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的分布与消毒灭菌带答案(参考相关)

合集下载

3细菌的分布与消毒灭菌带答案2016.10.30

3细菌的分布与消毒灭菌带答案2016.10.30

第三章细菌分布与消毒灭菌一、单5选11.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称为:A.消毒B.灭菌C.无菌D.防腐E.无菌操作2.杀灭物体上病原微生物的方法称为:A.消毒B.灭菌C.无菌D.防腐E.无菌操作3.微生物学实验过程中防止污染与感染的方法称为:A.消毒B.灭菌C.无菌D.防腐E.无菌操作4.消毒的含义是:A.杀灭物体上所有的微生物B.杀死物体上的病原微生物C.使物体上无活菌存在D.杀死含芽胞的细菌E.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5.灭菌的概念是:A.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B.杀死物体上的病原微生物C.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方法D.杀死细菌繁殖体E.使物体不含活菌6.防腐的概念是:A.杀灭物体上所有的微生物B.杀死物体上的病原微生物C.使物体上无活菌存在D.杀死含芽胞的细菌E.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7.无菌是指:A.杀灭物体上的所有微生物B.杀死物体上的病原微生物C.物体上无活的微生物存在D.杀死含芽胞的细菌E.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8.下列哪项可经巴氏消毒法灭活:A.牛奶B.空气C.手术器械D.基础培养基E.物体表面9.巴氏消毒法的温度和时间是:A.100℃ 10分钟B.121℃ 15分钟C.80℃ 10分钟D.62℃ 30分钟E.71.7℃ 30分钟10.高压蒸汽灭菌法的参数为:A.100℃10~20分钟B.121.3℃15~20分钟C.80 ℃ 5~10分钟D.62℃30分钟E.71.7℃15~30分钟11.正常微生物群是指:A.广泛存在于正常人体内脏的微生物群B.存在于正常人体所有腔道的微生物群C.正常时对人体无害也无利的微生物群D.存在于出生前后的正常人群体表的微生物群E.存在于正常人体体表的微生物群12.条件致病微生物的致病条件不包括:A.寄居部位的改变 B.免疫功能降低 C.微生物群分布失调D.长期大量应用广谱抗菌药,正常微生物群被抑制E.使用有关的微生态制剂13.正常微生物群对人体的生理作用不包括:A.生物拮抗 B.营养作用 C.抗炎症作用D.免疫作用 E.抗衰老作用14.大肠杆菌通常寄生于正常人体的:A.皮肤 B.口腔 C.外耳道 D.肠道 E.尿道15.幽门螺杆菌常寄生于人体的部位是:A.胃 B.口腔 C.皮肤 D.外耳道 E.尿道16.因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引起的腹泻属于:A.外源性感染 B.微生物失调 C.交叉感染D.环境污染感染 E.潜伏感染17.治疗微生物群失调症可使用:A.维生素 B.纤维素 C.抗生素 D.类毒素 E.微生物制剂18.*随着年龄的增长,肠道内明显减少的细菌是:A.双岐杆菌 B.乳酸杆菌 C.大肠杆菌 D.葡萄球菌 E.肠球菌19.关于条件致病微生物感染,下列叙述哪项正确:A.为外源性感染B.均为医院内感染 C.近年感染率明显下降D.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易发生 E.