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临床效果

合集下载

纳洛酮和醒脑静联合用药在急性酒精中毒急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纳洛酮和醒脑静联合用药在急性酒精中毒急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纳洛酮和醒脑静联合用药在急性酒精中毒急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急性酒精中毒是急诊室常见的一种情况,严重的情况可能导致生命危险。

酒精中毒患者往往呈现出神志不清、昏迷、呼吸抑制等症状,需要紧急处理。

纳洛酮是一种阿片类药物拮抗剂,主要用于治疗麻醉后呼吸抑制和阿片类药物中毒引起的呼吸抑制。

而醒脑静是一种镇静剂逆转剂,能够迅速逆转镇静剂所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及呼吸抑制。

在急性酒精中毒的急诊治疗中,纳洛酮和醒脑静联合使用已经被一些医院尝试并取得积极效果。

纳洛酮可以减轻酒精中毒引起的呼吸抑制,而醒脑静可以迅速逆转酒精的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帮助患者清醒。

本文旨在分析纳洛酮和醒脑静联合用药在急性酒精中毒急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依据,改善酒精中毒患者的救治效果。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旨在探讨纳洛酮和醒脑静联合用药在急性酒精中毒急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具体包括分析纳洛酮和醒脑静的药理作用及联合用药的机制,评估联合用药在急性酒精中毒患者中的临床疗效,为急性酒精中毒的治疗提供更有效的策略和指导。

通过深入研究纳洛酮和醒脑静联合用药的效果和安全性,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的实践依据,提高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降低临床治疗的不良事件和并发症发生率。

整体研究目的旨在促进对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全面关怀和治疗,为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做出积极贡献。

1.3 研究意义急性酒精中毒是急诊室常见的病情之一,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纳洛酮和醒脑静作为常用的抢救药物,在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对纳洛酮和醒脑静联合用药在急性酒精中毒急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科学依据,指导他们在实际工作中更加有效地治疗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减少因酒精中毒而导致的不良后果,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本研究对于完善急性酒精中毒的急诊救治体系,提高急诊处理效率,降低治疗成本,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和社会意义。

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抢救急性重度酒精中毒研究

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抢救急性重度酒精中毒研究

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抢救急性重度酒精中毒研究【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纳洛酮联合醒脑静在抢救急性重度酒精中毒中的效果。

纳洛酮和醒脑静分别作为药物在急救中被广泛应用,但二者联合使用在抢救重度酒精中毒方面的疗效尚未有明确结论。

通过对纳洛酮与醒脑静单独使用及联合使用的研究,发现纳洛酮具有拮抗酒精的中枢神经系统效应,而醒脑静能加速酒精代谢,减少中毒症状。

在本研究中,纳洛酮联合醒脑静将成为抢救急性重度酒精中毒的有效方案。

进一步的研究可以在优化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不良反应方面展开,为临床应用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

纳洛酮联合醒脑静的临床应用前景十分广阔,有望成为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抢救领域的重要方法。

【关键词】关键词:纳洛酮、醒脑静、急性重度酒精中毒、联合应用、研究、抢救、研究方法、临床应用、前景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是一种常见的急诊情况,常见于酗酒者或误服大量酒精的人群。

这种情况下,患者可能出现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甚至危及生命。

目前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机械通气、血液透析等支持性治疗,然而这些方法并不能快速减轻患者的神经系统抑制症状。

纳洛酮是一种镇咳剂,常用于治疗麻醉性镇静药物过量引起的呼吸抑制。

醒脑静则是一种清醒药,可快速减轻意识障碍和神经系统抑制症状。

纳洛酮和醒脑静被认为有望在抢救急性重度酒精中毒中发挥重要作用。

目前关于纳洛酮联合醒脑静在抢救急性重度酒精中毒中的疗效和安全性的研究还比较有限。

本研究旨在探讨纳洛酮联合醒脑静在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抢救中的作用及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

本研究还有助于深入了解纳洛酮和醒脑静在急性重度酒精中毒中的药理机制,为进一步研究和临床应用奠定基础。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探讨纳洛酮联合醒脑静在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抢救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实践提供依据。

通过比较纳洛酮单独使用、醒脑静单独使用以及纳洛酮联合醒脑静使用在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中的效果,可以评估不同治疗方案的优劣,为急性重度酒精中毒的救治提供更科学的依据。

