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工程在茶饮料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酶工程技术在茶叶深加工与应用及展望

酶工程技术在茶叶深加工中的应用及展望王 斌1,2, 江和源1, 张建勇1, 王 岩1, 黄永东(1.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农业部茶及饮料作物产品加工与质量控制重点实验室, 杭州310008;2.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081)1,2摘要:根据前人研究成果从酶工程技术的研究角度出发,总结近年来其在茶叶深加工领域的应用,包括茶黄素、茶氨酸、儿茶素衍生物等茶叶天然产物的合成;茶多酚、茶多糖等天然产物的提取;速溶茶的加工和茶饮料的澄清、保香增香等方面,并对其应用前景作以展望。
关键词:茶学;酶工程技术;茶叶深加工;合成;提取;天然产物Application of Enzyme Engineering Technology in TeaDeep-Processing and Its ProspectivesW ANG Bin 1,2, JIANG Heyuan 1, ZHANG Jiangyong 1, W ANG Yan 1HUANG Yongdong ,(1.Key Laboratory of Tea and Beverage Crops Processing and Quality Control, Tea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e Sciences, Hangzhou 310008, China;2.Graduate School of ChineseAcademy of Agriculture Sciences, Beijing 100081,China)1,2Abstract: 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application situation of enzyme engineering technology in the biosynthesis of theaflavins, theanine and catechins(EGCG) derivatives, the extraction of polyphenols and polysaccharide, the clarification and flavor preservation of tea beverage in recent years, and discussed the prospectives of enzyme engineering technology applying in tea deep-processing in the coming future.Keywords: tea science, enzyme engineering, tea deep-processing, biosynthesis, extract, natural products酶工程技术是现代五大生物工程技术之一,是利用酶或者微生物细胞、动植物细胞、细胞器等所具有的某些功能, 借助于工程学手段来提供产品或服务于社会的一门科学技术。
酶工程技术在茶叶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

酶工程技术在茶叶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茶叶,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饮品,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同时也是世界范围内广泛消费的饮料。
茶叶的品质与口感,深受其生产过程中各种酶的影响。
随着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酶工程技术在茶叶生产中的应用逐渐显现出其独特的优势。
本文旨在综述近年来酶工程技术在茶叶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以期为茶叶产业的科技创新和品质提升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本文将首先回顾酶工程技术在茶叶加工过程中的应用,包括茶叶发酵、杀青、揉捻等环节,分析酶对茶叶品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随后,将重点介绍酶工程技术在茶叶功能成分提取和转化方面的研究进展,如茶多酚、儿茶素等关键成分的酶法提取和改性技术。
