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21_古诗两首_望天门山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17《古诗两首》望天门山教学课件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17《古诗两首》望天门山教学课件
山,他“望”的立脚点便是从“日边来”上的 “12/8一/2021片孤帆”。
12/8/2021
才撞开了“天门”, 使它中断而成为东 西两山。
12/8/2021
碧水东流至此回。

由于两山夹峙, 浩阔的长江流经两 山间碧的绿狭的窄江通水道奔时, 激腾起东回流旋,,到形这成儿波突 涛然汹转涌了的个奇弯观,。向北 流去。
12/8/2021
至此回: 至:到; 此:这儿,这里; 回:旋转。 指(江水)流到这里打回旋。
《望天门山》
12/8/2021
李白 (701~762年),字太 白,号青莲居士,四川绵州昌 隆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 人。李白的诗歌至今尚存900 多首,内容丰富多彩,被后人 誉为——“诗仙”。
12/8/2021
李白25岁时第一次离开自 己的家乡前去洞庭湖游览,接 着又兴致勃勃地乘船沿着长江 顺流而下,看到了长江两岸的 风景,被眼前雄奇秀美的景色 吸引住了,于是写下了一首流 传千古的诗——《望天门山》
学习要求
自学感悟:自由读古诗,借助课本注释 和工具书理解诗意 (也可以选择诗中的一句 理解),用笔写下自己的收获和疑问。
合作交流:小组的同学一起交流交流, 互相质疑,解疑。(提示:想想每句诗中哪 个字用的好,好在哪里?)
12/8/2021
望天门山
[唐]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孤帆: 帆:船上挂在桅杆上的布篷,常被用来代指
船。
孤:单独、一个。 孤帆指一只小船。
12/8/2021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起的两见点地岸的。这方天诗的两悠门 人句青悠两 并是山驶山 不一相来的 是个互雄站。不对姿在可,岸峙分下上,割句的的一则某整只点一体小醒个。船“ 地上从望 方句” 遥太写的 望阳望立 天中升脚 门所

17.古诗三首《望天门山》课件(共15张PPT)

17.古诗三首《望天门山》课件(共15张PPT)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出”和“来”写出了李 白内心的激动和惊喜。
想象画面,朗读诗句,读出李白心中的赞颂。
望天门山
[唐]李 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主旨概括
《望天门山》描画了波涛汹涌 的长江从天门山中间奔流而去的雄 奇风景,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 赞美和热爱。
碧绿的江水
汹涌回旋
碧水东流至此回。
诗意:碧绿的江水东流到此, 水流激起回旋澎湃转向北流。
突出,出现。
两岸青山相对出,
诗意:两岸的青山耸立,相 对着不断出现。
驶来。
孤帆一片日边来。
诗意:一叶小舟正乘风破浪, 从日边驶来。
如果你是李白,当你坐在船上, 看到天门山出现在眼前,离你越来越近, 你心情怎样呢?
李白25岁时第一次离开自己的 故乡前去洞庭湖游览,接着又 兴趣勃勃地乘船沿着长江顺流 而下,看到了长江两岸的风景, 被眼前雄奇秀美的风景吸引住 了,于是写下了一首流传千古 的诗——《望天门山》。
作者简介
李 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被后人誉为“诗仙”。
曾学过他的诗作
《静夜思》 《赠汪伦》 《望庐山瀑布》
谢谢观看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17 古诗三首
——望天门山
自读三首古诗,想一想:三首诗分别写 的是哪个地方的美景?这三首古诗有什么共 同的特点?
望天门山

景 饮湖上初晴后雨

望洞庭
天门山 西湖 洞庭湖
望天门山
[唐]李白
在安徽省和县与 当涂县西南的长江两岸, 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 江南的叫东梁山。两山 隔江相对,形同门户, 所以叫天门山。

新人教课标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 21 古诗两首(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课件

新人教课标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  21  古诗两首(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课件

