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之道 国医大师孙光荣的九九自振养生操
国医大师孙光荣的“养生诀”

国医大师孙光荣的“养生诀”作者:海宇来源:《养生保健指南》2017年第11期国医大师孙光荣是我国著名中医临床家,关于养生,他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并编成了一套容易记诵的养生诀,共10段。
⒈中医养生大道扬,阴阳平衡是总纲。
顺应四时避邪毒,未病先防第一庄。
内外环境需中和,气血充盈且调畅。
食养药养与术养,万法归宗合则安。
⒉养生重点心食性,易知难行贵修养。
暴饮暴食必伤身,纵欲无度必遭殃。
适口饭菜七分饱,细嚼慢咽且喝汤。
人到中年慎交合,酒怒惊忧莫同房。
⒊养生第一要养心,心态平和万事安。
世间名位与财色,合法合理合情享。
过度贪求必招损,获取一分十倍偿。
淡然面对浮与沉,量力而行身心安。
⒋睡好原比药食强,厚垫薄盖少衣装。
枕头高度莫过肩,向右曲卧最安然。
睡前热水泡双足,子午必须睡得香。
醒来喝杯白开水,掀被缓起慢下床。
⒌晨起坚持养生操,垂肩直立面朝阳。
如狮睁目视蓝天,缓呼深吸胸腹张。
以头书凤双臂展,左右踢腿腰转圜。
站踮蹲振各三百,九九自振百骸强。
⒍一日六漱是良方,晨起三餐与睡前。
再加午间小睡后,刷牙漱口别嫌烦。
清洁口腔防蛀牙,口气清新精神爽。
有助保持好身材,诸多疾病亦可防。
⒎合理膳食在三餐,早饱午好晚少量。
最好过酉不进食,不饿无需再加餐。
三荤七素搭配好,隔夜饭菜不可尝。
油炸烧烤应少食,偏食禁食难健康。
⒏善用双手自保健,自按自摩保安康。
十指梳头防脱发,双掌摩腹六腑安。
搓热双掌再搓面,皱纹减少肤发光。
提肛兜肾可壮阳,按摩涌泉体自强。
⒐衣饰言谈系养生,莫将小事视等闲。
奇装异服遭歧义,装嫩卖萌易自伤。
发声要练丹田气,声嘶力竭心肺殇。
开言之前静三秒,稳健从容心身安。
⒑养生方法深且广,易懂易学精却难。
各人禀赋不一样,养生应用细端详。
适合之法要坚持,日久必有收获享。
关键保有精气神,顺其自然保安康。
老年养生保健操

老年养生保健操13招第一招、屈伸趾。
平躺于床上,呈仰卧位,退步自然平伸,双足一起做屈趾、伸趾交替运动30次,五趾分离、并拢30次,然后屈髋、屈膝、伸屈旋转踝关节30次,这样做的目的可有效改善老年人的下肢血液循环。
第二招、高抬腿。
平卧在床上或坐在凳子上,一腿自然伸直,在膝关节伸直状态下,抬起下肢,保持3~10分钟。
休息5分钟后再次重复。
每天保持10~20次。
第三招、蹬滚子。
寻一根把长约40厘米,直径10~20厘米的圆木或石滚子,放在地板上,人坐在床边,双足蹬在滚子上前后滚动100次,可以达到舒筋活血的目的。
第四招、甩小腿。
一手扶墙或扶树,先向前甩小腿,使脚尖向前向上翘起,然后向后甩动,一次甩80~100次为宜。
此法可预防下肢萎缩、软弱无力或麻木、小腿抽筋等症。
第五招、踮脚走。
踮脚走路,就是足跟提起完全用足尖走路,行走百步,这不但可锻炼屈肌,从经络角度看,还有利于通畅足三阴经。
足跟走路练伸肌,即把足尖翘起来,用足跟走路,这样是练小腿前侧的伸肌,行百步,可以疏通足三阳经。
第六招、倒退走。
倒退走对老年人的腰背腿痛有明显的疗效,同时这种运动方式有利于静脉血由末梢向近心方向回流,更有效地发挥双足“第二心脏”的作用,有利于循环。
另外,倒退时,改变了脑神经支配运动的定式,强化了脑的功能活动,可防因废用而脑萎缩,每次倒退百步为宜。
第七招、侧身走。
侧身走可使前庭的平衡功能得以强化,有预防共济失调的作用。
先向右移动50步,再向左移动50步。
第八招、爬行走。
爬行走有利于缓和高血压。
这是因为当躯体变成水平位时,减轻了下肢血管所承受的重力作用,血管变得舒张松弛,心脏排血的外周阻力下降,从而起到缓和高血压的效果。
第九招、按摩腿。
用双手紧抱一侧大腿,稍用力从大腿向下按摩,一直到足踝,然后再从踝部按摩至大腿根,用同样的方法按摩另一条腿,重复10~20遍。
这样可使关节灵活、腿肌与步行能力增强,预防下肢静脉曲张、水肿及肌肉萎缩等。
第十招、揉双膝。
国医大师孙光荣论“养生第一要养心”

国医大师孙光荣论“养生第一要养心”养生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关注和追求的重要课题,而养生第一要养心,是指我们在保养身体的更要注重心灵的健康和平衡。
这一观点由国医大师孙光荣提出,他在长期的临床实践和研究中发现,人的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只有保持心境舒畅、内心平和,才能真正达到养生的效果。
