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砌块石施工方案

合集下载

干砌块石护坡施工方案

干砌块石护坡施工方案

干砌石护坡施工方案1、干砌石护坡施工工艺流程2、干砌石护坡施工方法(1)原材料控制石料材质坚实新鲜,无风化剥落层或裂纹,石料表面无污垢、水锈等杂物,用于表面的石料必须具有一个用作砌体表面的平整面且色泽均匀,物理力学指标符合施工图纸的要求。

砌石体可采用毛石砌体和卵石砌体,各种石料外形规格如下:毛石砌体:毛石应呈块状,中部厚度不应小于15cm。

规格小于要求的毛石(又称片石),可以用于塞缝,但其用量不得超过该处砌体重量的10%。

卵石砌体:卵石厚度不大于30cm,长度与厚度之比不得大于1.5。

(2)干砌石体砌筑的一般要求干砌石使用材料按施工图纸要求和监理人批示采用料石或毛石砌筑料。

石料使用前表面洗除泥土和水锈杂质。

干砌石砌体铺砌前,先铺设一层厚为100~200mm的砂砾垫层。

铺设垫层前,将地基平整夯实,砂砾垫层厚度度均匀,其密实度大于90%。

坡面上的干砌石砌筑,在夯实的砂砾石垫层上,以一层与一层错缝锁结方式铺砌,砂砾垫层料的粒径不大于50mm,含泥量小于5%,垫层与干砌石铺砌层配合砌筑,随铺随砌。

护坡表面砌缝的宽度不大于25mm,砌石边缘顺直、整齐牢固。

砌体外露面的坡顶和侧边,选用较整齐的石块砌筑平整。

为使沿石块的全长有坚实支承,所有前后的明缝均应小片石料填塞紧密。

(3)干砌石护坡施工方法1)施工准备干砌石护坡施工准备即挑选、运输原材料,采用人工配合20t自卸车运至工作面。

2)测量放样安排测量队进行测量放样,严格控制坡面平整度。

3)削坡整平对已填筑到一定高程的坡面进行平整夯实,将坡面修整平顺。

4)块石干砌将选好并已运至工作面的块石人工运送到填料部位,人工砌筑,超出3m范围,每1m站一人,转运至填料部位。

块石砌筑应满足平整、稳定、密实、错缝等基本要求,此外还应符合下列几点要求:①坡面应有均匀的颜色和外观。

②坡面上的干砌石砌筑,以一层与一层错缝锁结方式铺砌。

护坡表面砌缝的宽度不应大于25mm,砌石边缘应顺直、整齐牢固,严禁出现通缝、叠砌和浮塞。

干砌石施工技术方案

干砌石施工技术方案

干砌石施工技术方案一、施工准备工作1.确定施工地点: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图纸,确定砌石的具体位置和范围。

2.准备工具和材料:包括砖块、砂浆、水泥、砌筑工具等,确保施工所需的工具和材料充足。

3.清理施工区域:将施工区域内的杂物清理干净,保证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

二、基础处理1.清理基础:清理基础表面的灰尘、泥土等杂物,并进行初步处理。

2.打击基准线:根据设计要求,确定基准线位置,并使用水平仪进行标注。

3.按设计要求进行土方开挖:根据设计要求和基础施工图纸,进行土方开挖工作,确保基础符合设计要求。

三、砌石材料和砌筑工具准备1.砌石材料准备:根据设计要求和砌石图纸,确定所需的石材规格和数量,并进行采购和整理。

2.砌筑工具准备:准备好各种砌筑工具,如刷子、铲子、锤子、水平仪等。

四、施工步骤1.根据设计要求进行石材的选择和分类。

2.清理石材表面的污垢和杂物。

3.使用水浸法对石材进行湿润处理。

4.在基础上进行开始铺砌石材的工作,先从基准线开始进行砌筑,逐渐向上铺砌,确保水平度和垂直度。

5.采用干振或湿振相结合的方式,用铁锤适度敲打石材,保持均匀振动力度,使砌筑后的石材更加紧密和稳固。

6.每次砌筑好一层后,用锤子对其表面进行修整,确保每层砌石的表面平整。

7.在石材的背面和砌缝中间填充砂浆,用刮刀将其压实,填满缝隙。

8.对于需要装饰的石材,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加工和安装。

9.完成砌石工作后,及时清理施工现场,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五、验收和保养1.施工完成后,进行验收工作,对砌石的质量和施工工艺进行检查和评定。

