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导语写作)

合集下载

新闻导语写作技法20条

新闻导语写作技法20条

新闻导语写作技巧20法1、一语破的法新闻是“抢”出来的,好的新闻导语如何做到“抢耳”、“抢眼”,用最短的文字,一语破的,无疑会起到开门见山、立竿见影的效果。

1949年4月20日午夜时分,我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毛泽东、朱德的指挥下,开始了震惊世界的渡江战斗。

4月22日2时,新华社在播发如此重要的新闻时,导语仅用了一句话:英勇的人民解放军21日已有大约30万人渡过长江。

“30万人渡过长江”,这就是当时人们最急于想要知道的新闻,其他的尽管按下后说。

1945年8月14日,美国杜鲁门总统宣布,日本已无条件投降。

美联社在抢发这条爆炸性的新闻时,导语更是干脆利落:日本投降了!5个字,一语破的,如雷贯耳,这篇短而有千钧之力的导语,当时就被新闻界公认为“最佳导语”。

2、设置悬念法“悬念”,又称“扣子”或“关子”,常用于文学作品和戏剧表演。

在新闻导语上设置“悬念”,事情先不直说,吊起读者的胃口,“逼”得你不得不继续读下去,自然富有魅力。

1978年6月25日《人民日报》刊发了新华社记者的一篇报道,导语是这样写的:全国财贸大会上传说着这样一件事:上海服装进出口公司床上用品组的职工,“救活”了两只鸳鸯,挽回了一大笔外汇。

为什么要“救活”鸳鸯?“救活”了两只什么样的鸳鸯?又怎样挽回了外汇?导语对此一概不说。

你想知道么?你就得往下读。

美联社1981年6月13日播了该社驻伦敦记者的一条电讯稿,它的导语给人的“悬念”更玄:据警察和目击者说,今天正当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在数百万臣民观看下骑马巡行伦敦中部时,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失业青年突然跑上前去,朝着女王连打六响空炮弹。

失业青年向女王开枪,这“关子”卖得够大的,不由得你不弄个明白才罢休。

3、欲擒故纵法先放开一步,再紧紧抓住,放是为了更好地抓。

一放一抓,先放后抓,看似消闲,却暗藏杀机,这样的导语写来必有“痛击一拳”之淋漓快感。

1982年10月14日,美联社发了一条讽刺美国经济的稿件,导语是这样写的:就是在罗纳德·里根总统对全国说:“美国正在走向经济复苏”之前几个小时,他的儿子普雷斯科特·里根却在这里同失业者一道领救济金。

新闻导语的写法

新闻导语的写法

新闻导语的写法篇一:新闻稿常见导语的写法新闻稿16种常见导语的写法一个有头脑,会思考的记者,写文章的手法必定多种多样,不会以一种模式、一种文章结构去套所有的稿件。

而文章的写法有千万种,任何一篇文章或一本书都只能管仲窥豹,以见一斑。

本文更不例外,仅以导语的几种比较常见的写作方式,探讨中国大陆新闻报纸文本(区别于美国新闻文本、香港新闻文本、台湾新闻文本与其他华语传媒新闻文本)模式的写法。

有一说一式引用当事人原话或描写事件场面,再加以说明。

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导语写法。

用途:几乎一切社会生活领域。

例:“哎呦,集团公司出新报纸了,还不孬唻!我得好好看看。

”这是济宁能源发展集团职工在拿到《济宁能源发展报》创刊号的第一反应。

又:“三次,好!成交!”拍卖师一声锤响,慕绥新的防弹奔驰被以160万元的价格拍卖。

又:“女儿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第二天,母亲却用一条绳子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又:“古人有云,?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历史上确实有许多这样的人,活着时默默无闻,死后一鸣惊人。

