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课程设计-单频小功率调幅接收机

合集下载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调幅发射机与接收机整机设计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调幅发射机与接收机整机设计

提供全套毕业论文,各专业都有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报告课题:调幅发射机与接收机整机设计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专业:通信工程姓名:组员: 5二零一四年十一月摘要本次课程设计,我们利用高频载波的克拉泼震荡电路产生正弦波,利用共集电极调幅电路进行调幅,产生AM调幅波。

然后将调幅波通过包络检波器进行包络检波,由于波形失真较严重,我们在后面添加了LC式集中选择性滤波器。

借助Multisum12.0仿真软件进行仿真。

得到了较理想的波形。

【关键词】Multisum AM波调制解调多级RC滤波器一.设计目的1.熟悉使用仿真软件Multisum12.0,掌握仿真操作;2.加深对通信电子线路设计的认识;3.加深对振荡器,调幅电路,解调的理解;4.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以及参数变化所带来的影响;二.设计的实现1.系统概述调幅波的设计可以分成两个主要的模块,高频载波信号采用了克拉泼震荡电路来产生;调幅电路由集电极调幅电路来产生。

克拉泼电路是西勒电路的进一步改进,提高了频率的稳定度,减少了外界的不稳定的因素,但是也存在少许误差。

集电极调制,调制信号控制集电极电源电压,以实现调幅。

优点,集电极效率高,晶体管获得充分的利用,缺点是,已调波的边频带功率由调制信号供给,因而需要大功率的调制信号源。

电路实现模块:如图调制信号集电极调制调幅波1、振荡电路原理分析:振荡电路一般分为两种工作原理,其一为反馈式振荡器,其二是负阻式振荡器,本实验中采用的是反馈式。

反馈型振荡器是由放大器和反馈网络组成的一个闭合环路。

它由放大器和反馈网络两大部分组成。

放大器通常以某种选频网络(如振荡回路)作负载, 是一种调谐放大器;反馈网络一般是由无源器件组成的线性网络。

其通过噪声产生起振,从而形成一个起振、非线性放大、反馈,再放大、最终趋于稳定的过程。

在该过程中需要满足三个条件,即起振条件,平衡条件以及稳定条件。

起振条件要求AF>1,且相位相反(πφφn F A 2=+)。

高频电子线路调频接收机课程设计(MC13135)

高频电子线路调频接收机课程设计(MC13135)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名称:高频电子线路设计题目:调频接收机姓名:系别:机电工程学院专业班级:电子信息0701指导教师:日期:2009-11.30~12.5调频接收机设计报告设计者:指导老师:一、调频接收机的主要技术指标调频接收机的主要技术指标有:1.工作频率范围接收机可以接受到的无线电波的频率范围称为接收机的工作频率范围或波段覆盖。

接收机的工作频率必须与发射机的工作频率相对应。

如调频广播收音机的频率范围为88~108MH,是因为调频广播收音机的工作范围也为88~108MHz 2.灵敏度在标准调制(如调制频率fΩ= kHz 、频偏△f m =kHz或25kHz、50 kHz、75 kHz )条件下,使接收机输出端为额定音频功率和规定信噪比的输入信号电平,称为灵敏度。

接受的输入信号电平越小,灵敏度越高。

调频广播收音机的灵敏度为50µV,3.中频选择性接收机6dB带宽和带外的抑制能力称为中额选择性,一般调频收音机的中频6dB带宽为±100kHz,±200kHz处的带宽抑制能应大于40dB手机中频6dB带宽为±5kHz,±10kHz处带外抑制能力应大于40dB。

4.中频抑制比接收机对输入信号为本机中频信号f I的抑制能力称为中频抑(IFR )IFR=20㏒(V IF/V S),式中,V S是输入灵敏度电平,V IF是使输出功率为额定值的输入中频信号电平,单位用dB(分贝)表示dB数越高,中频抑制能力越强。

5.镜相抑制比接收机对输入信号为镜象频率信号(f j)的抑制能力,称为镜像(IRR)IRR=20㏒(V j /V S)式中,V S是输入灵敏度电平,V j是使输出功率为额定值的输入镜像信号电平,单位用dB(分贝)表示dB数越高,镜相抑制能力越强。

