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优秀课件1

合集下载

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5.1.1相交课件(共25张PPT)

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5.1.1相交课件(共25张PPT)

1.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1+∠2=120°,∠3=
125°,则∠2的度数是(
D )
(第3题)
A.37.5°
B.75°
C.50°
D.65°
【点拨】
因为∠3=125°,所以∠1=180°-125°=55°,因为∠1
+∠2=120°,所以∠2=120°-55°=65°,故选D.
2.如图,已知直线AB,CD相交于点O,且OE平分∠BOC.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相等的角是对顶角
B.邻补角一定互补
C.互补的两个角一定是邻补角
D.两个角不是对顶角,则这两个角不相等
利用邻补角的定义求角度
9.[母题:教材P8习题T2]如图,O是直线AB上一点,OD平分
∠AOC,OE平分∠BOC.
(1)图中∠BOD的邻补角为 ∠AOD
∠AOE的邻补角为 ∠BOE
【点拨】
因为∠AOD=∠1=80°,所以∠AOE=
∠AOD-∠2=80°-30°=50°.
故选B.
(第6题)
5.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是∠BOD内的一条射线.
(1)∠DOE的邻补角是 ∠COE
的邻补角是 ∠BOD和∠AOC
,∠AOD


(2)写出图中的对顶角.
【解】对顶角有∠AOD和∠BOC,∠AOC和∠BOD.
于点O.
(1)写出∠COE的邻补角;
【解】∠COE的邻补角为∠COF和∠EOD.
(2)分别写出∠COE和∠BOE的对顶角;
【解】∠COE和∠BOE的对顶角分别为
∠DOF和∠AOF.
(3)如果∠BOD=60°,∠BOF=90°,求∠AOF和∠FOC的度

人教版初中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_优秀课件1

人教版初中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_优秀课件1
【获奖课件ppt】人教版初中数学《相 交线与 平行线 》_优 秀课件2 -课件 分析下 载
【获奖课件ppt】人教版初中数学《相 交线与 平行线 》_优 秀课件2 -课件 分析下 载
同一平面内的两 条不重合的直线的位置 关系只有两种:相交或 平行
【获奖课件ppt】人教版初中数学《相 交线与 平行线 》_优 秀课件2 -课件 分析下 载
【获奖课件ppt】人教版初中数学《相 交线与 平行线 》_优 秀课件2 -课件 分析下 载
生活中的平 行
扶 手
【获奖课件ppt】人教版初中数学《相 交线与 平行线 》_优 秀课件2 -课件 分析下 载
双 杠
铁 轨
【获奖课件ppt】人教版初中数学《相 交线与 平行线 》_优 秀课件2 -课件 分析下 载
【获奖课件ppt】人教版初中数学《相 交线与 平行线 》_优 秀课件2 -课件 分析下 载
【获奖课件ppt】人教版初中数学《相 交线与 平行线 》_优 秀课件2 -课件 分析下 载
【获奖课件ppt】人教版初中数学《相 交线与 平行线 》_优 秀课件2 -课件 分析下 载
平行公理推论 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如果a ∥ b , b∥ c ,那么a ∥ c 。
6.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平行于已知直
线.( ╳ )
【获奖课件ppt】人教版初中数学《相 交线与 平行线 》_优 秀课件2 -课件 分析下 载
【获奖课件ppt】人教版初中数学《相 交线与 平行线 》_优 秀课件2 -课件 分析下 载
读下列语句,并画出图形后判断. (1)点P是直线AB外一点,直线CD经过点P,且与直线AB平行。 (2)直线AB、CD是相交直线,点P是直线AB,CD外的一点,直 线EF经过点P且与直线AB平行,与直线CD相交于点E (3)直线a、b互相垂直,点P是直线a、b外一点,过P点的直线c垂 直于直线b.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相交线》相交线与平行线PPT优质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相交线》相交线与平行线PPT优质课件
160°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学期(5.1.1相交线)
三、练习
3. 如图,直线a、b相交于点O,如果∠1+∠2=60∘,那么∠3的度数是( A )
A. 150∘
C. 60∘
B. 120∘ D. 30∘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学期(5.1.1相交线)
三、练习
4. 已知∠AOB与∠BOC互为邻补角,且∠BOC > ∠AOB
小结:今天学了哪些内容?
一、邻补角的定义及性质 二、对顶角的定义及性质 三、邻补角和对顶角的识别方法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学期(5.1.1相交线)
谢谢观看
一、邻补角
邻补角的识别方法: 1.两个角有公共顶点。 2.两角的一边为公共边,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学期(5.1.1相交线)
二、对顶角
A 2
1 O3 C
D B
概念:两个角有公共顶点且它们的两边分别互为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 位置关系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学期(5.1.1相交线)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学期(5.1.1相交线)
三、练习
如图,直线AB,CD,EF相交于点O,∠1 = 20°,∠BOC = 80°,求∠2的
度数?
解:∵ ∠1 = 20°,∠BOC = 80°

