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模光纤的参数及理论分析

合集下载

12芯单模光缆 参数

12芯单模光缆 参数

12芯单模光缆参数12芯单模光缆是一种用于传输高速光信号的光纤通信线缆。

它由12根单模光纤组成,每根光纤都能独立传输光信号。

本文将介绍12芯单模光缆的参数、特点以及应用领域。

我们来了解一下12芯单模光缆的参数。

单模光纤是一种光信号传输介质,它能够将光信号以高速传输。

12芯单模光缆由12根单模光纤组成,每根光纤都具有较小的芯径,通常为9/125μm。

这意味着光信号在光纤中传输时,只有一条主模式,而其他模式则被剔除。

这种设计使得光信号传输更加稳定可靠。

12芯单模光缆还具有一些特点。

首先,它具有较大的带宽,能够传输更高速的光信号。

其次,单模光缆的传输距离较长,通常可达数十公里甚至数百公里。

此外,由于光信号的传输是通过光纤中的光束进行的,因此12芯单模光缆不受电磁干扰的影响,能够在电磁干扰环境下稳定传输。

12芯单模光缆在通信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首先,它常被用于长距离光纤传输系统,如城域网、广域网等。

由于其较大的传输距离和较高的带宽,使得它成为远距离通信的理想选择。

其次,12芯单模光缆还常被用于数据中心的内部布线,用于连接服务器、存储设备等。

在数据中心中,高速、稳定的数据传输对于保障数据的安全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再次,12芯单模光缆还被广泛应用于光纤传感领域。

光纤传感技术能够通过测量光纤中的光信号变化来实现温度、压力、应变等参数的测量。

而单模光缆的稳定传输特性使得其成为光纤传感技术的理想载体。

总结起来,12芯单模光缆是一种用于传输高速光信号的光纤通信线缆。

它由12根单模光纤组成,具有较大的带宽和较长的传输距离。

12芯单模光缆广泛应用于长距离光纤传输系统、数据中心和光纤传感等领域。

随着光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12芯单模光缆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满足人们对高速、稳定通信的需求。

万兆12芯单模光缆参数

万兆12芯单模光缆参数

万兆12芯单模光缆参数1.光纤类型:采用12芯单模光纤,即每根光缆中包含12根单模光纤。

单模光纤是一种具有较小的提取角的光纤,可以传输更远距离的信号。

2.传输速率:万兆12芯单模光缆支持传输速率为万兆级别,即每秒可以传输数万兆比特的数据。

这使得它非常适用于高速数据传输的需求。

3.传输距离:万兆12芯单模光缆的传输距离取决于多个因素,如光纤的质量和传输设备的性能。

一般情况下,它的传输距离可以达到几十公里甚至上百公里。

4.光缆结构:该光缆采用12芯结构,即每根光缆中包含12根光纤。

每根光纤都具有一定的保护层,以保护光纤免受外界损伤。

5. 光缆外径:万兆12芯单模光缆的外径一般为8.0mm左右。

这使得它在安装时更加方便。

6.光缆材料:该光缆采用高品质的光学玻璃和聚合物材料,以确保光缆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7.抗拉强度:该光缆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能够承受一定的外力。

这样可以确保在安装和维护过程中不会造成光纤的断裂。

8.光缆的环境适应性:万兆12芯单模光缆可以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使用,如室内、室外和地下等。

它具有良好的防水、防潮和耐高温性能。

9.可靠性:该光缆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材料,确保光缆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它具有较低的传输损耗和较高的信号传输质量。

10.安装和维护:万兆12芯单模光缆的安装和维护相对简单。

它可以与标准的光纤连接器兼容,便于连接和拆卸。

总结:万兆12芯单模光缆是一种高性能的光纤通信产品,具有传输速率快、传输距离远、抗拉强度高、可靠性强等特点。

它适用于需要高速数据传输和长距离传输的应用场景。

在不同的环境下都能够可靠地工作。

它的安装和维护相对简单,使用方便。

对于高速数据传输和大容量网络的需求,万兆12芯单模光缆是一种理想的选择。

单模光纤的参数及理论分析

单模光纤的参数及理论分析

单模光纤的特性参数及特性的理论分析陆锐勇 2009012303皖西学院信息工程学院通信工程2009级02班摘要:本文通过在理论上对单模光纤的特征参数(即影响单模光纤的传输效率因素),以及衰减特性的分析。

