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作业06-答案

合集下载

酶化学习题及答案范文

酶化学习题及答案范文

第二章酶化学一、酶的概念、催化特点、化学本质一)酶概念酶是由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蛋白质二)酶是生物催化剂1.一般催化特点;2 .特殊催化特点。

1.酶与一般催化剂的共同点(1)能加快化学反应的速度,但不改变平衡点;(2)反应前后本身不发生变化;(3)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

2.酶作为生物催化剂的特点(1)高的催化效率2)高的专一性(3)温和的反应条件(4)酶在体内受到严格调控(5)酶的催化活力与辅酶、辅基和金属离子有关(6)易失活(三)酶的化学本质1.大多数酶是蛋白质(Most enzymes are proteins)1926年美国Sumner 脲酶的结晶,并指出酶是蛋白质1930年Northrop等得到了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和胰凝乳蛋白酶的结晶,并进一步证明了酶是蛋白质。

2.核酶1982年,T. Cech等人发现四膜虫的rRNA前体能在完全没有蛋白质的情况下进行自我加工,发现RNA有催化活性;1983年美国S.Altman等,研究RNaseP(由20%蛋白质和80%的RNA组成),发现RNaseP中的RNA可催化E. coli tRNA的前体加工。

(四)酶的组成1.单纯蛋白质酶类2.结合蛋白质酶类3. 酶蛋白分子的组成特点:单体酶、寡聚酶、多酶复合体、多酶融合体。

全酶= 酶蛋白+ 辅因子(金属离子、辅酶、辅基)(有活性)(无活性)(无活性)酶蛋白与辅因子单独存在时,均无催化活力,或活性很弱,结合在一起组成全酶后,才表现有明显的催化作用。

——辅酶、辅基与维生素(一)辅酶:指与酶蛋白结合比较松弛的小分子有机物质,通过透析方法可以除去。

如:辅酶Ⅰ和辅酶Ⅱ等。

(二)辅基:是以共价键和酶蛋白结合,结合的较紧密,不能通过透析法除去,需要经过一定的化学处理才能与酶蛋白分开。

如:细胞色素氧化酶中的铁卟啉等辅酶、辅基往往是由维生素参与形成的小分子有机物(三)维生素维生素:维生素是维持机体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一类小分子化合物,它既不是生物体构成成分,也不是能量物质,之所以对生命活动如此重要,是因为维生素是辅酶或辅基的组成成分,参与体内代谢过程。

酶工程作业题及答案

酶工程作业题及答案

⏹为什么滞后合成型的酶要在细胞生长一段时间甚至进入平衡期以后才开始合成?滞后合成型的酶之所以要在细胞生长一段时间甚至进入平衡期以后才开始合成,主要原因是由于受到培养基中存在的阻遏物的阻遏作用。

只有随着细胞的生长,阻遏物几乎被细胞用完而使阻遏解除后,酶才开始大量合成。

若培养基中不存在阻遏物,该酶的合成可以转为延续合成型。

该类型酶所对应的mRNA稳定性很好,可以在细胞生长进入平衡期后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继续进行酶的生物合成。

⏹酶的发酵生产过程中,要使酶的产率提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使用优良的产酶细胞;使用优良的发酵生产设备;采用先进的分离纯化技术和设备;控制好工艺条件;采取某些行之有效的措施。

添加诱导物对于诱导酶的发酵生产,在发酵过程中的某个适宜的时机,添加适宜的诱导物,可以显著提高酶的产量。

例如,乳糖诱导β-半乳糖苷酶,纤维二糖诱导纤维素酶,蔗糖甘油单棕榈酸诱导蔗糖酶的生物合成等。

诱导物一般可以分为3类:酶的作用底物,作用底物的类似物 ,酶的催化反应产物.控制阻遏物的浓度阻遏作用根据机理不同,可分为:产物阻遏和分解代谢物阻遏两种。

1.产物阻遏作用是由酶催化作用的产物或者代谢途径的末端产物引起的阻遏作用。

为了减少或者解除分解代谢物阻遏作用,应当控制培养基中葡萄糖等容易利用的碳源的浓度。

2.分解代谢物阻遏作用是由分解代谢物(葡萄糖等和其它容易利用的碳源等物质经过分解代谢而产生的物质)引起的阻遏作用。

较采用其他难利用的碳源,如淀粉等采用补料、分次流加碳源添加一定量的环腺苷酸(cAMP)对于受代谢途径末端产物阻遏的酶,可以通过控制末端产物的浓度的方法使阻遏解除。

添加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可以与细胞膜相互作用,增加细胞的透过性,有利于胞外酶的分泌,从而提高酶的产量。

将适量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如吐温(Tween)、特里顿(Triton)等添加到培养基中,可以加速胞外酶的分泌,而使酶的产量增加。

由于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对细胞有毒害作用,尤其是季胺型表面活性剂(如‘新洁而灭’等)是消毒剂,对细胞的毒性较大,不能在酶的发酵生产中添加到培养基中。

