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的网络安全教育
中学生网络安全主题班会教案大全6篇

中学生网络安全主题班会教案大全6篇中学生网络安全主题班会教案精选篇1网络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和水平。
2 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网络概念,有个大概的了解。
教学过程:课前引言:信息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人平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已经离不开计算机网络,随之出现的是各类网络安全问题。
一些人用网络工作学习,但总是有一些人出于赚钱显示自己的计算机水平,对网络进行破坏,使平常的工作等受到很大的影响。
通过本课程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对网络安全有个总体上的认识,在例如木马的检测黑客技术计算机网络病毒漏洞检查和防范等方面有个较为细致的掌握,通过理论和实际操作结合,包括一些常用的安全软件的使用等,使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由浅入深系统地学习网络安全的相关知识。
一学习要求及方法1 本课程没有合适的教材,希望大家能勤做笔记,结合网上教案,认真做好听课及复习工作。
2 除了上课认真听讲,这门课更依靠大家的自觉性,通过各类途径查看并学习相关资料,多动手动脑勤做笔记,以便以后解决类似问题。
3适时开展一些交流讨论会,分享一段时间来大家的所得。
二网络安全概述1 学生分组讨论的形式了解学生能网络安全的理解兴趣及掌握程度。
分两组同学分别就木马及最近网络上流行的“熊猫烧香”病毒进行10分钟左右的讨论,然后每组选一个代表进行发言。
老师根据情况作一个小结。
2 老师通过小结使大家对木马以及“熊猫烧香”这种病毒有个较为准确的理解。
木马:“木马”程序是目前比较流行的病毒文件,与一般的病毒不同,它不会自我繁殖,也并不“刻意”地去感染其他文件,它通过将自身伪装吸引用户下载执行,向施种木马者提供打开被种者电脑的门户,使施种者可以任意毁坏窃取被种者的文件,甚至远程操控被种者的电脑。
“熊猫烧香” 病毒: 2006年底,我国互联网上大规模爆发“熊猫烧香”病毒及其变种,该病毒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传播,并将感染的所有程序文件改成熊猫举着三根香的模样,同时该病毒还具有盗取用户游戏账号QQ账号等功能。
中学生网络安全教育

中学生网络安全教育中学生网络安全教育1. 引言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中学生作为未成年人,在使用互联网的过程中容易受到网络安全风险的影响。
进行中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网络安全意识的培养、个人信息保护、网络欺凌防范等方面探讨中学生网络安全教育。
2. 网络安全意识的培养中学生需要培养正确的网络安全意识,了解网络的优势与风险,并能主动防范网络安全问题。
针对中学生,学校和家庭应加强网络安全教育,开设网络安全课程,提高中学生对网络安全的认识。
教师和家长应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例如不随意陌生软件,不可疑等。
3. 个人信息保护中学生在使用网络时需要注意保护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
他们应了解什么是个人敏感信息,例如、方式号码等,不随意泄露个人敏感信息。
学生还应通过设置密码、不使用弱密码等方式保护个人账号的安全。
4. 网络欺凌防范网络欺凌是中学生面临的一个常见问题。
中学生需要了解什么是网络欺凌,并掌握网络欺凌的预防和解决方式。
学校和家庭应该加强对中学生的防范教育,教会他们如何应对网络欺凌,并且提供相应的举报渠道和机制。
5. 教育资源的利用中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应结合教育资源的利用。
学校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开设网络安全教育的课程,提供各类网络安全教育资源。