”新闻写作要点:切忌用得过多过滥直击日期式以日期为第一陈述对象,后带主语、谓语,直接叙述。

对事件本身不做丝毫重构和渲染。

用途:多用于国内政治大事件的描写及评述。

例:“20xx年9月19日,十六届四中全会同意江泽民辞去中央军委主席职务。

”新闻写作要点:政治性文章属于“雷区”,只宜照引新华社的陈述原文,不宜评论。

至多加一个“有媒体形容”或“观察家认为”、“异史氏曰”;(《南风窗》在这方面可算敢为天下先,但它也似乎有些滥用之嫌。

)在引用中,要注意尽量不使其语言风格全盘操控自己。

更要提防此类党报语言贯穿其他稿件。

变形煽情式乍一看是直击日期式导语,但外包了文学手法,变成一种半实半虚的叙述加煽情。

用途:全民面子工程类文章,如奥运,姚明,刘翔,中国人质事件。

例:“20xx 年6月,来自雅典的奥林匹克圣火再次唤起了人们对于奥运火一般的热情。

”又:“20xx年10月9日,两名中国工程师在巴基斯坦被绑架。

[新闻写作基础知识] 导语范例

[新闻写作基础知识] 导语范例

[新闻写作基础知识] 导语范例第一节新闻概述一、新闻定义什么是新闻?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意识形态,就有不同的回答。

在美国,麦尔文曼切尔著的《新闻报道与写作》一书,引述了过去和现在新闻学家对新闻的一些解释。

例如:达纳在1869年至1897年主管过《纽约太阳报》,他说,新闻是社会上大多数人感兴趣,而且在此以前从未对它注意过的那些事情。

达纳的一个编辑提出了一个经典性的新闻概念: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

(注:这是达纳1882年办《纽约太阳报》时,他属下的采访主任约翰B博加特对一个青年记者说的。

)另外一个新闻的典型概念是斯坦利瓦利克尔提出来的。

他是本世纪三十年代初期《纽约先驱论坛报》的采编主任。

他说,新闻是建立在三个W的基础上:妇女(Women)、金钱(Wampun)和坏事(Wrongdoing)。

其实,以上表述并非科学意义的下定义,但他们的观点却集中地代表了西方新闻学的基本立场,即一切反常的、有刺激性的、人们好奇的事才是新闻。

这种观点当然有其深厚的人文背景及经济基础,虽然他们对新闻定义的认识已侧重在读者兴趣上,但其实质仍不能脱离利润的操纵。

在中国,新闻这个词最早出现在《新唐书》。

《新唐书》记载:初唐神龙年间(公无705年前后),有一个叫孙处玄的文人曾说过:恨天下无书以广新闻。

孙处玄曾投书当时执政的大臣恒彦范,评论时政得失,未被采纳,他就挂冠而去,可见他是个很关心时事政治的人。

这样的人对没有书刊传播新闻(当时印刷术尚未应用于书籍)表示不满,是理所当然的事。

孙处玄这句议论竟被载入《新唐书》,说明尽管唐代还未完全具备传播新闻的条件,但人们已意识到需要报道这类新闻的传播工具。

新闻一词在这里是指最近消息。

《现代汉语词典》释新闻为:①报纸或广播电台等报道的国内外消息:新闻广播/采访新闻。

②指社会上最近发生的新事情。

《辞海》对新闻的解释是:①报社、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新闻机构对当前政治事件或社会事件所作的报道。

新闻导语的类型和写作要点 (1)

新闻导语的类型和写作要点 (1)

新闻导语的类型和写作要点新闻导语分类的方法有多种。

为了方便初学者,我们大体上可以按照表现手法上的区别,把导语简单分为三大类型。

1.叙述型导语与新闻报道要可观地叙述事实这个基本特征相适应,大多数新闻导语采用叙述叙述型导语。

叙述型导语包括直叙式、概括式、对比式等多种表现形式。

(1)叙述型导语,要求开门见山,把具有新闻价值的新闻事实告诉读者。

例如——新华社北京11月14日电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选出新一届中央军委、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并通过关于十五届中央委员会报告等决议后,今天上午在人民大会堂胜利闭幕。

又如——新华社香港9月17日电昨天,香港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设茶会,与数百位长期默默耕耘,为香港回归和繁荣做出贡献的基层人士共度中秋佳节。

