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中考科学(生物部分)复习讲义 专题2 生物与环境精编版
科学:浙江地区初三自然科学第六册中考总复习之生物与环境复习教案(浙教版九年级下)

教案(总第课时)
课题生物与环境课型复习课日期200 年月日上
下午第节
教具
教学目标1、了解种群、群落、植被的概念
2、了解天气和气候的涵义,气温、降水和降水量的概念,季风的涵义和成因
3、解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貌对气候的影响
4、生物因素的概念、生物系统的概念、成分和生态平衡、食物链和食物网
重点
难点
理解种群、群落;天气、气候、生态系统;食物网;生态平衡等
教学过程:1、种群、群落、植被的概念
种群是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
群落是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全部生物个体的总和
5、天气、气候的涵义
某个地区在较短的时间里的大气状态及其变化,叫天气
一个地区多年的天气特征,叫气候
6、气温(最高气温、最底气温、平均气温;日较差、年较差)
降水和降水量的概念,季风的含义和成因
7、理解纬度位置(受热不均)、海陆分布、地貌(垂直变化、水平差异)对气候的影响
8、理解我国气温(6个温度带)和降水的特点
降水特点:一是大部分地区降水比较丰富,二是各地降水量差别很大,三是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且年
际间也不稳定
9、理解生态因素的概念,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
生态因素(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阳光、温度、水、空气、土壤)
10、掌握生态系统的概念
11、了解进行生态系统成分调查的方法、
12、了解生态平衡的概念,理解保持生态平衡的意义
课
时
)。
浙教版九年级下册科学《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说课优秀课件

第1节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一、新课导入
一、新课导入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生物圈: 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活环境的总称。?
什么是环境?
一、新课导入
野外生活的大熊猫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这些地区的环境有哪些适于大熊猫生活的特点?
c
鱼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 鱼能离开这种环境吗? 鱼的生长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1、鱼必须生活在水里,离开水一段时间就会死亡,对此最恰当的解释是( )
A、生物影响环境 B、生物适应环境
C、生物改变环境 D、生物依赖环境
2、 把大小两种的草履虫分开培养,它们都能正常地生长,可是把两者放在一起培养的时候,经过16天,其
中的一种全部死亡,而另一种却仍然生长正常,这种现象属于( )
A、合作
五、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分为有利影响和有害影响两个方面。
六、典型例题
例1.下列现象中,不是影响小麦生长的生物因素是( C)
A.小麦田间的杂草 B.管理小麦田的农民 C.麦田上空飞过的大雁 D.小麦田里的害虫
六、典型例题
例2.下列几种生物现象,主要受温度影响的是( A )
A.寒冷地带的森林中针叶林较多 B.人参、三七适宜在密林下生长 C.小麦、玉米在强光下才能长得旺盛 D.仙人掌适宜在沙漠干旱地区生长
显微镜下的体表寄生虫
共生关系 根瘤菌与豆科植物共生
海葵和小丑鱼的互利共生
犀牛和犀牛鸟的互利共生
生物因素:
同种生物之间
种内互助
种内竞争
不同的生物种之间
1.狐狸捕食老鼠
3.
2.海葵和蟹的互利共生
草
和
稻
子
竞
争 空
浙教版九年级下册科学第2章生物与环境复习(24张PPT)

