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肝诊断与治疗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丙肝治疗ppt课件

丙肝治疗ppt课件
WHO. World Hepatitis Summit harnesses global momentum to eliminate viral hepatitis. http://www.who.int/mediacentre/news/releases/2015/eliminate-viral-hepatitis/en/
应答类型
快速病毒学应答(RVR) 早期病毒学应答(EVR)
延迟病毒学应答(DVR) 持续病毒学应答(SVR) 突破 复发 无应答 部分应答
定义
第4周HCV RNA低于检测下限 第12周HCV RNA低于检测下限
第12周HCV RNA阳性,但第24周HCV RNA低于检测 下限 治疗结束后24周HCV RNA仍低于检测下限 治疗中HCV RNA转阴后再次出现 治疗结束后HCV RNA阳转 第24周HCV RNA下降低于2个log
第24周HCV RNA下降大低于2个log但仍阳性
治疗的适应症
(1)所有初治和经治的HCV感染导致代偿期或失代偿期慢性肝病的患者,均须考虑治疗。 (2)对于显著性肝纤维化或肝硬化(METAVIR评分为F2、 F3或F4)患者,包括失代偿期 (Child-Pugh B级或C级)肝硬化患者、具有临床显著性肝外表现的患者、肝移植后HCV复 发的患者以及具有传播HCV风险的个体,应立即考虑治疗。 (3)MELD评分≥18~20、有肝移植指征的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应该首先行肝移植,移植 后接受治疗。如果等待时间超过6个月,这些患者可以于移植前接受治疗。 (4)对由于非肝脏相关合并症所致预期寿命有限的患者,不推荐治疗。
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the Liver. EASL Recommendations on Treatment of Hepatitis C 2018. J Hepatol (2018),

丙肝中文幻灯片课件

丙肝中文幻灯片课件

HCV 的特性
• 黄病毒科1 • 有包膜2 • 单股正链 RNA (9.6 kb)1,3 • 3000 氨基酸组成的多聚蛋白3 • 6 种基因型, 超过80种亚型4 • RNA 聚合酶缺乏校正功能4 —— 准种4 • T½: 2.7 小时2 • 每日复制量:10 兆 (1012) 病毒颗粒2
1. Purcell RH. NIH Consensus Conference on Hepatitis C. 1997. 2. Neumann AU et al. Science. 1998;282:103-107. 3. Rosenberg S. J Mol Biol. 2001;313:451-464. 4. Lauer GM, Walker BD. N Engl J Med. 2001;345:41-52.
中国丙型肝炎防治指南
基因型的地理分布
75% 1a, 1b
1a, 1b, 2, 3
1a, 1b, 2, 3 4
4
5
2, 1b
1a, 1b,
3
3, 6
1a, 1b, 3
1. Hoofnagle J. Hepatology 2002; 36: S21 2. Zein N. Clin Microbiol Rev 2000; 13: 223 3. Alter M, et al. N Engl J Med 1999; 341: 556
• 急性丙型肝炎: 1.输血史、HCV暴露史。 2.临床: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和肝区疼痛等。 3.检查:ALT↑,抗HCV(+),HCV RNA(+)。
• 慢性丙型肝炎: 1. HCV感染超过6个月, 2. 肝病理:符合慢性肝炎
根据症状、体征、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综合分析。

丙肝PPT课件

丙肝PPT课件

宁城~40%
阿荣旗 ~40%
河北青龙县
黑龙江
嫩江~40% 吉林扶余县
新疆 西藏
青海
流行率高, 40%
吉林 辽宁
流行率高
辽宁建平 县流行率
内蒙古 北京
宁夏
天津 山西 河北
山东
河北宽城 流行率高40%
高1 河北围场县
流行率高
甘肃 陕西
河南
江苏丹阳、金坛流行率高
江苏 安徽 上海 河南永城县
四川
重庆 贵州
湖北
• 1型丙型肝炎病毒是全球流行最广泛的基 因型,约占46.2%。
• 我国最主要的是1b型。
9.1%
3型
10%其他基因型
56.8%
24.1%
1b型
2型
• 4、5型丙型肝炎病毒在我国尚未发现
• 6型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广州与昆明
DAA药物
DAA(direct-acting antiviral agents),直接抗病毒药物。 DAA对于慢性丙型肝炎的抗病毒 治疗是一个重大的发展
大多数HCV感染者在急性期及慢 性感染早期症状隐匿,~85%的患 者可发展成慢性状态。
1.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 丙型肝炎防治指南,2004 2. 魏来,中华肝脏病杂志,2004
丙肝检查项目

