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土挤密桩质量验收标准

合集下载

灰土挤密桩质量要求

灰土挤密桩质量要求

1、成桩后,应及时抽样检验灰土挤密桩或土挤密桩处理地基的质量。

对一般工程,主要应检查施工记录、检测全部处理深度内桩体和桩间土的干密度,并将其分别换算为平均压实系数c λ和平均挤密系数c η。

对重要工程,除检测上述内容外,还应测定全部处理深度内桩间土的压缩性和湿陷性。

2、抽样检验的数量,对一般工程不应少于桩总数的l%;对重要工程不应少于桩总数的1.5%。

3、灰土挤密桩和土挤密桩地墓竣工验收时,承载力检验应采用复合地基载荷试验。

4、检验数量不应少于桩总数的0.5%,且每项单体工程不应少于3 点。

5、土和灰土挤密桩地基质量检验标准应符合下。

土和灰土挤密桩地基质量检验标准。

灰土挤密桩控制标准

灰土挤密桩控制标准

灰土挤密桩施工质量控制标准灰土挤密桩设计要求:桩孔直径为:400mm,桩长为: 12000mm,桩位按等边三角形部署,桩排距为:866mm,中心距为: 1000mm,成孔采纳沉管法,孔内填料采纳3:7 灰土,分层回填、分层夯实,桩间土的均匀挤密系数不该小于,最小挤密系数不该小于,桩体内均匀压实系数不该小于,最小压实系数不该小于。

设计承载力=220Kpa。

一、施工工艺工法:1、设施选型:履带式 KU1207 型柴油成孔机,柴油锤重为:3000kg,沉管大头直径≧ 400mm,控制成桩孔径≧ 400mm。

2、审定最大干密度,依据灰土动向控制灰土干密度,桩填料土源;对桩间土挤密系数的素土干密度,在施工前在本栋施工楼号取原状土获取素土干密度指标。

3、桩基定位:依照设计图纸,挨次施放灰线点,并逐桩进行编号,按次序进行桩孔成孔。

4、桩长控制:设计桩长12000mm(赞同误差 +500mm),施工时应在桩机沉管上用红线做出显然标记。

5、对控制灰土土料质量及配合比(1)灰土的土料,宜采纳地基槽中挖出的土,不得含有机杂质,使用前应过筛,其粒径不得大于 15mm。

(2)用作灰土的熟石灰应过筛,其粒径不得大于 5mm,不得夹有未熟化的生石灰块,含水率适合。

(3)灰土的配合比(体积比)一般为 3:7。

灰土施工时,应适合控制其含水量(一般用手将灰土紧握成团,用手轻捏即碎为宜)。

如灰土过干或过湿,应先洒水润湿或晾晒。

灰土应拌和均匀,颜色一致。

拌好后应及时使用,并做到随成孔、随回填夯实的原则,决不得隔日夯打使用。

6、桩孔回填用 3:7 灰土,土料采纳有机质含量 <5℅黄土,其土料粒径≤15mm,消石灰粒径≤5mm,机械筛土按 3:7 灰土比率进行控制,并在筛土机旁拌存试样,供参照。

7、桩孔回填,应随成孔随回填,并分层加灰回填夯实,回填系数随时动向测定,每层用量斗向孔内下料(每次下灰土厚度折合方量约:0.1m33)。

要求当日所成孔一定当日回填达成。

灰土挤密桩规范

灰土挤密桩规范

灰土挤密桩规范篇一:灰土挤密桩质量验收标准灰土挤密桩质量验收标准篇二:灰土挤密桩施工标准灰土挤密桩施工工艺标准(QB-CNCEC JO10113-2004)1 适用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地基处理采用灰土挤密桩加固的工程。

2 施工准备2.1 材料要求2.1.1 土料:可采用就地挖出的粘性土及塑性指数大于4的粉土,不得含有有机杂质或用耕植土;土料应过筛,其颗粒不应大于15mm。

2.1.2 石灰:应用Ⅲ级以上新鲜的块灰,使用前1-2d消解并过筛,其颗粒不应大于5mm,不得夹有未熟化的生石灰块粒及其他杂质,也不得含有过多的水分。

2.2 主要机具设备 2.2.1 成孔设备0.6t或1.2t柴油打桩机或自制锤击式打桩机,亦可采用冲击钻出或洛阳铲。

2.2.2 夯实设备卷扬机、提升式夯机或偏心轮夹杆式夯实机及梨形锤。

2.2.3 主要工具铁锹、量斗、水桶、胶管、喷壶、铁筛、手推胶轮车等。

2.3 作业条件2.3.1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基础施工图纸、施工组织设计应齐全。