酶作业——精选推荐

酶作业——精选推荐

酶作业(酶与维⽣素)⼀、填空题(30%)1. 从酶蛋⽩结构上看,仅具三级结构的酶为,具有四级结构的酶为,⽽在系列反应中催化⼀组多个反应的酶称为。

2. 结合酶(双成分酶)由蛋⽩质部分和⾮蛋⽩质部分组成,⾮蛋⽩质部分为的⼀部分,统称,其中与酶蛋⽩结合紧密,不能⽤透析法除去的称为,⽽结合不紧密,可⽤透析法除去的称为。

3. ⽶⽒常数(K m)为反应速度到⼀半时的,其单位为。

4. 精氨酸酶只对L-Arg作⽤,不能对D-Arg作⽤,是因为这种酶具有专⼀性。

5. ⾼温使酶促反应速度的原因是。

6. 某些调节酶(寡聚酶)v对[S]作图时形成型曲线,这是底物与酶分⼦上专⼀性结合部位结合后产⽣的⼀种效应⽽引起的。

7. NAD+的中⽂名称是,FAD的中⽂名称是,TPP的中⽂名称是。

8. 抑制剂不改变催化反应的V max,⽽只酶的K m值,其结构常与底物。

9. 有机磷杀⾍剂是胆碱酯酶的抑制剂;磺胺类药物是⼆氢叶酸合成酶的抑制剂。

10. 脱氢酶的辅基多为或。

11. 氨基转移酶的辅因⼦为即维⽣素,其有三种形式,分别为、、。

⼆、选择题(15%)1.酶作为⼀种⽣物催化剂,能加快化学反应速度的原因是酶能够()A.升⾼反应的活化能 B. 降低活化能C. 降低反应物的能量⽔平D. 降低反应的⾃由能2. 有关活性中⼼的论述不正确的是()A.活性中⼼只由⼏个氨基酸残基组成B.辅酶或辅基也是活性中⼼的成分C.活性中⼼内的必需基团是保持活性中⼼特定构象的主要因素D.活性中⼼的构象与活性中⼼的某些基团有关3. 在⼀些酶的提取制备中,为了保持其活性常常需要加⼊巯基⼄醇,其作⽤保护活性中⼼,因为这种酶的活性中⼼往往含有()A.羟基 B. 巯基 C. 咪唑基 D. 羧基4. 酶蛋⽩变性后活性丧失,这是因为()A.酶蛋⽩被⽔解成氨基酸B.酶蛋⽩⾼级结构破坏C.失去激活剂D.活性中⼼构象变化5. 根据中间产物学说推导了能够表⽰整个酶促反应中底物浓度和反应速度关系公式的两位科学家是()A. Michaelis 和MentenB. Meselson 和StahlC. Hatch 和SlackD. Miescher 和Hoppe6. 酶的⽶⽒常数(K m)值有如下特点()A.对于酶的最适底物其K m最⼤B.对于酶的最适底物其K m最⼩C.K m随酶的浓度增⼤⽽减⼩D.K m随底物浓度增⼤⽽减⼩7. 如果⼀种酶遵循典型的⽶⽒动⼒学,从速度对底物的双倒数图中,可以图解确定酶对底物的⽶⽒常数(K m)值为()A.曲线斜率B.曲线在x轴上截距的绝对值C.曲线在x轴上截距绝对值的倒数D.曲线在y轴上截距的绝对值的倒数8. ⼀种酶纯粹的竞争性抑制剂有下⾯哪些动⼒学效应?()A.不影响V max,⽽K m增⼤B.不影响V max,⽽K m减⼩C.不影响K m,⽽V max增⼤D.不影响K m,⽽V max减⼩9. 淀粉酶透析后,分解淀粉的能⼒⼤⼤降低,这是因为()A.失去Cl- B. 酶蛋⽩变性 C. 缺乏A TP D.失去Na+10. 乳酸脱氢酶(LDH)是由两种不同的多肽链组成的四聚体,假定这些多肽随机结合成酶,这种酶有多少中同⼯酶?()A.2 B. 3 C. 4 D. 511. 进⾏酶活⼒测定时,要获得正确结果()A.底物浓度必需远⼤于酶浓度([S]>>[E]) B. 酶浓度必需极⼤于底物浓度C.底物量要准确,但浓度可不考虑D.反应时间要较长12. 缺乏维⽣素D可导致:()A.⼝⾓炎 B.佝偻病 C.糙⽪病 D.坏⾎病13. 缺乏维⽣素C可导致:()A.⼝⾓炎 B.佝偻病 C.糙⽪病 D.坏⾎病14. 缺乏维⽣素B2可导致:()A.⼝⾓炎 B.佝偻病 C.糙⽪病 D.坏⾎病15. 泛酸作为辅酶的成分参加下列哪个过程?A.脱羧作⽤ B.脱氢作⽤ C.转酰基作⽤ D.转氨作⽤三、是⾮题(10%)1.酶的催化作⽤可⽤底物与活性部位相吻合的锁和钥匙概念来解释2.酶促反应的初速度与底物浓度⽆关.3.在⾮竞争性抑制剂存在下,加⼊⾜够量的底物,酶促反应能够达到正常V max4.酶的最适pH,最适温度是酶的特征常数5.测定酶活⼒时,底物浓度不必⼤于酶浓度6.测定酶活⼒时,⼀般测定产物⽣成量⽐测定底物消耗量更准确7.β-胡萝⼘素是维⽣素A的前体8.酶制剂的纯度可以⽤酶的活⼒来检测。

