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自立自强之路练习
宁夏银川市四中七年级政治上册《八课 走自立自强之路》前置作业 鲁教版

七年级第8课走自立自强之路前置作业一、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环节一:安琳是青岛胶南滨海街道中心中学的一名15岁女学生这个年纪的她,本应得到父母的百般呵护,但病重的母亲,却让她小小年纪便挑起生活的重担。
每天天刚蒙蒙亮安琳就起床了,然后穿好衣服、洗脸做饭,再把做好的饭端到妈妈的床头,给妈妈倒好水,放好药,等妈妈醒来后吃饭、服药。
为了减少生活开支,她又学会了蒸馒头、包水饺、炒小菜。
生活的重负下,她一直勤于学业,科科成绩名列前茅。
问题;安琳最值得我学习的品质是什么它的具体表现是什么环节二:奥巴马的家规奥巴马夫妇共育两个女儿,为了培育两个乖女儿更加健康成长,夫妇俩对女儿制定了几条既简单观念性很强的家规。
1、不能有无理的抱怨、争吵或者惹人讨厌的取笑。
2、一定要铺床,不能只是看上去整洁而已。
3、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比如自己冲麦片或倒牛奶,自己叠被子,自己设置闹钟,自己起床并穿衣服。
4、保持玩具房的干净。
5、帮父母分担家务,每周1美元。
6、每逢生日或是圣诞节,没有豪华的礼物和华丽的聚会。
7、每晚8点30分准时熄灯。
8、安排充实的课余生活:玛莉亚跳舞、排戏、弹钢琴、打网球、玩橄榄球;萨莎练体操、弹钢琴、打网球、跳踢踏舞。
9、不准追星。
问题:你有什么感想环节三:在一个招聘会上,曾出现这样一幕:一个老人在各个摊位前忙个不停,填了六十多份各类求职应聘表,并且不断向招聘单位咨询。
许多人以为她是来找工作的,一打听才知道,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26岁的儿子。
此时此刻,他的儿子正在家“赋闲”。
他一天到晚除了吃饭睡觉,就是聊天、玩牌、上网。
问题:如果你是招聘者,你会聘用这个年轻人吗为什么二、描绘自强人生环节四:2022感动中国人物萨布利亚•坦贝肯的事迹萨布利亚•坦贝肯,1970年出生于德国,12岁时双目失明。
“盲文无国界”组织的创始人。
在波恩大学求学期间,她发现藏文还没有盲文,便借鉴其他语种盲文的开发经验,在世界上第一个开发出藏盲文。
1997年,萨布利亚到西藏旅行。
七年级政治上册3.6.2《走自立自强之路》基础训练鲁人版六三制(道德与法治)

《走自立自强之路》基础训练一、单项选择题1.李良做了个“错题本”,专门记录做错的题,用来思考问题的规律、特点等,他的这一做法是获得了()A.身体上的自立B.学习上的自立C.生活上的自立D.完全自立的人生2.每到放学时间,学生家长们开着汽车,骑着三轮车、自行车等交通工具,早早等在学校门口准备接孩子回家,导致周边交通一片混乱,这一现象被称为“中国式接送”。
“中国式接送”()A.体现了家长对孩子全部的爱B.能根除孩子身边的安全隐患C.会导致孩子交往能力的丧失D.不利于培养孩子的自立精神3.“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是对某些初中生的真实写照,这不利于我们的健康成长。
我们应该()①克服依赖思想②尽力做好自己的事情③学会独立思考,遇事全由自己做主④多实践,多锻炼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4.寻访“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活动自启动以来,受到高校团学组织和在校大学生的持续关注,在社会上得到了一致好评。
开展这项活动,是因为自强()①是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动力②是通向成功的阶梯③对一个人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④是中华民族历经沧桑而不衰,饱经磨难而更强的伟大民族精神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5.据调查,有清晰而长期目标的人,多年后几乎都成了社会各界的顶尖人物;那些没有目标的人,各方面都很不如意,有的还常常失业。