代越国有名的美女。
苏轼与西湖“苏堤”
苏轼在杭州做官期间,带领老百姓治理西湖。消息很快 传开了,逃离家乡的百姓,听说此事后,都纷纷回乡参与治 理西湖,进展也很快。可遇到了困难:西湖四周的沙石淤泥 可放到岸边或近处,可湖心的淤泥沙石,又放到哪里呢?苏 东坡倍感焦急。他突然灵机一动,想:如果在西湖东西两岸 的中部,利用淤泥沙石,垒筑成一道长长的湖堤,不就解决 了问题了吗?同时,也解决了东西两岸百姓来往不便的问题。 湖堤上亦可栽种花草树木等。这样,所有的问题不是就迎刃 而解了吗?他立即把自己的想法与大家商量,大家都非常赞 同。通过百姓们的努力奋战,西湖的治理工作圆满结束,西 湖湖堤也顺利筑成。可湖堤取个什么名字好呢?百姓们为了 永久纪念他,便将西湖湖堤取名为“苏堤”。从此,人们便 一直称这湖堤为“苏堤”。
望天门山 唐·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中断 碧水东流至此回。 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1.回旋。
2.回转,改变方向。
3.返回。
望天门山 唐·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天门山 李白 迥出江上山,
liàn yàn
kōnɡ ménɡ
潋 滟 淡 妆
xiānɡ yí


dàn zhuānɡ nónɡ mǒ
浓 抹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 苏轼 水光潋滟①晴方好, 山色空蒙②雨亦奇③ 。 欲把西湖比西子④ ,
淡妆浓抹总相宜。
①潋滟:波光闪动的样子。 ②空蒙:云雾迷茫的样子。 ③奇:奇妙。 ④西子:即西施,春秋时
同学们,江山如画,历代诗人为之
陶醉,并留下许多经典之作,像这样的

21《古诗两首: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ppt课件

21《古诗两首: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ppt课件
古诗两首
小学语文第九册
望天门山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扩展阅读(二)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 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词语注释
题:书写。 西林:指江西庐山上的西林寺。
横看:从正面看。 缘:因为。
词语注释
天门山:在今安徽和县与当涂西南的 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 叫东梁山。两山隔江对峙,行同门户。
楚江: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所 以称流经这里的长江为楚江。 开:通。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望天门山 PPT课件

望天门山  PPT课件
两岸高耸的青山隔着长江相峙而立,一 叶孤舟从日边而来。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呢?
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惊叹 喜悦和赞美
请你试着串联四句诗,展开想象,把整首诗描绘的画面梳 理一遍。
这首诗写了李白乘着小船顺江而下,远远看到浩 浩荡荡的长江水把天门山从中间劈开,一分为二。长 江水到了天门山这里受到了阻挡,形成回旋的水流, 水流更加湍急。两岸高耸的青山隔江而立,一叶孤舟 从日边而来,天门山好像在张开双臂欢迎它。
碧水东流至此回 回:汹涌回旋。
此:指天门山。
说说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浩荡的长江把天门山从中劈开,一分为二。 奔涌的长江水经过天门山时,形成回旋的水流。
体会到长江的力量之大和天门山的壮美。
请你试着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出”和“来”给我们展示了 怎样的画面?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大声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清楚
断开
孤独
帆船
至今
我会写
自由朗读古诗,想一想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是什么样子的? 用横线画出来。
圈出诗中描 写的景物
理解诗句 意思
边读边想 象画面
体会诗 人情感
试着背诵并默写古诗。
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 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 至此回。 两岸青山 相对出, 孤帆一片 日边来。

人教新课标版小学三上《古诗两首 望天门山》ppt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小学三上《古诗两首 望天门山》ppt课件

3、诗人在诗中要赞美什么?
天 门 山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帆船
品味想象
欣赏意境
而江起夹雄 来面,江奇 。上在对秀 ,铺峙丽 帆满,的 船红拔天 轻光地门 捷的而以
唐 ·李白
李白,字太白,号青 莲居士。他的诗歌以豪迈 的气魄歌唱自己的进步思 想,抨击权贵,蔑视礼教。 但也时时流露出怀才不遇、 人生如梦的消极情绪。从 艺术上说,他的诗歌具有 丰富的想象力,运用大胆 的夸张和深入浅出的语言, 形成豪迈爽朗的风格,是 屈原之后古代积极浪漫主 义诗歌的杰出代表。
小组合作研读诗句: 1、诗中写了哪些景物? 2、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