急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有血清ALT、AST升高,部分
病例可有血清胆红素升高。部分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和丙
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亦有ALT、AST升高。
格卡瑞韦/派仑他韦 索非布韦/达卡他韦 索非布韦/达卡他韦 索非布韦/维帕他韦
12周[1]
24周
基因3型HCV感染为 主且患病率< 5%的国
家,可考虑12周

《丙肝诊断与治疗》课件

《丙肝诊断与治疗》课件
如超声、CT等,观察肝脏形态及结构。
肝功能异常:如转氨酶升高等。
丙肝抗体阳性。
存在丙肝的高危因素:如输血史、不洁注射、共用针具等。
丙肝病毒核酸阳性。
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肝炎:如乙肝、酒精性肝炎等。
01
03
02
04
05
03
CHAPTER
丙肝的治疗
Hale Waihona Puke 保持良好的作息和饮食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压力。
04
CHAPTER
丙肝的预防
早期发现和治疗患者
对丙肝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以降低病毒载量,减少传染风险。
采用一次性注射器,避免重复使用,以减少注射过程中的感染风险。
推广安全注射
建立严格的献血者筛选制度,避免因输血而感染丙肝。
提倡安全献血
推广安全性行为,使用避孕套等防护措施,减少性传播的风险。
肝功能衰竭
感染丙肝病毒后,还可能引起其他并发症,如胆囊炎、胰腺炎等。
其他并发症
02
CHAPTER
丙肝的诊断
丙肝抗体检测
丙肝病毒核酸检测
生化检测
影像学检查
01
02
03
04
通过检测血液中的丙肝抗体来判断是否感染丙肝病毒。
通过检测血液中的丙肝病毒核酸来判断病毒载量及传染性。
检测肝功能相关指标,了解肝脏受损程度。
详细描述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详细描述
生活护理涉及患者的日常生活细节,包括起居、饮食、休息等方面。护理人员应关注患者的需求,提供生活照顾和指导,帮助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生活质量。
根据患者病情制定饮食计划,提供营养支持和指导
总结词
饮食护理是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营养需求,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护理人员应关注患者的饮食摄入,提供营养支持和指导,确保患者获得足够的营养,促进康复。同时,应避免不合理的饮食摄入,以免加重病情或影响治疗效果。

丙肝诊断与治疗PPT课件

丙肝诊断与治疗PPT课件

-
28
急性丙型肝炎的病理诊断
气球样变
嗜酸性变
-
29
病理学诊断
慢性丙型肝炎的病理学特征 慢性丙型肝炎肝组织中常可观察到汇管区淋巴滤泡
形成、胆管损伤、小叶内肝细胞脂肪变性、小叶内枯否 氏细胞或淋巴细胞聚集,这些组织学表现,对于慢性丙 型肝炎的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30Leabharlann 慢性丙型肝炎的病理诊断点状坏死
EASL Recommendations on Treatment of Hepatitis C 2014 Excerpt from EASL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Management of Hepatitis C Virus Infection 2013
-
38
-
1.庄辉. 医学研究杂志. 2012(7), 11-20.
目前丙肝的传播途径
传统认为的丙肝传播模式
➢ 输血 60%
➢ 吸毒者混用注射器 ➢其他形式的HCV暴露-10%(职业暴 露、透析、家庭传播、性接触) ➢未知形式的HCV传播模式-20~40%
必须引起重视的丙肝传播途径
➢ 医源性感染(牙科器械、内窥镜、
• 有输血史、应用血液制品史或明确的HCV暴露史 • 输血后急性丙型肝炎的潜伏期为2~16周(平均7周) • 散发性急性丙型肝炎的潜伏期尚待研究
-
9
HCV感染高危人群
➢ 1993年前有输血或使用血液制品史者 ➢ 使用非一次性注射器和未经严格消毒牙科器械,接受内镜检
查、有创操作、针刺、血液透析者,有纹身、穿耳环孔史者 ➢ 静脉药瘾者 ➢ 与丙肝患者共用过剃须刀、牙刷者 ➢ 男男同性恋人群及性工作者 ➢ 器官移植患者