家庭也可以通过监督学生的上网行为,向学生提供专业的网络安全教育资料和资源。
6.中学生作为网络安全的薄弱群体,需要重视网络安全教育。
通过培养网络安全意识、个人信息保护、网络欺凌防范以及利用教育资源等方面的教育,可以提高中学生在互联网时代的网络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只有通过全面的网络安全教育,中学生才能更好地应对网络安全风险,保护自己的网络安全。
中学生网络安全教育

中学生网络安全教育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网络的频率也越来越高。
然而,网络世界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安全隐患,中学生往往缺乏相关的网络安全知识和意识,容易陷入网络陷阱中。
因此,中学生网络安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网络威胁、个人信息保护、网络游戏安全、网络欺凌、不良信息过滤等方面展开回答写作。
一、网络威胁网络威胁是指通过网络进行的各种攻击行为,如病毒、木马、钓鱼网站等。
中学生应该了解这些网络威胁的危害,并学会保护自己免受其侵害。
他们可以通过安装杀毒软件、不轻易点击陌生链接、定期更新操作系统等方式提升网络安全防护能力。
二、个人信息保护在网络世界中,个人信息的泄露是一种常见的安全问题。
中学生应该明白什么是个人信息,如何保护个人信息。
他们应该避免在不安全的网站填写个人信息、不随便在社交媒体上公开个人隐私、设置强密码等,以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不被他人恶意利用。
三、网络游戏安全网络游戏已经成为中学生娱乐休闲的重要方式,但其中也存在安全隐患。
中学生应该学会识别网络游戏中的欺诈、网络虚拟货币的管理以及避免成为网络游戏的上瘾者。
他们可以与父母、老师共同规划游戏时间,定期参加体育活动或其他兴趣班,避免沉迷于网络游戏而对学习和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四、网络欺凌网络欺凌是指通过网络对他人进行侮辱、威胁、恐吓等行为。
中学生应该明确网络欺凌的危害,并学会拒绝和防范网络欺凌。
他们可以设定隐私设置,不随意添加陌生人为好友,及时和家长、老师沟通,举报并避免参与网络欺凌行为。
五、不良信息过滤网络上存在大量的不良信息,如色情、暴力等。
中学生应该学会过滤和拒绝接触这些不良信息,保持对网络世界的健康认知。
他们可以通过安装过滤软件、主动选择健康的网络内容、避免泄露联系方式等方式防止接触不良信息。
六、网络好友的选择中学生在网络上结识许多来自不同地区、年龄段的朋友,但未必都是值得信任的。
中学生应该慎重选择网络好友,并避免与陌生人交换个人信息。
中学生网络安全教育

中学生网络安全教育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网络世界的便捷和丰富,同时也存在着许多潜在的危险和挑战。
为了更好地适应网络社会,中学生网络安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网络安全,是指网络空间的安全,包括保护计算机等网络设备、保护个人信息和隐私、防止网络犯罪等。
在中学生网络安全教育中,我们应该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网络安全,首先要有自保意识。
中学生应该学会如何保护自己的计算机、手机等网络设备,不随意下载、安装软件,不随意连接未知的Wi-Fi网络,以免遭受病毒、木马等网络攻击。
此外,中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也要拓展到保护个人信息和隐私上。
我们应该学会拒绝那些不合理的、不安全的要求,保护自己的人身信息安全。
第二,掌握网络安全知识。
中学生应该通过各种途径了解网络安全知识,如参加网络安全知识培训、学习网络安全知识网上的教程、向网络安全专家咨询等。
这些途径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网络攻击的手段和危害,提高我们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第三,遵守网络安全规则。
网络安全既是个人利益,也是社会利益。
