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应知应会考试题

合集下载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精神应知应会29题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精神应知应会29题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精神应知应会29题1.什么是民族?答:民族是指人们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2.什么是民族问题?答:民族问题既包括民族自身的发展,又包括民族之间、民族与阶级、国家之间等方面的关系。

民族问题在整个社会发展过程中具有长期性、重要性、复杂性、国际性和敏感性5个基本特征。

3.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重要原则是什么?答: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

4.现阶段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是什么?答: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5.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道路是什么?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6.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内涵是“八个坚持”,指的是什么?答:(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2)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坚持维护祖国统一;(4)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5)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6)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7)坚持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8)坚持依法治国。

7.马克思主义“五观”是什么?答: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

8.我国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是什么?答: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9.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三个原则是什么?答: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10.新时期我国民族工作的主题是什么?答: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11.新时期民族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什么?答:(1)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逐步与全国的发展相适应。

(2)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社会事业,促进各民族的全面进步。

(3)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增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自我发展活力。

(4)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全面贯彻《民族区域自治法》,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必须建立和健全同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配套的法规体系和监督机制,使自治法更好地发挥作用。

(5)进一步加强各民族的大团结,坚决维护祖国的统一,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2023民族团结应知应会测试题

2023民族团结应知应会测试题

2023民族团结应知应会测试题以下是一份关于民族团结的测试题,供您参考:
一、选择题
1. 我国有多少个民族?
A. 56个
B. 55个
C. 54个
D. 57个
2. 民族团结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A.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B. 民族自立、民族优越、各民族共同发展
C. 民族独立、民族自治、各民族共同富裕
D. 民族自由、民族自主、各民族共同进步
3. 在处理民族关系时,我们应该反对哪些错误倾向?
A. 地方民族主义、大汉族主义和狭隘的民族主义
B. 极端个人主义、无政府主义和民主集中制
C. 自由主义、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
D. 宗派主义、机会主义和官僚主义
二、简答题
1. 简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2. 如何加强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信任?
3.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来促进民族团结?。

民族团结应知应会测试题

民族团结应知应会测试题

民族团结应知应会测试题一、单选题1.我们国家的国歌叫什么—?A.《继续革命的战歌》B.《中华雄踞天地间》C.《义勇军进行曲》ID.《五旗共和歌》2.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根本途径是A.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B.遵循社会团结规律,坚持正面引导C.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D.依法治理民族事务3.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是什么_?A.经济发展B.民族团结C.人民幸福D.社会和谐4.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道路是什么—?A.增强文化认同B.积极营造各民族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C.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山硝中E5.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制度是什么—?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D.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6.每年一月是新疆民族团结教育月A.4月B.5月("[倜”东)C.6月D.7月7.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_A.平等、团结、互助、和谐8.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11C.维护社会主义法治9.中华民族共同发展的重要前提:_B_A.民族团结B.团结稳定C.交流发展D.依法治国10新疆最大的群众工作:_A_A.民族团结和宗教和谐B.民族团结C.宗教和谐10.三个离不开指的是:_D_A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E-)B.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C.各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D.以上都是二、多选题1.中华民族历史观“四个共同''的内容包括()A.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B.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I i-JC.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ID.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E.维护民族团结,2.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提出的治疆方略是依法治疆、OA.团结稳疆B.文化润疆C.富民兴疆D.长期建疆W)3.坚定“四个自信''的内容包括OA.道路自信(正确答案)B.理论自信C.制度自信D.文化自信(U4.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是OA.做到两个维护B.增强文化认同c.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近QD.积极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5.民族团结的“四个人人”是指OA.人人都有民族团结的思想(:饰拧W)8.人人都说有利于民族团结的话C117-W)C.人人都做民族团结的好事D.人人都争当民族团结的模范i四、判断题1.民族工作的主题是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民族团结应知应会测试题答案

民族团结应知应会测试题答案

民族团结应知应会测试题答案答案一、A、B、B、C、C、C、B、C、D、A二、ABCD、ABCDE、AB、B、ABCD三、对、对、错、错、对四、民族团结、民族团结、宗教和谐爱国爱疆、勤劳互助5 社会稳定、宗教和谐依法治疆、团结稳疆、长期建疆古尔邦节、肉孜节、纳吾热孜节保护合法、制止非法、抵御渗透、打击犯罪壮族、满族、回族、维吾尔族裕民被誉为“中国无刺红花之乡、中国巴什拜羊之乡、中国野生巴旦杏之乡、中国野生阿魏菇之乡、中国兰花贝母之乡、中国锦鸡儿花之乡、中国野生郁金香之乡、中国野生芍药之乡”。

