 276+228+353375+1034+966 378+114+222 732+580+268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

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结合律。

用字母表示为:(a+b)+c=a+(b+c)。

例如:365+458+242观察发现后两个加数可以相加成整百数,于是变成365+(458+242)。

即: 365+458+242=365+(458+242)=365+700=1065小试牛刀1034+780+966 375+219+381+225 2214+638+286(181+2564)+2719 378+44+114+242+222 276+228+353+219二、减法的性质1、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减去这两个数的和,也可以先减去第一个减数,再减去第二个减数。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数学乘除法的简便计算例4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数学乘除法的简便计算例4

65×145=_14_5 ×6_5_ 109×31=_3_1 ×1_09_ 44×98=_9_8 ×_44_ 346×273=_27_3 ×3_4_6
填 上用 合乘 适法 的结 数合 。律
(65×145) ×43= 65× ( 145 ×43 ) 205×(85 ×30)= (205×85 ) ×30 (38×112) ×14= 38× ( 112×14 ) 278×(25×27)= (278×25 ) ×27
乘法运算定律:
a×b = b×a
乘法交换律
a×b×c = a×(b×c)
乘法结合律
(a + b )× c = a× c+b×c
乘法分配律
5×2=10
25×4=100 125×8=1000
记住!
这三个算式是我们做简便计算题的好朋友, 我们要永远记住它!
12=4×( 3 ) 25=100÷( 4 ) 32=4×( 8 ) 125=1000÷( 8 )
3、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 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 加,
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用字母公式: (a+b)×c=a×c+b×c 或 a×(b+c) =a×b+a×c 拓展:(a-b)×c=a×c-b×c
下面哪些算式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117×3+117×7 = 117×(3+7)
乘法分配律
❖ (二)关于“0”的运算:
❖ 1、“0”不能做除数; a÷0错误
字母表示:
❖ 2、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 +0= a
字母表示:a
应用学过的定律在下面□中填上适当的数。 29+17= 17 +29 128+ 15 =15+128 186 +323=323+186 54+a= a + 54

四年级数学8种简便计算方法归类

四年级数学8种简便计算方法归类
例如:
3.2×12.5×25
=8×0.4×12.5×25
=8×12.5×0.4×25
4.加法结合律
注意对加法结合律
(a+b)+c=a+(b+c)
的运用,通过改变加数的位置来获得更简便的运算。
例如:
5.76+13.67+4.24+6.33
=(5.76+4.24)+(13.67+6.33)
5.拆分法和乘法分配律结合
分数裂项的三大关键特征:
(1)分子全部相同,最简单形式为都是1的,复杂形式可为都是x(x为任意自然数)的,但是只要将x提取出来即可转化为分子都是1的运算。
(2)分母上均为几个自然数的乘积形式,并且满足相邻2个分母上的因数“首尾相接”
(3)分母上几个因数间的差是一个定值。
公式:
1.提取公因式
这个方法实际上是运用了乘法分配律,将相同因数提取出来,考试中往往剩下的项相加减,会出现一个整数。
注意相同因数的提取。
例如:
0.92×1.41+0.92×8.59
=0.92×(1.41+8.59)
2.借来借去法
看到名字,就知道这个方法的含义。用此方法时,需要注意观察,发现规律。还要注意还哦 ,有借有还,再借不难。
例如:
2072+2052+2062+2042+2083
=(2062x5)+10-10-20+21
7.利用公式法
(1) 加法:
交换律,a+b=b+a
结合律,(a+b)+c=a+(b+c)
(2) 减法运算性质:
a-(b+c)=a-b-c,
a-(b-c)=a-b+c

四年级数学简便计算方法汇总

四年级数学简便计算方法汇总

一、乘法:1.因数含有25和125的算式:例如①:25×42×4我们牢记25×4=100,所以交换因数位置,使算式变为25×4×42.同样含有因数125的算式要先用125×8=1000。

例如②:25×32此时我们要根据25×4=100将32拆成4×8,原式变成25×4×8。

例如③:72×125我们根据125×8=1000将72拆成8×9,原式变成8×125×9。

重点例题:125×32×25=(125×8)×(4×25)2.因数含有5或15、35、45等的算式:例如:35×16我们根据需要将16拆分成2×8,这样原式变为35×2×8。

