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道异物取出术麻醉专家共识
中国儿童气道异物呼吸介入诊疗专家共识(完整版)

中国儿童气道异物呼吸介入诊疗专家共识(完整版)目录前言1 病理生理2 临床表现3 影像学检查4 支气管镜检查5 诊断6 术前风险评估7 术前准备8 麻醉9 治疗9.1 经支气管镜负压吸引术9.2 异物钳取出术9.3 球囊介入异物取出术9.4 冷冻异物取出术9.5 支气管肺泡灌洗清除术9.6 硬质气管支气管镜异物取出术9.7 热消融技术辅助异物取出术9.8 胸腔镜术9.9 可弯曲支气管镜、硬质气管支气管镜结合9.10 外科手术9.11 其他10 支气管异物诊治流程11 并发症及处理12 术后管理13 内镜报告14 总结儿童气道异物是一种潜在的危及生命的急症,包括上气道异物及下气道异物。
既往气道异物的诊疗主要由耳鼻喉科完成,随着儿科呼吸介入专业的快速发展,多种介入技术被应用于气道异物取出术,尤其在下气道异物的诊疗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2]。
为进一步规范诊疗行为,特撰写儿童气道异物呼吸介入诊疗专家共识。
本共识主要为下气道外源性异物的诊疗共识。
儿童气道异物多发生在3岁以下儿童,且1~2岁幼儿为发病高峰,男童多见。
研究表明因气道异物发生呼吸道阻塞的发生率为0.66/100 000,是造成儿童窒息死亡的主要原因[3,4,5]。
儿童气道异物因其多样性及隐匿性,临床医师易误诊及漏诊,进而导致患儿呼吸道阻塞、反复喘息、慢性咳嗽、迁延性肺炎和咯血等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严重影响儿童的健康成长[6] 。
儿童气道异物的易发因素主要包括:(1)牙齿发育不全;(2)喉保护性反射功能不全;(3)咳嗽能力较弱;(4)口含物品不良习惯(儿童好奇心);(5)进食时哭笑或玩耍;(6)家长对危险物品监管不力,如误吸等;(7)其他:如医源性等。
气道异物的分类方法不一,按来源分为内源性异物和外源性异物;按气道阻塞程度分为部分阻塞和完全阻塞异物;亦可按气道异物嵌顿位置、异物性质(如固态、液态、活物)等分类[6]。
不同性质的异物可对机体造成不同的损伤。
气道异物取出术麻醉专家共识护理课件

肺部感染
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期吸痰,遵 医嘱使用抗生素预防肺部感染。
气胸
观察患者呼吸情况,如出现气胸 ,需及时行胸腔闭式引流。
PART 05
气道异物取出术麻醉的特 殊情况处理
困难气道处理
困难气道定义
困难气道是指因各种原因导致的气道插管困难,包括喉部 解剖异常、喉部运动失调、气管塌陷等。
困难气道处理方法
术后疼痛管理
01
02
03
疼痛评估
对患者进行疼痛评估,了 解疼痛程度和性质,为后 续治疗提供依据。
药物治疗
根据患者疼痛程度,给予 适当的镇痛药物,缓解患 者疼痛。
非药物治疗
采用物理治疗、按摩、心 理疏导等方法,缓解患者 疼痛。
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喉头水肿
密切观察患者喉头水肿情况,轻 度水肿可给予激素类药物雾化吸 入,重度水肿需及时气管插管或
采用新型镇痛技术,如神经阻滞和区域麻醉,减 轻患者术后疼痛,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个体化麻醉的实施
患者个体差异评估
01
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健康状况等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
麻醉方案,提高手术效果和安全性。
靶控输注技术
02