这种导语适合于快速报道新闻,适合于快节奏的现代生活。

但是要写好它,并不容易。

这类导语弄不好,易陷于平淡,缺乏吸引力。

要避免这个弊病,首先必须鉴别一下,你所要报道的内容中,哪一个新闻事实最有新闻价值,对读者最有吸引力,就在导语中突出这个新闻事实。

一般而言,这样的导语必须具有较大的新闻信息量,而且所涉及的人或事必须有较为显着的特点。

(2)概括式导语,又叫综合性导语。

它的特点是对整篇报道的内容进行浓缩和概括,为读者提供整篇消息的梗概。

这类导语通常适合那些内容较为复杂、过程曲折的消息。

例如,浙江省仙居县百货公司有一大批女带鞋积压在仓库里,曾经委托几个供销社“移动代销”,并削价出售,结果仍未销出去。

后来又两个商贩买去60双下乡摆地摊,仅20分钟就被争购一空,第二天又去带了900双,不到一个钟头全部卖光。

《浙江日报》在报道这件事时,用了一个概括式导语:本报讯积压在仙居县百货公司两年半的两千双女带鞋,和农民见面后,竟变成了畅销货。

这条导语从纷繁的内容中,概括出积压商品与农民见面后成畅销货这个主要新闻事实,突然了全文精华,对读者有一定吸引力。

概括式导语对于所报道的内容应该取其精、提其要,使人一目了然。

新闻导语写作十大妙法

新闻导语写作十大妙法

新闻导语写作十大妙法新闻导语写作十大妙法1.抑扬顿挫法音乐中的抑扬顿挫讲究的是旋律,新闻中的抑扬顿挫讲究的是对报道对象的表现手法,或先抑后扬,或先扬后抑,或名贬实褒,或名褒实贬,一起一伏,峰回路转,使人读来耐人寻味。

【案例】美联社1979年3月28日发了一条关于中国任丘油田的稿子,导语是这样写的:在这里,地面上燃料奇缺,农民不得不靠挖掘玉米根来生火取暖、煮饭。

然而,在3200米的地下,地质学家们发现了大量石油和天燃气。

先说任丘“地面上燃料奇缺”,显然是抑。

后说“发现了大量石油和天燃气”,显然是扬。

先抑后扬,一抑一扬,“任丘油田”就是在这种抑扬顿挫中受到了人们的瞩目。

2.特写镜头法拍电影离不了大量的特写镜头,特写镜头特别吸引人。

导语写作也可借鉴电影艺术的表现手法,采用一连串的特写镜头,或截取有特点的片断、情节,一开始就先声夺人,牢牢吸引住读者。

【案例】《湖北日报》1981年发表了一篇歌颂老师的消息,由于导语中用了一个“老师为学生送棉大衣”的特写,感人极了。

这则导语绘声绘色地写道:9月初的一天早晨,从钟祥县开往武汉的长途汽车就要起动了。

考取了北京大学的农家子弟柯洪云欢欢喜喜地登上了汽车。

这时,一位中年妇女急急忙忙地赶来,把一件棉大衣塞到了他手上。

乘客们以为,这一定是这个学生的妈妈!可是,人们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位妇女却是柯洪云的老师。

多好的老师!通过这个“送棉大衣”的特写镜头,我们足以认识和接受了这位可敬可爱的老师。

3.曲径通幽法元代翁郎夫说:“山似论文不喜平”(《尚湖晚步》)。

比喻文章要充满激情,像高山似的有起伏。

新闻导语要做到尺水兴波、文短味长,曲折迁回地表达主题,不失为一种好的表现手法。

汉城奥运会乒乓球比赛,我国选手在进入决赛阶段后的第一天便遭受了意想不到的严重挫折,一下子成了国内外舆论的焦点。

如何报道这件事,中外记者在导语的表现手法上,有些不一样。

试看两例:【案例一】中国体育报9月29日电奥运会乒乓球进入决赛阶段后的第一天便风云突变,在分组赛中表现较佳的中国选手江嘉良、陈龙灿、许增才在单打中均被淘汰,未能进入前4名。

新闻写作技巧汇总(导语写作技巧20法)

新闻写作技巧汇总(导语写作技巧20法)

