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洲农业与灌溉农业的区别
几种特殊的农业

1、河谷农业 (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 热量 2、绿洲农业 (沙漠地区) 水资源 3、灌溉农业 (河西走廊、宁夏平原、河套平原) 4、坝子农业 (云贵高原) 5、地中海式农业(地中海沿岸) 6、基塘农业 (珠江三角洲) 地形、地势 7、迁移农业 (热带雨林地区) 8、热带种植园农业 (发展中国家) 9、石油农业 10、园艺业 (城市的郊区)
坝子农业
分布:云贵高原地区(山间盆地、河谷沿岸和山麓地带) 。 (坝子是我国云贵高原上的局部平原的地方名称。主
要分布于山间盆地、河谷沿岸和山麓地带) 特点:坝上地势平坦,气候温和,土壤肥沃,灌溉 便利,是云贵高原上农业兴盛、人口稠密的经济中 心。云南省约有1100多个坝子,坝子的耕地占全省 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贵州的坝子约占耕地的 四分之一。
热带雨林迁移农业
“刀耕火种” 如今,只在南美洲、非洲和东南亚 的热带雨林地区中的低地与丘陵地区还能见到。我国 海南岛和云南的某些少数民族也还有采用这种耕作方 式的。
热带种植园农业
南亚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东南亚
拉丁美洲
咖啡、可可、香蕉、橡胶、菠萝、油棕、剑麻、 烟草等经济作物。
我国的种植园农业 分布:海南岛、雷州半岛、云南南部(国营农场)
石油农业
“石油农业”是以美国为代表的高投入、高产出的农业现代 化模式。
这一模式之所以被称为“石油农业”,是因为它大量地使用 以石油产品为动力的农业机械,大量使用以石油制品为原料 的化肥、农药等农用化学品。机械化和化学化是这一农业现 代化模式的共同特点。
园艺业
园艺指栽培商品率和经济效益高、技术性强的蔬菜、果树、花卉、 观赏植物等。 按其用途分为:主要供食用的果树园艺、蔬菜园艺;主要供观赏的 花卉园艺、景观园艺;主要供培植幼苗的苗圃园艺等。
高三地理复习考点疏理与配套练习: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2021年高三地理复习考点疏理与配套练习: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一、考点疏理 1.季风水田农业(1)主要分布:亚洲季风气候区。
(2)作物:以水稻种植为主,种植历史悠久。
(3)四大特点⎩⎨⎧小农经营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机械化和科技水平比较低水利工程量大(4)区位条件(5)问题与对策2.我国的特色农业类型(1)河谷农业河谷农业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地区,因其气候高寒,只有河谷地带地势较低、气温较高,无霜期长,降水条件较好,土壤比较肥沃,又有河水作为灌溉水源,因而适宜耕作,成为农业发达地区。
(2)绿洲农业又称绿洲灌溉农业,主要分布在新疆内陆盆地和甘肃河西走廊等地,主要分布在干旱荒漠地区的河、湖沿岸,山麓地带以及冲积扇有地下水出露的地方,绿洲农业多呈岛弧状、带状或串珠状分布于荒漠地区。
(3)灌溉农业灌溉农业,是在天然降水较少的干旱、半干旱地区,依靠水利工程设施发展起来的农业,主要分布于河套平原、宁夏平原等地区,通过水利灌溉设施满足农作物对水分的要求,实现稳产高产,有时还可以培育土壤肥力和冲刷盐碱,因此,灌溉农业是一种能提高土地的生产能力,能排能灌,稳产高产的农业。
(4)坝子农业坝子农业主要分布于云贵高原地区,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广布,流水的冲刷使地表土层浅薄,地表水渗漏严重,不利于耕作,只有在那些被人们称为坝子的山间小盆地内有小块的冲积平原,水土条件相对较好,是发展农业的好地方,故称为坝子农业。
(5)立体农业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由于地势起伏较大,气候垂直变化明显。
在河谷底部的溪流、水库里养鱼、鸭,谷底平地种粮食,从山麓到山顶分别种植亚热带水果、毛竹、茶叶和用材林。
3.美国商品谷物农业(1)分布: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乌克兰等国。
主要作物以A小麦和B玉米为主。
(2)区位条件(3)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主要特点: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商品率高、地区生产专门化。
(4)中国和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区别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区与我国东北商品粮基地相比,二者区位条件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课外地理】节水农业、灌溉农业、旱地农业有什么区别?

