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率初步知识点总结
2024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十五章 概率初步”必背知识点

2024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十五章概率初步”必背知识点一、随机事件与概率1. 随机事件定义: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称为随机事件。
对比:与随机事件相对的是确定事件,确定事件又分为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
必然事件是事先能肯定它一定会发生的事件;不可能事件是事先能肯定它一定不会发生的事件。
2. 概率的定义一般定义:在大量重复实验中,如果事件A发生的频率m/n稳定在某个常数p附近,那么这个常数p就叫做事件A的概率,记为P(A)=p。
取值范围:概率的取值范围是0≤p≤1。
特别地,P(必然事件)=1,P(不可能事件)=0。
二、概率的计算方法1. 理论概率在一次试验中,如果包含n种可能的结果,并且它们发生的可能性都相等,事件A包含其中的m种结果,那么事件A发生的概率P(A)=m/n。
2. 列举法求概率列表法:当试验中存在两个元素且出现的所有可能的结果较多时,常用列表法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再求出概率。
树状图法:当试验涉及三个或更多元素时,为不重不漏地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通常采用树状图法。
三、用频率估计概率原理:在大量重复试验中,如果事件A发生的频率m/n 稳定于某一个常数p,那么可以认为事件A发生的概率为p。
即,频率可以作为概率的近似值,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频率会越来越接近概率。
四、概率的应用与理解1. 概率的意义概率是对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量的表现,它反映了随机事件的稳定性和规律性。
2. 游戏公平性判断游戏公平性需要计算每个事件的概率,并比较它们是否相等。
如果概率相等,则游戏公平;否则,游戏不公平。
五、综合应用概率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抽奖、天气预测、投资决策等领域的概率计算和分析。
示例题目1. 理论概率计算例题:从一副扑克牌中随机抽取一张,求抽到红桃的概率。
解析:一副扑克牌共有54张 (包括大王和小王),其中红桃有13张。
因此,抽到红桃的概率为P=13/54。
2. 列举法求概率例题:一个不透明的袋子中装有3个红球和2个白球,每个球除颜色外都相同。
概率初步例题和知识点总结

概率初步例题和知识点总结一、概率的定义在一定条件下,重复进行试验,如果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事件 A 发生的频率稳定在某个常数 p 附近,那么这个常数 p 就叫做事件 A 的概率,记作 P(A) = p。
概率是对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度量。
例如,抛一枚均匀的硬币,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概率都是 05。
二、概率的基本性质1、0 ≤ P(A) ≤ 1:任何事件的概率都在 0 到 1 之间,0 表示不可能发生,1 表示必然发生。
2、P(Ω) = 1:必然事件的概率为 1,其中Ω 表示样本空间,即所有可能结果的集合。
3、 P(∅)= 0:不可能事件的概率为 0,∅表示空集。
4、如果事件 A 与事件 B 互斥(即 A 和 B 不能同时发生),那么P(A∪B) = P(A) + P(B)。
三、古典概型古典概型是一种最简单的概率模型,具有以下两个特点:1、试验中所有可能出现的基本事件只有有限个。
2、每个基本事件出现的可能性相等。
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为:P(A) = A 包含的基本事件个数/基本事件的总数。
例如,一个盒子里有 3 个红球和 2 个白球,从中随机取出一个球,求取出红球的概率。
基本事件的总数为 5(3 个红球+ 2 个白球),取出红球包含的基本事件个数为 3,所以取出红球的概率为 3/5。
四、例题解析例 1: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求点数为奇数的概率。