第一阶段是原始宗教阶段,第二阶段是以佛教为主要宗教的多种宗教并存阶段,第三阶段是佛教与伊斯兰教并立为主要宗教的多种宗教并存阶段,第四阶段是以伊斯兰教为主要宗教的多种宗教并存阶段。

民族问题是指民族从形成、发展直到消亡之前的各个历史阶段,不同民族间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发生的各种矛盾。

民族问题是一个政治问题,属于一定的历史范畴。

它随着人们形成为不同的民族而发生,也将随着民族差别的消失而消失。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社会历史现象,是人们的一种信仰、一种世界观。

宗教不仅仅是一种信仰,还是一种社会实体、一种社会力量,包括宗教行为、宗教活动、宗教活动场所和宗教组织等。

宗教有其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在社会主义社会中还将长期存在。

2008年3月14日,极少数不法分子在西藏拉萨制造的打砸抢烧严重暴力事件,2009年7月5日,一些不法分子在新疆乌鲁木齐大肆打砸抢烧,制造了震惊中外的“7.5”严重暴力犯罪事件。

这两起事件有着深刻的政治背景,是境内外敌对势力精心策划和组织的严重暴力犯罪事件,其目的就是企图破坏民族团结、煽动民族仇恨、制造民族分裂,给我国各族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给我国正常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破坏,给我国各族人民的感情造成极大的伤害,是对我国宪法和法律的公然践踏。

“3.14”事件、“7.5”事件既不是民族问题,也不是宗教问题,而是分裂与反分裂、维护祖国统一与破坏祖国统一的严肃斗争。

民族团结知识应知应会100题

民族团结知识应知应会100题

民族团结知识应知应会100题一、民族的定义和基本特征1、什么是民族?民族是指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

一般来说,民族在历史渊源、生产方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心理认同等方面具有共同的特征。

2、民族具有哪些基本特征?民族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心理素质这四个基本特征。

二、我国的民族概况3、我国有多少个民族?我国共有 56 个民族。

4、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是哪个?汉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

5、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哪个民族?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

三、民族政策6、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7、什么是民族平等?民族平等是指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经济社会发展程度高低、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异同,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平等一员,具有同等的地位,在国家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依法享有相同的权利,履行相同的义务,反对一切形式的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

8、什么是民族团结?民族团结是指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平等相待、友好相处、互相尊重、互相帮助。

9、什么是各民族共同繁荣?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指在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前提下,实现各民族在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进步。

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0、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11、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分为哪几级?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

12、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是什么?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是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务的权利。

五、民族文化13、我国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举例说明。

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傣族的泼水节、彝族的火把节、藏族的藏历年等,都是各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表现。

14、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有什么重要意义?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有助于维护民族的独特性和多样性,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自豪感,促进文化交流与融合,丰富人类文化宝库。

民族团结进步应知应会考试试题

民族团结进步应知应会考试试题

民族团结进步应知应会考试试题一、单选题(每题5分,共60分)1.自治区民族团结模范创建条例颁布实施日期是() [单选题]A、2019年5月1日B、2020年5月1日(正确答案)C、2021年5月1日D、2022年5月1日2.我国有多少个民族() [单选题]A、36B、46C、56(正确答案)D、553.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活动月是每年的() [单选题]A、5月B、7月C、9月(正确答案)D、10月4.第五次中央民族团结工作会议召开时间是() [单选题]A、2021年8月27日和28日(正确答案)B、2020年6月27日和28日C、2022年7月27日和28日D、2023年9月27日和28日5.西藏自治区民族会议召开时间() [单选题]A、2020年2月9日B、2021年2月9日C、2022年2月9日(正确答案)D、2019年2月9日6.2022年阿里地区民族会议召开时间() [单选题]A、5月24日B、3月24日C、6月24日D、2月24日(正确答案)7.阿里地区哪一年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地区() [单选题]A、2019年B、2023年C、2020年(正确答案)D、2021年8.改则县哪一年开始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 [单选题]A、2018年B、2019年(正确答案)C、2020年D、2021年9.截止2022年改则县共有多少个民族() [单选题]A、15B、18C、21D、17(正确答案)10.创建自治区级民族团结进步单位统称为() [单选题]A、示范B、模范(正确答案)C、带头11.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创建主题是()、共同繁荣发展。