【课外地理】节水农业、灌溉农业、旱地农业有什么区别?展开全文1、节水农业节水农业是提高用水有效性的农业,是水、土、作物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系统工程。
节水农业包括节水灌溉农业和旱地农业。
总体来说,灌溉农业小于节水农业,节水农业包括灌溉农业。
2、灌溉农业在干旱时以大水灌溉的方式保证农业生产的模式。
又叫做绿洲农业。
在现阶段应发展节水灌溉农业。
① 泛指以水浇田的农业。
其特点是通过灌溉措施,满足植物对水分的需要,调节土地的温度和土壤的养分,以提高土地生产率。
② 特指在降雨量极少的地区靠灌溉才能存在的农业节水农业除了节水型灌溉,还要在充分利用自然降水的基础上,通过采用水利、农业、管理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从水源通过输水、配水、灌水直到作物耗水过程中水的损失,提高单位用水量的产值和产量。
它包括农业水资源评价技术、农业水资源开发技术、农业灌溉节水技术、生物化学节水技术以及农业管理范畴节水技术。
3、旱地农业旱作农业,亦称“雨养农业”,是指在无补充灌溉水源的地区高效利用自然降水包括通过集雨措施以达到有限增产的农业亦可视为节水农业的范畴即旱作节水农业。
农业节水战略:未来,我国将在农业节水上要抓好五个方面工作1、推进品种节水。
加快选育推广一批抗旱品种,提高水分生产效率和抗旱保产能力。
2、推进结构节水。
立足水资源调减,调整优化品种结构,重点是调减耗水量大的作物,扩种耗水量小的作物,大力发展雨养农业。
3、推进农艺节水。
因地制宜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实现水肥同步管理和高效利用。
集成推广深耕深松、保护性耕作、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等技术,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
4、推进工程节水。
完善农田灌排基础设施,大力发展管道输水,减少渗漏蒸发损失,提高输水效率。
推进制度节水。
5、推进农业水价改革,合理确定不同区域、不同作物灌溉定额和用水价格,增强农民节水意识。
高科技改变农业!节水农业将会成为农业生产中重要一环。
我国节水农业的基础条件及发展现状基础条件1.我国粮食安全问题更加突出,节水意义重大。
灌溉农业

灌溉农业:干旱半干旱地区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河西走廊地下水、河水等水源发展的农业绿洲农业:干旱荒漠地区有水源灌溉处的农业青海新疆等地干旱半干旱的河湖沿岸山麓冲积扇地带坝子农业:云贵高原坝子地势平坦、灌溉便利河谷农业:在我国西藏和新疆地区湟水谷地、雅鲁藏布江谷地河谷地带气候、降水、灌溉立体农业: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多物种共存、多层次配置、多级物质能量循环利用的生态农业系统灌溉农业:在干旱时以大水灌溉的方式保证农业生产的模式。
在现阶段应发展节水灌溉农业。
①泛指以水浇田的农业。
其特点是通过灌溉措施,满足植物对水分的需要,调节土地的温度和土壤的养分,以提高土地生产率。
主要通过各种农用水利灌溉设施,满足农作物对水分的需要,调节土地温度、湿度和土壤空气、养分,提高土地生产能力。
是一种稳产高产的农业。
故遍布世界各地,特别是在大江大河两岸,如北美洲的密西西比河、南美洲的亚马孙河、亚洲的长江、非洲的尼罗河流域,都发展了灌溉农业。
中国的灌溉农业,自古以来就很发达。
早在战国初期,即兴修都江堰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的大片农田得到灌溉,至今仍在发挥效益。