我们应该遵守网络安全规则,不要在网络上发布、传播、制作任何危害网络安全的信息,如恶意软件、网络谣言等。
同时,我们应该积极参与网络安全社区、论坛等,为网络空间的健康有序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四,防范网络安全风险。
网络安全风险无所不在,我们需要时刻保持警惕。
中学生应该学会辨别网络攻击的风险,如是否有不正常的网站、短信、电话等,是否有人以任何理由向你索取账号密码等。
如果发现任何可疑情况,应及时向学校或相关部门报告。
第五,倡导网络文明。
网络文明是保障网络安全的重要基础。
我们应该倡导网络文明,遵守道德规范,不浏览、不传播、不制作和传播网络信息,做一个有担当的网络参与者。
同时,我们要积极维护网络环境的健康,拒绝网络欺凌,做一个有责任感的网络参与者。
第六,加强网络安全教育。
为了更好地开展中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学校、家庭和社会都应当共同努力。
中学生安全教育防范网络

中学生安全教育防范网络中学生安全教育: 防范网络风险中学生正处于心智成长的关键阶段,面临着来自社会的诸多安全风险,其中网络安全问题日益严重。
为了保护中学生的身心健康,提高他们的网络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我们需要加强中学生的安全教育,特别是网络安全方面的教育。
一、了解网络风险在进行网络安全教育之前,我们首先需要让中学生了解网络风险的存在和可能造成的危害。
网络上存在着许多不良信息,如不良网站、网络欺凌、网络诈骗等,这些都可能对中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通过引导中学生掌握这些信息,能够帮助他们认识到网络安全的重要性。
二、培养正确的使用网络的意识在网络安全教育中,我们需要教育中学生正确地使用网络,并养成良好的网络使用习惯。
中学生需要了解网络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避免被虚假信息误导和欺骗。
此外,他们还应该学会保护个人隐私,在社交媒体上避免泄露个人信息,以免受到不必要的骚扰和威胁。
三、加强网络素养的培养为了帮助中学生更好地应对网络安全问题,我们需要加强他们的网络素养培养。
网络素养包括对网络技术和网络使用规则的理解,对网络风险的判断和防范能力,以及对网络侵权行为的识别和维权能力。
通过开设相关的课程和讲座,提供实际案例和应对策略,中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网络素养,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建立家校合作机制中学生的安全教育需要家校合作,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
家长应该关注中学生在网络中的行为,并与学校积极沟通,共同促进中学生的网络安全教育。
学校可以通过举办家长会议、发布网络安全指南等方式,提供相关的教育资源和指导,加强学校和家庭的合作。
五、建立网络监管机制为了加强中学生的网络安全,我们需要建立一个有效的监管机制。
相关部门应该制定网络安全政策,加强网络监管,防止不良信息的传播和网络犯罪的发生。
此外,学校也可以建立网络监控系统,对中学生在校园内的网络行为进行监管,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问题。
六、提供心理支持和咨询服务针对网络安全问题可能带来的心理压力,我们还需要为中学生提供心理支持和咨询服务。
中学生网络安全知识

中学生网络安全知识中学生网络安全知识网络安全是指保护个人、组织或国家的网络系统、网络活动和网络信息不受到非法访问、非法修改、非法截获、非法破坏和非法传播等威胁的一种保护措施。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中学生在网络上的活动也逐渐增多。
网络空间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安全风险,对于中学生来说,正确使用网络并保证网络安全意识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以下是一些中学生需要了解的网络安全知识:1. 密码安全使用复杂、安全的密码是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的第一步。