新闻导语写作技巧20法‚立片言以居要‛,新闻人历来都重视导语写作。

虽说‚文无定法‛,但新闻导语终究有其一定的结构形式,导语写作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

如何写好导语?消息导语的几种写作方法1、叙述式导语的写作:就是直截了当地用客观事实说话,通过摘要或概括的方法,简明扼要地反映出新闻中最重要、最新鲜的事实,给人一个总的印象,以促其阅读全文。

2、描写式导语的写作:记者根据目击的情况,对新闻中所报道的主要事实,或者事实的某个有意义的侧面,作简练而有特色的描写,向读者提供一个形象,给人以生动具体的印象,这就是描写式导语的一般特点。

一般用在开头部分,以吸引读者,增强新闻的感染力。

3、议论式导语的写作:往往采用夹叙夹议的方式,通过极有节制、极有分寸的评论,引出新闻事实。

一般分为三种形式:评论式、引语式、设问句。

具体写作方法:1.一语道破法好的新闻导语如何做到‚抢耳‛、‚抢眼‛,用最短的文字,一语道破,无疑会起到开门见山、立竿见影的效果。

1945年8月14日,美国杜鲁门总统宣布,日本已无条件投降。

美联社在抢发这条爆炸性的新闻时,导语干脆利落:‚日本投降了!‛这条短而有千钧之力的导语,当时就被新闻界公认为‚最佳导语‛。

2.设置悬念法在新闻导语上设置‚悬念‛,事情先不直说,吊起读者的胃口,‚逼‛得你不得不继续读下去。

1978年6月25日人民日报刊发了一篇报道,导语是这样写的:‚国财贸大会上传说着这样一件事:上海服装进出口公司床上用品组的职工,‘救活’了两只鸳鸯,挽回了一大笔外汇。

‛为什么要‚救活‛鸳鸯?‚救活‛了两只什么样的鸳鸯?又怎样挽回了外汇?导语对此一概不说,你想知道就得往下读。

3.欲擒故纵法先放开一步,再紧紧抓住,这样的导语写来必有‚痛击一拳‛之淋漓快感。

1982年10月14日,美联社发了一条讽刺美国经济的稿件,导语是这样写的:‚就是在罗纳德〃里根总统对全国说‘美国正在走向经济复苏’之前几个小时,他的儿子普雷斯科特〃里根却在这里同失业者一道领救济金。

新闻导语写作方案展示(1) (1)

新闻导语写作方案展示(1) (1)

2.软式导语
软式导语其有:形式多样、写作 手法灵活的特点。常以描写式 、 设问式、悬念式、引语式、背景 式、评论式等表现形式出现。兵 中以描写、抒情、说明手法最为 常见。
2.(1)描述式新闻导语
描写式导语:以展示事物地 形象或场景为主要特征。描写要 简洁而传神,避免陈词滥调和过 分矫饰。 在导语写作中适当地运用白描 的修辞手法,使导语生动、形象, 增加现场感。
例1.
朱非白:顺兵自然 做一个快乐的吃货
新闻来源:广西师范学院红水河网站
例3:
XX中学丽行“爱国· 爱乡· 爱校”主题诗歌朗 诵比赛 为了纪念“一二· 九”运动 ,庆祝建校70年 和增强学生保护母亲河——楠溪江的意识,永 嘉 二中在该校语文组和团委的组织下 ,于12月9 日晚在综合楼丽行了“爱国· 爱乡· 爱校”主题诗 歌朗诵比赛。(背景﹢导语)
新闻来源:广西财经学院
例2.
大学生通讯社记者到崇左桃花岛景区采访
6月8日,我校大学生通讯社记者一行10人随左江日报记 者到位于江州区驮卢镇莲塘村花梨屯的桃花岛景区开展采访活 动。(内容单一的短消息里,这是归纳式导语:一句话交代新 闻要点) 在桃花岛景区,销售部经理钟明学亲自开旅游观光车带领 记者们观光游览。牛头模样的壮乡舞台、文化深厚的二圣宫、 心经壁、“天然氧吧”空灵谷、多姿多彩的果蔬长廊、蛙声祈福 坛…… 新闻来源:广西民族师范学院
(4).引语式
引语式:适当引用新闻中主要人物的精彩语言, 给人以强烈印象。所引用的话,必须在一定程度上 反映出报道的主题;必须生动、精彩、富有新意; 必须忠于原意;引语不要太长,“警句式”;一般 把 最精彩的引语放在导语的开头部分,然后再交待说 此话的人物身仹。
例1.
大学生旅游:年轻总要在路上

