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外差式调幅收音机
组装超外差式调幅收音机

任务2 电路识读 • 中夏牌S66E型六管超外差式调幅收音机电路原理图如图
6-2所示。
5
6
1.无线电广播的发射与接收 (1)无线电波 (2)无线电波的传播 ①地面波传播(表面波传播) ②天波传播 ③空间波传播(直线传播) (3)无线电波的发射
7
(4)无线电波的接收 • 理论上讲,接收与发射是一个相反的过程,如图6-5所
10
(4)检波和自动增益控制电路 • 检波和自动增益控制(AGC)电路见表6-7。 (5)前置低放电路 • 从检波电路输出的音频信号很弱,不能推动扬声器正常
工作,为了获得较大的增益,就由前置低放电路对音频 信号进行放大,以满足推动末级功率放大器的输入信号 强度见表6-8。
11
(6)功率放大器(OTL电路) • 功率放大电路不仅将前置低放电路送来的音频信号再次
16
②静态调试 • 三极管的工作状态是否合适,会直接影响整机的性能,
严重时甚至使整机不能工作。静态调试主要是指对各三 极管的集电极静态电流IC的调整,电路原理图中有“×” 的地方为电流表接入处,线路板上留有A、B、C、D四个 测量电流的缺口。
17
③动态调试 • 收音机的动态调试有波形的测试(包括低频放大部分的
项目六 组装超外差式调幅收音机
1
项目描述
• 收音机是一种普及率很高的典型电子整机设备,它能将 广播电台以电磁波形式发射的广播信号接收下来,处理 后还原出声音。
• 本项目通过对中夏牌S66E型六管超外差式调幅收音机 的组装,来学习电位器、可变电容器等元器件的性能、 应用、质量检测,以及识读、装接、调试、维修该电路 的基本方法。了解相应电子产品的装配过程,熟悉整机 的装配工艺,提高实践技能,增加理论知识。
超外差式调幅收音机的设计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

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汇报书课程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目:超外差式调幅收音机系(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目录1 引言 (1)2 设计目旳及规定 (1)3 超外差调幅接受机旳设计 (1)3.1 超外差式调幅接受机旳原理 (1)3.2 输入回路设计 (2)3.3 本振回路设计 (3)3.4 混频电路设计 (4)3.5 中频放大电路设计 (5)3.6 检波电路设计 (6)3.7 前置低频电压放大电路设计 (7)3.7 功放电路设计 (8)3.8 超外差调幅接受机旳总电路 (9)4 心得体会 (11)参照文献 (11)超外差调幅接受机1 引言这学期开了一门课,《高频电子线路》,通过这门课我对无线电通信旳理论知识有了一定旳理解和认识。
为了深入增强对电子技术旳理解,通过课程设计,我学会查寻资料、比较方案;学会了一点通信电路旳计算,也能深入提高分析处理实际问题旳能力。
低频信号有效旳发射出去需要通过高频信号调制,运用高频信号作为载波,对信号进行传递,可以用不一样旳调制方式。
在无线电广播中可分为调幅制、调频制两种调制方式。
目前调频式或调幅式收音机,一般都采用超外差式,它具有敏捷度高、工作稳定、选择性好及失真度小等长处。
这次课程设计我选用了超外差式收音机旳设计。
2设计目旳及规定(1)目旳:①基本掌握调幅接受机各功能模块旳基本工作原理。
②巩固掌握电路设计旳基本思想和措施。
③提高分析问题、发现问题和处理问题旳能力。
(2)规定:①学会将接受旳一般调幅信号转化为固定旳中频信号(465kHz)。
②能对中频信号进行放大。