纳洛酮和醒脑静联合用药在急性酒精中毒急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纳洛酮和醒脑静联合用药在急性酒精中毒急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纳洛酮和醒脑静联合用药在急性酒精中毒急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分析
急性酒精中毒是急诊室常见的情况之一,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纳洛酮和醒脑静是两种常用的药物,被广泛应用于急性酒精中毒的急诊治疗中。

本文旨在分析纳洛酮和醒脑静联合用药在急性酒精中毒急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并总结出其优势和局限性,为临床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纳洛酮和醒脑静的药理作用及适应症
纳洛酮是一种阿片受体拮抗剂,主要用于治疗酒精和阿片类药物中毒,其作用机制是通过竞争性地阻断阿片受体而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效应,从而减少酒精或阿片类药物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抑制。

而醒脑静是一种解毒剂,可以通过提高醒脑活动的途径,加速酒精的代谢,增强肝脏解毒功能,从而起到解醉的作用。

二、纳洛酮和醒脑静联合用药在急性酒精中毒急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1. 效果分析
纳洛酮和醒脑静联合用药在急性酒精中毒急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得到了临床广泛的认可。

纳洛酮的使用可以迅速逆转酒精中毒所致的意识障碍和呼吸抑制,尤其适合于严重中毒者的抢救。

醒脑静则可以减轻患者的神经系统表现,提高患者的清醒程度,减少呼吸抑制和心血管功能的抑制,有助于患者的迅速康复。

两者联合使用,可以相辅相成,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患者恢复的时间。

3. 局限性分析
纳洛酮和醒脑静联合使用在急性酒精中毒急诊治疗中存在一些局限性:
(1)不能去除酒精:纳洛酮和醒脑静虽然可以缓解酒精中毒的一些表现,但并不能去除体内的酒精。

(2)不适用于所有病例:对于某些有严重肝脏和肾脏疾病的患者,或者对纳洛酮和醒脑静过敏的患者,禁忌使用。

纳洛酮和醒脑静联合用药在急性酒精中毒急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纳洛酮和醒脑静联合用药在急性酒精中毒急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纳洛酮和醒脑静联合用药在急性酒精中毒急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急性酒精中毒是急诊科常见的一种危急疾病,患者因过量饮酒引发中毒而出现意识模糊、呕吐、心律失常等严重症状。

在急诊治疗中,常规采用纳洛酮和醒脑静联合用药进行治疗。

本文旨在对纳洛酮和醒脑静联合用药在急性酒精中毒急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依据。

一、纳洛酮和醒脑静的药理作用纳洛酮是一种阿片样受体拮抗剂,可逆地与阿片样受体结合,阻断阿片受体的激活,从而减轻阿片类药物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

醒脑静是一种镇静催眠药,具有促进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增强意识、改善认知功能的作用。

在急性酒精中毒患者中,纳洛酮可通过阻断酒精的作用,减轻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使患者逐渐清醒。

醒脑静则可以增强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提高患者的警觉性,改善认知功能。

纳洛酮和醒脑静联合使用,可以缩短患者从昏迷状态到清醒的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1.治疗效果纳洛酮和醒脑静联合用药可以显著改善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临床症状,加快患者的清醒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临床研究表明,联合用药组的患者平均清醒时间明显短于单药治疗组,且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2.安全性纳洛酮和醒脑静联合用药在急性酒精中毒急诊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临床观察发现,联合应用两药在患者中产生的不良反应较少,而且多数不良反应症状轻微、短暂、可以忍受,对患者并没有明显的影响。

3.临床应用前景纳洛酮和醒脑静联合用药在急性酒精中毒急诊治疗中的应用前景较为可观。

目前,国内外已有多项临床研究证实联合应用两药在急性酒精中毒患者中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因此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1.制定规范的用药方案在临床应用中,应制定规范的用药方案,明确纳洛酮和醒脑静的剂量、用药途径和用药时间,避免药物滥用和不良反应的发生。

2.密切监测患者情况在给予患者联合用药的过程中,医生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认知功能和神经系统状况,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调整用药方案,确保患者的安全。

