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单元第1章探索生命的奥秘
第1单元1章、2章探索生命的奥秘PPT课件

1.生物学是研究
和
的科学。
2.人类的 和 都离不开生物。
3.当今世界面临着一些重大问题:
如、、
、、 和
一些疾病也严重威胁着我们人类的健康。这
些问题的解决都有离不开 的发展。
4.
院士是知名的水稻育种专家,被世界称
பைடு நூலகம்为“杂交水稻之父”。
第二章 探索生命 第一节 探索生命的器具
1.取送显微镜时,要一手握
,一手握
。
2.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体实际放大倍数是:
X
。
3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
(倒像或正像)。
4.物像不在视野中央时,要移到中央,做法是:
。
5.临时装片制作的一般步骤:
。
6.用显微镜观察的材料必须是
的。
7.在转动粗准焦螺旋使物镜下降时,眼睛一定要看着
,
以免物镜碰坏玻片标本。
8.若在显微镜下出现一个污点:
第一节 我们周围的生物
1.自然界里有生命的物体叫做
。
2.生物包括
、
、
等。
3.除
外,生物都是由 构成的。
4.生物体都能够
。如小树长成大树。
5.生物体生长过程中,必须不断从外界获得 和 。 并把体内产生的 排出体外。
6.生物体能够通过 产生自己的后代。
并且具有
和
的特征。
7.生物体能够对
做出一定的反应。
8.生物体都能 一定的环境,也能
A.生物能影响环境
B.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
C.环境能影响生物的生存
D.生物与环境可以相互影响
根据显微镜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
(1)显微镜中与物像放大直接有关的结 构有[ ]___和[ ]____。可以用 来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有[ ]___和 [ ]____。 (2) [ ]___转动时,可使镜筒在很 小范围内升降。
最新-初中生物 第一单元探索生命的奥秘知识点总结 苏教版 精品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探索生命的奥秘1、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水和适宜的温度2、*影响生物的非生物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光、温度、水和等生物因素:影响某一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如: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等3、*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看七年级上册P10的例子4、*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和作用——看书七年级上P18-225、*科学探究的意义和过程——看书七年级上P25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6、*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看书七年级上P33图3-2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内含酸、甜、辣和色素)、叶绿体观察植物细胞:常用的玻片标本有:切片——用从生物体上切取的薄片制成;涂片——用液体的生物材料经过涂抹制成;装片——用从生物体上撕下或调取少量的材料制成。
细胞壁:是最外层一层透明的薄壁,起保护和支撑细胞的作用。
细胞膜:紧贴细胞壁内侧的一层膜,非常薄。
细胞核:植物细胞有一个近似球形。
细胞质: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结构。
细胞质里有液泡,液泡内的细胞液中溶解着多中物质,在植物体绿色部分的细胞中,细胞质内还有叶绿体。
(动物细胞没有叶绿体,细胞壁,液泡)7、*人和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看书七年级上P36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8、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重要作用——看书七年级上P37细胞核是指导和控制细胞中物质和能量变化的一系列指令,也是生物体建造自己生命大厦的蓝图。
9、*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形成细胞膜形成细胞壁10、人体的基本组织——看书七年级上P43包括: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11、人体的结构层次组织: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器官: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形成系统:能够共同构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形成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12、用显微镜观察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切片13、植物体的几种基本组织——看书七年级上P43包括:保护组织、分升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14、绿色开花植物有六大器官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种子15、*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和生活——看书七年级上P49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16、种子的结构与功能——看书七年级上P55果皮结构种皮胚:胚芽、胚轴、胚根、子叶胚乳:单子叶植物所有17、*种子萌发的条件、种子萌发的过程条环境条件: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等件自身条件:干瘪的种子、被昆虫咬过的种子、储存时间过长的种子、休眠的种子等。
2023-2024学年初中生物苏教版七年级上第1单元 探索生命的奥秘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苏教版初中生物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20小题每题3分共计60分)1.如果让你调查一块面积很大的草坪中某种草的密度(单位面积内的株数)你认为最科学合理的调查方法是()A. 一株一株地数出总的数量再计算密度B. 根据自己的经验大概估计一下C. 在不同地点选取若干个样本地块计算密度然后取平均值D. 随机选取一个样本地块计算密度【答案】C【解析】解调查一块草地上某种草的密度普查的价值不大而且难度较大而抽样调查省时省力误差又不大因此调查一块草地上的密度最好采取选点抽样调查求平均值故选 C2.下列实例中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A. 仙人掌的叶演变成了刺茎肥厚多汁B. 野鸭的趾间长有皮肤构成的蹼C. 昆虫体表有外骨骼可防止体内水分蒸发D. 绿色植物能更新空气【答案】D【解析】 A 、仙人掌叶片退化成刺可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适应干旱缺水的沙漠环境说明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A不符合题意B、野鸭的趾间长有皮肤构成的蹼是对水生生活的适应 B不符合题意C 、野鸭的趾间长有皮肤构成的蹼是对水生生活的适应 C不符合题意D、绿森林能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绿色植物能够更新空气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D符合题意3.在“探究不同植被对空气湿度的影响”实验中对照组是()A. 树林B. 草地C. 裸地D. 灌木丛【答案】C【解析】题干中既然探究的是植物对环境中空气温度和湿度的影响那么应设计以植物为惟一变量的对照实验组在选择的裸地、草坪和灌木丛三个地方只有裸地没有植物其它两个地方都有植物所以在三个地方起对照作用的是裸地裸地跟草坪为对照实验探究草坪对空气温度和湿度的影响裸地跟灌木丛进行对照探究灌木丛对空气温度和湿度的影响4.在“探究不同植被对空气湿度的影响”选择的草地和灌木丛不能是池塘边或小河边的草地和灌木丛其原因主要是()A. 不方便比较B. 不方便实验记录C. 不方便操作D. 