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月考试卷

合集下载

七下语文第一月月考试卷(1、2单元) 七年级下册

七下语文第一月月考试卷(1、2单元)  七年级下册

七下语文第一月月考试卷(1、2单元)七年级下册金银学校七年级春期月考语文试卷(Ⅰ卷)(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班级:学号:姓名:一、积累.运用(20分)(1—7小题各2分,8小题6分)1.下列加点字字形和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深霄(xiāo)澎湃(pài)阖眼(hé)鞠躬尽瘁(cuì) B.调羹(gēng)祈祷(qí)哽住(gěng)气冲斗牛(dǒu) C.地壳(qiào)气氛(fèn)哺育(bǔ)妇孺皆知(rú)D.朔气(shuò)怪诞(dàn)谰语(lán)锲而不舍(qì)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做人不要太锋芒毕露,这样往往会招来灾难B.她的事迹,妇孺皆知。

C.山上,一片片梨花盛开了,色彩斑斓。

D.黄河的水,浩浩荡荡地奔向黄海。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A.由于运用了科学的复习方法,他的学习效率有了很大改进。

B.在本届世乒赛上,经过运动健儿们的奋力拼搏,再次赢得了男子团休冠军.C.学习成绩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

D.那些成绩优秀的同学,大多善于及时发现和解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4.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A.张爱萍将军称邓稼先为“‘两弹’元勋”,他是当之无愧的。

B.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C.鲁迅先生说:“来啦”!我说:“来啦”!D.“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5.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A.《邓稼先》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采用小标题,运用“板块并列的结构,多角度多侧面的展示了人物性格。

B.《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一文,作者前半部分写闻一多作为学者方面,后半部分写闻一多作为革命家方面,两部分间用了过渡段,使衔接紧密,过渡自然。

浙江省杭州市锦绣育才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5月月考语文试题

浙江省杭州市锦绣育才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5月月考语文试题

锦绣育才教育集团2023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5月月评语文问卷考生须知: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纸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纸上填涂姓名和考生号。

3.必须在答题纸的对应答题位置上答题,写在其他地方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试题卷和答题纸一并上交。

一、班级准备开展一次“追逐榜样之光,弘扬传统美德”主题班队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题目。

(26分)【任务一】撰写班会开场白小语草拟了一段开场白,请你根据要求帮助修订并补充。

1.请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4分)美德无处不在,在美德的璀璨星空中,无数光辉的典范如星辰般闪耀。

邓稼先,他鞠躬尽cuì(▲),将毕生精力投入国防科技事业;闻一多,刻苦治学,lì(▲)尽心血,如同明亮的灯塔,指引着后来者前行;《台阶》中那位父亲,节俭、谦卑、吃苦耐劳,为了理想锲.而不舍,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责任和担当;杨绛用善良体察善良,却仍惶.恐于自己做得还不够,这指引我们应当尊重每一位像老王这样生活困难但心地善良的人。

高洁淡泊是美德,“①____________,明月来相照”,王维惬意独坐竹林,没有尘世喧器,精神彻底放松;安贫乐道是美德,“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刘禹锡恬淡居于陋室,在清幽宁静的环境中坚守情操;至死报国是美德,“④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龚自珍辞官离京,但仍不忘满心牵挂国家;⑥____________是美德,“⑦____________,⑧____________。

”⑨____________。

见贤思齐,认同美德,践行美德,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具有美德的大写的人。

(1)鞠躬尽cuì()(2)lì()尽心血(3)锲而不舍(A.qì B.qiè)(4)惶恐(A.huáng B.huāng)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语文第一次月考质量检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语文第一次月考质量检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语文第一次月考质量检测试卷(全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得分: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4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24分)A.挚.痛(zhì) 懊.悔(ào) 澎湃.(bài) 田垄.(lǒng)B.祈.祷(qí) 镐.头(gǎo) 嗥.鸣(háo) 斑斓.(nán)C.哺.育(bǔ) 亘.古(gèng) 污秽.(huì) 默契.(qì)D.土壤.(rǎng) 屏.障(píng) 怪诞.(dàn) 谰.语(lán)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2分)(1)啊,朋友!黄河以它英雄的,出现在亚洲的原野。