丙肝治疗PPT精品医学课件PPT专业课件

丙肝治疗PPT精品医学课件PPT专业课件
死和纤维化的改善情况,可采用国内外 通用的肝组织分级(炎症坏死程度)、分期 (纤维化程度)或半定量计分系统来评价。
精选ppt课件最新
12
病毒学应答
早期病毒学应答(EVR):指治疗12周时血清HCV RNA
定性检测阴性(或定量检测小于最低检测限),或定量检测降 低2个对数级(Log)以上。有早期EVR者易获得SVR,无 EVR者不易获得SVR,因此EVR可作为预测SVR的指标。
➢ 转氨酶升高发生在暴露后的2–8 周 ➢ 20–30% 患者出现症状,重型肝炎少见 ➢ 20–50% 可以自发清除病毒,多发生在感染后12周内,
女性或有症状者自发清除率较高
➢ 丙型肝炎慢性化率为50%~85%。 ➢ 40岁以下人群及女性感染HCV后自发清除病毒率较高
精选ppt课件最新
7
丙型肝炎的自然史-慢性丙肝
不会传播丙肝的行为
接吻、拥抱、喷嚏、咳嗽、食物、 饮水、共用餐具和水杯、无皮肤破 损及其他无血液暴露的接触、哺乳、 剖宫产。
备注:部分HCV感染者的传播途径不明。
精选ppt课件最新
6
丙型肝炎的自然史-急性丙肝
➢ 暴露后1–2周血清中能够检测到HCV RNA ,病毒先于 ALT增高和临床症状出现;
➢ 在急性HCV感染者出现临床症状时,仅50%~70%抗HCV阳性,3个月后约90%抗-HCV阳转;
✓ 病变程度判定:病变程度判断可参考中华医学 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联合 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2000年,西 安)中关于肝脏炎症和纤维化分级、分期的诊断 标准。
精选ppt课件最新
11
抗病毒治疗应答的类型
➢ 生化学应答:ALT和AST恢复正常最。重要! ➢ 病毒学应答:??? ➢ 组织学应答:是指肝组织病理学炎症坏

丙型肝炎ppt课件

丙型肝炎ppt课件

自然史
• 自然史
• 暴露于HCV后1-3周,在外周血可检测到HCV RNA。急性HCV感染者出现临 床症状时,仅50%~70%抗-HCV阳性,3个月后约90%患者抗-HCV阳转。大 约最高50%的急性HCV感染者可自发清除病毒,多数发生于出现症状后的12 周内。病毒血症持续6个月仍未清除者为慢性感染,丙型肝炎慢性化率为55%85%。不论是否清除病毒,抗-HCV可长期存在。
病原学
• HCV属于黄病毒科肝炎病毒属(hepacivirus genus)。 • HCV基因易变异,目前可至少分为6个基因型及多个亚型.以阿
拉伯数字表示HCV基因型,以小写的英文字母表示基因亚型(如 1a、2b、3c等)。 • HCV对一般化学消毒剂敏感;100℃ 5min或60℃ 10h、高压蒸 气和甲醛熏蒸等均可灭活HCV。
2.临床表现:可有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和右季肋 部疼痛等,少数伴低热,轻度肝肿大,部分患者可出现脾 肿大,少数患者可出现黄疸。部分患者无明显症状,表现 为隐匿性感染。
3.实验室检查:ALT多呈轻度和中度升高,也可在正常 范围之内,有明确的6个月以内抗-HCV和/或HCV RNA检 测阳性结果的检测史。HCV RNA常在ALT恢复正常前转 阴,但也有ALT恢复正常而HCV RNA持续阳性者。
抗病毒治疗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
• 为流感样症候群、骨髓抑制、精神异常、食欲减退、体重 减轻、腹泻、皮疹、脱发和注射部位无菌性炎症等。
• 1.流感样症候群:表现为发热、寒战、头痛、肌肉酸痛 、乏力等,可在睡前注射IFNα,或在注射IFNα同时服用 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以减轻流感样症状。随疗程进展, 此类症状逐渐减轻或消失。
抗病毒治疗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
• 3.精神异常:可表现为抑郁、妄想症、重度焦虑和精神病 。其中抑郁是IFNα治疗过程中常见的不良反应,症状可 从烦躁不安到严重的抑郁症。因此,使用IFNα前应评估 患者的精神状况,治疗过程中也要密切观察。抗抑郁药可 缓解此类不良反应。对症状严重者,应及时停用IFNα。

