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抗氧剂不同时间点加入对环氧体系性能影响归纳
涂料的抗氧化性能及应用研究

涂料的抗氧化性能及应用研究涂料,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材料,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着产品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其中,抗氧化性能是涂料诸多性能中至关重要的一项。
在实际应用中,涂料往往会受到各种氧化因素的影响,如氧气、紫外线、温度等,这可能导致涂料的颜色变化、光泽度降低、附着力下降以及机械性能变差等问题。
因此,深入研究涂料的抗氧化性能及其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涂料抗氧化性能的影响因素1、成膜物质成膜物质是涂料的主要组成部分,其性质对涂料的抗氧化性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常见的成膜物质如醇酸树脂、丙烯酸树脂、环氧树脂等,它们的分子结构和化学组成不同,抗氧化能力也有所差异。
一般来说,分子结构中含有较多的苯环、双键等不饱和结构的成膜物质,其抗氧化性能相对较差;而分子结构较为稳定、饱和程度较高的成膜物质,则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性能。
2、颜料和填料颜料和填料在涂料中不仅起着着色和填充的作用,还会对涂料的抗氧化性能产生影响。
某些颜料,如钛白粉、氧化铁红等,具有一定的光稳定性和抗氧化性,可以提高涂料的整体抗氧化性能。
而一些有机颜料,由于其分子结构不稳定,可能会在氧化条件下发生分解,从而降低涂料的抗氧化性能。
此外,填料的种类、粒径和用量也会影响涂料的抗氧化性能。
例如,纳米级的填料由于其比表面积大,能够更好地分散在涂料中,形成致密的保护层,从而提高涂料的抗氧化性能。
3、助剂助剂在涂料中虽然用量较少,但却能显著影响涂料的性能。
抗氧化剂是一类重要的助剂,其作用是抑制或延缓涂料的氧化过程。
常见的抗氧化剂有受阻酚类、亚磷酸酯类、硫醚类等。
它们通过捕获自由基、分解过氧化物等方式,保护涂料免受氧化损伤。
此外,紫外线吸收剂、光稳定剂等助剂也能够通过吸收或反射紫外线,减少紫外线对涂料的破坏,从而提高涂料的抗氧化性能。
4、环境因素涂料在使用过程中所处的环境条件对其抗氧化性能也有重要影响。
氧气是导致涂料氧化的主要因素之一,空气中的氧气会与涂料中的不饱和键发生反应,引发氧化过程。
不同抗氧化剂对花椒油及其树脂稳定性的影响

收稿 日期 :2017—12—12 作者简介 :杨瑞丽 (1993一),在读硕士 ,研 究方 向 :食 品加工与安全 ,E-mail:1940193527@qq.com。 通讯作者 :王永霞 (1972一),女 ,硕士 ,副教授 ,研究 方向 :食品加工与质量安全控制 ,E—ma il:wyxhd2004@126.com。
Efects of diferent antioxidants on the stability of Zanthoxylum oil and its oleoresi n
YANG Rui·li · ,W ANG Yong-xia t ,QI Li-jun2,W EI Zhan-jiao ,JI Shao-dong
榈酸酯和复配 抗氧化剂 ,以过 氧化值 为评价指标 ,通过加速氧化试验 ,确定最佳抗氧化剂 为 L一抗坏血酸棕榈
酸酯 ,最适添加量 为 0.02%。
关键 词 :抗氧化剂 ;花椒油 ;花椒油树脂 ;麻度损 失 ;过氧化值
中图分类号 :TS20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2513 (2018)04—0106—06
塑 嘉
限制 了花 椒油 的 销售 。
采 用 高效 液 相 色谱 法 测 定 麻度 ,参 照重 庆地
花 椒 油树 脂 是 指 采用 超 临 界 或溶 剂 法 从 花椒 方标 准 花椒麻 味物质 的检 测 DB50/T 321-2009
中萃 取 出来 的一 种 黏 稠 状 流 动 体 ,一 般 为 棕 色 , 结 合 晨 光 生 物 科 技 集 团 股 份 有 限公 司 企 业 标 准
VE,VC,TBHQ,rosemary,L — ascorbic acid palmitate and compound antioxidant were respectively added into
润滑油抗氧剂总结

润滑油抗氧剂总结1. 引言润滑油在工业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能够有效减少机械部件的摩擦损耗,并保护机械设备的运转稳定性。
