帷幕注浆效果检查方法研究

合集下载

水利工程帷幕灌浆工程质量检测及评价综合方法

水利工程帷幕灌浆工程质量检测及评价综合方法

2020.10181 引言帷幕灌浆(curtain grouting)的工作原理是将一定配比的胶凝材料浆液通过灌浆设备灌入待治理的岩体或土层中,浆液会填补岩土层的裂隙、孔隙,形成连续的阻水帷幕,从而达到减小渗流量和降低渗透压力的目的。

目前工程中使用的胶凝材料主要是水泥,在特殊情况时也会使用高分子化学溶液,对砂砾石地基多用水泥粘土浆液。

水利工程中闸坝的岩石或砂砾石地基中多面临渗漏等问题,需要采取工程措施减小渗流量和降低渗透压力,20世纪以来,帷幕灌浆一直是水工建筑物地基防渗处理的主要手段,对保证水工建筑物的安全运行起着重要作用。

帷幕灌浆施工完成后帷幕顶部与混凝土闸底板或坝体连接,底部深入相对不透水岩层一定深度,灌浆帷幕会和工程主体以及其下的不透水地层联合组成阻水体有效地阻止或减少地基中地下水的渗透;同时帷幕还可与位于其下游的排水系统共同作用,有效降低渗透水流对闸坝的扬压力,提高闸坝的稳定性。

本文以淮河支流某中型水闸水利工程帷幕灌浆为例,通过声波测试、钻孔电视及压水试验等检测手段对帷幕灌浆施工质量检测,综合评价灌浆施工质量。

2 工程概况淮河支流某中型水闸是具有蓄水、行洪等功能,工程等别为Ⅱ等,主要建筑物为2级,次要建筑物为3级,临时建筑物为4级,设计泄洪流量1420m 3/s,主河槽采用5孔、单孔净宽8m 开敞式水闸结构,设计闸底板基面高程20.1m(85国家高程基准),基面以下为风化砂岩。

帷幕灌浆中心线沿上游右边翼墙右边缘至闸底板,再沿闸底板上游侧边缘至上游左侧翼墙到翼墙左边缘结束。

灌浆孔孔间距1.0m,孔深4.8m,帷幕伸入相对不透水层至少2m,控制标准按透水率q <5lu,采用三序法施工,灌浆采用循环法,自上而下分段灌浆,灌浆压力取0.3~0.5MPa。