(2)我从前没好好学习,旷课了去找鸟窝,到萨尔河上溜冰……想起这些,我多么!(3)在那亘古的地层里,有着一股燃烧的洪流,像我的心着血液一样。

(4)平常日子,学校开始上课的时候,总有一阵,就是在街上也能听到。

A.气概懊恼喷涌吵闹 B.气概懊恼喷发喧闹C.气魄懊悔喷涌喧闹D.气魄懊悔喷发吵闹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2分)A.两位阔别多年的老友意外在一条小巷里狭路相逢....,两人又是握手又是拥抱,别提多高兴。

B. 国王听了,立即调集军队,山调达带路,浩浩荡荡....地向着九色鹿的住地进发了。

C.逆潮流而动者,只能碰得头破血流,自古以来,亦复如是....。

D.除了扑朔迷离....的案件疑云,《大侦探福尔摩斯》还加进了大量极具娱乐及刺激性的动作场面,让人仿佛看见了几许“007邦德”的影子。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据新华社报道,缅北地区发生军事冲突,已有至少2万余缅甸籍边民涌入中方境内临时避战。

B.我们不能把课常上的认真听讲、合作交流作为衡量一个学生品德好坏的标准。

安徽省黄山市歙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原卷版)

安徽省黄山市歙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原卷版)
⑤最温暖的当然不是这摇曳昏黄的灯光,而是灯光下两个相对的人影,一老一少,祖孙两人从“人初静”,守到夜更深,守着永夜,守着灯火,守着长长的一段祖孙相牵系的深情记忆,那是祖母无怨的爱,无尽的心,所有的怀念都从这样温馨的画面进入、泛起……
⑥当灯芯烧黑了,我们用个小竹片剔亮它,挑灯夜战原来就是这样的啊!那情景仿佛剪烛西窗一般,灯芯越烧越长,就要用小剪刀剪除碳化的那小小一截,光,就更亮了。
⑦这样的煤油灯,我们家好像只有三盏,人在客厅的时候,灯随我们在客厅,夜读如果是在祖母的房间,灯就随着我们过去。有时,书读到一半,要到客厅拿东西,那得提着灯过去,脚步不能太急,免得走路的风息将灯吹熄。土埆厝风大的时候,我们就得一手举灯,一手遮风护火,步步为营,仿佛履薄的人,战战兢兢。
⑧那情景仿佛护着累世的家产。
综合性学习。(8分)
3.家国情怀,是人类共有 一种朴素情感。它意味着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热爱家乡的土地人民,愿意为保卫家因奉献出自己的一切。你所在的学校开展了以“天下国家”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请你为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设计三个具体的活动形式。
(2)在活动中,有的同学灵感初显,想要写一副对联。下面是上联,请你帮忙对出下联来。
(1)从修辞角度,赏析第⑤段画线句的妙处。
(2)结合语境,谈谈你对第⑪段中加点词的理解。
10.第⑩段中“那样 光晕却是不灭的永恒之火,一直亮在童年的心中”富有内涵,谈谈你的理解。
11.本文在构思和写作手法方面富有特色,结合文章内容,就其中一点提出你的见解。
(三)(11分)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广东省河源市和平县阳明镇星星中学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广东省河源市和平县阳明镇星星中学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广东省河源市和平县阳明镇星星中学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星星中学2023年春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检测题(时间:120 分钟满分:120 分)一、基础(30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0分)(1)士别三日,_________________,大兄何见事之晚呼。

(《孙权劝学》)(2)_____________,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_____________。

(《木兰诗》)(3)________________,弹琴复长啸。

(王维《竹里馆》)(4)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_______。

(岑参《逢入京使》)(5)草树知春不久归,_________________。

(韩愈《晚春》)(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4分)(1)没有规矩,不成方圆,dūcù(____________)自己养成好的习惯。

(2)jiān rèn(____________)是任何困难的克星,因为它拥有最顽强的生命力。

(3)发愤图强,成才不负青云志;jūgōng jìn cuì(),报国常存赤子心。

(4)学习贵在刻苦,要有qièér bùshě()的精神,持之以恒。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老张对余诗人说:“我已经拜读了你的大作,很受教益。