可见, _是所有自强者的共同特点。
()A.善于战胜自己的弱点B.认识自己的长处C.根据兴趣确定方向D.为理想执着追求6.赵振跟随打工的父母来到城里读书。
因长期生活在农村,说普通话不太标准。
他意识到自己的缺点后,就天天对着镜子练习,上课积极举手发言……经过努力,他终于克服了自己的缺点。
由此可见()①自强的人勇于战胜自己的弱点②要想自强,必须战胜自我,超越自我③战胜自己的弱点就是进步④只有有弱点的人才有自立自强的品德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二、简答题7.刚考进某大学的一名女学生,在妈妈的陪同下到学校报到注册。
七年级政治上册3_6_2走自立自强之路练习鲁人版六三制道德与法治

走自立自强之路学以致用巩固提升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学习了有关自立的内容以后,几名同学谈了自己的看法,你同意谁的观点。
( )①刘明说:“我现在年龄还小,只能靠爸爸妈妈照顾,等我长大了才能自立。
”②冯凯说:“我特别想自立,凡是我自己的事,我都要自己做主,不要大人管。
”③赵倩说:“学习中遇到难题,我总是先自己独立思考,想办法解决,这也是自立的表现。
”④陈晨说:“自立就要克服依赖心理,安排好自己的生活。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③④2.作家斯培克一开始并没有意识到自己会成为作家,曾几次改行。
开始,因为身高近两米,他爱上了篮球运动,但球技一般;后又改行当了画家,但他的画技也无过人之处。
他给报刊绘画时,偶尔写点短文,终于发现自己的写作才能,从此走上了文学创作之路。
由此可见( ) A没有理想,就没有动力,就会在困难面前放弃努力B.自强的人不是没有弱点的人,而是勇于并善于战胜自己弱点的人C.自强的人要善于发现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据此确定自己前进的方向D 一个人只要能够及时改变目标,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3. 2016年5月25日凌晨,我国著名女作家、文学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钱钟书夫人杨绛仙逝。
杨绛先生曾说:“如果锻炼一个能做大事的人,必定要叫他吃苦受累,百不称心,才能养成坚韧的性格,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
”对这段话的理解,下列道理不成立的是( )A.成就自强人生,必须不断磨砺自己,锻炼自己B坚强的意志是取得成功的保证C.只有吃苦受累,百不称心,才能走向成功D.挫折是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4.自强是一种美好的道德品质。
以下属于自强表现的是()A.刚愎自用,固执己见B.好高骛远,一意孤行C.唯我独尊,孤芳自赏D.志存高远,执着追求5.下列行为中,体现自立自强意识的是()①玲玲很早就知道洗自己的衣服②遇到问题就求助别人或百度③不认真学习,心想反正以后父母会养我④树立远大目标,并以此而努力奋斗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二、非选择题1.材料一:马清源在考入北京大学两个月后被诊断出患有骨肉瘤,3年时间,10次手术,他失去一条腿,却从不曾倒下。
七年级政治上册 第四单元 生活告诉自己“我能行”第八课 走自立自强之路练习(无答案) 鲁教版