3 质量检测结果分析3.1声波波速检测结果分析声波波速检测是以研究弹性波在岩土介质中的传播特征为基础。

当波的传播介质发生变化是波的传播特征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

注浆效果检测方法

注浆效果检测方法

注浆效果检测方法注浆是一种在工程建设、地质处理等方面常用的技术手段呢。

那怎么知道注浆效果好不好呀?这就需要检测方法啦。

一、取芯检测。

这就像是给注浆后的地方做个小手术,取出一小段芯样来看看。

如果芯样完整,而且能看到浆液均匀地填充在里面,那这注浆效果大概率是不错的。

要是芯样松散或者压根看不到多少浆液的痕迹,那可能注浆就不太理想啦。

不过取芯检测有点小破坏哦,就像给地面或者结构开个小口子,取完芯还得好好修补呢。

二、压水试验。

这个就像是给注浆后的地方来一场小考验。

往里面注水,然后看压力和流量的情况。

如果压力能保持得比较好,流量也比较小,那就说明浆液把那些缝隙啥的都填得比较严实,就像给漏洞都堵上了一样。

要是压力上不去,流量还特别大,那就可能是注浆没到位,还有好多地方是空的或者没填满呢。

三、物探方法。

1. 弹性波法。

这有点像给注浆的地方做个超声波检查。

通过发射弹性波,然后看波的传播速度和波形的变化。

如果注浆效果好,波在里面传播就会比较顺畅,速度也会比较正常,波形也比较规则。

要是注浆不好,波就会像遇到了好多障碍物一样,速度可能变慢,波形也会变得奇奇怪怪的。

2. 电阻率法。

这个就很有趣啦,不同的物质电阻率不一样呢。

注浆后的地方如果浆液填充得好,电阻率就会发生变化。

通过测量电阻率的变化,就可以大致判断注浆的效果啦。

就好像浆液是个小魔法师,改变了这个地方的电阻率特性。

四、沉降观测。

对于一些注浆是为了防止沉降的工程来说,沉降观测可是很重要的检测方法哦。

在注浆前后和注浆过程中,都要密切关注这个地方有没有继续沉降。

如果沉降停止或者沉降量变得很小很小,那注浆效果就是棒棒哒。

要是还在不停地沉降,那可能注浆就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呢。

这些检测方法各有各的优缺点,在实际工程中呀,往往会综合使用几种方法,这样就能更准确地知道注浆效果到底好不好啦。

就像给注浆效果做个全方位的“体检”,只有这样才能放心地让工程继续进行下去呢。

防渗帷幕灌浆质量检测方法与技术探讨

防渗帷幕灌浆质量检测方法与技术探讨

创新技术科技创新导报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24四川武都水库位于四川省江油市境内的涪江干流上,是综合利用的大(I)型水利工程。

前期勘探及坝基开挖显示该工程处于强岩溶发育区,在坝址区左岸发育一个大的K 108岩溶管道系统,在右岸坝基下面发育一个巨大的K 111溶蚀大厅,坝基上游侧发育1个较大的岩溶通道,坝基开挖及灌浆遇到较小的溶洞不低于20个。

该水库防渗帷幕线长约1.1 k m,其中左岸山体布置灌浆平洞3层,右岸山体布置灌浆廊道2层,右岸顶层帷幕采用地表灌浆。

1 检测方法概述1.1 复核及优化帷幕灌浆底线复核及优化帷幕灌浆底线是我们在多年实际工作中总结的经验,是一个新概念。

其方法即是综合利用钻孔压水试验、钻孔全景录像及电磁波C T 等手段进行前期测防渗帷幕灌浆质量检测方法与技术探讨杨正刚1 孙涛2 楼加丁1 韩道林1(1.中国水电顾问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贵阳 550081;2.沈阳中冶检测工程有限公司 沈阳 110016)摘 要:防渗帷幕灌浆是水电水利地下隐蔽工程的主要部分,对其进行质量掌控更为重中之重,传统的方法是采用钻孔压水试验,但此方法很难对防渗帷幕灌浆质量作出客观、全面的评价。

本文以四川武都水库防渗帷幕灌浆质量检测为例,尝试探讨如何从多角度、全方面地评判防渗帷幕隐蔽工程施工质量问题。

关键词:防渗帷幕 钻孔压水试验 岩溶 电磁波CT 大功率声波CT 钻孔全景录像中图分类号:TV5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4(b)-0024-02试,达到三个目的:①对原设计防渗帷幕底线进行复核,以保证防渗帷幕底线确定的可靠性;②对可能优化部位,进行优化,节约工程造价和节省工期;③发现对工程不利的其他地质因素,提出解决方案。

本次工程即采用此方法,得到业主的大力支持,取得了良好效果。

1.1.1 钻孔压水试验传统的压水试验分单塞和双塞两种方图1 某部位先导孔透水率分区示意图图2 某部位帷幕线电磁波CT成果解释图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创新技术科技创新导报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25法,由于传统的双塞法在封堵上存在封堵不严或易造成卡孔事故,一般采用单塞的方法。