解:掷一枚骰子,出现的点数有 1、2、3、4、5、6 共 6 种可能,其中奇数有 1、3、5 共 3 种。
所以点数为奇数的概率为 3/6 = 1/2。
例 2:从 1、2、3、4 这 4 个数字中,任意取出两个数字,求取出的两个数字都是奇数的概率。
解:从4 个数字中任意取出两个数字,共有6 种可能的结果:(1,2)、(1,3)、(1,4)、(2,3)、(2,4)、(3,4)。
其中两个数字都是奇数的结果有(1,3),共 1 种。
所以取出的两个数字都是奇数的概率为 1/6。
九年级数学概率初步知识点

九年级数学概率初步知识点
9年级数学的初步概率知识点包括:
1. 事件与概率:事件是指某种可能发生的结果,概率是指某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2. 随机事件与确定事件:随机事件是指其结果在每次试验中可能不同的事件,确定事
件是指其结果在每次试验中都相同的事件。
3. 样本空间与样本点:样本空间是指所有可能结果的集合,样本点是样本空间中的每
个具体结果。
4. 基本事件与复合事件:基本事件是指样本空间中的单个样本点,复合事件是指由基
本事件组成的事件。
5. 等可能性原理:在一次试验中,如果每个基本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相等,则称这些事
件是等可能事件。
6. 事件的概率:事件A的概率表示为P(A),定义为事件A发生的次数与试验总次数之比。
7. 加法定理:对于两个互斥事件A和B(即A和B不能同时发生),则P(A或B) =
P(A) + P(B)。
8. 互斥事件与对立事件:互斥事件是指两个事件不能同时发生,对立事件是指在一次
试验中只能发生其中一个事件的概率。
9. 条件概率:指在已知事件B发生的条件下,事件A发生的概率,表示为P(A|B),计算公式为P(A|B) = P(A∩B)/P(B)。
10. 事件的独立性:当事件A的发生与事件B的发生是相互独立的,即事件A的概率不受事件B的发生与否影响时,称事件A与事件B独立。
11. 乘法定理:对于两个独立事件A和B,P(A∩B) = P(A) × P(B)。
12. 事件的补事件:指在一次试验中,事件A不发生的事件。
这些是九年级数学中概率的初步知识点,通过掌握这些知识,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决与概率相关的问题。
概率初步的知识点总结

概率初步的知识点总结一、基本概念1. 随机试验和样本空间随机试验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试验的结果是随机的,无法预测的现象。
样本空间是指随机试验的所有可能结果的集合。
2. 事件事件是样本空间的一个子集,表示一种可能发生的结果。
事件的概率表示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3. 概率的定义概率是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度量,通常用P(A)来表示事件A发生的概率。
概率的取值范围是0到1,即0≤P(A)≤1。
4. 频率与概率频率是指事件发生的次数与总次数的比值,当试验次数足够大时,频率趋近于概率。
二、基本概率1. 古典概率古典概率是指在有限个等可能结果的随机试验中,事件发生的概率等于事件的发生方式数与总的可能方式数的比值。
2. 几何概率几何概率是指在连续型随机试验中,利用几何形状和相似性来求事件的概率。
3. 条件概率条件概率是指在事件B已经发生的条件下,事件A发生的概率。
其计算公式为P(A|B)=P(AB)/P(B)。
4. 乘法公式乘法公式是指用条件概率来计算复合事件的概率,其计算公式为P(AB)=P(A)P(B|A)=P(B)P(A|B)。
5. 全概率公式和贝叶斯定理全概率公式用于求解复杂事件的概率,贝叶斯定理则是在已知条件概率的情况下,用来求解逆向概率问题。
三、随机变量与概率分布1. 随机变量随机变量是指取值不确定,但在一定范围内有规律可循的变量。
随机变量可以是离散型的,也可以是连续型的。
2. 离散型随机变量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取值是可数的,通常用概率分布列来表示其各个取值对应的概率。
3. 连续型随机变量连续型随机变量的取值是连续的,通常用概率密度函数来表示其取值的概率分布情况。
4. 期望和方差期望是随机变量的平均值,方差是随机变量取值偏离期望的平均程度。
四、常见概率分布1. 二项分布二项分布是指在n次独立试验中,事件发生的次数符合二项分布的概率分布。
2. 泊松分布泊松分布是指在单位时间或单位空间内,发生次数符合泊松分布的概率分布。