采用靶控输注技术,根据患者的实时生理反应,精确控制麻醉
深度,实现个体化的麻醉管理。
高危患者的麻醉处理方法
对于高危患者,应充分评估其全身状况和麻醉风险,选择合适的麻 醉方法和药物,加强监测和管理,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高危患者麻醉处理注意事项
在麻醉处理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及时 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避免出现严重并发症。
紧急情况的应对措施
01
紧急情况定义
小儿气道异物取出术的麻醉经验总结

小儿气道异物取出术的麻醉经验总结小儿气道异物是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急诊疾病,由于小儿气道狭窄,异物较易卡住,因此需要进行紧急处理。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麻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以下是小儿气道异物取出术的麻醉经验总结。
首先,评估病情治疗开始前,医生应进行快速有效的病情评估。
这包括了如下内容:1.异物类型和大小:异物类型和大小将直接影响麻醉的选择,例如,小的异物可以使用局部麻醉,大的异物需要通气支持,因此需要全身麻醉。
2.呼吸情况:呼吸能力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如果呼吸较为困难,需要给予呼气、吸气支持。
3.年龄及病人状态:年龄越小,麻醉应越谨慎。
4.病人配合度:小儿通常需要家长或医生的配合,因此需要让医生了解小儿的情况,以便适当选择麻醉方式。
麻醉治疗1.局部麻醉对于稍微大一点的异物,我们通常采用局部麻醉治疗。
一般来说,使用局部麻醉需要先向患者解释治疗流程,并告知他们需要配合医生整个过程。
在麻醉前,需要对病人进行心理疏导。
然后,将舌头拉出口腔,使用面罩向患者呼氧气,配合喷药将异物冲出。
2.全身麻醉如果异物较大并阻塞呼吸道,则需要使用全身麻醉。
在治疗前,需要交代家长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同时,全身麻醉治疗需要让病人空腹,术前1-2小时不能进食。
如果病人存在哮喘、慢性支气管炎、鼻塞等情况,则需要使用比较轻柔的麻醉协助呼吸。
3.非侵入式通气非侵入式通气是处理呼吸困难小儿的一种技术,它有着非常好的效果:在进行气管插管之前,它就能够通过面罩提供充足的通气支持。
这种技术还能够减轻手术对于患者的不适感。
麻醉后小儿气道异物取出手术非常危险,因此,在治疗后,需要让病人在过程中安全地恢复过来。
这也意味着需要长时间的观察、心理安慰,以及必要的支持。
结论小儿气道异物是一种常见的急诊疾病,需要我们采用专业的方法进行治疗。
在治疗前,需要对病情进行评估,选择适合的麻醉方式。
而在治疗后,需要长时间的观察、心理安慰,以及必要的支持。
这些操作都需要医生有着比较丰富的行业经验和独立思考与决策能力。
指南与共识气道异物取出术麻醉专家共识(2020版)

指南与共识气道异物取出术麻醉专家共识(2020版)王月兰(共同负责人),王古岩,李天佐(共同负责人,共同执笔人),李文献(共同执笔人),乔晖,张诗海,吴震(共同执笔人),麻伟青,蔡一榕一、概述气道异物通常指位于声门下、气管或支气管的异物,多见于3岁以内的婴幼儿,是常见的小儿急症,也是导致儿童意外死亡的主要原因。
临床上,男孩气道异物较女孩多见,有机类异物多于无机类异物,其中有机类异物多为花生、瓜子等植物种子,而无机类异物则多为玩具配件、纽扣、笔套等。
大多数气道异物位于一侧支气管内,少数位于声门下及总气道,极少数患儿异物可位于气道多个部位。
