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梳理探究练习及答案 - 副本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梳理探究练习及答案---副本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梳理探究练习及答案---副本(总8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必修2“梳理探究”检测试题——成语·修辞无处不在·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满分100分)重点提示1.梳理汉语成语的相关知识,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2.复习修辞的相关知识,学会修饰文句,提升语言表达的能力;3.通过姓氏、民族探源,引发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思考与探究。
强化基础一、(36分)1.下面成语中加点字的意义全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沽名.钓誉一文不名.不可名.状师出无名.B.韦编三绝.美妙绝.伦拍案叫绝.不绝.如缕C.因.材施教因.噎废食因.人成事因.利乘便D.按兵不动.轻举妄动.动.人心弦不动.声色2.下面成语中加点字词的用法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不耻.下问(意动用法)兴师动.众(意动用法)持之以恒..(状语后置)不蔓.不枝(名词活用为动词)B.草菅.人命(意动用法)抱头鼠.窜(名词作状语)轻于鸿毛...(状语后置)清.心寡欲(使动用法)C.祸.国殃民(使动用法)衣锦..还乡(名词活用为动词)马首..是瞻(定语前置)狼.吞虎咽(名词作状语)D.来.之不易(使动用法)激浊.扬清(意动用法)兵不血.刃(使动用法)鳞.次栉比(名词作状语)3.下面成语的结构类型全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憨态可掬炉火纯青不见经传无动于衷B.力透纸背冷嘲热讽防微杜渐娓娓而谈C.眉飞色舞情景交融井底之蛙流芳百世D.官样文章庞然大物蛊惑人心江郎才尽4.下面成语中全都含有比喻修辞的一项是()A.挥金如土胆大包天巾帼英雄胸有成竹B.铺天盖地如火如荼守口如瓶浩如烟海C.如法炮制门庭若市铁证如山如雷贯耳D.骨瘦如柴呆若木鸡巧舌如簧如椽大笔5.下面成语中全都是褒义词的一项是()A.神采奕奕肝胆相照炙手可热两袖清风B.耳提面命含英咀华高风亮节力挽狂澜C.古道热肠飞扬跋扈高瞻远瞩和衷共济D.毁家纾难含沙射影经天纬地披荆斩棘6.下面句子中没有运用借代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B.林冲信步投东,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C.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D.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7.下面各句中没有运用....互文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B.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C. 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 D.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8.对下面广告词的分析,恰当的一项是()A.瑞士钟表公司广告:“本公司在世界各地的维修人员闲得无聊。
人教版2018年高一语文必修二全册同步练习含解析答案整理版

人教版2018年高一语文必修二全册同步练习目录同步练习1荷塘月色(1)同步练习2荷塘月色(2)同步练习3故都的秋(1)同步练习4故都的秋(2)同步练习5囚绿记(1)同步练习6囚绿记(2)同步练习7《诗经》两首(1)同步练习8《诗经》两首(2)同步练习9离骚(1)同步练习10离骚(2)同步练习11孔雀东南飞并序(1)同步练习12孔雀东南飞并序(2)同步练习13诗三首(1)同步练习14诗三首(2)同步练习15兰亭集序(1)同步练习16兰亭集序(2)同步练习17赤壁赋(1)同步练习18赤壁赋(2)同步练习19游褒禅山记(1)同步练习20游褒禅山记(2)同步练习21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1)同步练习22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2)同步练习23我有一个梦想(1)同步练习24我有一个梦想(2)同步练习25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1)同步练习26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2)同步练习1荷塘月色(1)本同步练习共2页,满分50分,时间40分钟。
一、打牢语言基础(2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D)A.倩.影(qiàn)羞涩.(sè) 笼.着(lónɡ)含情脉.脉(mò)B.袅娜.(nuó)畸.形(jī)颤.动(zhàn)蓊.蓊郁郁(wěnɡ)C.敛.裾(liǎn)数.落(shǔ)丛.生(cōnɡ)不屑.一顾(xiè)D.独处.(chǔ)藻.饰(zǎo)乍.看(zhà)令人咋.舌(zé)【解析】A项,笼:lǒnɡ;B项,颤:chàn;C项,丛:cónɡ。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D)①芯片领域的一位专家说:“中国芯片的发展必须要两条腿走路,既坚持自主创新,寻求突破,把大国重器掌握在自己手里,同时又要开放合作,抛砖引玉....。
”②在芯片研发上,我们要瞄准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亦步亦趋....,最后完成超越。