生物化学酶的试题及答案

生物化学酶的试题及答案

生物化学酶的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酶的活性中心是指:A. 酶分子上所有氨基酸残基的总和B. 酶分子上具有催化活性的特定区域C. 酶分子上所有肽键的总和D. 酶分子上所有二级结构的总和答案:B2. 下列哪种物质不是酶的辅助因子?A. 金属离子B. 辅酶C. 辅基D. 底物答案:D3. 酶促反应中,酶与底物结合的方式是:A. 共价键B. 离子键C. 氢键D. 范德华力答案:C4. 酶的Km值是指:A. 酶的最大反应速率B. 酶的最大反应速率的一半时的底物浓度C. 酶的米氏常数D. 酶的抑制常数答案:B5. 酶的抑制作用可以分为:A. 竞争性抑制和非竞争性抑制B. 可逆抑制和不可逆抑制C. 竞争性抑制和不可逆抑制D. 可逆抑制和非竞争性抑制答案:B6. 下列哪种酶属于氧化还原酶类?A. 脂肪酶B. 淀粉酶C. 蛋白酶D. 过氧化氢酶答案:D7. 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最适温度下酶的活性最高,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使酶活性下降,这是因为:A. 酶分子结构被破坏B. 底物浓度降低C. 酶与底物亲和力降低D. 酶的合成减少答案:A8. 酶的活性受pH影响,最适pH下酶的活性最高,pH过高或过低都会使酶活性下降,这是因为:A. 酶分子结构被破坏B. 底物浓度降低C. 酶与底物亲和力降低D. 酶的合成减少答案:A9. 酶的同工酶是指:A. 催化相同底物的酶B. 催化不同底物的酶C. 催化相同底物但分子结构不同的酶D. 催化不同底物但分子结构相同的酶答案:C10. 酶的诱导合成是指:A. 酶的合成受底物诱导B. 酶的合成受抑制剂诱导C. 酶的合成受激活剂诱导D. 酶的合成受诱导剂诱导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酶的分类依据包括:A. 酶的来源B. 酶的催化反应类型C. 酶的分子结构D. 酶的活性中心答案:B、C12. 酶促反应的动力学参数包括:A. VmaxB. KmC. pHD. 温度答案:A、B13. 酶的活性调节方式包括:A. 共价修饰B. 非共价修饰C. 酶原激活D. 酶的合成与降解答案:A、B、C、D14. 酶的抑制作用可以分为:A. 竞争性抑制B. 非竞争性抑制C. 反竞争性抑制D. 非竞争性抑制答案:A、B、C15. 酶的同工酶的产生原因包括:A. 基因突变B. 基因表达调控C. 翻译后修饰D. 酶的降解答案:A、B、C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6. 酶的活性中心由____和____组成。

