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电仿真实验报告
模拟电子技术仿真报告

《模拟电子技术》EWB仿真结果报告仿真一、OCL甲乙类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
仿真原理:OTL功放原理。
两个二极管和两个电阻组成直流通路,在两个二极管上形成压降,用于提供两个三极管直流偏置,提高静态工作点,防止交越失真。
三极管采取共集电极连接方式,起到放大电流的效果。
仿真结果:从示波器上看,失真情况良好,并无太大失真。
电压也和理论一样,跟随效果。
从电流表上明显看出输出电流被放大,从而起到功率放大的效果。
仿真二:阶梯波产生电路。
仿真原理:实验原理该电路是有方波-三角波发生器与迟滞电压比较器够成。
第三个运算放大器U3够成迟滞电压比较器,第二个U2是积分器,第一个U1是窄脉冲发生器。
两个二极管,其中D4是阶梯形成控制门,D3是阶梯返回控制门。
由于U1的同相输入端加入一个正参考电压,U1输出为负脉冲。
在负脉冲持续期间,二极管D4导通,积分器U2对负脉冲积分,其输出电压上升。
负脉冲消失后,D4截止,积分器输入、输出电位保持不变,则形成一个台阶,积分器U2的输出的阶梯波就是迟滞比较器U3的输入,该值每增加一个台阶,U2的输入电压就增加一个值。
在台阶级数较少时,U3的同相输入端的电位比反相输入端的参考电压低,使U3输出低电平,二极管D3截止。
随着台阶级数的增加,当U3同相输入端电压高于参考电压的时候,U3的输出跳变至高电平,D3导通,积分器进入正电压积分,使U3输出电位下降,直到U3输出电压降至迟滞比较器的下门限电压时,U3输出才恢复低电位D3截止,完成一个周期。
仿真操作说明:Rw1用于调节占空比。
Rw2控制频率,Rw2增加,产生的阶梯波周期减小,频率增加。
反之则周期增大,频率减小。
Rw3和Rw4联合起来控制电压比较器的门限电压。
仿真结果:能够产生阶梯波,仿真结果和预期一致。
模电实验报告范文

模电实验报告范文本文以一个模拟电路实验为案例,撰写了一份超过1200字的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旨在了解并学习模拟电路的基本概念,以及使用实际器件搭建模拟电路的方法。
通过实验,我们将会验证和应用理论知识,提高我们的实际动手能力。
二、实验原理本次实验使用了一个基础的模拟电路,反相比例放大器。
反相比例放大器是模拟电路中最常见的电路之一,通过调节输入电压和电阻的值,可以实现电压信号的放大和反向。
反相比例放大器的电路示意图如下:在理想情况下,输入电阻和放大倍数可分别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到:输入电阻:Rin=R1放大倍数:Av=-R2/R1三、实验设备与器件本次实验所使用的设备与器件如下:1.功率供应器:用于提供电源电压,实验中使用的是可调直流电源,可以提供0-10V的调整范围。
2.变阻器:用于调节输入电阻的大小。
3.电容:用于调节电路的高频性能。
4.电阻:用于调节电路的低频性能。
四、实验步骤1.按照电路图连接电路:将功率供应器的正负极分别与电路中的相应位置连接,注意连接的正确性。
2.调节功率供应器的输出电压:将功率供应器的输出电压调整到2V,作为测试电压。
3.调节变阻器的大小:根据所使用电阻的阻值范围,调节变阻器的旋钮,使得输入电阻的大小适合于所需的放大倍数。
4.测试电路:将待放大的电压信号输入到电路的输入端,同时将示波器的探头分别连接到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观察和记录两个信号的波形。
5.调整电容和电阻:根据实际需要,对电路中的电容和电阻进行适当调整,以满足对高频和低频的需求。
6.改变输入信号的幅度:逐步改变输入信号的幅度,观察并记录输出信号的变化情况。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在完成以上实验步骤后,我们观察到输入信号与输出信号的波形,并记录了不同输入信号幅度下的输出信号。
通过对比和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输入信号经过反相放大后,输出信号的幅度相对放大,且符号相反,验证了反相放大器的基本原理。
模拟电路仿真报告