镜像频比本振频频率高一个中频f I,它与本振频率f o之差仍等于中频f I,f j率fj=f o+f I=f S+2f I ,f S是接收机工作频率。

调幅接收机课程设计

调幅接收机课程设计

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的作用是:当接收信号较弱时,自动地将收音机的增益提高,使音量 加大;当接收信号较弱时,又自动地将增益降低,使音量减小。这样,靠自动控制增益的方 法,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由于接收信号强弱不同所造成的音量差别。
沈阳大学科技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说明书
(3)高频小信号放大电路
NO.3
图 3 放大器高频等效电路
课程设计说明书
调幅接收机 1.课程设计的目
(1)掌握调幅接收机各级电路的工作原理 (2)掌握调幅系统的调试过程及故障排除 (3)培养学生掌握电路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4)熟悉掌握所学知识
NO.1
2.设计方案论证 2.1 multisim 软件简介
Multisim 是加拿大图像交互技术公司(Interactive Image Technoligics 简称 IIT 公司)推出的 以 Windows 为基础的仿真工具,适用于板级的模拟/数字电路板的设计工作。它包含了电路原 理图的图形输入、电路硬件描述语言输入方式,具有丰富的仿真分析能力。 工程师们可以使用 Multisim 交互式地搭建电路原理图,并对电路行为进行仿真。Multisim 提炼了 SPICE 仿真的复杂内容,这样工程师无需懂得深入的 SPICE 技术就可以很快地进行捕 获、仿真和分析新的设计,这也使其更适合电子学教育。通过 Multisim 和虚拟仪器技术,PCB 设计工程师和电子学教育工作者可以完成从理论到原理图捕获与仿真再到原型设计和测试这 样一个完整的综合设计流程。
g b'e
I E mA S 1 rb'e 26
沈阳大学科技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说明书
由图 2 得出:并联谐振回路的总电导 g 的表达式为
2 2 2 g p1 g oe p2 g ie jwc

调频接收机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调频接收机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滤波器
根据接收信号的特性,设计合适的滤波器,滤除带外干扰和噪声,提 高接收信号的信噪比。
电路原理图及PCB设计
01
原理图设计
使用专业的电路设计软件,绘制详细的电路原理图,包括微控制器、射
频前端、模数转换器、滤波器、电源管理等部分的电路连接。
02 03
PCB设计
根据电路原理图,进行PCB布局布线设计,优化电路板性能,减小信号 干扰和损耗。同时,考虑散热、机械强度、可制造性等因素,确保电路 板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sizeof(float));
float* demodulated = (float*)malloc(length *
sizeof(float));
float* processed = (float*)malloc(length *
sizeof(float));
程序流程图及代码展示
• // 读取或生成调频信号数据(这里省略具 体实现)
Chapter
调试过程记录
调试前准备
熟悉接收机结构和工作原理,准备必要的测试仪器和工具,如示 波器、信号发生器、频率计等。
调试步骤
按照设计流程逐步进行调试,包括电源电路、本振电路、混频电 路、中放电路、解调电路等各个模块的调试。
调试记录
详细记录每个模块的调试结果,包括波形、幅度、频率等参数, 以便后续分析和优化。
03
硬件设计方案及实现

主要器件选型与参数设置
微控制器
选用高性能、低功耗的STM32F4系列微控制器,具有丰富的外设接 口和强大的处理能力,满足接收机复杂算法和实时性要求。
射频前端
采用高性能的射频芯片,支持宽频带接收,低噪声系数,高线性度, 确保接收信号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调频接收机高频课程设计报告

调频接收机高频课程设计报告

一. 设计目的:通过本课程设计与调试,提高动手能力,巩固已学的理论知识,能建立无线电调频接收机的整机概念,了解调频接收机整机各单元电路之间的关系及相互影响,从而能正确设计、计算调频接收机的单各元电路:输入回路、高频放大、混频、中频放大、鉴频及低频功放级。

初步掌握调频接收机的调整及测试方法。

二.调频接收机的主要技术指标调频接收机的主要技术指标有:1.工作频率范围接收机可以接受到的无线电波的频率范围称为接收机的工作频率范围或波段覆盖。

接收机的工作频率必须与发射机的工作频率相对应。

如调频广播收音机的频率范围为88~108MH,是因为调频广播收音机的工作范围也为88~108MHz 2.灵敏度接收机接收微弱信号的能力称为灵敏度,通常用输入信号电压的大小来表示,接收的输入信号越小,灵敏度越高。