在单模光纤中存在弯缩损耗,材料对信号的吸收及模内色散等现象。

并结合实际应用的技术规范,对单模光纤的生产要求和研发趋势进行简单的总结和概述。

关键词:单模光纤、色散、宏弯损耗、微弯损耗、吸收Abstract: Based in theory of single mode fiber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 (i.e. the effects of single mode optical fiber transmission efficiency factors ), and attenuation characteristics analysis. In a single-mode fiber in the presence of bending loss, material absorbs the signal and intramode dispersion phenomenon. Combined with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the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single-mode fiber, the production requirements and development trend for simple summary and overview.Key words: A single-mode optical fiber, dispersion, macro bending loss, microbending loss, absorption一、光纤的介绍光纤是一种高度透明的玻璃丝,由二氧化硅等高纯度玻璃经复杂的工艺拉丝制成。

单模光纤的特性参数

单模光纤的特性参数

单模光纤的特性参数1. 纤芯直径(Core Diameter):单模光纤的纤芯直径通常非常细小,一般在8-10微米之间。

较小的纤芯直径意味着更高的光信号传输质量和带宽容量。

2. 模场直径(Mode Field Diameter):模场直径是指光纤中传输光信号时光束的直径。

它是单模光纤的一个重要参数,决定了光信号的传输损耗、模式耦合和光纤连接的性能。

3. 带宽(Bandwidth):带宽是单模光纤传输速率的能力,通常以每秒传输的比特数来衡量。

带宽与光纤的模式耦合、色散和衰减等因素有关,较高的带宽意味着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

4. 衰减(Attenuation):光纤衰减是指光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损失。

衰减通常以每米损失的功率为单位(dB/km)。

单模光纤的衰减较小,在1550纳米波长下约为0.2-0.3 dB/km,这使得单模光纤适用于长距离传输。

5. 传输距离(Transmission Distance):传输距离是指光纤可以传输信号的最大距离。

单模光纤由于较小的光信号传播损耗,能够传输更远的距离,典型的传输距离为几十公里至几百公里。

6. 色散(Dispersion):色散是指光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由于频率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信号失真。

单模光纤的色散是一种挑战,它分为色散增加和色散延迟两种类型,对光信号的传输质量和距离有重要影响。

7. 模式耦合损耗(Mode Coupling Loss):模式耦合是指信号从一个光纤传输到另一个光纤时发生的能量耗散。

模式耦合损耗是衡量光纤连接质量的重要指标。

8. 环切割度(Cutoff Wavelength):环切割度是指当光信号的波长小于一些阈值时,光信号不能传播在光纤中,而是在光纤外逸散。

环切割度通常用于衡量纤芯直径和纤芯抛物率对光脉冲传输的影响。

以上是单模光纤的一些重要特性参数,它们对于光纤通信系统的设计和性能有重要影响。

了解和掌握这些特性参数,可以有效地选择和应用单模光纤,并提高光纤通信系统的传输质量和性能。

单模和多模光纤 国际标准

单模和多模光纤 国际标准

单模和多模光纤国际标准
在国际电联(ITU)和其他国际标准化组织中,对于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的定义和规格都有明确的标准。

这些标准是为了确保不同厂商和不同地区的光纤产品具有互通性,从而方便了光通信网络的建设和维护。

一、单模光纤(Single-Mode Fiber, SMF)
单模光纤是只允许一个模式(即光的传播路径)在光纤中传播的光纤。

由于其传播路径单一,所以信号畸变和噪声较小,传输距离较远。

在国际标准中,单模光纤的主要参数包括:
1. 波长:单模光纤主要在1310纳米(近距离)和1550纳米(长距离)的波长上工作。

2. 纤芯直径:一般为8-10微米。

3. 包层直径:一般为125微米。

4. 数值孔径(NA):表示光纤接收光的能力,通常在0.8-0.9之间。

二、多模光纤(Multi-Mode Fiber, MMF)
多模光纤是允许多个模式在光纤中传播的光纤,通常用于短距离通信,例如建筑物内或校园内的网络连接。

由于其传播路径较多,所以信号畸变和噪声较大,传输距离较短。

在国际标准中,多模光纤的主要参数包括:
1. 波长:多模光纤主要在850纳米和1300纳米的波长上工作。

2. 纤芯直径:一般为50微米或62.5微米。

3. 包层直径:与单模光纤相同,一般为125微米。

4. 数值孔径(NA):通常在0.2-0.3之间,表示光纤接收光的能力较小。

除了以上主要参数,还有一些其他的规格参数,如拉丝长度、衰减系数等,也在国际标准中有明确的规定。

这些标准确保了不同厂商和不同地区的多模光纤和单模光纤具有互通性,从而方便了光通信网络的建设和维护。

单模光纤 多模光纤 直径

单模光纤 多模光纤 直径

单模光纤多模光纤直径
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是光通信中常用的两种光纤类型,它们在
直径上有一些区别。