”B.他总是习惯于草率做结论。

C.学习就要像汉代的董仲舒一样,专心致志,目不窥园。

D.医生嘱咐患者早睡早起,患者大多不以为然。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能否规范地书写汉字,是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书写的基本要求。

(去掉“能否”)B.科技改变生活,人们只需要通过手机镜头就可以在手机上进行人脸识别的身份注册、证、登录等,使身份验证更方便、安全。

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2024.04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一、语言积累与运用。

(每题3分,共18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错的一项是()A.秩序(zhì)选聘(pìn)鞠躬尽瘁(cuì)B.独裁(cái)迭起(dié)气冲斗牛(dǒu)C.殷红(yān)气魄(pò)深恶痛绝(wù)D.污秽(suì)呜咽(yè)鲜为人知(xiǎn)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锋芒必露迥乎不同妇儒皆知沥尽心血B.气势磅礴坚韧不拔马革裹尸苛捐杂税C.重峦叠嶂不可捉摸至死不懈群蚁排衙D.浩浩荡荡斑斓豁亮力挽狂澜3.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项是()A.河北柏乡汉牡丹园裁培的牡丹,种类繁多,品质优良。

每至花期,园内的牡丹竞相绽放,五彩缤纷的景象美不胜收。

B.她性格温和,待人诚恳,举止文雅,言语动听。

虽然是初次接触,但我对她的好感油然而生。

C.六月的天,娃娃的脸,说变就变。

刚才还是晴空万里,不一会儿,阴云密布,竟然下起了冰雹,天气的变化真是扑朔迷离啊!D.今天的荧屏和银幕,并不缺少令人眼花缭乱的离奇情节,缺少的恰是能够观照自我的活生生的生命个体。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质疑问题,解决问题并深入研究。

B.只要科学的训练与自身潜力的不断发掘,才能更好地诠释体育精神。

C.在阅读文学名著过程中,常常能够使我们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悟出世间人生的真谛。

D.真正地亲近自然,融入自然,这样,我们的情感就会更加丰富,我们的生活就会更加美好。

5.下列有关作家作品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黄河颂》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大型合唱音乐作品,光未然作词,冼星海谱曲。

B.《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民歌,选自宋代郭茂倩写的《乐府诗集》。

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第二十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

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第二十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

2023-2024学年度第2学期3月月考质量检测A卷七年级语文试题教材版本:部编人教版下册命题范围:第1、2单元,第3单元课外古诗词及《骆驼祥子》一、基础积累(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及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斑斓..(.bān lán) 亘.古(gèng) 元勋酣然入梦B.咀嚼..(zhǔfù) 狂澜深恶痛绝..(jǔjué) 嘱咐C.殷.红(yān) 屏障..(píng zhàng) 烦燥锲而不舍D.澎湃..(líbá) 选聘妇濡皆知..(péng pài) 犁耙2.下列句子中的加点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 )A.我在好心人的指引下,终于找到了那个鲜为人知....的公园,晨练的、散步的、野营的,人头攒动,好不热闹。

B.这次演出效果不佳,主要是因为小李对台词太生疏了,他负有当之无愧....的责任。

C.经过一个暑假的练习,刘老师的板书更加工整清晰,犹如群蚁排衙....。

D.他毕业后回到贫穷的家乡,一年到头兀兀穷年....,给家乡父老传授科学耕种的知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3-4题。

明媚春日里的一个清晨,一袭清风从城市南端太白湖吹来,沿着宽阔的大路径自向北,仿佛整个济宁城都能嗅到它温存的暖意。

湛蓝的天空下,太白湖绿得那么耀眼,那么醉人。

辽阔的水面一望无垠,碧波荡漾处,是顽皮的游船拨弄了温婉的水姑娘一下,水面荡起的层层涟漪,似明眸善睐的水姑娘飘散的缕缕秀发。

远处水天一色,_①_,犹如满池碧荷上站出的几簇莲朵。

这里曲径通幽,水草丰美,_②_,树木葱茏。

太白湖的春天,可谓堪称一幅浓淡相宜的画卷,实乃观赏美景的绝佳去处。

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①掩映几个渔村的绿树②荷香四溢B.①掩映几个渔村的绿树②四溢荷香C.①绿树掩映的几个渔村②四溢荷香D.①绿树掩映的几个渔村②荷香四溢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春天的太白湖,可以堪称一幅浓淡相宜的画卷,实乃观赏美景的绝佳去处。