2.砌石完成后,及时进行保养,对石材表面进行清洗和保护,延长其使用寿命。

3.定期检查和维护,及时处理有破损或松动现象,保证砌石的稳固性和美观性。

六、安全措施1.使用正确的工具和设备,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2.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设置警示标志和警戒线,避免其他人员进入施工区域。

3.进行必要的职业防护,如戴安全帽、防护眼镜等。

干砌石工程施工方案及工艺方法

干砌石工程施工方案及工艺方法

干砌石工程施工方案及工艺方法一、工艺流程施工准备→技术交底→测量放线→块石选料加工→块石砌筑→质量检查。

二、施工方法1、砌筑选材干砌石石块应选用材质应坚实新鲜,无风化剥落层或裂纹,石材表面无污垢、水锈等杂质。

块石应大致方正,上下面大致平整,无尖角,石料的尖锐边角应凿去。

所有垂直于外露面的镶面石的表面凹陷深度不得大于20mm。

石料最小尺寸不宜小于50cm。

一般长条形丁向砌筑,不得顺长使用。

砌筑石料的物理力学性质应符合下表的规定:(1)测量放样采用GPS放样。

(2)施工前对施工段的砂棱体断面进行测量,画出砂棱体、袋装碎石和干砌块石横断面图并且与加高预留沉降1m后的设计断面比较,确定砂棱体斜坡面贴坡还是削坡,处理后的坡度符合预留沉降后设计断面的要求。

(3)用GPS放样,放样断面间隔20m,放出坡脚和坡顶的特征点,在特征点上树立木桩,在木桩上用塑料绳拉出砂棱体、袋装碎石、干砌块石的外轮廓线,用于指导施工。

3、砌筑施工要点(1)干砌块石在镇脚混凝土施工完成后施工,并应与铺设无纺布、袋装碎石配合施工,随铺随砌,首先完成砂棱体的找坡工作,再进行袋装碎石反滤层和干砌块石的施工。

(2)干砌块石施工顺序为:选石、试放、修凿和安砌。

要求块石大面朝下,即宽面与坡面平行,表面平整,砌筑前先进行试放,不合适的部位用锤加以修凿,修凿程度以石缝能够紧密相接为准,砌石与垫层之间的空隙用二片石填紧,砌石表面应与样线齐平,砌缝必须相互错开。

(3)干砌块石采用人工砌石、挖机配合翻料的方法进行施工,砌石面采用斜向自下而上分层砌筑或正水平分层砌筑,砌筑时要求略低于样线,以免容易顶线出现鼓腰。

4、砌筑要求(1)砌石的基本要求平整:砌体的外露面应平顺和整齐。

要求块石大面朝外,其外缘与设计坝坡线误差不超过±10cm。

稳定:石块的安置必须自身稳定。

密实:砌体以大石为主,选型配砌,必要时可以小石搭配,干砌石应相互卡紧。

错缝:同一砌层内相邻的及上下相邻的砌石应错缝。

干砌块石施工方案

干砌块石施工方案

干砌块石施工方案1. 简介干砌块石施工是一种不使用任何水泥或其他粘结材料的石材施工方法。

它利用石块本身的形状和重量来形成稳定的结构,广泛应用于园林景观、石土工程和建筑装饰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干砌块石施工的基本原理、施工步骤和注意事项。

