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博物馆新馆
参观首都博物馆有感

参观首都博物馆有感从93年来北京上大学,到现在有13年之多了。
13年来,每天生活在这个城市,却有一种“不知庐山真面目”的感觉,除了上学时的历史课本之外,再没有真正立体全方位的去了解过我们的首都。
参观首都博物馆新馆给了我这个机会。
首都博物馆新馆坐落于西长安街延长线白云路的西侧,外观雄伟,气势磅礴。
进入之后,按照导览图一一参观,不知不觉沉醉于祖国首都的一草一木,一鼎一印之中。
通过参观首都博物馆,我对首都的认识在以下四方面得到了提升:一为博。
首都地大物博自是早就知道,但仅限于一个模糊的概念。
这次系统详细的参观了古代玉器艺术精品展、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古代佛像艺术精品展、燕地青铜艺术精品展、古代书法艺术精品展、馆藏京剧文物展、书房珍玩精品展等各项展览,不禁感慨祖国首都的文化底蕴之博,物产资源之博,艺术内涵之博。
首都以她博大的胸怀,包容和养育着生活在这里的2000万人民百姓。
二为史。
北京是古城,历史悠久。
曾有多个朝代以此为都,北京的历史中填充着无数色彩缤纷的故事。
承载着朝廷权威的皇家玉玺,记录着世代变迁的竹简,刻画着沧海桑田的铁器铜器,象征着雍容华贵的玉器古玩,还有留着战争疤痕的民间遗物,每一件都在给我们讲述着自己说不完的经历和史实。
三为情。
老北京的民俗和风土人情是闻名世界的。
展厅中模仿的婚庆场面洋溢着热闹喜庆,也洋溢着纯朴的民风民情;原汁原味的老北京吆喝,从头到尾透着诚恳和热情;还有日渐稀少的老北京四合院的风情,街坊邻里们谈笑风生,互相帮助,谁家有事,一声招呼,一个院落携手共济,不是亲情而胜似亲情,让我们现代人无比羡慕那美好的和谐。
真正老北京的民情是淳厚的、温和的、谦逊的,这是需要我们现在去重温,去寻找和拾回的。
四为美。
名胜古迹之美,现代建筑之美,自然风光之美,北京的美无处不在。
活灵活现的皮影儿和面人儿,独特的传统服饰和民间剪纸,享誉世界的京剧文化,神秘高雅的篆刻和书法,首都北京的文化艺术之美更是魅力无穷。
首都博物馆的调查研究报告

首都博物馆的调查研究报告一、两历史博物馆概述:首都博物馆新馆是一座有着最优秀设备的智能化综合型历史博物馆。
新馆的展览会陈列设计以首都博物馆往年个人收藏和北京市的文物为基本上素材图片,消化吸收北京历史、珍贵文物、考古学及有关课程的全新科研成果,参考世界各国历史博物馆的成功案例,产生独具一格北京特色的智能化展陈。
首都博物馆以其宏伟的工程建筑、丰富多彩的展览会、优秀的技术性、健全的作用,变成一座与北京历史文化之乡、文化艺术中心和现代化大城市影响力相当的大中型智能化历史博物馆,并跃居中国一流,国际性优秀的历史博物馆队伍。
首都博物馆自开放至今在世界各国举行了很多备受五星好评的文物古迹陈列设计展览会,如:《北京历史文物陈列》、《元大都历史陈列》、《老北京春节民俗展》、《馆藏历代陶瓷、书画真伪辩识展》、《北京历史文化展》等数百项。
下设:基本上陈列设计、专题讲座展览会、临时性展览会、珍贵文物仓库、科学教育区、业务流程科研区、行政部门办公场所、综合性高速服务区和地下停车场等。
新馆以健全的作用,优秀的设备,跃居国际性优秀、中国一流的智能化历史博物馆队伍。
使文物收藏、展览会、修补、科学研究、文化教育、沟通交流融为一体。
首都博物馆新馆不但是一座关键的文化艺术设备,另外也是北京市文化遗产保护、珍贵文物科学研究、朝向群众和众多青少年儿童散播爱国主义精神精神实质、历史时间及科技知识的产业基地,或是北京举行礼仪知识和庆典的关键场地,也是广大群众度假旅游和休闲娱乐的理想化好去处。
建筑规划设计高度重视历史博物馆的特殊作用规定,试图以清楚的、简要的、富有逻辑性的方式解决好各作用区段的关联。
关键的功能分区分成:展陈区、科学教育区、综合性高速服务区、业务流程科研区、地底立体停车库、行政部门办公场所、安保区、收藏品作业区、机器设备区。
珍贵文物安全性的环境监控系统:首都博物馆选用控湿不控温的优秀、与众不同的智能化系统空调机组,将珍贵文物仓库和展览厅的空气湿度的变化幅度操纵在2%之内,巨大地确保了珍贵文物储放安全性;另外又使展览厅溫度随外部当然温度有一定力度的波动,得到不错的对人会舒适感。
首都博物馆新馆建设项目后评价的几点启示