然而,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润滑油会受到氧化的影响,从而失去原有的性能。
为了保持润滑油的稳定性和寿命,抗氧剂成为了必不可少的添加剂。
本文将对润滑油抗氧剂进行总结,包括其原理、分类、常用抗氧剂及其应用等内容。
2. 抗氧剂的原理抗氧剂能够抑制润滑油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受到氧气和高温等环境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氧化反应。
主要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捕捉自由基:抗氧剂具有与氧气中的自由基反应的能力,从而稳定自由基并避免其对润滑油分子的损害。
•阻止链反应:抗氧剂能够中断氧气与润滑油中产生的自由基之间的链式反应,减少反应速率,延缓油品氧化。
•捕捉氧气:一些抗氧剂能够与氧气发生反应,降低氧气浓度,减少氧气在润滑油中的含量,从而抑制油品的氧化。
3. 抗氧剂的分类根据其化学结构和作用机制,抗氧剂可以被分为多种类型。
常见的抗氧剂分类如下:•酚类抗氧剂:酚类抗氧剂是最早被应用于润滑油中的一类抗氧剂。
其通过与自由基反应,从而避免自由基对润滑油分子的损害。
•硫醚类抗氧剂:硫醚类抗氧剂能够中断氧气与润滑油中产生的自由基之间的链式反应,从而减缓润滑油的氧化速率。
•磷酯类抗氧剂:磷酯类抗氧剂是一类高效的抗氧剂,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能和抗磨损性能,适用于高温高压条件下的润滑油。
•氨基酚类抗氧剂:氨基酚类抗氧剂具有较强的捕捉自由基的能力,能够有效延缓润滑油的氧化。
•硫化物类抗氧剂:硫化物类抗氧剂主要通过与氧气反应生成硫酸盐,从而降低润滑油中氧气的浓度。
4. 常用抗氧剂及其应用4.1 酚类抗氧剂酚类抗氧剂是最常用的抗氧剂之一,可以分为含酚类和不含酚类两种类型。
常见的酚类抗氧剂有:•单酚类:包括二叔丁基对甲酚(BHT)、三叔丁基对甲酚(TBHQ)等。
•多酚类:包括二叔丁基对甲酚醚硫酸酯(BHT-MS)、羟基苯甲酸酯等。
4.2 硫醚类抗氧剂硫醚类抗氧剂能够中断氧气与润滑油中产生的自由基之间的链式反应,常见的有二苯硫醚(DPS)等。
抗氧剂对ABS树脂加工稳定性的影响_王娜

24
王 娜等 抗氧剂对 ABS树脂加工稳定性的影响
荷为 C 分析
图 1 添加不同类型抗氧剂的 ABS树脂的动态 DSC曲线
表 2 添加不同类型抗氧剂的 ABS树脂
的氧化诱导时间和氧化诱导温度
抗氧剂 168 618
1076 /618 1076 /168
氧化诱导时间 /m in 8 8 10 13
氧化诱导温度 / ℃ 20417 20516 20815 20911
采用热分析方法研究抗氧剂的效率取决于添加 不同抗氧剂的聚合物氧化放热峰出现的数值 , 具体 表现为氧化诱导温度的高低和氧化诱导时间的长 短 。图 1为添加不同类型抗氧剂的 ABS树脂的动 态 DSC曲线 。由图 1 我们可以看出 , 添加不同类 型抗氧剂的 ABS树脂的氧化放热峰出现的温度不 同 , 但差别不大 。抗氧剂的抗氧化效果越好 , 氧化 诱导温度越高 。添加不同类型抗氧剂的 ABS树脂 的氧化诱导温度列于表 2, 氧化诱导温度按抗氧剂 1076 /168、1076 /618、618、168 的顺序依次降低 。 同样的样品也用于静态 DSC 测试 , 当气体由氮气 切换到氧气 , 随着时间的延长 , 聚合物中抗氧剂含 量变为 0 时 , 氧化放热峰达到最大值 , 此时 ABS 的降解机理也发生了变化 , 由抑制氧化变为自动氧 化过程 , 从实践角度看 , 这个时间可以作为聚合物 寿命的 终点 [ 5 ] 。所 以氧 化诱 导时 间可 以定 义 为 , 由气体切换到氧气开始到氧化放热达到最大值所需 的时间 。添加不同类型抗氧剂的氧化诱导时间列于 表 2。由氧化诱导时间所得到的抗氧剂的抗氧效率
常用抗氧剂对PMMA树脂热氧化稳定性的影响_魏长吉

第24卷 第10期中 国 塑 料V ol.24,N o.10 2010年10月CHINA PLASTICS Oct.,2010助 剂常用抗氧剂对PMMA树脂热氧化稳定性的影响魏长吉1,曹春雷2,张子健1,杨海东1,张会轩1,2*(1.长春工业大学合成树脂与特种纤维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吉林长春130012;2.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所,吉林长春130022)摘 要:考察了常用抗氧剂对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 M A)热氧化稳定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抗氧剂的加入可以很好地提高P M M A热氧化稳定性。
