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时记趣同步练习
《幼时记趣》同步练习

《幼时记趣》同步练习1读懂课文内容。
2、学会围绕中心选材,详略得当的写法。
3、体会作者童年生活的乐趣。
【重点知识及能力讲解】重点一:这是学生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要指导学生借助注释和词典了解大意。
重点二:让学生体会作者童年生活的乐趣,可让学生说说自己的趣事。
难点知识及能力讲解学生第一次接触文言文,读懂课文是难点,学习时,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加以讨论,教师从旁适当点拨。
l预备训练1、给下面的字注音藐()唳()砾壑()庞()2、解释下面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明__________物外__________私_________神游________拔_________l课堂达标训练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目,明察秋毫。
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
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
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又留蚊子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及词语。
明:_______秋毫:_______私拟:_______项为之强: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个细节表现观赏群鹤舞空图的专注、入迷。
3、作者观察细致,想象奇特。
把蚊群“冲烟飞鸣”想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限填8个字)4、作者用词很生动,一个“_______”字使人想见蚊群在弥漫的烟雾中乱飞乱闯的情景;一个“_________”字使人仿佛听到鹤翔云端高亢的鸣叫。
5、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二段的主要内容。
(不超过10个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6、《幼时记趣》选自《_________》,作者是______代作家__________。
“记趣”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
读了文章后,你能说出作者幼时的乐趣来自何处吗?(不超过10个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幼时记趣》同步测试

《幼时记趣》同步测试一、语言积累运用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以土lì()tū()者为丘,āo()者为hè(),神游其中,yí()然自得。
2.解释下列成语在文中的意思。
(1)明察秋毫:(2)庞然大物:(3)夏蚊成雷:3.根据提示填空。
(1)本文作者,字,长洲(现在江苏苏州)人,代文学家。
(2)作者幼年“时有物外之趣”的原因是:(用原文回答)(3)“神游其中怡然自得”一句的“其中”指代的内容是:(原文的句子回答)(4)古代有很多诗句是描写儿童游戏的,请你默写两句。
4.找出文中的2个通假字,并做解释。
(1)通,()(2)通,()5.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以.虫蚁为兽()(2)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3)驱之.别院()(4)常蹲其.身()6. 解释下列句中“之”字的含义。
(1)①之物外之.趣()②昂首观之.()③为之.怡然称快()④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⑤至之.市()(2)①察明察.秋毫()②必细察其纹理()7. 本文童趣横生,每个细节生动传神,字里行间凸现童真。
请你品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妙用。
(1)冲.烟飞鸣(2)定.目细视8. 汉语中某些动物的叫声有其相对固定的词来描绘,如本文中的“鹤唳”。
请写出下列动物的叫声。
马犬狼虎猿狮鸟二、课内阅读【甲】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
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怡然称快。
【乙】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________,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
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9.照原文内容,把横线上的内容补充完整。
【甲】【乙】10.翻译下列句子(1)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2)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11.【甲】段划线句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有什么作用?12.【乙】段划线句子给你什么感觉,作者为什么这么写?13..有同学根据【甲】段拟写了一副对联,请你补写所缺内容。
七年级语文上册《幼时记趣》精品同步测试 苏教版

苏教版七年级上《幼时记趣》精品同步测试A 基础储备卷时间(45分钟)分值(50分)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8分)余忆童zhì()时果如鹤lì()云端以土lì()凸者为邱凹者为hè()yí()然自得盖一laìhámā()也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2分)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心之所向()徐喷以()烟作青云白鹤观( ) 使()其冲烟飞鸣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驱之()别院常蹲其身()3、积累:(5分)①《幼时记趣》节选自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他是____朝______家。
②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中,心之所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翻译下列句子:(10分)①故时有物外之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结合课文回答下列问题:(15分)①“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中的“山”和“树”指什么(用文中原话)?(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文章所记童趣有多种,请用文中句子举例:(6分)A、有想象之趣,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有细察之趣,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有童稚之趣,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在《童趣》里,作家告诉了我们怎样获得“物外之趣”,请简洁地说说。
《幼时记趣》同步练习(附答案)精选