中学生在使用各种在线账号时,应该使用不易猜测的密码,并定期更改密码,以避免被他人盗取个人信息。
不要将相同的密码用于多个账号,以防止一个账号被攻击后,其他账号也受到威胁。
2. 隐私保护中学生需要明确网络空间并不是真正的私密空间,不要轻易向陌生人透露自己的个人信息。
不要在不安全的网络环境下发布个人照片、地质和等敏感信息,以避免被不法分子利用。
3. 网络诈骗中学生应该具备识别和辨别网络诈骗的能力,防范各种骗术。
不要轻信陌生人的好意,并保持谨慎。
如果收到可疑信息,应及时报告给家长或老师。
4. 良好的网络行为中学生应该遵守网络行为规范,不发布涉及侮辱、诽谤、恶意攻击和不当内容的信息。
要尊重他人的隐私和权益,不传播谣言和虚假信息。
培养正确的网络行为习惯,不参与网络暴力和恶意活动。
5. 安全软件的使用中学生可以使用安全软件来增强自身的网络安全防护能力,如杀毒软件、防火墙等。
定期更新软件版本,及时修复漏洞,以防止黑客攻击。
6. 网络游戏安全中学生在玩网络游戏时,应选择正规的游戏平台,并遵守游戏规则。
不和安装来路不明的游戏或插件,以防止被恶意软件感染。
要合理控制游戏时间,保持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7. 网络风险教育学校和家长要加强对中学生的网络安全教育和引导。
组织网络安全知识的培训和讲座,提高中学生对网络安全的认识和意识。
及时发布网络安全警示信息,让中学生了解最新的网络威胁。
,中学生要正确使用网络,保护个人信息安全,避免上当受骗。
初中网络安全教案大全

初中网络安全教案大全【篇一:中学生网络安全教育教案】中学生网络安全教育教案一、教学目的为了贯彻落实国家信息部安全使用网络的建议,继续进一步搞好我校的网络使用安全教育,减少因网络的使用而带来的负面影响,杜绝网络潜在危险。
二、重点内容1、加强网络使用安全知识的学习,加强自身使用网络的遵守意识。
2、组织各种安全教育活动,增强遵守网络使用安全的意识。
三、教育内容1、导入语当我们步入网络社会,发现青年与网络之间存在众多的契合点,正是这些契合点使青年对互联网“一网情深”。
青年在网络影响向社会展示了其众多绚丽之处,令人倍感惊喜。
但不少青年网民的失色表现却不能给社会增辉。
2、网络的影响①网络的正面影响1〕利用网络进行德育教育工作,教育者可以以网友的身份和青少年在网上“毫无顾忌”地进行真实心态的平等交流,这对于德育工作者摸清、摸准青少年的思想并开展正面引导和全方位沟通提供了新的快捷的方法。
此外,网络信息具有可下载性、可储存性等延时性特点,网络信息的传播具有实时性和交互性的特点。
2〕提供了求知学习的新渠道。
目前在我国教育资源不能满足需求的情况下,网络提供了求知学习的广阔校园,学习者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接受高等教育。
这对于处在应试教育体制下的青少年来说无疑是一种最好的解脱,它不但有利于其身心的健康发展,而且有利于家庭乃至社会的稳定。
3〕开拓青少年全球视野,提高青少年综合素质。
上网使青少年的政治视野、知识范畴更加开阔,可以培养他们和各式各样的人交流的能力;通过在网上阅览各类有益图书,触类旁通,提高自身文化素养。
②网络的负面影响1〕对于青少年“三观”形成构成潜在威胁。
青少年很容易在网络上接触到资本主义的宣传论调、文化思想等,思想处于极度矛盾、混乱中,其人生观、价值观极易发生倾斜。
2〕网络改变了青少年在学习和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及生活方式。
同时,上网使青少年容易形成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生存方式,集体意识淡薄,个人自由主义思潮泛滥。
预防网络陷阱中学生安全教育的重点内容

预防网络陷阱中学生安全教育的重点内容在预防网络陷阱中学生安全教育的重点内容中,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网络陷阱的类型和特点网络陷阱包括网络诈骗、网络暴力、网络色情等多种形式,这些陷阱具有隐蔽性、欺骗性和传播性的特点。
学生要理解网络陷阱的危害和常见特点,才能更好地预防。
二、保护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学生在使用互联网时应懂得保护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的重要性。