首先,让我们来看单模光纤。

单模光纤的直径通常为8至10微
米(μm)。

这种光纤的核心非常小,只有几个微米,因此只能传输
单一模式的光信号。

由于核心很小,单模光纤能够传输更多的数据,并且能够传输更远的距离,因为光信号沿着光纤传输时几乎不会发
生多模失真。

而多模光纤的直径通常在50至100微米(μm)之间。

多模光
纤的核心相对较大,能够传输多种模式的光信号。

由于核心较大,
多模光纤可以容纳更多的光,但是由于多种模式的光信号会以不同
的速度传播,因此在传输距离较远或者需要高速传输时,多模光纤
的性能可能会受到影响。

总的来说,单模光纤的直径通常比多模光纤小,而且能够传输
更远距离和更高速率的光信号。

多模光纤的直径相对较大,能够容
纳更多的光,但在传输距离和速率方面可能会受到限制。

选择使用
哪种类型的光纤取决于具体的应用需求和预算考虑。

8芯室外单模光纤参数

8芯室外单模光纤参数

8芯室外单模光纤参数1.光纤结构:8芯室外单模光纤采用单模纤芯结构,每根光纤包含一个纤芯。

2.纤芯直径:单模纤芯直径通常为9/125微米,即纤芯直径为9微米,包层直径为125微米。

3.纤芯材料:单模纤芯通常采用高纯度二氧化硅(SiO2)作为主要材料,这种材料具有优异的光传输性能。

4. 波长:单模光纤可传输的波长范围为1310nm到1550nm之间,大部分情况下,1310nm的波长用于短距离传输,1550nm的波长用于长距离传输。

5.传输距离:8芯室外单模光纤的传输距离取决于许多因素,包括纤芯直径、波长和传输设备等。

通常情况下,单模光纤可以实现数公里到数十公里的传输距离。

6.插损:插损是光信号在光纤中传输时的衰减程度。

单模光纤通常具有较低的插损,这意味着光信号的衰减较小,可以实现更远的传输距离。

7.端面几何:单模光纤的端面通常采用光纤连接器,常见的连接方式有SC、LC、FC等。

端面几何的质量对光纤传输性能有很大的影响,高质量的端面几何可以减少插损和反射损耗。

8.环境适应性:8芯室外单模光纤通常具有良好的环境适应性,可以在各种气候条件下使用。

室外单模光纤通常具有防水、耐高温等特性,能够适应恶劣的室外环境。

9.抗拉强度:室外单模光纤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可以承受一定的拉力和压力。

这种抗拉强度使得室外单模光纤在长距离传输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10.应用领域:8芯室外单模光纤广泛应用于通信领域,包括长距离光纤传输网络、数据中心互联等。

由于室外单模光纤具有较高的传输距离和带宽容量,能够满足大容量数据传输的需求,因此在现代通信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总结:8芯室外单模光纤是一种具有较高传输距离和带宽容量的光纤,可以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使用。

其优势在于低插损、高抗拉强度和优异的光传输性能,适用于通信领域的各种应用。

单模光纤的特性参数(精)

单模光纤的特性参数(精)
课的定义和物理意义
单模光纤的模场直径的定义
教学章节
单模光纤的特性参数
教学环境
多媒体机房
教学
内容
1.单模光纤的损耗系数
2.单模光纤的截止波长
3.单模光纤的模场直径
教学
目标
1.理解单模光纤各个参数
2.掌握光纤的截止波长的物理意义
重点
难点
1.单模光纤的截止波长
教学
方法
讲授、讨论和总结
教学
过程
1.单模光纤的损耗系数
讲授:给出单模光纤损耗系数的定义和单位.
强调光纤的衰减系数是线路上决定中继距离长短的主要因素.
2.单模光纤的截止波长
讲授:从归一化频率出发,分析单模光纤的截止波长和归一化频率的关系。
从而得到截止波长的物理意义:
当当工作波长大于截止波长时,光纤工作在单模状态
当工作波长小于截止波长时,光纤工作在多模状态
3.单模光纤的模场直径
讲授:给出单模光纤的模场直径。并且强调单模光纤的纤芯直径和单模光纤的模场直径的区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模光纤的特性参数及特性的理论分析陆锐勇 2009012303皖西学院信息工程学院通信工程2009级02班摘要:本文通过在理论上对单模光纤的特征参数(即影响单模光纤的传输效率因素),以及衰减特性的分析。

