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拳的风格特点
杀戮艺术——泰拳

杀戮艺术——泰拳《水浒传》里,“鲁提辖三拳打死镇关西” 的故事广为流传,现在回过头看,这段故事确实有点暴力。
不过这么多年来,拳拳到肉的暴力场景一直在各处反复出现:不但电影里有,在专人组织的拳击、泰拳之类的比赛项目中也随处可见。
日前在大陆上映的新片《冬荫功2:拳霸天下》,讲的就是这么一些热爱打架之的人。
虽说“武功再高,也怕菜刀”,但在这部以泰拳为主题的电影里,什么菜刀手枪都不是事儿,只要能打,就能拯救世界。
在片中,有一段法医验尸的镜头,讲的是一个受害者被法医判定为被徒手打死,死状十分惨烈。
估计不少人看到这要问了,徒手把人打成这样是不是特别难?或者说,在泰拳和拳击中,在对抗双方都是格斗高手的情况下,把人打死有多难?谋杀,并不复杂如果目标就是非法剥夺被打者的性命,无需考虑任何规则的限制,也不害怕被法律惩罚的话……徒手致死并不难。
但在相当多的谋杀案中(其中很大比例是性犯罪),那些徒手杀死被害人的凶手,并不是将人“打”死的,而是通过扼杀和窒息等手段完成加害。
扼杀,是机械性窒息的一种,即用单手或双手直接用力按压受害者颈部(俗称“掐脖子”),或用手肘部、前臂从背后绕过受害者的颈部,用力收拢手臂而施加压力,让受害者的喉头、气管压向后部,从而造成呼吸道闭塞、颈部血管供血受阻、神经受刺激而引起反射性呼吸抑制——这三者的综合作用,最终导致了受害者的窒息死亡。
捂死,则是用手掌用力捂住受害者的口鼻部位,妨碍了气体交换,让呼吸无法正常进行,受害者经过较长的时间后,因单纯性缺氧而死亡。
这两种方法,加害人都无需受过特别训练,甚至不需要很强壮的体力即可实施,关键在于趁其不备偷袭,或与受害者的力量太过悬殊。
但像泰拳和电影里那种两个壮汉互殴的时候,显然不会有这样的机会。
泰拳:失手不慎才会出人命《冬荫功》是部泰国电影,里面的武术自然是以泰拳(Muay Thai)为蓝本。
泰拳是一项著名的搏击运动,在格斗中允许选手使用四肢、肘关节、膝关节来攻击对方,故又被称为“八肢艺”;它规定的可攻击部位也相当宽泛(除了会阴部位哪都能踢打),故而对抗性、可观赏性都极强。
“泰拳”是不是和我国的“八极拳”有些相似啊?

“泰拳”是不是和我国的“八极拳”有些相似啊?泰拳,即泰国拳术。
泰拳中叫“摩易泰”,古时称暹罗拳。
据传,泰拳的起源约在公元1560年左右,后经过五百年的演变发展而形成的一种风格独特的徒手实用搏击术。
在世界武坛上,泰拳以凶狠、残酷、神奇、惊险闻名,以钢腿铁肘著称,被人们誉为“八条腿的运动”。
泰拳中脚踢泰语中叫做“笛”,主要脚法有侧摆踢、前扫踢、侧扫踢、前蹬踢、旋踢、弯弧踢等等,其中侧摆踢是泰拳中极具杀伤力的腿技之一,不少自由搏击手都在泰拳手凌厉的摆脚下败北。
肘击在泰语中称为“索”,其攻击力大,打击力强,是泰拳引为自豪的一种技法。
其主要肘法有前顶肘、后顶肘、横顶肘、横顶肘、挑顶肘、砸肘、撞肘等。
运用时讲究近身抢位,险中求胜。
膝技泰语称为“求”,是近距离搏斗的锐利武器,泰拳中膝技用最多,主要技法有飞步近撞膝、闪身冲撞膝、跃步正、斜冲撞膝、飞膝等。
近距离可擒其头颈肩顶击,纠缠中有拦颈撞膝、跃起撑肩撞膝、锁颈顶膝等等。
其中拉颈撞膝为膝技一约。
运用时,接近对手,双臂在对方两侧拉住其脖颈,做到这一步后,收紧双臂,迫对方身体前屈,然后施以猛烈的膝撞。