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课后练习:1 荷塘月色 Word版含解析

姓名,年级:时间:第一单元1荷塘月色课后篇巩固提升随堂演练一、课文精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①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②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③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
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
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
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
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1。
下列对前两段内容与手法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田田的叶子”“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用叠词法描绘景物,音韵和谐,突出月下荷塘景物的朦胧之美。
B.“脉脉的流水”中,“脉脉”原指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表情达意的样子,这里既写流水无声,又用拟人手法赋予流水人的情意。
C。
“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用比喻的手法,侧面描写荷风的轻柔.D。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二梳理探究练习及答案

必修1“梳理探究”检测试题——优美的汉字·奇妙的对联·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满分100分)重点提示1.整体把握汉字的相关知识,了解汉字所承载的文化底蕴;2.重点积累平仄、对仗等对联知识,了解对联中的民族传统文化;3.培养在生活中关注语言的意识,学会通过语言思考社会,领略文化。
强化基础一、( 8分,每空0.5分)1.现在一般认为最古老的汉字是;或就是汉字最早的样子。
2. 汉字形体的演变可分为两大阶段,即阶段和隶书楷书阶段。
前一阶段字体有甲骨文、、大篆和小篆,后一阶段的字体有隶书、草书、和楷书。
3.关于汉字的构成,前人有“六书”之说,即认为汉字的构成有、、、、转注、假借六种方法。
4.对联也叫楹联、楹帖和对子等。
对联由和组合而成,要求对仗工整,音节协调。
对联无论长短,上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声,下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声。
5.对联张贴时,要按照传统习惯,上联在,下联在,左右以面对欣赏者为分别。
二、( 27分,每小题3分)6.对下列汉字笔画和笔顺的判断正确的一组是()A.“亥”字共7画,第四笔是撇B.“阄”字共10画,起笔是竖C.“诡”字共9画,第五笔是横D.“戍”字共6画,最后一笔是点7.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粳.米gēng 桔梗.gěng 讣.告fù 物阜.民丰fùB.哺.育bǔ 账簿.bù 谒.见yè 苦心孤诣.yìC.潜.伏qián 纤.细xiān 菲.薄fěi 蜚.声海外mánD.骠.勇piāo 剽.悍biāo 瞻.仰zhān 赡.养老人shàn8.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瑟.缩吝啬.羞涩.五光十色.敷衍塞.责B.舆.论愉.悦丰腴颐..养天年负隅.顽抗C.骁.勇富饶绕..嘴蹊跷.怪事晓.风残月D.佝.偻拘.礼苟.且勾.心斗角白驹.过隙9.下列每对形似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贵胄胃口告磐温馨修葺茸毛B.污诟垢骂聘请驰骋嵩山蒿草C.铁杵忤逆洋溢谥号精湛不堪D.酗酒汹涌粗犷空旷纂权编篡10.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针砭时弊名列前茅气冲霄汉察言观色B.插科打浑日暮途穷再接再厉责无旁代C.兴高采烈黄梁美梦悬梁刺骨脱颖而出D.繁文缛节积毁销骨唇枪舌箭百战不殆11.下列8个诗句可以组成4副对联,请选出组合正确的一组()①沉舟侧畔千帆过②竹直心虚乃我友③水淡性泊是我师④不尽长江滚滚来⑤庄生晓梦迷蝴蝶⑥病树前头万木春⑦无边落木萧萧下⑧望帝春心托杜鹃A.①⑥/⑤⑧B.①④/⑤⑥C.③②/⑦⑧D.③②/⑦④12.20XX年春晚中有一副对联的上联是“春晚迎春春不晚”,请选出最恰当的下联()A.中秋赏月月如盘B.岁寒守岁岁无寒C.兔年迎兔节节高D.秋雁归去夏归来13.孔子第77代嫡传孙孔德成旅居台湾,他给在大陆的二姐写了一副对联,上联是“风雨一杯酒”,请为它选出下联()A.天涯共此时B.羁危百年身C.江山万里心D.千里共婵娟14.《水浒》的回目都是以对联形式出现的,比如第八回的下联是“鲁智深大闹野猪林”,从形式上看,它的上联应该是()A.花和尚倒拔垂杨柳B. 林教头刺配沧州道C.公孙胜应七星聚义D.青面兽北京斗武功能力提升三、(56分)15.现在很多商品的广告都采用谐音的方式,请写出下面广告词的原型,并说说它们分别是哪类商品的广告。
高三语文必修2第二单元教材梳理,知识整合答案解析

高三语文必修2第二单元教材梳理,知识整合答案解析1. 《故都的秋》素材与话题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
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的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提示:生活中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一事一物都有其魅力,只要我们用心去感悟,就会悟出许多人生的真谛。