养生要从内心开始,因为情绪的不稳定和负面情绪往往是导致身体不适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们的心情会直接影响到我们的生理状态,当我们情绪愉悦时,身体会分泌大量的内啡肽和多巴胺等有益物质,有助于增强免疫力和提升身体的抵抗力;相反,当我们情绪低落或者处于压力状态时,会产生大量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这些激素会抑制免疫功能,导致身体的抵抗力下降。
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对于养生至关重要。
养生第一要养心也强调了心理健康对于调节身体内部平衡的重要性。
我们所面对的现代生活中,频繁的压力、焦虑、烦恼等都会导致我们的身心俱疲,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身体很难恢复到一个良好的平衡状态。
而一个平衡的身体状况是养生的前提,只有身体保持了平衡,才能有效地抵御疾病的侵袭。
要想达到养生的效果,我们必须要保持内心的平和与稳定,避免过度的紧张与焦虑。
养生第一要养心还提醒我们要正确的处理自己的情绪。
孙光荣指出,负面的情绪是我们身体的一种"酸",而积极的情绪则是身体的"碱"。
在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一些挫折和困难,但是如何正确处理这些情绪,对于我们的身体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如果我们过分纠结于痛苦和困惑中,抑制消化和排泄功能,甚至会导致一系列的身体疾病。
而如果我们能积极面对问题,调整自己的心态,释放困扰自己的压力,我们的身体就能够保持健康和平衡。
在中国传统养生中,也十分注重了心的修养。
诸如太极拳、气功养生等运动方式,都在培养人们内心的平和与稳定。
这是因为中国古代智慧人士认为人的心灵与身体是密不可分的,不能单纯地只关注身体的健康,而忽略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国医大师孙光荣“以平为期”学术思想论要

国医大师孙光荣“以平为期”学术思想论要作者:谭开云孙光荣来源:《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年第12期〔摘要〕《素问·至真要大论》倡导诊治疾病“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
“以平为期”不仅是国医大师孙光荣临证遣方用药的指导思想,也是新时代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促进中西医结合的重要原则。
孙光荣教授将“以平为期”作为指导思想,从“理”“法”“方”“药”4个方面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倡导中西医感情相亲、真诚合作、互惠互利、开放包容,推进中西医结合;临证遣方用药,遵经方之旨,不泥经方用药,用药清平轻灵,以平为期。
深刻领会并临床践行“以平为期”学术思想,需要中医师着力提升文化与医学两方面修养。
〔关键词〕以平为期;传承;创新;中西医结合;遣方用药;孙光荣〔中图分类号〕R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doi:10.3969/j.issn.1674-070X.2023.12.021National TCM Master SUN Guangrong's academic thought of"achieving balance"TAN Kaiyun, SUN Guangrong*The First Hospit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Changsha, Hunan 410007,China〔Abstract〕 Su Wen·Zhi Zhen Yao Da Lun (Plain Questions: Essentials on Diseases and Therapy) advocates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diseases by "carefully observing the location of yin and yang and adjusting them to achieve balance". "Achieving balance" is not only the guiding ideology of SUN Guangrong, the National TCM Master, in clinical prescription and medication,but also an important principle for promoting