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幅收音机课程设计共79页

合集下载

调频收音对讲机课程设计

调频收音对讲机课程设计

调频收音对讲机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调频收音对讲机的工作原理,掌握相关电子元件的功能及电路组成。

2. 学生能掌握调频收音对讲机的使用方法,了解天线、调谐器、功率放大器等关键部分的作用。

3. 学生能了解无线电通信的基本知识,包括频率、波长、调制等概念。

技能目标:1. 学生能独立完成调频收音对讲机的组装和调试,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2. 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通信问题,具备基本的故障排查和维修能力。

3. 学生能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电子技术的兴趣,激发创新精神,提高探索未知世界的热情。

2. 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学会尊重事实,严谨治学,培养良好的科学态度。

3. 学生通过学习无线电通信知识,增强信息安全意识,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本课程针对初中年级学生,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能掌握调频收音对讲机的相关知识,还能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同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电子元件基础知识:介绍电阻、电容、电感等基本电子元件的性质和功能,关联教材第一章内容。

2. 调频收音对讲机原理:讲解调频收音对讲机的工作原理,包括发射和接收过程,关联教材第二章内容。

3. 无线电通信基本概念:阐述频率、波长、调制等基本概念,关联教材第三章内容。

4. 电路组成与功能:分析调频收音对讲机各部分电路的组成和功能,如天线、调谐器、功率放大器等,关联教材第四章内容。

5.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调频收音对讲机的组装、调试和维修,培养动手能力,关联教材第五章内容。

6. 故障排查与维修:教授学生如何分析故障原因并进行排查,学会简单维修技巧,关联教材第六章内容。

7. 安全与法律法规:强调无线电通信安全意识,介绍相关法律法规,关联教材第七章内容。

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第一周:电子元件基础知识学习。

fm调频收音机课程设计

fm调频收音机课程设计

fm调频收音机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理解调频收音机的工作原理,掌握无线电频率、调制解调技术的基本概念;2. 学生掌握调频收音机的电路组成,了解各部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3. 学生了解调频广播信号的传输过程,掌握接收、放大和音频输出等环节的基本原理。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正确组装和调试一台简易的调频收音机;2. 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动手能力,培养问题解决和团队协作能力;3. 学生能够运用调频收音机收听广播,提高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电子技术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树立勇于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2. 学生通过学习调频收音机的制作,认识到科技对生活的影响,增强环保意识和责任感;3. 学生在团队协作中,学会尊重他人、倾听意见,培养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电子技术实践课程,结合理论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为初中生,具备一定的物理知识和动手能力,好奇心强,喜欢实践操作。

教学要求:教师应结合学生特点,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课程目标的分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达到预期的学习成果,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理论知识:- 无线电频率与调制解调技术的基本概念;- 调频收音机的工作原理与电路组成;- 调频广播信号的传输过程及接收、放大和音频输出等环节的基本原理。

参考教材章节:第三章“无线电发射与接收技术”的第1-3节。

2. 实践操作:- 简易调频收音机的组装与调试;- 调频收音机的使用方法与维护;- 收音机性能的优化与改进。

参考教材章节:第三章“无线电发射与接收技术”的第4-5节。

3. 教学进度安排:- 理论知识(第1-2课时):讲解无线电频率、调制解调技术,介绍调频收音机的工作原理和电路组成;- 实践操作(第3-4课时):指导学生进行调频收音机的组装与调试,讲解使用方法和维护;- 性能优化与改进(第5课时):探讨调频收音机性能的提升,引导学生进行创新设计。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调幅收音机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调幅收音机
103
223
4.7uF 100uF BCBM-223PF
3.5mm
1只
R9
1只
R6
1只
R2
1只
R4
1只
R5
2只
R7、R100
1只
R1
1只
C2
C1、C4、C5
7只
C6、C7、C10
C11
2只
C3、C8
3只
C12、C13、C9
1只
CA
1只
CK
在实验室对于元件清单中元件进行识别与测量,确认元件好坏并记录测量数据。确认所 有器件符合标准后,可以进行后续工作。
2.低频电压放大电路(BG4 及外围电路) 要求:(1)画出直流等效电路,计算静态工作点。
测量参数名称 IBQ ICQ UCEQ
(2)画出交流等效电路。
静态工作点 测量数值 5.93uA 1.78mA 1.24V
18
(3)完成电路焊接,对计算的交流、直流参数通过实际电路测量进行验证和对比。 在做完硬件焊接后,先将低频段的元件焊接到电路板上,然后就虚焊点 D 点接上,
17
通过对焊接完先将低频段的元件焊接到电路板上,在断点 D 测量电流,然后将虚焊点 D 点接上测出电压,实测电路参数和我们计算的交直流参数大体一致。但是,由于实际电路的 元件与仿真所用元件参数又不可能完全一致,仪表的不精确以及焊接过程和仿真过程中操作 有误差,都可能使得实测数据与仿真数据之间存在差异。在 C7 上加入频率为 1KHz 的正弦波, 通过听喇叭的声音以及输出波形波形没有失真所以证明低频段电路性能完好。
Q2
T2 C20 2N3392
180pF
0
R8 1kΩ
2N2222A