调频广播收音机的灵敏度一般为5~30uV。

3.选择性接收机从各种信号和干扰中选出所需信号(或衰减不需要的信号)的能力称为选择性,单位用dB(分贝)表示dB数越高,选择性越好。

调频收音机的中频干扰应大于50dB。

4.频率特性接收机的频率响应范围称为频率特性或通频带。

调频机的通频带一般为200KHz。

5.输出功率接收机的负载输出的最大不失真(或非线性失真系数为给定值时)功率称为输出功率。

三.调频接收机组成图3-1 频接收机的组成一般调频接收机的组成框图如图3-1所示。

其工作原理是:天线接受到的高频信号,经输入调谐回路选频为f1,再经高频放大级放大进入混频级。

本机振荡二极管环形混频电路图 4-2 二极管环形混频电路( a )原理电路( b )等效电路A 、原理电路及其等效电路:如图4-2 ( a )、( b )所示。

对于图4-2( a )所示电路,通常将信号输入端口称之为 R 端口,本振电压输入端口称之为 L 端口,中频输出信号端口称之为 I 端口。

需要说明的是:二极管双平衡组件用作双边带调制电路时,由于变压器的低频响应差,调制信号一般必须加到 I 端口,载波信号加到 R 端口,所需双边带信号从 L 端取出。

实验九小功率调频制高频发射机接收机的设计与实验

实验九小功率调频制高频发射机接收机的设计与实验

2.实验电路见前几节内容
3.发射机技术指标:
• 载波中心频率 • 调制频率
fo=10MHz F=1KHz
或话音最大频偏 • 发射机输出功率 • 强弱度效率 • 电源电压
Δ fm≥50KHz PL≥100mW(RL=75Ω ) η ≥ 60% 12V
调频接收机设计指标要求
• 接收载频 • 接收机灵敏度 • 输出功率
4.基本命题
f0=10MHz ≤5mV
≥100mW(负载8Ω )
调频振荡器的调整及技术指标的测试
• 调整振荡器的工作电流为1~3mA,在输出端用示波 器观察波形,使波形无失真,调整回路参数使振荡 器的中心频率fo=10MHz。
• 测量电源电压变化对振荡器频率的影响。
• 测量负载变化对振荡器频率的影响。
的1V以上的电压.
功率放大器的调整及主要技术指标的测试
• 测量功率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当激励电压Ui=0时, 记下Uco、Ueo、Ub的直流电压及Ico。
• 对放大器进行调谐 当激励电压Ui=0.8V左右,调整回路电容使输
出电压Ub最大或Ico最小,并记下此时的Uco、 Ueo、Ubo及Ico、负载上的电压UL(RL=75Ω )。 并分析功率放大器工作在那一类?
TC9307,TC9316等。
测试条件:VCC=12V,Ub=1V左右,fo=10MHz 当回路在调谐的情况下,改变RL,测出对应的 Ico、UL值,计算输出功率,输入功率Po和效率。 • 观察调频信号的解调过程
利用鉴频实验板与调频发射机连接,连接图如
图1所示。
a.画出UΩ 、UA、UB 的波形。 b.改变UΩ 的大小,测出UB不失真的最大对应及 对应的UΩ 值。 c.改变UΩ 的频率下,观察UB的变化,得出什么 结论?

高频频率接收机课程设计

高频频率接收机课程设计

高频频率接收机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高频频率接收机的基本原理,掌握其组成部分及功能;2. 学会使用相关的电子元件和测试仪器,进行高频频率接收机的搭建与调试;3. 掌握高频频率接收机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及改进方法。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高频频率接收机的搭建与调试;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3.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学会与他人共同分析和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子工程领域的兴趣,激发其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实验数据的真实性;3. 引导学生关注高频频率接收机在我国科技发展中的应用,增强国家荣誉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电子技术实践课程,结合理论知识,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子技术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好奇心。

教学要求:教师需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践,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后续相关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理论知识:- 高频频率接收机的基本原理与组成;- 高频信号的特点及其接收与处理方法;- 常用高频元件的原理与选型。

2. 实践操作:- 高频频率接收机的搭建与调试;- 测试仪器的使用与维护;- 接收机性能的优化与改进。

3. 应用拓展:- 高频频率接收机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 现代高频接收技术的发展趋势;- 接收机在通信、导航、遥控等领域的应用。

教学大纲安排如下:第一周:高频频率接收机基本原理及组成;第二周:高频信号特点及接收处理方法;第三周:常用高频元件原理与选型;第四周:高频频率接收机的搭建与调试;第五周:测试仪器使用与维护;第六周:接收机性能优化与改进;第七周:高频频率接收机应用案例分析;第八周:现代高频接收技术发展趋势及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高频电子线路调频接收机课程设计