[单选题]A、共同团结奋斗(正确答案)B、共同创建C、共同努力D、共同奋斗12.改则县人民医院()年评为阿里地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单选题]A、2016B、2017(正确答案)C、2018D、201913.“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 [单选题]A、农村建设B、生态文明建设(正确答案)C、文明建设D、改革建设14.五史是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民族史、()[单选题]A、少数民族史B、区域史C、西藏地方和祖国关系史(正确答案)15.‘三个意识’是国家意识、公民意识、() [单选题]A、大局意识B、核心意识C、看齐意识D、法制意识(正确答案)16.马克思主义“五观”的具体内容是国家观、宗教观、文化观、历史观()[单选题]A、民族观(正确答案)B、人生观C、价值观D、世界观17.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每年几月几号() [单选题]A、4月28日B、3月28日(正确答案)C、5月28日D、6月28日18.西藏民主改革是1959年()月。

小学民族团结应知应会试题及答案

小学民族团结应知应会试题及答案

小学民族团结应知应会试题及答案1. 要把少数民族干部______作为一件管根本、管长远的大事。

空1答案:队伍建设2.内蒙古自治区语委主要职责是:为自治区党委、政府制定有关蒙古语文工作政策、条例、办法提供______依据。

空1答案:决策3. 民族语文翻译工作是各级党和政府联系少数民族干部群众的______和______。

空1答案:桥梁空2答案:纽带4.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______。

空1答案:基本要求5. 民族自治地方的______和______应当用当地通用语言审理和检察案件。

空1答案:人民法院空2答案:人民检察院6. 解决我国民族的问题的根本途径是:______ 。

空1答案:坚持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7. 四个认同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空1答案:对祖国的认同空2答案:对中华民族的认同空3答案:对中华文化的认同空4答案:对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8. 马克思主义“五观”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空1答案:国家观空2答案:民族观空3答案:历史观空4答案:文化观空5答案:宗教观9.任何______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

空1答案: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10.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可以利用______、博物馆、革命历史纪念馆、______等场所进行,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建立______。

空1答案: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空2答案:烈士陵园空3答案: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示范单位11. 内蒙古自治区行政区域内( )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

A.蒙古民族;B.少数民族;C.各民族。

(正确答案)12.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事业单位在公务话动中使用汉语言文字时,应当以( )为工作用语用字。

A.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正确答案)B.蒙古语言文字;C.民族语言文字。

民族团结教育应知应会测试

民族团结教育应知应会测试

民族团结教育应知应会测试(答案)一、简答题1、“三个离不开”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答: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民族互相离不开。

2、“三股势力”指什么?答:所谓“三股势力”就是宗教极端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和暴力恐怖势力。

3、“三维两反”的内容是什么?答: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反对民族分裂主义,反对非法宗教活动。

4、“四个认同”指什么?答:对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

5、马克思主义的“五观”指什么?答: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宗教观、文化观。

6、民族团结的“五个互相”指什么?答: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谅解。

7、育人工程中的“六个好”教育是什么?答: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祖国大家庭好、改革开放好、人民解放军好、民族大团结好。

二、问答题1、民族团结教育的重大意义是什么?答: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保证。

加强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是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重要基础,也是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的有效手段。

只有加强民族团结,才能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经济快速发展,不断改善各族人民生活,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

2、什么是民族团结,民族团结政策包括哪些内容?答:民族团结是指不同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联系中的和睦、友好和互助、联合的关系。

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第一、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第二、维护、促进各民族之间和民族内部的团结;第三、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同促进祖国的发展繁荣;第四、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

3、本次主题教育活动的重大意义和目标是什么?答:重大意义是:筑牢反分裂斗争的思想基础,增强各族干部群众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免疫力,动员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认清形势、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更加积极主动地同民族分裂势力和敌对分子做坚决斗争,全力维护和巩固我县团结稳定的大好局面,确保新源长治久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和工作考核应知应会容学校::得分:一、单项选择题1、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公民的( )。

A、职责和义务B、应尽的职责C、应尽的义务D、神圣的职责2、积极引导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指( )A、要求教徒放弃有神论,信仰马克思主义B、要求在宪法和法律围活动C、支持他们随意解释教义D、要求参与国家政治和教育3、处理民族关系,我国坚持( )的根本原则A、民族平等、民族尊重和民族共同发展B、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C、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发展D、民族平等、民族繁荣和各民族相互尊重4、马克思主义五观是指( )A、祖国观、民族观、观、文化观、历史观B、国家观、民族观、观、文化观、历史观C、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文化观、观5、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重要原则是()A和谐发展 B尊重民族风俗习惯C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6、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制度是()A民族自决B联邦制 C民族区域自治7、现有的有()A、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天主教、东正教和道教B、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C、基督教、天主教、东正教和道教8、地区信仰民族和人口最多、分布地域最广、社会影响最大的是()。