the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of TCM and facilitating the integrat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in the new era. Professor SUN Guangrong takes "achieving balance" as his guiding ideology, promoting the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from the four aspects of "principles", "methods", "formulas", and "medicines". He advocates emotional affinity, sincere cooperation, mutual benefit, openness and inclusivenes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o promote their integration. In addition, his clinical prescriptions and medication follows the essence of classic prescriptions without sticking to them,using mild and flexible medication to achieve balance. Therefore, a profound understanding and clinical practice of the academic concept of "achieving balance" requires TCM practitioners to focus on enhancing their cultural and medical cultivation.〔Keywords〕 achieving balance; inheritance; innovation; integrat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prescriptions and medication; SUN Guangrong國医大师孙光荣创立的中和医派以“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素问·至真要大论》)为基准,把握“失中失和”的基本元素,以“调平變和”为目的[1],使生理恢复到平衡状态,审察阴阳所在,调其所偏,乃其要旨所在。
国医大师孙光荣论“养生第一要养心”

国医大师孙光荣论“养生第一要养心”养生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概念,而在养生之道中,心的养护更是至关重要的。
国医大师孙光荣先生在其医学著作中提出了“养生第一要养心”的观点,强调心的健康对整个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下面就让我们来探讨一下孙光荣大师的这一养生观念。
孙光荣大师所言“养生第一要养心”,表明了心脏健康对整个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心脏在中医理论中被认为是人体的主宰,主宰着全身气血的循环,也是情绪和心理活动的主要载体。
保持心脏的健康对整个身体的健康至关重要。
而要想维持心脏的健康,首先要保持良好的情绪和心态。
在孙光荣大师看来,情绪的波动对心脏健康有着直接的影响,过度的愤怒、忧虑、悲伤等负面情绪会导致心脏受损,甚至引发各种心脏疾病。
孙光荣大师在养生观念中强调了心理养生的重要性。
现代医学已经证实,负面的情绪和心理压力对心脏健康有着直接的影响。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是维护心脏健康的关键。
在临床实践中,孙光荣大师一直提倡通过调整心理状态来达到心脏养生的目的。
比如通过冥想、放松训练、情绪调节等心理干预手段来减轻心理压力,从而保持心脏健康。
孙光荣大师在养生观念中强调了环境对心脏健康的影响。
现代社会充斥着各种不良环境,例如噪音、空气污染、辐射等,这些环境因素对心脏健康会带来不良影响。
孙光荣大师提倡宜居环境的重要性,坚持呼吸新鲜空气,远离噪音干扰,减少接触辐射等不良环境,以维持心脏的健康。
孙光荣大师在养生观念中也提到了心脏疾病的预防。
他认为,心脏疾病的发生往往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而改善生活方式是预防心脏疾病的关键。