本文还将探讨酶工程技术在茶叶深加工产品开发中的应用,如茶饮料、茶食品等。
对酶工程技术在茶叶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未来茶叶产业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通过本文的综述,我们期望能够为茶叶产业的科研工作者和从业人员提供酶工程技术在茶叶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的全面认识,为推动茶叶产业的科技创新和品质提升贡献力量。
二、酶工程技术在茶叶加工中的应用酶工程技术在茶叶加工中的应用,已经取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果。
这些技术不仅优化了茶叶的生产过程,提高了茶叶的品质,还丰富了茶叶的种类和口感。
在茶叶的初制过程中,酶工程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提高茶叶的发酵程度。
通过调控茶叶中的酶活性,可以有效地控制茶叶的发酵速度和程度,从而得到不同风味和品质的茶叶产品。
例如,通过利用特定的酶制剂,可以促进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氧化,加速茶叶的发酵过程,使茶叶呈现出独特的香气和口感。
酶工程技术还在茶叶的精制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茶叶的精制过程中,酶可以用于改善茶叶的色泽、提高茶叶的香气和滋味。
例如,通过利用某些酶制剂处理茶叶,可以有效地降解茶叶中的色素物质,使茶叶的色泽更加鲜亮;同时,这些酶制剂还可以促进茶叶中香气物质的形成,使茶叶的香气更加浓郁。
除了上述应用外,酶工程技术还在茶叶的深加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酶的应用及酶工程的研究进程

酶的应用及酶工程的研究进程第一部分:酶的应用酶是生物催化剂,可以加速化学反应的速率,并在温和条件下进行。
由于其高效、选择性和环境友好性等特点,酶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酶应用:一、食品工业:酶在食品加工中起到重要作用。
例如,淀粉酶可将淀粉分解为糖类,增加产品甜度;蛋白酶可用于肉类嫩化或乳制品凝固等。
是的,酶在食品工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酶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1.淀粉酶:淀粉酶可以将复杂的淀粉分子降解为较简单的糖类,如葡萄糖和麦芽糖。
这种转化过程被广泛应用于面包、啤酒、乳制品和果汁等产品中,以增加甜度、改善口感或促进发酵。
2.蛋白酶:蛋白质水解酶可以将肉类中较大分子量的蛋白质分解成更小的片段。
这种嫩化处理可使肉质变得更加柔软,并提高其口感和咀嚼性。
3.凝固剂:某些特定类型的微生物产生了能够凝结牛奶或豆浆等液体的特殊凝固剂(例如拉丁语"rennet")。
这些凝固剂主要含有胰凝乳素(chymosin),它可以水解牛奶中存在的一种叫做κ- 链球菌素(k-casein) 的蛋白质,在此过程中形成凝固物。
4.果汁澄清酶:果汁中的浑浊物质可以通过果汁澄清酶来降解和去除。
这种酶能够分解果胶、纤维素等多糖类,从而使果汁更加透明和清澈。
这些是食品工业中常见的一些酶应用,它们帮助改善产品的口感、稳定性和质量,并提高生产效率。
二、制药工业:许多药物合成过程需要使用特定的酶来催化关键步骤。
此外,生产抗体、激素和维生素等也需要借助酶。
在制药工业中,酶的应用非常广泛。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酶在制药工业中的应用:1.合成酶:许多药物的生产需要使用特定的酶来催化关键步骤。
例如,通过利用氨基转移酶和脱水氢化酶等,可以合成抗生素、激素和维生素等重要药物。
2.抗体生产:单克隆抗体是治疗和诊断许多疾病所需的重要工具。
在抗体生产过程中,将目标蛋白注射到动物或人体内后,通过特定细胞分泌出相应抗体。
酶工程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3、拓展应用领域:酶工程技术的运用领域将不断扩大,除了传统的食品加工 和制造领域外,还将在保健品、医药、环保等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4、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利用酶工程技术建立更加快速、准确、灵敏的食品 安全检测方法和技术,提高食品质量安全水平。