幼时记趣●预备训练1、给下面的字注音藐()唳()砾( )壑()庞()2、解释下面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明____ 物外____ 私___神游____ 拔_________ ●课堂达标训练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目,明察秋毫。
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
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
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又留蚊子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及词语。
明:_____秋毫:_______ 私拟:___项为之强:____ 2、“______、________”一个细节表现观赏群鹤舞空图的专注、入迷。
3、作者观察细致,想象奇特。
把蚊群“冲烟飞鸣”想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限填8个字)4、作者用词很生动,一个“___”字使人想见蚊群在弥漫的烟雾中乱飞乱闯的情景;一个“___”字使人仿佛听到鹤翔云端高亢的鸣叫。
5、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二段的主要内容。
(不超过10个字)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课堂检测1、解释下列词语:明察秋毫项为之强常蹲其身凹者为壑2、翻译句子神游其中,怡然自得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_ ________________①《幼时记趣》选自____ _______,作者______,字_____,____代作家。
②本文围读“________”这一中心生动地描述了儿童时代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的趣事,表现了童年生活的乐趣。
▲课外强化训练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
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
幼时记趣同步测练

《幼时记趣》同步测练一、基础演练1. 请写出下列加点字的准确读音。
童稚.()藐.小()鹤唳()凹凸..()沟壑.()土砾()2. 正确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
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昂首欢之,项为之强。
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
3. 根据下列词义,写出课文中三个典型成语。
①形容眼力可以看清极其细小的东西。
( )②心中想象的景观。
( )③喜悦的样子,自己感到得意或安闲舒适。
( )4. 分别解释下列句中“之”和“其”的用法及意义。
故时有物外之.趣 ( ) 必细察其.纹理 ( )心之.所向 ( ) 神游其.中 ( )项为之.强 ( ) 常蹲其.身 ( )5.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实词。
①余忆童稚.时。
()②又留蚊于素.帐中。
()③凹着为壑.。
()④忽有庞.然大物()6. 写出下列两个省略句省略的词语。
①使与台齐应是:②群鹤舞空应是:二、同步解读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
夏蚊成雷?拟作群鹤舞空。
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昂首观之,项之为强。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7.找出这节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来。
8.这一节作者描写了观蚊如鹤的两个画面,请用简短的四字语写出来。
9. 在这一节中作者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种手法的作用是什么?10. 在这节中作者用了两个“果”字,用这个字的妙处是什么?11.翻译下列两个句子①夏蚊成雷?拟作群鹤舞空。
译:②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译:三、美文赏析阅读下文,并按要求做题。
醉图兰影杨补凡为余夫妇写载花小影,神情确肖.。
是.夜月色颇佳,兰影上粉墙,别有幽致。
星澜醉后兴发曰:“补凡能为君写真,我能为花图影。
”余笑曰:“花影能如人影否?”星澜取素纸铺于墙,即就.兰影,用墨浓淡图之。
日见取视,虽不成画,而花叶萧疏,自有月下之趣,芸甚宝.之,各有题咏。
(选自《浮生六忆·闲情记趣》)12. 写出下面两个字的读音。
苏教版七年级(上)《第7课 幼时记趣》同步练习卷

久之,蛇将行矣,蜘蛛忽悬丝币下,蛇复昂首待之,蜘蛛仍还守其网,如是者三四次。
蛇意稍倦,以首俯地。蜘蛛乘其不备,奋身飚下①,踞②蛇之首,抵死不动。蛇狂跳颠
掷,以至于死。蜘蛛乃盬③其脑,果腹而去。
(选自 薛福成
《物性相制》)
【注释】①飚下:带着一股风跳下。②踞:趴。③盬(ɡǔ):吃。
(1)解释加点的词语。 ①似有物制之. ②闻崖上有声甚厉. ③尝.见一蜘蛛布网壁间 ④蜘蛛乃酯其脑果腹而去.
第1页(共5页)
D.项为.之强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9.下列各句中“之”的用法与“昂首观之”不同的一项是( )
A.故时有物外之趣
B.项为之强
C.观之正浓
D.驱之别院
10.能体现本文主旨的词语是(然自得
11.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是( ) A.于.土墙凹凸处(在) B.项为之强. (僵硬) C.盖.一癞蛤蟆也(原来是) D.以土砾凸者为邱.(同“丘”,土山)
微物”的;指蚊群;指自己;林、兽、邱、壑; 19.
; 20.一个谜,混沌初开,稚
嫩好奇;一朵花,美丽动人,芳香似溢;
三、阅读理解
21.它,指蛇;凄厉;曾经;离开;觇;审视;视;A;
声明:试题解析著 作权属菁优网 所有,未经书 面同意,不得 复制发布
日期:2019/4/5 9 :43:46;用 户:qgjyus er1008 7;邮箱:qg jyus er10087.21957 750;学号:2 1985093
二、填空题
16.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藐.小
怡.然
土砾.
丘壑.
庞.然
童稚.
鹤唳.
凹凸.
17.《幼时记趣》选自
,作者
,苏州人,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七课 幼时记趣同步训练 苏教版