他提倡合理饮食,均衡营养,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生活方式的调整,以预防心脏疾病的发生。
他还推崇中医养生的传统方法,如针灸、推拿、气功等,以改善心脏健康。
孙光荣大师的“养生第一要养心”观念强调了心脏健康对整个人体健康的重要性,提醒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要重视心脏健康。
通过调整心理状态,改善生活方式,维持宜居环境等多方面的途径,可以有效地保护心脏健康,从而实现全面的养生效果。
国医大师孙光荣论“养生第一要养心”

国医大师孙光荣论“养生第一要养心”孙光荣是中国传统医学的国医大师,也是养生学的重要代表之一。
他提出了“养生第一要养心”的观点,强调了心理健康对于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以下是对孙光荣观点的阐述,文章约1000字。
养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方式和高压工作环境,人们的身心健康问题日益突出。
孙光荣认为,要想保持身体健康,首先需要养好心。
心理健康是健康的基石,只有心灵健康才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养心的第一步是调整心态。
孙光荣提倡要以平和、宽容、愉悦的心态面对生活的各种压力和困难。
现代人往往由于工作压力、人际关系、家庭矛盾等问题而感到烦恼和压抑,这对心理健康造成不小的影响。
所以,我们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要从容应对各种困难,不抱怨、不焦虑、不受外界干扰,尽量保持一个平和、开朗的心境。
养心的第二步是培养积极向上的精神态度。
孙光荣认为,养心药方主要就是正面心态。
只有积极、阳光的态度,才能抵抗压力,让心灵保持愉悦和活力。
在面对人生的起伏和挫折时,我们要学会从中寻找经验和教训,懂得珍惜过去、把握现在、展望未来,引发一种希望和动力,向前迈进。
养心的第三步是学会调理情绪。
情绪是十分脆弱和变化无常的,要保持情绪的稳定和平衡,我们需要学会调理自己的情绪。
面对负面情绪,我们可以通过适当的调整和转移注意力来化解,比如进行体育锻炼、听音乐、阅读等等。
保持一个积极向上的情绪状态,有助于提高免疫力,增强身体抵抗力,对防治疾病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养心的第四步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孙光荣提倡要保持早睡早起,定时定量的饮食,适度的运动等等。
合理的作息和饮食习惯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和增强身体的免疫力,从而保持身心的健康。
适度的运动也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消除疲劳,缓解压力,提高心理状态。
孙光荣论“养生第一要养心”,强调了心理健康对于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只有保持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才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二十位国医大师的独家长寿秘诀与秘方 ppt课件

过敏方 【组成】防风15~20g、蝉蜕15g、丹皮15g、地骨皮20~30克、白鲜皮15~20g、生 地15~20g、白蒺藜15g、银花20g、连翘15g、甘草5~10g。忌虾、蟹、甜酒、酒等 发物 【适应证】各种原因引起的过敏性荨麻疹、皮肤划痕症、过敏性皮炎、鼻炎等。
各种过敏性荨麻疹和皮炎多是血热生风引起。方中防风为祛风之圣药为主,而以蝉 蜕佐之,蒺藜助之,其余诸药均为清热凉血之品,平淡之中具有协同之效,因血热 得清则风无由生也。
老年人腿脚慢慢不好,可以用一些舒经活络的中药,如独活、桑寄生、怀牛膝、 桂枝、当归等碾成细末,烤热后用纱布包好,在疼痛的关节上来回滚动按摩,或 临睡前在关节上烫一烫。
孙光荣(76岁,北京中医药 大学中医药文化研究院院长)
身材适中,步履稳健,精 力充沛,思维敏捷,谈吐 文雅风趣,且常旁征博引, 气质超然卓越而不乏锐意 进取——年届76岁的孙光 荣给人第一印象比想象中 年轻且意气风发。
二 十 位 国 医 大 师 的 独 家 长 寿 秘 诀 与 秘 方
长寿谁都想,可活得长还得要活得健康。健康时报汇总了10位高龄国医大师的长寿秘诀!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长寿秘诀:庄子听息法助眠 像婴儿一样入睡,是恢复气血运行最佳状态的好办法。