均为菌群失调所致20.水源被细菌污染后,常可引起:A.呼吸道传染病B.消化道传染病 C.伤口化脓性感染D.泌尿道感染 E.厌氧菌感染21.正常人体有正常菌群分布的部位是:A.脑组织B.胃内 C.血液D.心脏 E.体表及外界相通的腔道22.土壤的芽胞菌感染人体的常见途径为:A.消化道B.呼吸道 C.血液D.伤口E.接触23.下列何种不是湿热灭菌法:A.巴氏消毒法 B. 滤过除菌法 C. 煮沸法D. 高压蒸气灭菌法 E.间歇蒸气灭菌法24.火焰灼烧灭菌法适合的对象是:A.培养基B. 接种环C.手术器械D. 敷料E. 一次性注射用具25.下列消毒灭菌法正确的是:A. 接种环——干烤B. 手术器械——漂白粉C. 饮水——过滤除菌D.体温表——煮沸E.敷料包——离压蒸汽灭菌法26.下列有关紫外线描述,哪项不正确:A.穿透力强 B.常用于空气、物品表面消毒C.消毒效果与作用时间有关D.对人体皮肤、眼睛有损失作用E.能干扰细菌DNA复制与转录27.利用紫外线灯杀菌时,紫外线的照射时间为:A. 5minB. 30minC. 60minD.10minE.15min28. 紫外线最强的杀菌波长应为:A.265-266nmB.200-300nmC.136-390nmD.136-260nmE.236-300nm29.一次性医用塑料制品的大量消毒可采用:A.煮沸 B.巴氏消毒法 C.电离辐射D.干热灭菌法 E.高压蒸汽灭菌法30.不属重金属盐类的消毒剂是:A.高锰酸钾B. 氯化汞C. 汞溴红D.硝酸银E. 蛋白银31.乙醇消毒剂常用的浓度是:A.100% B.95% C.75% D.50% E.30%32.乙醇的消毒机制是:A. 干扰染色体的复制和转录B. 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C. 蛋白质凝固、变形 D .干扰代谢 E.破坏细胞壁33.新生儿预防淋病奈瑟菌性结膜炎可用哪种化学消毒剂:A.0.1%硝酸银B. 1%硝酸银C. 3%过氧化氢D.75%乙醇E.以上不是34.地面、排泄物消毒可采用的是:A. 0.1%高锰酸钾B. 1%硝酸银C. 3%过氧化氢D .75%乙醇 E.生石灰35.含糖类、血清或鸡蛋的培养基灭菌宜采用:A.煮沸法B.流通蒸汽灭菌法C. 间歇蒸汽灭菌法D.高压蒸汽灭菌法E.干烤法36.正常菌群变为条件致病菌的条件中,错误的是:A.机体免疫力下降B.寄居部位改变C. 机体外伤D.饮食不洁E.大剂量使用抗生素37.常用于手术器械灭菌的是:A.高压蒸汽灭菌法B.紫外线照射法C.巴氏消毒法D.滤过除菌法E.干烤法38.影响消毒剂效果的因素中,最不重要的是:A. 消毒剂的使用浓度B. 消毒剂的作用时间C. 微生物的种类与数量D. 湿度E.温度39.根据微生物的危害程度分类埃博拉病毒属于:A. 第一类微生物B. 第二类微生物C.第三类微生物D.第四类微生物E.第五类微生物40.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分级中安全防护级别最高的是:A. BSL-1B. BSL-2C. BSL-3D. BSL-4E. BSL-5答案:1.B2.A3.E4.B5.A6.E7.C8.A9.D 10.B 11.E 12.E 13.C 14.D 15.A 16.B 17.E 18.A 19.D 20.B 21.E 22.D 23.B 24.B 25.E 26.A 27.C 28.A 29.C 30.A31.C 32.C 33.B 34.E 35.C 36.D 37.A 38.D 39.D 40.D二、填空题1.化学消毒剂杀菌或抑菌的作用机制有、和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等类型2.常用于饮用水消毒和游泳池水消毒的消毒剂是和。