因为这样就可以先得出整十的数,运算起来比较简便。

3.乘法分配率的应用:例如:56×32+56×68我们注意加号两边的算式中都含有56,意思是32个56加上68个56的和是多少,于是可以提出56将算式变成56×(32+68)如果是56×132—56×32一样提出56,算是变成56×(132-32)注意:56×99+56应想99个56加上1个56应为100个56,所以原式变为56×(99+1)或者56×101-56=56×(101-1)另外注意综合运用,例如:36×58+36×41+36=36×(58+41+1)47×65+47×36-47=47×(65+36-1)4.乘法分配率的另外一种应用:例如:102×47我们先将102拆分成100+2算式变成(100+2)×47然后注意将括号里的每一项都要与括号外的47相乘,算式变为:100×47+2×47例如:99×69我们将99变成100-1算式变成(100-1)×69然后将括号里的数分别乘上69,注意中间为减号,算式变成:100×69-1×69二、除法:1.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除以这两个数的乘积:例如:32000÷125÷8我们可以将算式变为32000÷(125×8)=32000÷10002.例如:630÷18我们可以将18拆分成9×2这时原式变为630÷(9×2)注意要加括号,然后打开括号,原式变成630÷9÷2=70÷2三、乘除综合:例如6300÷(63×5)我们需要打开括号,此时要将括号里的乘号变为除号,原式变为6300÷63÷5小结:简便运算一定要在做题时仔细观察,不可盲目照抄,要多动脑筋哦~一、加法:1.利用加法交换律例如:254+158+246我们首先观察发现254与246相加可以凑成整百,于是交换158和246两个加数的位置,变成254+246+158。

四年级上小数乘法简便运算

四年级上小数乘法简便运算

四年级上小数乘法简便运算
引言
本文档旨在提供四年级学生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方法。

小数乘法是数学学科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掌握简便运算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基础概念
在进行小数乘法运算之前,学生需要掌握以下基础概念:
1. 小数是指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共同构成的数;
2. 乘法是一种数学运算,表示将两个或多个数相乘得到积。

简便运算方法
方法一:转化为整数乘法
1. 将小数转化为整数;
2. 根据整数乘法的规则进行计算;
3. 最后将结果转化回小数。

方法二:先练整数乘法,再引入小数
1. 学生首先通过练整数乘法,掌握乘法的基本运算规则;
2. 随后,引入小数,并将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进行计算。

计算示例
以下是一些小数乘法的计算示例,请学生按照上述简便运算方法进行计算:
1. 0.5 ×
2.3 = 1.15
2. 1.8 × 0.6 = 1.08
3. 0.25 × 0.4 = 0.1
总结
通过掌握简便运算方法,学生可以更轻松地进行小数乘法的计算。

同时,还应鼓励学生多做练,加深对小数乘法的理解和掌握。

希望本文档能够对四年级学生的小数乘法研究有所帮助。

_以上为简便运算方法,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_。

四年级数学乘法的简便算法

四年级数学乘法的简便算法

乘法的简便算法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一个数连续乘两个一位数,改成乘这两个一位数的积;或者把一个数乘两位数,改成连续乘两个一位数的简便算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和比价使同学们掌握乘法的一些简便算法,并且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分析、判断的能力,增强使用简便算法的择优意识。

教学重点:简便算法的算理。

教学难点:简便算法方法的选择。

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口算(略)2.板演商店有5盒手电筒,每盒12个,每个电筒卖6元,一共可以卖多少元?(要求学生列综合算式,用两种方法解答。

)第一种方法:第二种方法:答:一共可以卖360元。

答:一共可以卖360元。

引导学生比较,由于这两种解法结果相同,因此,可以用等号连接起来。

教师明确:三个数相乘,除了从左到右依次相乘外,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结果不变。