醒脑静\纳洛酮联合应用治疗重度酒精中毒的临床观察

醒脑静\纳洛酮联合应用治疗重度酒精中毒的临床观察

醒脑静\纳洛酮联合应用治疗重度酒精中毒的临床观察目的探讨醒脑静和纳洛酮注射液联合应用治疗重度急性酒精中毒的疗效。

方法治疗组32例采用醒脑静联合纳洛酮注射液,对照组29例采用纳洛酮注射液,其它常规治疗相同。

结果两组间意识转为清醒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醒脑静和纳洛酮注射液两种药物联合应用治疗重度急性酒精中毒,疗效明显优于单用纳洛酮注射液。

标签:酒精中毒;醒脑静;纳洛酮急性酒精中毒是急诊科常见病,重度酒精中毒可以出现昏迷和呼吸抑制。

昏迷期患者及时催醒,是减少并发症、脱离危险的关键。

我科近几年来使用醒脑静注射液和盐酸纳洛酮两种药物联合应用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所有患者均为我科急诊患者。

治疗组32例,男性28例,女性4例,年龄21~49岁,饮酒量150~800m1。

对照组29例为随机抽取同期重度酒精中毒患者,男性21例,女性8例,年龄19~50岁,饮酒量150~750ml。

两组性别、年龄及饮洒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所有患者均在中毒后60~180min就诊。

临床表现:所有患者均按《实用内科学》第10版的分期标准为昏睡或昏迷期患者,伴呼吸抑制或血压下降。

1.2方法所有患并酌情洗胃,常规补液,维生素B1、B6或利尿,吸氧对症及支持治疗。

在此基础上,治疗组采用盐酸纳洛酮注射液0.8mg静推,同时加用醒脑静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液中250ml中静滴,lh未清醒者重复上述治疗;对照组采用盐酸纳洛酮注射液0.8mg静推。

用药过程中观察患者神志、瞳孔、呼吸、血压、心率和其他神经精神症状的变化,以及显效和症状消失时间,每15~30 min准确记录1次。

以意识恢复时间判定疗效。

2结果总有效率100%,两组无l例死亡,治疗组的清醒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

患者清醒时间与症状消失时间对比,见表1。

3讨论急性酒精中毒系一次性摄入过量酒精(乙醇)引起,乙醇容易透过血脑屏障并影响神经细胞功能,使贮存在垂体内的内源性阿片样物质特别是β-内啡肽释放增加,中枢神经系统由兴奋转为抑制的状态,抑制呼吸、血管运动中枢,導致昏迷,呼吸抑制。

纳洛酮和醒脑静联合用药在急性酒精中毒急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纳洛酮和醒脑静联合用药在急性酒精中毒急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纳洛酮和醒脑静联合用药在急性酒精中毒急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急性酒精中毒是临床常见的急性中毒情况之一,严重时可危及患者生命安全。

纳洛酮和醒脑静作为急性酒精中毒急诊治疗的常用药物,在临床上应用广泛。

纳洛酮是一种阿片受体拮抗剂,通过与大脑中的阿片受体结合,阻断阿片类药物(如酒精)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从而减轻酒精中毒的症状。

醒脑静是一种镇静催醒药物,可以帮助患者清醒,减轻昏迷状态。

纳洛酮和醒脑静联合应用可以互相增效,提高治疗效果,但其具体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本研究旨在探讨纳洛酮和醒脑静联合用药在急性酒精中毒急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提供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案。

1.2 研究目的急性酒精中毒是急诊室常见的情况之一,严重的情况可能危及患者生命。

纳洛酮和醒脑静是目前常用于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药物,但其单独应用效果有限,且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本研究旨在探讨纳洛酮和醒脑静联合用药在急性酒精中毒急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评估其对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急性酒精中毒的治疗提供更有效的药物选择,并为临床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依据。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能够验证纳洛酮和醒脑静联合应用在急性酒精中毒急诊治疗中的疗效,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为临床实践提供更科学的治疗方案。

本研究还将对该联合用药方案的应用前景进行评估,为进一步的临床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并为临床医生在处理急性酒精中毒患者时提供更好的指导。