实验二模拟电路仿真一、实验目的1.学习晶体管组成的基本电路(各种放大器);2.学习集成运算放大器组成的基本电路;3.了解常见的基本信号发生器;4.了解常见的波形变换电路。
二、实验内容及结果1.晶体管放大器①共射极放大电路在画好共射极放大电路的原理图之后,需要对三极管的参数进行相关的设置:双击晶体管,选择Value选项卡,单击Edit Model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将BF的Value 的值改为40即可。
实验结果:②差动放大器单端输入根据外用表的测量结果,可知:V C1=3.959V,V D1=8.942V,所以,该放大电路的增益为:A ud=| V C1 - V D1 | /|V i1|=50;若采用单端输入、单端输出,放大电路的增益为A=25;经比较可知,双端输出的电压放大倍数是单端输出的电压放大倍数的2倍。
双端输入:根据外用表的测量结果,可知:V C1=1.872V,V D1=11.065V,所以,该放大电路的增益为:A ud=| V C1 - V D1 | /|V i1 - V i2|=46;若采用双端输入、单端输出,放大电路的增益为A=23;经比较可知,双端输出的电压放大倍数是单端输出的电压放大倍数的2倍。
共模输入:根据外用表的测量结果,可知:V C1=6.427V,V D1=6.427V,所以,该放大电路的增益为:A ud=| V C1 - V D1 | /|V i1 - V i2|=0;由A ud可知,晶体管差动放大电路能很好的抑制共模信号。
③反馈放大电路有负反馈二级放大电路:实验结果:无负反馈放大电路:实验结果:在输入信号相同的情况下,通过比较有负反馈二级放大电路和无负反馈放大电路的输出信号可知,负反馈电路是以减小电压放大倍数为代价,使放大器的同频带展宽,同时也提高了放大器放大倍数的稳定性;另外,无反馈多级放大电路的增益为各个单级放大电路增益的乘积。
2.集成运算放大器①反相加法运算电路Uo= -(R1/R5 + R1/R4 + R1/R2)*V1= -7.5V ②同相比例运算电路Uo= ( 1+R1/R6) *V1 =3V③积分器与微分器积分器:实验结果:微分器:实验结果:④差动放大器Uo= ( 1+R2/R1) * R3/(R3 + R4 )*V2 - R2/R1*V1 =10mV由计算结果可知,差动放大电路可用作减法器。
模电仿真实验报告

模电仿真实验报告模电仿真实验报告引言模拟电子技术是电子工程中的重要分支,通过对电子电路的仿真实验,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电路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
本实验旨在通过模电仿真实验,探索和研究电路的性能参数及其相互关系,提高对电路的理论与实际应用的认识。
实验目的本次模电仿真实验的主要目的是研究和分析RC电路的频率响应特性,并通过仿真实验验证理论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具体目标如下:1. 理解RC电路的基本原理和频率响应特性;2. 通过仿真实验测量RC电路的频率响应曲线,并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3. 掌握模电仿真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参数设置。
实验原理RC电路是由电阻(R)和电容(C)组成的一种基本电路,其频率响应特性是指电路在不同频率下对输入信号的响应程度。
根据理论计算,RC电路的频率响应曲线呈现低通滤波特性,即在低频时通过输入信号的幅度较大,而在高频时则衰减较快。
实验步骤1. 搭建RC电路: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电阻和电容值,搭建RC电路。
2. 设置仿真参数:打开模电仿真软件,选择合适的电源和信号源,设置仿真参数。
3. 仿真实验:通过模电仿真软件进行RC电路的频率响应仿真实验,记录实验数据。
4. 数据分析:根据实验数据,绘制RC电路的频率响应曲线,并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5. 结果总结:总结实验结果,评价实验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验步骤和原理,我们进行了RC电路的频率响应仿真实验,并得到了实验数据。