细菌的分布与消毒灭菌资料

细菌的分布与消毒灭菌资料

细菌素:是某些细菌产生的,只对产生菌亲缘关系相近的细菌有抗菌 作用的一类蛋白质。
中草药:一些中草药有抑菌、杀菌作用。
复习思考题
一.解释热原质、菌群失调、消毒、灭菌、防腐、无菌操作等 概念 细菌有哪些代谢产物?它们分别有哪些医学意义? 了解细菌的分布与护理工作有什么关系? 何种情况下正常菌群可转变为条件致病菌? 请为下列物品或部位选一种最理想的消毒灭菌方法: 手术室 、手术 器械、注射器、排泄物、碗筷、牛奶。
消毒剂
环境
种类
作用时间
菌龄
有机物
温度
数量
表面张力
细菌 浓度 种类 酸碱度 穿透力
来苏: 煤酚皂液的杀菌能力与苯酚相似,其石炭酸系数随 成分与菌种的不同而异,处于1.6~5之间。含0.3%~0.6% 本品溶液10分钟能使大部分致病菌死亡,杀灭芽孢需要较高 浓度和较长时间。本消毒剂中主要杀菌成分为甲酚,三种异 构体的杀菌作用相似,其石碳酸系数介于2.0~2.7之间。
胃 一般无菌 肠 道 大肠埃希菌、产气肠杆菌、变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葡萄球菌、
肠球菌、类杆菌、产气荚膜梭菌、破伤风梭菌、双歧杆菌、乳杆 菌、白假丝酵母菌 尿 道 葡萄球菌、类白喉棒状杆菌、非致病性分枝杆菌。 阴 道 乳杆菌、大肠埃希菌、类白喉棒状杆菌、白假丝酵母菌。
三、人体正 常菌群及其 意义
参与
人体常见的正常菌群
部位
主要菌群
皮 肤 葡萄球菌、类白喉棒状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丙酸杆菌、白假丝酵 母菌、非致病性分枝杆菌。
口 腔 葡萄球菌、甲型和丙型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奈瑟菌、乳杆菌、类 白喉棒状杆菌、放线菌、螺旋体、白假丝酵母菌、梭菌。
鼻咽腔 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奈瑟菌、类杆菌。 外耳道 葡萄球菌、类白喉棒状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非致病性分枝杆菌。 眼结膜 葡萄球菌、干燥棒状杆菌、类白喉棒状杆菌。

细菌分布的习题及答案

细菌分布的习题及答案

细菌分布的习题及答案细菌分布的习题及答案细菌是一类微小的生物体,存在于地球上的各个角落。

它们在自然界中的分布方式多种多样,与环境因素、生态系统和宿主有着密切的关系。

下面将介绍一些关于细菌分布的习题,并给出相应的答案。

习题一:细菌在水体中的分布水体是细菌生存的重要环境之一。

请问以下哪个因素对细菌在水体中的分布起到重要作用?A. 水的温度B. 水的颜色C. 水的味道D. 水的流速答案:A. 水的温度细菌对水的温度非常敏感,不同的温度对其生存和繁殖能力有着不同的影响。

一般来说,细菌在较高的温度下繁殖较快,而在较低的温度下繁殖较慢。

因此,水的温度对细菌在水体中的分布起到重要作用。

习题二:细菌在土壤中的分布土壤是细菌最常见的栖息地之一。

请问以下哪个因素对细菌在土壤中的分布起到重要作用?A. 土壤的酸碱度B. 土壤的颗粒大小C. 土壤的气候条件D. 土壤的颜色答案:A. 土壤的酸碱度细菌对土壤的酸碱度非常敏感,不同的酸碱度对其生存和繁殖能力有着不同的影响。

一般来说,细菌在中性或微酸性的土壤中生存和繁殖能力较强,而在过酸或过碱的土壤中生存和繁殖能力较弱。

因此,土壤的酸碱度对细菌在土壤中的分布起到重要作用。

习题三:细菌在人体中的分布人体是细菌生存和繁殖的理想环境之一。

请问以下哪个部位是细菌最常见的栖息地?A. 肠道B. 皮肤C. 呼吸道D. 泌尿系统答案:A. 肠道细菌在人体中的分布广泛,但最常见的栖息地是肠道。

人体肠道内寄生着大量的细菌,其中包括许多有益细菌,如帮助消化食物和维持肠道健康的乳酸菌。

肠道细菌对人体的健康和免疫系统起着重要的作用。

习题四:细菌在空气中的分布空气是细菌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

请问以下哪个因素对细菌在空气中的分布起到重要作用?A. 空气湿度B. 空气温度C. 空气压力D. 空气颗粒物含量答案:D. 空气颗粒物含量细菌在空气中主要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的颗粒物进行传播。