走独立自强之路一、独立的含义及表现:独立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独立意味着要独立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意味着要离开父母、老师的庇护,________________难题;意味着要_______________二、为什么要培育独立品质?(独立对自己成长过程中的作用?)1.独立的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是我们不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独立才能_______。
(只有独立,才能克服依靠心理,培育自强精神;才能依据社会的要求,不断提高自己的本事,不断完善自我,成为强者。
)三、生活中,我们应怎样培育独立品质?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自强的表现1.自强的重要表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达目的誓不罢休;2. 一个人需要自强精神,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同样需要自强不息的精神,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铸就的民族精神。
五、生活中,怎样向伟人、名人等学习成为生活的强者?(怎样培育自强品质)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单选题1.“淌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人、靠祖宗,不算是英雄!”这句话体现的精神是()A.独立自强B.乐观进取C.助人为乐D.任何事情都不求别人2.小明同学上中学时就留意自觉培育独立力量,进入高校后他又尝试勤工俭学,先后做过推销员、家庭老师、服务生等,在实践中学到了不少学问,独立力量也明显比一般同学强。
鲁人版思品七上第8课 走自立自强之路同步测试(含答案)

重点难点:1、两个项目都是教学重点2、“少年需自立”和“人生当自强”是教学难点第八课 走自立自强之路一、辨别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立国在学习上不动脑筋,每当遇到难题就去问学习好的同学,有时甚至直接抄现成答案,他的成绩总是不尽人意。
( )2. 能够战胜自己的人,必定能自强。
( )3. 所有自强者的共同特点是:为人生的理想执着追求。
( )4. 自强的人是没有弱点的。
( )5. 美雪无论大事小事都要向父母请示,就连和同学闹了矛盾也要父母出面解决,她的朋友越来越少。
( )6. 人最大的敌人不是自己,而是别人。
( )7. 自强要从少年始,只要我们选准航向,战胜自身的弱点,发挥自己的特长,就能在自强的人生旅途中,抵达成功的彼岸。
( )8. 峰杰回到家,不管作业多少,他总是先看动画片和体育比赛,然后才匆匆忙忙地去做作业,经常要开夜车,有时甚至完不成作业,考试常常亮红灯。
( )少年需自立 告别依赖,走向自立 人生当自强 走自强之路9. 自己决定每一件事情时谢绝他人的建议。
()10. 自强的人善于发现自己的长处。
()二、单项选择题11. 怎样培养自立能力,以下方法你认为不正确的是()A.要学会承担责任,从自己对自己负责做起B.要立足于当前生活、学习中的问题,从小事做起C.现在主要是树立自立的意识,长大后自立能力自然就具备了D.要大胆地投身社会实践,在社会生活中反复锻炼,不断实践12.“淌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人、靠祖宗,不算是好汉!”这段话强调的精神是()A.自立自强B.积极进取C.助人为乐D.任何事情都不求别人13. 右图《举家迁徙》漫画说明了()①. 部分家长过分溺爱孩子②. 一些孩子的依赖心理严重,离不开父母的庇护③. 父母对孩子的照顾无微不至,应该提倡④. 我们应克服依赖心理,走自立之路A. ①②③④B. ②③④C. ①②③D. ①②④14. 下列不属于自立、自强表现的有()A.早晨起床后,坚持自己叠被子、整理房间B.