单独使用一种抗氧剂时,随着抗氧剂添加量(最大添加量为3‰)的增大,P M M A的起始分解温度和最大分解速率温度成线性增大趋势。
主抗氧剂BH T和辅助抗氧剂D LT DP复配效果相对较好,最佳配比为1/2。
主抗氧剂主要影响起始分解温度,而辅助抗氧剂主要影响最大分解速率温度,添加量与温度基本成线性关系。
关 键 词: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抗氧剂;热稳定性中图分类号:T Q325.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9278(2010)10-0081-04Effect of Current Antioxidants on Thermal Oxidation Stability of PMMAWEI Changji1,CA O Chunlei2,ZH AN G Zijian1,Y A NG H aidong1,ZH A NG H uixuan1,2*(1.Enginee ring Resear ch Cente r of Sy nthetic Re sin and Special F iber,M inistry of Education,Chang chun U niver sity of T echnolog y,Changchun130012,China;2.Chang chun Institute o f A pplied Chemistry,Chinese A cademy of Sciences,Changchun130022,China)Abstract:The effect of antioxidant on therm al oxidation stability of po ly methy l methacrylate(PM MA)w as sy stematically studied by thermog ravimetric analysis.It w as indicated that theadditio n of antio xidants co uld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rm al oxidatio n stability of PM MA.The initialdecomposition tempe rature and m aximum decom po sitio n rate tem perature increased linearly w ithantio xidant loading(up to3‰).The main antio xidant BH T w as effective for the initialdecomposition temperature and the assistant antioxidant DLTDP was effective for the maximumdecomposition rate temperature.The optimal w eight ratio of the main and assistant antioxidants w as1/2.Key words:polyme thyl methacry late;antiox idant;therm al stability0 前言PM MA俗称有机玻璃,具有很多优越的性能,如化学稳定性好,力学性能较均衡,加工性能、耐候性、电绝缘性良好,光学性能优异,透光率比普通无机玻璃高10%以上,且质轻性韧等,广泛用于农业、航空、建筑、光学仪器等领域[1]。
抗氧剂在色母料及着色塑料制品加工过程的作用

抗氧剂在色母料及着色塑料制品加工过程的作用卓创资讯本网编辑编辑于:2006-3-27 14:08:25 【大中小】【关闭】色母料及着色塑料制品所用树脂的非正常性老化,是引发色母料及着色塑料制品提前或过早变色、褪色的主要原因之一。
虽然着色塑料制品提前或过早变色、褪色现象一般发生在制品使用期间,色母料的提前或过早变色、褪色现象发生在色母料的贮存过程,但树脂老化而引起的色母料及着色塑料制品提前或过早变色、褪色现象的根源在于色母料及着色塑料制品的加工过程。
对树脂在造粒、加工过程进行热氧稳定保护,是色母料及着色塑料制品防老化的基础措施,是防止色母料及着色塑料制品提前或过早变色、褪色的重要过程。