调幅超外差收音机原理

简称调频) 频率调制 (简称调频 简称调频
调频制无线电广播多用超短波(甚高频)无线电波传送信号, 使用频率约为87MHz-108MHz,主要靠空间波传送信号。 目前,地面的广播电视分做VHF(甚高频或称米波)和UHF(特 高频或称分米波)两个频段。在我国,VHF频段电视使用的 频率范围是48.5MHz-300MHz,划分成1-12频道,UHF频段 使用的频率范围是470MHz-956MHz,划分成:3-68频道。 它们基本上都是靠空间波传播的。国际上规定的卫星广 播电 视有6个频段,主要频段是12kMHz,也是靠空间波传播。 调频(FM)广播频率是在VHF波段中划分出的一段,规定 专门用于广播。 电视信号的传播也采用调频方式,由于原理相近,因此可将 调频收音机接收头作部分改动,使得收音机不仅能覆盖87— 108MHz波段,还能达到更低频率或更高频率,这样就能接 收到电视伴音。
第二节 调制
将音频信号加载在高频载波信号(通常用正 弦波)上,经过高频放大后,通过天线发送 出去,就形成无线电广播。 音频信号加载到载波信号上的过程,称为调 制。根据调制方式不同,分成调幅(AM)和 调频(FM)。
一、调幅(AM) 调幅( )
调幅:是使载波的振幅随着调制信号的变化规律而变化; 设调制信号为 U (t)=U mcos t 载波信号为 UC(t)=Ucmcosωct 调幅波的表示为: UAM(t)=Umo(1+macos t)cosωct 它保持着高频载波的频率特性,调幅波振幅的包络变化 规律与调制信号的变化规律一致。
第四节 收音机工作原理
一、调幅(AM)工作原理 调幅 工作原理 调幅收音机由输入回路、本振回路、混频电路、检 波电路、自动增益控制电路(AGC)及音频功率放大电 路组成,本振信号经内部混频器,与输入信号相混合。 混频信号经中周和455kHz陶瓷滤波器构成的中频选择回 路得到中频信号。至此,电台的信号就变成了以中频 455kHz为载波的调幅波。如图所示。
S66D六管超外差式调幅收音机实习报告

S66D型六管超外差式接收机实习报告专业:电子信息工程设计者:何莉学号: 09042329实习日期: 2012年6月实训报告一、实训内容1. 学习识别简单的电子元件与电子线路;2. 掌握手工电烙铁的焊接技术,能够独立的完成简单电子产品的安装和焊接。
熟悉电子产品的安装工艺的生产流程。
3. 学习并掌握收音机的工作原理;4. 根据电路图进行S66E超外差式中波调幅收音机的焊接,并掌握其调试方法。
二、实训器材1. 220V/50Hz交流电源。
2. 电烙铁3. 螺丝刀、镊子、万用表等必备工具4. S66E超外差式中波调幅收音机全套组建5. 两节5号电池三、工作原理图1是S66D型六管超外差式收音机的原理电路图。
为了分析方便,它的工作过程可以画成如图2所示。
具体原理分析如下。
图1 S66D型六管超外差式收音机的原理电路图图2 S66D型六管超外差式收音机的方框图1. 输入调谐电路输入调谐电路由双连可变电容器的CA和T1的初级线圈Lab组成,是一并联谐振电路,T1是磁性天线线圈,从天线接收进来的高频信号,通过输入调谐电路的谐振选出需要的电台信号,电台信号频率是f=1/2πLabCA,当改变CA时,就能收到不同频率的电台信号。
2. 变频电路本机振荡和混频合起来称为变频电路。
变频电路是以VT1为中心,它的作用是把通过输入调谐电路收到的不同频率电台信号(高频信号)变换成固定的465KHz的中频信号。
VT1、T2、CB等元件组成本机振荡电路,它的任务是产生一个比输入信号频率高465KHz的等幅高频振荡信号。
由于C1对高频信号相当短路,T1的次级Lcd的电感量又很小,对高频信号提供了通路,所以本机振荡电路是共基极电路,振荡频率由T2、CB控制,CB是双连电容器的另一连,调节它以改变本机振荡频率。