在单模光纤中存在弯缩损耗,材料对信号的吸收及模内色散等现象。

并结合实际应用的技术规范,对单模光纤的生产要求和研发趋势进行简单的总结和概述。

关键词:单模光纤、色散、宏弯损耗、微弯损耗、吸收Abstract: Based in theory of single mode fiber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 (i.e. the effects of single mode optical fiber transmission efficiency factors ), and attenuation characteristics analysis. In a single-mode fiber in the presence of bending loss, material absorbs the signal and intramode dispersion phenomenon. Combined with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the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single-mode fiber, the production requirements and development trend for simple summary and overview.Key words: A single-mode optical fiber, dispersion, macro bending loss, microbending loss, absorption一、光纤的介绍光纤是一种高度透明的玻璃丝,由二氧化硅等高纯度玻璃经复杂的工艺拉丝制成。

光纤从横截剖面看可以分为三部分,即折射率较高的芯区、折射率较低的包成、表面涂覆层。

包层和涂覆层的作用是满足光纤能够导光的需求,涂覆层是为了防止光纤表面微小裂纹的扩大,从而增强光纤的机械强度。

光纤的种类有很多,根据光纤中的传输模式的多少可以分为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

单模光纤指在给定的工作波长上,只能传输单一模式的光纤。

因为单模光纤中不存在模式色散,所以具有几十吉赫兹以上的传输频段,有利于大容量、长距离、高码速的信息传输。

目前ITU-T已经在建议G.652、G.653、G.654、G.655和G.656中分别定义了5种不同设计的单模光纤。

其中G.652光纤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标准单模光纤,称为1310nm性能最佳的单模光纤;G.652光纤还可以分为G.652.A、G.652.B、G.652.C、G.652.D。

二、光纤在光纤通信系统的应用光纤通信系统主要由发送端机、光纤传输信道、接收端机组成。

光纤是光纤通信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光波的传输媒介,其传播特性直接影响系统的通信质量。

在最初对光纤如何对光进行传导的实验中发现,所有将光纤用于通信的尝试都因信号刚传输几英尺就完全消失而失败。

即随着传输距离的增加,信号将发生衰减和失真,信道的传输特性是影响光纤通信系统性能的决定因素。

光纤的主要传输特性是损耗和色散。

光纤的传输损耗特性用衰减系数表示,与光线中的杂质浓度和光波频率等因素有关。

三、单模光纤的特征参数单模光纤的常用特征参数:衰减系数、截止波长、模场直径1.衰减系数α衰减量的大小通常用单位长度的衰减,即衰减系数α表示,定义为α= 10/L lg (Pi/Po) (dB/km)式中L--光纤长度,单位kmPi--输入光纤的光功率PO--光纤的输出光功率。

2.截止波长λc截止波长是单模光纤所特有的参量,也是单模光纤最基本的参数,通常可以用来判断光纤中是否为单模工作方式。

截止波长λc的含义是,能使光纤实现单模传输的最小工作光波波长。

也就是说,尽管其它条件皆满足,但如果光波波长不大于单模光纤的截止波长,仍不可能实现单模传输。

要保证单模传输,光纤的归一化频率V就要足够小,当V减小到高次模LP11的截止频率2.40483时,高次模LP11正好截止,光纤中只传输基模。

单模光纤工作波长要大于截止波长,截止波长的典型值大于1260nm。

3.场模直径d场模直径是衡量基模场强在光纤横截面内特定分布的约束光功率的物理量。

对于阶跃型单模光纤,基模HE11场强在光纤截面的分布近似高斯分布。

通常将纤芯中场分布曲线最大值的1/e处所对应的宽度定义为场模直径。

ITU-T规定,在1.31μm波长上,场模直径的标称值在9~10μm,容差为±1μm。

四、阶跃型折射率单模光纤的衰减特性分析单模光纤是在给定的工作波长情况下,只传输基模的光纤。

在阶跃折射率单模光纤中只传输HE11模。

由于单模光纤只传输基模,无模式色散,因此,其频带宽,非常适合高速率、远距离传输。

在行一根光纤中发射光进行信息传输时,衰减是指由除了开始没有满足全反射条件外的原因所造成的能量损耗。

造成光纤衰减主要有吸收衰减和散射衰减。

吸收衰减是因为材料吸收而导致部分光功率变成热量而使光功率减少。

散射衰减主要来自纤芯折射率的不均匀性、芯包边界边界的不规则、宏弯损耗以及输入输出之间的耦合损耗。

一般的散射衰减包括宏弯损耗和微弯损耗,一般在实际应用中只标明宏弯损耗,将微弯损耗计算在总衰减中。

一般光纤损耗(Loss)定义为光纤输出端功率Pout与发射到光纤时的功率Pin的比值。

Loss = Pout / Pin式中功率以W为单位。

在通信技术中常用分贝(db)来测量衰减,上式是总衰减的计算公式,衰减显然是和光纤的长度L成正比。

光纤通信技术还有一个定义单位衰减公式A(dB/km) = Loss(dB) / 光纤长度(km)A(dB/km)被称为衰减,是光纤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有时也被称为光缆损耗因子。