②特指在降雨量极少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完全依靠灌溉才能存在的农业。
灌溉农业是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因为降水较少,主要依靠地下水、河流水等水源发展的农业,在我国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的河套平原,宁夏平原和河西走廊,主要农作物为春小麦。
河套平原和宁夏平原引黄河水,有“塞外江南”之称。
河西走廊依靠山地降水和高山冰雪融水。
绿洲农业:干旱荒漠地区有水源灌溉处的农业。
一般分布于干旱荒漠地区的河、湖沿岸,以及山麓地带与冲积扇地下水出露的地方。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在干旱荒漠地区通过兴修水利开垦宜农地,形成新绿洲。
多呈岛状、带状或串珠状分布。
中国西北干旱地区分布较普遍。
绿洲农业又称绿洲灌溉农业和沃洲农业。
指分布于干旱荒漠地区有水源灌溉的地方的农业。
有新老之分。
老绿洲农业一般分布于干旱荒漠地区河、湖沿岸,山麓地带与冲积扇地下水出露的地方。
地理小知识108问,哪些你想象不到?下

地理小知识108问,哪些你想象不到?下51.青藏高原上的高原季风是如何形成的?答:青藏高原上冬夏盛行风向相反的现象。
是青藏高原热力作用形成的一种独立的风系。
高原相对于四周同高度的自由大气,夏季为一热源,在高原近地面层形成一个热低压,低压中心厚度约2.5公里;冬季为冷源,形成一个冷高压,厚度约1.0公里。
52.什么是盐尘暴?答:“盐尘暴”主要发生在盐渍化区域的干旱地带,由大风将含盐的尘土吹起而形成。
颜色较白的又称为“白风暴”,其盐尘的主要来源一是开垦的耕地及其周围地区因次生盐碱化而在地表和土壤中积累的盐分;二是湖面缩减露出的湖底部分所含的盐分。
53.8.0级的汶川大地震暴发出的能量比7.6级的唐山大地震多好多倍?答:汶川大地震为8.0级,而唐山大地震为7.6级,震级每增加一级能量约增加30倍,故为其0.4*30=12倍。
54.地震波的横波和纵波对房屋的摇晃有何区别?答:地震波的横波一般使得建筑物左右摇晃,纵波使得建筑物上下颠簸。
由于纵波传播得较快对于震中附近的地区总是先感受到上下颠簸,再感受到左右摇晃;由于纵波衰减得很快,所以在2008年5.12大地震的时候重庆云阳只感受到了左右摇晃,这也是判别地震发生地离我们远近的一种方式。
55.地下水都是对人对有益的?答:不对,大多数地下水是潜水,就算是承压水也可能含有很多对人体有害的矿物质。
例如:《三国演义》中讲到诸葛亮南征云南时遇到了四眼毒泉,其中“哑泉“的成因是云南多铜矿,而毒潭之中的微生物能将铜单质氧化成溶于水的有毒铜离子,人饮之产生重金属中毒。
而自来水经过多重净化处理,并除去了对人体有害的有毒离子,所以说自来水的水质比地下水的水质要好。
56.烧荒主要是增加土壤矿物质还是有机质?答:主要是增加其有机质。
在我的记忆中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由于经济落后,为了节约肥料钱,农村人将山林的草皮铲得光秃秃的,经焚烧成灰后撒到农田里以增加土壤的肥力。
同时也能补充一些矿物质,如草木灰中的碳酸钾。
绿洲农业、灌溉农业、河谷农业

山地垂直自然带
山区的垂直自然带
区别: 分布地区;农作物生长所需水分的主要来源. 灌溉农业是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因降水远不能满足生 长的需要,依靠人工补给农田水分. 绿洲农业指干旱荒漠地区,依靠地下水、泉水或者地 表水进行灌溉的农业.