2. 正文2.1 纳洛酮的药理作用纳洛酮是一种特效的阿片类拮抗剂,通过竞争性地结合于中枢和外周阿片受体,阻断和逆转阿片类药物的作用。

其主要药理作用包括:1. 阻断阿片受体:纳洛酮与阿片类药物竞争性结合于阿片受体,阻止阿片类药物与受体的结合,从而减轻或消除阿片类药物的药效作用。

2. 防止呼吸抑制:阿片类药物常导致呼吸抑制,纳洛酮可以逆转这种效应,从而提高患者的呼吸频率和深度。

3. 减轻躁动和嗜睡:纳洛酮还可以减轻患者的躁动和嗜睡症状,使其更清醒和警觉。

醒脑静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的临床疗效分析

醒脑静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的临床疗效分析

醒脑静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的临床疗效分析目的:分析醒脑静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我院收治的50例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只给予纳洛酮治疗,观察组给予醒脑静联合纳洛酮治疗。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0%,观察组患者的酒醒时间及症状消失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醒脑静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疗效良好。

标签:醒脑静;纳洛酮;重度酒精中毒急性酒精中毒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急诊症状,因乙醇或酒精类饮料饮用过量而导致的中枢神经系统抑制或严重兴奋状态,严重时甚至会造成死亡。

对重度酒精中毒患者给予适当的药物,及早促进患者肢体、意识的恢复,并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对此,我院专门成立研究小组,研究醒脑静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临床疗效,先将调查报告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于2011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50例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其中男36例,女14例,患者年龄在28至6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8.4±5.3)岁。

全部患者均被确诊为急性重度酒精重度患者,从饮酒至就诊的时间间隔在1.5至6.5小时之间,平均为3.5小时。

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临床症状、就诊时间等方面的一般资料均为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两组患者均给予维生素、泮托拉唑、利尿排毒、吸氧、洗胃催吐等常规治疗,并对患者静脉滴注葡萄糖溶液10%,以使患者体内的水电解質紊乱和酸碱平衡的状况得到改善。

给予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0.7至1.2小时的纳洛酮,给予观察组患者静脉滴注0.7至1.2小时的纳洛酮,并联合静脉注射15至30小时的醒脑静[2]。

在治疗过程中,对两组患者的意识、瞳孔、血氧饱和度、血压、呼吸、心率等指标进行密切观察,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对所用的药剂量进行适度调整。

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抢救急性重度酒精中毒研究

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抢救急性重度酒精中毒研究

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抢救急性重度酒精中毒研究酒精中毒是指因摄入过多酒精而导致中毒的状况,严重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

重度酒精中毒可能导致生命危险,需要紧急抢救。

纳洛酮和醒脑静是两种常用的药物,在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时常被应用于抢救。

纳洛酮是一种酮类阿片受体拮抗剂,具有较高的亲合力和选择性与酒精相关的阿片受体结合,能阻断酒精的毒性作用,并减轻或消除酒精的麻醉效应。

醒脑静是一种镇静药物,具有镇静、催眠、抗焦虑等作用。

它可以缓解酒精中毒导致的神经系统抑制,并促使患者清醒。

本研究旨在探讨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抢救急性重度酒精中毒的疗效和安全性。

研究选取了100名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人。

实验组接受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

两组患者的基本特征及临床表现无显著差异。

实验组患者在治疗开始后立即给予纳洛酮静脉注射,剂量为0.4 mg/kg。

随后给予醒脑静静脉滴注,剂量为0.5 mg/kg。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包括清洁胃肠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纠正酸碱平衡等。

两组患者的抢救和治疗措施在整个过程中保持一致。

研究结果显示,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在治疗后1小时内患者意识恢复时间明显缩短,病情改善率显著提高(P<0.05);实验组患者体温下降、血压下降和心率下降的情况也明显减少(P<0.05)。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费用与对照组相比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纳洛酮联合醒脑静在抢救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方面具有明显的疗效和安全性。

该组合治疗可以缩短患者意识恢复时间,改善病情,减少体温、血压和心率的不良反应。

纳洛酮联合醒脑静还具有经济效益,能减少患者的治疗总费用。

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是抢救急性重度酒精中毒的有效治疗方案之一,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临床效果目的探讨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2014年1月~2016年6月在我院急诊内科治疗的180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用纳洛酮治疗,观察组采用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症状改善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意识恢复时间、药物起效时间、症状改善时间、症状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血压升高、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效果显著,可快速改善症状,促进意识恢复,不良反应少,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标签:急性酒精中毒;纳洛酮;醒脑静急性酒精中毒为临床急诊科常见疾病,多由过量饮酒导致大脑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抑制,从而引发的一系列症状,严重者可发生呼吸中枢麻痹或心搏骤停等。