2022-2023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2022-2023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2022-2023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嗥.鸣(háo)迭.起(dié)澎湃.(bài)义愤填膺.(yīng)B.彷.徨(páng)花圃.(pǔ)深邃.(suì)迥.乎不同(jiǒng)C.凹凼.(dàng)滞.笨(zhì)徘徊.(huí)烟雾缭绕.(rào)D.校.补(xiào)泛滥.(làn)倔.强(juè)潜.移默化(qián)2.下列各句中画线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在中国,邓稼先是位妇孺皆知的科学家。

B.面对国民党特务,闻一多先生气冲斗牛,怒不可遏。

C.杨绛当时没有理解出老王“我不是要钱”这句话的言外之意。

D.抗击疫情,作为医生的她当之无愧,义不容辞。

3.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中国体育健儿斗志昂扬,一举囊括了13枚金牌中的11枚,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

B.拓展性课程从培养孩子兴趣与特长作为出发点,为学生创造个性发展的平台。

C.杨绛先生学贯中西,著述丰硕,成就非凡,享誉海内外。

D.屋子里放着各式各样的鲁迅过去所使用过的东西和书籍。

4.下列选项中对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代文人表述自己的志向和情操时,往往不采用直白的方式,而是以物为喻,写得比较含蓄,这叫做“托物言志”,例如《陋室铭》《爱莲说》均是托物言志的名文。

B.鲁迅,浙江绍兴人,字豫才,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其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

“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

C.《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的作者是臧克家,山东诸城人,我国著名诗人,其代表作有诗集《红烛》《死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月考试卷一、选择题1. 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 网上购物、共享单车、移动支付等创新大大丰饶了人们的生活,人们交口称赞。

B . 回想起这几年走过的路,无论于公于私,他都当之无愧。

C . 最新一期美国《环球》周刊报道,有“铁娘子”之称的美国前第一夫人希拉里,近来由于锋芒毕露而树敌无数。

D . 神州十一号像一支离弦的箭,气冲斗牛,直上云霄。

二、字词书写2. 结合语境,根据拼音写汉字或者给画线字注音。

蓦然回首,我们会发现,前三个单元的语文学习之旅,带给我们太多的感悟和体验:读《邓稼先》,我们感受到科学家为了祖国鞠躬尽cuì________、鲜________为人知的奉献精神;读《说和做》,我们感受到了闻一多先生对于古代典籍那qiè________而不舍的钻研精神;读《土地的誓言》,我们感受到端木蕻良洗去故乡污秽________的坚定决心和zhì________痛的爱国情怀;读《老王》,我们从作者对老王的愧怍________中,感受到一个知识分子可贵的自省精神。

三、情景默写3. 古诗文积累,根据要求完成相关任务。

(1)王维《竹里馆》一诗中,写夜寂人静、明月相伴情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2)韩愈《晚春》中以拟人化的手法,通过对两种植物的揶揄来表达对春天的留恋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3)李白在《春夜洛城闻笛》中听到《折柳曲》而思念家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4)《木兰诗》中与“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意思相似的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四、其他4. 小涵整理了几篇古文的文言词语,请协助她完成下列表格词语的含义解释。

整理标准原句含义备注通假字对镜帖花黄(《木兰诗》)________“通假”就是“通用、借代”的意思,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

词类活用但微颔之(《卖油翁》)________主要包括名词、形容词、数词用作一般动词,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等。

古今异义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孙权劝学》)________今义为一种学位。

五、名著阅读5. 名著整理(1)根据情节整理有人说:“能否守住尊严,决定了一个人的生活姿态。

”请以《骆驼祥子》中的祥子为例,从正反两方面各概括一个情节印证这句话。

正________反________(2)根据比较整理《骆驼祥子》中的“祥子” 《台阶》中的“父亲”结合人物的相关故事从“理想”这个角度,谈谈你的思考和发现。

我的发现________六、现代文阅读6.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古代用农历计时,用阳历划分春夏秋冬二十四节气,把五天叫一候,3候为一气,称节气,全年分为72候24节气。