T2是振荡线圈,其初次绕在同一磁芯上,它们把VT1的等电极输出的放大了的振荡信号以正反馈的形式耦合到振荡回路,本机振荡的电压由T2的初级的抽头引出,通过C2耦合到VT1的发射极上。
超外差调幅收音机的安装与调试

超外差调幅收音机的安装与调试一、实训知识要点与操作技术要点:1、超外差调幅收音机的工作方框图:2、HX108-2七管半导体收音机电路原理图与装配图:3、HX108-2七管半导体收音机电路工作原理:(1)、输入回路:输入回路也叫调谐回路,它由磁棒天线、调谐线圈和C1-A 组成。
磁棒具有聚集无线电波的作用,并在变压器B1 的初级产生感应电动势;同时也是变压器B1 的铁芯。
调谐线圈与调谐电容C1-A 组成串联谐振电路,通过调节C1-A,使串联谐振回路的谐振频率与欲接收电台的信号频率相同,这时,该电台的信号将在串联谐振回路中发生谐振,使B1 初级两端产生的感生电动势最强,经B1 耦合,将选择出的电台信号送入变频级电路。
由于其它电台的信号及干扰信号的频率不等于串联谐振回路的谐振频率,因而在B1 初级两端产生的感生电动势极弱,被抑制掉,从而达到选择电台的作用。
对调谐回路要求效率高、选择性适当、波段覆盖系数适当,在波段覆盖范围内电压传输系数均匀。
(2)、变频级:变频级是由一只晶体管V1同时起本振和混频作用的自激式变频电路。
它的作用是把所接收的已调高频信号与本级振荡信号进行变频放大,得到465kHz 固定中频。
它由变频电路、本振电路和选频电路组成。
变频电路是利用了三极管的非线性特性来实现混频的作用,因此变频管静态工作点选得很低,让发射结处于非线性状态,以便进行频率变换。
由输入调谐回路选出的电台信号f1 经B1 耦合进入变频放大器V1 的基极,同时本振电路的本振信号f2(f2=f1+465kHz)经C3 耦合进入混频放大器V1 的发射极,f1 与f2 在混频放大器V1 中实现混频,在V1 集电极输出得到一系列新的混频信号,其中只有f2-f1=465kHz 的中频信号可以通过B3 中周的选频电路(并联谐振)并得到信号放大,其他混频信号被抑制掉。
本振电路是一个共基极自激振荡电路,B2 的初级线圈与C1-B 组成并联谐振回路,经V1 放大的本振输出信号通过B2 次级耦合到初级,形成正反馈,实现自激振荡,得到稳幅的f2 本振信号。
咏梅833A型超外差式收音机

超外差式收音机的装调实训一、实验目的1.熟悉常用焊接工具的使用、其维护及其修理;2.掌握电烙铁的焊接技术,能够独立的完成简单电子产品的安装与焊接,并熟悉其工艺的生产流程;3.熟悉常用电子器件的类别、型号、规格、性能及其使用范围,能查阅有关的电子书籍;4.能够识别和筛选常用的电子器件,并且能够熟练使用数字万用表;5.了解电子产品的焊接、调试与维修。
二、实验要求1.会分析收音机电路图;2.对照收音机原理图能看懂印制电路版图和接线图;3.认识电路图上的各种元器件的符号,并与实物相对照;4.会测试各种元器件的主要参数;5.按照工艺要求进行产品的安装和焊接;6.按照技术指标对产品进行调试。
三、实验内容1.标准超外差式调幅收音机简介标准超外差式调幅收音机一般为六管收音机,采用全硅管线路,具有机内磁性天线,收音效果良好,并设有外接耳机插口。
2.咏梅833A型超外差式收音机的技术指标频率范围:535——1605kHz四、实验步骤3.用万用表检测内阻来判断输出、输入变压器绕组;4.对元器件的引线进行镀锡处理;5.检查印制板的铜箔线条是否完好。
6.安装元器件元器件的安装质量及顺序直接影响整机的质量与成功率,合理的安装需要思考和经验。
注意:安装时,所有电阻采用立式焊接,双联、振荡线圈、中周、(输入/输出)变压器等要紧贴电路板焊接,所有元器件的高度不得高于中周的高度。
7.收音机的检测和调试对组装的收音机的通电检测调试,了解一般电子产品的生产调试过程,学习调试电子产品的方法。
咏梅833A型超外差式收音机的电路原理图如下图所示。