5、适应环保要求:在酶工程技术的运用过程中,应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资源浪费。
谢谢观看
关键词:酶工程技术、食品工业、食品加工、食品改性、质量检测、蛋白质工 程技术、基因工程技术。
酶工程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1、食品加工
酶工程技术在食品加工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在奶制品行业,酶工程技 术可以用来水解乳糖,降低乳糖含量,使产品更加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此外, 在肉类加工中,酶工程技术可以嫩化肉质,提高产品的口感和品质。
应用前景展望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酶工程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前景十分广阔。未来,酶工程技术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进一步发展:
1、开发新的酶制剂: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将会有更多具有特殊功能的 酶被发现和开发出来,为食品工业提供新的加工助剂和添加剂。
2、提高生产效率:通过基因工程等手段对酶进行改造和优化,提高其催化效 率和稳定性,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提高酶工程技术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2、食品改性
酶工程技术还可以用于食品改性。例如,通过使用特定的酶,可以破坏食物中 的某些成分,从而改变食物的口感、营养价值等。此外,酶还可以将果蔬加工 成具有特殊风味的食品,如柑橘类水果罐头中添加柚皮苷酶,可降解果胶,提 高产品的口感和透明度。
3、食品质量检测
酶工程技术也可以应用于食品质量检测。例如,在食品安全检测方面,酶联免 疫分析技术(ELISA)利用酶与抗体或抗原的反应,可快速检测食品中残留的 农药、兽药、毒素等有害物质。
浅谈酶工程在食品领域的应用及发展

浅谈酶工程在食品领域的应用及发展酶的生产和应用的科学技术过程称为酶工程,这是一项借助工程手段将相应的原料转化成有用物质并应用于社会生活的一门科学技术。
近年来,随着酶工程的大力推广及发展下,食品的种类和质量都得到了显著提升,为食品产业提供了巨大的经济利益。
酶工程作为一种新型环保工程,在食品领域具有无限的潜力。
标签:酶工程;食品;应用;前景1 酶工程概念及生产方法酶工程又称蛋白质工程学,从应用的目的出发,通过酶学理论与化学工程相结合研究酶。
将酶或者微生物细胞,动植物细胞,细胞器等放置在一定的生物反应装置中,利用酶的催化功能,借助工程手段将原料转化为产物的一门新技术。
酶主要来源于微生物、动物和植物。
酶的生产是指通过人为的科学计划,并且通过人工控制而获得所需要酶的过程。
由于酶在生物体内的含量很低,因此工业上大量的酶是采用微生物的发酵来制取的。
酶的生产方法可概括为提取法、发酵法和化学合成法三种。
(1)提取法。
提取法采用各种技术,直接将细胞或组织中将酶提取出来。
提取法虽简单,但需要充足的原材料,所以广泛应用受到了限制。
但在资源丰富的地区,提取法仍然具有应用价值。
(2)发酵法。
发酵法主要通过微生物发酵来获得所需酶。
一般包括固体发酵、液体深层发酵、固定化细胞发酵和原生质体发酵等多种方式。
(3)化学合成法。
化学合成法是20世纪60年代末出现的一种生产酶的技术。
但合成法的成本较高,并且只能合成那些已知化学结构的酶。
所以,化学合成法目前仍然停留在实验室内合成的阶段。
2 酶工程在食品领域的应用现代酶工程具有技术先进、投资小、工艺简单、效率高、收益大和污染小等特点。
酶作为一种绿色催化剂,已广泛地应用各个生产领域。
其催化作用的条件非常温和,可在常温、常压下进行,又有可调控性,食品工业是应用酶工程技术最早和最广泛的行业。
其在食品领域可用于食品加工;食品保鲜;食品测量与分析。
(1)食品加工的应用。
酶在食品工业中可用于食品加工,比如淀粉、乳品、果汁加工,食物的发酵及成产食品添加剂。
酶工程技术在茶叶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