酶练习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酶练习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酶练习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A1型题1.一种酶有多个底物时,对最适物的Km值A.最大B.最小C.与其它底物相同D.>10-1mmol/LE.<10-6mmol/L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酶2.金属离子作为酶的辅助因子,其作用是多方面的,下列不正确的是A.稳定酶的构象所必需B.中和阴离子,降低反应中的静斥力C.便于酶对底物起作用D.在催化反应中传递电子E.决定酶催化反应的特异性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酶3.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体内的无机催化剂B.催化活性都需要特异的辅酶C.底物都有绝对专一性D.显著地降低反应活化能E.体内发挥催化作用时,不受任何调控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酶4.关于竞争性抑制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抑制剂与酶的底物结构相似B.可与底物竞争结合酶的活性中心外必需基团C.抑制剂与酶的结合是可逆的D.抑制程度取决于抑制剂与酶的相对亲和力E.抑制程度取决于抑制剂与底物浓度的相对比例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酶5.人体内多数酶的最适pH为A.2左右B.4左右C.7左右D.10左右E.12左右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酶6.关于关键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其催化活性在酶体系中最低B.常为酶体系中间反应的酶C.多催化可逆反应D.该酶活性调节不改变整个反应体系的反应速度E.反应体系起始物常可调节关键酶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酶7.关于结合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一种辅助因子只与一种酶蛋白结合B.辅助因子可以是有机化合物C.全酶才具有催化作用D.酶蛋白和辅助因子组成全酶E.酶蛋白单独存在无催化活性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酶8.下列有关Km,值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Km值是酶的特征性常数B.Km值是达到最大反应速度一半时的底物浓度C.它与酶对底物的亲和力有关D.Km值最大的底物,是酶的最适底物E.同一酶作用于不同底物,则有不同的Km值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酶9.关于诱导契合学说,正确的是A.酶构,象改变,底物构象不变B.底物与酶如同锁和钥匙构象匹配C.底物构象改变,酶构象不变D.底物和酶相互诱导、变形,构象匹配E.使酶的结构与产物相互适应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酶10.与酶活性相关性小的金属离子是A.Mg2+B.Al3+C.Zn2+D.Fe2+E.Na+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酶11.关于同工酶的叙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酶分子的一级结构相同B.催化化学反应相同C.各同工酶Km相同D.同工酶的生物学功能可有差异E.同工酶的理化性质相同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酶12.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酶耐底物都有绝对专一性B.有些RNA具有酶的活性C.酶的催化作用与空间构象无关D.酶只能在中性环境发挥作用E.所有酶均以酶原形式存在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酶13.关于乳酸脱氢酶同工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LDH1在心肌含量最高B.LDH1在肝脏含量最高C.LDH5由4个H亚基组成D.LDH5在骨骼肌含量最高E.LDH5在肾含量最高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酶14.酶与一般催化剂的区别是A.只能加速热力学上能进行的反应B.不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C.缩短达到化学平衡的时间D.高度专一性E.降低活化能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酶15.关于温度与酶促反应速度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酶都有最适温度B.最适温度时,反应速度最快C.偏离最适温度酶促反应速度降低D.最适温度是酶的特征性常数E.酶在短时间可耐受较高温度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酶16.下列含有核黄素的辅酶是A.FMNB.HS~CoAC.NAD+D.NADP+E.CoQ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酶17.关于共价修饰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代谢物作用于酶的别位,引起酶构象改变B.该酶在细胞内合成或初分泌时,没有酶活性C.该酶是在其他酶作用下,某些特殊基团进行可逆共价修饰D.调节过程无逐级放大作用E.共价修饰消耗ATP多,不是经济有效方式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酶18.有关酶原激活的概念,正确的是A.初分泌的酶原即有酶活性B.酶原转变为酶是可逆反应过程C.无活性酶原转变为有活性酶D.酶原激活无重要生理意义E.酶原激活是酶原蛋白质变性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酶19.不符合酶促反应特点的是A.催化反应具有高度特异性B.催化反应时条件温和C.活性可以调节D.催化效率极高E.能改变反应的平衡常数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酶20.酶保持催化活性,必须A.酶分子完整无缺B.酶分子上所有化学基团存在C.有活性中心及其必需基团D.有辅酶参加E.有金属离子参加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酶21.化学毒气路易士气对酶的抑制作用是属于A.不可逆性抑制B.可逆性抑制C.竞争性抑制D.非竞争性抑制E.反竞争性抑制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酶22.Km值是指反应速度为1/2Vmax时的A.酶浓度B.底物浓度C.抑制剂浓度D.激活剂浓度E.产物浓度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酶23.辅酶和辅基的差别在于A.辅酶为小分子有机物,辅基常为无机物B.辅酶与酶共价结合,辅基则不是C.经透析方法可使辅酶与酶蛋白分离,辅基则不能D.辅酶参与酶反应,辅基则不参与E.辅酶含有维生素成分,辅基则不含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酶24.别构效应剂与酶结合的部位是A.活性中心的结合基团B.活性中心的催化基团C.活性中心外的调节部位D.活性中心外的催化部位E.活性中心外的任一部位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酶25.常见酶催化基团有A.羧基、羰基、醛基、酮基B.羧基、羟基、氨基、巯基C.羧基、羰基、酮基、酰基D.氨基、羧基、巯基、羟基E.羟基、羰基、羧基、醛基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酶26.酶的Km值大小主要与A.酶性质有关B.酶浓度有关C.酶作用时间有关D.酶的最适pH有关E.酶的最佳温度有关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酶27.关于同工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催化相同化学反应且结构相同的一组酶B.催化不同化学反应而结构相同的一组酶C.催化相同化学反应且理化性质相同的一组酶D.催化相同化学反应且免疫学性质相同的一组酶E.催化相同化学反应而结构、理化性质、免疫学性质不同的一组酶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酶28.有关酶活性中心的叙述,错误的是A.是酶分子表面的一个区域B.具有结合功能基团C.具有催化功能基团D.其空间构象改变酶活性不变E.底物在此转变为产物正确答案:D解析:酶活性中心是酶分子表面的区域,在此必需基团,包括结合基团、催化基团,比较集中,在活性中心酶结合底物并催化底物生成产物。

酶习题及答案【精选文档】

酶习题及答案【精选文档】

一、填空题1.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蛋白质。

2.T.Cech从自我剪切的RNA中发现了具有催化活性的,称之为这是对酶概念的重要发展。

3.结合酶是由和两部分组成,其中任何一部分都催化活性,只有才有催化活性。

4.有一种化合物为A-B,某一酶对化合物的A,B基团及其连接的键都有严格的要求,称为,若对A基团和键有要求称为,若对A,B之间的键合方式有要求则称为.5.酶发生催化作用过程可表示为E+S→ES→E+P,当底物浓度足够大时,酶都转变为此时酶促反应速成度为。