(完整版)概率论知识点总结

概率论知识点总结第一章 随机事件及其概率第一节 基本概念随机实验:将一切具有下面三个特点:(1)可重复性(2)多结果性(3)不确定性的试验或观察称为随机试验,简称为试验,常用 E 表示。
随机事件:在一次试验中,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的事情(结果)称为随机事件,简称为事件。
不可能事件:在试验中不可能出现的事情,记为Ф。
必然事件:在试验中必然出现的事情,记为Ω。
样本点:随机试验的每个基本结果称为样本点,记作ω.样本空间:所有样本点组成的集合称为样本空间. 样本空间用Ω表示.一个随机事件就是样本空间的一个子集。
基本事件—单点集,复合事件—多点集 一个随机事件发生,当且仅当该事件所包含的一个样本点出现。
事件的关系与运算(就是集合的关系和运算)包含关系:若事件 A 发生必然导致事件B 发生,则称B 包含A ,记为A B ⊇或B A ⊆。
相等关系:若A B ⊇且B A ⊆,则称事件A 与事件B 相等,记为A =B 。
事件的和:“事件A 与事件B 至少有一个发生”是一事件,称此事件为事件A 与事件B 的和事件。
记为 A ∪B 。
事件的积:称事件“事件A 与事件B 都发生”为A 与B 的积事件,记为A∩ B 或AB 。
事件的差:称事件“事件A 发生而事件B 不发生”为事件A 与事件B 的差事件,记为 A -B 。
用交并补可以表示为B A B A =-。
互斥事件:如果A ,B 两事件不能同时发生,即AB =Φ,则称事件A 与事件B 是互不相容事件或互斥事件。
互斥时B A ⋃可记为A +B 。
对立事件:称事件“A 不发生”为事件A 的对立事件(逆事件),记为A 。
对立事件的性质:Ω=⋃Φ=⋂B A B A ,。
事件运算律:设A ,B ,C 为事件,则有 (1)交换律:A ∪B=B ∪A ,AB=BA(2)结合律:A ∪(B ∪C)=(A ∪B)∪C=A ∪B ∪C A(BC)=(AB)C=ABC(3)分配律:A ∪(B∩C)=(A ∪B)∩(A ∪C) A(B ∪C)=(A∩B)∪(A∩C)= AB ∪AC (4)对偶律(摩根律):B A B A ⋂=⋃ B A B A ⋃=⋂第二节 事件的概率 概率的公理化体系: (1)非负性:P(A)≥0; (2)规范性:P(Ω)=1(3)可数可加性: ⋃⋃⋃⋃n A A A 21两两不相容时++++=⋃⋃⋃⋃)()()()(2121n n A P A P A P A A A P概率的性质: (1)P(Φ)=0(2)有限可加性:n A A A ⋃⋃⋃ 21两两不相容时)()()()(2121n n A P A P A P A A A P +++=⋃⋃⋃当AB=Φ时P(A ∪B)=P(A)+P(B) (3))(1)(A P A P -=(4)P(A -B)=P(A)-P(AB)(5)P (A ∪B )=P(A)+P(B)-P(AB)第三节 古典概率模型1、设试验E 是古典概型, 其样本空间Ω由n 个样本点组成,事件A 由k 个样本点组成.则定义事件A 的概率为nk A P =)( 2、几何概率:设事件A 是Ω的某个区域,它的面积为 μ(A),则向区域Ω上随机投掷一点,该点落在区域 A 的概率为)()()(Ω=μμA A P 假如样本空间Ω可用一线段,或空间中某个区域表示,则事件A 的概率仍可用上式确定,只不过把μ理解为长度或体积即可.第四节 条件概率条件概率:在事件B 发生的条件下,事件A 发生的概率称为条件概率,记作 P(A|B).)()()|(B P AB P B A P =乘法公式:P(AB)=P(B)P(A|B)=P(A)P(B|A)全概率公式:设n A A A ,,,21 是一个完备事件组,则P(B)=∑P(i A )P(B|i A ) 贝叶斯公式:设n A A A ,,,21 是一个完备事件组,则∑==)|()()|()()()()|(jj i i i i A B P A P A B P A P B P B A P B A P第五节 事件的独立性两个事件的相互独立:若两事件A 、B 满足P(AB)= P(A) P(B),则称A 、B 独立,或称A 、B 相互独立.三个事件的相互独立:对于三个事件A 、B 、C ,若P(AB)= P(A) P(B),P(AC)= P(A)P(C),P(BC)= P(B) P(C),P(ABC)= P(A) P(B)P(C),则称A 、B 、C 相互独立三个事件的两两独立:对于三个事件A 、B 、C ,若P(AB)= P(A) P(B),P(AC)= P(A)P(C),P(BC)= P(B) P(C),则称A 、B 、C 两两独立独立的性质:若A 与B 相互独立,则A 与B ,A 与B ,A 与B 均相互独立总结:1.条件概率是概率论中的重要概念,其与独立性有密切的关系,在不具有独立性的场合,它将扮演主要的角色。
概率初步例题和知识点总结