主动制订一天的学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C.遇事从不要别人帮助,一切靠自己D.遇到难题,独立思考后再请教老师或同学15.江泽民指出:“我们要迎接21世纪的挑战,必须始终弘扬自强不息的精神”我们青少年要使自己自强起来,就要()①. 确立明确的目标②. 努力做到生活自理、学习自觉③. 战胜自我,超越自我④. 在生活中自觉磨砺自己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②③④16.王洋出生7个月的时候,因医疗事故导致双耳失聪,但他并没有因此而丧失生活的勇气。
走自立自强之路练习

走自立自强之路1. 学完了有关自立自强的内容以后,几位同窗对自立自强谈了自己的观点,你同意他们中间谁的观点()A. 刘威说:“我此刻年龄还小,只能靠爸爸妈妈照顾,等我长大了才能自立自强。
”B. 冯立群说:“我专门想自立自强,凡是我自己的事,我都要自己做主,不要大人管。
”C. 赵倩说:“学习中碰到难题,我老是先自己独立试探,想方法去解决,这也是自立的表现。
”D. 陈晨说:“自立就要克服依托心理,安排好自己的生活。
”2. 2004年暑假期间,一群中学生进行了一次骑自行车横穿齐鲁的活动。
他们一路上野炊、露营,历时一周,完成了从济南到青岛的漫漫征程。
你感觉他们如此做()A. 太冒险了,缺乏平安意识和自我爱惜意识B. 对考验意志、培育自立品质有重要意义C. 好玩、刺激,但没什么意义D. 延误学习,游手好闲3. 世界闻名的盲聋作家、社会活动家海伦·凯勒,从小生活在一个没有声音、没有光明的世界里。
在教师的帮忙下,顽强的海伦学会了说话、念书,知晓好几个国家的语言,成为闻名作家。
另外她还踊跃的投身于社会公益事业,为社会进步做出了奉献。
这说明()A. 自立者,才能走向自强之路B. 自强者才能踊跃进取,不断超越自己C. 自强者,才能尽力完善自己,踊跃效劳社会D. 只有诞生于苦难当中,人材能学会自立4. 右面这幅图说明的是 ( )A. 生活中要远离危险,学会爱惜自己B. 生活中一些同窗依托思想严峻,缺乏自立适应C. 家长要体贴关系小孩D. 生活中的点滴小事也能反映出一个同窗的自立品质5. 礼拜天,几位同窗邀请孙强到野外的一座高山上去“探险”,他爽快的许诺了。
可是,在他整理好东西要动身时,妈妈明白了他们的打算,她坚决反对几个小孩自己去冒险。
这时孙强应该 ( )A. 自己的生活自己来安排,不用管妈妈的唠叨B. 独立的做出决定是自立的重要标志,他要通过自己的试探来处置这件事C. 听从母亲的劝告,服从父母的教诲D. 许诺了他人的事就要去做,坚持去探险6. 此刻,有个别同窗在家里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适应,乃至有的连学校里的值日都要家长代劳。
鲁教版六年级政治走自立自强之路复习

•
2008年8月7日 浙江新闻网: 太阳渐渐 下山了,吃完晚饭后,义乌市民陆续到公 园散步。这时公园内开始出现一些孩子, 他们卖力地推着三轮车或捧着个箱子,叫 卖着矿泉水、棒冰等。记者在采访中了解 到,这些孩子是义乌本地人,自己动手挣 下学期学费。他们的父母不少是商界的成 功者…… 孩子的做法认识正确的是( ) • A.他们在积极锻炼自己的自立能力, 有利于自己的成长 • B.他们的家庭都很富裕,没必要这样做 C.他们是在消磨时间 ,闹着玩 • D.他们这样做会使自己与父母的关系僵化
•
一天,一个失去右臂的乞丐来到我家乞讨。我 以为母亲会慷慨施舍,谁知,母亲却指着门前一 堆砖说:“你帮我把这堆砖搬到屋后吧。”乞丐 生气地说:“我只有一只手,你还忍心叫我搬 砖?”母亲不生气,俯身故意只用一只手搬砖, “你看,我能干,你为什么不能呢? 乞丐怔住了, 于是用仅有的一只手搬起砖来。乞丐搬完砖后, 母亲给他20元钱。多年后,有个失去右臂却气度 非凡的人来到我家。他动情地对母亲说:“如果 没有你,我现在还是个乞丐。因为当年你叫我搬 砖,今天我才成为一个公司的董事长。”然后, 他转身对我说:“你的母亲是伟大的,是令人敬 佩的,是她教会了我……”。 • 请回答:母亲到底教会了乞丐什么?