帷幕灌浆检查孔压水试验

帷幕灌浆检查孔压水试验

帷幕灌浆检查孔压水试验一、帷幕灌浆帷幕灌浆是指在地下工程中采用注浆材料将岩体或土体注入,以达到加固、防水、隔离等目的的一种方法。

其原理是通过注浆材料流动性强的特点,将其注入到岩体或土体中,填充空隙,增强固结力和密实度。

1. 帷幕灌浆施工流程(1)准备工作:包括设计方案、选定注浆材料、确定灌浆孔位置和数量等。

(2)钻孔:根据设计要求,在地下洞室或隧道内钻孔。

(3)清洗孔眼:利用高压水枪将钻孔内的泥沙等杂物清除。

(4)布设管线:将管线安装在钻孔内,并与混凝土结构相连通。

(5)注浆:将预先调配好的注浆材料通过管线注入到钻孔中,直至充满整个孔道。

(6)封堵孔口:待注浆材料凝固后,用水泥砂浆或其他封堵材料堵住孔口。

2. 帷幕灌浆施工注意事项(1)注浆材料的选择应根据地质条件和工程要求进行合理选择。

(2)注浆孔的位置和数量应根据工程设计要求确定,并严格按照要求施工。

(3)注浆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注浆压力和流量,以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二、检查孔检查孔是指在地下工程中为了监测地下水位、岩体稳定性等因素而设置的孔洞。

其作用是方便对地下情况进行观察和监测,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处理。

1. 检查孔的设置(1)检查孔的位置应根据地质条件、工程要求和监测需要进行合理设置。

(2)检查孔的数量应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适当设置,一般不宜过多或过少。

(3)检查孔的直径和深度应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确定,一般不宜太小或太大。

2. 检查孔的施工(1)钻孔:根据设计要求,在地下洞室或隧道内钻孔。

(2)清洗孔眼:利用高压水枪将钻孔内的泥沙等杂物清除。

(3)安装管线:将管线安装在孔内,并与混凝土结构相连通。

(4)封堵孔口:待监测设备安装完毕后,用水泥砂浆或其他封堵材料堵住孔口。

三、压水试验压水试验是指在地下工程中为了检测地下水位、岩体渗透性等因素而进行的一种试验。

其原理是通过给地下水增加一定的压力,观察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以判断地下水位和岩体渗透性等因素。

帷幕灌浆工程质量检查方案

帷幕灌浆工程质量检查方案

帷幕灌浆工程质量检查方案
(1)帷幕灌浆过程质量检查实行三检制,并由监理工程师进行抽检,主要检测项目见下表
帷幕灌浆施工过程质量检验项目表
(2)帷幕灌浆最终质量检查以检查孔的压水试验成果资料为主,并结合对钻孔取芯、竣工资料和其他测试成果的分析进行综合评定。

(3)帷幕灌浆检查孔的数量为灌浆孔数的10%,每个单元工程内至少应布置有一个质量检查孔,
(4)检查孔压水试验在该部位灌浆结束14d后进行。

(5)帷幕灌浆质量合格标准:坝体混凝土与基岩接触段及其下一段的合格率应为100%;其余各段的合格率应为90%以上,不合格段的透水率值不超过设计规定值的100%,且不集中即认为合格。

否则按监理工程师的指示或批准的措施进行处理。

(6)封孔质量检查:先导孔、物探检查孔、帷幕灌浆孔灌浆封孔结束后,为检查封孔效果,可按监理工程师指示,对其指定的孔位进行扫孔检查,主要检查水泥结石芯样的密实程度,必要时,可进行室内容重、抗压、抗渗试验。

注浆效果检测及辅助措施总结

注浆效果检测及辅助措施总结

注浆效果检测及辅助措施
注浆施工结束后,通过注浆体内钻孔,用压水、注水或抽水等办法测定地基的流量及渗透系数,不合格者需进行补充注浆。

检查孔的数目约为总注浆孔数的5~10%,布孔的重点是地质条件不好的地段以及注浆质量较差或有疑问的部位。

通过钻孔,从注浆体内取出原状样品,送实验室进行必要的试验研究。

实践经验证明,通过这类检测可得出下述几项重要的物理力学性能指标,据此能对注浆效果作出比较确切的评价:
(1)、样品的密度;
(2)、结石的性质;
(3)、浆液充填率及剩余孔隙率;
(4)、无侧限抗压强度及抗剪强度;
(5)、渗透性及长期渗流稳定性;
采用挖探或其他方法检验止水加固效果。