2.3.2 建筑场地地面上所有障碍物和地下管线、电缆、旧基础等均已全部拆除搬迁。

沉管振动对邻近建筑物及厂房内仪器设备有影响时,已采取有效保护措施。

2.3.3 施工场地已进行平整,对桩机运行的松软场地已进行预压处理,周围已做好有效的排水措施。

2.3.4 桩轴线控制桩及水准点桩已经设置并编号,且经复核;桩孔位置已经放线并钉标桩定位或撒石灰。

2.3.5 已进行成孔、夯填工艺和挤密效果试验,确定有关施工工艺参数(分层填料厚度、夯击次数和夯实后的干密度、打桩次序),并对试桩进行了测试,承载力及挤密效果等符合设计要求。

2.3.6 供水、供电、运输道路、现场小型临时设施已经设置就绪。

2.4 作业人员2.4.1 主要作业人员:打桩工、焊工。

2.4.2 施工机具应由专人负责使用和维护,大、中型机械特殊机具需执证上岗,操作者须经培训后,执有效的合格证书可操作。

主要作业人员已经过安全培训,并接受了施工技术交底(作业指导书)。

灰土挤密桩试验检测项目

灰土挤密桩试验检测项目
桩间土
沿线路纵向连续每50米抽检3个点,每米检测干密度、湿陷性和压缩试验,计算最小挤密系数和湿陷系数、压缩模量。
复合地基承载力
总桩数的2%,且不少于3根,监理见证,平板荷载试验
强夯试验检测工程
试验工程
材料名称
地基加固质量
施工单位每一工点每3000`M^2`抽样检验12点,其中:标准贯入试验6点,静力触探试验3点,载荷试验3点。
灰土挤密桩试验检测工程
试验工程材ຫໍສະໝຸດ 名称石灰氧化镁+氧化钙含量,粒径不大于5毫米,夹石量不大于5%;200吨一批,监理见证20%或平检10%

施工前有机质含量检测,不大于5%,每1000立方米检测一次,其他工程符合设计要求;监理见证20%或平检10%
桩体
压实度,总桩数的3%且每班不少于1根,,每一米检测干密度、监理见证20%或平检10%
重夯试验检测工程
试验工程
材料名称
施工前
检测原地面压实度
施工后
检测压实度
软基处理试验检测工程
试验工程
材料名称
施工后
压实度,含水率

土和灰土挤密桩施工质量监理实施细则

土和灰土挤密桩施工质量监理实施细则

土和灰土挤密桩施工质量监理实施细则一、专业概况土和灰土挤密桩适用于处理地下水位以上的湿陷性黄土、素填土和杂填土等地基。

处理深度宜为5~15m,当以消除地基的湿陷性为主要目的地,宜选用土挤密桩法,当以提高地基的承载力或水稳性为主要目的时,宜选用灰土挤密桩法,当地基土的含水量大于23%及其饱和度大小0.65时,不宜选用上述方法。

对重要工程或在缺乏经验的地区,施工前应按设计要求,在现场选点进行试验。

如土性基本相同,试验可在一处进行,如土性差异明显,应在不同地段分别进行试验。

二、监理依据1.GB50300—200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2.GB50202—200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3.JGJ79—200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4.GB50025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5.桩基工程施工图;6.工程地质详细勘察报告;7.项目监理规划。

三、监理工作要点1.桩孔的定位放线是否满足设计要求2.桩孔的直径和深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3.成桩过程的垂直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4.素土及灰土含水量是否满足设计要求5.素土及灰土夯实数是否满足设计要求6.素土及灰土粒径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四、主要监理控制1.开工前a、审核承包商施工资质b、仔细研究地质报告、原有地下管线和其他障碍物的资料c、审核桩基施工图,组织图纸会审d、审核承包商的桩基工程施工方案。