第七课幼时记趣同步测控TONG BU CE KONG1给加点字注音。
(1)余忆童稚.()时(2)见藐.()小微物(3)项为之强.()(4)果如鹤唳.()云端(5)凹者为壑.()(6)盖一癞蛤.()蟆.()也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必细察.其纹理()(2)明.察秋毫()(3)项为之强.()(4)素.帐()(5)鹤唳.()(6)故.时有物外之趣()3“为”字通常有下列几种意思,请给句中的“为”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A.做B.当做C.认为D.因为E.被F.是(1)项为之强()(2)以丛草为林()(3)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4)凹者为壑()4成语是长期以来人们将一些事件、典故、道理等用精练的语言概括形成的。
出自本课的成语有:(1)________(2)________(3)________5《幼时记趣》选自________,其作者是______代的________,苏州人,字________。
6指出下列各句的修辞手法。
(1)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
()(2)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
()(3)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
()比7文章所记闲情之趣有多种,请填写:(1)有想像之趣,比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有细察之趣,比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有童稚之趣,比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
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
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最新苏教版初一上学期语文《幼时记趣》同步测试

最新苏教版初一上学期语文《幼时记趣》同步测试学习是一个边学新知识边巩固的过程, 对学过的知识一定要多加练习, 这样才能进步, 所以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份幼时记趣同步测试, 供大家参考。
一.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童稚藐小拟作项为之强素帐徐喷鹤唳怡然称快凹凸土砾为壑庞然大物拔山癞蛤蟆驱之别院二.解释词义。
(一)解释句中的加点字。
(没有加点字就解释整个词语)1.童稚2.张目对日3.藐小4.纹理 5、故时有 6、私7、拟作 8、所向 9、则10、或千或百 11.果然 12.项为之强13.素帐 14、徐喷以烟 15、作青云白鹤观16.凹凸 17、丛杂 18、土砾19、神游 20、盖 21.拔山倒树22.出神 23.数十 24.观之正浓(二)找出本文的两个通假字, 并解释。
同同(三)解释下列多义词。
1.【以】①徐喷以烟②以丛草为林2.【为】①凹者为壑②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③项为之强3.【而】①拔山倒树而来②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4.【其】①必细察其纹理②使其冲烟飞鸣③常蹲其身④神游其中5.【之】①故时有物外之趣②心之所向③昂首观之④项为之强⑤观之正浓⑥驱之别院6.【观】①昂首观之②作青云白鹤观7、【察】①明察秋毫②必细察其纹理8、【神】①定神细视②神游其中9、【时】①余忆童稚时②故时有物外之趣(四)词类活用鞭数十, 驱之别院。
(五)古今词义词语古义今义余忆童稚时方出神盖一癞蛤蟆也三.句子(一)翻译下列句子。
1.见藐小微物, 必细察其纹理。
2.故时有物外之趣。
3.夏蚊成雷, 私拟作群鹤舞空。
4、心之所向, 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5、常蹲其身, 使与台齐, 定目细视。
6.盖一癞蛤蟆也。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7、余年幼, 方出神, 不觉呀然惊恐;(二)给下列句子划分节奏。
1.故时有物外之趣。
2.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3.以土砾凸者为邱。
4.盖一癞蛤蟆也。
(三)指出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
1.私拟作群鹤舞空2.鞭数十, 驱之别院3.徐喷以烟4.以丛草为林5.作青云白鹤观6.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四.填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