首都博物馆新馆建设项目后评价的几点启示
李秀平;史晋燕;周景波;王雷
【期刊名称】《中国工程咨询》
【年(卷),期】2009(000)004
【摘要】受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委托,北京国金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承担了首都博物馆新馆建设项目后评价的具体实施工作。
首都博物馆新馆建设项目建成后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刘淇书记批示:“首都博物馆工程成为一个精品,要总结其经验,对奥运工程有所启发借鉴,在行业内推广”。
【总页数】3页(P47-49)
【作者】李秀平;史晋燕;周景波;王雷
【作者单位】北京国金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北京国金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北京国金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北京国金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7
【相关文献】
1.首都博物馆新馆石材幕墙施工技术 [J], 李晅
2.首都博物馆新馆屋盖静力设计及模态分析 [J], 李燕;何艳丽;王峰
3.与建筑融合的景观——以首都博物馆新馆景观设计为例 [J], 赵文斌;李存东;史丽秀
4.建筑、艺术及高新科技相结合建设国际先进的博物馆工程——首都博物馆新馆
工程部分施工工艺介绍 [J], 翟培勇;杨秉钧;朱文键;葛磊;张跃升
5.城市文化的公共客厅——首都博物馆新馆建筑浅析 [J], 赵刚;陈永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首都博物馆观后感

首都博物馆观后感首都博物馆观后感1今天单位组织我们去首都博物馆参观,首都博物馆是北京地区大型综合性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于1953年开始筹备,1981年10月正式对外开放。
目前馆藏文物已达二十几万件,其中包括:青铜、陶瓷、书画、石刻、钱币、玉器、玺印、织绣、竹木牙角器、佛教造像等等。
首都博物馆新馆建设地下二层,地上五层,北部设计了绿色文化广场,东部设计了下沉式竹林庭院。
建筑外形主要由矩形围合结构、椭圆形外立面和金属屋顶三部分组成。
建筑内部分为三栋独立的建筑,即:矩形展馆,椭圆形专题展馆,条形的办公科研楼。
三者之间的空间则为中央大厅和室内竹林庭院。
自然光的利用、古朴的中式牌楼、下沉式的翠竹庭院、潺潺的流水,为观众营构了一个兼具人文、自然情调的环境。
中国最早的“太阳神”太阳神纹石刻,据说至今已有7000多年了,是我国考古发现最早的刻画太阳神形象实物。
这件石刻用写意的手法雕刻出一位身躯修长、两手下垂、双足分离的人,头顶上刻有23条光芒的太阳,腰部两侧的圆点似行星在宇宙中运行。
它不仅反映了一个地区太阳神崇拜的情况,人们还能从这个形象中看到先民们按照人类自己的形象刻画心目中的“神”,反映出在生产力不发达,环境艰苦的条件下,对发展人类自身能力的渴望以及对人主宰世界的信心。
还有秦始皇兵马俑,那些将军、神射手、战马的尊荣,原来只能在电视上看到,现在真的出现在自己的.眼前了,心里很兴奋很激动,能看到这些国宝文物首先感谢单位组织的这项活动。
参观的时间虽然有限,但古人留给我们的这些财富,反映出中国古代文化的悠久传统和深厚底蕴是无限的。
参观不仅能让我们了解我国古代的珍贵文物,而且还教给了我们许多知识,这真让我为自己的祖国而感到自豪。
欢迎朋友们也前往首都博物馆参观,我这可不是在做广告啊。
首都博物馆观后感2老北京民俗展厅的建筑,是青瓦灰墙大红门的四合院;里面的展品,是平平经常的老北京物件儿;所讲的故事,也是热喧闹闹的老北京日子。
文化客厅_首都博物馆新馆_崔恺