实验结果不准确【答案】D【解析】解草坪有矮小的植物、灌木丛植物相对高大且茂密裸地没有植物、这三处的植物密度不同.若三处都无水洼则三处空气湿度的不同主要是由于植物引起的因此测量裸地、草坪、和茂密的灌木丛中的湿度能说明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因此选择草坪、灌木丛和裸地三种不同植被环境进行空气湿度测量的原因是选择这三种不同植被环境是为了说明不同植被对空气湿度的影响否则实验结果不准确.故选 D.5.下列关于显微镜使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低倍镜转换到高倍镜后视野变亮B. 光学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是被观察物体的倒像C. 显微镜视野中的污点可能存在于目镜、物镜或玻片上D. 对光时不能将直射阳光作为光源【答案】A【解析】A.使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由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时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增大因此视野内的细胞数目由多到少细胞体积由小到大放大倍数越大镜头透光直径越小通过的光线就少于是视野变暗 A错误B.用显微镜观察物像在视野中的成像特点是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是放大的倒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倒像 B正确C.反光镜反射的光线是穿过玻片、物镜和目镜进入人的视野的因此显微镜视野中的污点可能存在于目镜、物镜或玻片上C正确D.使用显微镜对光时要把镜头短的物镜和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转动反光镜对准光源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为止而不能用直射阳光作为光源 D正确故选A.6.某生物兴趣小组探究“温度对动物生活的影响” 这里需要用到的方法主要是()A. 观察法B. 实验法C. 调查法D. 模拟法【答案】B【解析】A、观察法要求观察者对生物不施加任何影响故不符合题意B、实验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在改变的环境下观察生物的行为反应故符合题意C、调查法一般是在自然的过程中进行的、座谈、测验和查阅书面材料等方式去搜集反映研究对象的材料D、模拟法是在难以直接拿研究对象做实验时或者模仿实验的某些条件进行的实验7.在实验设计中下列选项不能作为一组对照实验的是()A. 有空气和无空气B. 有氧气和无氧气C. 有光和无光D. 温度和水分【答案】D【解析】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所研究的条件不同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一般地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选项A、B、C的实验变量都惟一选项D的实验变量是温度和水分不能作为一组对照实验故D符合题意8.在观察蚯蚓实验中要不时地用浸湿的棉球轻擦蚯蚓的体表以保持蚯蚓体表湿润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 使蚯蚓能保持正常的呼吸B. 避免蚯蚓体内缺水C. 便于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D. 防止蚯蚓皮肤干裂【答案】A【解析】解蚯蚓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氧气先溶解在体壁的粘液里然后渗透到体壁内的毛细血管中的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过体壁排出体外.因此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观察蚯蚓时要经常用浸水的棉球轻轻擦蚯蚓的体表使体表保持湿润其目的维持蚯蚓的正常呼吸.故选 A9.下列生物之间的关系属于竞争关系的是()A. 猫和老鼠B. 稻田中的水稻和杂草C. 许多蚂蚁共同搬运食物D. 人体内的蛔虫和人【答案】B【解析】A、“猫和老鼠” 是为了获取食物维持生存因此属于捕食关系 A不符合题意B、“稻田中的水稻和杂草” 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属于竞争关系 B 符合题意C、“许多蚂蚁共同搬运食物”” 需要密切合作相互配合才能完成因此属于合作关系 C不符合题意D、“人体内的蛔虫和人” 蛔虫寄生在人体的肠道内吸取人体的营养还分泌使我们过敏的物质有时还绞成团阻塞我们的肠道钻进我们的胆道对我们有百害而无一利属于寄生 D不符合题意10.非洲干旱导致蝗灾暴发在繁殖季节雌蝗虫将受精卵产在土壤中干燥的土壤有利于蝗虫的产卵和孵化多雨和阴湿的环境则不利于蝗虫的繁殖其中所包含的生物学知识是()A. 生物适应环境B. 生物影响环境C. 生物影响生物D. 环境影响生物【答案】D【解析】非洲干旱导致蝗灾暴发在繁殖季节雌蝗虫将受精卵产在土壤中干燥的土壤有利于蝗虫的产卵和孵化而多雨和阴湿的环境对蝗虫的产卵和孵化有不利影响其中所包含的生物学知识是环境影响生物 D正确故选D.11.下列现象说明生物的生存依赖环境的是()A. 水资源污染严重使水生生物大量减少B. 蚯蚓使板结的土壤疏松C.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D. 仙人掌的叶变成刺【答案】A【解析】解 A.水资源污染严重时污染物使一些有益的水生生物中毒死亡而一些耐污的水生生物会加剧繁殖消耗水中的氧气使水生生物大量减少因而水资源污染严重使水生生物大量减少说明了生物的生存依赖环境 A符合题意B.蚯蚓使土壤疏松蚯蚓排出物还能增加土壤肥力表明生物能影响环境 B不符合题意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说明蚁穴能够危害河堤的安全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C不符合题意D.仙人掌的叶变成刺可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适应干旱缺水的环境 D不符合题意故选 A12.下列现象中能体现生物特征的是()A. 珊瑚礁不断长高B. 昙花一现C. 一江春水向东流D. 电视里播放动画片【答案】B【解析】珊瑚礁、水、动画片都不能呼吸、繁殖、不需要营养等不属于生物而昙花能进行呼吸、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能生长和繁殖等属于生物昙花一现能体现生物特征 B正确13.科学方法是认识自然、获得知识的程序或过程科学探究中经常应用“假设一检验”“实践一认识”的认知模式下列认知过程不需要假设的()A. 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B. 探究花生种子的变异C. 检验植物光合作用产生了氧气D. 米勒的模拟实验【答案】A【解析】解 A.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不需要作出假设 A符合题意B.在“探究花生种子大小的变异”活动中作出假设花生种子的变异与遗传物质或环境有关 B不符合题意C.检验植物光合作用产生了氧气作出假设植物光合作用产生了氧气 C不符合题意D.米勒的模拟实验作出假设原生大气中能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 D不符合题意故选 A14.为了检验不同抗生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灭效果研究人员将该细菌接种于两个已消毒的培养基上每个培养基上各贴上3张浸有不同抗生素(编号为①、②、③)的无菌滤纸片加盖后置于不同温度的恒温箱中培养24小时后结果如图所示阴影部分代表有菌落生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该实验说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杀灭效果最佳的抗生素是①B. 培养皿甲所处的温度太低金黄色葡萄球菌被冻死C. 与酵母菌相比金黄色葡萄球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D. ②比③的杀菌效果更好【答案】C【解析】解 A.如图所示阴影部分代表有菌落生长①处阴影部分最多说明抗生素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灭效果最差 A错误B.葡萄球菌属于细菌在温度过低是形成芽孢(休眠体)以度过不良环境细菌没有被冻死 B错误C.酵母菌属于真菌有细胞核金黄色葡萄球菌属于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C正确D.据图分析③比②的杀菌效果更好 D错误故选 C15.在设计探究实验时下列不能作为一组对照实验的是()A. 有光、无光B. 