丙肝诊断及报告标准ppt课件

丙肝诊断及报告标准ppt课件
部疼痛或不适等。
1.2.2.2 部分患者可有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及轻度肝、脾 肿大。
1.2.2.3 部分患者可无明显症状和体征。 1.2.3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
1.2.3.1 可有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和右季肋部疼痛或不 适等。
1.2.3.2 可有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及腹壁或食管、胃底静 脉曲张及脾脏肿大和脾功能亢进。
区分急性、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及丙型病毒
性肝炎肝硬化须根据明确的暴露时间(6个
月)、影像学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7
ppt课件.
诊断
疑似丙肝病例:符合下列任何一项可诊断: 符合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 符合流行病学史和肝功能异常。
临床诊断丙肝病例:符合下列任何一项可诊断: 符合血清抗-HCV阳性和流行病学史。
丙型肝炎报告标准
ppt课件.
1
诊断依据
1.1 流行病学史(详细询问) 1.1.1 曾接种过血液、血液制品或其他人体组织、细胞 成分治疗,或器官移植。 1.1.2 有血液透析史、不洁注射史,或其他消毒不严格 的有创检查、治疗史,有静脉注射毒品史。 1.1.3 职业供血者,特别是接受过成分血单采回输者。 1.1.4 与HCV感染者有性接触史,或HCV感染者(母亲) 所生的婴儿。
1.5.2 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 B超、CT或MRI显示肝实质不均匀,可见肝脏 或脾脏轻度增大。
1.5.3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 B超、CT或MRI可显示肝脏边缘不光滑甚至呈 锯齿状、肝实质不均匀甚至呈结节状,门静脉 增宽,脾脏增大。
6
ppt课件.
诊断原则
依据流行病学史、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测 等结果进行初步诊断,确诊丙型病毒性肝炎须 依据HCV RNA检测。
临床诊断病例的基本条件是抗-HCV阳性,同时具备临床 表现或肝功能生化指标异常或流行病学史方可诊断报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0
HCV标志物检查
抗-HCV 优点: ➢ 经济,方便快捷,易于开展 ➢ 第三代EIA法检测免疫功能正常者敏感度和特异度可达99%,窗口期6-12周 ➢ 检测阳性率高,慢性感染>95% ,急性感染50~70%
➢ 适用于高危人群筛查,也可用于HCV感染者的初筛 缺点: ➢ 出现较晚,不能作为HCV感染的早期诊断,也不能区分既往感染或现症感染 ➢ 单项抗-HCV结果呈阳性须检测HCVRNA来确定是否为现症HCV感染 ➢ 急性HCV感染早期抗-HCV可为阴性,需依据HCVRNA阳性或动态检测进行诊断 ➢ 透析、免疫功能缺陷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可出现抗-HCV假阳性
-
1.庄辉. 医学研究杂志. 2012(7), 11-20.
目前丙肝的传播途径
传统认为的丙肝传播模式
➢ 输血 60%
➢ 吸毒者混用注射器 ➢其他形式的HCV暴露-10%(职业暴 露、透析、家庭传播、性接触) ➢未知形式的HCV传播模式-20~40%
必须引起重视的丙肝传播途径
➢ 医源性感染(牙科器械、内窥镜、
• 有输血史、应用血液制品史或明确的HCV暴露史 • 输血后急性丙型肝炎的潜伏期为2~16周(平均7周) • 散发性急性丙型肝炎的潜伏期尚待研究
-
9
HCV感染高危人群
➢ 1993年前有输血或使用血液制品史者 ➢ 使用非一次性注射器和未经严格消毒牙科器械,接受内镜检
查、有创操作、针刺、血液透析者,有纹身、穿耳环孔史者 ➢ 静脉药瘾者 ➢ 与丙肝患者共用过剃须刀、牙刷者 ➢ 男男同性恋人群及性工作者 ➢ 器官移植患者
的肝病症状 • 急性HCV感染几乎不引起暴发性肝衰竭
Orland J. Acute hepatitis C. Hepatology 2001 Feb;33(2):321–327
-
14
急性丙型肝炎的临床特征
• 部分HCV感染早期阶段较难发现的 • 暴露后7~21天后血清可检测到丙肝病毒RNA • 暴露后4~12周的血清ALT增加 • 约1/3的感染者可能没有检测到抗体时出现肝炎活动 • HCV RNA是诊断急性HCV感染的唯一可靠指标