设计作品 WORKS OF DESIGN2006年5月18日—世界博物馆日,首都博物馆正式开馆了!从远处看去,沿长安街缓缓升起的绿色文化广场,烘托起宏伟的巨构。
青铜体珍藏的专题展厅、木质体包容的基本展厅、石墙体收纳的科研办公,通过纯净的玻璃幕墙连接在一起。
轻盈舒展的大屋顶,如同盛唐建筑的飞檐,笼罩着这一切,映射出内部空间的朦胧景象。
贯穿东西的干挂石墙轻轻提起4m,模糊了古代城墙与现代幕墙的分别。
椭圆的青铜体以10∶3的比例向北倾斜,破墙而出,生出文物发掘的意象。
屋顶和它完全脱开,阳光从环形天窗洒下,令人仰视神往。
传统风格的材料与先进的建构技术,浸透着千年文化古都的底蕴和传承。
文化客厅——首都博物馆新馆崔恺崔海东沿着青白石铺砌的中心御道步入礼仪大厅,一座34×51×34m的巨大客厅,这里将举行重要的活动与庆典。
西面是总服务台、临时展厅、基本展厅,五层的空中四合院再现老北京的生活场景,仿佛空中楼阁。
东面是多媒体演示、多功能厅、专题展厅,封闭的造型使观者倍感神秘。
南面,迁移自历代帝王庙的景德牌楼彰显礼仪,10m处的空中花园映出优美的剪影。
大厅与木质体的南平台、青铜体的东平台通过自动扶梯、坡道连结,生成趣味独特的空间景观。
椭圆筒水平的展厅与螺旋的坡道交错,斜墙斜柱流露出现代艺术的韵味。
城市景观的融入,打破了传统博物馆封闭沉闷的感觉,为市民营造了明亮、温馨的文化休闲环境。
楔形的竹林庭园缓缓下沉,从东北角向南、向西延伸进地下一层的综合服务区域,以一个视野绝佳的玻璃电梯作为结束。
曲径通幽、绿影婆娑的青石玉竹,映衬着咖啡厅、文博服务的浓浓暖意。
每当节日的夜晚,北立面的石墙孔洞透出点点微光,南立面的窗户则形似八卦。
青铜表面的乳钉被洗光灯扫亮,木盒子从玻璃后面透出温暖的机理。
长城、金鼎、宝盒,交融在宣纸般轻薄的屋顶下,融进北京城的星空。
灯具切换的生动场景,犹如光的剧目。
建筑向西南方向靠拢,沿长安街和白云路的城市空间尽可能开阔,非对称设置的青铜体提示着街角。
(4-2)北京当代十大建筑