因此,空气中的颗粒物含量对细菌在空气中的分布起到重要作用。

细菌的分布与消毒灭菌带答案

细菌的分布与消毒灭菌带答案

第三章细菌分布与消毒灭菌一、单5选11.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称为:A.消毒B.灭菌C.无菌D.防腐E.无菌操作2.杀灭物体上病原微生物的方法称为:A.消毒B.灭菌C.无菌D.防腐E.无菌操作3.微生物学实验过程中防止污染与感染的方法称为:A.消毒B.灭菌C.无菌D.防腐E.无菌操作4.消毒的含义是:A.杀灭物体上所有的微生物B.杀死物体上的病原微生物C.使物体上无活菌存在D.杀死含芽胞的细菌E.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5.灭菌的概念是:A.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B.杀死物体上的病原微生物C.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方法D.杀死细菌繁殖体E.使物体不含活菌6.防腐的概念是:A.杀灭物体上所有的微生物B.杀死物体上的病原微生物C.使物体上无活菌存在D.杀死含芽胞的细菌E.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7.无菌是指:A.杀灭物体上的所有微生物B.杀死物体上的病原微生物C.物体上无活的微生物存在D.杀死含芽胞的细菌E.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8.下列哪项可经巴氏消毒法灭活:A.牛奶B.空气C.手术器械D.基础培养基E.物体表面9.巴氏消毒法的温度和时间是:A.100℃ 10分钟B.121℃ 15分钟C.80℃ 10分钟D.62℃ 30分钟E.71.7℃ 30分钟10.高压蒸汽灭菌法的参数为:A.100℃10~20分钟B.121.3℃15~20分钟C.80 ℃ 5~10分钟D.62℃30分钟E.71.7℃15~30分钟11.正常微生物群是指:A.广泛存在于正常人体内脏的微生物群B.存在于正常人体所有腔道的微生物群C.正常时对人体无害也无利的微生物群D.存在于出生前后的正常人群体表的微生物群E.存在于正常人体体表的微生物群12.条件致病微生物的致病条件不包括:A.寄居部位的改变 B.免疫功能降低 C.微生物群分布失调D.长期大量应用广谱抗菌药,正常微生物群被抑制E.使用有关的微生态制剂13.正常微生物群对人体的生理作用不包括:A.生物拮抗 B.营养作用 C.抗炎症作用D.免疫作用 E.抗衰老作用14.大肠杆菌通常寄生于正常人体的:A.皮肤 B.口腔 C.外耳道 D.肠道 E.尿道15.幽门螺杆菌常寄生于人体的部位是:A.胃 B.口腔 C.皮肤 D.外耳道 E.尿道16.因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引起的腹泻属于:A.外源性感染 B.微生物失调 C.交叉感染D.环境污染感染 E.潜伏感染17.治疗微生物群失调症可使用:A.维生素 B.纤维素 C.抗生素 D.类毒素 E.微生物制剂18.*随着年龄的增长,肠道内明显减少的细菌是:A.双岐杆菌 B.乳酸杆菌 C.大肠杆菌 D.葡萄球菌 E.肠球菌19.关于条件致病微生物感染,下列叙述哪项正确:A.为外源性感染B.均为医院内感染 C.近年感染率明显下降D.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易发生 E.均为菌群失调所致20.水源被细菌污染后,常可引起:A.呼吸道传染病B.