2021年2月Feb.2021第41卷第2期Vol.41,No.2热带农业科学CHINESE JOURNAL OF TROPICAL AGRICULTURE酶工程技术在茶叶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武珊珊1)丁其欢1)周雪芳2)马占霞1)杨雪梅1)邵宛芳1)苏建美1)(1滇西应用技术大学普洱茶学院云南省普洱市665000;2云南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云南省昆明市650000)摘要综述近年来不同酶工程技术,如酶的化学修饰、固定化酶技术、生物酶传感器等在茶叶中天然酶的获取、各类茶的初加工、茶叶的深加工及茶叶检测等方面的国内外应用研究成果,并对酶工程技术在茶叶方面的应用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关键词酶工程技术;茶叶初加工;茶叶深加工;茶叶检测;茶叶保鲜中图分类号S188+.3文献标识码ADOI :10.12008/j.issn.1009-2196.2021.02.019Application of Enzymes in Tea PreparationWU Shanshan 1)DING Qihuan 1)ZHOU Xuefang 2)MA Zhanxia 1)YANG Xuemei 1)SHAO Wanfang 1)SU Jianmei 1)(1College of Tea,West Yunnan 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Pu'er,Yunnan 665000,China;2Yunnan Green Food Development Center,Kunming,Yunnan 650000,China)Abstract The recent researches in application of enzymes in preparation of teas,such as tea natural enzyme extraction,tea preliminary processing and deep processing and tea detection were reviewed,based on which an outlook for application of enzymes in tea preparation in the future is put forward.Keywords enzyme ;tea preliminary processing ;tea deep processing ;tea detection ;preservation of tea酶工程是于1971年第一届国际酶工程会议上首次命名的一项技术,即将酶学基本原理与化学工程技术及基因工程有机结合形成的新型应用技术,是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以外的现代五大生物工程技术之一,主要研究酶的生产纯化、固定化技术、酶分子结构的修饰与改造等,在工农业、医药卫生等领域广泛应用。
酶工程技术在茶叶深加工中的应用

溶绿茶提取率30%左右,并具有保香效果好、冲溶后茶水口味鲜醇的优
点。
液态茶饮料
近几年来,茶饮料在我国饮料市场所占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茶饮料中多酚类 物质的存在及茶饮料注重茶叶的香气成分,存在如营养物质的损失、芳香物质 逸散、后混浊的产生等问题,酶工程技术可以较好的解决这些问题,给茶饮料 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性的革新。 研究人员将酶技术应用于茶饮料的澄清,其利用单宁酶在一定的条件下使得 茶汤中茶乳酪的形成量最少。而对于单宁酶处理后茶汤滋味容易变酸问题,研 究人员采用单宁酶与β-CD共处理茶汤,问题得以解决。将单宁酶与β-葡萄糖苷 酶进行共固定化处理,应用于茶饮料的除混和增香,效果很好,未经共固定化 酶处理的绿茶饮料低温时的浊度比经共固定化酶处理的要高, 贮藏3个月,经共固 定化酶处理的绿茶的澄清度一直很高,而未经共固定化酶处理的绿茶在60d后有 少许沉淀产生。 同时,考察单宁酶与β-葡萄糖苷酶进行共固定化对茶汤增香效果的影响,考 察对绿茶、红茶、乌龙茶3 类茶的香精油总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 类茶的香精 油总量均有所增加,其中以绿茶的香精油总量增加最多,增长率达 20.69%,乌龙 茶和红茶分别为10.30%和6.79%。
参考文献
1、 王斌、江和源、张建勇王岩、黄永东 《酶工程技术在茶叶深加工中的
应用及展 望》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2、武永福 张 宁 《酶在速溶绿茶浸提中的应用研究》陇东学院 3、刘晓东 汤周斌刘玉芳 杨 春 韦玲勇《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提高茶叶品质》 广西桂林茶叶科学研究所 4、向珊 《茶叶加工中的外的应用 在液态茶饮料 加工上的应用