• • • • • 为什么自立? 怎样走向自立? 自强的表现是什么? 为什么自强? 怎样走向自强
•
•
• • •
暑假里,很多城市里的家长送孩子走进 了主打“吃苦”特色的夏令营。炎炎烈日 下在庄稼地里拔草;攀登弯弯的山路识别 各种草药和植物;给菜地浇水、包饺子、 洗衣服、洗碗、做饭,还有各式的体能训 练…… .让孩子参加这样的活动意义在于 ( ) A.有利于培养青少年自立自强、吃苦耐 劳的精神 B.有利于青少年团结友爱 C.可以让青少年走向自强 D.可以让青少年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
《第三单元 走自立自强之路》试卷及答案_初中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_人教版_2024-2025学年

《第三单元走自立自强之路》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自立是指个体在社会生活中独立自主地生活的品质,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培养自立能力的是()。
A. 独立完成作业,不依赖他人检查B. 依赖父母分配所有日常事务C. 自己处理个人物品,如整理床铺、穿衣等D. 主动承担家务劳动,如洗碗、打扫房间2、自强是指个人在面对困难或挑战时不屈不饶,克服重重困难,争取更好的结果的精神品质。
下列事迹能体现自强精神的是()。
A. 遇到难题时,立刻放弃,选择不做B. 无论成绩好坏,每天坚持阅读课外书籍C. 在考试中作弊,以逃避实际水平的反映D. 把自己的失败归咎于他人,而不接受自身可能存在的问题3、(初中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走自立自强之路》)小刚最近觉得学习和生活都很困难,总是拖拖拉拉的,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面对这样的情况,以下哪项措施最有助于小刚培养自立精神?A. 家长包办一切事务B. 教师给予太多指导C. 朋友帮助解决困难D. 自我调整,主动学习和面对挑战4、(初中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走自立自强之路》)以下哪项活动有助于青少年培养自强精神?A. 参加社团活动B. 沉迷网络游戏C. 长时间看电视D….”);由于篇幅原因,这里只展示了选项A。
5、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正确的态度应该是:A. 逃避现实,避免面对问题B. 积极面对,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C. 抱怨命运,责怪他人D. 放弃努力,听天由命6、以下哪个行为最能体现个人的自立能力?A. 小明总是让父母帮他检查作业B. 小华能够自己制定学习计划并严格执行C. 小红遇到难题就立刻寻求老师的帮助D. 小强觉得团队合作没有必要,凡事都单打独斗7、题目:以下哪项行为体现了自强的品质?A. 遇到困难就放弃B. 做事情有始有终C. 总是依赖别人D. 碰到问题就抱怨8、题目:以下关于自立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自立是人生成长的重要阶段B. 自立需要学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C. 自立意味着完全独立,不再依赖他人D. 自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9、题干:以下哪项行为体现了自立自强的精神?A. 遇到困难时选择逃避B. 面对挑战时勇于尝试,不轻易放弃C. 一味依赖他人解决问题D. 借口自己的年纪小,不承担个人责任 10、题干:关于自立自强对青少年成长的意义,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培养青少年的自主能力B. 增强青少年的自信心C. 提高青少年的心理素质D. 帮助青少年逃避责任和困难11、小明发现自己的学习成绩下滑,他决定每天晚上复习当天所学的知识,并提前预习第二天的课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自立自强之路1. 学完了有关自立自强的内容以后,几位同学对自立自强谈了自己的看法,你同意他们中间谁的观点()A. 刘威说:“我现在年龄还小,只能靠爸爸妈妈照顾,等我长大了才能自立自强。
”B. 冯立群说:“我特别想自立自强,凡是我自己的事,我都要自己做主,不要大人管。
”C. 赵倩说:“学习中遇到难题,我总是先自己独立思考,想办法去解决,这也是自立的表现。