材料二:厉害了!中国“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一届常会于2016年11月30日下午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十四节气也是大自然的语言,它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如“春分有雨家家忙,先种瓜豆后插秧”,再如民间有“霜降吃柿子防感冒”的谚语,日久天长,这些经验被沉淀、总结下来后,就形成了纷繁多样的月令、农谚、民俗、民谚,世代相传,规范、指导着中国人的生活。

材料三: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也反映了典型北方气候特点。

远在春秋时期,中国就已经能用土圭来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以确定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

一年中,土圭在正午时分影子最短的一天为夏至,最长的一天为冬至,影子长度适中的为春分或秋分。

春秋时期的著作《尚书》中就已经对节气有所记述,西汉刘安著的《淮南子》一书里就有完整的二十四节气记载了。

材料四:由于我国地域广阔,二十四节气还带有明显的区域性色彩。

如“霜降”一般在阳历10月23日左右,意指这一节气的来临,大地将产生初次结霜的现象。

但在我国南方的福建省南部、海南省等地区,全年无霜。

而在东北的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等北方地区的初霜,则常早于这个时间。

(1)结合材料分析二十四节气“带有明显的区域性色彩“的原因有哪些。

(2)请结合材料和生活实际,简要谈谈你对“清明”这一节气的认识。

(3)下列对“二十四节气”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 春秋时期人们已经能用土圭来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并确定了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

B . 从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可知,节气的划分充分考虑了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

C . 二十四节气由我国劳动人民独创,不仅反映了季节的变化,还具有指导农事活动的功能,对人民生活有广泛的影响,是重要的文化遗产。

D . 我国古代把5天叫一候,3候为一气,称节气,全年分72候24节气,这种用农历划分的二十四节气,早在《淮南子》中就有完整记载。

7.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雨丝于斌①倚在阳台栏杆上,便能瞅见远处街口那个拄着拐杖、身材瘦小的退休老瓦匠,在那里向过往行人打听一个骑飞车撞他而逃的人。