泰拳的拳击,基本上是西洋拳的翻版,有直拳、横拳、勾拳、摆拳等等。
泰拳没有固定的套路,只有一些基本技术和实用招法,但其比赛时出手狠辣,招法不凡,硬功出众,衔接紧凑,抗打力强。
另外,最主要的还是泰拳中的必胜精神状态及其旺盛斗志。
泰拳在比赛时,赤脚、赤上身、下着短裤、戴拳击手套、护档,拳套的重量一般不少于227克,最多不可超过340克。
每场比赛共五局,每局三分钟,局间休息二分钟,比赛场地为8平方米,台高为1米★泰拳的起源:它源于500年前的艾尤塔雅,曾在苏可泰皇朝时期盛行一时。
古时候泰国经常和邻国因领土问题而交战。
泰拳就是由战争中如何赤手空拳消灭敌人的格斗自然而然发展起来的。
据认为,大城王朝代有名的武术天才--那雷斯恩王把泰拳作为战斗时使用的格斗招数加以普及,是泰拳的起源。
泰拳的技术特点是什么

泰拳的技术特点是什么泰国拳是一种实战性极强且威力巨大的徒手搏击术。
自古以来,泰拳一直是军事上御敌制胜的锐利武器。
现在,这项运动仍然作为泰国陆军肉搏战术训练的主要内容。
同时,泰拳也是泰国人民最热衷的运动,泰国俗语讲:“十个男人,九个打拳。
”可见拳斗在泰国普及流行的程度。
下面是学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泰拳技术的特点。
欢迎阅读!泰拳技术的特点1.立体进攻,无所不用:这是泰拳最明显的技击、战术特点。
首先是进攻武器多样化,泰拳素有“八货幸术”之I 称,进攻时膝、肘、拳、腿无所不用,这些武器长短结合,威力各异,近距离作战多用肘膝轮番攻击,中远距离则用拳腿相加,一般来说,短程武器力量大、速度快,动作凶猛; I长程武器打击远,控制范围广,劲力凶猛。
以长程武器引诱控制对手,最后施以致命的短程武器攻击,这正是泰拳实战的奥秘之一。
其次是进攻线路多样化。
泰拳进攻部位高至头部,低至足踝,前至胸腹,后至腰背。
体侧两肋也是泰拳有效的攻击目标。
泰拳技术的特点2.泰拳的攻击思想是:进攻有防守,防守存进攻,攻守合一,有效打击对手,不给对手以I 可乘之机,泰拳手认为,主动进攻是最好的防守,而一味注重防守只能被动挨打,谁敢攻,谁先攻,谁就会占主动。
例如,对方挥拳猛击我头部时,我判断准确,及时抢先出I 腿,主踢其腹部或大腿根部,这正是泰拳手所推崇的高级技法,实战时随机而动,一退一进都暗藏杀机。
泰拳技术的特点3.组合联手,复合进攻:从理论上说,泰拳攻击和防守反击招数组合是无穷的,圆通技巧,变化多端:泰拳手在实战中打击对手部位,一般都在两个以上,且招式连环,快速多变,使对手没有喘息反攻的机会。
泰拳技术的特点4.功力为质,技术为用:技术威力的发挥,必须有上乘功力与之匹配,这始终贯穿于泰拳训练之中。
提高功力是泰拳手所经历的重要训练课裎。
为了使拳法更具威力,泰拳手们以重量沙袋作靶,;E行击打;对于足膝的训练更不放松,经常一遍又一遍的踢击树千或重沙袋,来锻炼脚背和胫部的硬度。
泰拳的特点

泰拳的特点在泰国,泰拳手是穷人的职业,一般只有穷人才会去打泰拳,一是因为它太激烈,而是因为训练太苦了。
为什么会这样说呢?下面就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拳手通常从小时候开始培养,每天练习八小时,其中包括各种体能、重量、反应、技巧的训练,有些训练方法相当残酷,例如受训者将两手高举,教练会用旋踢踢受训者的两胁;或者用拳冲打,借以训练拳手的抗打能力;另外有人直接使用钢棒打击手臂和小腿,来训练骨头的坚硬程度。