概率初步例题和知识点总结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概率无处不在。
比如抽奖时中奖的可能性、明天是否会下雨的预测、体育比赛中获胜的概率等等。
概率是研究随机现象规律的数学分支,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不确定性。
接下来,让我们通过一些例题来深入了解概率的初步知识。
一、知识点回顾1、随机事件随机事件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而在大量重复试验中具有某种规律性的事件。
比如掷一枚骰子,出现的点数就是一个随机事件。
2、概率的定义概率是指某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数值度量。
通常用 0 到 1 之间的数来表示,0 表示不可能发生,1 表示必然发生。
3、古典概型如果一个随机试验具有以下两个特征:(1)试验的样本空间中样本点的总数是有限的;(2)每个样本点出现的可能性相等。
那么这样的随机试验称为古典概型。
在古典概型中,事件 A 的概率可以通过计算 A 包含的样本点个数与样本空间中样本点的总数之比得到。
4、概率的基本性质(1)对于任意事件 A,0 ≤ P(A) ≤ 1。
(2)必然事件的概率为 1,不可能事件的概率为 0。
(3)如果事件 A 与事件 B 互斥(即 A 和 B 不可能同时发生),则P(A∪B) = P(A) + P(B)。
二、例题解析例 1:从装有 3 个红球和 2 个白球的口袋中随机取出 2 个球,求取出的 2 个球都是红球的概率。
解:从 5 个球中取出 2 个球的组合数为 C(5, 2) = 10。
取出 2 个红球的组合数为 C(3, 2) = 3。
所以取出的 2 个球都是红球的概率为 3/10。
例 2:掷一枚均匀的骰子,求点数大于 4 的概率。
解:骰子的点数有 1、2、3、4、5、6,点数大于 4 的有 5、6 两种情况,所以点数大于 4 的概率为 2/6 = 1/3。
例 3:同时掷两枚均匀的骰子,求点数之和为 7 的概率。
解:同时掷两枚骰子,所有可能的结果有 6×6 = 36 种。
概率知识点归纳整理总结

概率知识点归纳整理总结概率基础知识1. 样本空间和事件概率论的基本概念是样本空间和事件。
样本空间是一个随机试验所有可能结果的集合,通常用Ω表示。
事件是样本空间的一个子集,表示随机试验的一些结果。
事件的概率描述了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
2. 概率的定义在样本空间Ω中,事件A包含n(A)个基本事件,概率P(A)定义为P(A)=n(A)/n(Ω),即事件A的发生可能性是A包含的基本事件数目与样本空间的基本事件数目之比。
3. 概率的性质概率具有以下几个性质:(1)非负性:对于任意事件A,有0≤P(A)≤1;(2)规范性:样本空间的概率为1,即P(Ω)=1;(3)可列可加性:若事件A1,A2,A3,...两两互斥,则P(A1∪A2∪A3∪...)=P(A1)+P(A2)+P(A3)+...。
4. 条件概率条件概率是指在事件B已经发生的条件下,事件A发生的概率,表示为P(A|B),其定义为P(A|B)=P(A∩B)/P(B)。
5. 独立事件两个事件A和B称为独立事件,当且仅当P(A∩B)=P(A)P(B)。
6. 贝叶斯定理贝叶斯定理是用来计算逆概率的定理,它表示为P(A|B)=P(B|A)P(A)/P(B)。
概率的应用1. 排列与组合排列和组合是概率论的一个重要应用。
排列是指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进行排列的种数,用P(n,m)表示,其公式为P(n,m)=n!/(n-m)!。
组合是指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进行组合的种数,用C(n,m)表示,其公式为C(n,m)=n!/(m!(n-m)!)。
2. 事件的独立性在概率论中,独立性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事件A和事件B称为独立事件,如果P(A∩B)=P(A)P(B),即事件A的发生与事件B的发生互不影响。
在实际应用中,很多情况下要求两个事件的独立性,以便于计算事情发生的可能性。
3. 随机变量随机变量是概率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一个从样本空间到实数的映射。
随机变量可分为离散型和连续型两种。
概率初步知识点总结