异物吸入气道可造成粘膜损伤、出血或机械性梗阻;异物可嵌顿在肺的各级支气管,造成阻塞部位以下的肺叶或肺段发生肺不张、肺气肿等改变;较长时间的异物存留可导致炎症、感染、肉芽形成等间接损伤。
二、诊断和治疗异物吸入史(目击误吸异物后剧烈呛咳)是气道异物最重要的诊断依据。
其他临床表现有咳嗽、呼吸困难、喘息、喘鸣、紫绀等。
两肺听诊可闻及异物侧呼吸音低下,当异物位于声门下时两侧呼吸音对称,但常常可听到特征性的声门下拍击音。
胸透、胸片、颈侧位片、CT扫描等影像学检查可以帮助诊断。
CT三维成像技术可以准确地识别异物,至第6~7级支气管的异物均可显示。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是一种微创的诊断方法。
对于异物史不明确、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表现不典型的可疑病例,建议术前进行CT三维重建检查或纤支镜检查以明确诊断,不推荐使用硬支气管镜检查作为常规诊断的手段;对于诊断明确的病例,首选用硬支气管镜来检查、定位并取出异物。
硬支气管镜(如Karl-Storz硬支气管镜)下取异物仍是目前气道异物取出术最常用的手术方法,其优点是视野好、操作空间大、便于术中通气和吸引,结合支气管内镜视频监视系统更便于取出异物。
近年来也有文献报道,经纤维支气管镜钳取气道异物也取得了满意的成功率,但强调必须备有硬支气管镜以及有经验的人员作为前者失败后的应急之选,因此经纤支镜取气道异物尚需积累更多经验。
气道异物麻醉专家共识解读 [自动保存]
![气道异物麻醉专家共识解读 [自动保存]](https://img.taocdn.com/s3/m/5225c935caaedd3383c4d3fe.png)
• 部位:80%以上位于一侧 支气管内(右侧多于左 侧)
• 死亡率:
– 500 ~2000例/年(美国),入院后 死亡率3.4%
– 国内报道入院后死亡率0.2 % ~ 1%,尚缺乏入院前死亡率的资料
一、定义 二、流行病学 三、病理生理学 四、诊断 五、病程 六、手术方式和手术时机 七、麻醉前评估 八、麻醉前准备 九、麻醉方法 十、麻醉监测 十一、常见并发症处理 十二、结语 十三、诊疗流程
一、定义 二、流行病学 三、病理生理学 四、诊断 五、病程 六、手术方式和手术时机 七、麻醉前评估 八、麻醉前准备 九、麻醉方法 十、麻醉监测 十一、常见并发症处理 十二、结语 十三、诊疗流程
• 广义(解剖):自口或鼻开 始至声门及声门以下所有 呼吸径路上的异物,按解 剖位置分为:
– 鼻腔异物 – 声门上(声门周围)异物 – 声门下及气管异物 – 支气管异物
一、定义 二、流行病学 三、病理生理学 四、诊断 五、病程 六、手术方式和手术时机 七、麻醉前评估 八、麻醉前准备 九、麻醉方法 十、麻醉监测 十一、常见并发症处理 十二、结语 十三、诊疗流程
鼻腔异物(多见于小儿)
• 异物位置浅、存留时间短、容易取出 时——经面罩吸入七氟醚,保留自主 呼吸
• 异物位置深、存留时间长、取出困难、 估计手术操作中有出血或异物进入气 管等风险时——置入可弯曲喉罩或插 入气管导管,行控制呼吸:不合作的 小儿以七氟烷吸入诱导后开放静脉, 合作的小儿直接开放静脉,静脉诱导, 丙泊酚或七氟烷维持
• 原则上SPO2 >95%
• 结束后,小儿侧卧,继续面罩吸氧至苏醒
保留自主呼吸的麻醉方案(2)
——右美托咪定方案
• 诱导同上
• 右美托咪定
气道异物取出术麻醉专家共识(2018年版我国麻醉学指南和专家共识)-(1856)

气道异物取出术麻醉专家共识(2017)左云霞,冯春,刘金柱,李天佐(负责人/ 共同执笔人),李文献(共同执笔人),李丽伟,李梅,连庆泉,吴震(共同执笔人),张旭,张诗海,张溪英,金立民,胡智勇,蔡一榕,裴凌一、定义所有自口或鼻开始至声门及声门以下呼吸径路上的异物存留,都可以称之为气道异物(airway foreign body)。