干燥、湿润C. 有光、无水D. 有空气、无空气【答案】C【解析】解 A.有光、无光唯一变量是光 A不符合题意B.干燥、潮湿唯一变量是水分 B不符合题意C.有光、无水有两个变量光照和水分变量不唯一 C符合题意D.有空气、无空气唯一变量是空气 D不符合题意故选 C16.当我们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时下列哪种目镜和物镜的组合视野是最暗的()A. 目镜5×、物镜10×B. 目镜12.5×、物镜40×C. 目镜5×、物镜40×D. 目镜10×、物镜10×【答案】B【解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就越小看到的细胞就越大但看到的数目越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视野就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小但看到的数目越多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的计算是目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物镜的放大倍数在四个选项中A选项放大倍数 5×10=50(倍) B选项放大倍数 12.5×40=500(倍) C选项放大倍数 5×40=200(倍) D选项放大倍数 10×10=100(倍)只有B选项的放大倍数最大所以看到的视野最暗17.某实验小组利用苹果进行了“模拟探究皮肤是一道保护屏障”的实验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苹果皮与皮肤具有相同的结构B. 75%的酒精有一定的杀菌、消毒作用C. 皮肤能完全抵挡病原体进入人体D. 皮肤是人体抵御疾病的第二道防线【答案】B【解析】A、苹果皮神属于保护组织皮肤属于上皮组织结构不同 A错误B、据表中实验现象可见 75%的酒精有一定的杀菌、消毒作用 B正确C、皮肤是一道保护屏障能抵挡病原体进入人体但是不能完全抵挡 C错误D、皮肤是一道保护屏障是人体抵御疾病的第一道防线 D错误18.蛔虫寄生在人的小肠里小肠分泌的消化液不能消化蛔虫这是因为蛔虫体表包裹着一层()A. 黏液B. 外套膜C. 外骨骼D. 角质层【答案】D【解析】解蛔虫属于线形动物身体细长如线呈圆柱形体壁有角质层消化管简单为一直管口腔不发达口后为一肌肉性管状咽口腔呈三角形外壁的辐射状肌肉发达有吮吸功能咽后为肠肠壁为单层柱状上皮细胞构成内缘有微绒毛直肠短以肛门开口于体外蛔虫无消化腺消化管结构简单肠仅由一层细胞构成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生殖器官发达没有专门的运动器官这些特点都是与它的寄生生活相适应的因为蛔虫体壁有角质层所以小肠分泌的消化液不能消化蛔虫故D符合题意故选 D19.某同学想通过“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和“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观察细胞结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对光时使用低倍镜视野中细胞数目少更容易找到目标B. 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时眼睛应注视目镜C. 装片制作过程中都是先用碘洒染色实验材料再盖上盖玻片D. 视野中可以看到上述两种细胞结构上的区别主要是细胞壁和液泡【答案】D【解析】解 A.对光时使用低倍镜视野范围宽视野中细胞数目多更容易找到目标 A错误B.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时眼睛应注视物镜以免物镜压坏玻片标本 B错误C.染色时都是行用碘酒处理实验材料应该是先盖上盖玻片再染色 C错误D.洋葱表皮细胞与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不同点洋葱表皮细胞有细胞壁、液泡口腔上皮细胞没有 D正确故选 D20.在做观察蚯蚓的试验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 用塑料袋将蚯蚓包裹起来防止体表干燥B. 将蚯蚓放入水中避免体表干燥C. 经常用浸水的棉球轻擦蚯蚓体表避免体表干燥D. 保持环境通风使蚯蚓体表干燥【答案】C【解析】解 A、用塑料袋将蚯蚓包裹起来不透气蚯蚓无法呼吸 A错误B、蚯蚓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将蚯蚓放入水中蚯蚓无法呼吸 B错误C 、用浸过水的棉球轻擦蚯蚓体表可以使体壁保持湿润有利于蚯蚓的正常呼吸 C正确D、环境中空气流通好使蚯蚓体表干燥氧气无法溶解不能渗透到体壁内导致蚯蚓无法呼吸 D错误故选 C.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5小题每题10分共计50分)21.(1)在烘干加酶饲料时要在不高于某一温度下进行是因为若温度过高会导致植酸酶________21.(2)评价步骤2操作是否合理请说明理由________(写一点即可)21.(3)步骤4中若出现________的结果则说明植酸酶对动物生长有促进作用【答案】酶失去活性【解析】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温度过高会使酶失去活性因此“在烘干加酶饲料时要在不高于某一温度下进行” 若温度过高会导致酶失去活性【答案】合理避免了偶然性【解析】在探究实验中要求只能有一个实验变量其它的量应相同在两个相同的鸡舍中各随机放养100只小鸡数量适宜遵循变量单一避免了偶然性【答案】乙组随机取20只鸡重量大于甲组随机取的20只鸡重量【解析】本实验中投喂普通饲料的是对照组投喂加酶饲料的是实验组乙组随机取20只鸡重量大于甲组随机取的20只鸡重量则说明植酸酶对动物生长有促进作用22.(1)试管1与2实验处理相比变量是________ 综合分析试管1和试管2的实验结果可以判断反应后试管1溶液中的淀粉量比试管2中的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保温后能产生α-淀粉酶使淀粉分解22.(2)试管2、3、4实验处理相比变量是________ 综合分析试管2、3和4的实验结果说明在一定范围内________22.(3)综合分析试管2、3和5的实验结果说明在该试验中GA的作用是________ 【答案】(1)胚, 少, 带胚的种子【解析】解(1)试管1与2实验处理相比变量是胚试管1的颜色比试管2的颜色浅可以判断反应后试管1溶液中的淀粉量比试管2中的少原因是带胚的种子保温后能产生α-淀粉酶使淀粉分解【答案】(2)GA溶液浓度, GA浓度高诱导种子产生α-淀粉酶的效果好【解析】(2)试管2、3、4实验处理相比变量是GA溶液浓度综合分析试管2、3和4的实验结果说明在一定范围内GA浓度高诱导种子产生α-淀粉酶的效果好【答案】(3)使(诱导)种子产生α-淀粉酶【解析】(3)综合分析试管2、3和5的实验结果说明在该试验中GA的作用是使(诱导)种子产生α-淀粉酶23.请将下列相关的内容用线连接起来【答案】A﹣﹣﹣b B﹣﹣﹣a C﹣﹣﹣e D﹣﹣﹣c E﹣﹣﹣d【解析】A、向阳花木早逢春意思是迎着阳光的花木光照自然好得多所以发芽就早最容易形成春天的景象体现了环境中阳光对生物的影响B、葵花朵朵向太阳体现了向日葵对阳光刺激作出的反应C、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体现了亲子间的相似性属于生物的遗传现象D、花香四溢彩蝶纷飞生物使环境变得怡人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E、百花齐放硕果累累果实里有种子体现了生物的繁殖现象24.(1)猫生小猫属于________24.(2)小猫长成大猫属于________24.(3)一窝猫中有白猫、黑猫及花猫这种现象属于________24.(4)猫以老鼠为食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________【答案】繁殖现象【解析】生物能够繁殖猫生小猫属于繁殖现象【答案】生长现象【解析】生物能够生长小猫长成大猫属于生物生长现象【答案】变异现象【解析】生物具有变异的现象一窝猫中有白猫、黑猫和花猫属于变异现象【答案】营养【解析】猫以老鼠为食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5.(1)蚯蚓能从富含腐殖质的湿润土壤中获得营养这说明生物能________环境同时蚯蚓的活动又使土壤缝隙增加肥力提高这说明生物能________环境25.(2)屎壳郎在牛粪成堆的地方生活它们不仅吃牛粪还能滚粪球改变土壤这个例子说明生物既能________环境也能________环境25.(3)“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描述了非生物因素中的________会影响生物25.(4)“草盛豆苗稀”描述的是生物与生物之间的________关系在生态因素中“草”属于影响“豆苗”生长的________因素【答案】(1)适应, 影响【解析】解(1)生物不但能适应环境还能改变环境像上述题中的蚯蚓生活在阴暗、潮湿、富含有机物的土壤中能从土壤中获得生命活动所需的营养这说明生物能适应这样阴暗潮湿的环境蚯蚓的活动使土壤空隙增多植物的根呼吸通畅土壤肥力提高这又说明生物还能影响环境【答案】(2)适应, 影响【解析】(2)屎壳郎在牛粪成堆的地方生活它们吃牛粪表明屎壳郎已经适应这里的环境了屎壳郎能滚粪球把粪球埋在土壤中使土壤肥力增加表明生物能影响环境【答案】(3)温度【解析】(3)“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表明环境影响生物的生长开花等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6℃左右因此山上的温度比山下低山上的桃花比山下的开的晚才有了“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自然现象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是温度【答案】(4)竞争, 生物【解析】(4)“草盛豆苗稀”体现了生物对生物的影响草和豆苗都是生物它们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属于生物间的竞争关系。