A佛教 B天主教c伊斯兰教 D东正教9、国务院《事务条例》自()执行A、2004年11月30日B、2005年3月1日C、2006年3月1日10、依法管理事务的要旨是,“保护合法、()、遏制极端、抵御渗透、打击犯罪”。

A制止非法 B严禁非法C打击非法11、地区信仰民族和人口最多、分布地域最广、社会影响最大的是()。

A佛教 B天主教c伊斯兰教 D东正教12、()年10月,首次将“全面贯彻党的工作基本方针”写入新修改的党章。

A 2012B 2007C 2009D 201013、在殡葬方面,穆斯林群众实行()A水葬B天葬C土葬D火葬14、有多少个民族乡()A 41B 42C 43D 5015、从什么时候开展进行民族团结进步模典型表彰的?至今已召开几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A 1990年,5次B 1982年,6次C 1981年,5次D1987年,7次16、2016年是自治区第几个民族团结教育月()A 34B 31C 33 D3017、国务院已连续召开了几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自治州今年召开的表彰大会是第几次?()A 6,9B 4,5C 8,9 D6 718、最早传入的外来是()A伊斯兰教B 佛教C 祆教D基督教19、()世界三大中最早传入的A佛教B 伊斯兰教C 基督教D天主教20、历史上曾有的是()A祆教B道教C景教D摩尼教E佛教21、伊斯兰教何时传入()A公元9世纪末至公元10世纪初B公元前1世纪C公元6世纪D公元16世纪22、伊斯兰教何时取代佛教成为地区主要()A公元9世纪末至公元10世纪初B公元前1世纪C公元6世纪D公元16世纪初23、在殡葬方面,穆斯林群众实行()。

A.水葬B.天葬C.土葬D.火葬24、在,信仰伊斯兰教10个少数民族部分属于()A.逊尼派B.罕百里学派C.什叶派D.马立克学派25、目前共有()大。

A.3B.4C.5D.626、在,下列哪个民族不信仰伊斯兰教?()A.乌孜别克族B.塔吉克族C.蒙古族D.哈萨克族27、目前最大的群众工作是指()。

A.民族团结B.依法治疆C.社会稳定D.久安二、多项选择题1、五个认同是指什么:()A、对祖国的高度认同B、对中华民族的高度认同C、对中华文化的高度认同D、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E、对中国共产党的高度认同2、民族问题的五性:()a、普遍性b、长期性c、复杂性d、国际性e、重要性f、特殊性3、马克思主义的“五观”具体容是()A、国家观B、民族观C、观D、历史观E、文化观4、我国实行()A、独立B、自主C、自办的方针D、共同繁荣发展5、“两项制度”具体指的是()A、少数民族领导干部联系清真寺制度B、领导干部联系清真寺制度C、少数民族领导干部与人士谈话制度D、领导干部与人士谈话制度6、问题的五性:()A、民族性B、长期性C、复杂性D、国际性E、群众性F、特殊性7、现在,的主要有:()A、伊斯兰教B、佛教C、基督教D、天主教E、东正教F、道教8、党的十八大对工作提出的要求转化为工作思路和生动实践,必须牢固树立()的工作理念。

A保护B管理C引导D服务9、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逐渐形成了()分布局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密不可分。

A大杂居 B小聚居 C小集中 D大分散 F高度聚居10、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特点是()A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自治B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国不可分离的部分C各民族自治地方都必须服从中央集中统一领导D是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的结合E 是政治因素与经济因素的结合11、有多少个自治州和自治县?()A 4,8B 5,6C 1,2D 7,412、妥善处理涉及民族因素的矛盾和纠纷的基本原则是()A坚持实事原则 B坚持法制原则C坚持教育疏导原则 D坚持及时处理的原则13、“四项管理”是指()A.活动场所管理B.教职人员管理C.活动管理D.执法行为管理14、伊斯兰教的“五功”是指()A.礼B.念C.斋D.朝觐E.课15、()属于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A.起经名B.割礼C.结婚念“尼卡”D.过“乃孜尔”三、判断题1、凡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均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2、“三股势力”,即民族分裂势力、极端势力和暴力恐怖势力,他们的理论旗帜就是所谓的“泛伊斯兰主义和泛突厥主义() 3、组织和其他的社会团体一样,都需要登记,要到事务和民政部门登记后才能成为合法的组织()4、民族行政执法人员必须是国家公务员()5、党员干部退休后可以参加活动()6、党员干部退休后可以参加活动()7、2009年12月29日自治区人大颁布的《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教育条例》是全国首部关于民族团结教育的地方性法规()8、对正受监禁的犯人可以不尊重他们的风俗习惯()9、少数民族可以不用实行计划生育()10、公元前60年西汉设置西域都护府,标志着西域各地自此成为祖国的组成部分()四、填空题1、总书记指出:“的问题最难最长远的还是()问题。