异物位置对于麻醉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共识将气道异物按其所处的解剖位置分为以下四类:①鼻腔异物(nasal foreign body) ;②声门上(声门周围)异物(supraglottic foreign body) ;③声门下及气管异物(subglottic and tracheal foreign body) ;④支气管异物 (bronchial foreign body) 。
狭义的气道异物是指位于声门下、气管和支气管的异物。
此外,按照化学性质可将气道异物分为有机类和无机类异物。
有机类异物以花生、葵花籽、西瓜子等植物种子多见,无机类异物则常见玩具配件、纽扣、笔套等[1-4] 。
按异物来源可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异物,患者自身来源或接受手术时产生的血液、脓液、呕吐物及干痂等为内源性异物,而由口鼻误入的外界异物为外源性异物。
医源性异物是指在医院内实施诊断、手术、治疗等技术操作时造成的气道异物,常见的有患者脱落的牙齿、医用耗材和医疗器械配件等。
二、流行病学临床上的“气道异物”一般多指狭义的气道异物。
气道异物多见于 3 岁以下的婴幼儿,所占比例约为70%~80%,男孩发病率高于女孩,农村儿童发病率高于城市儿童[1-4] 。
80%以上的气道异物位于一侧支气管内,少数位于声门下及主气道内,极少数患儿异物位于多个部位。
右侧支气管异物多于左侧[1,3,4] ,但也有文献报道左右两侧支气管异物的发生率相似[5] 。
气道异物是导致 4 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的主要原因,国内报道的入院后死亡率在0. 2%~1%[4,6] ,美国报道的入院后死亡率为 3.4%[7] 。
气道异物取出术麻醉专家共识文档

1~1bar,1岁以上小儿压力设置为,通气频率为20-35次/分钟,以胸廓起伏来判断通气量是否足够。 若异物进入更深的支气管内,除轻微咳嗽或憋气外,可没有明显临床症状
肉芽形成等 成人一般不会导致气道完全梗阻,可采取控制通气的方案;
气道异物取出术麻醉专家共识
定义
• 广义上讲,所有自口或鼻开始至声门及声 门以下所有呼吸径路上的异物残留都可以 称之为气道异物(airway foreign body) 按解剖位置分为:
鼻腔异物(nasalforeign body); 声门上(声门周围)异物(supraglottic foreign body);声门下及气管异物 (subglottic and trachea foreign body); 支气管异物(bronchialforeign body)
• 4.人员准备 • 5.麻醉方案的确定和沟通
麻醉方法
• 一般按照气道异物的位置和术前是否有明显呼吸 窘迫选择不同麻醉方法 术前有明显呼吸窘迫或高 度怀疑异物嵌顿在声门周围或声门下时,尽可能 保留自主呼吸;术前无明显呼吸窘迫、考虑异物 在一侧支气管时,可使用肌松剂控制呼吸。此外, 还需考虑患者年龄、异物是否容易取出、耳鼻喉 科医师操作是否熟练、麻醉医师自身经验等因素。 若患者因异物阻塞总气道有明显发绀、意识不清 等表现是,应立即由耳鼻喉科医师插入支气管镜 取出异物或将异物推入一侧支气管,条件不具备 时也可由麻醉医师尝试气管插管
需注意实施表麻需在足够的麻醉深度下进行否则易引起喉痉挛、屏气等不良事件 难点在于麻醉医师和耳鼻喉科医师共用一个狭小气道麻醉要保证充分的通气和氧合,维持足够的麻醉深度,争取平稳快速的苏醒。
气道异物取出术麻醉 (2)

谢谢
02
静脉麻醉的优点是起效快,麻醉深度容易
控制,对呼吸和循环系统的影响较小。
03
静脉麻醉的缺点是术后苏醒时间较长,可
能会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04