6.竞争性抑制剂使酶促反应的km 而Vmax 。

7.磺胺类药物能抑制细菌生长,因为它是结构类似物,能性地抑制酶活性。

8.当底物浓度远远大于Km,酶促反应速度与酶浓度.9.PH对酶活力的影响,主要是由于它和。

10.温度对酶作用的影响是双重的:①②.11.同工酶是一类酶,乳酸脱氢酶是由种亚基组成的四聚体,有种同工酶。

12.与酶高催化效率有关的因素有、、、和活性中心的。

13.对于某些调节酶来说,、V对[S]作图是S形曲线是因为底物结合到酶分子上产生的一种效应而引起的。

14.测定酶活力时要求在特定的和条件下,而且酶浓度必须底物浓度。

15.解释别构酶变构机理,主要有和两种。

16.能催化多种底物进行化学反应的酶有个Km值,该酶最适底物的Km 值。

17.与化学催化剂相比,酶具有、、和等催化特性.18.在某一酶溶液中加入G-SH能提出高此酶活力,那么可以推测基可能是酶活性中心的必需基团.19.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有、、、、、。

20.从酶蛋白结构看,仅具有三级结构的酶为,具有四级结构的酶,而在系列反应中催化一系列反应的一组酶为. 二、选择题1.有四种辅因子(1)NAD,(2)FAD,(3)磷酸吡哆素,(4)生物素,属于转移基团的辅酶因子为:A、(1)(3)B、(2)(4)C、(3)(4)D、(1)(4)2.哪一种维生素具有可逆的氧化还原特性:A、硫胺素B、核黄素C、生物素D、泛酸3.含B族维生素的辅酶在酶促反应中的作用是:4.A、传递电子、质子和化学基团B、稳定酶蛋白的构象C、提高酶的催化性质D、决定酶的专一性4.有机磷农药作为酶的抑制剂是作用于酶活性中心的:A、巯基B、羟基C、羧基D、咪唑基5.从组织中提取酶时,最理想的结果是:A、蛋白产量最高B、转换系数最高C、酶活力单位数值很大D、比活力最高6.同工酶鉴定最常用的电泳方法是:A、纸电泳B、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C、醋酸纤维薄膜电泳D、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7.酶催化底物时将产生哪种效应A、提高产物能量水平B、降低反应的活化能C、提高反应所需活化能D、降低反应物的能量水平8.下列不属于酶催化高效率的因素为:A、对环境变化敏感B、共价催化C、靠近及定向D、微环境影响9.米氏常数:A、随酶浓度的增加而增加B、随酶浓度的增加而减小C、随底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大D、是酶的特征常数10.下列哪种辅酶结构中不含腺苷酸残基:A、FADB、NADP+C、辅酶QD、辅酶A 11.下列那一项符合“诱导契合”学说:A、酶与底物的关系如锁钥关系B、酶活性中心有可变性,在底物的影响下其空间构象发生一定的改变,才能与底物进行反应。

高考生物作业酶知识点的应用试题练习

高考生物作业酶知识点的应用试题练习

高考生物作业酶知识点的应用试题练习2021年高考生物作业酶知识点的运用试题练习【】高考考前试题练习题是高考温习的重点,也是每年考生的关注焦点。

查字典生物网高考频道为大家整理2021年高考生物作业酶知识点的运用试题练习一、选择题(每题6分,共60分)1.(2021江苏南通模拟)以下关于普通洗衣粉与加酶洗衣粉的区别,正确的说法是()A.普通洗衣粉中含磷,会污染环境B.外表活性剂只存在于普通洗衣粉中,会发生泡沫,可以将油脂分子分散开C.水硬化剂只存在于普通洗衣粉中,可以分散污垢D.加酶洗衣粉是将酶直接添加到洗衣粉中解析:普通洗衣粉中含有磷,能够惹起微生物和藻类少量繁衍,形成水体污染。

加酶洗衣粉是含有酶制剂的洗衣粉,并非将酶直接添加到洗衣粉中。

两者均含有外表活性剂和水硬化剂,可以增强洗濯效果。

答案:A2.(2021广东揭阳一模)以下有关生物技术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固定化酵母细胞用CaCl2溶液作载体B.制造果醋时,必需向发酵装置不时补充氧气C.传统的葡萄酒制造一定需求人工接种菌种D.凝胶色谱法依据分子的酸碱性来分别蛋白质解析:固定化酵母细胞用海藻酸钠溶液作载体。

葡萄发酵的酵母菌可来自葡萄皮外表的菌种。

凝胶色谱法依据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小来分别蛋白质。

答案:B3.(2021福建泉州模拟)植物细胞表现出全能性的必要条件是()A.给予适宜的营养和外界条件B.导入其他植物的基因C.脱离母体并给予适宜的营养和外界条件D.将成熟的筛管的细胞移到去核的卵细胞中解析: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只要在一定的条件下,才干表达出来,首先必需脱离母体,然后给予适宜的营养物质,如少量元素和微量元素,还要添加植物激素,并满足温度、pH和光照等条件。