பைடு நூலகம்
河谷农业:在河谷地区发展的农业称为河谷 农业。 分布:河谷农业分布在我国西藏和新疆地区。 原因:河谷地带平坦;水源充足;河谷两侧 的山岭一般都有森林,使谷地土壤的腐殖质 较丰富,土壤肥沃;热量条件好,热量不易散 失,适宜种植。
灌溉农业:是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因为降水较少,主 要依靠地下水、河流水等水源发展的农业。 分布:在我国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的河套平原,宁 夏平原和河西走廊,主要农作物为春小麦。河套平 原和宁夏平原引黄河水,有“塞上江南”之称。
绿洲农业从广义上属于灌溉农业一部分。灌溉农业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 广义上泛指以水浇田的农业。其特点是通过灌溉措施,满足植物对水分的需要, 调节土地的温度和土壤的养分,以提高土地生产率。主要通过各种农用水利灌 溉设施,满足农作物对水分的需要,调节土地温度、湿度和土壤空气、养分, 提高土地生产能力。是一种稳产高产的农业。 遍布世界各地,特别是在大江大河两岸,如北美洲的密西西比河、南美洲的亚 马孙河、亚洲的长江、非洲的尼罗河流域,都发展了灌溉农业。 狭义特指在降雨量极少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完全依靠灌溉才能存在的农业。 是因为降水较少,主要依靠地下水、河流水等水源发展的农业,在我国主要分 布在西北地区的河套平原,宁夏平原和河西走廊。 绿洲农业又称绿洲灌溉农业和沃洲农业。指分布于干旱荒漠地区有水源灌溉的 地方的农业。有新老之分。老绿洲农业一般分布于干旱荒漠地区河、湖沿岸, 山麓地带与冲积扇地下水出露的地方。新绿洲农业是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和水 利条件的改善,在干旱荒漠地区宜农地资源较丰富、开发利用条件较优越的地 方开辟的新垦区。
新疆绿洲农业

绿洲农业学论文专业:作物姓名:孔繁明新疆绿洲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前言:新疆农业属绿洲农业, 境内约有大小绿洲570多个, 被沙漠、戈壁分隔成点、片状散布在茫茫荒漠之中, 具有发展区域生态农业的条件。
新疆农业灌溉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95% 以上, 水是绿洲农业发展的先决条件。
长期以来, 新疆绿洲农业保持传统农业的运作模式, 技术状况长期不变, 低效种植, 资源掠夺, 效益低下, 只有对传统农业进行改造, 大力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才能保持绿洲农业高效持续发展。
关键词:新疆绿洲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正文:新疆农业水土光热等自然资源丰富, 且具有良好的优势组合, 适宜形成多样化的大农业生态系统。
再者,新疆是我国日照最丰富地区之一, 光质优越但由于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 造成新疆绿洲生态农业具有天生的脆弱性,加之长期以来人们对农业的掠夺性经营, 片面追求实物产出量和经济效益, 忽视了经济、社会、自然的协调发展,绿洲农业面临着农业资源退化、生态环境恶化和农业增长方式粗放的严峻挑战, 新疆绿洲农业和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严重制约了新疆绿洲农业的稳定可持续发展。
对新疆绿洲生态环境起到负面影响,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主要表现在:1、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现象严重众所周知,新疆是一个多沙漠的地区,森林覆盖率很低,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
这些导致了新疆生态环境的先天脆弱性。
长期以来由于人们的各种行为对森林和草地的破坏, 草地和森林大面积退化和减少, 使森林和草地具有的营养水分、保护水土和调节气候及保护环境的作用日益衰弱, 干旱的土地都极易受到风力侵蚀和堆积, 成为沙漠化最敏感地区。
水土流失、沙尘暴、山洪和于旱等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增多, 导致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日益恶化。
2、农业环境污染严重农业环境的污染主要表现在,近几年来由于新疆经济的发展,导致污染企业增加,工厂排放的废水废气以及粉尘严重影响了周边农田的生态环境。