根据该工程的特点和难点,以及地下工程的不可预见性,在工程施工中难免存在不尽人意的地方,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还应采取如下措施:(1)、加强对现况管线及房屋的监控,及时反馈信息,以便指导注浆施工及时对工艺参数进行合理调整,确保现况管线及房屋的相对稳定。

(2)、在开挖过程中加强对前方的探水,发现问题及时采取小导注浆工艺进行工艺补救(类似工程中采用效果较好)
(3)初支施工时,预留一定数量的注浆量,在必要时可通过补偿注浆控制现况管线及房屋的情况,确保其相对稳定。

处理抽水蓄能电站帷幕灌浆施工技术研究

处理抽水蓄能电站帷幕灌浆施工技术研究

处理抽水蓄能电站帷幕灌浆施工技术研究发布时间:2021-07-15T16:52:21.027Z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第4卷2月6期作者:常继才[导读] 在抽水蓄能电站当中,帷幕灌浆技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防渗技术,可以使帷幕灌浆的质量显著提高,保证抽水蓄能电站的有效运行。

常继才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河南郑州摘要:在抽水蓄能电站当中,帷幕灌浆技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防渗技术,可以使帷幕灌浆的质量显著提高,保证抽水蓄能电站的有效运行。

本文具体以某抽水蓄能电站坝基防渗工程为基础,对浆液浓度、灌浆压力、孔斜的控制要点进行分析研究,确保灌浆的质量。

首先需要保证造孔的准确性,接着在施工时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对灌浆压力和灌浆液浓度进行有效控制,选择合理的方式进行优化,以达到防渗的目的。

关键词:抽水蓄能电站;帷幕灌浆;施工技术;应用引言确保抽水蓄能电站的稳定运行是电力系统管理维护过程中的重要任务,抽水蓄能电站所处位置相对较为复杂,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因为防水的需求较高,而帷幕灌浆技术是进行防水加强的重要措施。

本文具体分析帷幕灌浆施工在抽水蓄能电站当中的具体应用。

1 大坝帷幕灌浆技术概述在大坝防渗加固施工中,帷幕灌浆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首先需要科学地在防渗加固位置进行钻孔处理,并且利用钻机在钻孔位置进行帷幕孔的设置,依照压水试验和地层透水的具体情况对该区域的地层透水问题进行判断,合理地进行水灰比的选择,加强调配工作,保证浆液的有效控制,随后将配置好的水泥灌入到大坝需要处理的帷幕孔和裂隙当中,使灌浆压力适当增加,有效控制水泥灌注的过程,保证灌浆深度超过孔深并且扩散到一定范围内,保证裂隙当中的水泥柱体和周围地层能够有机结合,形成严密的防渗帷幕,防止水流渗出地层,帷幕灌浆施工技术主要是控制大坝的漏水量,保证其不会破坏堤坝,进而确保水电站大坝能够稳定运行。