静脉麻醉适用于气道异物取出术,可以减
少患者的痛苦和恐惧,提高手术成功率。
吸入麻醉
01 吸入麻醉是一种通过呼吸 道吸入麻醉气体,使患者 失去意识的麻醉方法。
症。
3
麻醉可以保证手术 的顺利进行,提高
手术的成功率。
4
麻醉可以保护患者 的生命安全,防止 手术过程中出现意
外。
麻醉方法的选择
局部麻醉:适 用于浅表气道 异物取出术
静脉麻醉:适 用于深部气道 异物取出术
吸入麻醉:适 用于儿童气道 异物取出术
复合麻醉:适 用于复杂气道 异物取出术
麻醉风险及预防
麻醉风险:气道异 物取出术麻醉过程 中可能出现呼吸困 难、血压波动、心
02 吸入麻醉的优点是起效快、 苏醒快、对呼吸和循环系 统的影响较小。
03 吸入麻醉的缺点是维持时 间较短,需要持续给药。
04 吸入麻醉适用于气道异物 取出术,因为可以快速起 效,减少手术风险。
气道异物取出术麻醉 注意事项
麻醉剂量的控制
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身体状况等因素,
01
合理选择麻醉剂的种类和剂量。
03
03
监测心率:观察心率变化,确保 心率稳定
04
04
监测血氧饱和度:观察血氧饱和 度变化,确保血氧饱和度正常
麻醉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预防措施:严格遵循麻醉操作规程,确保麻醉药物 的用量和浓度准确无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11
(一)鼻腔异物
• 异物位置浅、存留时间不长、比较容易取出时(1)经面 罩吸入8%七氟烷,氧流量8L/min,保留自主呼吸。如发 现呼吸抑制,酌情降低氧流量或松开面罩以降低吸入药物 的出浓异度物;(3()2)继续等吸麻氧醉至达苏到醒一定深度(下颌松弛)以后取
•
异物位置深,存留时间长,取出困难、估计手术操作有出 血或异物进入气管等风险时(1)不合作小儿以七氟烷吸
8
• 评估是否存在呼吸系统合并症和异物导致 的并发症 如果患者术前伴呼吸道感染、肺炎、
哮喘等合并症,术中较易出现低氧血症,术后易 发喉痉挛、低氧血症、气胸;如患儿术前有肺气 肿、肺不张、肺炎、气道高敏反应等,围术期麻 醉处理较困难;如肺气肿明显,可考虑采用保留 自主呼吸的麻醉方案以避免正压通气造成气压伤
• 其他 纤支镜检查
a
5
病程
• 异物进入期 憋气、剧烈咳嗽。异物嵌顿于声门
可发生极度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死亡;若异物进 入更深的支气管内,除轻微咳嗽或憋气外,可没 有明显临床症状
• 安静期 异物停留支气管内某处,可无症状或仅
有轻咳
• 刺激期或炎症期 咳嗽、喘息、肺不张、肺气肿
的表现
• 并发症期 轻者支气管炎和肺炎,重者脓胸、肺脓肿
支气管镜侧孔的连接管、喉镜、插管钳、气管导管、吸痰 管(代替喷射通气导管)、喉罩、鼻咽通、面罩、听诊器、 胶布、注气空针、负压吸引器、气管切开包等
• 4.人员准备 • 5.麻醉方案的确定和沟通
a
10
麻醉方法
• 一般按照气道异物的位置和术前是否有明显呼吸 窘迫选择不同麻醉方法 术前有明显呼吸窘迫或高 度怀疑异物嵌顿在声门周围或声门下时,尽可能 保留自主呼吸;术前无明显呼吸窘迫、考虑异物 在一侧支气管时,可使用肌松剂控制呼吸。此外, 还需考虑患者年龄、异物是否容易取出、耳鼻喉 科医师操作是否熟练、麻醉医师自身经验等因素。 若患者因异物阻塞总气道有明显发绀、意识不清 等表现是,应立即由耳鼻喉科医师插入支气管镜 取出异物或将异物推入一侧支气管,条件不具备 时也可由麻醉医师尝试气管插管
入诱导后开放静脉,合作小儿直接开放静脉,以芬太尼
((20u.3gm/kgg/)kg、)丙诱泊导酚后(置3入-5合m适g/k的g可)弯、曲罗喉库罩溴或铵插入气管导