控制排污、排渣及储存位置,不能污染城市周围环境e、核验承包商的定位放线,群桩允许偏差20mm,单桩10 mm2.施工过程中a、成孔和回填夯实的施工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b、成孔施工时地基土宜接近最优含水量,当含水量低于12%时,宜加水增湿至最优含水量c、桩孔中心点的偏差不应超过桩距设计值的5%d、桩孔垂直度偏差不应大于1.5%e、向孔内填料前,孔底必须夯实,然后用素土或灰土在最优含水量状态下分层回填夯实,当用素土回填夯实时,压实系数不应小于0.96,当用灰土回填夯实时,压实系数不应小于0.97f、成孔和回填夯实的施工顺序,宜间隔进行,对大型工程可采取分段施工3.事后主要工作a、检查成桩质量b、分项工程的技术资料验收c、组织业主、设计院、承包商对桩基工程验收4.质量标准、检测频率与方法5.竣工验收资料内容承建商的资质、施工合同、施工许可证、图纸会审记录、测量放线记录、施工组织设计、桩基施工记录、材料实验报告、配合比报告、原材进场审批表、原材使用审批表、桩位偏位记录桩基检测报告、质量事故处理资料、施工总结。

土和灰土挤密桩复合地基 检验批

土和灰土挤密桩复合地基 检验批
别断面。
填写说明
一、填写依据 1 2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二、检验批划分 根据施工现场情况,地基子分部可以按照基础类型划分为一个检验批,如果工程量很大或者施工组织设计与专项 施工方案中要求分段施工的,可以按照施工段划分为若干个检验批。 三、GB50202-2002规范摘要 表4.12.4 土和灰土挤密桩地基质量检验标准 允许偏差或允许值 项目 序号 检查项目 单位 1 2 3 4 1 2 一般 项目 3 4 5 桩体及桩间土干密度 桩长 地基承载力 桩径 土料有机质含量 石灰粒径 桩位偏差 垂直度 桩径 % mm mm % mm mm 数值 设计要求 +500 设计要求 -20 ≤5 ≤5 满堂布桩≤0.40D 条基布桩≤0.25D ≤1.5 -20 现场取样检查 测桩管长度或垂球测孔 深 按规定的方法 用钢尺量 试验室焙烧法 筛分法 用钢尺量,D为桩径 用经纬仪测桩管 用钢尺量 检查方法

灰土挤密桩质量验收标准

灰土挤密桩质量验收标准
钢筋保护层厚度c,c≥35mm允许偏差+10,-5 (mm)、25mm<c<35mm
允许偏差+5,-2 (mm)、C≤25mm允许偏差+3,-l (mm);
1.施工前应进行成桩工艺性试验(不少于2根)
2.灌注孔桩钢筋骨架的允许偏差: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
检验方法
1
钢筋骨பைடு நூலகம்在承台底以下长度
±100mm
尺量
2
1
桩位
(纵横向)
50mm
按成桩总数
的10%抽样
检验,且每
检验批不少
于5根
经纬仪或钢尺丈量
2
桩体
垂直度
1%
经纬仪或吊线测钻杆倾斜度
3
桩体有
效直径
不小于
设计值
开挖50~100cm深后,钢尺丈量
混凝土灌注桩质量验收标准
分部
工程
分项
工程
检验批
检验批检验项目
主控项目
一般项目










沿线路纵向连续路基长度每100m或≤100m的单个工点
箍筋内净尺±3寸(mm);
3.钢筋安装及钢筋保护层厚度允许偏差:
受力钢筋排距允许偏差±5(mm);同一排中受力钢筋间距基础、板、墙允许偏差±20 (mm)、柱、梁允许偏差±10(mm);
分布钢筋间距允许偏差±20 (mm)
箍筋间距绑扎骨架允许偏差±20 (mm)、焊接骨架允许偏差±10 (mm);
弯起点位置(加工偏差±20mm包括在内)允许偏差30 (mm);
钢筋骨架直径
±20mm