最大的群众工作就是()和()要牢牢把握这一条”。

2、精神的具体容是“()、团结奉献、勤劳互助、开放进取”。

3、中国共产党处理同界关系时坚持“政治上团结合作、()的原则。

4、1983年开始进行“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将每年的()月作为“民族团结教育月”。

5、()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

6、当前工作的总目标是()和()7、当前工作的总体战略是()、()、()8、“三非”是指()、()、()9、界“双五好”是指()和()10、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民族工作的主题是各民族()和()11、世居民族是()、()、()、()、()、()、()、()、()、()、()、()、()12、我区法定的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是()和()13、“三股势力”是()、()、()。

五、简答题1、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我国民族工作基本方针是什么?2、党的民族政策主要容是什么?3、三个离不开是指什么?4、我国新时期工作的基本方针?5、为什么不得向青少年灌输思想?6、什么是极端思想?六、论述题1、结合各自实际谈谈你对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生命线的认识。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和工作考核应知应会(答案)一.单项选择:1-5A B B B C 6-10C A C B A11-15C B C B B 16-20A D C A ABCD E21-25A D C A D 26-27C A二.多项选择:1-5 ABCD ABCDE ABCDE ABC AC 6-10ABCDE ABCDEF ABCD AB ABCDE11-15 ABCD ABCD ABCDE ABCD三.判断题:1-5×√√√×6-10×√××√四.填空题:1.民族团结民族团结和谐2.爱国爱疆3.信仰上互相尊重4.五5.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6.社会稳定久安7.依法治疆团结闻疆长期建疆8.非法活动非法宣传品非法网络传播9.五好活动场所五好人士10.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11.维吾尔族汉族哈萨克族回族蒙古族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锡伯族满族乌孜别克族俄罗斯族达斡尔族塔塔尔族12.古尔邦节肉孜节13.民族分裂势力暴力恐怖势力极端势力五、简答题1、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我国民族工作基本方针是什么?答:坚持政治方向、着眼全局;坚持依靠群众、争取人心;坚持法治思维、依法治疆;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施策;坚持慎重稳进、久久为功。

2、党的民族政策主要容是什么?答:1、坚持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2、实行民族区域自治;3、发展少数民族经济;4、重视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5、大力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教育事业;6、使用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7、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8、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信仰自由。

3、三个离不开是指什么?答: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相互谁也离不开谁。

4、我国新时期工作的基本方针?答:全面贯彻党的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与适合主义社会相适应。

5、为什么不得向青少年灌输思想?答:我国实行与教育相分离的法律制度。

我国宪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干预学校教育和社会公共教育,不允许强迫任何人特别是18岁以下少年儿童入教、出家和到寺庙、教堂学经。

6、什么是极端思想?答:极端思想,是极端势力和极端分子为了达到推翻现政权,建立伊斯兰教法统治的政教合一政权为目的,背离、歪曲、利用并主采取包括暴力恐怖活动在的一切手段,去实现这一政治目标的思想和行为体系。

六、论述题1、结合各自实际谈谈你对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生命线的认识。

答:民族的团结和民族凝聚力的强弱,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标志之一;民族团结是我国统一、繁荣、昌盛的重要保证;民族团结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下,是坚持民族平等的必然要求,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也是各民族的共同愿望。

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保证。

不断巩固和发展各民族的大团结,我们的事业就无往而不胜。

民族团结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保证,社会稳定是跨越式发展的前提条件。

做好工作,必须始终高举团结稳定旗帜。

是多民族聚居地区,加强民族团结,不断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有着特殊的重要意义。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始终坚持把民族团结作为事关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重要任务来抓,始终把民族团结作为关系国家统一、边防巩固的大事来抓,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有力推动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不断向前发展,为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