他们要学会设置强密码,不轻易泄露个人信息,不随意点击链接或下载未知软件,以防止个人信息被窃取或遭受网络攻击。
三、学会识别网络陷阱学生需要具备识别网络陷阱的能力。
他们应该学习如何辨别网络谣言和虚假信息,如何甄别网络诈骗和不良广告,以免误入网络陷阱。
同时,学生还应该培养对网络信息的辨别能力,避免被误导或产生不良行为。
四、建立正确的网络伦理观念网络陷阱的存在与学生的网络伦理观念密切相关。
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明确道德底线,不参与网络欺凌、网络暴力等不良行为。
同时,教师和家长也应该引导学生遵守网络道德规范,不盲目追求网络游戏和娱乐,避免沉迷网络。
五、加强网络安全意识教育学校、家庭和社会应加强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教育。
学生要了解网络世界的风险,学会通过各种途径获取网络安全知识,并能够主动预防网络陷阱。
学校可以开展网络安全教育活动、组织网络安全知识竞赛等,提高学生的防范能力。
六、建立家庭网络安全监控机制家长在学生安全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他们应该建立家庭网络安全监控机制,了解家庭网络环境,对学生的网上行为进行适度监控。
同时,家长要积极与学校合作,共同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保护学生免受网络陷阱的侵害。
七、加强多方合作,共同应对网络陷阱学校、家庭和社会各界要加强合作,共同应对网络陷阱对学生的威胁。
学校可以与公安部门、网络安全企业等建立合作关系,加强学生的网络安全保护工作。
家庭和社会也要共同努力,在保护学生网络安全方面加大力度,形成良好的网络安全氛围。
总之,预防网络陷阱中学生安全教育的重点内容包括了学生对网络陷阱的认知、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的保护、识别网络陷阱的能力、正确的网络伦理观念、网络安全意识教育、家庭网络安全监控机制的建立以及多方合作共同应对网络陷阱等方面的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一、互联网时代
互联网功能
高校教育精品PPT
2
互联网应用
高校教育精品PPT
3
高校教育精品PPT
4
互联网应用分类
现代网络科技的发达及应用功能。 互联网功能的使用:玩游戏占62%;使 用聊天室占54.5%;收发电子邮件占 48.6%;下载储存网页占39.7%;使 用搜索引擎占25.0%;订阅新闻占21, 9%;网络电话占14.7%;网上寻呼占 14.3%;制作和更新个人网页占12.6 %;上传文件占9.4%;公告板(BBS)占 9.2%;代理服务器占2.3%。
高校教育精品PPT
25
“两高”划出网络言论边界 专家解读六大焦点 焦点一:明确“网络诽谤”犯罪标准,诽谤信息 被转发达500次可判刑 焦点二:网上散布谣言起哄闹事可追究寻衅滋 事罪 。一是利用信息网络辱骂、恐吓他人,情节 恶劣,破坏社会秩序的,依照刑法规定,以寻衅 滋事罪定罪处罚。二是编造虚假信息,或者明知 是编造的虚假信息,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 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起哄闹事,造 成公共秩序严重混乱的,依照刑法规定,以寻衅 滋事罪定罪处罚。
高校教育精品PPT
6
高校教育精品PPT
7
网络的危害有那些?
网络色情使人作茧自缚
高校教育精品PPT
8
高校教育精品PPT
9
网络暴力
对未经证实的网络事 件发表具有攻击性、 煽动性和侮辱性言论, 给他人带来人身权利 受损。
高校教育精品PPT
10
网络游戏暴力增加校园暴力
高校教育精品PPT
11
冷静对待网恋,切勿陷进圈套
高校教育精品PPT
26
焦点三:发布真实信息勒索他人可认定敲诈勒 索罪 。以在信息网络上发布、删除等方式处理 网络信息为由,威胁、要挟他人,索取公私财 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实施上述行为的,依照 刑法规定,以敲诈勒索罪定罪处罚。
高校教育精品PPT
27