通过数据分析和计算,我们绘制了RC电路的频率响应曲线,并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
实验数据显示,随着频率的增加,RC电路的输出幅度逐渐减小,符合低通滤波特性。
而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较好,验证了理论计算的准确性。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模电仿真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RC电路的频率响应特性,并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理论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同时,我们也掌握了模电仿真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参数设置,为今后的模电实验和电路设计提供了基础。
模电仿真实验报告。

模拟电路仿真实验报告张斌杰生物医学工程141班Multisim软件使用一、实验目的1、掌握Multisim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分析方法。
二、实验内容1、场效应管放大电路设计与仿真2、仪器放大器设计与仿真3、逻辑电平信号检测电路设计与仿真4、三极管Beta值分选电路设计与仿真5、宽带放大电路设计与仿真三、 Multisim软件介绍Multisim是美国国家仪器(NI)有限公司推出的以Windows为基础的仿真工具,适用于板级的模拟/数字电路板的设计工作。
它包含了电路原理图的图形输入、电路硬件描述语言输入方式,具有丰富的仿真分析能力。
工程师们可以使用Multisim交互式地搭建电路原理图,并对电路进行仿真。
Multisim提炼了SPICE仿真的复杂内容,这样工程师无需懂得深入的SPICE 技术就可以很快地进行捕获、仿真和分析新的设计,这也使其更适合电子学教育。
通过Multisim和虚拟仪器技术,PCB设计工程师和电子学教育工作者可以完成从理论到原理图捕获与仿真再到原型设计和测试这样一个完整的综合设计流程。
一、实验名称:仪器放大器设计与仿真二、实验目的1、掌握仪器放大器的设计方法2、理解仪器放大器对共模信号的抑制能力3、熟悉仪器放大器的调试功能4、掌握虚拟仪器库中关于测试模拟电路仪器的使用方法,如示波器,毫伏表信号发生器等虚拟仪器的使用三、设计实验电路图:四、测量实验结果:差模分别输入信号1mv第二条线与第三条线:第一条线输出为差模放大为399mv。
共模输入2mv的的电压,输出为2mv的电压。
五、实验心得:应用Multisim首先要准备好器件的pspice模型,这是最重要的,没有这个东西免谈,当然Spice高手除外。
下面就可以利用Multisim的元件向导功能制作自己的仿真元件模型了。
将刚刚做好的元件保存,你可能注意到了,保存的路径里面没有出现Master Database,即主数据库,这就是Multisim做的较好的其中一方面,你无论是新建元件还是修改主数据库里面的元件,都不会影响主数据库里面的元件,选好路径以后点击Finish即可,一个新元件就被创建了。
模拟电子技术仿真实习报告

模拟电子技术仿真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通过本次模拟电子技术仿真实习,我旨在掌握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提高自己在电子电路设计和仿真方面的能力。
同时,通过实习,我期望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实习内容本次实习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 熟悉Multisim仿真软件的使用方法,了解其基本功能和操作界面。
2. 学习并掌握模拟电子技术中常用元器件的特性和使用方法,包括二极管、晶体管、电阻、电容等。
3. 设计并仿真简单的模拟电子电路,如共射放大电路、集成运算放大器、RC正弦波振荡器等。