本素材适用于“感悟生活”“人生体验”“心灵空间”等话题。
《囚绿记》可是每天在早晨,我起来观看这被幽囚的“绿友”时,它的尖端总朝向窗外的方向。
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向原来的方向。
提示:借赞美常春藤“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颂扬忠贞不屈的民族气节。
本素材适用于“自然的智慧”“不屈”等话题。
2.示例:(1)蓝天衬白云画意无穷(2)隐隐约约,密林深处月色无边3.第4段描写了“月下荷塘”,作者在这一段文字中采用了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从形态、颜色、气味等方面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月下荷塘的美景,动静结合,虚实结合。
第5段从光到影、从上到下的顺序,写出了塘上月色素淡朦胧之美,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淡淡的喜悦之情。
4.味;运用比喻、对比。
从饮食文化入手,让人从饮食中的“味”去领悟秋之“味”,让人从形象的“味”去品位抽象的“味”,北国之秋就像“白干、馍馍、大蟹、骆驼”,让人感到味烈、味深、味浓、味久,而南国之秋就像“黄酒、稀饭、鲈鱼、黄犬”,让人感到味润、味浅、味淡、味短。
用丰富生动的意象令人读后回味无穷,突出北国之秋的特征。
(分析作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表达作者对故都的秋爱恋至深。
(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义,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
)高三语文必修2第四单元教材梳理,知识整合答案解析1.仿照教材素材拓展示例,自己再整合两例。
蔡元培是一位重视劳动教育、平民教育和女子教育,提倡“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主张,被毛泽东同志誉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的民族革命家和教育家。
高中语文必修二课本课后题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二课本课后题答案篇一: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二教材课后习题答案及解析【精品】篇二:高中数学必修二教科书课后习题答案篇三: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2课文同步练习及答案(全套)兰亭集序课练1.下面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虚诞(dàn) 癸丑(kuí) 趣舍万殊(shú)...B.齐彭殇(shānɡ)会稽(jī)形骸(hái)...D.嗟叹(jiē).峻岭(jùn) .晤面(wù) .C.嗟悼(dǎo) 修禊(xì)骋怀(chěnɡ) 符契(qì) ....流觞(shānɡ)激湍(tuān) 曲水(qǔ) ...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少长咸集(都) 畅叙幽情(幽深内藏) 感慨系之(附着) 喻之于怀(比喻) ....B.群贤毕至(全) 崇山峻岭(高) 终期于尽(至,及)列坐其次(排列) ....C.茂林修竹(修整) 人之相与(交好) 修短随化(变化) 其致一也(情趣) ....D.清流激湍(急流的水)暂得于己(一时) 向之所欣(一向,向来)列叙时人(一个个地) ....3.选出加点“于”字用法、意义不同的一项( )A.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B.当其欣于所遇C.不能喻之于怀D.因击沛公于坐....4.比较以下句子中“以”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引以为流觞曲水②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③犹不能不以之兴怀④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也相同B.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C.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D.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也不同5.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①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②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B.①虽无丝竹管弦之盛②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C.①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②会天大雨,道不通..D.①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6.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语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引以为流觞曲水B.列坐其次C.所以游目骋怀D.快然自足........7.从下列各项中选出与“少长咸集”活用类型相同的一项( ) ..A.映带左右B.足以极视听之娱C.固知一死生为虚诞D.群贤毕至....8.有关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 )A.序是古代文体的一种,大多用以题赠,或作著作的前言,“书序”一般写在书籍或文章前面,列于书后的称为“跋”,或“后序”。