概率初步知识点总结概率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的是随机事件的发生可能性。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随机现象,比如掷骰子、抽签等。
而概率理论可以帮助我们解释和预测这些现象发生的规律。
接下来,我将对概率的一些初步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随机试验和随机事件概率的研究对象是随机试验和随机事件。
随机试验是指具备以下几个特点的试验:1. 可以在相同的条件下重复进行;2. 结果不确定,只有几种可能的结果;3. 每次试验的结果是独立的。
而随机事件是指随机试验的某个结果,可以是单个事件,也可以是多个事件的集合。
二、样本空间和事件的概念在随机试验中,所有可能的结果组成的集合称为样本空间。
样本空间中的每个元素就是一个具体的结果。
而事件是样本空间的一个子集,用来描述我们感兴趣的结果。
事件可以是简单事件,即只包含一个结果,也可以是复合事件,即包含多个结果。
三、概率的定义和性质概率是一个介于0和1之间的数,表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概率的定义有两种常用的方式:古典概率和统计概率。
古典概率适用于所有结果等可能出现的情况,通过计算事件包含结果的数量与样本空间中结果总数之比得到。
统计概率适用于长期实验中的频率情况,通过多次试验统计事件发生的频率来估计概率。
概率具有以下几个性质:1. 非负性:任何事件的概率都大于等于0;2. 全面性:样本空间的概率为1;3.可加性:对于互斥事件,它们的概率之和等于它们的并集的概率。
四、加法定理和条件概率加法定理用于计算两个事件的并集的概率。
对于两个事件A和B,它们的并集的概率等于A的概率加上B的概率减去A和B的交集的概率。
条件概率是指在某个条件下,事件发生的概率。
对于两个事件A和B,当已知事件B发生的情况下,事件A发生的概率称为条件概率,记作P(A|B)。
条件概率的计算公式为:P(A|B) = P(A∩B) / P(B)。
五、独立事件和相互依赖事件独立事件指的是两个事件之间没有影响,即事件A的发生与否不影响事件B的发生与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概率初步知识点总结
41件竝的几|曾1世J它的槪唱鵡搖城节;事悴童生的可■忡Jt小・悄它
的
專可険曙苗的詆準处盍
1. 随机事件
( 1 )确定事件事先能肯定它一定会发生的事件称为必然事件,事先能肯定它一定不会发生的事件称为不可能事件,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都是确定的.
( 2 )随机事件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称为随机事件.
(3)事件分为确定事件和不确定事件(随机事件),确定事件又分为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
件
?
苴
丿
中
?
①必然事件发生的概率为1, 即P必然事件)=1 ;
②不可能事件发生的概率为0,即P(不可能事件)=0 ;③
如
卩
果
A为不确定事件(随机事
件)
,5么0 v P(A)v1.
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概率)的计算方法:2.可能性大小
概率初步
撫率的走义及计算方法
事件的相关槪念
应识别
利
用
频
辜
佶
计
槪
率
用
列
表
洱
画
材
状
图
法
进
行
列
举
:
…
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
A
用
列
举
法
求
规
率
用
期
率
公
式
求
概
率
古
典
拯
型
试
噓
紙
率
的
定
义
I
s
件
的
橱
念
及
识
别
不
可
能
事
件
的
规
念
泾
识
别
龍
机
事
件
的
般
念
艮
识
别
概率
<<=1
• £熔事件
PtJ} =
可孤炸女:啲就
(1
<1
(1 ) 理论计算又分为如下两种情况:
第一种:只涉及一步实验的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如:根据概率的大小与面积的关系,对一类概率模型进行的计算;第二种:通过列表法、列举法、树状图来计算涉及两步或两步以上实验的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如:配紫色,对游戏是否公平的计算.
(2 ) 实验估算又分为如下两种情况:
第一种:利用实验的方法进行概率估算•要知道当实验次数非常大时,实验频率可作为事件发生的概率的估计值,即大量实验频率稳定于理论概率. 第二种:利用模拟实验的方法进行概率估算•如,利用计算器产生随机数来模拟实验.