能够从这样的训练法生存下来的拳手,其体魄一定有过人之处。
一场比赛下来,断几根骨头是少不了的。
泰国拳手的职业寿命很短,平均寿命也不长,一个拳手在二十岁、血气方刚时就已经达到了巅峰时期,医学上人体大约在二十五岁开始衰退,拳手大约也得在此时告别擂台。
泰国拳以凶猛、强悍著称,现代泰拳手最常用扫腿、膝盖与手肘攻击。
现代泰拳技法又可以分两种派系,一种是泰式的,一种是欧式的,两者的技法基本一样,差别就在于训练着重点和打法,泰式主要以腿法、膝法为主,泰国本土选手,就算不会用拳,也会发出标准的扫腿。
欧式则是以拳法、腿法为主,膝法、肘法为辅,偏向自由搏击(kickboxing)。
泰拳是泰国的国术,备受泰国人民喜爱,基本上每天电视台都会有大大小小的职业拳赛转播,而泰国最大的两个拳场伦批尼和呖乃隆,更是每个职业泰拳受心目中的胜地,能在这两个拳场比赛是泰拳手的荣誉。
在泰国,泰拳手是穷人的职业,一般只有穷人才会去打泰拳,一是因为它太激烈,而是因为训练太苦了。
但在经济不发达的泰国农村里,有时一个拳手是全家的唯一经济支柱,在这种生活压力的驱使下,激发了本来体质不怎么样泰国人的求生潜能,所以泰国人打拳和外国人打拳的风格有明显不同,凶狠异常! 几百年来,泰拳已经从一项古老的杀人技术演变为一项激烈的竞技运动,推广到世界各地,泰拳号称“五百年不败”其健身性和实用性可见不凡,现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一种娱乐。
散打、截拳道、泰拳的特点及区别

5.擒摔法:截拳道的摔法不是单一的,而是与踢、打、擒锁相结合,不是以摔倒对方为目的,而是摔倒后继续攻击,直到将对方完全制服。散打的摔法以快摔为主,以摔倒得分为目的,是散打比赛获胜的一大法宝,颇具中国武术的特色。
截拳道于散打之区别
没有最强的武术,只有最强的武者。各拳种虽然看上去风格不同,注重的方法不同,但最终是一样的。关键看你是否真学会了,真懂了。
三、具体技术的区别
1.对敌姿势:截拳道把灵活有力的一侧置前,完成百分之八十的攻击,绝大多数的防御,主要用后手来做。采用中线原理,双手放在中线上,以利于抢中、守中。散打把重拳重腿放在后边,防守的后手放在头侧。
2.手法:截拳道中手法很丰富,除了直拳、勾拳等常用拳法,还有标指、翻背拳等技法,即使名称相同的拳法,与散打也不相同。如直拳,截拳道中称冲捶,用立拳,即日字冲拳,利于连续出拳,前手直拳为截拳道手法的中坚,快速有力。散打中多用平拳,以前手刺拳为引导,主要以后手拳攻击。
第二个问题想说说泰拳跟散打。泰拳在泰国也是跟中国武术同等级别的,我们现在所接触到的泰拳仅仅是古泰拳的一部分,据正统的资料统计,古泰拳包括了包括咬人在内的一百零八式。现代泰拳也跟散打一样,是纯格斗性质的竞技体育运动,本质上跟中国散打并没有太大区别。仅仅是比赛的规则使运动员选取了不同的训练方向,因而有了不同的技术。严格说来,散打跟泰拳的基础是可以通用的,需要的仅仅是对规则的适应。
我个人认为,真正技术全面的、先进的、最适用于实战的武术,仍然是中国的传统武术。它是几千年在战争中产生的,经过多少人流血中改进提高,流传下来的,是经过生死战斗的千锤百炼的。只不过现在大多数人不懂它的真谛,都搞成了形式或者花拳绣腿。毕竟真功夫的人少啊。