4. 通过仿真实验,了解并分析电路的性能指标,如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等。
5. 学习电路的调试方法,掌握调整静态工作点、测量频率特性等技能。
三、实习过程在实习过程中,我按照指导书的要求,逐步完成了各个阶段的任务。
首先,我花了一定的时间学习了Multisim仿真软件的使用方法,通过自学和请教同学,基本掌握了软件的基本功能和操作界面。
接着,我学习了模拟电子技术中常用元器件的特性和使用方法。
我通过查阅资料和实验操作,了解了二极管、晶体管、电阻、电容等元器件的工作原理和特性,并学会了如何选择和使用这些元器件。
然后,我开始设计并仿真简单的模拟电子电路。
我根据教材和指导书的要求,设计了共射放大电路、集成运算放大器、RC正弦波振荡器等电路,并通过Multisim软件进行了仿真。
在仿真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调整电路的参数,分析电路的性能指标,如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等。
最后,我学习了电路的调试方法。
我通过实验操作,掌握了调整静态工作点、测量频率特性等技能,并能够独立完成电路的调试工作。
四、实习收获通过本次实习,我对模拟电子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常用元器件的特性和使用方法,学会了电路设计和仿真的一般方法。
同时,我在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方面也有了较大的提高。
总之,本次实习使我受益匪浅,我对模拟电子技术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提高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模电仿真实验报告

模电仿真PSPICE实验报告班级:学号:姓名:学院:实验一晶体三极管共射放大电路一、实验目的1、学习共射放大电路的参数选取方法。
2、学习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测量与调整,了解静态工作点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3、学习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和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的分析方法。
4、学习放大电路输入、输出电阻的测量方法以及频率特性的分析方法。
二、实验原理单级共射放大电路是放大电路的基本形式,为了获得不失真的放大输出,需设置合适的静态工作点,静态工作点过高或过低都会引起输出信号的失真。
通过改变放大电路的偏置电压,可以获得合适的静态工作点。
单级共射放大电路是一个低频小信号放大电路。
当输入信号的幅度过大时,即便有了合适的静态工作点同样会出现失真。
改变输入信号的幅值即可测量出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
放大电路的输入输出电阻是衡量放大器性能的重要参数。
晶体三级管具体电流放大作用,用它可构成共射、共集、共基三种组态的基本放大电路。
在这三种电路工作过程中,静态工作点的选取是最重要的。
如果静态工作点调的太高或者太低,当输入端加入交流信号又超过了工作点电压时,则输出电压将会产生饱和失真或者截止失真。
要求:1、电源电压VCC=12V;2、静态工作电流ICQ=1.5mA;3、当RC=3KΩ,RL=∞时,要求VO(max)≥3V(峰值),Av≥100;4、β=100——200,C1=C2=10μF,Ce=100μF。
三、实验内容1.放大电路中偏置电路的设计(1)偏置电路形式的选择除了根据静态工作点稳定性的要求来选择偏置电路外,还应考虑放大电路的性能指标。
(2)分压式偏置电路静态工作点的稳定条件为了稳定静态工作点,必须满足下面两个条件。
条件一:I1>>IBQ工程上一般按下式选取I1=(5~10)IB 硅管I1=(10~20)IB 锗管由于锗管的ICBO 比硅管得大,使得锗管的ICBO 随温度变化时,对基极电位VB 的稳定性影响也大,所以用在锗管的放大电路中,I1应取大一些,即RB1,RB2取小一些。