收音机的检测调试步骤如下:①电前的检测:检查焊接质量是否达到要求,特别注意检查各电阻的阻值是否与图纸所示位置相同,电解电容是否有接反的情况,以及各三级管和二极管是否有极性焊错的情况。
②收音机在通电后,必须检查电源有无输出电压(3V)以及引出线的正负极是否正确,同时要检查天线线圈是否接反或者接错。
⑵通电后的初步检测将收音机接入电源,要注意电源的正、负极性,将频率盘拔到530KHz 附近的无台区,将收音机开关打开,分别测量三极管BG1——BG7的e、b、c 三个电极对地的电压值(即静态工作点)。
收音机原理HX108-2

超外差式收音机原理
超外差调幅制(AM )收音机的组成
信 号 接
混 频 放
中 放
中
检
放
波
前 置 放
功 率 放
收
大
1
2
大
大
扬 声 器
本振 电路
AGC 控制
HX108-2调幅(AM)收音机原理图
混频电路 选频电路
输入调谐回路 混频三极管
前置放大电功路放电路 检波电路
AG本C振自回动路增益控制 中频放大电路
(3) 强信号输入时 当收音机接收较强信号电台的广播时,中放电路输 出信号的幅度较大,检波后产生的UAGC也较大。当负极性的UAGC经R8送 至V2的基极时,将使V2的基极电压下降、基极电流减小。由于UAGC较大 ,IC2将在0.4mA的基础上大幅度下降,使第一级中放管β值减小,第一级 中放电路的增益随之减小,检波电路输出的音频信号电压幅度基本维持在 额定值,不致有明显的增大。
组成
中频放大电路一般由两级中频放大器组成,每级中频放大器的前面及后面均设 有465kHz的中频选频回路,以便对中频信号进行放大和选频。第一级中频放大器的 输入信号是来自变频级的中频信号,第二级中频放大器的输出信号经第三中频变压 器的耦合送入检波器进行解调。
三、中频放大电路
偏置电阻
中放管
AGC控制反馈电阻
由变压器B1的初级即调谐线圈与调 谐电容C1A组成串联谐振电路,当感应电 动势的频率与谐振频率相同时,回路中 电流最大,变压器B1的初级两端的电压 最大,起到选频的作用。
调节C1-A,使串联谐振回路的谐振频率与欲接收电台的信号频率相同,这时,该电台的信号将 在串联谐振回路中发生谐振,使B1初级两端产生的感生电动势最强,经B1耦合,将选择出的电台 信号送入变频级电路。由于其它电台的信号及干扰信号的频率不等于串联谐振回路的谐振频率,因
超外差式调幅收音机

超外差调幅收音机学号:**********姓名:***专业班级:电子093目录1 前言 (1)2电路原理 (1)3调幅半导体收音机的工作原理 (2)3.1调幅的过程 (2)3.2调幅收音机的工作原理 (3)4各电路模块设计及原理分析 (3)4.1输入回路 (4)4.2变频级回路 (4)4.3中频放大及检波回路 (6)4.4低放级回路 (7)4.5功率放大回路 (8)5 收音机的调试 (8)5.1调整三极管的静态工作点 (8)5.1.1.三极管静态工作点的选取 (8)5.1.2.静态工作点调整前的检查 (9)5.1.3.静态工作点的测量与调整 (9)5.2中频频率调整 (9)5.3接收频率范围的调整 (10)1前言本学期学习了《高频电子线路》这门课程,对无线电通信的理论知识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认识。
此外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已渗透到电子系统和专用集成电路设计的各个环节,个中软件应用到电子设计,使电路的设计,调整和改进更加高效便捷。
低频信号有效的发射出去需要经过高频信号调制,利用高频信号作为载波,对信号进行传递,可以用不同的调制方式。
在无线电广播中可分为调幅制、调频制两种调制方式。
目前调频式或调幅式收音机,一般都采用超外差式,它具有灵敏度高、工作稳定、选择性好及失真度小等优点。