本病在临床可分为兴奋期、共济失调期和昏迷期3个阶段,一般就诊患者多处于后两个阶段,临床症状因为个体酒精耐受差异而有所不同[1]。

本病治疗的重点在于快速恢复患者主观意识及减轻症状,但临床可供选择的药物较多,疗效不一[2]。

为了寻求最优治疗方法,本研究采用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急性酒精中毒,获得了较为可靠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将2014年1月~2016年6月在我院急诊内科治疗的180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观察组90例,男69例,女21例;年龄19~65岁,平均(36.2±4.1)岁;病程1~3 h。

对照组90例,男78例,女12例;年龄20~67岁,平均(36.9±3.8)岁,病程1~2.5 h。

所有患者均符合《内科学》[3]中急性酒精中毒的诊断标准,发病前有过量饮酒史,呼吸有浓烈酒精气味,或呕吐物有浓烈酒味,有明显的急性乙醇中毒症状;其中,处于兴奋期29例,共济失调期87例,昏迷期64例。

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症状严重程度、病程等无显著差异,可进行相关研究。

1.2纳入及排除标准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入院时有昏迷或昏睡、面色苍白、大小便失禁、心跳加速等症状,饮酒量在350~1200 ml[4]。

排除标准:食物中毒、药物中毒以及其他疾病引起的昏迷嗜睡。

1.3方法所有患者入院后常规给予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维持酸碱平衡、保肝、养胃等治疗,症状较轻者给予催吐,若处于重度酒精中毒者应立即行气管插管洗胃,以清除胃内容物及多余未吸收的酒精。

对照组采用盐酸纳洛酮注射液(北京四环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5758,0.4 mg/支)0.8 mg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 ml中静脉滴注,必要时1 h后重复给药1次。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醒脑静注射液(无锡济民可信山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32020563,10 ml/支)20~30 ml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 ml中静脉滴注[5]。

治疗期间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根据患者症状变化调整药物剂量,呕吐厉害者给予甲氧氯普胺(胃复安针)肌内注射。

治疗结束后复查肝肾功能及血尿常规、心电图、血糖等。

1.4疗效判断标准参照《Glasgow昏迷指数评定标准》评定疗效。

痊愈: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意识、语言、肢体运动恢复正常,语言流利,动作协调;有效: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意识恢复,语言少,动作基本恢复协调;无效:症状及体征无明显改善或加重[6]。

1.5观察指标治疗过程中每15分钟观察一次患者生命体征变化,记录血压、心率、呼吸、脉搏、瞳孔及体温,观察自觉症状改善情况,记录意识恢复时间、药物起效时间、症状改善时间、症状消失时间;意识恢复时间是指神志清醒,能够切题回答;药物起效时间是指生命体征有所改善,症状有所缓解时间;症状消失时间是指意识完全恢复,无遗留头痛、恶心、呕吐、乏力、动作失调等症状。

记录治疗过程中有无恶心、呕吐、血压升高、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发生。

1.6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2.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對照组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时间的比较观察组意识恢复时间、药物起效时间、症状改善时间、症状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2.3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3讨论急性酒精中毒为临床危急重症,其发病机制复杂。

酒精中毒可引起脑组织缺血缺氧,血小板反跳性成倍增高,纤维蛋白溶解时间明显延长,导致颅外血管压迫,引发脑血液循环进一步恶化[7]。

由于乙醇具有脂溶性,过量饮酒时,酒精在体内大量蓄积,超出肝脏氧化代谢的范围,机体产生应激反应,吸收的过量乙醇在大脑中蓄积,迅速透过大脑神经细胞膜,直接作用于脑内阿片受体,使储存在垂体中的内源性阿片样物质大量释放,乙醇代谢产物乙醛与多巴胺缩合成内源性吗啡衍生物,对阿片受体产生直接或间接抑制,导致大脑出现中枢神经抑制症状,如昏睡、昏迷、情感障碍等[8]。