生物种类
a
能量(J/M2) 141.1×105
b
c
15.9×105 0.88×105
d
871.3×105
请你分析,下列哪一条食物链的联系是正确的( C )
A. a→b→c→d
B. d→c→b→a
C. d→a→b→c
D. c→b→a→d
• 8.在下列食物链中,假设初级消费者从生产 者获得的能量数值相同,哪一条食物链提 供给猫头鹰的能量最多( D )
• 13.1906年后,为了保护黑尾鹿,政府鼓励 猎人大量捕杀凯巴森林的美洲狮和狼.如图 所示分析,自1925年后,黑尾鹿数量发生 变化的原因是(D )
• A.缺乏天敌制约 B.人类大量捕杀
• C.自然灾害导致死亡 D.食物短缺
14.某乡有一池塘,塘中生长着丰富的水生植物 和多种鱼、虾。后来,由于附近办了一家小型化 工厂,经常把污水排入池塘中,结果导致池塘水 质恶化,各种水生生物先后死亡。
• A.能量流动 B.物质循环
• C.食物链 D.食物网
10.下表是南极海洋生态系统中海水和一条食物链 上几种生物体内的DDT含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名称
DDT含量 (μg/mL)
海水 生物 生物 生物 生物 生物 ABCDE
0.00005 0.5 0.005 2 0.04 75.5
(1)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结构是 B→D→A→C→E。 (2) 生产者是 B ,次级消费者是 A 。
鱼、蚌等,这个水池可看作是一个 ( D )
A.种群 B.群落 C.生物圈 D.生态系统
• 5.稻-鸭-萍共作是一种新兴的农业模式,其 中水生植物红萍(俗称满江红)适于在阴暗 的环境生存,可作为鸭子的饲料,鸭子能吃 有害昆虫,鸭粪肥田,促进水稻生长.下列 叙述中正确的是(A )
中考复习生物与环境 浙教版

。
因素分析,目的是改善西部地区生态环境非中_生__物_____因素;
(2) 为搞好酉部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我国政府实行“退耕还 林、退耕还草”,强调树种和草种的多样性,其目的是增强生
态系统的自__动__调__节_____能力。
(3) “西气东输”工程已于今年10月1日全线投产。来自新疆塔 里木盆地的天然气,正源东进4000公里,成为上海等东中部省 市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同时也为新疆每年带来10亿元的财政收
自动调节能力 影生 过 要 人是种但是个要是植特生作定在最中不生杂态了有为(① ②响②③①。征群指它指群有指被态用2生主的同态,系这两因)具其其生非生生中的生们共落三地分系而态要物的系统个类素有中中自物生物态,生活 都 同 中 类 球 布 统 组系 的 质 生 统的限:可较物的动因物的因对物在 属 生 的 : 上 的 是 成自度自以统 是 和 态 的稳质生调素因分动,然导素生个一 于 活 生 营 任 最 由 的定和中 食 能 系 成产节:素布调生因致的物体定 同 在 物 养 一 重 生 一的能者各 物 量 统 分节态素自平同:、食量分特,区 一 一 之 关 地 要 物 个、种 关 沿 自 越能平和然衡物的一阳形消类别虽域物定间系区的及整生系食动复力衡人因链输的种光态费是然内种区,、所因其体物,物调杂都就为素和入者能群、和植年的。域都成覆素生。是会因的通即链节,食和、力内土生有遭素强被龄同内存境盖是存物输过食和的生分就个壤理一到,化影、种的在关的气所网出各物食能物解定破这。越体、等保。响性生各直系植候需种链物力种者限坏两强持和水的最别物生接物。要、的关和不类网度。个相群、因大、个物或群在的助种系食一越流的破因对落空素类的形体种间落一非布。坏素彼物样多动平和内气,一 生 往是态的群接的个生关衡此网。,。数不旦态往叫气上总 的 的 总 地 物系。联 。 一 食量外平是同做温存和 集 关 称 区 因。系 生 般 物保来衡共种生和在。 合 系 。 的 素。 态 地 网持的的同生态降差同 体 , 影 气 相相其 系 说 越干因作物因水异一 , 主 响 候 互对扰素用中 统 , 复素超主的稳。,,。
2021浙教版科学中考第一轮复习--生物模块(二):生物与环境【word,含答案】