此外,农民为了获得更高的经济价值,大肆施用农药化肥,从而导致了土壤结构的变化,以及土壤中有毒物质的积累,破坏了土壤的生态环境,间接影响人们的健康生活。
高二地理中国地理知识点大全,高二地理学习三步三法

高二地理中国地理知识点大全,高二地理学习三步三法学习地理首先是通读教材,包括小字部分,然后分段略读、精读,对教材重点内容如概念、定义等,要求做到读、划(在下面用色笔画线)并行,以加深印象,为运用地理语言解答问题打下基础。
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高二地理学习内容,一起来看看吧!高二地理中国地理知识点大全1. 荒漠与荒漠化:荒漠是指气候干燥,降水量非常少的地区或自然景观,它包括沙漠、沙地、戈壁等。
荒漠化是土地退化的现象,是一个变化过程,其结果可能出现荒漠景观。
2. 我国的土地沙漠化主要分布于西北地区,石漠化主要分布于南方地区,盐渍化主要分布于西北地区和华北平原,冻融荒漠化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
3. 荒漠化常与贫困相伴。
土地荒漠化严重的地区多是我国贫困人口集中分布的地区。
(1) 荒漠化是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和潜在的自然因素相互影响、共同作用的产物。
(2) 在荒漠化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气候因素的变化,特别是降水量的变化,往往影响着荒漠化的进程。
(3) 人类活动在荒漠化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4. 南方丘陵山区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是当地能源缺乏,农村薪柴匮乏,乱砍滥伐严重。
该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城市较多,而且这里土层薄,一旦发生水土流失,就难以治理,因此造成的经济损失远大于黄土高原。
.5. 黄土高原地区的注意点:(1)有关黄土高原地区的考查通常以经纬网图为切入点,要注意典型地理事物的经纬度位置,如秦岭(34°N)、大同(40°N);掌握110°E经线穿过的主要地理事物。
(2)黄土高原地区一些地理事物具有典型的地理界线特征,如长城、太行山脉、秦岭、祁连山脉等,要掌握其地理意义。
6. 资源开发的优势条件,一般可从资源、市场、交通三方面进行分析。
资源数量和质量具有优势,市场需求量大,且交通便利的地区,资源开发条件较好。
7. 煤炭外运能力不足和水资源短缺是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面临的主要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绿洲农业与灌溉农业的区别:
灌溉农业指的是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天然降水不能满足作物生长,借助人工补给农田进行补水,主要来源是地下水、河湖水、高山冰雪融水,多以片状分布部;绿洲农业是指分布在干旱荒漠地区的河、湖沿岸、冲积扇、洪积扇,主要来源是泉水、地下水以及地表水,多呈岛状、带状或串珠状分布。
绿洲农业:
又称绿洲灌溉农业或沃洲农业。
指分布于干旱荒漠地区有水源灌溉地方的农业。
有新老之分。
老绿洲农业一般分布于干旱荒漠地区有水源保证的河湖沿岸、山麓地带与冲积扇地下水出露的地方。
新绿洲农业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水利条件的改善,在干旱荒漠地区宜农地资源较丰富、开发利用条件较优越的地方开辟的新垦区。
世界上的绿洲农业主要分布于西亚和中亚地区,美国的中西部地区,非洲的撒哈拉及北非地区,中国的新疆和甘肃河西走廊、青海柴达木盆地等。
一般来说,各地的绿洲大小不一,多呈孤岛状、带状或串珠状分布。
作物品种主要有小麦、玉米、棉花和少量水稻。
它与四周戈壁、沙漠景观截然不同,犹如沙漠中的绿色岛屿,是干旱荒漠地区农牧业较发达和人口集中的地方。
灌溉农业:
①泛指以水浇田的农业。
其特点是通过灌溉措施,满足植物对水分的需要,调节土地的温度和土壤的养分,
以提高土地生产率。
主要通过各种农用水利灌溉设施,满足农作
物对水分的需要,调节土地温度、湿度和土壤空气、养分,提高土地生产能力。
是一种稳产高产的农业。
故遍布世界各地,特别是在大江大河两岸,如北美洲的密西西比河、南美洲的亚马孙河、亚洲的长江、非洲的尼罗河流域,都发展了灌溉农业。
中国的灌溉农业,自古以来就很发达。
早在战国初期,即兴修都江堰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的大片农田得到灌溉,至今仍在发挥效益。
②特指在降雨量极少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完全依靠灌溉才能存在的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