睡眼先睡心,临睡前练练静功,让心先安静下来。所谓静功,即先去除心 中一切杂念,调匀呼吸,全身放松,气存丹田,待身心入静之后,便自然而然 就睡着了。
“庄子听息法”也有助于睡眠:用耳感知呼吸的快慢、粗细、深浅,任其 自然变化,使神气合一,杂念全无,甚至连呼吸也忘掉,便可渐渐进入梦乡。
中医养生养生操的练习技巧

中医养生养生操的练习技巧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意识也逐渐增强。
中医养生操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一种既能锻炼身体又能养生保健的运动方式。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些中医养生养生操的练习技巧,希望对您的健康有所帮助。
一、选择合适的时机和场地中医养生养生操的练习时间最好在早晨或晚上,避开阳光强烈的时段。
户外的公园、广场或者室内的空旷场地都是理想的练习场所。
确保场地的平整和干净,避免身体受伤。
二、正确的站姿和呼吸方式正确的站姿是中医养生养生操的关键。
首先,双脚分开与肩同宽,保持身体直立,注意腰部及下颌的放松。
身体保持平衡,注意保持呼吸畅顺,每个动作都要用鼻子吸气,嘴巴呼气,深呼吸可以让氧气进入体内,促进血液循环和增加新鲜氧气摄入量。
三、手法的运用中医养生养生操的手法运用主要包括握拳、托掌、按摩、搓揉等。
握拳是通过手掌的按摩和摩擦来刺激经络,促进气血循环;托掌是通过手心的按压和摩擦来调理内脏器官,增强免疫力;按摩和搓揉则可以刺激经络,舒缓疲劳,活跃气血。
四、动作的选择和练习中医养生养生操的动作种类繁多,有对虚者益气、对寒者取暖、对湿者通经络等不同功效的动作,选择适合自己的动作进行练习。
一般来说,散步调理心肺功能,扩胸运动活跃气息,踏青踩棋调理肝脾经络,瑜伽和太极拳有益于身心健康。
持之以恒,每天坚持练习,可以提高体质,增强身体机能。
五、要根据个人的体质情况进行适当调整不同的人体质不同,有不同的健康需求。
因此,在练习中医养生养生操的时候,要根据自己的体质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如果有疾病或身体不适,应该请教医生或中医师的指导,避免运动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六、注重饮食和养生习惯中医养生养生操的练习是健康的开始,但饮食和养生习惯同样重要。
在日常生活中,适当的饮食结构和健康的生活习惯是保持身体健康的基础。
中医强调五谷养生,多吃蔬菜水果、粗粮和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戒烟限酒,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
中医养生养生操是一种传统保健方法,通过特定的姿势和动作来调理身体,促进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养生之道国医大师孙光荣的九九自振养生操
导语:身材适中,步履稳健,精力充沛,思维敏捷,谈吐文雅风趣,且常旁征博引,气质超然卓越而不乏锐意进取年届75岁的孙光荣给人第一印象比想
身材适中,步履稳健,精力充沛,思维敏捷,谈吐文雅风趣,且常旁征博引,气质超然卓越而不乏锐意进取年届75岁的孙光荣给人第一印象比想象中年轻且意气风发。
“养生第一要务是养心。
”翻开他编着的《中医养生大全》和《中华经典养生名言录》,在中医养生领域深有造诣的孙光荣将他的养生经娓娓道来。
孙光荣的养生之道:养生先养慈悲心
深受代表儒学正统的湖湘文化、徽州文化的双重熏陶,孙光荣光明磊落的性格中具有湖南人的忠厚坚强和安徽人的淳朴重义。
他家学渊源,安徽籍的父亲学贯古今、达观恬淡,湖南籍的母亲知书达理、温柔敦厚。
孙氏家训“俭以养廉、勤以补拙,躬以持身,恕以待人”,深深影响了他的为人处世,因而他始终保持平和心态,不斤斤计较名利得失。
他认为,心态平和、为人忠厚,气机自然顺畅,身体也就能阴平阳秘,气血平衡。
在性格和待人接物方面,母亲的垂范对他至关重要。
孙光荣的母亲一生历经艰辛,乐天知命,享年93岁。
她没跟丈夫吵过架,没跟别人红过脸,从来不争、不妒、不怨、不诋毁别人,待人平和有礼,时时为他人着想。
母亲的善良质朴于他一脉相承。
他保有一颗慈悲心,对病人慈悲,尽心尽力看好病,从来不收病人礼金礼品;对家人朋友慈悲,伉俪和谐情深,家中其乐融融;尊重领导师长,交友有情有义;对他人慈悲,凡遭遇诋毁,均风轻云淡,一笑了之,不记仇,不动怒。
生活常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