模电仿真实验报告

模电仿真实验报告实验一单级放大电路 (3)动态仿真一: (4)动态仿真二: (4)动态仿真三: (6)思考题: (7)实验二射极跟随器 (8)测量电压放大倍数: (10)测量输入电阻: (10)测量输出电阻: (11)思考题: (12)实验三负反馈放大电路 (13)思考题: (15)实验四差动放大电路1、调节放大器零点 (17)2、测量差模放大电路 (18)3、测量共模电压放大倍数 (19)思考题: (19)实验五 OTL功率放大器1、静态工作点的调整 (21)2、最大不失真输出功率 (21)3、效率η (21)4、输入灵敏度 (22)5、频率响应的测试 (22)思考题: (22)实验六集成运算放大器运用的测量 (23)1、按如下所示输入电路 (23)2、静态测试,记录集成电路的各管脚直流电压 (23)3、最大功率测试 (23)4、频率响应测试 (24)5、放大倍数测量 (24)实验七波形发生器应用的测量 (24)(A)正弦波发生器 (24)(B)方波发生器 (26)(C)三角波和方波发生器 (28)实验一 单级放大电路R25.1kΩ5%R61.5kΩ5%R41.8kΩ5%R320kΩ5%R151kΩ5%C110µFC210µFR5100kΩKey=A 10 %Q12N2222A V110mVrms 1kHz 0°V212 VC347µF1487XMM1R7100Ω5%69053仿真数据单位:V计算数据单位:V基极 集电极 发射极 Vbe Vce Rp 2.83387 6.126732.204360.629513.9223710K Ω动态仿真一:动态仿真二:R25.1kΩ5%R41.8kΩ5%R320kΩ5%R151kΩ5%C110µFC210µFR5100kΩKey=A 5 %Q12N2222AV110mVrms 1kHz 0°V212 VC347µFR7100Ω5%XSC1A BExt Trig++__+_473596108仿真数据计算 Vi 有效值 V0有效值 Av 157.915mV3.967mV0.025R25.1kΩ5%R65.1kΩ5%R41.8kΩ5%R320kΩ5%R151kΩ5%C110µFC210µFR5100kΩKey=A 10 %Q12N2222AV110mVrms 1kHz 0°V212 VC347µFR7100Ω5%47359XSC1A BExt Trig++__+_6810仿真数据计算 RL Vi V0 Av 5.1K Ω 274.612mV 14.135mV 0.051 330Ω34.728mV14.135mV0.407Vb Vc Ve Rp 增大 减小 减小 增大 Rp 减小 增大增大减小动态仿真三:R25.1kΩ5%R65.1kΩ5%R41.8kΩ5%R320kΩ5%R151kΩ5%C110µFC210µFR5100kΩKey=A 10 %Q12N2222AV110mVrms 1kHz 0°V212 VC347µFR7100Ω5%47359XSC1A BExt Trig++__+_68R85.1kΩ5%21仿真数据计算 信号发生器有效电压值万用表的有效数据 Ri 63.760mV 6.328mV 1.961μA1.9K ΩR25.1kΩ5%R65.1kΩ5%R41.8kΩ5%R320kΩ5%R151kΩ5%C110µFC210µFR5100kΩKey=A 10 %Q12N2222A V110mVrms 1kHz 0°V212 VC347µF47XMM1R7100Ω5%95368R85.1kΩ5%12R25.1kΩ5%R41.8kΩ5%R320kΩ5%R151kΩ5%C110µFC210µFR5100kΩKey=A 10 %Q12N2222A V110mVrms 1kHz 0°V212 VC347µF47XMM1R7100Ω5%9536R85.1kΩ5%128仿真数据计算 VL V0 R0 185.706mV358.344mV5.1K Ω思考题:1、画出如下电路:R175ΩR2100ΩQ12N3904Q22N3906V115 VV215 VU1DC 10MOhm0.000V+-U2DC 10MOhm0.000V+-XSC1A BExt Trig++__+_XFG12、如何把元件水平翻转和垂直翻转呢?答:选中元件,点击鼠标右键,通过点击“90 Clockwise ”和“90 CounterCW ”即可实现元件的水平翻转和垂直翻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拟电路仿真实验报告