3.概率的意义
(1)一般地,在大量重复实验中,如果事件A发生的频率mn会稳定在某个常数p附近,那么这个常数p 就叫做事件A 的概率,记为P ( A ) =p •
(2)概率是频率(多个)的波动稳定值,是对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量的表现.
3 ) 概率取值范围:O W p wi •
4 )必然发生的事件的概率P ( A) =1 ;不可能发生事件的概率P ( A) =0 •
(4)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越大,概率越接近与1,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越小,概率越接近于0.
(5)通过设计简单的概率模型,在不确定的情境中做出合理的决策;概率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通过理解什么是游戏对双方公平,用概率的语言说明游戏的公平性,并能按要求设计游戏的概率模型,以及结合具体实际问题,体会概率与统计之间的关系,可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用列举法求概率
壊其慨星,上灵H莘出所有可能性相爭的牺呆祁
.中的IE生-V型可.也壮越刊举決卓慨車*
"灶秦弐"—I £古4WS4K率*
当窪蔓对事件中咁规葩歎宇cg>进打览鼻討・・
常用片贏的方崔来列華航K址能桂罪等的站杲
不重夏彳:»舄时列*出T刃
-讪湫•
事韩的发生111■ J>通常曲蚪融圈
1. 概率的公式
1 )随机事件A的概率P ( A)=事件A可能出现的结果数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数.
2 ) P (必然事件) =1 •
(3)P (不可能事件)=0.
2. 几何概型的概率问题
是指具有下列特征的一些随机现象的概率问题:设在空间上有一区域G,又区域g包含在
区域G内(如图),而区域G与g都是可以度量的(可求面积),现随机地向G内投掷一点M假设点M必落在G中,且点M落在区域G的任何部分区域g内的概率只与g的度量(长度、面积、体积等)成正比,而与g的位置和形状无关•具有这种性质的随机试验(掷点),
称为几何概型•关于几何概型的随机事件“向区域G中任意投掷一个点M,点M落在G内的部
分区域g”的概率P定义为:g的度量与G的度量之比,即P=g的测度G的测度简单来说:求概率时,已知和未知与几何有关的就是几何概率•计算方法是长度比,面积比,体积比等.
3. 列举法和树状法
(1)当试验中存在两个元素且出现的所有可能的结果较多时,我们常用列表的方式,列出所
有可能的结果,再求出概率.
(2)列表的目的在于不重不漏地列举出所有可能的结果求出n再从中选出符合事件A或B
的结果数目m , 求出概率.
(3)列举法(树形图法)求概率的关键在于列举出所有可能的结果,列表法是一种,但当一个事件涉及三个或更多元素时,为不重不漏地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通常采用树形图.
(4 )树形图列举法一般是选择一个元素再和其他元素分别组合,依次列出,象树的枝丫形式,最末端的枝丫个数就是总的可能的结果n .
(5 )当有两个元素时,可用树形图列举,也可以列表列举.
4. 游戏公平性
(1)判断游戏公平性需要先计算每个事件的概率,然后比较概率的大小,概率相等就公平,
否则就不公平.
(2)概率=所求情况数总情况数.
利用频率估计概率
列表法和規柑狀闺快足计算弄可ft审祥販生的槪
隼的.求非弄叶址翼件的幔魅计能用d验的庁链
1.利用频率估计概率
(1 )大量重复实验时,事件发生的频率在某个固定位置左右摆动,并且摆动的幅度越来越小,根据这个频率稳定性定理,可以用频率的集中趋势来估计概率,这个固定的近似值就是这个事件的概率
(2 )用频率估计概率得到的是近似值,随实验次数的增多,值越来越精确.
(3)当实验的所有可能结果不是有限个或结果个数很多,或各种可能结果发生的可能性不相等时,一般通过统计频率来估计概率.
2. 模拟实验
(1)在一些有关抽取实物实验中通常用摸取卡片代替了实际的物品或人抽取,这样的实验称为模拟实验
(2)模拟实验是用卡片、小球编号等形式代替实物进行实验,或用计算机编号等进行实验,
目的在于省时、省力,但能达到同样的效果
(3)模拟实验只能用更简便方法完成,验证实验目的,但不能改变实验目的,这部分内容根据《新课标》要求,只要设计出一个模拟实验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