灰土挤密桩质量验收标准

灰土挤密桩质量验收标准

灰土挤密桩质量验收标准1. 引言灰土挤密桩是一种常见的地基处理方法,它通过利用灰土挤浆形成桩体,以提高土体的承载力和抗沉降性能。

为了确保工程质量,需要制定相应的验收标准来对灰土挤密桩的施工质量进行评估。

2. 施工前准备在进行灰土挤密桩施工之前,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确定灰土挤密桩的位置、数量和布置方案;•准备好挤浆设备,并进行检查和试验;•对灰土原材料进行试验,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制定好施工方案和施工图纸。

3. 施工过程灰土挤密桩的施工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3.1 桩坑准备•桩坑的开挖应符合设计要求,桩坑底部不得有积水,并应将其清理干净;•桩顶标高应准确无误。

3.2 灌浆•灌浆前应进行试灌浆,确定浆液的配合比,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灌浆过程中应注意浆液的流量和浆液与灰土的充分混合;•灌浆应采用适当的速度和压力,避免浆液外漏;•灌浆结束后,应对桩体进行摸浆试验,确保浆液的稠度达到要求。

3.3 挤浆•在灌浆结束后,应立即进行挤浆操作;•挤浆时应控制挤浆速度和挤浆压力,确保灰土挤密桩达到设计要求的形状和尺寸。

3.4 桩身整形•挤浆结束后,应对灰土挤密桩进行整形和修整,确保桩身的平整度和垂直度满足要求。

4. 质量验收标准灰土挤密桩的质量验收应按照以下标准进行评估:4.1 外观质量•桩身应平整、光滑,无明显的裂缝、破损和凹陷;•桩头应呈正圆形,尺寸符合设计要求;•桩头和桩身之间应无分离现象。

4.2 尺寸和形状•桩的直径应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在一定范围内;•桩的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在一定范围内;•桩的垂直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在一定范围内。

4.3 抗压强度•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桩身的抗压试验;•抗压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4.4 摸浆试验•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摸浆试验;•摸浆程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5. 结论根据以上质量验收标准,对灰土挤密桩的施工质量进行评估。

如果发现质量问题,则需要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直到达到设计要求为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部
工程
分项
工程
检验批
检验批检验项目
主控项目
一般项目




水泥
粉煤
灰碎
石桩
(CFG桩)
沿线路纵向连续路基长度每100m或≤100m的单个工点
1.所用的水泥和粗细骨料品种、规格及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数量:同一产地、品种、规格且连续进场的水泥,袋装水泥200t为一批、散装水泥.500t为一批,当袋装水泥不足200t或散装水泥不足500t时也按一批计。同一产地、品种、规格且连续进场的粗、细骨料,分别每400m3为一批,当不足400m3时也按一批计。各种原材料施工单位每批抽样检验1组。检验方法:检查产品质量证明文件。在水泥库抽样检验水泥强度、安定性、凝结时间,在料场抽样检验粗细骨料含泥量、筛分试验检验其颗粒级配。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验。检验方法:观察、现场清点。
5.每根桩的投料量不得少于设计灌注量;。
6.CFG桩顶端浮浆应清除干净,直至露出新鲜混凝土面。清除浮浆后桩的有效长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7.CFG桩的桩身质量、完整性应满足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检验总桩数的lO%。监理单位按检验桩数的20%见证检验。
2.CFG桩混合料坍落度应按工艺性试验确定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的参数进行控制。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台班抽样检验3次。检验方法:现场坍落度试验。
3.CFG桩混合料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台班做一组(3块)试块。检验方法:每台班制作混合料试块,进行28d标准养护试件抗压强度检验。
4.CFG桩的数量、布桩形式应符合设计,砂桩的数量、布桩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
灰土挤密桩施工的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
序号
检验项目
允许
偏差
施工单位
检验数量
检验方法
1
桩位
(纵横向)
50mm
按成桩总数的10%抽样检验,且每检验批不少于5根
经纬仪或钢尺丈量
2
桩垂直度
1.5%
成孔夯实孔底后
吊垂球测量垂直度
3
桩体有效直径
不小于设计值
开挖50~100cm
深后,钢尺丈量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质量验收标准
一、钢筋原材料、加工、连接和安装的检验必须符合铁道部现行《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
1.检验数量:以同牌号、同炉罐号、同规格、同交货状态的钢筋,每60t为一批,不足60t也按一批计。钢筋保护层垫块材质应符合设计要求。
2.钢筋加工允许偏差:受力钢筋全长允许偏差±10 (mm);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20 (mm);
1
桩位
(纵横向)
50mm
按成桩总数
的10%抽样
检验,且每
检验批不少
于5根
经纬仪或钢尺丈量
2
桩体
垂直度
1%
经纬仪或吊线测钻杆倾斜度
3
桩体有
效直径
不小于
设计值
开挖50~100cm深后,钢尺丈量
混凝土灌注桩质量验收标准
分部
工程
分项
工程
检验批
检验批检验项目
主控项目
一般项目