在对帷幕灌浆技术应用的过程中,需要依照相关技术标准,使帷幕灌浆施工的效果提升。

帷幕灌浆检测方法

帷幕灌浆检测方法

帷幕灌浆检测方法一、钻孔取芯检测。

1.1 这种方法就像是给帷幕灌浆工程做个“小手术”,直接从灌浆的部位钻孔取出芯样。

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灌浆的填充情况,就像看一个蛋糕里面的夹心一样清楚。

如果灌浆效果好,芯样应该是完整的,而且灌浆材料填充得很密实。

比如说在一些水利工程的帷幕灌浆检测中,取出的芯样要是能像一块结实的石头,中间没有什么大的缝隙或者空洞,那就说明灌浆大体上是成功的。

1.2 不过呢,这钻孔取芯也有它的局限性。

它只能检测到钻孔那一小部分的情况,有点像盲人摸象,可能不能完全反映整个灌浆区域的真实状况。

而且这钻孔取芯的成本也不低,还可能对灌浆体造成一定的破坏,就像拆东墙补西墙似的,虽然能看到里面的情况,但是也带来了一些小麻烦。

二、压水试验检测。

2.1 压水试验就像是给灌浆后的地层做个“水压体检”。

通过向钻孔内压入一定压力的水,然后观察水的流量情况。

如果流量小,那就说明灌浆后的地层防渗性能好,就好比一个密封很好的瓶子,水很难漏进去。

在大坝帷幕灌浆检测的时候,这个方法很常用。

如果压水试验结果显示水的流量在合理范围内,那就可以松口气,说明帷幕灌浆起到了它该起的作用,像个忠诚的卫士一样把水挡住了。

2.2 但是呢,压水试验也不是万无一失的。

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说钻孔的质量、地层的不均匀性等。

有时候就像雾里看花,得到的数据可能会有一些偏差。

而且这个试验对操作人员的要求比较高,如果操作不当,就像厨师做菜放盐放多了一样,结果就不准确了。

2.3 另外,不同的工程对压水试验的标准也不一样。

就像不同的比赛有不同的规则,不能一概而论。

所以在做压水试验检测的时候,一定要根据具体的工程要求来进行判断,不能想当然。

三、地球物理检测方法。

3.1 像弹性波法这种地球物理检测方法,有点像给地层做个“超声波检查”。

通过发射弹性波,然后根据波的传播速度、反射等情况来判断灌浆的效果。

如果灌浆效果好,波在传播过程中就比较顺畅,不会有太多的异常反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帷幕注浆效果检查方法研究
唐英杰
(华北有色工程勘察院有限公司河北石家庄050021)
0 前言
大水矿山采用传统的疏干排水方式治理地下水,不仅破坏区域地下水资源和生态环境,而且排水费用较高。

为了保护地下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现部分大水矿山采用帷幕注浆技术进行堵水,减少大量的无效排水,降低开采费用,既保护环境又可以提高经济效益。

由于帷幕注浆工程具有典型的隐蔽工程特点,帷幕注浆施工完成后,注浆质量好坏,防渗效果如何,均无法直接地评定,因此,帷幕注浆工程施工质量检查一直是人们研究关注的热点。

中关铁矿位于河北省沙河市,总储量约1亿吨,为实现合理开采矿产资源,有效保护区域水资源,矿山治水采用帷幕注浆方案进行阻水;帷幕线全长3397m,采用单排注浆,孔距12米,注浆孔共270个,最大孔深810米总钻探进尺197000m,通过注浆,形成帷幕墙,设计帷幕厚度12m,以阻止石灰岩含水层地下水全部进入矿坑。

1 矿区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矿区为一大型隐伏型矽卡岩磁铁矿,矿床的顶板和围岩为奥陶系中统石灰岩,石灰岩的裂隙岩溶发育,是矿区主要含水层。

矿区西部为太行隆起带,东接华北沉降带,区内主要发育有北北东及北东向断裂构造,且以北北东向断裂构造为主。

褶皱构造规模较小,岩层产状与构造方向一致,倾向东南,倾角15-30゜。

主要分布地层有:
1. 第四系:粘土砾石层,该层砾石以石英砂岩为主,硬度较大,磨圆度较好,分选性差,砾径大者可达50cm,小者仅有几公分;粘土以粉质粘土为主,充填在砾石中间,平均厚度40m。