高频电子线路调频接收机课程设计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名称:高频电子线路设计题目:调频接收机姓名:系别:机电工程学院专业班级:电子信息0701指导教师:日期:2009-11.30~12.5调频接收机设计报告设计者:指导老师:一、调频接收机的主要技术指标调频接收机的主要技术指标有:1.工作频率范围接收机可以接受到的无线电波的频率范围称为接收机的工作频率范围或波段覆盖。

接收机的工作频率必须与发射机的工作频率相对应。

如调频广播收音机的频率范围为88~108MH,是因为调频广播收音机的工作范围也为88~108MHz 2.灵敏度在标准调制(如调制频率fΩ= kHz 、频偏△fm=kHz或25kHz、50 kHz、75kHz )条件下,使接收机输出端为额定音频功率和规定信噪比的输入信号电平,称为灵敏度。

接受的输入信号电平越小,灵敏度越高。

调频广播收音机的灵敏度为50µV,3.中频选择性接收机6dB带宽和带外的抑制能力称为中额选择性,一般调频收音机的中频6dB带宽为±100kHz,±200kHz处的带宽抑制能应大于40dB手机中频6dB带宽为±5kHz,±10kHz处带外抑制能力应大于40dB。

4.中频抑制比接收机对输入信号为本机中频信号f I的抑制能力称为中频抑(IFR )IFR=20㏒(V IF/V S),式中,V S是输入灵敏度电平,V IF是使输出功率为额定值的输入中频信号电平,单位用dB(分贝)表示dB数越高,中频抑制能力越强。

5.镜相抑制比接收机对输入信号为镜象频率信号(f j)的抑制能力,称为镜像(IRR)IRR=20㏒(V j/V S)式中,V S是输入灵敏度电平,V j是使输出功率为额定值的输入镜像信号电平,单位用dB(分贝)表示dB数越高,镜相抑制能力越强。

镜像频率fj比本振频频率高一个中频f I,它与本振频率f o之差仍等于中频f I,f j =f o+f I=f S+2f I ,f S是接收机工作频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引言 (1)第一章系统框图及整体思路 (2)1.1 系统框图 (2)1.2 设计整体思路 (2)1.3 各个模块简介 (3)1.3.1 输入回路 (3)1.3.2 高频放大 (3)1.3.3 本机振荡 (4)1.3.4 混频 (4)1.3.5 中频放大 (5)1.3.6 同步检波和AGC控制 (5)1.3.7 功放级 (5)第二章部分单元电路设计分析 (6)2.1 变频电路 (6)2.1.1 变频电路的组成 (6)2.1.2 本机振荡 (7)2.1.3 混频 (9)2.2 检波电路 (11)第三章仿真与调试 (12)3.1 总电路仿真 (12)3.2 已调信号波形 (13)3.3 混频器输出波形 (13)3.4 包络检波 (14)3.5 同步检波 (14)总结与体会 (15)参考文献 (16)引言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无线电的传输和接收占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无线电电子技术领域在迅速扩大,信息的传输与处理时它的主要内容。

此次课程设计是主要针对无线电信号的接收模块------设计一个单频小功率调幅接收机。

把电信号通过一系列的变化,转换成人们可以听到的声音信号。

接收机原理就是把从天线接收到的高频信号经检波还原成音频信号,变成音波。

接收机可以接受到的无线电波的频率范围称为接收机的工作频率范围或波段覆盖。

接收机的工作频率必须与发射机的工作频率相对应。

本振信号与接受到的高频调幅信号在变频器内经过混频作用,得到一个与接受信号调制规律相同的固定中频调幅信号。

该中频调幅信号经中频放大后,送入检波器,把原音频信号解调出来,并滤除残余中频分量,再由低频功率放大后推动扬声器发出声音。

此次设计对本机振荡和混频做了比较详细的介绍。

它采用混频方式,可大大提高接收机的性能,因为设计和制作增益高, 选择性好, 工作频率较原载频低的固定中频放大器比较容易。

本地振荡电路的输出是接收机的载波信号源,要求它的振荡频率应该十分的稳定。

本机振荡器(由变频级本身产生一个等幅的高频信号)产生的高频等幅振荡电流也送入混频器。

通常本机振荡的频率高于外来信号的频率,而且高出的数值要保持一定值,即中频频率。

中频放大级电路时指变频输出至检波之间的电路,其性能的优劣影响收音机的灵敏度,选择性和频率特性等指标。

乘积性同步检波电路采用工作稳定,调节方便的模拟乘法器MC1496构成解调电路,电路结构简单,工作稳定性好,不已失真。

设计的内容由Systemview软件进行仿真。

Systemview是一个信号级的系统仿真软件,主要用于电路与通信系统的设计、仿真,是一个强有力的动态系统分析工具,能满足从数字信号处理、滤波器设计、直到复杂得通信系统等不同层次的设计、仿真要求。