第1单元 第1章 探索生命的奥秘教学设计

第1单元第1章探索生命的奥秘教学设计Unit 1 Chapter 1 exploring the mysteries of lif e teaching design第1单元第1章探索生命的奥秘教学设计前言:小泰温馨提醒,生物学又称生命科学、生物科学,是一门由经验主义出发,广泛的研究生命的所有面向之自然科学,内容包括生命起源、演化、分布、构造、发育、功能、行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以及生物分类学等。
本教案根据生物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初中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第1单元第1章探索生命的奥秘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一、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1、举例说出光、水、温度等因素对生物生存的影响。
2、举例说出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
3、举例说出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技能目标:1、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操作及设计实验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爱护大自然,保护生态平衡的情感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举例说出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难点: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
三、教学准备:1、自制课件。
2、学生课前采集鼠妇,在采集过程中观察鼠妇的生活环境。
3、flash:(1)环境因素对鼠妇生存的影响;(2)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4、视频文件:(1)水对动的生活的影响;(2)草原大迁徙;(3)秋海棠适应阴暗的环境;(4)蚯蚓;(5)地星对环境的适应;(6)保护色;(7)螳螂的拟态;(8)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四、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新课[引言]:有我们生活的周围有许许多多的生物,它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生态因素定义。
探究实验: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们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
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存的因素叫生态因素,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生态因素的有关内容。
[提问]:同学们按照要求利用课余时间捕捉到了一些鼠妇,能告诉大家,你是在什么样的地方找到鼠妇的?鼠妇适应什么样的环境?[讲述]:刚才同学们汇报了发现鼠妇的有趣经历,那么鼠妇到底适应什么样的环境呢?让我们共同来进行一个探究。
2023-2024学年初中生物苏教版七年级上第1单元 探索生命的奥秘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苏教版初中生物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9小题每题3分共计57分)1.小明在校园里浇花时发现了几只鼠妇如图所示他和同学们对鼠妇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兴趣便一起去寻找探索记录各处发现鼠妇的数据如下表根据他们的记录可知适宜鼠妇生存的环境条件是()A. 阳光充足B. 阴暗潮湿C. 空气新鲜D. 高温干燥【答案】B【解析】通过记录可以分析在水槽边的石头下和种花的湿花盆下鼠妇的数量最多而水泥路上、干草地中鼠妇的数量很少比较这两种环境的差别可以发现主要区别条件是光照和水分而鼠妇大多集中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而光亮、干燥的环境中鼠妇的数量很少可推知鼠妇的适宜生存的环境条件是阴暗潮湿2.在探究“环境中某种非生物因素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中以铁盘横轴中线为界一侧放湿土一侧放干土其他条件都相同那么这个实验探究的变量是()A. 光B. 温度C. 土壤潮湿度D. 空气【答案】C【解析】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在探究“环境中某种非生物因素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中以铁盘横轴中线为界一侧放湿土一侧放干土其他条件都相同那么这个实验探究的变量是土壤潮湿度3.初一的生物课外活动小组探究“土壤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表其中需要修改的内容是()A. 鼠妇数量B. 光照条件C. 温度D. 土壤【答案】B【解析】对照实验所要探究的条件就是实验的唯一变量因此某生物兴趣小组探究“土壤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唯一变量是土壤湿度除土壤湿度不同外其它条件都应该相同且适宜如鼠妇数量、光照、湿度、土壤干湿度等表中除了土壤湿度不同外还有光照条件不同所以设计的实验方案中需要修改的内容是光照条件改为阴暗4.在“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的活动中适合设置为对照的组合是()A. 有水无光B. 高温和有氧C. 强光和无氧D. 有光和无光【答案】D【解析】对照实验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一个探究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实验变量其他因素均处于相同理想状态这样便于排除因其他因素的存在而影响、干扰实验结果的可能选项A有水和无光有两个变量水分和光照选项B高温和有氧有两个变量温度和氧气选项C强光和无氧有两个变量光照和空气均不符合变量唯一的特点而选项D有光与无光有唯一的变量光照因此在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实验中对照组设置合理的是选项D5.某合作小组要探究“水分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提出了四种设计方案其中最合理的是()A. 一侧放湿土另一侧不放任何东西.将10只鼠妇放到纸盒中央B. 一侧放湿土另一侧放干土.将10只鼠妇放到纸盒中央C. 一侧放湿土再用纸板盖住有湿土的一侧.将10只鼠妇放到纸盒中央D. 一侧放湿土另一侧放干土.将2只鼠妇放到纸盒中央【答案】B【解析】解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设置对照实验目的在于排除无关变量对实验对象的影响增加可信度和说服力.该实验是探究“水分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实验变量是有无水分在设计实验时要给鼠妇提供潮湿和干燥两种环境.观察鼠妇对环境的选择就是形成以水分为惟一变量的对照实验组.选取2只鼠妇做实验结果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不足以说明问题而适量选取一定数量的鼠妇(10只)做实验可以减小误差.