教师提问:在这道题里哪种算法简便,为什么?(第二种算法后两个数相乘得整十数,因此,第二种算法简便。

)教师明确:我们可以利用这一规律,把一个数连续乘两个一位数,改写成乘这两个一位数的乘积,比较简便。

(板书课题:乘法的简便算法)二、学习新课(一)教学例1:1.组织学生讨论:(1)这道连乘题依次计算你觉得怎样?(2)怎样算比较简便,你是怎样想的?这道连乘题如果依次计算,不容易口算得出结果。

如果把后两个因数相乘,正好是10,再和第一个因数相乘,就可以很快地用口算算出得数。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2.教师质疑:这道题怎样计算简便?为什么不改成(45×2)×9?3.练一练(二)出示例2:1.教师谈话:有时我们可以把刚才总结的规律反过来用,也就是一个数乘两位数,改写成连续乘两个一位数,计算比较简便。

2.组织学生讨论:口算不容易算出结果,我们可以把16改写成哪两个一位数相乘?全班交流,学生可能回答: 4×4,2×8 。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提问:第二种方法把它改写成25×2×8 或25×8×2哪种简便?(显然前者简便,因此我们采用前一种。

四年级数学乘除法简便计算题

四年级数学乘除法简便计算题

四年级数学乘除法简便计算题一、乘法简便计算。

1. 25× 44解析:可以把44拆分成40 + 4,然后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

计算过程:25×44 = 25×(40 + 4)=25×40+25×4 = 1000 + 100=1100。

2. 125× 88解析:把88拆分成80+8,再根据乘法分配律计算。

计算过程:125×88 = 125×(80 + 8)=125×80+125×8 = 10000+1000 = 11000。

3. 15× 102解析:将102拆分成100+2,运用乘法分配律。

计算过程:15×102 = 15×(100 + 2)=15×100+15×2 = 1500+30 = 1530。

4. 36× 99解析:把99写成100 1,利用乘法分配律。

计算过程:36×99 = 36×(100 1)=36×100-36×1 = 3600 36=3564。

5. 23× 199解析:把199写成200 1,再用乘法分配律。

计算过程:23×199 = 23×(200 1)=23×200-23×1 = 4600-23 = 4577。

6. 45× 21解析:把21拆分成20+1,根据乘法分配律计算。

计算过程:45×21 = 45×(20 + 1)=45×20+45×1 = 900+45 = 945。

7. 56× 101 56解析:可把式子看作56×101-56×1,利用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算a× c b× c=(a b)×c,这里a = 101,b = 1,c = 5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过程:18×20
24×40 15×40
15=( )×( )
24=( )×( )
30=( )×( )
36=( )×( )
二、新授
出示例4主题图
什么是“一打”?
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
“一打”表示12个。
观察主题图,独立解决题目中的问题。
找三个代表性的解题方法进行板演。
板演:
《乘法中的简便计算》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P44/例4(两个数相乘的乘法中的简便计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把一个数乘两位数,改成连续乘两个一位数的简便算法。
2.培养学生分析、判断、推理的能力,增强使用简便算法的择优意识。
教学重点:
简便算法的算理。
教学难点:
把一个两位数改成两个合适的一位数相乘的方法。
(1)25×12=300(元)
(2)25×12
=25×(3×4)
=(25×4)×3
=100×3
=300(元)
(3)12×25
=12×(100÷4)
=12×100÷4
=1200÷4
=300(元)
第1种直接计算。
第2种把其中的一个两位数的因数改成了两个一位数相乘的形式。
引导学生观察三个算式及解决方法。
你喜欢哪种方法?在以后的解题过程中,你能应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吗?
第三种把其中的一个因数改成了两个数相除的形式,然后变成乘除混合运算,可以任意交换位置进行简便计算。
根据主题图,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教师选择性地板书。
小组合作分工完成黑板上的题目。
小组内交流。
全班交流。
教师要注意学生在简算过程中,是否正确地采用了简便计算的方法。
三、小结
学生谈收获,小结重点及应该注意的问题。
教师完善板书。
四、巩固练习
P47/4、5
板书设计:
乘法中的简便计算
12×25=300(元) 12×25 12×25
=(3×4)×25 =12×(100÷4)
=3×(4×25) =12×100÷4
=3×100 =1200÷4
=300(元) =300(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