消化道传染病 C.伤口化脓性感染D.泌尿道感染 E.厌氧菌感染21.正常人体有正常菌群分布的部位是:A.脑组织B.胃内 C.血液D.心脏 E.体表及外界相通的腔道22.土壤的芽胞菌感染人体的常见途径为:A.消化道B.呼吸道 C.血液D.伤口E.接触23.下列何种不是湿热灭菌法:A.巴氏消毒法 B. 滤过除菌法 C. 煮沸法D. 高压蒸气灭菌法 E.间歇蒸气灭菌法24.火焰灼烧灭菌法适合的对象是:A.培养基B. 接种环C.手术器械D. 敷料E. 一次性注射用具25.下列消毒灭菌法正确的是:A. 接种环——干烤B. 手术器械——漂白粉C. 饮水——过滤除菌D.体温表——煮沸E.敷料包——离压蒸汽灭菌法26.下列有关紫外线描述,哪项不正确:A.穿透力强 B.常用于空气、物品表面消毒C.消毒效果与作用时间有关D.对人体皮肤、眼睛有损失作用E.能干扰细菌DNA复制与转录27.利用紫外线灯杀菌时,紫外线的照射时间为:A. 5minB. 30minC. 60minD.10minE.15min28. 紫外线最强的杀菌波长应为:A.265-266nmB.200-300nmC.136-390nmD.136-260nmE.236-300nm29.一次性医用塑料制品的大量消毒可采用:A.煮沸 B.巴氏消毒法 C.电离辐射D.干热灭菌法 E.高压蒸汽灭菌法30.不属重金属盐类的消毒剂是:A.高锰酸钾B. 氯化汞C. 汞溴红D.硝酸银E. 蛋白银31.乙醇消毒剂常用的浓度是:A.100% B.95% C.75% D.50% E.30%32.乙醇的消毒机制是:A. 干扰染色体的复制和转录B. 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C. 蛋白质凝固、变形 D .干扰代谢 E.破坏细胞壁33.新生儿预防淋病奈瑟菌性结膜炎可用哪种化学消毒剂:A.0.1%硝酸银B. 1%硝酸银C. 3%过氧化氢D.75%乙醇E.以上不是34.地面、排泄物消毒可采用的是:A. 0.1%高锰酸钾B. 1%硝酸银C. 3%过氧化氢D .75%乙醇 E.生石灰35.含糖类、血清或鸡蛋的培养基灭菌宜采用:A.煮沸法B.流通蒸汽灭菌法C. 间歇蒸汽灭菌法D.高压蒸汽灭菌法E.干烤法36.正常菌群变为条件致病菌的条件中,错误的是:A.机体免疫力下降B.寄居部位改变C. 机体外伤D.饮食不洁E.大剂量使用抗生素37.常用于手术器械灭菌的是:A.高压蒸汽灭菌法B.紫外线照射法C.巴氏消毒法D.滤过除菌法E.干烤法38.影响消毒剂效果的因素中,最不重要的是:A. 消毒剂的使用浓度B. 消毒剂的作用时间C. 微生物的种类与数量D. 湿度E.温度39.根据微生物的危害程度分类埃博拉病毒属于:A. 第一类微生物B. 第二类微生物C.第三类微生物D.第四类微生物E.第五类微生物40.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分级中安全防护级别最高的是:A. BSL-1B. BSL-2C. BSL-3D. BSL-4E. BSL-5答案:1.B2.A3.E4.B5.A6.E7.C8.A9.D 10.B 11.E 12.E 13.C 14.D 15.A 16.B 17.E 18.A 19.D 20.B 21.E 22.D 23.B 24.B 25.E 26.A 27.C 28.A 29.C 30.A31.C 32.C 33.B 34.E 35.C 36.D 37.A 38.D 39.D 40.D二、填空题1.化学消毒剂杀菌或抑菌的作用机制有、和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等类型2.常用于饮用水消毒和游泳池水消毒的消毒剂是和。