调幅调频收音机课程设计

调幅调频收音机课程设计

调幅调频收音机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理解调幅调频收音机的工作原理,掌握相关电子元件的功能及电路组成。

2. 学生了解无线电广播的发展历程,认识调幅调频收音机在生活中的应用。

3. 学生掌握调幅调频收音机的调试方法,了解如何收听不同频率的广播节目。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正确组装和调试调幅调频收音机。

2. 学生具备分析收音机故障原因的能力,并学会排除简单故障。

3. 学生能够运用调幅调频收音机进行实际收听,提高信息获取和筛选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电子技术的兴趣,激发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

2. 学生通过学习调幅调频收音机,认识到科技对生活的影响,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

3. 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培养沟通与协作能力,养成尊重他人、团结互助的良好品质。

本课程针对初中年级学生,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调幅调频收音机的相关知识,提高他们在生活中运用科技产品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无线电广播发展历程:介绍无线电广播的起源、发展过程及调幅调频收音机的演变。

2. 调幅调频收音机原理:讲解调幅(AM)和调频(FM)的传输原理,以及收音机内部电路的组成和功能。

3. 电子元件介绍:学习收音机中常用的电子元件,如天线、高频放大器、混频器、本振、中频放大器、检波器、功率放大器等。

4. 收音机组装与调试:学习如何组装调幅调频收音机,掌握调试方法,包括选台、调节音量、改善音质等。

5. 故障分析与排除:分析收音机常见故障原因,学习简单的故障排除方法。

6. 实际应用: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收听,学习如何筛选有用信息。

教学内容安排如下:第一课时:无线电广播发展历程及电子元件介绍。

第二课时:调幅调频收音机原理及收音机组装。

电子课程设计AM调幅收音机PPT课件

电子课程设计AM调幅收音机PPT课件
三极管VT1≤VT2≤VT3≤VT4 VT1:β=70左右 VT2:VT3:VT4 β=110~180左右 VT5≈VT6 β=250左右 三极管采用立式焊接,引脚不易太 短,在维修时不便拆卸,三极管三个极不要焊错,否则易损坏(VT1、VT5、 VT6)三极管
2020/2/19
38
实习组装调整中易出现的问题
引脚予留11㎜,应折弯180度,安装在印刷电路板上并使发光二极管对准收音 机塑料机壳前面板电源指示孔。
11、扬声器固定 天线磁棒塑料架装在印刷电路板元件引脚焊接面一侧并用螺丝固定。喇叭
安装时,喇叭应与印刷电路板喇叭连接端引线近一些,将喇叭装入收音机塑料 机壳前面板将旁边三个凸起塑料点用烙铁加热折弯固定上喇叭。
2020/2/19
40
实习组装调整中易出现的问题
12、可变电容器 电容器引线(动、定片、三个脚折弯或减去部分引脚)要使动、定片、
三个引脚矮一些,否则用手拨动圆拨盘调谐收音时圆拨盘转动不流畅。固定 时,同无线支架一起紧固在焊接面一侧,先用螺钉固定无线支架和可变电容 器,再焊接。
2020/2/19
41
6、中频变压器 中周(中频变压器)T2振荡、 T3中频1 、T4中频2安装顺序不要颠倒,中
周(中频变压器)磁帽红色、白色、黑色磁帽不要乱调整影响465Hz频率 ,中 周接地脚(屏蔽罩)要刮脚清理,否则不易挂焊锡焊接。(引脚不用挂锡)
7、元件焊接顺序 电子元件焊接时先焊 R、C、L、B元件,再焊其他元件VT、IC 先小后大元
2020/2/19
43
S66E型外差式收音机修理检测方法
3、检测修理方法:
• 低放级无工作电流 • 低放级电流太大 大于6mA • 功放级无电流(V5、V6管) • 功放级电流太大 大于20mA • 整机无声 • 整机无声:用MF47型万用表检查故障方法

调幅收音机的焊接组装与调试课程设计完整版

调幅收音机的焊接组装与调试课程设计完整版

调幅收音机的焊接组装与调试课程设计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变频作用,还要有一个外加的正弦信号,这个信号通常叫外差信号,产生外差信号的电路,习惯叫本地振荡。