第一章系统框图及整体思路1.1 系统框图图一调幅接收机组成原理框图1.2 设计整体思路在通信系统中,收、发两地一般相距甚远,信号经过信道传输,受到很大衰减,到达接收端的高频信号电平多在微伏数量级。

因此,必须先将微弱信号进行放大再解调。

在解调过程中,混频电路起频率变换的作用,其输入是各种不同载频的高频已调波信号和本机震荡信号,输出是一种载频较低而且固定(习惯上称此载频为中频)的高频已调波信号(习惯上称此信号为中频信号);而中频放大器由于工作频段较低而且固定,其性能可以做得很好,从而达到满意的接收效果。

天线接受到的高频信号经输入回路送至高频放大器,输入回路选择接收机工作频率范围内的信号,高频放大电路将输入信号放大后送至混频电路。

本振信号是频率可变的信号源,本振输出也送至混频电路,再送至中频放大,中频放大器输出送至解调电路。

解调器输出为低频信号,低频功放电路将解调后的低频信号进行功率放大,推动扬声器工作。

1.3 各个模块简介1.3.1 输入回路输入回路应使在天线上感应到的有用信号在接收机输入端呈最大值。

在设定回路的LC参数时,应使L值增大。

因为Q=WOL/R ( R为回路电阻,由回路中电感绕线电阻和电容引线电阻形成),Q值越大,回路的选择性越好。

但电感值也不能太大,电感值大则电容值就应小,电容值太小则分布电容就会影响回路的稳定性,一般取C>>C ie ( C ie为高频放大电路中晶体管的输入电容)。

图二输入回路电路原理图1.3.2 高频放大因从谐振回路耦合过来的信号太微弱,所以必须要将输入信号进行选频放大,这里属于高频的范畴,采用高频小信号电路和分析方法。

考虑到小信号放大电路的稳定性,采用共射—共基极级联放大器。

单级并在工作频率下的放大倍数A uo= V o/V i = -P1P2Y fe / g∑= -P1P2Y fe / (g p+P12g oe+P22g ie)具体电路图如下:图三高频小信号放大器1.3.3 本机振荡本机振荡电路的输出是接收机的载波信号源,要求它的振荡频率应该十分的稳定。

本机振荡器(由变频级本身产生一个等幅的高频信号)产生的高频等幅振荡电流也送入混频器。

通常本机振荡的频率高于外来信号的频率,而且高出的数值要保持一定值,即中频频率。

1.3.4 混频混频电路的作用在于将不同载频的高频已调波信号变换为同一个固定载频(一般称为中频)的高频已调波信号, 而保持其调制规律不变。

1.3.5 中频放大中频放大级器的作用似放大经过变频后的465kHz中频信号,然后将放大的中频信号送出检波器。

中放级核心元器件是三极管BG2、BG3,采用中频变压器B4耦合。

电路中R3、R4构成一个AGC自动增益控制回路,以保证远近电台能获得相同的增益值。

1.3.6 同步检波和AGC控制检波器将原来调制的高频音频信号检波后产生音频信号和直流分量。

音频信号送出到功放级放大,直流信号用于音量的AGC控制。

检波级由BG3的发射结、C5和Rp的作用是将广播电台发送的双边带调幅信号进行单导电。

而C5、Rp组成,作用分别是通过中频电流和低频电流,也就是利用C5对于不同频率信号的阻抗不同而达到将中频信号和音频信号分离的目的,从而达到检波效果。

检波出来的音频信号经C6耦合到功放级。

1.3.7 功放级它将中频信号经检波后得到音频信号,再经功率放大级后放大,然后推动扬声器发出声音。

功放级由前置放大级BG4和推挽功放级BG5、BG6组成。

电阻R6和C8组成自举电路,目的是向混频级、中放级提供稳定的直流工作电压,同时电容C8起着滤除直流电池的躁动带来的干扰信号的作用。

第二章部分单元电路设计分析2.1 变频电路2.1.1 变频电路的组成变频电路的结构框图及工作波形如图四所示:图四变频电路的结构框图由结构框图可以看出变频电路由本机振荡器、混频器及中频选频回路(滤波器)三部分组成。