∴ ∠BOF = ∠BOC − ∠1 = 60°,
根据对顶角相等得:
∠2 = ∠BOF = 60°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学期(5.1.1相交线)
二、对顶角
A
2
1
3 O
C
D B
规律: 1.对顶角是成对出现,一个角的对顶角只有一个 2.对顶角相等,但相等的角不一定是对顶角

人教数学七下《平行线》相交线与平行线PPT优质教学课件

人教数学七下《平行线》相交线与平行线PPT优质教学课件
解:(1)(2)如图所示.
图5-2-2
探 理解平行公理,了解其推论
究 与
问题1 如何画平行线呢?给定一条直线a(如图5-2-3),你能画
应 出直线a的平行线吗?能画几条呢?

解:用平推三角尺的方法画平行线;给定
一条直线a,能画出直线a的平行线.可以
图5-2-3
画出直线a的无数条平行线.
探 问题2 在图5-2-1转动木条a的过程中,有几个位置使得直线

与 左 侧,顺时针转动a,直线a与直线b的交点逐渐向 左 移

用 动,当转动到某个位置时,直线a与直线b没有交点,此时直线a 与直线b 不相交 .再继续转动a,直线 a与直线b又相交,交点出现在直线c的
右 侧.
图5-2-1
探 定义 在同一平面内,不 相交 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与 直线a与b是平行线,记作a∥b.

与 a与b平行?如图5-2-4,过点B画直线a的平行线,能画出几条?

用 再过点C画直线a的平行线,它和前面过点B画出的直线平
行吗? 图5-2-3
图5-2-4
探 探究 (1)在转动木条a的过程中,有 一 个位置使得直线a与b

与 平行.
应 用
(2)如图5-2-5,过点B画直线a的平行线b,能画出 1
条;再
过点C画直线a的平行线c,能画出
1 条,由作图可知,直线c
与直线b 互相平行 .
图5-2-5

究 基本事实(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 一 条直

应 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探 例3 (教材补充例题)如图5-2-6,AB,CD是一条河的两岸,并且

人教版相交线与平行线_ppt课件1

人教版相交线与平行线_ppt课件1
人教版相交线与平行线_ppt课件1
人教版相交线与平行线_ppt课件1
知识拓展
(1)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可以画出无数条,但 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只能画出一条.
(2)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只 有一条,而斜线段却有无数条.
人教版相交线与平行线_ppt课件1
人教版相交线与平行线_ppt课件1
例:(补充)如图所示,三角形ABC中,
人教版相交线与平行线_ppt课件1

想一想:
学习新知
(1)图中哪条线段垂直于直线l? (2)观察和测量,线段PO,PA1,PA2,PA3中哪条线段最长? (3)继续比较,PAm和PAm+1哪条线段长? (4)上述的线段都是在垂线PO的左侧,在垂线PO的右侧
也有这个结论吗? (5)从上述比较中,你发现了什么结论?
人教版相交线与平行线_ppt课件1
七年级数学·下 新课标[人]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5.1.2 垂 线(第2课时)
人教版相交线与平行线_ppt课件1
学习新知
检测反馈
人教版相交线与平行线_ppt课件1
观察思考
如图所示的是小凡同学在体育课上跳远后 留下的脚印,他的跳远成绩是哪条线段的长度呢?
人教版相交线与平行线_ppt课件1
解析: 对于垂线段CD而言,线段AC是斜线;对 于线段AB而言,线段AC是垂线段.故选C.
人教版相交线与平行线_ppt课件1
人教版相交线与平行线_ppt课件1
3.如图所示,已知P为直线l外一点,A,B,C为l上的
点,且PA⊥l,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A.PA,PB,PC中,PA最短 B.PA,PB,PC都是P到l的距离 C.线段AB的长是点P到AB的距离 D.线段BC的长是点P到AB的距离