这次课程设计我选用的是超外差式调幅收音机。
2电路原理图2.1 超外差调幅收音机基本原理方框图超外差调幅收音机基本原理:空间有许许多多电台发送的电磁波,它们都有自己的固定频率,收音机通过天线和由电感线圈和可变电容器组成的谐振电路(称调谐电路)来选择性的接收所需高频信号。
由调谐电路选择出的所需要的电台信号是已调幅的高频信号,并且十分微弱,需要先经过高频小信号放大器进行放大处理,再经过变频器(混频器和本振)将高频信号变为频率为465KHz的中频信号,这是超外差式收音机的核心部分,由于它是调制信号,喇叭无法将这种信号直接还原成声音,因此,必须从高频信号中把音频信号分离出来,这个分离过程称为解调,或检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外差调幅收音机学号:**********姓名:***专业班级:电子093目录1 前言 (1)2电路原理 (1)3调幅半导体收音机的工作原理 (2)3.1调幅的过程 (2)3.2调幅收音机的工作原理 (3)4各电路模块设计及原理分析 (3)4.1输入回路 (4)4.2变频级回路 (4)4.3中频放大及检波回路 (6)4.4低放级回路 (7)4.5功率放大回路 (8)5 收音机的调试 (8)5.1调整三极管的静态工作点 (8)5.1.1.三极管静态工作点的选取 (8)5.1.2.静态工作点调整前的检查 (9)5.1.3.静态工作点的测量与调整 (9)5.2中频频率调整 (9)5.3接收频率范围的调整 (10)1前言本学期学习了《高频电子线路》这门课程,对无线电通信的理论知识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认识。
此外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已渗透到电子系统和专用集成电路设计的各个环节,个中软件应用到电子设计,使电路的设计,调整和改进更加高效便捷。
低频信号有效的发射出去需要经过高频信号调制,利用高频信号作为载波,对信号进行传递,可以用不同的调制方式。
在无线电广播中可分为调幅制、调频制两种调制方式。
目前调频式或调幅式收音机,一般都采用超外差式,它具有灵敏度高、工作稳定、选择性好及失真度小等优点。
这次课程设计我选用的是超外差式调幅收音机。
2电路原理图2.1 超外差调幅收音机基本原理方框图超外差调幅收音机基本原理:空间有许许多多电台发送的电磁波,它们都有自己的固定频率,收音机通过天线和由电感线圈和可变电容器组成的谐振电路(称调谐电路)来选择性的接收所需高频信号。
由调谐电路选择出的所需要的电台信号是已调幅的高频信号,并且十分微弱,需要先经过高频小信号放大器进行放大处理,再经过变频器(混频器和本振)将高频信号变为频率为465KHz的中频信号,这是超外差式收音机的核心部分,由于它是调制信号,喇叭无法将这种信号直接还原成声音,因此,必须从高频信号中把音频信号分离出来,这个分离过程称为解调,或检波。
在收音机中,检波是由半导体器件二极管或三极管来完成。
调幅的高频信号经检波还原出音频信号,再经过低频功放然后送往喇叭,喇叭将音频信号还原为声音。
收音机接收天线将广播电台播发的高频的调幅波接收下来,通过变频级把外来的各调幅波信号变换成一个低频和高频之间的固定频率—465KHz(中频),然后进行放大,再由检波级检出音频信号,送入低频放大级放大,推动喇叭发声。
而不是把接收天线接收下来的高频调幅波直接放大去检出音频信号(直放式)。
超外差式收音机由输入回路高放混频级、一级中放、二级中放、前置低放兼检波级、低放级和公放级等部分组成,接受频率范围为535KHZ~1605KHZ的中波段。
图2.2调幅收音机原理图3调幅半导体收音机的工作原理3.1调幅的过程调幅就是使高频振荡信号的振幅随着调制信号的变化而变化。