一、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1.环境影响生物环境影响生物的因素分为___生物因素___和___非生物因素_。
(1)非生物因素:阳光、热能、水分、空气、无机盐等,当一个或几个因素发生急剧变化时,就会影响生物的生活,甚至导致生物死亡。
(2)生物因素①定义: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②关系:___捕食__关系、竞争关系等。
生物与环境2021浙教版科学中考第一轮复习--生物模块(二)2.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
(1)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有互助、竞争;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有捕食、寄生、共生等。
(2)生物的生存离不开环境,并受到环境的影响。
二、种群与群落1.种群的概念(1)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叫做种群。
(2)种群的特征:种群密度、年龄结构、性别比例、出生率和死亡率。
2.生物群落(1)生物群落:在一定生活环境中的所有生物种群的总和。
(2)群落的物种组成:在群落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直接或间接地依赖于植物生存。
我们把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内所有的植物的总和,称为植物群落,把覆盖在地球表面的植物群落称为植被。
(3)群落的结构生物群落的结构包括垂直结构、水平结构和时间结构。
三、生态系统1.生态系统的概念 生物群落和它所生活的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的成分 生态系统⎩⎪⎨⎪⎧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生物群落⎩⎪⎨⎪⎧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消费者:各种动物分解者:微生物 3.生态系统的类型在自然条件下,某个地区的气候特点,尤其是温度和降水量,决定了该地区生态系统的类型。
总体上生态系统可以分为陆地生态系统和水域生态系统两大类。
(1)陆地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等。
(2)水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等。
4.食物链和食物网(1)食物链: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
浙江省中考科学复习第2讲 生物体的结构和层次(课件48张)

1.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不同生物的细胞结构异同可用下表反应(“√”表示有相应
结构,“×”表示无相应结构)。
细胞 壁
细胞 膜
细胞质
细胞核
动物 ×
√
√
√
植物 √
√
√
√
细菌 √
√
பைடு நூலகம்
√
无成形细 胞核
液泡
× 成熟细胞 通常有大
液泡
×
叶绿体 ×
大部分有 叶绿体
×
真菌 √
√
√
√
√
×
例1 如图是植物细胞相关知识概念图,其中甲、乙表示结构, a、b表示功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 A.所有植物细胞,甲
内都有叶绿体 B.乙能控制生物的发
育和遗传 C.a是支持和保护 D.把新鲜菠菜叶洗净放在冷水中,水不变绿与b有关
变式1 疟原虫是引起疟疾的一种单细胞动物。下列与疟原虫亲 缘关系最相近的是( D )
A
B
C
D
2.细胞分裂与分化
细胞具有分裂、生长、分化的现象。分裂是细胞一分为二 的过程,生长是细胞体积变大的过程,形态、功能均不产生变 化。分化是细胞形态、功能上产生变化的过程。因此,我们判 断细胞产生哪一生理现象,可以根据其形态与功能是否产生变 化作为根据。
根尖、茎尖
(2)动物的四大基本组织
动物组织
功能
举例
上皮组织
保护、分泌、吸取和排泄
皮肤的表皮 层
肌肉组织
运动
骨骼肌
结缔组织 神经组织
连接、支持、营养、运输、 血液、骨头
保护
等
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兴 奋
大脑神经
2.器官:由多种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具有一 定功能的结构。 (1)动物的主要器官:大脑、胃、心脏、肝、肺、肾、眼、耳、 皮肤、甲状腺、唾液腺。 (2)被子植物的六大器官
九年级科学下册 第2章 生物与环境复习课件 浙教版

练习:
当有毒农药进入一湖泊时,湖泊生态系统的稳定 性一定会受到破坏吗?
答:有毒农药进入湖泊生态系统后,在一定的程 度内,其毒性可以通过稀释、沉淀、氧化分解、微 生物的分解等作用而除去,湖泊这个生态系统可以 因此而继续维持其生态平衡。也就是说生态系统有 自动调节能力。
生态系统都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 保 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
1、各营养级的生物数量多,占有的能量多。
调节能力强
调节能力弱
2、生物种类多,食物网复杂,物质循环与能 量流动的渠道多。
调节能力强
调节能力弱
2、生物种类多,食物网复杂,物质循环与能 量流动的渠道多。
调节能力强
调节能力弱
甲
乙
丙
丁
能量(KJ) 2.8×10 1.3×10 9.1×107 2.9×107
9
8
DDT浓(ppm) 0.04
0.35
0.39
3.4
请分析说明:
(1)甲在该生态系统的成分中属于( 生产者 )
(2)在能量流动的渠道中,( 营养级)越低, 生物体的DDT浓度越高。
2.物质循环
物质的流动循环不息
化学物质
生态系统中的食物联系
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间由于
食物链 食物关系形成的联系
食物网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 交错分布形成复杂的食物网
生态系统中的各生物之间关系:
动动脑
请写出谚语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所体现的完整的食物链? 蝉提-示螳啷:-食黄物雀链的起点是生产者。 答案:树叶 蝉 螳螂 黄雀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下册2.2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教学课件)