细菌分布的习题及答案

细菌分布的习题及答案

细菌分布的习题及答案细菌分布的习题及答案细菌是一类微小的单细胞生物,它们存在于我们周围的环境中,并且在我们的身体内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了解细菌的分布和生态特征对于我们认识这个微观世界以及防止疾病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提出一些关于细菌分布的习题,并给出相应的答案。

习题一:细菌主要分布在哪些环境中?答案:细菌可以存在于各种环境中,包括土壤、水体、空气、动植物体表面以及人体内部等。

它们可以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并且在不同的环境中有不同的生存策略。

习题二:细菌在人体内的分布情况如何?答案:人体内存在着大量的细菌,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肠道中的菌群。

肠道菌群对于人体的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参与食物消化、维持免疫系统平衡以及合成某些维生素等。

此外,细菌还存在于皮肤、口腔、呼吸道等部位,它们与人体共生共存,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引发疾病。

习题三:细菌的传播途径有哪些?答案:细菌的传播途径多种多样,主要包括空气传播、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和食物水源传播等。

在空气传播中,细菌通过空气中的微小颗粒或飞沫悬浮在空气中,然后被人体吸入。

飞沫传播是指细菌通过咳嗽、打喷嚏等方式进入空气中,然后被他人吸入。

接触传播是指细菌通过直接接触感染者的皮肤或黏膜进入他人体内。

食物水源传播是指细菌通过食物或水源进入人体,这种传播途径在食物卫生不达标的情况下尤为常见。

习题四:如何预防细菌的传播?答案:要预防细菌的传播,首先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包括勤洗手、避免用手触摸面部、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部遮挡口鼻等。

其次,要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定期清洁和消毒居住和工作环境。

此外,要注意食品安全,选择新鲜的食材,正确加工和储存食物,避免食用过期或不洁食物。

最后,接种疫苗也是预防某些细菌疾病的有效方法。

习题五:细菌的分布与环境因素有关吗?答案:是的,细菌的分布与环境因素密切相关。

不同的细菌对于温度、湿度、酸碱度、氧气浓度等环境条件有不同的适应性。

例如,一些细菌可以在高温环境中生存,而一些细菌则对低温环境更为适应。

兽医微生物基础模拟试题

兽医微生物基础模拟试题

兽医微生物基础模拟试题一、名词解释1.原生质体:G+菌的细胞壁几乎完全缺失,原生质仅被一层细胞膜包住,称为原生质体。

2.菌落: 单个细菌繁殖成一堆肉眼可见的细菌集落,称为菌落。

3.芽孢:某些细菌在一定环境条件下,能在菌体内部形成一个圆形或卵圆形小体,称为内芽胞(endospore)或芽胞。

4.鉴别培养基:利用各种细菌分解糖类和蛋白质的能力及其代谢产物的不同,在培养基中加入特定的作用底物,观察细菌在其生长后分解底物的作用如何,从而鉴别细菌。

5.正常菌群:在机体免疫功能正常时,寄居在正常动物体的微生物对动物无害即为动物正常微生物群或称正常菌群。

6.病毒基因重配:基因组分节段、分类地位相接近的两个毒株同时感染某一个细胞市,二者可以互换其基因节段,产生稳定的或不稳定的重配毒株。

7.消毒:杀死物体上的病原微生物,但不一定杀死全部微生物的方法。

8.细菌素:某些细菌能产生一种仅作用于近缘关系细菌的抗生素样物质,其抗菌范围很窄。

9.质粒:细菌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为闭合环状的双股DNA,大小不等,带有遗传信息,控制细菌某些特定的遗传性状。

10.培养基:由适合于细菌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配置而成的营养基质,可供细菌在其中繁殖。

11.半数致死量:能够使接种的实验动物在感染后一定时限内死亡一半所需要的微生物或毒素量。

12.接合:两个完整的细菌细胞通过性菌毛直接接触,由供体菌将质粒DNA转移给受体菌的过程。

13.类毒素:外毒素在0.4%的甲醛溶液作用下,经过一段时间可以脱毒,但仍保留原有的抗原性,称为类毒素。

14.炭疽杆菌“串珠反应”:在含有0.5IU/ml的培养基中,幼龄炭疽杆菌因细胞壁的肽聚糖合成受到抑制,形成原生质体相互连接成串,称为“串珠反应”。

15.兽医微生物学:主要研究与动物有关的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性状、对动物的致病机理、特异性诊断方法以及预防和治疗感染性疾病的措施,以控制甚至消灭此类疾病为目的的一门科学。