1、散射在光纤的加工制造过程中,高透明度的光纤中不会有微粒杂质,但是可能存在折射率的细微变化。

这种细微变化会被传输的光视为光阻碍,导致光的初始方向发生改变。

光离开纤芯方向造成光散射损耗(瑞利色散)。

一般光纤散射也称为内部损耗,指一束以小于或者等于临街角的方向进行传播的光在遇到障碍物后会改变其方向。

散射效应破坏了在纤芯包层边界保持全内反射的条件,部分光穿出纤芯,从而造成传输功率的损耗。

这种损耗对硅制单模光纤的最小衰减加以绝对的限制。

2、阶跃折射率光纤的弯曲损耗弯曲损耗是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的一个主要区别,两类损耗均由纤芯模场限制决定。

纤芯限制模场越紧,弯曲损耗就越小。

(1)宏弯损耗单模光纤要比多模光纤对弯曲更敏感。

光纤的弯曲会造成高斯曲线的中心偏移到包层的外侧,从而造成模场的重新分布,于是曲线就不再是高斯曲线。

结果在包层外侧出现较长的“尾巴”,即中心偏移。

为了使偏离光纤中心的光传播更长的距离,该部分的尾巴必须以比光束其他部分更快的速度传播。

偏离中心越大,它的速度也就应该越快。

偏离光纤中心的光信号的速度就必须大于光速,这就意味尾巴要损耗掉,所以,光束功率会损耗掉一部分,衰减将会增长。

在高斯模型中,当模场直径MFD比较大的时候宏弯损耗也较大。

因为MFD依赖波长,所以宏弯损耗也依赖波长。

波长越短场模直径越小,单模光纤的宏弯敏感性也就越小。

还有,工作波长越长(在1600nm范围内),光纤所经历的衰减就越小。

所以,一个单模光纤中的宏弯损耗随着弯曲半径的减少和工作波长的增加而增长。

(2)微弯损耗单模光纤中微弯损耗是由于光纤的中心轴线围绕理论笔直的位置所发生的微小变化而产生的。

在单模光纤中,对微弯损耗的敏感性随着波长的增加有所增长,原因在于较长的波长会使MFD增加,导致更多的功率辐射到纤芯外面。

产生这些中心轴线的微小变化在于制造光缆的工程中施加在光纤上的压力和热力的影响,同时,微弯损耗随着温度和热应力的变化而变化。

3、吸收在光纤传输中,如果光(光子流)所拥有的频率具有的能量等于材料的能级距离,这种光会被材料吸收。

这种吸收导致光功率的损耗,而减少损耗可以通过改变光的频率或改善材料。

材料的主要吸收波峰在945nm、1240nm、1380nm处。

在实际应用中,改善材料的方法已经达到极限,我们只能通过改变光的频率。

符合需求的光波长有三个吸收较小的区域,分别位于850nm附近,1300nm附近和1500nm附近,这三个区域被称为透明窗口。

4、其他衰减因素单模光纤存在模内色散,即存在于一个模式中的色散,这也是单模光纤中主要带宽的限制因素。

产生模内色散的主要因素有两个:色度色散和偏振模式色散。

凹陷包层折射可能发生功率泄露,原因是包层外部的折射率比包层内部的折射率要高。

改善此问题的方法是,凹陷包层的工作波长应该在截止波长和某个更高值之间进行选择。

五、光纤的设计趋势现在的光线设计根据光纤的特性,光纤的发展趋势包括:继续改善已制成的光纤的特性;研制具有内置色散补偿能力的新型光纤;进一步加强光纤的有效区域,使更多的功率得到发射而不引起非线性效应;研制专用光纤,例如PM光纤、具有超低弯曲敏感性的光纤、具有大数值孔径的光纤、具有特定截止波长的光纤等。

参考文献:【1】丰乐平张成良通信工程丛书[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2】高建平光纤通信[M,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3】李海宋元胜光纤通信原理及应用[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4】徐公权段鲲陈亚华廖光裕等译光纤通信技术[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5】李玲等光纤通信[M,人民邮电出版社199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