必修二梳理探究练习(附答案)

练习二1.辨别下列短语的结构类型,然后完成表格。
世外桃源情投意合人定胜天轻于鸿毛平分秋色脚踏实地遗臭万年三番五次一盘散沙大显身手心领神会戛然而止买东西好得很思维敏捷不卑不亢漂亮衣服辛勤耕耘主谓关系并列关系动宾关系偏正关系补充关系【答案】主谓关系人定胜天脚踏实地思维敏捷并列关系情投意合三番五次心领神会不卑不亢动宾关系平分秋色大显身手买东西偏正关系一盘散沙世外桃源漂亮衣服戛然而止辛勤耕耘补充关系轻于鸿毛遗臭万年好得很2.(08海南宁夏)仿照下面的示例,以“机遇”为话题,写几个比喻句,并形成排比。
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强者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是一道万丈深渊。
答:【答案】:机遇对于英才是一架便乘车,对于智者是一条捷径,对于愚者是一缕过眼云烟。
(内容、形式、修辞各2分)3.请自选一个角度,鉴赏下面文段的语言表达技巧。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睡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备选角度】比喻、拟人、通感、炼字、叠音词。
4.(09安徽卷)将下面的短语组成两副七字对联,并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4分)芝兰绕阶黄牛耕地翠柳迎春桃李满目千里绿春绣锦座凝香万山金新春对联:上联_________________ _下联教师办公室对联:上联_________________ _下联【答案】新春对联:翠柳迎千里绿黄牛耕地万山金教师办公室对联:桃李满园春秀锦芝兰绕阶座凝香5.(04浙江)请为图书馆的对联补拟下联。
上联:学问藏今古下联:【答案】知识融中西6.一处古四合院有四个地方需要挂对联,请你依“联语内容与处所功能相应”的原则,把下面这四副对联挂在相应的地方。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2《梳理探究》说课稿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2《梳理探究》说课稿一、教材简介《梳理探究》是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2的教材之一,本册教材主要讲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与传承。
通过本教材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深厚底蕴,培养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与鉴赏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梳理探究》中各篇文学作品的写作背景、内容和主题。
•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主要思想和价值观。
•熟悉诗歌、散文和小说等不同文学体裁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能力。
•提升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写作思维。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提高对优秀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和道德观念,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教学引导,使学生了解文学作品的背景和内涵。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解读能力。
2.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并把握文学作品中的主题和文学意境。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引导学生进行文学批评和评价。
四、教学内容和方法1. 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课时:《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第二课时:《荀子悲秋散文引导》•第三课时:《茅盾小说《子夜》》2. 教学方法•讲授法:通过讲解教师准备的教学课件,系统地介绍文学作品的背景、内容和主题。
•分组讨论法: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问题,分成小组进行文学作品讨论,交流彼此的看法和理解。
•朗读表演法:学生选择文学作品中的经典片段进行朗读表演,提高对文学作品的情感表达能力。
•写作训练法:教师布置相应的写作任务,引导学生进行文学写作训练,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五、教学步骤1. 第一课时:《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引入:通过提问或展示相关图片,导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主题和背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2“梳理探究”检测试题——成语·修辞无处不在·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满分100分)重点提示1.梳理汉语成语的相关知识,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2.复习修辞的相关知识,学会修饰文句,提升语言表达的能力;3.通过姓氏、民族探源,引发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思考与探究。