截拳道与散打同是享誉世界的搏击术,在国内都拥有众多的研修者和爱好者。可是,由于截拳道在中国内地发展得不规范,在一部分人眼中截拳道与散打没有太大的区别,常把它们混为一谈。作为一个截拳道研修者,我想有必要明确指出它们的不同,以免抹杀了它们的特点。两者都源于中华武术,肯定有许多相通之处,但是它们又有自己的特点,否则就不必用“截拳道”“散打”这两个名称区分了。各种搏击术通理颇多,在此不再赘述,仅通过我的所学所感,谈—谈截拳道与散打的不同之处。
关于泰拳和踢拳,你需要清楚的一切(技术篇)

关于泰拳和踢拳,你需要清楚的⼀切(技术篇)泰拳V S踢拳的技术和风格差异上期⽂章(点击观看),我们对泰拳和踢拳的⼀些背景、⽂化及历史做了介绍,⽽真正区分这两种格⽃术的是技术及风格的表现。
技术和风格的不同是两点造成的:其⼀,就是历史问题了,泰拳很纯粹的⼀门武术,⽽踢拳是融合性武术。
其⼆,踢拳⼏⼗年间迅速的发展离不开资本的催动,如上⽂所说,踢拳的规则在各⼤赛事也并不完全相同,规则也在⼀定程度的影响了技术及风格。
接下来我们会从多点对泰拳和踢拳的技术及风格上来解释其差异。
希腊⼩光头是位有拳击⼿出⾝的踢拳⼿拳法踢拳,尤其是⽇式和荷兰踢拳都⾮常注重拳法。
国际上,不少的职业踢拳⼿,同样兼职业拳击⼿。
同样的情况,很少发⽣在泰拳⼿⾝上,因为传统泰拳训练中缺乏西⽅拳击的元素。
回看K-1的⽐赛、或是荣耀格⽃、昆仑决等等,你会发现整场⽐赛中拳法进攻⾮常频繁—有时甚⾄会⽐踢腿动作还要多。
泰拳王乔治·佩托西奥的进攻泰拳⽐赛恰恰相反(尤其是在泰国本⼟举办的纯(传统)泰拳),纯泰⽐赛中以腿法进攻为主。
在踢拳⽐赛中,限制了扭抱、膝法,禁⽌肘击,这使得运动员更容易打拳,⽽不⽤担⼼被肘击、膝撞或抱摔。
踢拳⽐赛中往往出现较长的拳法组合(3-6拳组合);踢拳⽐赛中往往包含更多的头部运动;踢拳⽐赛中往往拳击步法使⽤很频繁。
k-1⽐赛中的拳法进攻实例:魔裟⽃擅长4-6拳的组合进攻腿法踢拳的扫踢和泰拳的扫踢是完全不同的,⽆论是低扫(低位踢)还是⾼扫(⾼位踢)—当然,有时候你很难分辨太清楚,因为很多拳⼿既练踢拳也学泰拳,⽽泰拳⼿也⼀样,为了⽔平的提⾼,也借鉴踢拳的技巧。
但如果剖析去看,还是有很⼤的不同。
苏波邦是位集⼤成者⼀般来说,踢拳⼿是转胯起腿,并有个⼩腿弹踢的动作,运⽤下胫⾻⾄脚背这部分进⾏打击。
⽽泰拳⼿的扫踢时,整肢腿基本是没有弯曲的,从地⾯发⼒再加上⾝体的旋转⼒,达到杀伤⽬的。
撞击点主要是下胫⾻,就像我们常⽐喻的那样,泰拳⼿的扫踢就像棍⼦。
泰拳的基本介绍

泰拳的基本介绍泰拳,即泰国拳术,已经有了500年的历史,作为泰国的传统搏击技术,其特点是可以在极短的距离下,利用手肘、膝盖等部位进行攻击,是一种非常狠辣的武术,杀伤力大。
泰拳(Muay Thai)是一门传奇的格斗技艺,是一项以力量与敏捷著称的运动。
主要运用人体的拳、腿、膝、肘四肢八体八种武器进行攻击,出拳发腿、使膝用肘发力流畅顺达,力量展现极为充沛。
攻击力猛锐。
现在人们口中所说的泰拳一般指现代泰拳,而并非指古代泰拳(Muay Boran)。
下面是店铺专门为您整理好的:泰拳的基本知识。
1、泰拳简介泰拳比赛泰拳(泰语:มมมมมม;拉丁转写:Muay Thai)何谓泰拳?有关泰拳的文献越来越多地见诸武术刊物或泰国风土游记中。
此类文章大部分试图介绍、评述泰拳技术或特色,遗憾的是,只能勾绘出泰拳轮廓。
部分所谓专家,只顾其外表形态,不谙其精妙之处,另一部分则大力描绘其原始、粗野或灰暗的一面。