1、抗氧剂的作用功能与分类塑料材料因分子结构不同,或同分子结构因聚合工艺不同、加工工艺不同、使用环境和条件不同,自身的热氧化反应速度和抗热氧化反应能力有很大不同。
抗氧剂是添加于塑料材料中,有效地抑制或降低塑料大分子的热氧化反应速度,显著地提高塑料材料的耐加工、耐热性能,延缓塑料材料的降解、老化过程,延长塑料制品使用寿命的塑料助剂。
抗氧剂是塑料中应用最广泛的助剂。
应用最广泛的内容之一,是指在塑料的聚合合成、造粒、储存、加工、使用各个不同阶段,均有抗氧剂的应用。
应用最广泛的内容之二,是指当今世界上已出现的各种不同分子结构的塑料材料种类,如聚乙烯、聚丙烯、苯乙烯类聚合物、工程塑料、改性塑料等材料中,应用抗氧剂的塑料材料种类最多。
1.1 通用抗氧剂常用的塑料抗氧剂按分子结构和作用机理一般分为四类:受阻酚类、亚磷酸酯类、硫代类及复合类。
受阻酚抗氧剂是塑料材料的主抗氧剂,其主要作用是与塑料材料中因氧化产生的氧化自由基R8226;、ROO8226;反应,中断活性链的增长。
受阻酚抗氧剂按分子结构分为单酚、双酚、多酚、氮杂环多酚等品种。
单酚和双酚抗氧剂,如BHT、2246等产品,因分子量较低,挥发性和迁移性较大,易使塑料制品着色,近年来在塑料中的消费量大幅度降低。
不同抗氧化剂对花生油和大豆油氧化稳定性及预测货架期的影响

不同抗氧化剂对花生油和大豆油氧化稳定性及预测货架期的影响邓金良;刘玉兰;肖天真;王小磊;陈宁【摘要】在一级压榨浓香花生油和三级大豆油中分别添加油质量0.02%的叔丁基对二苯酚(TBHQ)(纯度≥99.0%)、茶多酚(纯度≥95.0%)、迷迭香提取物(鼠尾草酸含量≥20.0%)、维生素E(纯度≥90.0%)等抗氧化剂,采用Schaal烘箱法加速油脂氧化,以过氧化值、酸价、维生素E和甾醇含量为考察指标,研究不同抗氧化剂对一级压榨浓香花生油和三级大豆油氧化稳定性及预测货架期的影响.结果表明,若以过氧化值达到相应国标限量(一级压榨花生油6.0 mmol/kg、三级大豆油9.85 mmol/kg)作为评价指标,空白花生油及添加TBHQ、茶多酚、迷迭香提取物、维生素E的花生油预测货架期分别为55.7、229.3、161.6、161.0、56.5 d,对应大豆油的预测货架期分别为144、408、112、152、108.8 d;在预测货架期内,5种花生油中甾醇和维生素E的平均损失率分别为不超过3%和12%,5种大豆油中甾醇和维生素E的平均损失率分别为不超过4%和11%.4种抗氧化剂在浓香花生油中的抗氧化效果为TBHQ>茶多酚>迷迭香提取物>维生素E,在大豆油中的抗氧化效果为TBHQ>迷迭香提取物>茶多酚>维生素E.【期刊名称】《中国油脂》【年(卷),期】2019(044)008【总页数】6页(P35-40)【关键词】抗氧化剂;花生油;大豆油;Schaal烘箱法;油脂氧化;预测货架期【作者】邓金良;刘玉兰;肖天真;王小磊;陈宁【作者单位】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郑州450001;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郑州450001;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郑州450001;河南工大设计研究院,郑州450001;山东金胜粮油集团有限公司,山东临沂2766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25.1;TS201.2作为生活必需品,油脂稳定性直接影响到其品质,造成油脂不稳定的原因主要是油脂的氧化酸败。
抗氧剂的特征及作用

. 1 The reactiv ity of rad ica l R Tab
Pheno lic SW P Top ano l CA BM P Irganox 330 Irganox 1076 Irganox 1010
POL YM ER M A T ER I AL S SC IEN CE AND EN G I N EER I NG
. 20,N o. 5 Vol Sep t. 2004
抗氧剂的特征及作用
马建民, 吴爱芹
Ξ
( 青岛帝科精细化学有限公司, 山东 青岛 266101)
摘要: 简要介绍了抗氧剂的种类以及它们的特征和作用, 并简要介绍了不同抗氧剂并用的效果。 关键词: 抗氧剂; 酚类; 磷类; 硫磺类; 胺类; 作用机理; 协同效应 中图分类号: O 631. 3+ 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27555 ( 2004) 0520046204
no te: condition: PS = 3. 48 m o l L , in itiating: A I BN , ch lo robenzene, p heno lic: 1×10- 3 m o l L.