张斌杰生物医学工程141班学号6103414032
Multisim 软件使用
一、实验目的
1、掌握Multisim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分析方法。
二、实验内容
1、场效应管放大电路设计与仿真
2、仪器放大器设计与仿真
3、逻辑电平信号检测电路设计与仿真
4、三极管Beta值分选电路设计与仿真
5、宽带放大电路设计与仿真
三、Multisim 软件介绍
Multisim 是美国国家仪器(NI)有限公司推出的以Windows为基础的仿真工具,适用
于板级的模拟/数字电路板的设计工作。
它包含了电路原理图的图形输入、电路硬件描述语言输入方式,具有丰富的仿真分析能力。
工程师们可以使用Multisim 交互式地搭建电路原理图,并对电路进行仿真。
Multisim 提炼了SPICE仿真的复杂内容,这样工程师无需懂得
深入的SPICE技术就可以很快地进行捕获、仿真和分析新的设计,这也使其更适合电子学教育。
通过Multisim和虚拟仪器技术,PCB设计工程师和电子学教育工作者可以完成从理论到原理图捕获与仿真再到原型设计和测试这样一个完整的综合设计流程。
一、实验名称:
仪器放大器设计与仿真
二、实验目的
1、掌握仪器放大器的设计方法
2、理解仪器放大器对共模信号的抑制能力
3、熟悉仪器放大器的调试功能
4、掌握虚拟仪器库中关于测试模拟电路仪器的使用方法,如示波器,毫伏表信号发生器
等虚拟仪器的使用
三、设计实验电路图:
为差模放大为399mv>
共模输入2mV 勺的电压,输出为2m 啲电压 五、
实验心得:
应用Multisim 首先要准备好器件的
pspice 模型,这是最重要的,没有这个东西免
谈,当然Spice 高手除外。
下面就可以利用 Multisim 的元件向导功能制作自己的仿 真元件模型了。
将刚刚做好的元件保存,你可能注意到了,保存的路径里面没有出 现Master Database ,即主数据库,这就是
Multisim 做的较好的其中一方面,你无
论是新建元件还是修改主数据库里面的元件,都不会影响主数据库里面的元件,选 好路径以后点击 Finish 即可,一个新元件就被创建了。
在应用电子仿真软件 Multisim 进行虚拟仿真时,有许多传感器或新器件,只要知道了它们的电特性或在 电路中的作用,完全可以灵活采用变通的办法代替进行仿真,本来软件就是进行虚 拟实验的,并不一定非要用真实元件不可,这样可以大大地拓宽电子仿真软件 Multisim 的应用范围。
再说用软件仿真时不存在损坏和烧毁元件、仪器的问题,只 要设计好了电路都可以试一试,仿真成功了就可以进行实际电路的组装和调试,不
差模分别输入信号1mv 第二条线与第三条线: 条线输出
第 I StikmV
A ■
成功再修改电路重新仿真,这个很方便。
一、实验名称:
逻辑电平信号检测电路设计与仿真
二、实验目的:
1•理解逻辑电平检测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2•掌握用集成运放和555定时器构建逻辑电平检测电路的方法3•掌握逻辑电平测试器的调整和主要性能指标的测试方法。
三、实验电路图:
测试结果:
输入电压为0.5V时:输出方波频率为558HZ 输入电压为3V的时候:
M M MI
L 11V
丄*™V、
卜
T ci
Ul I-
并Mt时i 1%
■电
w
1
JI BkoLEU
丄m
12V fcHl CW 2V H5<k@vs QMl/iEav
五、实验心得:
1. 本实验主要是在于门限电压的选定及其电路设计
2. 通过此次实验,我明白了设计电路的基本步骤, 并了解、更加熟悉掌握了 的用法,基本了解了逻辑电平检测器的原理及构造 一、 实验名称:
三极管BETA 值分选电路设计与仿真 二、 实验目的:
1、 熟悉三极管的电流放大原理,掌握其各管脚电流之间的关系;
2、 掌握三极管放大电路和集成运算放大器(或集成电压比较器)的特性和应用。
3、 掌握电路仿真调试的原则和排除故障的方法。
三、 实验原理图:
I i < li hl* I H hi
,* d" ■■ d4 ■!
仏
Multisim H Mf | ri p| |
■
:
二也2W
Oil ■■—
CHI Fnq QH? €X?
R VQ
OHt
MEASURE CM1 MofW
当输入电压为5V 的时候:输出频率为l.lkhz
2、实验测试结果: 当3 <50时:
当50<3 <100 时:
电r 尸n —U
'卜
bnop 』
RHj.