当然采用更多的鼠妇更好但会增加实验的难度.因此选项A、C、D不符合题意.故选 B6.下表为某同学探究“温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设计但不完善请对其修改正确A. 左右两侧应分别为湿土和干土B. 左右两侧都应该保持20℃C. 左右两侧都应该保持阴暗环境D. 左右两侧的鼠妇数量可以不同【答案】C【解析】解设置对照实验时要根据所要探究的条件要设置以探究的条件为唯一变量的对照组探究“温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变量是温度因此在此题设计对照组时必须遵照温度是唯一的变量这一原则来进行设计而表格中有温度、光线两个变量不符合对照实验的要求因此左右两侧都应该保持阴暗环境故选 C7.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下列能影响鼠妇生活的因素有()①水②空气③温度④阳光⑤土壤湿度⑥其他鼠妇⑦食虫鸟A. ①②③④⑤B. ①②③④⑤⑥C. ⑥⑦D. ①②③④⑤⑥⑦【答案】D【解析】根据分析可知生态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其中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光决定植物的生理和分布也影响动物的繁殖和活动时间等温度影响生物的分布、生长和发育水分影响生物的生长和发育并决定陆生生物的分布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因此影响鼠妇生活的因素是非生物因素①水、②空气、③温度、④阳光、⑤土壤湿度生物因素⑥其他鼠妇、⑦食虫鸟等8.在研究关照对黄粉虫生活的影响实验中所用黄粉虫的数量是10只而不用1只的原因是()A. 避免偶然性减少误差B. 数量多便于观察C. 便于计算D. 好玩【答案】A【解析】1只黄粉虫数量太少存在偶然性如采集的黄粉虫生病、或受其它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处于特殊生长时期等都会导致实验结论出错因此在研究关照对黄粉虫生活的影响实验中所用黄粉虫的数量是10只而不用1只的原因是避免偶然性减少误差9.在“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活动的实验方案中一般要设置变量()A. 一个B. 两个C. 三个【答案】A【解析】对照实验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一个探究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实验变量其他因素均处于相同理想状态这样便于排除因其他因素的存在而影响、干扰实验结果的可能在“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活动的实验方案中一般要设置唯一的变量如“研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实验中” 实验变量是光除”光“不同外其它条件如温度、水、土壤等都相同且适宜10.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实验的变量是()A. 湿度B. 温度C. 光D. 周围的环境【答案】C【解析】解对照试验所要探究的条件就是实验的唯一变量因此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实验的变量是光故选 C11.如图是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的实验装置适合探究的问题是()A. 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B. 光对鸟类飞行的影响C. 光对金鱼呼吸的影响D. 光对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答案】A【解析】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中将实验盒一边遮光另一边不遮光这样就形成了以光照为惟一变量的对照组如图是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的实验装置将实验盒一边遮光另一边不遮光这样就形成了以光照为惟一变量的对照组目的是为了探究光照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因此选项A正确12.一个科研小组计划检测一种新研制的环保型除草剂是否能有效地除草他们选用了三块相似的草地进行实验第一块草地喷洒传统的除草剂第二块草地喷洒与第一块等量的新型除草剂第三块草地不喷洒任何除草剂几天后发现第一块草地的除草效果良好而第二块草地与第三块草地长势相似那么下列判断中合理的是()A. 实验失败B. 对照组设置不合理C. 新的除草剂能投入使用D. 新的除草剂除草效果强【答案】B【解析】解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该实验形成了两组对照实验一组是第一块草地与第二块草地对照实验变量是新型除草剂第一块草地为对照组另一组是第二块草地与第三块草地对照实验变量是新型除草剂第三块草地为对照组第三块草地应设计为喷洒与第一块等量的水故选 B13.某问学设计了下图的实验装置探究环境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该实验的变量是光照B. 探究的问题是土壤的潮湿度对鼠妇生活有影响吗?C. 在湿土和干土处分别放一只鼠妇D. 该实验做一次就可得出正确结论【答案】B【解析】解 A.本实验中只有水分条件不同因此该实验的变量是水分 A错误B.该实验的变量是水分因此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土壤的潮湿度对鼠妇生活有影响吗?B正确C.为了使实验保持严谨性防止个例出现在湿土和干土中应该放入等量且多只鼠妇 C错误D.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准确减少实验误差因此要多做几次实验并计算实验结果的平均值D错误故选 B14.某同学为研究影响鼠妇生活的环境条件设计实验如表他研究的实验变量是()A. 阳光B. 空气C. 温度D. 水分【答案】D【解析】根据分析可知此题某同学为研究影响鼠妇生活的环境条件的实验设计表格信息中主要是培养皿中的水分不同其它条件光线、温度等均相同因此他研究的实验变量是水分15.小明想验证“土壤潮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A. 用一只健康的鼠妇做实验材料B. 统计的次数为一次且认真操作C. 分成土壤潮湿和土壤干燥两组作对照D. 设计对照实验除温度是变量外其他各项都一样【答案】C【解析】 A 、用一只健康的鼠妇由于会因偶然因素而产生实验误差所以应该需要较多只鼠妇来做实验材料如10只 A错误B、统计的次数少也会有误差实验中要进行多次实验取平均值目的也是为了减少误差B错误C 、由于该实验探究土壤潮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就应该设置以土壤潮湿与干燥为惟一变量的对照组来进行实验 C正确D、由于探究的条件是土壤的潮湿度所以变量应该是潮湿与干燥而不应该是温度 D错误16.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某兴趣小组的同学把一定数量的鼠妇(用m表示)一半置于较暗另一半置于较明亮的环境中推测较明亮环境中鼠妇数量变化的曲线是()A.B.C.D.【答案】C【解析】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生活环境中某兴趣小组的同学把一定数量的鼠妇(用m表示)一半置于较暗另一半置于较亮的环境中推测较明亮环境中鼠妇数量开始是1/2m 一段时间后逐渐减少而A开始是m后减少、B开始是m 后减少并趋于稳定、D先增加后趋于稳定因此较明亮环境中鼠妇数量变化的曲线是C17.某课外活动小组探究“温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你认为下列实验方案需要修改的选项是()A. 鼠妇数量B. 光照C. 温度D. 湿度【答案】B【解析】对照实验所要探究的条件就是实验的唯一变量因此探究“温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唯一变量是湿度除温度不同外其它条件都应该相同且适宜如鼠妇的数量、光照、湿度等所以实验方案需要修改的选项是B光照均改为阴暗18.在观察鼠妇活动实验中若甲同学对5次实验结果统计是80%的鼠妇在光下活动乙同学对10次实验统计结果是70%鼠妇在暗处活动你认为两位同学的实验结果()A. 甲可信B. 乙可信C. 都可信D. 都不可信【答案】B【解析】探究实验中进行重复实验实验结果更准确重复的次数越多可信度越高结果越准确因此实验结果更可信的是乙19.如表为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设计但不够完善.下列对其修改正确的是()A. 左半侧放置10只鼠妇B. 右半侧改为湿土C. 整个纸盒置于阴暗环境中D. 