传说,在古代泰国,泰国和缅甸发生战争,泰国战败,国王被俘;缅甸王听说泰国国王是搏击高手,就此派缅甸拳师与他比赛,并许诺如果缅甸高手战败,就释放泰国国王。
果然,泰国国王完胜,缅甸王也只好把泰王释放回国。
之后,泰国国王把自己多年的搏击经验编织成一种拳法,传授给将士,这套拳法则正是泰拳。
在武学里有文练武练横练,泰拳属横练,具有很强的杀伤力。
而近年由于瘦身热潮,有人利用泰拳的高热量消耗来代替带氧舞踏,在帮助女士瘦身之余,亦使她们习得一技之长,以作个人防卫用途。
有人说泰拳不外传是泰国的民族拳术,没有什么奥秘可言,但是现代泰拳已经成为“源于泰国,属于世界”的一项体育运动。
任何武术所以扬名世界,必有其独特性质及个别价值。
泰拳闻名于世,有辉煌灿烂的历史,其珍贵之处,绝非三言两语可以尽其精华。
2、泰拳意义根据历史学家的引证,泰文中的“泰”字,有多种不同译法,最通用的广义有两种:“(一)泰族或泰人,泰拳就是“泰族的独有拳术”;(二)自由——“泰”有和平及自由之意,泰国又有自由国之称。
古泰拳特点招式有哪些

古泰拳特点招式有哪些古泰拳特点招式有哪些古代泰拳的拳法与招式大约形成于十四世纪或更早一些时期,其实为古暹逻的大城皇朝时代。
每有重大节日即有摆擂比武的节目编排,风气已极盛。
那么,下面是yjbys店铺为大家分享古泰拳特点招式,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泰拳古技泰拳,在泰语中叫做”摩易泰”,英语为”ThaiBoxing”。
拥有五百多年历史的泰拳,一直被世人视为最凶悍残酷的体育运动。
泰国拳击术是在古代长期战斗的历史中演变发展起来的。
古典泰拳尚有不少极具艺术性的花形招数,这些招数不单美妙,而且实用性强,兹将其中十式照泰名原意翻译并配上解释,以示广大爱好者。
1.隐士投湖(飞身头触)此招为泰拳中的舍身攻击法,一旦对方中线暴露出空隙,施技者即可跳跃至于地面平行,用自己的头部撞击对方的面部,可达到重创对手的目的。
2.天王掷轮(转身鞭锤)此招适用情况,是在一拳击空时,借冲力旋身以另一臂反扫敌人头、面部,属于舍身求功招数,接触点是拳背或前臂部位。
在运用上,这种击法威力极大,并且常令对手在毫无防范的情况下中招,故击倒能力很高。
3.鳄鱼摆尾(反身后蹬)“鳄鱼摆尾”取义于鳄鱼凶残无比,其尾部劲力威猛,挥摆击人时,有如千斤重锤,很有杀伤力。
后摆腿可用于大意疏于戒备情况下,突然发难,令人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中招。
后摆腿威力,发自施身冲力与腰腿向后方弹摆,合而成为锐利劲力,运足旋身与出腿动作须一气呵成,腿招才有威力。
4.牡鹿耀角(双飞踢腿)其方法为跃身先前足先发出一腿,或虚或实,瞬间觑准敌方守势,即跃起挥另腿踢其头部。
此式还可以蹬腿作前奏,引敌防卫前调,而乘机跃身发高腿踢之。
5.战象交齿(双肘下砸)此招是极危险肘招,能致人于死命,迎敌时以虚足乱敌意,跃高凌空举双肘,下砸其头顶或前额,借身体下坠之势,威力倍增,施发时须以身体下压增劲,动作先起而后落,一气呵成。
6.转战龙门(后抽肘法)此招就是泰拳有名的反肘,反肘动作舒展漂亮,为历代泰拳师善用的攻击技术,反肘的运用,是在实战时觑准时机,猝然转身以此招突击,敌若疏于防范,必受所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