管,也可不使用肌松药而在合适麻醉深度下置入喉罩;
(2)术中吸入七氟烷(1.0-1.5MAC)或静注丙泊酚
(200ug/kg/min)维持;(3)术毕将患儿置于侧卧位,待
• 对医疗团队的评估
a
9
麻醉前准备
• 1.气源、电源、麻醉机、监护仪检查 • 2.药品准备 七氟烷 阿托品0.1mg/L 地塞米松或甲强龙 芬
太尼 丙泊酚 琥珀胆碱 右美托咪定 瑞芬太尼 利舒卡喷剂 2%利多卡因注射液(接喉麻管) 其他抢救药品
• 3.器械和物品准备 手动喷射通气装置、连接麻醉机和
a
6
手术方式和手术时机
• 硬支气管镜为最常用的手术方法,纤维支 气管镜常用于检查、诊断或排除异物
• 对于稳定的气道异物患者即气道异物位于 一侧支气管内、无明显呼吸困难的患者, 可将手术推迟到工作时间进行
a
7
麻醉前评估
• 患者一般情况 不合作的小儿可采取七氟烷吸入诱导,
小于10月患儿置入喷射通气导管可影响支气管镜的置入和 操作视野,可选择保留自主呼吸或经支气管镜测控通气方 案
苏醒满意后拔管或喉罩
a
12
(二)声门上(声门周围异物)
• 异物较大但不会进入气管时,术前常有不 同程度呼吸困难,诱导后可有面罩通气困 难,诱导前要充分预給氧。如异物较小, 但考虑到麻醉诱导过程中异物可能进入气 管,要做好取声门下异物的准备。
a
13
• 成人(1)充分预给氧,
流行病学
• 多见于3岁以内的婴幼儿,所占比例为7080%,4-7岁占20%;男孩发病率高于女孩
• 80%以上的气道异物位于声门下及总气道 内,极少数患儿位于多个部位;右侧多于 左侧也有文献报道两侧发生率相似
• 美国入院后死亡率3.4%,国内报道的入院 后死亡率0.2%~1%
a
3
病理生理学
• 直接损伤:机械损伤(黏膜损伤、出血等) 和机械阻塞 异物吸入嵌顿,造成阻塞部位以下的肺叶 或肺段发生肺不张、肺气肿
a
14
• 小儿(1)经面罩吸入8%七氟烷,氧流量8L/min,
保留自主呼吸,开放静脉(2)麻醉达到一定深度 后取异物,继续面罩吸氧至苏醒;(3)如异物难
气管异物取出术麻醉专家共识
李蓓蕾
a
1
定义
• 广义上讲,所有自口或鼻开始至声门及声 门以下所有呼吸径路上的异物残留都可以 称之为气道异物(airway foreign body) 按解剖位置分为:
鼻腔异物(nasalforeign body); 声门上(声门周围)异物(supraglottic foreign body);声门下及气管异物 (subglottic and trachea foreign body); 支气管异物(bronchialforeign body)
3min以上;(2)以芬太尼或瑞芬太尼(12ug/kg)、丙泊酚(1-2mg/kg)、琥珀胆碱(12mg/kg)诱导,适量调整剂量;(3)如异物顺利 取出,面罩通气或插入喉罩至苏醒;(4)如异物
难以取出或怀疑进入食管,则插入气管导管进行 机械通气,异物取出后拔管;(5)如怀疑异物进 入气管,则按照声门下异物或支气管异物处理。
• 判断有无气道异物以及气道异物的位置、大小、 种类、存留时间 存留时间长可加重肺部炎症,术中术
后较易出现低氧血症;若吸入史不明确,需要诊断时,要 考虑是否有重症肺炎、急性喉炎、支气管哮喘的可能,此 类患者操作增加呼吸道激惹,麻醉处理尤其恢复期管理会 尤其困难,表现为顽固性低氧、气管导管拔除困难等
a
• 间接损伤 存留的异物导致炎症反应、感染、 肉芽形成等
a
4
诊断
• 病史和症状、体征 异物吸入史 临床表现有咳
嗽、呼吸困难、喘息、喘鸣、发绀等。两肺听诊 可闻及异物侧呼吸音低下,当异物位于声门下时 两侧呼吸音对称,但常可听到特征性的声门下拍 击音
• 影像学检查 只有约10%的异物能显影,一般认
为胸透见呼吸时纵膈摆动具有较大诊断意义 ,大 多数情况下显示间接征象如肺不张、肺气肿、渗 出等。CT三维成像可准确识别异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