右半侧温度设置为0℃【答案】B【解析】对照实验所要探究的条件就是实验的唯一变量因此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唯一不同的变量是光照除光照(明亮、阴暗)不同外其它条件如鼠妇数量、温度、湿度等应该都相同且适宜而表格中湿度不同左半侧湿土、右半侧干土因此对其修改正确的是右半侧改为湿土二、填空题(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3分共计9分)20.如果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可以找到鼠妇.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了.某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请回答下列问题(1)提出问题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的环境吗?(2)作出假设 ________.(3)制定并实施探究方案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不透光的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在铁盘两侧的中央处各放5只鼠妇静置2分钟观察鼠妇的行为.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如果在铁盘两侧中央各放1只鼠妇是否可以得出准确的结论?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该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了5次结果如表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准确应对上述数据进行处理取这五组数据的平均值.根据分析的实验结果最终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答案】鼠妇(不)喜欢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 光, 不可以, 如果只用1只鼠妇做实验结果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不足以说明问题, 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解析】解 ((2)作出假设假设是对问题肯定或否定的解答根据问题“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的环境吗?”作出的假设是鼠妇(不)喜欢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3)制定并实施探究方案“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不透光的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在铁盘两侧的中央处各放5只鼠妇静置2分钟观察鼠妇的行为”.两侧唯一不同的是光因此该实验的变量是光.如果在铁盘两侧中央各放1只鼠妇不可以得出准确的结论原因是如果只用1只鼠妇做实验结果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不足以说明问题.(4)从表格中看出明亮处平均只有1只阴暗处平均有9只.因此根据分析的实验结果最终得出的实验结论是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故答案为 (2)鼠妇(不)喜欢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3)光不可以如果只用1只鼠妇做实验结果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不足以说明问题(答到具有偶然性就可以给分)(4)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21.(1)该小组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对鼠妇分布的影响实验设计体现了________原则21.(2)实验步骤中重复操作4次并求平均值的原因是________21.(3)分析表中数据统计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21.(4)该小组为继续探究水分对鼠妇分布的影响把实验装置中透明玻璃板一侧的湿土换成了干燥土壤你认为还需要改变什么条件?________【答案】光, 单一变量【解析】实验的设计中惟一的变量是光照条件不同故该小组探究的问题是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实验设计体现了单一变量的原则【答案】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解析】实验步骤中重复操作4次并求平均值的原因是减少误差避免偶然因素的干扰【答案】鼠妇适合生活在阴喑的环境中光对鼠妇生活有影响【解析】分析图示数据统计鼠妇大都集中在阴暗处很少处于明亮处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鼠妇适合生活在阴喑的环境中光对鼠妇生活有影响【答案】把玻璃板换成黑纸板【解析】该小组为继续探究水分对鼠妇分布的影响把实验装置中透明玻璃板一侧的湿土换成了干燥土壤我认为还需要改变的条件是把玻璃板换成黑纸板这样就能保证水分是惟一的变量排除了光照条件的影响22.下面是关于探究“光对黄粉虫生活的影响的实验报告部分内容请你将它补充完整并回答相关提出的问题实验中探讨的问题 ________影响黄粉虫的生活吗?依据生活经验你做出的假设________.设计方案①材料用具 20只黄粉虫湿润的土壤纸盒一个纸板、玻璃板各一块②实验装置在纸盒里放上一层湿润的土壤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玻璃板一侧盖上纸板这样在盒里就形成了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环境.③方法步骤第一步将黄粉虫放入纸盒中盒中央的两侧放入数量________的黄粉虫静置2分钟(\min )第二步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黑暗处的黄粉虫数目统计10次.实验记录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下的黄粉虫数目结论 ________对黄粉虫的生活有影响黄粉虫喜欢在________的环境中生活.根据实验回答问题①这个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②实验过程中对黄粉虫的数目统计10次的目的是________.③实验中为什么用20只黄粉虫而不是2只________.【答案】光, 光影响黄粉虫的生活, 明亮, 黑暗, 相等, 光, 黑暗, 光, 减少实验误差, 因为用2只黄粉虫具有偶然性【解析】探究“光对黄粉虫生活的影响的” 因此实验中探讨的问题光影响黄粉虫的生活吗?依据生活经验做出的假设光影响黄粉虫的生活.设计方案①“材料用具 20只黄粉虫湿润的土壤纸盒一个纸板、玻璃板各一块”.②实验装置“在纸盒里放上一层湿润的土壤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玻璃板一侧盖上纸板” 这样在盒里就形成了明亮和黑暗两种环境.③方法步骤第一步探究“光对黄粉虫生活的影响的”实验中唯一不同的变量是光其它条件都相同因此盒中央的两侧放入数量相等的黄粉虫静置2分钟(\min )第二步“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黑暗处的黄粉虫数目统计10次”.实验记录结论光对黄粉虫的生活有影响黄粉虫喜欢在黑暗的环境中生活.根据实验回答问题①这个实验的变量是光.②一次实验存在一定的偶然性和误差取多次实验的平均值这样可以减少误差避免偶然性.因此实验过程中对黄粉虫的数目统计10次的目的是减少实验误差.③2只黄粉虫数量太少存在偶然性如采集的黄粉虫生病、或受其它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处于特殊生长时期等都会导致实验结论出错因此所用黄粉虫的数量要多所以实验中用20只黄粉虫而不是2只是因为用2只黄粉虫具有偶然性.三、解答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0分共计10分)23.(1)实验前必须先将________(选填“同一种”或“不同种”)树的落叶分成等量的甲、乙两组实验过程中滴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湿润23.(2)该实验的实验变量是________23.(3)经过一段时间后 ________组的树叶会出现腐烂现象说明该细菌对落叶有分解作用23.