72
鸟严TOB 」
xr vmyAk
UK VHIU>
" fell ^Hk.VlRriJJU." I
tffc6
W
・■;£ ■■
JW **
_>-tj SK L A
VL_ ALd l ::-
GPA*性S1U/HIT4.1小
MU I V 当 100<3 <150 时:
NTS VIRTUAL"
VIE
-W>
屹普黑AMT 氓VlRTUftiy 訣鱼
* <^l ' »fr Wtii XF . n.1tESi7v
I.I.E.n* i 4 4 Ox '■Isi : ia!,
>< '-:*A
Hi :
口
LliWAH^IEJN_
当 150<3 <200 时:
即. J ,
{虬 DPAUP 3T
VIRFLUL
"Rfi
I 浮・r 51 ViHlIMI
LjciT :.::
wu
j
眾
1
7%
RM
当B >200时:
四、实验总结与心得:
使用集成运放电路进行信号处理。
由于BJT是CCCS器件,其输出等效为受控电流源,
所以采用反相比例运算电路进行电流-电压的转换,因为反相比例运算电路的输入电阻低。
同时反相比例运算电路对运放的共模抑制比要求低,其输出电阻很低,这是优点。
实际输入
电阻不为零,所以信号源内阻比输入电阻越大,电路的转换精度就越高。
但这次的实验电路
设计和理解比之前难很多,需要多多理解。
一、实验名称:
宽带放大电路设计与仿真
二、实验目的:
1、熟悉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特性。
2、掌握运用集成运算放大器构成有源滤波器的方法。
3、掌握电路仿真调试的原则和排除故障的方法。
4、进一步熟悉Multisim的功能与使用。
三、实验原理图:
当输入电压为中频区域的时候:可得到二级输出为一级输出的二倍,
当输入电压为50HZ勺时候:
用波特率测结果为:
为输入电压的四倍
五、实验总结及其心得:
不良接地和不充分的供电电源滤波、大容量容性负载、输入杂散电容的影响、前沿校正(补偿)和高频噪声都对运算放大器的稳定性有影响。
零点漂移时直流放大器直流工作点的渐进的慢变化。
产生零点漂移的原因有很多,电路中任何元器件参数的变化,供电电源的波动,都会造成输出电压的漂移,但主要因素还是温度的影响。
零漂是一种不规则的缓慢变化,增益越大,放大级数越多,在输出端出现的零漂现象越严重,因此主要考虑放大电路第一次零漂的抑制。
一、实验名称:MO管的单级放大电路:
二、实验目的:1)学会仿真软件的使用;
2)学会利用仿真软件分析,了解电路及工作原理;
3)利用简单的场效应管放大实现对小信号的放大、控制作用,观察波形。
三、实验原理:场效应晶体管放大器是电压控制器件,具有输入阻抗高、噪声低的优点,被广泛应用在电子电路中,特别是具有上述要求前级放大器显示器出越性。
根据场效应管两大类型--结型场效应管和绝缘栅场效应管可构成相应的场效应管放大器。
四、实验设计图形:
如图为基本的场效应管放大电路,与双极型晶体管放大器一样,为使场效应管放大器正JI 久MS樹___________ ~ •][ Hr
常工作,也需选择恰当的直流偏置电路以建立合适的静态工作点
五、实验测试结果:
1、放大器波形分析
如图为场效应管放大器的输入输出波形仿真图
-9.548mv,输出电压466.485mv,则电压增益A=-48.9,输入电压与输出电压反相2 、通频带测量
如图为波特图仪对电路的仿真结果
制能力
3、失真分析
如图为失真分析仪的仿真结果六、总结及其心得:
放大器的基本任务是不失真地放大信号,实现输入变化量对输出变化量的控制作用, 大器正常工作,除要保证放大电路正常工作的电压外,还要有合适的静态工作点。
要使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