图3为System view仿真所示,是音频信号调制高频振荡载波的各主要过程的信号波形图。
在图3中,Sink4示一个音频信号电流,Sink5表示一个高频振荡器产生的高频等幅振荡信号,作为高频载波。
Sink3图音频信号调制高频振荡信号幅度的已调制高频振荡信号。
可以看出,被调幅后的高频振荡信号它的振幅包络线中跟音频电流的变化规律完全一样,高频振荡电流振幅的变化正比于音频信号的幅度,振幅变化的周期等于音频信号的周期。
图4表示了调幅广播的示意过程。
声音由话筒转变为音频电信号,经放大后送到调制器,高频振荡器的产生高频率等幅振荡信号也送到调制器。
在调制器中,高频振荡电流被音频信号调幅,调幅后的高频信号经高频放大后送往发射天线,然后由发射天线向四周空间发射电磁波。
由于该电磁波已受信号调幅,所以称它为调幅波。
图4 调幅广播的过程示意3.2调幅收音机的工作原理调幅收音机的工作原理过程为:天线接收到的高频信号通过输入,将所要收听的电台在调谐电路里调好以后,经过电路本身的作用,就变成另外一个预先确定好的频率(我国为465KHz),然后再进行放大和检波。
这个固定的频率,是由差频的作用产生的。
我们在收音机内制造—个振荡电波(通常称为本机振荡),使它和外来高频调幅信号同时送到一个晶体管内混合,这种工作叫混频。
任何电台的频率,由于都变成了中频,放大起来就能得到相同的放大量。
调谐回路的输出,进入混频级的是高频调制信号,即载波与其携带的音频信号。
混频器输出的携音频包络的中频信号由中频放大电路进行一级、两级甚至三级中频放大,从而使得到达二极管检波器的中频信号振幅足够大。
二极管将中频信号振幅的包络检波出来,这个包络就是我们需要的音频信号。
音频信号最后交给低放级放大到我们需要的电平强度,然后推动扬声器发出足够的音量4各电路模块设计及原理分析根据超外差收音机的原理,我们可以将图表3所示的电路分成以下几个模块:输入回路、变频回路(包括本振电路、混频电路和选频电路)、中频放大(中放)回路、检波及AGC回路、低放级回路、功放级回路。
4.1输入回路图6 输入回路从磁性天线感应的调幅信号送入C1a 、C2和L1组成的输入回路进行调谐,选出所需接收的电台信号,通过互感耦合送入变频管T1的基极4.2 变频级回路图7 变频电路原理图变频级电路的本振和混频,要求由一只三极管担任(自激式变频电路)。
由于三极管的放大作用和非线形特性,所以可以获得频率变换作用。
可选择“共基调发变压器耦合振荡器”。
按本设计要求,在图3中c u 为外来中波信号调幅波,载频为f c (535~1605KHz );u l 为本机振荡电压信号(等幅波),f l 应为1MHz ~2MHz 。
两个信号同时在晶体管内混合,通过晶体管的非线性作用产生f l+f c 的各次谐波,在通过中频变压器的选频耦合作用,选出频率为f l+f c =465KHz 的中频调幅波,如图8所示。
c u Lu R L C .....中频465KHz中频调幅波图8混频示意图选择共基调发振荡电路的原因是该电路对外来信号与本机振荡电路之间的牵连干扰最小,工作稳定,可比共射式获得较高的频率。
它的振荡调谐回路接在发射极与地之间,基极通过C 5高频接地,振荡变压器的反馈线圈(L 4)接在集极与地之间,如图9所示。
图9 共基调发振荡电路示意图变频管选择3AG1型能满足要求,其CEO I 应该小,静态工作点C I 的选择不能过大或过小。
C I 大,噪声大;C I 小,噪声小。
但变频增益是随I C 改变的。
典型变频级一般在0.2~1mA 之间有一个最大值。
统筹考虑,C I 设计在0.5mA左右为宜。
本机振荡电压的强弱直接影响到反映管子变频放大能力的跨导,存在着一个最佳本振电压值。
若振荡电压值过小,一旦电池电压下降,就会停振;若过大,在高端会产生寄生振荡,由于管子自给偏压作用,会使管子正常导通时间减少。