(4)如果将灭菌处理后的甲、乙两组都放在自然条件下培养 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得到预期的结果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同一种【解析】解(1)因为这个实验的目的是探究细菌对植物遗体的分解作用所以在设置对照组时要控制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条件即除了有无细菌的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应该相同因此甲乙两组要用相同的树叶【答案】(2)细菌【解析】(2)该实验的变量是细菌对照组是甲实验组是乙探究该细菌对落叶的分解作用【答案】(3)乙【解析】(3)实验结果预测经过一段时间后乙组的树叶有腐烂现象甲组的树叶没有腐烂现象说明该细菌对落叶有分解作用【答案】(4)不能, 自然环境存在细菌【解析】(4)在实验过程中严格控制实验条件避免或减少其他因素对实验的干扰保证实验的严谨有效在自然条件下存在其它种类细菌的干扰导致甲乙两组落叶都会出现腐烂现象因此她不能得到预期的结果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计7小题每题15分共计105分)24.(1)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24.(2)该实验中的变量是________ 在设计实验时要给鼠妇提供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环境以便对照.24.(3)每个实验装置中放入10只鼠妇每分种统计一次明亮和阴暗土壤中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计算10次统计数的________值.24.(4)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24.(5)如果“探究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则实验中的变量是________ 需要给鼠妇提供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环境.24.(6)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________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答案】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解析】作出假设应用已有知识对问题的答案提出可能的设想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答案】光, 明亮, 阴暗【解析】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实验变量是光照在设计实验时要给鼠妇提供明亮和黑暗两种环境.观察鼠妇对环境的选择形成以光照为唯一变量的对照实验说明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这样就保证了实验结果的不同只能是由确定的变量引起的.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答案】平均【解析】实验材料达一定数量或设置重复组是为了避免偶然性计算平均值是为了减少误差.每个实验装置中放入10只鼠妇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和阴暗土壤中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计算10次统计数的平均值.这样做的目的是减少由偶然性引起的误差.【答案】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解析】分析现象得出结论阴暗环境下的鼠妇数目多明亮环境中鼠妇数目少说明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鼠妇喜欢在阴暗的环境中生活.【答案】湿度, 潮湿, 干燥【解析】影响鼠妇生活的非生物因素除光外还有水分、温度、空气等因素对鼠妇生活都有影响.如果“探究土壤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则实验中的变量是土壤湿度需要给鼠妇提供的两种环境是潮湿和干燥.【答案】相同【解析】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惟一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的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25.(1)该小组提出的探究问题是________25.(2)实验中用20只鼠妇而不是用1只鼠妇原因是________25.(3)该探究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 除该变量不同之外其他条件应该________ 25.(4)将湿土和干土中鼠妇分布的百分比用曲线画在表中25.(5)从曲线反映出鼠妇喜欢生活在________环境中实验结束后对鼠妇的处理方式是________【答案】土壤干湿程度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解析】提出问题尝试从日常生活、生产实际或学习中发现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尝试书面或口头表述这些问题描述已知科学知识与所发现问题的冲突所在(一定是问句“?”)如图是某小组设计的“土壤干湿程度对鼠妇分布的影响”探究因此可以提出问题是土壤干湿程度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答案】避免实验的偶然性【解析】1只鼠妇数量太少存在偶然性如采集的鼠妇生病、或受其它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处于特殊生长时期等都会导致实验结论出错因此实验中用20只鼠妇而不是用1只的原因是避免实验的偶然性【答案】土壤干湿程度, 一致。
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一单元探索生命的奥秘第一章周围的生物世界生物第一节我们周围的生物 苏教版精编版

苏教版七年级第一单元探索生命的奥秘第一章周围的生物世界生物第一节我们周围的生物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举例说出生物的主要类群。
2.举例说出生物的生命现象。
(二)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自然、分析问题,表述观点的能力2.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并与他人协作的精神。
(三)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爱生物的情感意识。
教学重点1.举例说出生物的主要类群。
2.举例说出生物的共性。
课前准备学生准备:分组搜集所知道的生物名称、图片并选l~3种附简介(生活习性及用途)。
教师准备:仿教科书图1—l制一大轮盘,另备各类群中2~5 种常见生物图片。
教学过程广阔的自然界,山川秀丽,花木丛生,实际上组成它的物体不外是两大类(稍顿,引起学生思考):一类是没有生命的,如(停,引导学生回答)太阳、空气、山石、河水……另一类是有生命的,如……(学生说出的大多是动物、植物)除了这些之外,还有微小的……(生答:细菌、病毒……)我们把有生命的物体叫生塑。
(1ivingthings)那怎么叫有生命呀?生命有什么现象?小组内(板书)讨论并记下生命的特征。
(师分组指导)5 min后,我们来听一听同学们的高见。
A组:生物能生长!师问全班:同意吗?齐答同意师引导深入:举个例子(略)。
师板书:能生长。
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生物要从小长大,得不断地从外界——(学生抢答:获取食物)对,从外界获取食物来建造自己的身体,还能把体内产生的废物和没有用完的物质排到体外。
(故作疑问)咦!植物怎吃食?(生纷纷回答:吸收水、进行光合作用)太棒了!师板书:新陈代谢。
生命还有什么特征?B组补充道:生物能亡生后代!师用眼神向全班探询。
生答:是!对!植物会开花结果,把种子散到各地,所以“天涯处处有芳草”,动物也各有其生/L 育女的方式,而且(稍顿,语气加重)总是猫生猫、狗生狗、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意思是说:生物在产生后代时把性状也传给了后代,这叫遥传。
(稍停)可后代和亲代一模一样吗?(生答:不)后代之间完全—样吗?(生答:也不!)看教科书中图1—2,你能发现什么?生七嘴八舌地说:两个西瓜。
苏教版初一生物上册第一单元探索生命的奥秘知识点总结

苏教版初一生物上册第一单元探索生命的奥秘
知识点总结
地球生命的定义是具有能量代谢功能,能回应刺激及进行繁殖的开放性系统,为大家整理了探索生命的奥秘知识点,让我们一起学习和一起进步吧!加油哦!