在收音机本振频率和被接收信号的频率相差一个中频,因此在混频器之前的选择电路,和本振采用统一调谐线,如用同轴的双联电容器(PVC)进行调谐,使之差保持固定的中频数值。

由于中频固定,且频率比高频已调信号低,中放的增益可以做得较大,工作也比较稳定,通频带特性也可做得比较理想,这样可以使检波器获得足够大的信号,从而使整机输出音质较好的音频信号。

在超外差的设计中,本振频率高于输入频率。

用同轴双联可变电容器,使输入回路电容C1-2和本振回路电容C1-1同步变化,从而使频率差值始终保持近似一致,其差值即为中频,由于谐振回路
谐振频率
LC f π21
=
,f 与C 不成线性变化,因此必须有补偿电容对其特性进行修正,以获得在收听范围内f 与C 近似成线性变化,保证f 本振-f 信号=f 中频为一固定中频信号。

超外差方式 使接收的调制信号变为统一的中频调制信号,在作高频放大时,就可以得到稳定且倍数较高的放大,从而大大提高收音机的品质。

2、电路原理图分析:
9018型袖珍收音机电路原理图
四、详细设计: (1)元件说明:
1
①电阻:在本次课程设计中可以根据色差法对11个电阻进行分类。

具体方法如下:
棕 红 橙 黄 绿 蓝 紫 灰 白 黑 金 银。

调幅收音机设计与制作课设报告——内蒙古工业大学

调幅收音机设计与制作课设报告——内蒙古工业大学

(二 〇 一 三 年 一 月课程设计报告学校代码: 10128 学 号:200810204029题 目: 高频电子线路 学生姓名:学 院: 信息工程学院 系 别: 电子系 班 级: 通信10-1班 指导教师:目录第一部分调幅收音机原理及电路实现..........................................一、调幅收音机原理 ......................................................二、器件的识别及测量...................................................三、调幅收音机单元电路指标计算、焊接及功能测试........................... 第二部分调幅收音机单元电路仿真分析........................................一、低频电压放大及功率放大电路 ..........................................二、中频放大及检波电路.................................................三高频信号的接收及变频电路........................................... 第三部分产品验收........................................................一、收音机效果验收 ......................................................二、课程设计体会及建议............................................第一部分 调幅收音机原理及电路实现一、调幅收音机原理V71N4148Ec3VSV13DG201V23DG201AV43DG201AV33DG201AV59013V690130.22uC2C100.022uC110.01uC50.01C60.033uC90.022uC1a5/127PC1b3/60PT3 (°×)TF10-1T4 (ÂÌ)TF10-2T2 (ºÚ)LF10-1T5T6¦¸T191KR12K7R2510R8150KR3100R630KR4Rp4K7Es891KR5620R72.5mmEa+C7100u+C810u+C410uC30.01u收音机电路原理图调幅信号接收的实现过程要求:阐述调幅收音机的工作过程,画出各阶段信号的波形及频谱图。

多功能收音机课程设计

多功能收音机课程设计

多功能收音机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多功能收音机的基本组成结构及其工作原理,掌握相关电子元件的功能和特点。

2. 学生能掌握收音机调台、音量调节、电源开关等基本操作,了解收音机使用注意事项。

3. 学生了解无线电广播的基本原理,如调制、解调等,并掌握与之相关的物理知识。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多功能收音机的组装和调试,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收音机的使用技巧,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收音机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培养问题解决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子科技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对科技创新的认识和尊重。

2.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学会在团队中共同解决问题,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爱护公共财物,遵守实验室规则,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本课程针对初高中年级学生,结合电子技术课程内容,以实践操作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课程目标明确,可衡量,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收音机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电子技术素养,激发学生对科学技术的热爱。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学习成果,教师可以更好地进行教学设计和评估,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收音机概述:介绍收音机的发展历程、分类及基本组成结构,使学生了解收音机的起源、演变和基本原理。

2. 电子元件:讲解收音机中常用的电子元件,如电阻、电容、电感、晶体管等,以及它们的功能和特点。

3. 收音机工作原理:详细解析无线电广播的原理,包括调制、解调、放大等过程,以及收音机如何实现信号的接收和播放。

4. 多功能收音机组装与调试:指导学生动手组装多功能收音机,学习调试方法,掌握收音机的组装技巧。

5. 收音机使用与维护:教授收音机的操作方法,如调台、音量调节、电源开关等,并讲解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维护保养方法。

教学内容安排如下:1. 第一课时:收音机概述、电子元件介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