新闻导语写作

新闻导语写作

• For more than three years, a fourth-year computer major has been helping his disabled roommate climb stairs, carry books, and get meals and hot water, so the student union will award him the title of “Model Student in Learning from Lei Feng” next week. • (1)award • (2)help • (3)climb, carry, get
Step five: carefully edit the sentence you have written.
• The student union next week will award the title of “Model Student in Learning from Lei Feng” to a fourth-year computer major who has been, for more than three years, helping a disabled roommate climb stairs, carry books, and get meals and hot water.
practice
• Read the following examples and compare the following leads drafted by students with the improved versions:
• A car collision happened on the Huning Expressway in the small hours of One injury. • Improved version: • Two people were killed, another injured, in a car collision on the Huning Expressway in the small hours ofn October 13th.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4:事件类
9月11日上午9时48分,一架飞机撞到
了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大楼,飞机把大楼撞了
个大洞,在大约距地面20层的地方冒出滚滚
浓烟。就在楼内人员惊惶失措之际,18分钟
后,又有一架飞机撞上了世贸大楼,这架飞
机是从大楼的一侧撞入,由另一侧穿出,并
引起巨大爆炸。
——新华社驻美国记者任毓骏王如君
导语的类型——8硬(式)导语(经济新闻)
导语的类型——5 硬(式)导语
例2:会议类——2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面部署2009年农业和农村工作
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
明年农业农村工作四大重点任务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27日至28日在北京举 行。会议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
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 实科学发展观,总结2008年农业农村工作, 分析当前农业农村形势,研究促进农业稳定 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政策措施,部署2009 年的农业农村工作。
导语的类型——6 硬(式)导语
例3:调研类
今年12月1日是第21个世界艾滋病日。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 席胡锦涛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 副总理李克强专程来到北京地坛医院,考 察艾滋病防治工作,向奋战在艾滋病防治 工作第一线的科研人员和志愿者表示诚挚 的问候和衷心的感谢。
导语的类型——7 硬(式)导语
学习——永远不晚。
——高尔基
与大家共勉
为了心中的新闻事业, 2008夏天,我们曾经这样相聚在叙永——
新闻导语写作
2009.春
提纲
新闻导语的定义 新闻导语的功能 新闻导语的类型 新闻导语的写作