焦点四:违反规定有偿“删帖”“发帖”可认定 非法经营罪 。 焦点五:明确网络诽谤犯罪“严重危害”七种情 形适用公诉 。 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引发公共秩序混乱的;引发 民族宗教冲突的;诽谤多人造成恶劣影响的;损 害国家形象,严重危害国家利益的;造成恶劣国 际影响的;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
高校教育精品PPT
20
3、一名沉迷网络游戏的南昌高三学生17日在网吧
上网玩游戏时因心理过度紧张、激动而猝死。 17日
下午5时30分,余斌坐在30号机子上玩游戏。几分
钟后,只听到“砰”的一声,余斌往后倒在椅子上,
两手不停地抖动,口喘粗气。网吧老板很快叫来附
近一个社区诊所的曾医生。 曾医生在当地派出所
高校教育精品PPT
5
互联网的诱惑
网络是一个信息的宝库,同时也是一个信息的 垃圾场。网上各种信息良莠并存,真假难辨, 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网上色情、反动等负面 的信息屡见不鲜。同时,网络的互动性与平等 性,又使得人们可以在一个相对自由的环境下 接收和传播信息。这些不良信息对于身体、心 理都正处于发育期,是非辨别能力、自我控制 能力和选择能力都比较弱的中学生来说,难以 抵挡不良信息的负面影响。
警方在大量调查取证的基础上,获悉某中学初三年 级学生陈某近期表现十分反常,有重大作案嫌疑, 同时查明陈某近期来经常与同学郭某、黄某等人在 一起打电脑、玩游戏,行动诡秘。10月8日下午警方 决定对陈某等5位涉嫌人员采取收捕审查经审查,他 们因长期在一起玩电子游戏机而结为朋友。犯罪嫌 疑人陈某召集郭某、黄某、杨某于9月29日晚9时许, 在受害者回家的途中等候,将受害者陈某殴打杀害。
“‘辉荣网吧’余斌死亡笔录”上称,当时,曾医
生为余斌听诊把脉时已听不到心跳,脉搏也没有了。
余斌旋即被送往南昌市第三人民医院急诊科,检查
后,余斌被宣布为“临床死亡”。
高校教育精品PPT
21
4、福建五少年为上网杀死同学勒索20万
高校教育精品PPT
22
4、福建五少年为上网杀死同学勒索20万
受害者家属报案:当日下午2时23分,他家突然接到 歹徒打来电话称:“陈某(男,13岁,某中学初一学 生)被其绑架要求家属准备20万元人民币赎金,并称 不准报案,否则后果自负。”
高校教育精品PPT
28
案例三、网络色情诱发犯罪
由于沉迷色情网络,24岁的朱冠伟兽性大发将自 己13岁的堂妹强奸。害怕事情败露,朱冠伟又将 堂妹勒死后抛尸一废弃茅坑里掩埋。近日,韶关 中院以故意杀人罪、强奸罪一审判处朱冠伟死刑 。韶关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本案,朱冠 伟供述称,他长期沉迷网络中那些冒险游戏和色 情网页,让他陷于其中不能自拔
高校教育精品PPT
18
远离网络赌博
网络赌博害人害己, 应当自觉加强思想品 德修养,无论网上、 网下、何时、何地都 要远离赌博。
高校教育精品PPT
19
案例一、网络成瘾扭曲心灵
1、某地17岁的少年胡某在网吧里玩一种用刀捅人
的暴力游戏时,由于技术欠佳,受到另一人即火冒三丈,抽
出大半尺长的防身刀具,捅向受害人的胸口,导致受
害人当场死亡。
2、5月25日傍晚,四川简阳市平泉镇和平村当地农
民发现被人残杀后藏尸于一片玉米地里的流浪少年赵
刚被。少年头颅被人砸烂,尸体上还有几处刀伤,其
死状惨不忍睹。杀害少年的凶手竟是3名嗜好上网玩
“杀人游戏”的学生,他们杀人的目的只是为了验证
自己“胆量有多大”。
高校教育精品PPT
23
5、17岁的少年吴治(化名)沉迷于电脑游戏,无法自拔。 为了偷钱上网吧,他在通州奶奶家,趁爷爷奶奶熟睡之 际,亲手将奶奶砍死,爷爷被砍成重伤。而后从家中搜 得现金27元,继续回网吧上网。
高校教育精品PPT
24
案例二 网络言论触犯法律
上海警方抓获的傅学胜并不知名,但他涉嫌 的两起案件,影响已经不限于国内。傅学胜 承认,自己发布了上海某副区长贪污20个亿 ,包养十几个情妇的帖子,以及制造了“中 石化非洲牛郎门”。上述中石化的女处长对 记者称自己精神压力大,“处于崩溃的边缘 ”。她将相关网站告上了法庭,该案9月6日 在北京朝阳法院开庭。
高校教育精品PPT
12
高校教育精品PPT
13
安全网购
高校教育精品PPT
14
网络银行诈骗
高校教育精品PPT
15
中奖信息诈骗
高校教育精品PPT
16
防范网络病毒
高校教育精品PPT
17
黑客是一种公害
黑客对计算机危害大, 任何电脑文件和通信 都受法律保护非法侵 入是一种犯罪,发现 黑客及时报警,青少 年千万不可显示自己 做出违法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