. 3 Effect of phenol an tiox idan t to hea tTab trea ting PP
ROO H + H 2N R 2 —→RC = O + HN R 2 + H 2O
过去, 硫磺化合物被认为是专用过氧化物 分解剂。 一般认为硫磺类抗氧剂形成了硫磺酸 化物的诱导体, 所以分解能高。 但是硫磺类抗氧 剂具有如下所示的氧化剂的作用, 从而具有负 效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75
UV-9
0.3
0.36
THPA
19.46
23.51
C 16
0.25
0.30
C 18
0.17
0.21
TTPPB
1.04
1.26
Total
82.76
100.00
工艺设计:
(1)实验选用规格为150ml的玻璃烧杯;
(2) 加热方式为恒温油浴加热,加热温度为120℃;
(3)物料分三次分别称量添加,第一次准确称量一定量663U,671U,264,DOPO,UV-9和TPPI放入烧杯中并将烧杯放入150℃的恒温油浴锅中加热融化,大约15分钟时第一次搅拌,等到25分钟左右时第二次搅拌并第二层次准确称量一定量的THPA,C14,C16,C18,待45分钟左右时将第二次称量的物料加入到烧杯中,第二次加入时必须保证烧杯中物料完全融化且搅拌均匀,并严格控制第二次加料到加促进剂之间的时间为6分;第三次加入称量好的促进剂TTPPB,严格控制时间为60秒时停止加热并将反应物移出烧杯,并用气枪吹凉,碾碎。
后续工作
0.17
0.21
BP
0.62
0.75
TTPPB
1.04
1.26
Total
82.76
100.00
工艺设计:
(1)实验选用规格为150ml的玻璃烧杯;
(2) 加热方式为恒温油浴加热,加热温度为120℃;
(3)物料分三次分别称量添加,第一次准确称量一定量663U,671U,264,DOPO,UV-9放入烧杯中并将烧杯放入150℃的恒温油浴锅中加热融化,大约15分钟时第一次搅拌,等到25分钟左右时第二次搅拌并第二层次准确称量一定量的THPA,C14,C16,C18,待45分钟左右时将第二次称量的物料加入到烧杯中,第二次加入时必须保证烧杯中物料完全融化且搅拌均匀,并严格控制第二次加料到加促进剂之间的时间为6分;第三次加入称量好的促进剂TTPPB和BP,严格控制时间为60秒时停止加热并将反应物移出烧杯,并用气枪吹凉,碾碎。
实验现象:
物料首先由粉末状逐渐溶解,随着溶解的进行粘度越来越大,当加入酸酐后粘度又逐渐下降,再加人促进剂后粘度又急剧上升直到反应结束。
过程参数:
凝胶时间为34秒
实验总结
抗氧剂BP先加与后加比较,后加使凝胶时间变长,对体系影响有差别
实验推进
在基础实验上,将抗氧剂改为TPPI并和树脂一块先加
实 施3
产品型号:8211
201508276 34 S
20150822828S
201508229 32S
验证结果
同种抗氧剂先加和后加,对体系凝胶时间的影响有一定差距,对环氧体系性能可能有一定影响,实验结果仅供参考
分 析
结果分析
从实验结果上来看,同一种抗氧剂在不同时间加入对环氧体系凝胶时间的影响不同;不同种抗氧剂在同一个时间点加入对体系的影响也不相同
环境湿度:33%
设备状态:良好
配方设计
工艺设计及过程参数
产品设计:
在基础实验基础上,抗氧剂BP后加
配方设计:
原料
用量g
百分比%
663U
51.6
62.35
TGIC
8.4
10.15
264
0.3
0.36
DOPO
0.62
0.75
UV-9
0.3
0.36
THPA
19.46
23.51
C 16
0.25
0.30
C 18
0.30
C 18
0.17
0.21
TPPI
0.62
0.75
TTPPB
1.04
1.26
Total
82.76
100.00
工艺设计:
(1)实验选用规格为150ml的玻璃烧杯;
(2) 加热方式为恒温油浴加热,加热温度为120℃;
(3)物料分三次分别称量添加,第一次准确称量一定量663U,671U,264,DOPO,UV-9放入烧杯中并将烧杯放入150℃的恒温油浴锅中加热融化,大约15分钟时第一次搅拌,等到25分钟左右时第二次搅拌并第二层次准确称量一定量的THPA,C14,C16,C18,待45分钟左右时将第二次称量的物料加入到烧杯中,第二次加入时必须保证烧杯中物料完全融化且搅拌均匀,并严格控制第二次加料到加促进剂之间的时间为6分;第三次加入称量好的促进剂TTPPB和TPPI,严格控制时间为60秒时停止加热并将反应物移出烧杯,并用气枪吹凉,碾碎。