强化基础一、(36分)1.下面成语中加点字的意义全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沽名.钓誉一文不名.不可名.状师出无名.B.韦编三绝.美妙绝.伦拍案叫绝.不绝.如缕C.因.材施教因.噎废食因.人成事因.利乘便D.按兵不动.轻举妄动.动.人心弦不动.声色2.下面成语中加点字词的用法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不耻.下问(意动用法)兴师动.众(意动用法)持之以恒..(状语后置)不蔓.不枝(名词活用为动词)B.草菅.人命(意动用法)抱头鼠.窜(名词作状语)轻于鸿毛...(状语后置)清.心寡欲(使动用法)C.祸.国殃民(使动用法)衣锦..还乡(名词活用为动词)马首..是瞻(定语前置)狼.吞虎咽(名词作状语)D.来.之不易(使动用法)激浊.扬清(意动用法)兵不血.刃(使动用法)鳞.次栉比(名词作状语)3.下面成语的结构类型全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憨态可掬炉火纯青不见经传无动于衷B.力透纸背冷嘲热讽防微杜渐娓娓而谈C.眉飞色舞情景交融井底之蛙流芳百世D.官样文章庞然大物蛊惑人心江郎才尽4.下面成语中全都含有比喻修辞的一项是()A.挥金如土胆大包天巾帼英雄胸有成竹B.铺天盖地如火如荼守口如瓶浩如烟海C.如法炮制门庭若市铁证如山如雷贯耳D.骨瘦如柴呆若木鸡巧舌如簧如椽大笔5.下面成语中全都是褒义词的一项是()A.神采奕奕肝胆相照炙手可热两袖清风B.耳提面命含英咀华高风亮节力挽狂澜C.古道热肠飞扬跋扈高瞻远瞩和衷共济D.毁家纾难含沙射影经天纬地披荆斩棘6.下面句子中没有运用借代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B.林冲信步投东,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C.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D.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7.下面各句中没有运用....互文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B.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C. 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 D.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8.对下面广告词的分析,恰当的一项是()A.瑞士钟表公司广告:“本公司在世界各地的维修人员闲得无聊。
”——运用反衬手法,说明瑞士钟表公司的维修人员是不太勤快,但瑞士钟表公司的产品质量十分可靠。
B.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广告:“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
”——运用顶真手法,使结构紧密,语气贯通;同时引用、对偶、夸张等手法又突出了企业实力和产品销售的状况。
C.金种子酒业广告:“传以诚,可立人;传以信,能齐家;传以仁,堪治国。
金种子,传天下。
”——运用排比,回环的手法,表现了金种子酒品质高雅的特点。
D.山西汾酒广告:“汾酒必喝,喝酒必汾。
”——巧妙地仿用了《三国演义》的开场白“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创造了一个全新的意境,引起人们无限的回味和联想。
9.下列句子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经过上次的打击,他已经成了惊弓之鸟,做什么事都缩手缩脚的。
B.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C.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
D.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瞌睡人的眼。
10.下面文段中画线语句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我们的党员干部所要做的就是不断改进作风,强化宗旨意识,①解民忧,②带民富,③知民情,④以实实在在的业绩,⑤以务实求真的作风,实践“三个代表”,赢得群众的拥护和依赖。
A.①③②⑤④B.③①②⑤④C.③①②④⑤D.②③①④⑤11.对下面古诗词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分析不正确...的一组是()A.“自君之出矣,不复理残机。
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后两句写思妇因思念而容颜憔悴,宛如一轮圆月,慢慢变成了缺月。
“夜夜减清辉”,既含蓄婉转又真挚动人。
比喻生动形象,想象新颖独特。
B.“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后两句运用拟人、对比手法写雁儿高飞,带走了诗人的忧愁苦闷;月出东山,仿佛是群山衔来了团圆美好的月亮。
表达了诗人此时此刻的喜悦心情。
C.“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运用互文见义手法,说明当代也如同千百年前一样,万里之外戍边难归,用“关”与“月”,衬托征夫的思乡之情。
D.“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先运用反问手法,再连用三个比喻,形象有力地表达了自己的闲愁之多,极富感染力。
12.对下面四句话的分析说明,有误..的一项是①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②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③寒砧万户月如水,塞雁一声霜满天。