沿线路纵向连续路基长度每100m或≤100m的单个工点
工程
检验批
检验批检验项目
主控项目
一般项目










沿线路纵向连续路基长度每100m或≤100m的单个工点
二、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设计、施工的检验必须符合铁道部现行《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
2.灰土挤密桩所用土的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且有机质含量不应大于5%。检验数量:同一取土地点、相同土性的土,每1000m3为一批,不足:1000m3也按一批计。
3.填料的配合比、最优含水率应符合设计。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根桩检验。检验方法:孔底夯实后尺量。
4.孔内填料应分层回填夯实,其压实系数不应小于O.97(轻型击实)。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抽样检验总桩数的3%,且每台班不少于1根。检验方法:在全部孔深内,每:l m取土样测定干密度,检测点的位置应在距孔心2/3孔半径处,轻型击实试验应符合《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 10102)的规定。
灰土挤密桩质量验收标准
分部
工程
分项
工程
检验批
检验批检验项目
主控项目
一般项目









沿线路纵向连续路基长度每100m或≤100m的单个工点
1.灰土挤密桩所用石灰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石灰中活性CaO、MgO含量不应低于50%(按干重计),粒径应小于5 mm,夹石量不大于5%。检验数量:同一厂家、同一产地的石灰,每200t为一批,不足200t也按一批计。
检验方法:低应变检测。
8.CFG桩按复合地基设计时,处理后的复合地基承载力、变形模量应满足设计要求;按柱桩设计时,处理后的单桩承载力应满足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总桩数的2‰,且每检验批不少于3根。检验方法:平板载荷试验。
CFG桩施工的允许偏差、
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
序号
检验
项目
允许
偏差
施工单位
检验数量
检验方法
5.桩间土处理效果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数量:沿线路纵向连续每50 m施工单位抽样检验3点。检验方法:在孔之间形心点附近、成孔挤密深度内,每lm取土样测定干密度、进行湿陷性试验和压缩试验,计算干密度与其最大干密度的比值(最小挤密系数)、湿陷系数和压缩模量。
6.灰土挤密桩处理后的复合地基承载力应满足设计要求,检验数量:总桩数的2‰,且每检验批不少于3根。监理单位见证检验,勘察设计单位现场确认。检验方法:平板载荷试验。
箍筋内净尺许偏差:
受力钢筋排距允许偏差±5(mm);同一排中受力钢筋间距基础、板、墙允许偏差±20 (mm)、柱、梁允许偏差±10 (mm);
分布钢筋间距允许偏差±20 (mm)
箍筋间距绑扎骨架允许偏差±20 (mm)、焊接骨架允许偏差±10 (mm);
项目
允许偏差
检验方法
1
钢筋骨架在承台底以下长度
±100mm
尺量
2
钢筋骨架直径
±20mm
3
主钢筋间距
±0.5d
尺量检查
不少于5处
4
加强筋间距
±20mm
5
箍筋间距或螺旋筋间距
±20mm
6
钢筋保护层厚度
不小于设计值
吊线尺量
7
钢筋骨架垂直度
1%
注:d为钢筋直径,单位为mm。
混凝土灌注桩质量验收标准
分部
工程
分项
弯起点位置(加工偏差±20mm包括在内)允许偏差30 (mm);
钢筋保护层厚度c,c≥35mm允许偏差+10,-5 (mm)、25mm<c<35mm
允许偏差+5,-2 (mm)、C≤25mm允许偏差+3,-l (mm);
1.施工前应进行成桩工艺性试验(不少于2根)
2.灌注孔桩钢筋骨架的允许偏差:
序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