答案:C4.(2021山东泰安模拟)以下关于运用固定化酶技术消费高果糖浆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高果糖浆的消费需求运用果糖异构酶B.在反响柱内的顶端装上散布着许多小孔的筛板,防止异物进入C.将葡萄糖溶液从反响柱的上端注入,果糖从反响柱下端流出D.固定化酶技术复杂,本钱较高解析:消费高果糖浆时所用的酶应为葡萄糖异构酶,将这种酶固定在一种颗粒状的载体上,再将这些酶颗粒装到一个反响柱内,柱子底端装上散布着许多小孔的筛板。

生物化学习题(酶化学答案)

生物化学习题(酶化学答案)

生物化学习题(酶化学)一、名词解释:米氏常数:用Km值表示,是酶的一个重要参数。

Km是酶反应速度(v)达到最大反应速度(Vmax)一半时底物的浓度(单位:mol/L或mmol/L)。

米氏常数是酶的特征常数,只与酶的性质有关,不受底物和酶浓度的影响。

底物专一性:酶的专一性是指酶对底物及其催化反应的严格选择性。

通常酶只能催化一种化学反应或一类相似的反应,不同的酶具有不同程度的专一性;酶的专一性可分为三种类型:绝对专一性、相对专一性、立体专一性。

辅基:酶的辅因子或结合蛋白质的非蛋白部分,通过共价键与酶活蛋白质结合得非常紧密,透析法不能除去。

单体酶:只有一条多肽链的酶;不能解离为更小的单位,Mw13,000-35,00。

寡聚酶:有几个或多个亚基组成的酶;亚基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亚基间以非共价键结合,易为酸、碱、高浓度盐或其他的变性剂分离;Mw35,000到数百万。

多酶体系:由几个酶彼此嵌合形成的复合体;有利于细胞中一系列反应的进行,以提高酶的催化效率,同时便于机体对酶的调控;Mw几百万以上。

激活剂:凡是能提高酶活性的物质;其中大部分是离子或简单的有机化合物。

抑制剂:能使酶的必需基团或酶活性部位中基团的化学性质改变而降低酶的催化活性甚至使酶的催化活性完全丧失的物质。

变构酶(别构酶):代谢过程中的关键酶,它的催化活性受其三维结构中的构象变化的调节。

酶原:酶的无活性前体,通常在有限度的蛋白质水解作用后,转变为具有催化活性的酶。

酶的比活力:指每毫克蛋白质所具有的酶活力单位数全酶:酶的一种,由酶蛋白和辅助因子构成的复合物。

酶活力单位:酶活力的度量单位;1961年国际酶学委员会规定:1个酶活力单位是指在特定反应条件下(25℃,其他为最适条件),在1min内能转化1umol底物的酶量。

丝氨酸蛋白酶:活性部位含有在催化期间起亲核体作用的丝氨酸残基的蛋白酶。

催化常数(Kcat,转换数):是一个动力学常数,催化常数等于最大反应速度除以酶的总浓度,或每摩酶活性部位每秒钟转化为产物的底物的物质的量(mol)。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1、固定化酶:是指被结合到特定的支持物上并能发挥作用的一类酶,通过吸附、耦联、交联和包埋或化学方法把酶做成仍具有酶催化活性的水不溶酶,装入适当容器中形成反应器。

2、酶的活性中心:是指酶分子中直接和底物结合,并和酶催化作用直接有关的部位,对于单纯酶来说,它是由一些氨基酸的侧链基团(R侧基)组成的(有时包括某些氨基酸残基链骨架上的基团)。

对于结合酶来说,除了上述氨基酸残基的侧链基团外,辅酶或辅基上的某一部分结构往往也是活性部位的组成部分。

3、酶原激活:很多酶,特别是一些与消化作用有关的酶,在最初合成和分泌时,时没有活性的酶的前体形式,这种前体称为“酶原”,酶原在一定条件下被打断一个或几个特殊的肽键,从而使酶构象发生一定的变化形成具有活性的三维结构过程称为“酶原激活”。

4、变构酶(别构酶):是指具有四级结构的多亚基的寡聚酶,酶分子中除了有和底物结合的活性部位外是,还有和调解物(或效应物)结合的部位(变构部位),这两种部位同处在不同亚基或在同一亚基的不同部位上。

当底物或效应物和酶分子上的相应部位结合后,会引起酶分子构象改变,从而影响酶的催化活性。

5、诱导契合:酶分子活性中心的结构原来并非和底物的结构互相吻合,但酶的活性中心柔性而非刚性的,当底物与酶相遇时,可诱导酶活性中心的构象发生相应的变化,其上有关的各个基团达到正确的排列和定向,因而使酶和底物契合而结合成中间络合物,并引起底物发生反应,反应结束当产物从酶上脱落下来后,酶的活性中心又恢复了原来的构象。