16.脂多糖:革兰阴性菌细胞壁外膜伸出的特殊结构,即细菌内毒素。

消毒灭菌考试题及答案

消毒灭菌考试题及答案

消毒灭菌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种物质不是常用的化学消毒剂?A. 酒精B. 过氧化氢C. 紫外线D. 碘伏答案:C2. 消毒灭菌的目的是:A. 杀死所有微生物B. 杀死或去除病原微生物C. 杀死所有生物D. 去除所有微生物答案:B3. 医院中常用的灭菌方法是:A. 干热灭菌B. 湿热灭菌C. 化学灭菌D. 紫外线灭菌答案:B4. 下列哪种设备不是用于消毒灭菌的?A. 压力蒸汽灭菌器B. 紫外线灯C. 超声波清洗机D. 环氧乙烷灭菌器答案:C5. 消毒剂的浓度越高,其消毒效果:A. 一定越好B. 可能更好C. 不一定D. 无关答案:C6. 消毒灭菌后的物品,应如何存放?A. 随意放置B. 暴露于空气中C. 密封保存D. 置于潮湿环境中答案:C7. 下列哪种方法不属于物理灭菌法?A. 热力灭菌B. 辐射灭菌C. 过滤灭菌D. 化学灭菌答案:D8. 消毒剂的使用浓度应根据什么来确定?A. 消毒剂的价格B. 消毒剂的品牌C. 消毒剂的生产厂家D. 消毒剂的说明书答案:D9. 消毒灭菌过程中,下列哪个因素对消毒效果影响最大?A. 消毒剂的种类B. 消毒剂的浓度C. 消毒剂的作用时间D. 以上都是答案:D10. 消毒灭菌后的物品,应如何进行质量检测?A. 目测检查B. 细菌培养C. 化学指示剂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1. 消毒灭菌的基本原则包括:A. 选择合适的消毒剂B. 确保消毒剂的有效浓度C. 保证足够的消毒时间D. 定期更换消毒剂答案:ABCD2. 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消毒剂的效果?A. 消毒剂的浓度B. 环境温度C. 环境湿度D. 微生物的种类答案:ABCD3. 消毒灭菌的常用方法有:A. 热力灭菌B. 化学灭菌C. 辐射灭菌D. 过滤灭菌答案:ABCD4. 下列哪些措施可以提高消毒灭菌的效果?A. 增加消毒剂的浓度B. 提高消毒环境的温度C. 延长消毒时间D. 定期更换消毒剂答案:ABCD5. 消毒灭菌的常见问题包括:A. 消毒剂浓度不足B. 消毒时间不够C. 消毒剂过期D. 消毒剂污染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所有消毒剂都可以用来灭菌。

消毒灭菌试题及答案

消毒灭菌试题及答案

消毒灭菌试题及答案消毒灭菌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手段,其目的是消除或减少病原微生物,降低感染风险。

以下是一套消毒灭菌的试题及答案,供学习和参考。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种方式不属于物理消毒法?A. 紫外线照射B. 热力消毒C. 化学消毒剂D. 辐射消毒答案:C2. 常用于皮肤消毒的消毒剂是以下哪一种?A. 75%酒精B. 84消毒液C. 过氧化氢D. 碘酊答案:A3. 高级消毒是指能够杀灭或去除所有类型的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的消毒方法。

以下哪种消毒方法不属于高级消毒?A. 过氧乙酸消毒B. 甲醛熏蒸C. 碘伏消毒D. 戊二醛浸泡答案:C4. 下列哪种情况不适合使用紫外线消毒?A. 空气消毒B. 表面消毒C. 液体消毒D. 所有上述情况答案:C5. 热力消毒中,煮沸消毒法通常需要煮沸多长时间?A. 5分钟B. 10分钟C. 15分钟D. 20分钟答案:B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消毒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消除或________病原体的过程。