固体速溶茶
速溶茶的生产存在制率低,制成的茶饮料稳定性差。其加工是将茶
叶中内含物及各种芳香物质提取出来并使芳香物质最大程度的得到保持。 茶叶中的多酚类、氨基酸、咖啡碱、可溶性糖等有效成分在干茶里由于
酶工程技术在茶叶深加工中的应用及展望

酶工程技术在茶叶深加工中的应用及展望一、本文概述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酶工程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
茶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其深加工技术和产品也在不断创新和提升。
本文将重点探讨酶工程技术在茶叶深加工中的应用及其未来展望。
本文将概述酶工程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在茶叶深加工中的具体应用案例,包括酶在茶叶成分提取、品质改良和新产品开发等方面的作用。
本文将分析酶工程技术在茶叶深加工中的优势和局限性,以及影响其在茶叶行业应用的关键因素。
本文将展望酶工程技术在茶叶深加工中的未来发展趋势,探讨如何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推动茶叶深加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深入研究酶工程技术在茶叶深加工中的应用及展望,有助于推动茶叶产业的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为茶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二、酶工程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酶工程技术是以酶或细胞(含酶)作为催化剂,在温和的条件下,通过酶所催化的高效专一反应,将原料转变成所需要产品的一门新技术。
酶工程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基于酶的生物催化作用,其特点在于反应条件温和、专一性强、催化效率高,且在常温常压下即可进行,这使得酶工程技术在食品工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食品工业中,酶工程技术被用于改善食品的品质、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开发新的食品资源以及方便食品加工等方面。
例如,在面粉加工中,利用淀粉酶、蛋白酶等可以改善面粉的烘焙性能和营养价值;在乳制品加工中,通过乳糖酶的作用可以将乳糖水解为半乳糖和葡萄糖,从而提高乳制品的甜度和风味;在果酒酿造中,利用果胶酶、纤维素酶等可以提高果汁的澄清度和口感。
酶工程技术还在食品添加剂的生产、食品资源的综合利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利用酶法制备的天然甜味剂、增稠剂、乳化剂等食品添加剂,具有安全、高效、环保等优点,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同时,酶工程技术还可以将废弃的食品资源进行转化利用,如利用废弃的果皮、蔬菜等生产膳食纤维、有机酸等高值化产品,从而实现食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苹果中提取的酶制剂直接加工成速溶茶的制造工 艺,并取得了专利[24]。日本人竹元万寿美曾用简单 经济的方法制造富含茶黄素类的发酵茶饮料,并 获得了专利[25]。此外,多酚氧化酶还可用于茶饮料 生产过程中异味的去除、独特风味物质的形成、 解决浑浊现象等方面[26]。 1.4 β-葡萄糖苷酶
β-葡萄糖苷酶(Beta-Glucosidase,EC3.2.1.21) 又称 β-D-葡萄糖苷水解酶,它能水解结合于末端 非还原性的 β-D-葡萄糖键,同时释放出 β-D-葡 萄糖和相应的配基。香气形成机理研究结果表明, 内源糖苷酶对茶叶花香形成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 [27] 比如茶叶中具有百合花香或玉兰花香味的芳樟醇、 具有玫瑰香气的香叶醇等,这些芳香物质的形成 是由糖苷类水解酶的作用而产生的。Su E. Z.等人对 固定化 β-葡萄糖苷酶在茶饮料的增香效果中得出 经固定化 β-葡萄糖苷酶处理的不同茶饮料,绿茶、 乌 龙 茶 和 红 茶 的 香 精 油 总 量 分 别 增 加 20.69% 、 10.30%、6.79%[28]。李平等人将黑曲霉 β-葡萄糖苷 酶应用于果汁、茶汁、果酒等食品的增香,显示 出较好的增香效果[29]。吕连梅用固定化的 β-葡萄糖 苷酶处理 5 种茶汤,其香气释放总量、醇系香气 总量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30]。β-葡萄糖苷酶不仅对 茶叶增香有显著的效益、在果汁风味的改良和果 酒增香中也有广泛的应用[31]。 1.5 其他酶制剂