第2章 生物与环境
第2节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课堂讲解 一、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读图:图中植物形态的变化主要是受了环境 中哪些因素的影响?
阳光影响了植物形态的变化
课堂讲解 一、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读图:图中植物的分布主要是受了环境中哪 些因素的影响?
水影响了植物的分布
课堂讲解 水还影响植物的结构形态
北方
热带雨林
常绿阔叶林
落叶阔叶林
苔原
针叶林
课堂讲解
课堂讲解 阳光能影响植物的_形_态, 阴生叶大而薄,阳生 叶厚而小;
课堂讲解
阳光能影响植物的开花期,长日照植物如牡丹 夏季开花.短日照植物如菊花在秋季开花;
课堂讲解
阳光影响动物 的生理
夜行性动物
课堂讲解
沙漠狐
极地狐
课堂讲解
夏天 冬天
换毛、换羽、迁徙和洄游
课堂讲解
一、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生活在自然界中的生物会受到温度、阳光、 水分、食物等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
阳光,温度,空气,水,土壤等环境因素叫非生 物因素。影响生物的分布、形态和生理等 因素叫生态因素。
你还能举例说明环境中的非生物 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吗?
课堂讲解
温度对植物的分布也有一定的影响
我国 南方
本课结束,谢谢!
课堂讲解
适应的一些有趣现象 这是保护色吗? 拟态:外表形状与其他生物或非生物非常相似
课堂讲解
课堂讲解 适应的一些有趣现象 警戒色:剌眼的体色对天敌有警戒作用
课堂讲解
•讨论:鱼在水中游,鸟在空中飞……各种生 物的形态和结构有哪些特点是与其生活方式相 适应的?
课堂讲解 一、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与环境、
食物链和食物网
来源。
的。
一般来说,在输入到一个营养级的能量中,只七、生态系统的类型
二、命题趋势:
B
(第.2题图)
.研究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主要目的,就是使能量尽可能多地保留在生产者
海水含盐量不同
.右图为某生态系统中几种生物
A.小麦 B.鼠 C.
.“我为花草呵护,花草向我微笑”,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花草”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是(
D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有利于生态系统的平衡
.蛇的数量迅速增加
推测,该河“藻类→水蚤→小鱼→大鱼”这一食物链中,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是(.田鼠大量繁殖使农作物减产
.光 B.
.下图中圆圈表示生物具有的特征,重合部分
.如图是一个农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关于该食物网的叙述正确的是(
(2)生态系统所需的能量归根到底来自
(3)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可进入蔬菜大棚,提高蔬菜光合作用的效率;
)稻草除了作为牛的饲料外,还可与牛粪混合进行发酵,参与发酵的微生物在生态系统的成分中被称为.地球像一位慈祥的母亲,无私地为我们奉献着她的一切,她为我们提供食物,为我们提供能源。
但随着工业的
广东沿海曾经
场洪水把深藏在洞里的蛇给淹死了,田鼠却游到树上和山坡上,保住了性命。
后来洪水退了,田鼠又回到田里
,他对校园内的两个池塘进行了长期观察,发现池塘内有下列生物:草履虫、水螅、河虾、鲫鱼、鲤鱼、青蛙、黑藻、睡莲和其它一些不知名的水草。
影响水稻的生长,它们属于
两个塑料容器中。
完全培养液。
发利用不合理,超出了它的承载量和支付能
答问题.
对话的主要内含是什?
)非生物种无机盐
)生物多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