”D. 陈晨说:“自立就要克服依赖心理,安排好自己的生活。
”2. 2004年暑假期间,一群中学生进行了一次骑自行车横穿齐鲁的活动。
他们一路上野炊、露营,历时一周,完成了从济南到青岛的漫漫征程。
你觉得他们这样做()A. 太冒险了,缺乏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B. 对磨练意志、培养自立品质有重要意义C. 好玩、刺激,但没什么意义D. 耽误学习,不务正业3. 世界著名的盲聋作家、社会活动家海伦·凯勒,从小生活在一个没有声音、没有光明的世界里。
在老师的帮助下,坚强的海伦学会了说话、读书,通晓好几个国家的语言,成为著名作家。
另外她还积极的投身于社会公益事业,为社会进步做出了贡献。
这说明()A. 自立者,才能走向自强之路B. 自强者才能积极进取,不断超越自己C. 自强者,才能努力完善自己,积极服务社会D. 只有出生于苦难当中,人才能学会自立4. 右面这幅图说明的是 ( )A. 生活中要远离危险,学会保护自己B. 生活中一些同学依赖思想严重,缺乏自立习惯C. 家长要体贴关系孩子D. 生活中的点滴小事也能反映出一个同学的自立品质5. 星期天,几位同学邀请孙强到野外的一座高山上去“探险”,他爽快的答应了。
可是,在他收拾好东西要出发时,妈妈知道了他们的计划,她坚决反对几个孩子自己去冒险。
这时孙强应该( )A. 自己的生活自己来安排,不用管妈妈的唠叨B. 独立的做出决定是自立的重要标志,他要经过自己的思考来处理这件事C. 听从母亲的劝告,服从父母的教导D. 答应了别人的事就要去做,坚持去探险6. 现在,有个别同学在家里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甚至有的连学校里的值日都要家长代劳。
对此,你的看法是( )A. 这都怪家长娇惯孩子B. “娇子如害子”,这样下去不利于孩子的成长C. “树大自然直”,长大了他们就会自立了D. 孩子自己应该自觉地克服依赖心理1. 自立意味着养活自己,我们现在无法养活自己,因此我们无法做到自立。
()2. 学校里布置同学们独自承担一天的家务劳动,陈枫让父母写了一张假证明应付过去。
()3. 要走上自强之路,就要确定明确的目标并努力为之奋斗。
()4. 赵冉的父母都在医院照顾生病的爷爷,她把没人洗的衣服包起来,给妈妈送到了医院里。
()5. 自立体现在方方面面,只要我们认真努力,做到自立并不难。
()6. 自立是自强的基础,不自立就无法做到自强。
()1. 周末学校组织同学们去郊游,七年级(2)班的张萌同学忘记了带午饭。
妈妈赶紧坐车追到了学校,可是队伍已经出发了。
她着急的来到校长室,请求派人把午饭给孩子送去。
可校长却婉言拒绝了她的请求,只是轻描淡写的告诉她:“老师和同学们都带着午饭,不会让张萌饿着的。
再说,您不认为这是锻炼他的一个好机会吗?”张萌的妈妈觉的这个校长真不通情理,她气呼呼的自己去追队伍去了。
你如何评价张萌妈妈和校长的做法?2. 有两个要好的工友同时下岗了。
一个积极的自谋职业,学驾驶、做小生意,很快就解决了生活难题。
后来他发现给人擦皮鞋也挺能赚钱,就自己开了擦鞋店,没想到还越来越红火。
不仅自己发了家,还解决了一些其他下岗职工的就业问题。
另一个却在家里垂头丧气,一味的等着单位和政府给他安排工作,靠着每月仅有的一点补助金艰难度日。
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同样下岗,却命运不同。
岁的高中生吉琳宇,尽管父母完全可以承担起养育她的经济费用,可她却主动和父母订立了一个“自立合同”,宣布以后所有的生活、学习费用不再靠父母提供。
吉琳宇利用自己的绘画特长在学习之余打工挣钱,并向一家公司贷款支付上学的费用,她的做法在周围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我的感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身负重伤、失去四肢的朱彦夫,为了不拖累他人、给社会添负担,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学会了生活自理,并积极为家乡建设做贡献。
更令人惊讶的是,他在自学的基础上,完成了一部语言流畅、感人至深的长篇小说《极限人生》。
我的感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92年8月,77名日本孩子来到我国内蒙古,与30名中国孩子一起举行了一个草原探险夏令营。
刚上路时,日本孩子的背包鼓鼓囊囊,装满了食品和野营用具;而有些中国孩子的背包却几乎是空的,装样子,只背点吃的。
才走一半路,有的中国孩子便把水喝光,干粮吃尽,只好靠别人支援。
野炊的时候,凡是又白又胖、抄着手啥也不干的,全是中国孩子。
中方大人批评他们:“你们不劳而获,好意思吃吗?”可这些中国孩子反而很麻木。