在变频中,混频器的输入信号由高频调幅信号Us与本机振荡器产生的高频等幅振荡信号UL两部分组成,两部分信号在混频器中进行混频,并送入中频选频回路,经中频选频回路选出中频信号Ui,再把Ui送入中频放大电路进行放大。

2.1.2 本机振荡石英晶体振荡器是利用石英晶体(二氧化硅的结晶体)的压电效应制成的一种谐振器件,它的基本构成大致是:从一块石英晶体上按一定方位角切下薄片(简称为晶片,它可以是正方形、矩形或圆形等),在它的两个对应面上涂敷银层作为电极,在每个电极上各焊一根引线接到管脚上,再加上封装外壳就构成了石英晶体谐振器,简称为石英晶体或晶体、晶振。

若在石英晶体的两个电极上加一电场,晶片就会产生机械变形。

反之,若在晶片的两侧施加机械压力,则在晶片相应的方向上将产生电场,这种物理现象称为压电效应。

当晶体不振动时,可把它看成一个平板电容器称为静电电容C,一般约几个PF到几十PF。

当晶体振荡时,机械振动的惯性可用电感L来等效。

一般L的值为几十mH 到几百mH。

晶片的弹性可用电容C来等效,C的值很小,一般只有0.0002~0.1pF。

晶片振动时因摩擦而造成的损耗用R来等效,它的数值约为100Ω。

从石英晶体谐振器的等效电路可知,它有两个谐振频率,即(1)当L、C、R支路发生串联谐振时,它的等效阻抗最小(等于R)。

串联揩振频率用fs表示,石英晶体对于串联揩振频率fs呈纯阻性,(2)当频率高于fs时L、C、R支路呈感性,可与电容C。

发生并联谐振,其并联频率用fd表示。

根据石英晶体的等效电路,可定性画出它的电抗—频率特性曲线如图2e所示。

可见当频率低于串联谐振频率fs或者频率高于并联揩振频率fd时,石英晶体呈容性。

仅在fs<f<fd极窄的范围内,石英晶体呈感性。

晶振的主要参数有标称频率,负载电容、频率精度、频率稳定度等。

不同的晶振标称频率不同。

本地振荡电路的输出是接收机的载波信号源,要求它的振荡频率应该十分的稳定。

本机振荡器(由变频级本身产生一个等幅的高频信号)产生的高频等幅振荡电流也送入混频器。

通常本机振荡的频率高于外来信号的频率,而且高出的数值要保持一定值,即中频频率。

一般的LC振荡电路,其日频率稳定度约为10-2----10-3,晶体振荡电路的Q值可达数万,其日频率稳定度可达10-5---10-6.因此,本机振荡电路采用晶体振荡器。

本地振荡产生的信号用于和高频信号进行混频。

混频是要求要10.465MHz的本振信号,在4MHz的晶振的后面需要采用一个倍频器。

这里先做一个5.232MHz的振荡器,把晶振当做电感用,这样刚好把电路的振荡频率做高那么一点点,让其刚好谐振在5.232MHz的频率,所以这个振荡器为并联型晶体振荡器,具体电路如图三所示。

输出的频率决定于晶振的频率,但可以调节C4来微调振荡频率。

在调试时就可以调节C4,使电路的输出频率为5.232MHz 。

后面的Q1是射极跟随器,用以改变阻抗,提高带负载的能力。

图五本机振荡电路原理图2.1.3 混频在通信接收机中, 混频电路的作用在于将不同载频的高频已调波信号变换为同一个固定载频(一般称为中频)的高频已调波信号, 而保持其调制规律不变。

例如, 在超外差式广播接收机中, 把载频位于535 kHz ~1605kHz 中波波段各电台的普通调幅信号变换为中频为465kHz 的普通调幅信号, 把载频位于88 MHz ~10.8MHz 的各调频台信号变换为中频为10.7MHz 的调频信号, 把载频位于四十几兆赫至近千兆赫频段内各电视台信号变换为中频为38 MHz 的视频信号。

由于设计和制作增益高, 选择性好, 工作频率较原载频低的固定中频放大器比较容易, 所以采用混频方式可大大提高接收机的性能。

图六 混频电路原理图图七 普通调幅信号混频频谱图(a) 混频前; (b) 混频后u (t )c L (a )(b )I L c混频器为了更好的为下一级设计,所以要将高频信号变为恒定的中频信号,即要将高频信号和本地振荡的信号进行混频,这样有利于下一级的调试。

混频也是频谱搬移电路,可以采用乘法器来实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