6、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
建筑特色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天圆地方”的设计思想催生了“水 立方”,它与圆形的“鸟巢”――国家体育场相互呼应, 相得益彰。方形是中国古代城市建筑最基本的形态,它体 现的是中国文化中以纲常伦理为代表的社会生活规则。而 这个“方盒子”又能够最佳体现国家游泳中心的多功能要 求,从而实现了传统文化与建筑功能的完善结合。 采用 “水立方”的这种设计理念,是希望它能激发人们的灵感 和热情,丰富人们的生活,并为人们提供一个记忆的载体。
8、北京电视中心工程
建筑特色 主要由综合业务楼、多功能演播楼、生活 服务楼、地下室和媒体广场组成。超高层 纯钢结构的综合业务楼、多功能剧场和高 度智能化的楼宇系统是工程的三大亮点 。 综合业务楼地上41层,为国内首座纯钢结 构超高层建筑
建筑材料:北京电视中心基础为巨型钢桁架 结构;采用了四层一折线的厚板斜形箱体 钢柱,北侧面为弧形扇形面 。是目前北京 市最高的纯钢结构建筑物 。
建筑材料:主体:钢-混凝土组合结构
国家体育馆钢屋盖体系采用新型的“双向张弦大跨度空间 结构钢屋架形状呈扇形波浪曲线,是目前国内空间跨度最 大的双向张弦钢屋架结构体系 玻璃幕墙采用中空Low-E玻璃和金属板组合的形式,全部 采用双层玻璃
。
4、国家大剧院
建筑特色
国家大剧院建筑屋面呈半椭圆形,由具有柔和的色调和光 泽的钛金属覆盖,前后两侧有两个类似三角形的玻璃幕墙 切面,整个建筑漂浮于人造水面之上,大剧院造型新颖、 前卫,构思独特,是传统与现代、浪漫与现实的结合。国 家大剧院庞大的椭圆外形在长安街上显得像个“天外来 客”,与周遭环境的冲突让它显得十分抢眼。这座“城市 中的剧院、剧院中的城市”计划以一颗献给新世纪的超越 想象的“湖中明珠”的奇异姿态出现。
北京首都博物馆简介

北京首都博物馆简介
北京首都博物馆,前身是成立于1954年的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文物馆,1985年更名为北京首都博物馆。
2007年,新馆正式开放,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东长安街1号。
经过60年的建设和发展,首都博物馆已成为以收藏、研究、展示、传播古代文明和近现代文明为主要任务的综合性历史类博物馆。
馆内藏品丰富,门类齐全,涵盖了中国古代、近现代、当代不同历史时期的各类文物藏品约40万件(套)。
其中珍贵文物1万余件(套)。
主要藏品有:历代钱币、铜器、陶瓷、玉器、
碑刻石刻、书画等。
北京首都博物馆新馆建筑面积4.7万平方米,地上4层,地下1层。
建筑外观呈“中”字形,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和”字精神。
由中国传统建筑元素与现代建筑技术相结合,采用“水”的设计理念,从北京三大水系之一的永定河上汲取灵感,整个建筑以中国传统风格为基调,同时又融入了现代气息,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貌。
建筑整体设计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圆地方的理念和天人合一的思想。
—— 1 —1 —。
首都博物馆新馆钢结构工程施工技术

tm o sss o r se n u p ri g rd l o- h p d lg tr ca ge se lp p s l g l s d i h r se e c n it ft s s a d s p otn o swhi h ts a e ih e tn l te ie i a ey u e n t e t s s u e r u
tr n te t cu e u e a d se lsr tr.Ho- le e mls te u e c l mn s t e man v ria o d b ai g me e,pa st e u t r ld s a e sse ltb ou ,a h i e t l la - e rn mb r ly h o c rl fsr cu e ta se rn ewe n t e c s me s e lla d t e se lro r s. Th ne r o fn y - oe o t tr rn fri g b t e h a tRC fa h a wa u r n h te o ft s u e it ga r oig s s l
t e u e te s l weg to h t cu e uls afl ig ,Hosi g i e me t n i a s mb ig we e a o td i o rd c h ef ih fte sr t r.F l c fodn s - u it n s g ns a d ars e ln r d p e n n te c n t c in o h te o fn ,a h e ig g o fe t h o sr t ft e se lr oig c ivn o d efc u o K e r :se lsr cu e te- i ec lmn;se lro ig y wo ds te t tr ;se 1p p ou u te o 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