好多天了,无人能劝他回家。

渐渐地,我对他的反感竟超过对那个撞他的人。

世上固然有缺德的人,可高尚的人也决不会这样记仇结怨的呀。

②这是个湿漉漉的黄昏。

(A)雨缝中的残阳,让一条深长、斜缓、地上飘着油渍的小街,爆出一片绚丽的光斑。

街巷恬静,稀疏地浮过几朵花似的伞。

我挽着丈夫,撑着伞,伫立在“人”字型街口。

小街尽头,跳动着红绿信号灯。

铅色塔顶,在雨丝里闪着鳞光。

“走这条街,去看看去年婚礼时栽下的丁香树。

”我对踌躇择路的丈夫说,“若遇到那个缠问人的老顽固,兴许还能接受你的劝说呢。

雨天,人容易劝。

”③ “嗯,哦?几点了?”④ “哟,表停了,你的表呢?”⑤ “到修表店休养去了。

唔,雨中不知道时间,倒真有点诗意朦胧呢。

”他似乎沉浸在他的诗意中,向雨中伸出手去,弯着微肿的食指。

⑥ “你那只手怕凉,雨丝也凉。

”我拨回他的手说,“接着‘吐’你那首《雨丝》呀。

”轻风拂过,雨丝也仿佛有意要把伞撩开似的,前面晃过一个拄拐杖的身影儿。

丈夫瞥了我一眼,粲然笑道:“真贪,让毛毛雨都淋在你头上啦。

”他把伞偏向我的头上,遮得很低,像一叶睡莲扣在头上。

看不见街上的的景物,只能听到咝咝的雨声里搏动着轻缓的雨韵。

哒、哒、哒,踏在光滑的石道上,清脆的脚步伴着雨丝抽伞的声点,和着丈夫柔和的低吟:⑦ “我愿做一片雨丝,织一片朦胧的轻纱,裹住这纤瘦的小街,蒙上你忧郁的脸颊。

”⑧ “打问一下,同志,几点了?”吵哑、疲惫、略带四川口音的询问声打断了丈夫的低吟。

⑨ “六点一刻吧。

”我有点扫兴地回答。

⑩ “不。

六点三十分。

”一个声音回道。

⑪我奇怪地转过身,陡地从伞下瞟见那褪色的斗篷下露出那根讨厌的、变了形了的柞木拐杖。

“又是你?”我亮开伞,鄙夷的望着他。

而他却神情古怪地端详着温存的丈夫。

“总算找到你了。

”他濡湿、苍白的脸上掠过一丝欢悦,呼呼地喘着粗气。

⑫“您认错人了吧?”⑬“不,是您。

”语气平静,肯定。

⑭“瞧,他把我当成那个人啦。

”丈夫微笑道。

⑮我气极了,扯着丈夫就走。

⑯“别,他需要劝慰和温暖。

”丈夫扳开我的手,上前搀扶老瓦匠,从我手中要过伞撑在他的头上。

顿时,我发烧的脸颊仿佛感到,连雨丝也带着他的体温。

可是老瓦匠却将丈夫轻轻推开,湿亮、略带悦色的脸竟变得黯淡了。

他张开粗糙、褐色的大手,亮出一块光闪闪的瑞士手表,——“啊!”我失声叫了出来。

⑰“这是从你撞倒我的路边上捡到的。

”他将表塞进丈夫手里,声音低哑的说。

⑱他深凹的眼里闪烁着两道平柔得能使人心跳的目光,厚实的嘴唇抽搐、呐呐了半天,却什么也没有说出来,他痛楚地摇摇头,慢慢地转身走了。

瘦小的身躯在身后铺下一条巨大的身影。

这身影抹去了夕阳罩在雨街上迷人的光斑,露出了一片淡淡的藕色,显得清澈、洁净。

(B)雨丝粗了,鞭打在我身上,沁凉沁凉的。

雨丝溅破了叠映在脚下水洼中两张俊美的脸,把雍容打得个破碎不堪。

⑲我猛地拨开头上那抖战的茶叶伞,向溶进雨丝里的那步履蹒跚的瘦小背影追去……(1)通读全文,依据提示填写表示“我”情感变化的词语。

反感→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 失声→ 追去(2)从划线A、B中任选一句,分析描写雨丝的作用。

选句________,作用________(3)根据提示,赏析语言。

①他把伞偏向我的头上,遮得很低,像叶睡莲扣在头上。

看不见街上的景物,只能听到咝咝的雨声里搏动着轻缓的雨韵。

(从修辞角度)②“这是从你撞倒我的路边上捡到的。

”他将表塞进丈夫手里,声音低哑的说。

(从画线词的角度)(4)有人说,老瓦匠很傻。

因为肇事者已经逃逸,那表完全可以作为被撞的补偿。

你赞同这种看法吗?为什么?七、诗歌鉴赏8.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五绝·小满欧阳修夜莺啼绿柳,皓月醒长空。

最爱垄头麦,迎风笑落红。

(1)请发挥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诗歌前两句展现的画面。

(2)有人认为本诗末句中“笑”字用得最为精妙,请说说妙在何处。

八、对比阅读9. 文言文阅读甲文:《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浔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文:《赵襄王学御》赵襄王①学御于王子期,俄而与子期逐②,三易③马而三后。

襄王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

”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

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④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

今君后则欲速臣,先则恐逮于臣。

夫诱⑤道争远,非先则后也。

而先后心皆在于臣,尚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⑥后也。

”注释:①赵襄王:赵襄子。

御:驾车。

王子期:古时善于驾车的人。

②逐:追赶,这里指驾车赛马。

③易:更换。

④调:协调。

⑤诱:引导。

⑥此……所以:这就是……的原因。

(1)解释句子画线词的含义。

①但当涉猎________②即更刮目相待________③赵襄王学御于王子期________④术未尽也________(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②此君之所以后也。

(3)甲文中的吕蒙才略惊人长进的原因是什么?乙文中的赵襄王落后的原因是什么?(4)从甲、乙两文中你获得了哪些启示?九、作文10. 根据要求作文。

鲁迅的笔下有个特别的保姆阿长,臧克家的笔下有位特别的学者闻一多,杨绛的笔下有个特别的三轮车夫老王;老王的特别在于他的善良,闻一多的特别在于他的“说和做”,阿长的特别在于她“伟大的神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