6、同工酶:同工酶是指催化同一种化学反应,但由于基因所决定,酶分子结构不同的一组酶。

所以同工酶彼此间的物理化学性质如溶解度、等电点、迁移率等均有所不同。

7、竞争性抑制:属于酶[活性]的可逆抑制作用,作用特点是:抑制剂(I)与底物(S)在结构上有一定的相似性,两者竞争性地与酶的活性部位结合或互相排斥地与酶上的各自结合部位结合,也即只能形成二元复合物ES和EI(无活性),对酶动力学的影响是Km增大,Vmax不变。

8、不可逆抑制剂:这类抑制剂以共价键与酶结合,因此不能通过透析或超滤等物理方法使抑制逆转;但能通过一定的化学反应,使抑制剂从酶分子上移去而恢复活性。

9、米氏常数:这是某一酶促反应中某一底物的动力学常数,符号Km,,数值上等于该酶促反应达最大速度一半时的底物浓度。

10、比活:每毫克蛋白质(或蛋白氮)所含酶单位(IU)数,[每千克蛋白质所含开特(Katal)数]比活愈高,表示酶制剂的纯度愈高。

11、核酶:具有催化活性的RNA; 1982年,Cech首次发现四膜虫的26SrRNA前体的内含子具有自我催化剪接的能力。

二、填空题1.下面曲线图除表示_____________抑制作用外,还可能表示_______________抑制作用。

不可逆(1分)非竞争性(1分)2.欲使某一酶促反应的速度等于Vmax 的80% ,此时的底物浓度应是此酶的Km 值的________________倍。

4 (1分)3.测定酶的活力时,初速度对底物浓度呈___________反应,对酶浓度呈________反应。

①零级(1分)②一级(1分)三、选择题1. 下面有关酶的说法哪项是正确的?①酶都需要专一性的辅酶才能表现活性;②酶都以有机化合物作为底物;③酶对其天然底物都有绝对专一性;④天然酶都是活细胞制造的答()④(1分)6.酶的非竞争性抑制剂具有下列哪种动力学影响?①Km不变,Vmax减小;②Km增加,Vmax不变;③Km减小,Vmax不变;④Km和Vmax都减小答()①(1分)7.于酶促反应系统中加入一定量的不可逆抑制剂,反应速度v和酶浓度(E)的关系可用下列哪个图表示?答()①(1分)8.酶促反应的双倒数作图示于下面Vmax是①0.5; ②0.05;③2; ④20答()②(1分)9.Km值是酶的特征常数之一,一般说它与酶促反应的性质和条件有关,但与下列因素中的哪一种无关?①底物种类;②反应温度;③酶浓度;④pH和离子强度答()③(1分)10.催化上面反应的酶是属于①脱氢酶;②脱羧酶;③氧化酶;④水解酶答()②四、判断题:1、辅酶或辅基在酶的催化作用中,是协助酶蛋白识别底物的。

如果没有辅酶或辅基的作用,则酶的专一性将显著降低。

答()否2、. 同工酶是由相同基因编码的,具有相同催化功能的一组酶。

答()否3.在可逆抑制剂存在下,表现Km值不论是增大或减小,并不反映酶分子与底物分子间的亲和力有变化。

答()是4.Km值是酶的一个特征常数,有的酶虽有几种底物,但其Km值总是固定不变的。

答()否5.当Michaelis常数Km可视为中间物ES的解离常数时,则Km愈小酶与底物的亲和力愈大。

答()是6.酶的活力大小可以代表酶的纯度。

答()否7.酶是通过提高反应所需的活化能来加快酶促反应速度的。

答()否8.正常的生理pH条件下,对所有参与细胞代谢的酶来说都是处于最适pH的环境。

答()否9.酶的催化作用是指通过改变反应物的平衡点以加快某一方向的反应速度。

答()否10、对于可逆反应而言,酶既可以改变正反应的速度,也可以改变逆反应的速度。

答()否11、辅酶与酶蛋白的结合不紧密,可以用透析的方法除去。

答()否12、磷酸吡哆醛是转氨酶的辅酶。

答()是13、所有的酶都是蛋白质。

答()否14、一种酶有几种底物就有几种Km值。

答()是五、简答题:1:什么是米氏方程,米氏常数Km的意义是什么?试求酶反应速度达到最大反应速度的99%时,所需求的底物浓度(用Km表示)答:1、米氏方程为:V = Vmax × [S] /( Km + [S])它表明了当已知Km和Vmax时,底物浓度和反应速度之间的关系。

当Km﹥﹥[S]时,V = Vmax × [S] / Km,V与[S]成正比,当Km﹤﹤[S]时,V = Vmax,反应速度与底物浓度无关。

2、Km的物理意义为:Km值是反应速度为最大速度一半时的底物浓度,对某一底物的Km为一定值,故可以通过测定Km的数值,可鉴别酶,一般Km大表示酶与底物亲和力弱,Km小时,则表示酶和底物的亲和力强。