还有一些酶类物质可以应用在茶饮料的生产 加工中,葡萄糖氧化酶可作为护色酶应用于茶饮 料生产中,溶菌酶防止茶饮料因微生物污染而引 起的变质,用蛋白酶可降低浑浊度等。宁井铭等 对绿茶饮料护色技术的研究时指出加入一定量的 葡萄糖氧化酶,消耗以部分的游离氧,从而减小 的游离氧,可以使茶汤中茶多酚、维生素、芳香 成分等对氧敏感的物质变得稳定,因而起到了护 色作用[32]。茶饮料中的沉淀除了茶内含成分的作用 之外,也有可能是由细菌等微生物污染而引起的, 加入溶菌酶则可以起到溶菌防腐的作用[33]。茶汤中 添加蛋白酶可分解蛋白质,防止蛋白质的沉降, 提高茶饮料的澄清度[34]。
综上所述,固定化酶技术在茶饮料上的的研 究主要集中在固定化的方法的探索、寻找合适的 载体、反应器等方面,总体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 就。当然由于技术原因,目前用酶处理茶汤进行 工业化生产的成本太高,无法在生产上大力推行, 当前要解决的问题首先要培养产高酶、活力强的 菌种,其次解决酶固定化的问题[46]。所以探索新方 法和固定化材料提高酶活性,研究新方法将实验 成果转向工业生产等将成为未来酶工程发展的方 向[47]。
2013
综述与述评
饮料工业
高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将其运用在果汁饮料、 茶饮料实际生产应用中,可以起到改善风味、提 高品质的作用[37]。
Su E. Z.等人对固定化 β-葡萄糖苷酶、固定化 的单宁酶进行了研究,通过交联-包埋-交联法固 定化后,其中固定化 β-葡萄糖苷酶的活性回收率 达 46.0%,固定化单宁酶达 76.6%,并且还对这两 种固定化酶的性质进行了研究,以确定其最适的 反应条件;此外还对它们的储藏稳定性和重复实 用性进行测定,在 42d 的储藏后活性保留量分别 为 73.3%、72.5%,在 50 次重复使用之后固 定化 β-葡萄糖苷酶的残留活性还有 93.6%,固定化单 宁酶在 30 次使用后为 86.9%,都显示出了较好的 储藏稳定性和重复使用性[28,38]。苏二正等通过共固 定化单宁酶和 β-葡萄糖苷酶,比较了海藻酸钠和 壳聚糖两种载体及不同固定化方法对单宁酶和 β葡萄糖苷酶的共固定化效果,结果表明以海藻酸 钠为载体,采用交联-包埋-交联固定化方法的效 果最佳[39,40]。印度 Khan A. A.等,利用硅藻土 545采 用吸附法对土豆中提纯的多酚氧化酶进行固定化 研究,酶活回收率达到 71%,并且固定化酶对高 温、表面活性剂(如 SDS 等)的抗性以及在有机溶 剂中的稳定性较游离酶有着显著的提高[41]。李荣林 等在研究多酚氧化酶固定化技术的试验中指出用海 藻酸钠包埋具有较好的效果[42]。Fernandez-Lorente G. 等人指出固定化单宁酶在最佳的反应条件下稳定性 很好[43]。Boadia D. K.等尝试采用多种载体对单宁酶 进行固定化研究,结果表明以海藻酸钙为核心, 外面包裹壳聚糖,再用戊二醛交联,所产生的胶 珠性能最佳,固定化单宁酶可在茶汤中连续进行 3 批共 39h 的“冷后浑”转溶处理,冰箱保存一个月 后酶活力仍保持稳定[44]。Girelli A. M.等的试验将固 定化的酪氨酸酶生物反应器作为一种快速工具来 测定茶叶中茶多酚含量[45]。
水解酶(H、半纤维素酶、蛋白酶、果胶酶 等。这些酶主要是通过酶解法的原理打开茶叶细 胞壁,使茶叶内的有效成分充分溶解出来,从而 提高茶叶的萃取率和茶汤固形物的含量,增加茶 饮料口感的丰富度。姜绍通等利用酶制剂研究了 提取速溶绿茶的条件,认为绿茶在蛋白酶、纤维 素酶组合作用下 ,速溶绿茶提 取率达 30% 左右 , 并具有保香效果好、冲溶后茶水口味鲜醇的优点[19]。 梁靖等人研究了纤维素酶在速溶茶中应用的最佳 条件是:浸提温度 45℃、浸提时间 60min、添加量 0.15u/ml[20]。武永福等人通过正交设计和实际生产的 结合指出速溶茶酶辅提的较合适的工艺参数为: 蛋白酶、果胶酶、纤维素酶各添加 0.25%,原料粉 碎至 16 目,茶水比 1∶15,浸提 2 次,各 30min[21]。 黄静等在外源果胶酶对绿茶液微滤过程的效应研 究中加入外源果胶酶后,茶液中的水浸出物、茶 多酚、氨基酸、咖啡碱、儿茶素和糖的含量都有 所增加[22]。 1.3 多酚氧化酶