LED透明EMC研制PDCA工作表
编号:启动时间:2015/8/28
目标
项目名称
磷系抗氧剂对比实验
问题描述
考察环氧体系中 磷系抗氧剂的性能
期望目标
前期考察抗氧剂对产品参数的影响
后期考察抗氧剂使用对产品性能的影响,及抗氧剂对制备工艺的影响。
计划
问题分析
同一种抗氧剂在不同时间点加入对环氧体系8211的影响
实验现象:
物料首先由粉末状逐渐溶解,随着溶解的进行粘度越来越大,当加入酸酐后粘度又逐渐下降,再加人促进剂后粘度又急剧上升直到反应结束。
过程参数:
凝胶时间为28秒
实验总结
实验推进
在基础实验上,抗氧剂TPPI和促进剂一起后加
实 施4
产品型号:8211
物料批号:201508229
实验日期:2015/8/22
实验现象:
物料首先由粉末状逐渐溶解,随着溶解的进行粘度越来越大,当加入酸酐后粘度又逐渐下降,再加人促进剂后粘度又急剧上升直到反应结束。
过程参数:
凝胶时间为32秒
实验总结
抗氧剂TPPI先加与后加比较,后加使凝胶时间变长,对体系影响有差别
实验推进
检 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性能检测
凝胶时间(150℃)
20150822727S
信息收集
BP先加,BP后加,TPPI先加,TPPI后加
制定计划
在8211配方基础上通过调整抗氧剂加入的先后,来进行同比实验
实 施1
产品型号:8211
物料批号:201508227
实验日期:2015/8/22
环境温度:25℃
环境湿度:35%
设备状态:良好
配方设计
工艺设计及过程参数
产品设计:
在8211基础实验的基础上,将抗氧剂BP和树脂一块加入
物料批号:201508228
实验日期:2015/8/22
环境温度:25℃
环境湿度:32%
设备状态:良好
配方设计
工艺设计及过程参数
产品设计:
在基础实验基础上,抗氧剂TPPI先加
配方设计:
原料
用量g
百分比%
663U
51.6
62.35
TGIC
8.4
10.15
264
0.3
0.36
DOPO
0.62
0.75
TPPI
环境温度:25℃
环境湿度:33%
设备状态:良好
配方设计
工艺设计及过程参数
产品设计:
在基础实验基础上,抗氧剂TPPI后加
配方设计:
原料
用量g
百分比%
663U
51.6
62.35
TGIC
8.4
10.15
264
0.3
0.36
DOPO
0.62
0.75
UV-9
0.3
0.36
THPA
19.46
23.51
C 16
0.25
实验现象:
物料首先由粉末状逐渐溶解,随着溶解的进行粘度越来越大,当加入酸酐后粘度又逐渐下降,再加人促进剂后粘度又急剧上升直到反应结束。
过程参数:
凝胶时间为27秒
实验总结
实验推进
在基础实验上,抗氧剂BP和促进剂一起后加
实 施2
产品型号:8211
物料批号:201508276
实验日期:2015/8/27
环境温度:25℃
(1) 实验选用规格为150ml的玻璃烧杯;
(2) 加热方式为恒温油浴加热,加热温度为120℃;
(3) 物料分三次分别称量添加,第一次准确称量一定量663U,671U,264,DOPO,UV-9放入烧杯中并将烧杯放入150℃的恒温油浴锅中加热融化,大约15分钟时第一次搅拌,等到25分钟左右时第二次搅拌并第二层次准确称量一定量的THPA,C14,C16,C18,BP,待45分钟左右时将第二次称量的物料加入到烧杯中,第二次加入时必须保证烧杯中物料完全融化且搅拌均匀,并严格控制第二次加料到加促进剂之间的时间为6分;第三次加入称量好的促进剂TTPPB,严格控制时间为60秒时停止加热并将反应物移出烧杯,并用气枪吹凉,碾碎。
配方设计:
原料
用量g
百分比%
663U
51.6
62.35
TGIC
8.4
10.15
264
0.3
0.36
DOPO
0.62
0.75
BP
0.62
0.75
UV-9
0.3
0.36
THPA
19.46
23.51
C 16
0.25
0.30
C 18
0.17
0.21
TTPPB
1.04
1.26
Total
82.76
100.00
工艺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