导语的地位非常重要
1、“凡起句当如爆竹”。——谢榛
2、 “用一半甚至更多时间琢磨导语”。 “写 好导语等于写好了消息”。——麦尔文·曼切尔
导语的定义——3
特征:简练生动 关键:新闻最重要内容
功能:诱惑力的开场语
是新闻学教育的精华和核心。 在西方的教学里,导语学一年。
第二部分 导语的功能
导语的功能——1
一、解读——诱惑力的开场语 1、诱惑力 2、开场语
导语的功能——2
二、 “诱惑力”开头列举 ——
1、昨天东城某歌厅发生火灾,八人被烧死 。 2、“今天,他们又来砸厂了,村支书也在
导语的类型——12 软(式)导语
3、采用的手法——
——常以描写式、反问式、仿写式、 悬念式、隐喻式、引语式、背景式等表 现形式出现。
——其中以描写、抒情、说明手法 最为常见。
导语的类型——13 软(式)导语
软(式)导语举例
导语的类型——14 软(式)导语
例1:喜讯
像雏燕轻快翻飞,像宝剑刺入碧水, 高敏在女子跳板跳水决赛中的精彩表演, 使中国又得一金。
泸县 农民工三个季度挣回20多亿元
本报讯(戴林)泸县农工办负责
人日前介绍,2008年前三季度,
泸县共培训农民工27000余人,全
县劳务开发输出转移31.69万人,
实现劳务经济20.59亿元,劳务输
出有力促进着农民增收。
导语的类型——8硬(式)导语(经济新闻)
泸县 农民工三个季度挣回20多亿元
近年来,泸县大搞农民工技术培训,形 成县、镇、村劳务输出管理体系,提高劳动 力转移率。政府根据市场需求,全方位打造 建筑、缝纫、电子电工等劳务品牌,并结合 泸县煤炭、酒业、化工机械等优势产业,做 强二线劳务品牌,采取技能化培训,极大提 升了泸县劳务形象。
例4:灾情
阳光心事重重地投射下来,在王朝
云家周围织成一些沉沉的缓缓游动的影
子。行走在大岩村福正塝社,一道道纵
横交错在公路、田地和房屋上的虬曲的
裂纹及其鲜鲜的崩塌面静默着提醒灾情,
让人沉重。
导语的类型——18 软(式)导语
例5:亮点宣传
落卜镇 村民生态养猪实现零排放
本报讯(戴瑜) “养了这么多头猪,一 点也不觉得圈舍有臭味,硬是安逸!”12月 11日,叙永县落卜镇大屯村六组大兴生态生 猪养殖场场主曾小兰手拿小喇叭,向一群前 来参观学习零排放生态养猪法的农户介绍自 己的做法时,参观的人群中不时发出这样的 赞叹。
隐去,但隐约中,那悲痛凝重的氛围依旧笼罩着 这个偏远大青山里的山村。
6月24日,在叙永县麻城乡寨和完全小学苗
族教师杨泽均下葬后的第3天,记者来到麻城乡
追寻杨泽均的足迹,走访他生前工作过的地方,
淌着热泪的师生、声音哽咽的乡邻,清晰地为我
们勾勒出一位优秀的山区人民教师“蜡炬成灰”
的光辉形象。
导语的类型——17 软(式)导语
导语的类型——9硬(式)导语
硬(式)导语的最大特征
开门见山、直截了当 高效传递新闻信息语的类型——10
二、软(式)导语
导语的类型——11 软(式)导语
1、定义——
人情味较浓,写得轻松活泼,易于引起读者阅
读兴趣的新闻。
2、适用对象——
时效性不是很强的 软新闻
导语的类型——15 软(式)导语
例2:悲伤事件1
鲜花、翠柏丛中,安放着中国共产 党党员金山同志的遗像。千余名群众今 天默默走进首都剧场,悼念这位人民的 艺术家。
——1982年7月16日新华社记者郭玲春)
导语的类型——16 软(式)导语
例3:悲伤事件2
群山静默,溪流低吟,灵堂已撤,诗墙依旧。
尽管当初挽幛如云、数百人挥泪的场景已经
场。”2002年元旦,李继彬略带哭腔地说。 3、一位年轻的科学家因为创造出了什么也没
有的东西于今天获得了1000元美金。
第三部分 导语的类型
导语的类型——1
一、硬(式)导语 二、软(式)导语 三、复合导语
导语的类型——2
(从写作风格来说的)
一、硬(式)导语
1、定义——
不事渲染,开门见山,以朴实的笔墨突出事实的价值;
2、适用对象——
时效性比较强的 硬新闻
导语的类型——3 硬(式)导语
3、硬(式)导语举例
导语的类型——4 硬(式)导语
例1:会议类——1
昨(1)日,省政协召开十届12次 主席会议。省政协主席陶武先主持会议, 省政协副主席晏永和、陈杰、解洪、曾 清华、黄润秋,秘书长吴果行出席会议。
(机械、呆板、枯燥)
3、“导语是新闻的生命所在。”——赫伯特·里德甚

第一部分 导语的定义
导语的定义——1
一、新闻导语的大众化定义——
以简要的文句,突出最重要、最新 鲜或最富有个性特点的事实,提示新闻 要旨,吸引读者阅读全文的消息的开头 部分。
导语的定义——2
二、时统宇对新闻导语的定义——
“以简练而生动的文字表述 新闻最重要内容,具有启发性或 诱惑力的消息的开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