茶叶是一种天然的保健产品,随着人们生活 节奏的加快,茶饮料作为顺应时代发展的产物已 经深入人们的生活。茶饮料是指以茶叶的水提取 液或其浓缩液、茶粉等为原料,经加工制成的饮 料[6]。目前茶饮料行业发展迅猛,对整个茶叶行业 的发展起着不可低估的推动作用。但茶饮料加工 中还存在一些技术性难题制约其发展,比如茶叶 中的茶多酚及其氧化产物茶黄素、茶红素等和咖 啡碱通过氢键的缔合作用,形成络合物而导致冷 后浑;在茶饮料加工过程中芳香物质出现香气混 杂、损耗及变化而导致香气低沉恶化;还有滋味 淡薄、汤色褐变等现象。酶工程技术正好具有反 应条件温和,专一性强、效率高的特点,能有效
解决这些问题,为茶饮料的健康发展奠定良好而 坚实的基础。本文就其在茶饮料中的应用进行阐 述和总结,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1 酶制剂在茶饮料中的应用
1.1 单宁酶 单宁酶(Tannase,EC3.1.1.20)通过水解酯型儿
茶素释放出没食子酸,没食子酸又与茶黄素、茶 红素等竞争咖啡碱,形成小分子量的水溶物,从而 降低茶汤的浊度,改善茶汤色泽。Takico Y.将一种 曲霉菌属(Aspegillus oryzae)所产生的单宁酶作用于 6%的红茶茶汤,发现单宁酶在茶汤 pH5.6、温度 45℃的条件下作用 30~60min 时,茶乳酪产生得最少[7]。 Beena P. S.等人指出泡盛曲霉(Aspergillus awamori) 能 产 生 一 种 胞 外 酶— — —嗜 酸 性 单 宁 酶 , 这 种 酶 不 仅能使茶乳酪的增溶,还能在降解茶乳酪的同时 产生没食子酸和单宁酶[8]。1976 年,可口可乐公司 利 用 单 宁 酶 防 止 茶 饮 料 中 的“ 冷 后 浑 ”, 浑 浊 度 由 80%降到 8%[9]。Lane R. W.等人通过对单宁酶的安 全性评价指出,单宁酶可用于茶叶的加工[10]。还有 研究通过青霉菌产生单宁酶进行酒的澄清和茶乳 酪的增溶,其中经过处理后茶乳酪能降低 74% 。 [11] 童鑫等人的在研究外源单宁酶对绿茶液微滤过程 的影响中指出外源单宁酶的加入能有效提高微滤工 效和微滤液的生化得率[12]。Thomas R. L.等研究单宁 酶对红茶及绿茶茶汤的作用,提出最佳作用条件
酶工程是生物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 是在一定的生物反应器内,利用酶的催化作用, 进行物质转化的技术[1]。酶工程技术主要包括酶制 剂的制备、酶的分离纯化、酶的固定化、酶反应 器、酶分子的修饰和应用等。酶工程在茶业上的 研究和应用主要集中在茶叶深加工领域,包括茶 叶天然产物(茶氨酸、茶黄素等)的合成、提取,茶 饮料加工,以及茶树育种、茶叶天然源农药的开 发等。如固定化酶制备茶黄素[2],固定化膜酶催化 茶多酚形成茶黄素的反应条件优选[3],Suzuki 等利 用 GGT 催化 L-谷氨酰胺(Gln)和乙胺反应制备茶 氨酸,Gln 转化率可达到 60%[4],Shuai Y.等利用枯 草芽孢杆菌 SK11.004 中的谷氨酰转肽酶来高效率 合成茶氨酸[5]。
多 酚 氧 化 酶(Polyphenol Oxidase, EC1.10.3.1) 在茶叶加工中是一种重要的酶类,多酚氧化酶的 作用主要是促使儿茶素类物质氧化成邻醌进而形 成茶黄素等氧化聚合物[23]。红茶的品质特点就是在 制造过程中多酚氧化酶将黄烷醇类氧化成醌,形 成的醌再经氧化缩合成更复杂的发酵产物如茶黄 素、茶红素和茶褐素[23]。因此可以通过多酚氧化酶 的转化作用将非红茶原料加工成具有红茶特征的 速溶茶。酶的来源可以是茶鲜叶本身、其它植物 或者微生物等。Takeo T.和 Uritani J.用茶鲜叶或绿 茶为原料,成功地利用从马铃薯、蚕豆、大枫树、
单宁酶不仅在解决茶饮料冷后浑上研究和应用 有很多,而且还广泛用于酒类、果汁饮料等的澄 清。目前单宁酶较多来自在微生物资源方面,主 要集中在曲霉属、青霉属、细菌等,如黑曲霉、米 曲霉、泡盛曲霉、青霉、球形芽孢杆菌等。并且有 研究者 Raghuwanshi S. 等指出球形芽孢杆菌(Bacil- lus sphaericus)是目前最高产生单宁酶的菌株[17]。总 之,单宁酶在有蛋白质参与的沉淀反应中扮演着 重要的角色,广泛应用于医药和食品工业[18]。 1.2 水解酶类
[收稿日期] 2013-02-03 [作者简介] 张敏星(1987-),女,云南大理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茶叶加工与综合利用研究。 [通讯作者] 陈文品,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茶叶初、精、深加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