17.古诗三首《望天门山》课件(共25张PPT).ppt

17.古诗三首《望天门山》课件(共25张PPT).ppt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天门中断楚江开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李白《渡荆门送别》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
望天门山
天门山:在安徽省和县与涂县西南的长江两岸,在江北的 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两山隔江相对,形同门户, 所以叫天门山。
自读要求: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古诗。 2.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3.借助课文注释、插图等方法,试着理 解古诗的大概意思。
望天门山 唐·李白
课后作业:
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象,画一幅自己心目 中的天门山,并把这首诗工整的默写在画上。
描写江水的词语: 波涛汹涌 惊涛拍岸 浩浩荡荡 滚滚东流
风号浪吼 奔腾不息
描写天门山险峻的词语: 坚不可摧 牢不可破 铜墙铁壁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回: ① 报答。 ② 回旋,回转。 ③ 返回。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大鹏一日同风起, 扶摇直上九万里。
——《上李邕》
两太行(háng)雪满山
——《行路难》
我喜欢,我想:
尝试着背一背古诗; 尝试说说古诗中描绘的画面;
小组合作学习
1、四人为一小组进行讨论交流。
2、展示交流,合理分工: 善于诵读——朗读或背诵全文
善于表达——结合关键词想象这首诗描绘的画面,用 自己的话说一说。
望天门山 唐·李白

17.古诗三首《望天门山》课件(共19张PPT).ppt

17.古诗三首《望天门山》课件(共19张PPT).ppt

左右结构,高低 错落,右边写得低一 点儿更加美观。
望天门山
天门 断 山险
楚江 开 水急
碧水

青山 出
孤帆

写景抒情 热爱祖国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两岸的青山相互对峙着,一只 小船从太阳升起的地方缓缓驶来。
背景资料
唐开元十三年(725),25岁的李白怀着济 世安民的雄心壮志,第一次离开家乡四川。 当他乘舟顺江而去,途经天门山,天门山敞 开怀 抱,楚江水汹涌澎湃,让他豁然开朗, 于是挥墨写下了这首《望天门山》。
17 古 诗 三 首
走进诗人
李白,唐朝诗人,
被后人尊称为“诗仙”。
看,往远处看。 要求:读准每个字音。
方式:自己读,同桌互读,指名检查读。
圈画景物:李白望到了什么景物,借助插图 和古诗右边的注释找一找,圈一圈。

“天门”“青山”都指天门山
“楚江”“碧水”都指楚江
诵读第一、二句,抓住关键词展开想象,脑 海里会出现什么画面,听到什么声音。
借助关键语句理解
再读古诗 尝试背诵
天门山的热情让李白感动,所 以他在天门山逗留了多日,又写下 了一首诗《姑孰十咏·天门山》。
姑孰十咏·天门山
[唐]李白
迥出江上山,双峰自相对。 岸映松色寒,石分浪花碎。 参差远天际,缥缈晴霞外。 落日舟去遥,回首沉青霭。
楚帆
上下结构,书写时 要注意“林”写扁一点 儿,最后一笔捺舒展。
截开、裂开
诗人想象的是谁将天门山从中间截开的?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 回:①回旋,回转; ②答复,汇报; ③谢绝。
楚江将天门山分开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于两山夹峙, 浩阔的长江流经两 山间碧的绿狭的窄江通水道奔时, 激腾起东回流旋,,到形这成儿波突 涛然汹转涌了的个奇弯观,。向北 流去。
两岸青山相对出

两岸青山相对立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起的两的诗这地岸天人两方门并的句悠两 不是青悠山 是一山驶的 站个相来雄 在不互姿岸。可对,上分下的峙割句某的,则一整一点个体只醒地。小“方上船望遥句从” 望写的 天太望立 门中阳脚 山所升点 ,见。
楚江: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所 以称流经这里的长江为楚江。
开:通。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天门中断楚江开,

天门两山本来是 一个整体,阻挡着
汹涌天的门江山流被。由长于 楚江江从怒中涛断的开冲,击,
才撞开了“天门”, 使它中断而成为东 西两山。
碧水东流至此回。 ●
李白 (701~762年),字太
白,号青莲居士,四川绵州昌
隆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
人。李白的诗歌至今尚存900
多首,内容丰富多彩,被后人
誉为——“诗仙”。
李白25岁时第一次离开自 己的家乡前去洞庭湖游览,接 着又兴致勃勃地乘船沿着长江 顺流而下,看到了长江两岸的 风景,被眼前雄奇秀美的景色 吸引住了,于是写下了一首流 传千古的诗——《望天门山》
[唐] 李白
望天门山
[唐]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朗读这首诗时,一定要 有感情地表现出:气势雄 壮,充满阳刚之气。
望天门山
[唐]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词语注释
天门山:在今安徽和县与当涂西南的 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 叫东梁山。两山隔江对峙,行同门户。
他“望”的立脚点便是从“日边来”上的“一片 孤帆”。
写在最后
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
The foundation of success lies in goபைடு நூலகம்d habits
17
谢谢大家
荣幸这一路,与你同行
It'S An Honor To Walk With You All The Way
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