本振电压一般选择在100mV 左右,由于采取的是共基电路,它的输入电阻低,如果本机振荡调谐回路直接并入,会使调谐回路的品质因素降低,振荡减弱,波形变坏,甚至停振。
为提高振荡电路的性能,L 3要采取部分接入的方式,使折合到振荡调谐回路的阻抗增加到21312/)eb N N r (。
L 4不能接反,否则变成负反馈,不能起振。
变频级是由一只晶体管T1同时起本振和混频作用的自激式变频电路。
本振回路由L2、C7、C5、C1b 组成,它是互感耦合共基调射式的LC 振荡电路。
L2抽头是为了减小晶体管的输入阻抗对振荡回路的影响。
本振信号通过耦合电容C4从T1的射极注入,它与输入回路耦合到T1管基极的高频调幅信号在T1管中混频,由集电极调谐回路(中周)选出二者的差频即465kHz 的中频信号,然后再将中频信号送入中放电路去放大。
为了提高电路的稳定性,兼顾变频和振荡性能,静态工作电流一般取为0.3~0.4mA 。
为了保证在电源电压降低时,本机振荡仍能稳定工作,变频级基极偏置电路采用了相应的稳压措施,即利用两只硅二极管D1、D2进行稳压中放级可采用两极单调谐中频放大。
4.3中频放大及检波回路图10 中放级及检波电路原理示意变频级输出中频调幅波信号由T3次级送到VT2的基极,进行放大,放大后的中频信号再送到VT3的基极,由T5次级输出被放大的信号。
三个中频变压器(T3、T4、T5)都应当准确地调谐在465KHz。
若三个中频变压器的槽路频率参差不齐,不仅灵敏度低,而且选择性差,甚至无法收听。
中频变压器采取降压变压器,其初级线圈L5用部分接入方式(道理同本振调谐电路)这种接法以减少晶体管输出导纳对谐振回路的影响,初级选取适当的接入系数使晶体管的输出阻抗与中频变压器阻抗近似匹配,以获得较大的功率增益;中频变压器初、次级变比以各自负载选取,减小负载对谐振回路的影响。
但选择L5的接入系数及压降比时,不仅考虑到选择性,还要兼顾到增益和通频带。
两级工作点的选择要有所区别,由于第一级总是带有自动增益控制电路,该级C I的选取要考虑到在功率增益变化比较急剧处,应选的比较小;但C I太小,功率增益也太小,整机性能随着电池电压变化时,稳定性就很差。
综合考虑,对于3AG1型管选为0.4mA左右。
第二级C I应考虑充分利用功率增益,则选择功率增益已接近饱和处的C I值可选1mA左右。
T5次级送到检波二极管的中频信号被截去了负半周,变成了正半周的调幅脉动信号,再选择合适的电容量,滤掉残余的中频信号,取出音频成分送到低放级经中频放大级放大了的中频信号,由中频变压器送至检波二极管D4进行检波。
检波后的残余中频及高次谐波由C14C13和R8组成的RCπ型滤波电路予以滤除。
音频信号由C15耦合到低放级去放大。
电位器Rw 是音量调节电位器兼作电源开关。
检波后的直分经R4、C8组成的退耦电路送到T2的基极作为AGC控制之用。
4.4低放级回路从检波级输出的音频信号,还需要进行放大再送到喇叭。
为了获得较大的增益,前级低频放大通常选用两级。
要求第二级能满足推动末级功率放大器的输入信号强度,要有一定的功率输出,该激励可选择变压器耦合的放大器。
以上各级静态工作点V E值以电源电压而定,VT1、VT2、VT5的V E可取电源电压的1/5左右。
T4为低频放大级,接成固定偏置电路,工作电流一般取0.5~1mA范围。
功放输出级为典型的OT电路,由T5、T6和T7等组成。
其中T5为激励级,T6、T7为互补推挽输出级。
R15、R16为激励级T5的偏置电阻;R18使T6、T7两管基极保持固定的电位差,改变R18可改变输出级的静态工作点。
输出级工作电流一般取1.5~5mA范围。
C16为交流负反馈电容,C19为输出电容,C12、R14、C20为电源去耦电路的电容、电阻。
另外,输出级T6、T7的中点电位(3v)可由R16来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