第一章周围的生物世界
地球上的植物大约有50多万种,动物约有150多万种。
现存的动物只有原来地球上的动物的十分之一。
多种多样的生物不仅维持了自然界的持续发展,而且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想要获取更多详细知识点请点击苏教版初一生物上册第二章探索生命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探索生命
生命是由核酸和蛋白质等物质组成的分子体系,它具有不断繁殖后代以及对外界产生反应的能力。
现代生物学给出的一般的科学定义大致上是这样的:生命是生物体所表现的自身繁殖、生长发育、新陈代谢、遗传变异以及对刺激产生反应等的复合现象。
在这里,其中任何单一的
现象都不是生物所特有的。
火焰也能进行新陈代谢和繁殖,但多数人不会认为它是生命。
想要获取更多详细知识点请点击初一苏教版生物上册第一章周围的生物世界要点总结
探索生命的奥秘知识点的全部内容就是这些,更多的精彩内容请点击初一生物知识点栏目了解详情,预祝大家在新学期可以更好的学习。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1单元探索生命的奥秘1.1我们周围的生物教案苏教版

课堂小结,当堂检测
1.课堂小结
(1)生物学的基本概念:生物是指具有生命的个体,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生物学是研究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分类、遗传和变异、进化、生态等方面的科学。
(2)生物的分类:生物可以根据其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特征进行分类。生物的分类等级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A.统计分析
B.数学模型
C.观察、实验、比较、分类
D.计算机模拟
(2)填空题:
1.生物可以根据其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特征进行____。
2.生物学的研究方法包括____、实验、比较、分类等。
(3)简答题:
1.请简要说明生物的分类体系和等级。
2.请举例说明生物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4)论述题:
1.请结合实例说明生物学研究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简答题:
1.请简要说明生物的分类体系和等级。
2.请举例说明生物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4)论述题:
1.请结合实例说明生物学研究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请谈谈你对生物学与生活的联系的理解。
七、课堂小结,当堂检测
1.课堂小结
(1)生物学的基本概念:生物是指具有生命的个体,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生物学是研究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分类、遗传和变异、进化、生态等方面的科学。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科学探究、生命观念、科学思维和科学态度。
1.科学探究: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提问、探究的能力,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身边的生物,发现问题,积极探索答案。
育、繁殖、应激性等,形成对生命的正确认识和尊重生命的态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单元第1章探索生命的奥秘
第1单元第1章探索生命的奥秘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一、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1、举例说出光、水、温度等因素对生物生存的影响。
2、举例说出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
3、举例说出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技能目标:1、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操作及设计实验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爱护大自然,保护生态平衡的情感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举例说出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难点: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
三、教学准备:1、自制课件。
2、学生课前采集鼠妇,在采集过程中观察鼠妇的生活环境。
3、flash:(1)环境因素对鼠妇生存的影响;(2)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4、视频文件:(1)水对动的生活的影响;(2)草原大迁徙;(3)秋海棠适应阴暗的环境;(4)蚯蚓;(5)地星对环境的适应;(6)保护色;(7)螳螂的拟态;(8)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四、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新课[引言]:有我们生活的周围有许许多多的生物,它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生
态因素定义。
探究实验: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们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
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存的因素叫生态因素,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生态因素的有关内容。
[提问]:同学们按照要求利用课余时间捕捉到了一些鼠妇,能告诉大家,你是在什么样的地方找到鼠妇的?鼠妇适应什么样的环境?[讲述]:刚才同学们汇报了发现鼠妇的有趣经历,那么鼠妇到底适应什么样的环境呢?让我们共同来进行一个探究。
[讲解]:探究是我们进行生物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有一定的步骤:提出问题: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是什么?[讨论]:请同学们相互讨论一下,作出你的假设。
[假设]:1.鼠妇可能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鼠妇兴趣很浓,问题激发起学生回答的热情,纷纷举手述说自己捕捉鼠妇的经历与经验。
提到潮湿、土壤、阴暗、花坛里、石头下等。
相互讨论归纳出影响鼠妇生活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光和温度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不喜欢明亮、干燥的环境)。
2.鼠妇可能喜欢温暖的环境(鼠妇不喜欢冰凉的环境)。
[设计实验方案]:要想验证自己的假设是否成立,我们必须设计实验。
[推荐器材]:现在提供实验材料有培养皿、干土、湿土,黑纸板,请每组同学设计实验装置。
验证假设1的装置验证假设2的装置[提问]:有了
实验装置,怎样做才更容易成功?[设计数据记录表]:附后。
[进行实验]:教师巡视,解决问题。
[小组交流]:小组成员分析处理所得数据,小组之间交流,得出结论。
纷纷动手组装实验装置。
培养皿里放在一半干土,一半湿土,在湿土的上方盖上黑纸板,造成阴暗、潮湿的环境;干土上方直接接受阳光照射,造成明亮、干燥的环境。
讨论得出:把鼠妇放在培养皿的中间,即明暗交界处,计算一定时间内鼠妇最终移至何处。
分小组根据拟定的计划进行探究实验,如果教室内光线不足,可移至室外阳光处。
边进行实验,边记录共3页,当前第1页123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非生物因素生物因素生物因素综合全班各小组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最终结论。
[提醒]:实验完毕后,你们认为应该如何处理鼠妇?[小结]: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人人都要树立爱护大自然、保护生态平衡的意识。
[讲述]:在影响鼠妇生活的这些因素中,光、水、温度、空气、土壤是没有生命的物体,因此称为非生物因素,除了这些没有生命的因素外,是否还存在一些生命的因素呢?[讲述]:大家说得很好,我们把影响生物生存的其他生物称为生物因素。
[播放视频]:“水对动物生活的影响”,“草原大迁移”。
[总结]:生物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鼠
妇喜欢阴暗、潮湿、温暖的环境。
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有光、水、温度等因素。
绝大多数同学赞成把鼠妇放回大自然,接受情感教育。
展开自己的想像回答:土壤中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会影响它们的生活,人类的捕捉也会影响它们。
进一步直观地认识到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讨论]:在饭店中有一道菜叫“炸田鸡”,所谓田鸡就是青蛙。
请同学们讨论:1.青蛙少了,什么多了?什么会受到损失?2.如果大量捕捉青蛙将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小结]:长此下去,将会破坏生态平衡,人们将会自食难以下咽的苦果。
[出示]:仙人掌。
大家都知道仙人掌生活在沙漠中,沙漠干旱缺水,这样恶劣的条件使许多植物望而却步,仙人掌却生活得很好,为什么?[小结]:叶——退化成刺,减少蒸腾作用;茎——贮水,代替叶光合作用;根——发达,深入地下吸收水分。
这样看来,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必须适应环境才能更好地生存。
展开讨论:青蛙少了,害虫多了,农作物减产,人们经济利益将直接受到损失。
回忆积累的知识积极踊跃回答问题。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播放视频]:“秋海棠适应阴暗的环境”;“地星对环境的适应”;“保护色”;“螳螂的拟态”。
[观察]:p10页中图1—6,
描述蚯蚓在土壤中生活的状况。
[提问]:你知道蚯蚓对自然界有什么影响吗?[播放]:flash “蚯蚓对环境的影响”及视频“蚯蚓”。
[总结]: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生物与环境的关系非常密切。
通过过观看动、植物适应环境的4个例子,提高兴趣,进一步了解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说出蚯蚓依靠刚毛运动,身体表面的黏液有助于它在土壤中钻穴和呼吸。
通过观看,认识到生物不仅适应环境,反过来还能影响环境。
五、作业请同学课后查找资料,实地考察家乡周围小溪流中青蛙的生存状况,谈一谈怎样才能使自己的家乡,在夏天恢复“听取蛙声一片”的景象。
六、课后反思本教案力求通过富有吸引力的教学过程,使学生成为教学主体,以达到新的课程标准要求。
七、板书设计一、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生物因素1、生态因素三、生物与环境的关系非生物因素共3页,当前第2页123八、课堂练习一、填空题 1. 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
它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
2. 生物生活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如果有一天太阳突然消失,地球上首先死亡的将是绿色植物,这是由于光合作用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
4. 生物能适应环境,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也能影响环境,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1. 鼠妇的生活环境是( )
a.水中b.干燥的陆生环境c.潮湿的陆生环境d.土壤里
2.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
a.相互影响,毫无作用b.相互影响,毫无影响c.毫无关系d.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3. 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和水属于( )
a.生物因素b.非生物因素三、简答题
1. 在某一农田里有庄稼、农业害虫、蛙、蛇、老鼠等,请你谈谈它们之间的关系。
2. 把一只小白鼠放于盛有足够食物和水以及栽有绿色植物的密闭容器内,它会不会死亡?试分析其原因。
共3页,当前
第3页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