3、把V = Vmax ×0.99代入米氏方程V = Vmax× [S] / Km + [S]得:[S] =99 Km2:绝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什么,如何证明?举例说明酶在轻工行业中的应用答:1、绝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2、A. 1992年Sumner 从刀豆中提取了脲酶制成结晶并证明它是蛋白质B. J.Northrop 连续获得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和靡蛋白酶结晶C. 蛋白质具备一系列特性,酶均具有D. 酶可以被蛋白酶水解丧失活性E. 1969年人工合成牛胰核糖核酸酶这些都证明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

3、应用举例:A. 蛋白酶用于皮革工业的脱毛和软化、蚕丝脱胶、肉类嫩化、酒类澄清或加入洗涤剂中的洗涤血渍和蛋白污物(如加酶洗衣粉)B. 脂肪酶可用于食品增香、羊毛洗涤C. 食品工业中,葡萄糖异构酶可用来制造果糖浆D. 葡萄糖氧化酶可用来除去罐头中残余的氧E.淀粉酶和纤维素酶也可用来处理饲料,以增加饲料营养价值,青贮饲料、糖化饲料的制作也是利用微生物体内酶的作用。

3: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主要有那些?说明各种因素的影响情况?(可用图及曲线表示)答:1、底物浓度在底物浓度较低时,反应速度随底物浓度增加而升高,反应速度与底物浓度近乎成正比;当底物浓度较高时,底物浓度增加,反应速度也随之升高,但不显著,当底物浓度继续增大,反应速度则趋于极限值。

2、PH值每种酶只能在一定PH下才表现酶反应的最大速度,高于或低于此值,反应速度下降,称此PH值为最适PH,在P H﹤PH最适时,增大PH值,反应速度随之增加,当P H﹥PH最适时增大PH值,反应速度反而随之降低,甚至变性失活。

3、温度A 和一般反应相同,在达到最适温度之前,反应速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

通常温度提高10℃时,反应速度升高为原来的1~2倍。

B 酶是蛋白质,其变性速度亦随温度上升而加快,绝大多数酶在60℃以上即失去活性,随温度升高,酶变性,而使有活性的酶量减少。

C 温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就是两种相反作用综合的结果,在低于最适温度时前一种效应为主;在高于最适温度后,后一种效应为主,酶活性迅速丧失,反应速度迅速下降。

4、激活剂与抑制剂激活剂提高酶的活性,从小到大;抑制剂使酶活力下降。

(图略)5、酶浓度满足K[E]=V4:酶为什么比一般的催化剂有更高的催化效率?答:1、邻近效应和定向效应是指底物和酶活性部位的邻近,对于双分子反应来说酶活性部位上两基团之间的邻近,而互相靠近的底物分子之间以及底物分子与酶活性部位基团之间还要有严格的定向(正确的立体化学排列)。

这样就大大提高活性部位上底物的有效浓度,同时由于底物分子在活性中心的“定向”排列,使分子间反应近似于分子内反应,为分子轨道交叉提供了有利条件,使底物进入过渡态时的熵变负值减小,反应活化能降低,从而大大地增加了酶-底物络合物地动态过程。

2、“张力”和“变形”酶活性中心地某些基团或离子可以使底物分子内敏感键中地某些基团地电子云密度增加或降低,使敏感键地一端更加敏感,更易于发生反应。

3、酸碱催化在反应中通过瞬时地向反应物提供质子或从反应物接受质子以稳定过渡态,从而加快反应速度。

4、共价催化某些酶可以和底物形成一个反应活性很高地不稳定地共价之间物,这个中间物很易变成过渡态,因此反应地活化能大大降低,共价催化地最一般形式是催化剂地亲核基团对底物中电子地碳原子进行攻击,形成共价中间物。

5、酶活性中心是低价电子区域某些酶地活性中心穴内相对地说是非极性的,因此酶的催化基团被低价电环境所包围,甚至还可能排除高极性的水分子,这样,底物分子的敏感键核酶的催化基团之间就会有很大的反应力,有助于加速反应进行。

5:试比较酶的竞争性抑制作用与非竞争性抑制作用的异同。

答:1、竞争性抑制是指有些抑制剂核底物结构极为相似,可和底物竞争与酶的结合,当抑制剂与酶结合后,就妨碍了底物与酶的结合。

减少了酶的作用机会,因而降低了酶的活力,它的特点有:A 抑制剂与底物的结构相似,竞争酶的活性中心。

B 抑制程度取决于抑制剂与酶的相对亲和力和底物浓度C 动力学特点:Vmax不变,Km增大,亲和力下降。

2、非竞争性抑制是指有些抑制剂和底物同时结合在酶的不同部位上,即抑制剂与酶结合后,不妨碍酶与底物结合,但所形成的酶-底物-抑制剂三元复合物不能发生反应。

它的特点有:A 抑制剂与酶的活性中心不结合,而结合在其它部位上B 抑制程度取决于抑制剂的浓度C 动力学特点:Km不变,Vmax下降。

6.假设一个酶促反应系统中加入修饰剂Q,得到如下图所示的结果。

问Q起什么作用?它与E结合还是与ES结合,还是与E和ES都能结合?为什么?答:Q增加反应速度,所以它是一个激活剂或者可能是第二底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