2. 石炭-二迭系:岩性主要以砂、页岩为主,厚度变化较大,最大厚度70.0m,平均厚度24.2m。

3. 中奥陶系:岩性以石灰岩、结晶灰岩和大理岩为主夹有泥质灰岩,厚度22
4.1-589.0m,平均厚度416.17m。

4. 燕山期闪长岩:闪长岩是本区的基底,块状,主要矿石成分有角闪石、正长石等。

矿区主要含水层为中奥陶系石灰岩,石灰岩裂隙岩溶发育,平均裂隙率7‰,岩溶裂隙发育极不均一,最大的溶洞可达9.0m。

2 注浆效果检查
注浆效果检查分三步进行:注浆段注浆效果检查、注浆孔注浆效果检查、注浆帷幕检测(注浆孔之间检查),从点、线、面全方位检查帷幕注浆效果。

注浆段注浆效果检查,在注浆段注浆结束后,根据扫孔时观测冲洗液消耗量计算注浆段单位透水率。

如果注浆段透水率q小于设计单位透水率,本段注浆效果良好;如果注浆段透视率大于设计单位透水率时,要进行压水试验,重新进行注浆。

注浆孔全孔注浆效果检查,在注浆孔完成最后一段注浆后,扫孔到底进行全孔压水试验。

全孔的单位透水率达到设计要求,全孔注浆合格;否则查找漏浆位置后重新注浆,直至达到注浆设计标准。

注浆帷幕检查,是采用物探方法检查注浆孔间的注浆效果,经过试验选用井间高密度电阻率成像法对注浆效果进行检查。

经过所测电阻率值结合各注浆孔地层资料、单位透水率和注浆量,评价帷幕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前两种点、线检查方法在帷幕注浆工程中进行,数据直观,便于分析,但是这两种方法只是针对一个钻孔的注浆效果进行分析,而对钻孔中间地层注浆效果不能做出准确判断。

采用物探方法检查是在帷幕注浆工程结束后对注浆效果进行检查,将帷幕线上的注浆孔联系起来,通过物性分析达到对注浆效果进行全面评价的目的。

3 井间高密度电法原理
根据矿区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完整灰岩和混凝土(水泥结石)有高电阻率待征,含水的裂隙发育区为低电阻异常体,具备开展电阻率法的地球物理条件,提出了采用井间高密度电阻率检测的方案,对帷幕注浆的整体性评价。

井间高密度电阻率法属于直流电法,是高密度电阻率法一种新的应用,地下岩石的电阻率除了与此岩石的特性有关外还与此岩石的含水量有很大的关系,特别是在石灰岩地区由于地下水矿化度相对较高,一般来说岩石中的孔隙越大,含水量多,则这种岩石的电阻率就低,反之则电阻率就高。

由于岩石的这种特性,所以在查找与水有关的地质构造时电法勘探的效果较好。

传统的高密度电阻率法主要应用在陆地表面,通过布在地面的电极测量电压和电流,间接测出地层的电阻率,推断地层的地质情况,探测深度一般为50~100米,地面电阻率方法在地下采空区、过水通道、岩溶裂隙等的检测方面都取得过非常好的效果,但是对于帷幕注浆效果的检测,地面的探测深度远远达不到设计要求。

井间高密度电阻率成像法改变电极的供电和接收方式,采用井中供电和接收的跨孔方法进行检测,以达到帷幕注浆效果检测的目的。

将两根带有电极的电缆放到两个钻孔中,进行跨孔供电,跨孔测电位差。

检测过程中固定A、B、M 点电极,其他电极同步测量一系列的N电极电位数据,然后移动M电极,对N电极再做如上观测,然后移动B电极再做如上观测,最后移动A电极,再做如上观测,测量过程中每一对电极都可以任意组合作为AB供电电极和MN接收电极。