答案:减少7. 灭菌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所有微生物,包括________。

答案:细菌芽孢8. 常用的物理消毒方法包括热力消毒、紫外线照射和________。

答案:辐射消毒9. 化学消毒剂根据其作用水平分为________、中效消毒剂和低效消毒剂。

答案:高效消毒剂10. 消毒剂的浓度、________和作用时间是影响消毒效果的重要因素。

答案:温度三、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11. 简述消毒与灭菌的区别。

答案:消毒是指使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减少病原微生物到安全水平的过程,不一定能杀死所有的微生物,特别是细菌芽孢。

而灭菌是指使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所有类型的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达到无菌状态。

12. 描述煮沸消毒法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答案:煮沸消毒法的操作步骤包括:首先将待消毒物品清洗干净,然后将其完全浸入水中,水的量要足够,以确保物品能够被水完全覆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细菌分布与消毒灭菌
一、单5选1
1.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称为:
A.消毒
B.灭菌
C.无菌
D.防腐
E.无菌操作
2.杀灭物体上病原微生物的方法称为:
A.消毒
B.灭菌
C.无菌
D.防腐
E.无菌操作
3.微生物学实验过程中防止污染与感染的方法称为:
A.消毒
B.灭菌
C.无菌
D.防腐
E.无菌操作
4.消毒的含义是:
A.杀灭物体上所有的微生物
B.杀死物体上的病原微生物
C.使物体上无活菌存在
D.杀死含芽胞的细菌
E.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
5.灭菌的概念是:
A.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
B.杀死物体上的病原微生物
C.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方法
D.杀死细菌繁殖体
E.使物体不含活菌
6.防腐的概念是:
A.杀灭物体上所有的微生物
B.杀死物体上的病原微生物
C.使物体上无活菌存在
D.杀死含芽胞的细菌
E.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
7.无菌是指:
A.杀灭物体上的所有微生物
B.杀死物体上的病原微生物
C.物体上无活的微生物存在
D.杀死含芽胞的细菌
E.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
8.下列哪项可经巴氏消毒法灭活:
A.牛奶
B.空气
C.手术器械
D.基础培养基
E.物体表面
9.巴氏消毒法的温度和时间是:
A.100℃ 10分钟
B.121℃ 15分钟
C.80℃ 10分钟
D.62℃ 30分钟
E.71.7℃ 30分钟
10.高压蒸汽灭菌法的参数为:
A.100℃10~20分钟
B.121.3℃15~20分钟
C.80 ℃ 5~10分钟
D.62℃30分钟
E.71.7℃15~30分钟
11.正常微生物群是指:
A.广泛存在于正常人体内脏的微生物群
B.存在于正常人体所有腔道的微生物群
C.正常时对人体无害也无利的微生物群
D.存在于出生前后的正常人群体表的微生物群
E.存在于正常人体体表的微生物群
12.条件致病微生物的致病条件不包括:
A.寄居部位的改变 B.免疫功能降低 C.微生物群分布失调D.长期大量应用广谱抗菌药,正常微生物群被抑制
E.使用有关的微生态制剂
13.正常微生物群对人体的生理作用不包括:
A.生物拮抗 B.营养作用 C.抗炎症作用
D.免疫作用 E.抗衰老作用
14.大肠杆菌通常寄生于正常人体的:
A.皮肤 B.口腔 C.外耳道 D.肠道 E.尿道
15.幽门螺杆菌常寄生于人体的部位是:
A.胃 B.口腔 C.皮肤 D.外耳道 E.尿道
16.因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引起的腹泻属于:
A.外源性感染 B.微生物失调 C.交叉感染
D.环境污染感染 E.潜伏感染
17.治疗微生物群失调症可使用:
A.维生素 B.纤维素 C.抗生素 D.类毒素 E.微生物制剂
18.*随着年龄的增长,肠道内明显减少的细菌是:
A.双岐杆菌 B.乳酸杆菌 C.大肠杆菌 D.葡萄球菌 E.肠球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