④庭下(月光)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A.四句话中用了以水喻月的比喻手法,形象贴切。
B.四句话中①句以动写静,②③两句表现月光的寒凉,④主要表现月光的清澈透明。
C.四句话都不是孤立的描写月色,而是用其他事物衬托映照,从而突出作者对美好月色的赏爱之情。
D.四句都不是为写月而写月,而是借写月抒发自己在特定时代、特定情势下的特定心绪。
提升能力二、(50分)13.“成语接龙”的游戏既能帮我们积累成语又很好玩。
接龙下面的成语,所接成语不少于20个。
(10分)一气呵成——成年累月——14.很多成语都可以找到与之结构相近、对仗工稳的成语,根据示例,补写成语。
(10分) 示例:雪中送炭——锦上添花望梅止渴——画饼充饥排山倒海——旗开得胜——棋逢对手——瓜熟蒂落——空中楼阁——有目共睹——百年不遇——平分秋色——栉风沐雨——盲人摸象——15.成语与俗语有着奇妙的对应关系。
写出与下面俗语意思相同或相近的成语。
示例:(8分)关公面前耍大刀、孔夫子跟前卖“三字经”——班门弄斧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分道扬镳(1)鸡蛋里挑骨头——(2)三天打鱼,两天晒网——(3)打开窗户说亮话——(4)针尖儿对麦芒——(5)人心不足蛇吞象——(6)拣了芝麻,丢了西瓜——(7)拆东墙补西墙——(8)偷鸡不成蚀把米——16. “比拟”,是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一种修辞手法。
包括把物当人来写的“拟人”和把人当物、把此物当彼物来写的“拟物”。
阅读下面的歌词,分析其中比拟手法的表达效果。
( 12分)示例:苦苦隐藏的心事飘荡在春去秋来的日子里(《那一场风花雪月的往事》)——用“飘荡”一词写“心事”,形象地表达了多年来那份心事时时触动心灵,却不能诉说的怅惘和无奈。
①胡子里长满故事,憨笑中埋着乡音(《父老乡亲》)②头枕着边关明月,身披着风霜雨雪(《当兵的人》)③一盏离愁,孤单伫立在窗口;一壶漂泊,浪迹天涯难入喉(《东风破》)④菊花残,满地伤,你的笑容已泛黄(《菊花台》)17.仿照下面诗句的修辞手法,选取新的事物,另写一组意思相关句式相近的句子。
(4分)信念是一株树 / 一株坚强的高山柏永远站立在 / 坚实的崖层上——罗洛《信念》//18.“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这是宋代诗人陆游的诗句。
你知道诗中所写的是我国哪一个节日吗?从诗中可以看出这个节日的哪些风俗?(6分)真题体验三、(14分)19.(2009年安徽卷)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李娟、楚金玲等5人在这次全国选拔中脱颖而出....,以主攻手人选的身份进入中国排协公布的新一届国家女排20人大名单。
B.现在少数媒体放着有重要新闻价值的素材不去挖掘,反倒抓住某些明星的一点逸闻就笔走龙蛇....,这种做法真令人费解。
C.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努力贯彻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坚决摒弃那种不尊重学生的耳提面命....式的教学方法。
D.国际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了极大冲击,曾经富庶的大西洋某岛国如今经济状况已如履薄冰....,濒临“国家破产”的边缘。
20.(2011年安徽卷)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A.从人们早就耳濡目染....的传统曲目《天仙配》、《女驸马》,到让人耳目一新的现代佳作《徽州女人》、《雷雨》,这一发展历程表现出黄梅戏艺术旺盛的生命力。
B.我省有关部门负责人多次就环境保护问题发表讲话,旨在加大环境监督的执法力度,强化环境保护的参与意识,因为环境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休戚与共....。
C.作为中国高温合金的奠基人,师昌绪先生多次领导攻关会战,运筹帷幄....,斩关夺隘,在我国航空发动机材料的研究方面倾注了大量心血,建立了卓越功勋。
D.近年来,人们购买中国自主品牌轿车的热情蔚然成风....,主要是因为国产品牌质量不断提高,同时也可能与某些国际品牌多次发生因质量问题被召回的事件有关。
21.(2009年安徽卷)将下面的短语组成两副七字对联,并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4分)芝兰绕阶黄牛耕地翠柳迎春桃李满园千里绿春绣锦座凝香万山金新春对联:上联下联教师办公室对联:上联下联22.(2011年安徽卷)下面是某班黑板报上的一段文字。
请参考上下文,在横线上模写出恰当的句子。
(4分)我不想知道你的电脑多么高级,我只想知道它是不是你了解世界的窗口。
我不想知道你的语言有多么华丽,①②,③我不想知道你的理想多么远大,我只想知道他是不是你学海航行的灯塔。
链接阅读清华大学是无数莘莘学子的梦想与追求。
2011年,清华迎来了她的百年华诞。
品读下面的文章,感受百年名校的魅力;并从试着大修辞的角度鉴赏其修辞效果。
清华赋——贺清华大学百年华诞李东东时维辛卯,序属季春,莺飞草长,火树银花。
钟灵毓秀,清华八方揽胜景;四海五洲,学堂百年聚光华。
大礼堂莺歌燕舞,少长咸集,执手共话;二校门腾蛟起凤,契阔谈宴,纵横挥洒。
苍髯皓首,不坠先生煌煌志;赤子丹心,敢忘后学喁喁情。
京西形胜,一园神韵阅千年;清新俊逸,一府精英纳天下。
槛外山光,窗中云影。
春风化雨,水木清华。
历春夏秋冬万千变幻,方知非凡境;任东西南北去来澹荡,更道是仙居。
熙春、云锦,三百年间繁囿地;近春、清华,昔日曾是帝王家。
一泓秀水映荷塘月色;三亭幽阁被朱檐灰瓦。
荒岛葳蕤,朝迎旭日;斋馆栉比,夕送落霞。
近揽西山秀色,远接东溟苍茫,名园名校,世纪佳话。
缘起庚子,开帏辛亥,更名壬子,善定戊辰。
创业艰难时,筚路蓝缕;颠沛流离处,刚毅坚卓。
看红旗漫卷,天地翻覆,杏坛更奏弦歌,绛帐再哺新芽。
顶天,立地,树人,百年砥砺,一朝芳华。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人文日新,桃李清华。
非谓大楼,而有大师,际会风云,名播迩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