采用这种供电和接收方式极大地提高数据的采集量,每对测量段可以得到5万组以上的数据,丰富了孔间的信息资料,可以很清晰反映出两钻孔间的电阻率分布情况。

把所测量的数据进行反演,采用有限元模拟,反复与大量实测数据对比,多次迭代,反演出两钻孔井间的电阻率断面图像。

图1数据采集示意图
4 应用实例
以K230-W701钻孔为例进行注浆效果分析,两钻孔孔距60m ,两钻孔间已完成W8、W704、W703、W702四个注浆钻孔,孔距均为12m ,测量电极距6m ,每个钻孔32个电极,K230测量深度84- 270m ,W701测量深度120-306m ,所测反演结果如图2所示。

图2 K230-W701反演电阻率剖面图
结合测试得到的孔间电阻率剖面图和钻孔编录资料、注浆资料、压水试验资料对地层电阻率背景值和一序孔的注浆效果进行综合分析。

根据电阻率分布特点分4段进行分析:
第一段125-170m,本段地层以石灰岩、结晶灰岩为主,岩芯完整,局部岩芯破碎,本段为非注浆段,测试反演电阻率值6000-10000Ω•m,可以表示为本次测试完整石灰岩电阻率背景值。

第二段170-225m,本段地层以石灰岩、结晶灰岩为主,岩芯较完整,见水蚀现象,局部岩芯破碎,裂隙、溶孔发育,泥质充填,三序孔平均透水率0.55Lu,平均单位注浆量215Kg/m,一序孔平均单位注浆量479.5Kg/m,电阻率值在2000-3500Ω•m,,电阻率分布较为连续,两钻孔之间没有发现大的过水通道和透水带,注浆效果良好,达到设计要求。

第三段225-260m,本段地层以蚀变灰岩、泥质灰岩为主,部分地层夹有石灰岩和结晶灰岩,饰变灰岩岩芯较破碎,部分手可捏碎,泥质灰岩岩芯较完整,水蚀现象发育,多呈蜂窝状,钙质、泥质半充填,连通性差,裂隙溶孔微发育。

三序孔平均透水率0.11Lu,平均单位注浆量98.8Kg/m,一序孔平均单位注浆量282.74Kg/m,电阻率值小于1000Ω•m,分布连续,电阻率值低是由于地层岩性原因引起的,与地层透水率没有关系,而且两钻孔之间没有发现大的过水通道和透水带,注浆效果良好,达到设计要求。

第四段260-300m,本段地层为石灰岩地层,岩芯较完整,致密坚硬,局部见水蚀现象,溶孔裂隙发育,方解石、泥质充填,透水性较差。

三序孔平均透水率0.13Lu,平均单位注浆量47.64Kg/m,一序孔平均单位注浆量58.47Kg/m。

电阻率值2500-8000Ω•m,由于K230钻孔最深电极位于270m处,在这个位置采集数据量较少,因此在反演过程中使靠近K230钻孔附近电阻率偏低,但仍能达到2500Ω•m,可以近似看作电阻率分布较为连续,两钻孔之间没有发现大的过水通道和透水带,注浆效果良好,达到设计要求。

对K230-W701钻孔帷幕注浆效果分析统计表见表1。

表1 K230-W701注浆效果综合分析表
5 结语
1. 对帷幕注浆效果采取点、线、面的全方位检查,使检查工作逐步深入,对注浆效果的检查非常有效。

2. 采用跨孔高密度电阻率成像法能够对注浆效果做出连续性评价,并对施工工程做出合理化建议,该方法可以在以后的帷幕注浆效果检测中加以推广。

3. 高密度电阻率法进行帷幕注浆效果检测还处于起步阶段,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电极距的最佳间距,跨孔宽度,对于注浆效果的解释目前还处于定性阶段,还不能达到定量解释的目的,这些问题还要在以后的工作中继续研究。

参考文献:
[1]葛为中,电阻率法新理念,《中国地球物理》,208—209页,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10
[2]Jingping Zhe,et al,Multichannel, full waveform and flexible electrode combination resistivity-imaging system, :Geophysics,72, F57-F64,200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