【人教版】相交线与平行线全文课件 1

【人教版】相交线与平行线全文课件 1
合作探究
想一想:如何刻画它们移动的距离?
B A
C
B' A'
C'
你能在图中
再找出几对对 应点吗?
鼻尖A与A'叫做对应点,同样,帽顶B与B',钮 扣C与C' 都是对应点.
(人教版)相交线与平行线精品教学 课件1
(人教版)相交线与平行线精品教学 课件1
合作探究
把对应点分别连接起来,这些线段有怎样的
关系呢?
B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B'
A
A'
C
C'
归纳:(2)连接各组对应点的线段平行(或在同 一条直线上)且相等.
(人教版)相交线与平行线精品教学 课件1
小结
平移的性质
(1)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直线方向移动, 会得到一个新的图形,新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和 大小完全相同.
(2)新图形中的每一个点,都是由原图形 中的某一点移动后得到的,这两个点是对应点, 连接各组对应点的线段平行(或在同一条直线 上)且相等.
(人教版)相交线与平行线精品教学 课件1
(人教版)相交线与平行线精品教学 课件1
合作探究 如何在一张半透明的纸上,画出一排形状和
大小完全一样的雪人?
(人教版)相交线与平行线精品教学 课件1
合作探究
如何在一张半透明的纸上,画出一排形状和 大小完全一样的雪人?
(人教版)相交线与平行线精品教学 课件1
平移的方向 平移要注意:
平移的距离
精讲点拨
例:如图,平移△ABC,使点A移动到点A',画 出平移后的△A'B'C'.
解:连接AA' ,过点B作

《平行线》相交线与平行线PPT精品课件

《平行线》相交线与平行线PPT精品课件
人教版 数学 七年级 下册
5.2 平行线及其判定 5.2.1 平行线
导入新知 生活中好多事物给我们线的感觉,那么下列这些线给我们
什么印象呢? 如图,电梯的扶手给我们
什么印象?
电梯扶手所在直线会相交吗?
导入新知
那么铁轨给我们什么印象?
还有什么地方给我们相同的印
象呢?
铁轨所在直线会相交吗?
导入新知
课堂检测
2.在同一平面内,下列说法:
①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②两条不相同的直线有且只有一个
公共点;③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④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其中正确
的个数为( C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课堂检测
3.完成下列推理,并在括号内注明理由.
因为 AD∥BC,PQ∥AD,所以PQ∥BC(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
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3)经测量DQ=CQ,AD+BC=2PQ成立.
课堂检测 拓广探索题
如图,直线a ∥b,b∥c,c∥d,那么a ∥d吗?为什么? a bc d
解: a ∥d ,理由如下: 因为 a ∥b,b∥c,所以 a ∥c (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因为 c∥d,所以 a ∥d (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两条不相交的直线一定相互平行 B.在同一平面内,两条不平行的直线一定相交 C.在同一平面内,两条不相交的线段一定平行 D.在同一平面内,两条不相交的射线互相平行
巩固练习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有( B) (1)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线段必平行 × (2)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必平行 √ (3)在同一平面内不平行的两条线段必相交 × (4)在同一平面内不平行的两条直线必相交 √