丙肝的诊断与治疗
-
1
丙肝的诊断
-
2
HCV诊治框架中的试验
试验类别 HCV抗体 (EIA)
HCV基因型 HCV RNA
监测
确诊
评估治疗 治疗疗程 应答
预测持续 应答
X
X
X
X
X
†随着定量分析(10-50 IU/mL)的敏感性增加,定性分析的重要性下降 EIA =酶联免疫分析
-
Ghany M, et al. Hepatology 2009; 49:31335
慢性丙肝的临床表现
肝硬化与HCC:
➢ 慢性HCV感染的最严重结果是进行性肝纤维化所致的肝硬化 和HCC
➢ 丙型肝炎肝硬化及HCC的临床表现与其他原因的肝硬化及HCC 无差异
➢ 对于不明原因的肝硬化应注意检查是否为丙型肝炎肝硬化
-
18
实验室检查
-
19
实验室检查
血清生化学检测
➢ ALT、AST水平变化是反映肝细胞炎症的敏感指标,但与肝组织 炎症和病情的严重程度不平行。
介入性操作、外科手术) ➢不洁注射 ➢生活方式相关(纹身、美容、美甲、 修脚)
- J Viral Hepat. 2006 Nov;13(11):71175-82
临床表现
-
12
急性丙型肝炎的临床表现
• 急性丙型肝炎患者症状多样,缺乏特征性表现 • 可出现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和右季肋部疼痛 • 部分患者可出现黄疸 • 少数伴低热,轻度肝肿大,部分患者可出现脾肿大 • 部分患者无明显症状,表现为隐匿性感染
➢ 是否存在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 病毒标志物主要包括血清抗-HCV和HCV RNA
➢ 有无肝脏损害及损害的严重程度 肝脏损害的检查主要包括肝功能、肝脏影像及 病理组织学等检查
-
6
目录
➢丙型肝炎的诊断原则及标准 ➢丙型肝炎的诊断依据 ➢丙型肝炎诊断需要注意的问题
-
7
流行病学资料
-
8
急性丙型肝炎的流行病学史
Mosley J, et al. Viral and host factors in early hepatitis C virus infection.Hepatology 2005 Jul;42(1):86–92
-
15
慢性丙型肝炎的临床表现
➢ 慢性丙型肝炎极为隐匿,常无明显症状, 又称沉默杀手,
➢ 部分病人因肝外表现就诊。 ➢ 对于不明原因的单项ALT异常患者应注意检
查丙型肝炎病毒指标
-
16
HCV 感染:肝生障碍性贫血 • 血小板减少症 • 非霍杰金氏 b 细胞淋巴瘤
皮肤病
• 迟发性皮肤卟啉病 • 扁平苔癣 • 皮肤坏死性血管炎
肾脏
• 肾小球肾炎 • 肾病综合症
➢ 急性丙型肝炎患者的ALT和AST水平可明显升高,但部分患者可 仅出现轻度升高或正常
➢ 急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白蛋白、凝血酶原活动度、胆碱酯酶活 性等多为正常
➢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约30%ALT水平正常,约40%ALT水平低于2 倍正常值上限
➢ 慢性丙型肝炎、肝硬化时血清白蛋白、凝血酶原活动度、胆碱
酯酶活性明显降低,其降低程度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成正比
Orland J. Acute hepatitis C. Hepatology 2001 Feb;33(2):321–327
-
13
急性丙型肝炎的临床表现
• 在急性HCV感染发病阶段高达81%的患者出现不同症状 • 大多数的临床症状无特异性,包括疲劳、恶心、腹痛、
食欲不振、发热、发痒或肌痛 • ALT可以升高至正常值上限的十倍以上 • 黄疸是50~84%临床症状明显的急性HCV感染者最具体
内分泌
• 抗甲状腺微粒体抗体 • 糖尿病
唾液
• 唾液腺炎

• 角膜溃疡 • 葡萄膜炎
血管
• 坏死性血管炎 • 结节性多动脉炎
神经肌肉
• 肌无力 / 肌痛 • 周围神经病 • 关节炎 / 关节痛
自身免疫性疾病
• 肢端硬皮综合症
Ha-dziyannis SJ. J Eur Acad Dermatol Venereol. 1998;10:1172-21.
目录
➢丙型肝炎的诊断原则 ➢丙型肝炎的诊断依据 ➢丙型肝炎诊断需要注意的问题
-
4
丙型肝炎的诊断原则
• 丙型肝炎的诊断原则是根据流行病学、临床表现、 肝脏炎症及纤维化等损害程度、丙型肝炎病毒指 标进行判断。
• 同时应注意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肝脏损害
-
5
丙型肝炎的诊断原则
丙型肝炎的诊断主要应包括两个方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