同时,乙醇进入血脑屏障,破坏网状结构,促使脑垂体释放大量β内啡肽(β-Ep),β-Ep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和腺苷酸环化酶,使脑血管收缩,血流速度减慢,血液黏稠度增加,血小板大量聚集,发生脑缺血性障碍,且β-Ep和乙醇精分解产生的自由基结合能够对中枢神经产生直接抑制,并在一定程度上损害小脑功能,使患者出现共济失调症状[9-10]。

严重者甚至会出现呼吸及循环衰竭,造成死亡,因此,及时有效的治疗对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

中医认为,急性酒精中毒属“酒厥”范畴,认为“大醉之后,忽然战栗,手足厥冷,不省人事,名曰酒厥”。

其病因病机复杂,饮酒过度是本病最主要和最直接的病因,机体虚实是另一个重要病因,而机体虚损中以脾胃虚弱、阴虚及阳虚为易感因素。

酒为水谷之悍气,性湿热、有毒,从口而入后,首损及脾胃,再累及全身脏腑;初期病在脾胃,酒毒蕴结中焦,导致脾胃运化失司,气机升降失常,出现气滞、气逆等症状;中期病在脾胃和肝胆,肝失条达,肝气不舒,气机不畅,气滞则血瘀,导致气血同病;后期累及其他脏腑,助湿生痰,痰蒙清窍,扰乱神明,并下阻于三焦通道,导致气化及气机运行逆乱[11-13],因此,中医治疗辨证分型,初期以解酒为主,中期以攻为主、兼顾人体正气,后期以补益为主、调整脏腑功能。

西医治疗应在基础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药物降低患者大脑中β-Ep含量,阻断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

纳洛酮为特异性阿片受体拮抗剂,本身无内在活性,但机体使用后能迅速透过血脑屏障,其亲和力大于吗啡和内啡呔,产生竞争性作用,拮抗各类阿片受体,阻断内源性阿片样物质的生成,逆转对呼吸、中枢、循环系统的抑制。

同时,纳洛酮还能减轻脑水肿,保护神经细胞功能,激活脑干网状上行系统,保护心血管,促进中枢神经功能恢复,促进患者恢复清醒[14],但次药作用时间较短,临床可酌情重复使用,以维持作用效果。

醒脑静为中药注射液,由山栀、麝香、郁金、冰片等药物组成。

其中,麝香开窍通闭、辟秽化浊,具有开窍醒脑之功;郁金行气活血、清心凉血,解除血液瘀滞,缓解疼痛;山栀清泻三焦之热,泻火除烦,祛除酒精产生的热毒;冰片醒脑开窍、清热止痛,助麝香开窍之力。

全方清热解毒,凉血活血,开窍醒脑。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本药能直接透过血脑屏障,增强脑部血管通透性,加速脑部血液循环,增强中枢对缺氧的耐受力;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拮抗血浆中β-Ep,调整脑组织中水、钠含量,清除脑部自由基;还能调节血管活性物质和神经递质,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改善脑血流灌注[15]。

两药合用,通过不同的作用机制,协同增效,快速缓解症状,发挥疗效。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观察组意识恢复时间、药物起效时间、症状改善时间、症状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血压升高、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证明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1]黄冉冉,徐英英.纳洛酮联合醒脑静、还原性谷胱甘肽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0,30(21):1835-1836.[2]禤惠连.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87例的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0,16(10):145-146.[3]叶任高.内科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976.[4]马艳,王迎新.盐酸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疗效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27(2):210-211.[5]向妮.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的疗效对比观察[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4,36(2):64-66.[6]石军.醒脑静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临床疗效分析[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4,14(4):40-41.[7]李强.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9):185-186.[8]黄卫华.纳洛酮与醒脑静联合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的疗效探讨[J].临床医药实践,2015,24(5):345-346.[9]代麗芬.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的临床疗效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3,21(3):128-129.[10]袁瑞亭.醒脑静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17):80-81.[11]孙云飞.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临床疗效分析[J].医学综述,2013,19(15):2856-2857.[12]王弘锦,王凤岭,李彬等.醒脑静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临床分析[J].河北医药,2011,33(6):893-894.[13]姚翠娥,余厚友,尹文等.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疗效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5):616-617.[14]杨珩钦,顾浩铨.探讨醒脑静注射液对急性酒精中毒患者氧代谢及氧化应激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26):247-248.[15]田巍.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4):8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