在咱们中国的草原上,日本孩子用过的杂物都用塑料袋装好带走。
他们发现了百灵鸟蛋,马上用小木棍围起来,提醒大家不要踩。
可中国孩子却走一路丢一路东西……中国孩子的表现在我们心中划上了一个沉甸甸的问号。
中日孩子夏令营中的较量给了你什么启示?1. 刘洁在家是乖乖女,妈妈指东她绝不朝西;在老师眼里,她是好学生,老师说一她绝不说二。
她从来没有自己的想法,也没有独立做过一件事,事事都靠家长、老师甚至同学给她做主。
请分析刘洁这种做法会导致什么结果?你能给她提供哪些帮助?2. 小强的父母不久前双双下岗,一下子使他的生活陷入了困境,连交书费的钱都难以凑齐。
老师和同学们了解了他的情况后,纷纷慷慨解囊,有些同学甚至捐出了自己几年来积攒的零花钱。
小强面对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一方面十分感激,充分感受到了集体大家庭的温暖;另一方面又感到困惑:接受大家的帮助是不是就违背了自立自强的要求呢?请你帮助小强解开心中的困惑。
1. 争做时间的主人活动方法和步骤:活动内容占用时间所花费的时间及在24小时中所占的比例,绘制成“时间大饼图”。
第三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情况,并通过分析找出不合理的地方,制定改进方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生活片段:小明为自己制定了一个培养自立精神的计划:◇每天起床后自己整理房间。
◇每天晚饭后自己洗碗。
◇坚持自己的衣服自己洗。
◇在学习上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遇到难题尽量自己解决。
◇学着自己的事情自己拿主意,克服事事依赖他人的习惯。
⑴请向小明学习,也为自己制定一个培养自立精神的计划。
⑵请父母、老师和同学监督,并定期检查计划的执行情况。
参考答案第八课走自立自强之路自主研学平台请你选择1. CD2. B3. ABC4. BD5. B6. BD请你判断1. (×)2. (×)3. (√)4. (×)5. (√)6. (√)请你辨析1. 张萌的妈妈关心孩子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她有些溺爱孩子,不懂得培养孩子自立自强的品质,这样下去将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校长的做法是出于培养学生的自立能力,主张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养成自己的生活自己来安排的习惯。
2. 两人的不同命运是因为他们不同的心理素质。
第一个人自信自立,所以他选择了一条自强之路,不怕困难,积极进取,不仅使个人获得了成功,而且为社会做出了贡献。
第二个人缺乏自立精神,依赖心理严重,在困难面前消极等待,所以他一事无成。
回归多彩生活生活感悟1. 围绕吉琳宇同学克服依赖心理、自立自强的表现,结合自身实际谈谈的内心感受。
2. 朱彦夫的故事告诉我们,自强的人积极进取,不断超越自己。
社会话题提示:中国孩子自立能力差,十分有必要加强自立能力的培养。
在以后激烈的国际竞争中,青少年的素质决定着国家的命运。
作为祖国21世纪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自觉培养自己的自立能力,才能自立于社会,成为祖国建设的有用人才。
亲临其境1. ⑴刘洁没有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过分的依赖他人,遇到事情不能自己拿主意,这会导致其不能独立地生活,影响其自立能力的培养。
将来走向社会后,因其不具备自立的能力,在人生道路的选择上必然是不敢走自强之路,缺乏积极进取的精神,也不会成为一个强者。
⑵要让刘洁认识到她目前的这种状况对其今后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并就如何培养自立能力方面给她以一定的方法上的帮助,尤其要在自己的事情自己来安排上让其尽快提高认识并付诸实施。
2.提示:自立自强要求不依赖他人,靠自己的力量生活,并不满足于目前的处境,积极进取。
但是自立自强并不排斥接受别人的帮助。
在遇到困境时通过别人的帮助渡过难关,会使自己更感到一个人的生活离不开许许多多人的帮助,从而进一步增强完善自我、成为强者的信念,有助于养成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思想。
今天我接受别人的帮助,明天我将以自己的努力来回报社会。
我在行动(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