人教版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_优秀课件1

人教版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_优秀课件1

2个单位长度后所得的四边形A′B′C′D′. 1
解:(1)∵S 三角形 DCB=2×3×2=3,
1 S 三角形 ABD=2×3×4=6,
∴S =S +S =9. 四边形 ABCD
三角形 ABD
三角形 CBD
(2)如图所示,四边形 A′B′C′D′即为所求.
【获奖课件ppt】人教版数学《相交线 与平行 线》_ 优秀课 件2-课 件分析 下载
9.如图①,将三角形ABD平移,使点D沿BD的延长线移至点 C,得到三角形A′B′D′,A′B′交AC于点E,AD平分∠BAC.
(1)猜想∠B′EC与∠A′之间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2)如图②,再将三角形ABD平移得到三角形A′B′D′,请问: A′D′平分∠B′A′C吗?为什么?
【获奖课件ppt】人教版数学《相交线 与平行 线》_ 优秀课 件2-课 件分析 下载
【获奖课件ppt】人教版数学《相交线 与平行 线》_ 优秀课 件2-课 件分析 下载
【获奖课件ppt】人教版数学《相交线 与平行 线》_ 优秀课 件2-课 件分析 下载
2.下列平移作图错误的是( C)
3.平移变换不仅与几何图形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在一些特殊 结构的汉字中,也有平移变换的现象,如:“日”“朋”“森” 等,请你再写出两个具有平移变换现象的汉字 _______羽__、__品__、_晶__等__,__答__案_不__唯__一____.
【获奖课件ppt】人教版数学《相交线 与平行 线》_ 优秀课 件2-课 件分析 下载
【获奖课件ppt】人教版数学《相交线 与平行 线》_ 优秀课 件2-课 件分析 下载
4.下面生活中的物体的运动情况可以看成平移的是 ___(2_)_(5_)___.
(1)摆动的钟摆;(2)在笔直的公路上行驶的汽车;(3)随风摆动 的旗帜;(4)汽车玻璃上雨刷的运动;(5)从楼顶自由落下的小球( 球不旋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初中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 优秀课 件1
人教版初中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 优秀课 件1
布置作业
3.习题5.2 第9、11题. 4.选做题:点D是△ABC中AB边上的中 点.①过点D作BC的平行线,交AC于E; ②量一量AE、CE的长度,它们相等 吗?③量一量DE、BC的长度,它们 有何关系?
人教版初中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 优秀课 件1
人教版初中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 优秀课 件1
反思小结
1.本节课主要学习了平行线的定义、 表示方法和平行公理及其推论. 2.在学习的过程中用到了类比的 思想方法. 3.要注意总结平行线的画法.
人教版初中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 优秀课 件1
人教版初中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 优秀课 件1
人教版初中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 优秀课 件1
人教版初中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 优秀课 件1
已知平直行线公理和a:直经线过直a 外线的外一点点B,有过点B 画直 线 的a且平只行有线一,条怎直么线与画这?条能直画线几平条行?.
一落
C
二靠
B
三移
a
平行公理的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
你第能三过条点直线C画平直行,线那a的么这平两行条线直吗线?也
人教版初中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 优秀课 件1
人教版初中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 优秀课 件1
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 线的位置关系有几种?
相交或平行
人教版初中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 优秀课 件1
人教版初中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 优秀课 件1
在转动木条 a 的过程中,
有几个位置能使 a 与 b平行?
c
a
a
a aa
b
结论:只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个位置能使 a 与 b平行 .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人教版初中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 优秀课 件1
5.2 平行线及其判定
5.2.1 平行线
人教版初中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 优秀课 件1
人教版初中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 优秀课 件1
c
a
a
a aa
b
人教版初中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 优秀课 件1
人教版初中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 优秀课 件1
人教版初中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 优秀课 件1
找一找
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实 物给我们以平行线的形象?
人教版初中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 优秀课 件1
人教版初中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 优秀课 件1
黑板
人教版初中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 优秀课 件1
人教版初中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 优秀课 件1 人教版初中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 优秀课 件1
布置作业
1.在同一平面内,直线l与两条平行线a、b的位置关
系是( ) A. l一定与a、b都平行 B. l可能与a平行,与b相交 C. l一定与a、b都相交 D. l与a、b都平行或都相交 2.在同一平面内,若两条直线没有公共点,则两条 直线_________;若有一个公共点,则两条直线 ___________.
相平行 2.在同一平面内,三条直线的交点个数 可能是 0、1、2.、3
人教版初中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 优秀课 件1
人教版初中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 优秀课 件1
应用交流
3.读下列语句,并画出图形: (1)点P是直线AB外一点,直线CD经过 点P,且与直线AB平行; (2)直线AB,CD是相交直线,点P是直 线AB、CD外一点,直线EF经过点P且与 直线AB平行,与直线CD相交于点E.
互相平行.
人教版初中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 优秀课 件1
四画
人教版初中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 优秀课 件1
应用交流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只有相交、平行两种 B .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线段互
相平行 C .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 D .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射线互
平行线的定义:
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 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c
平行线有什么特征?
1.在同一平面内
a
2.不相交
b
人教版初中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 优秀课 件1
人教版初中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 优秀课 件1
平行线的表示:
我们通常用符号“//”表示平行.
A· ·B
C· D·
a b
AB ∥ CD
a∥b
人教版初中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 优秀课 件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