2. 施工原理干砌块石施工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石块之间的摩擦力和重力来形成稳定的结构。

在施工过程中,石块之间的缝隙填充物一般使用扁平的石板或者石砾,以增加摩擦力和稳定性。

3. 施工步骤3.1 环境准备在开始施工之前,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准备工作。

清理施工区域,确保没有杂物和障碍物。

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施工边界,并标出砌体轮廓线。

3.2 石料选择和分类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石料进行施工。

通常选择质地坚硬、形状规则的石块作为主体石材,填充石料可以选择形状较小的石板或者石砾。

将石料分类,便于后续施工。

3.3 清洁和湿润清洁石块表面的灰尘和杂物,并用水湿润石块。

湿润后的石块表面有助于提高石块之间的摩擦力。

3.4 底座构建在施工现场铺设坚硬的底座,以提供施工的基础支撑。

底座可以使用混凝土或者坚硬的石料铺设。

3.5 砌体组织根据设计要求,按照规划好的轮廓线开始砌体组织。

将石块按照预先设计的方式依次摆放在底座上,注意控制缝隙的大小和均匀性。

3.6 填充和夯实将石板或者石砾填入石块之间的缝隙中,以增加结构的稳定性。

使用锤子或者夯实器将填充物夯实,使之紧密贴合。

3.7 砌体重叠和转角处理在砌体组织中,通常需要进行重叠和转角处理。

重叠处理是指将两块石块的边缘重叠在一起,以增加结构的稳定性。

转角处理是指在砌体转角处对石块进行特殊的处理,使之更加平稳和美观。

3.8 砌体调整和修整完成砌体组织后,对整体结构进行调整和修整。

检查是否有不平整和缺陷,针对问题部位进行调整和修补。

3.9 维护和保养完成干砌块石施工后,及时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

对于施工完成的砌体结构,定期检查并进行维护和保养,以确保其稳定性和美观度。

干砌石工程施工方案

干砌石工程施工方案

土方开挖 清坡 测量放样 碎石垫层 块石护坡 验收 干砌石工程施工方案
1.1.1干砌石工程施工流程图
1.1.2清理原护坡及岸坡
自上而下进行坡面清理,清坡开挖土方根据设计图的要求进行一般控制在20~50 cm 厚,将树根、杂草及浮土清除,并封堵坡面的洞穴。

按照设计标准把坡面整平,用蛙式打夯机夯实坡面。

压实后的坡面检查采用灌砂法与核子密度仪配合进行,取样部位在坡面上均匀分布,对检测结果做详细记录,并报监理工程师批准。

检测合格后,再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1.1.3干砌石护砌:
(1)砌筑用石料选用质地坚硬,大小均匀的新鲜岩石,其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块石直径控制在30cm 左右,最小边长不小于25cm 。

(2)放样:沿坝轴线方向每隔离5m 钉立三排木桩,测出高程,在木桩上划出铺卵石和砌石线,顺排桩方向,拴竖向铁丝一根,再在两竖向铁丝之间,用活结拴横向铁丝一根,便于此横向铁丝能随砌筑高度向上平行移动,铺砂卵石及砌石即以此线为准。

(3)垫层铺设:10~20cm 碎石垫层,铺设的位置,材料级配和粒径以及含泥量的控制,均要符合设计要求。

铺设时,应与砌石配合,自下而上,随铺随砌。

(4)干砌块石自下而上,错缝竖砌,砌体缝口应咬扣紧密,严禁通缝。

采用立砌法,严禁架空,不得叠砌,浮塞,小石料集中充填。

砌体坡面按线控制,平整度凹凸不超过5cm 。

干砌石施工方案(3篇)

干砌石施工方案(3篇)

第1篇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XX地区,主要施工内容为干砌石护坡、挡墙、排水沟等。

工程总面积约为XXX平方米,预计工期为XX个月。

干砌石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安全和使用寿命,因此,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至关重要。

二、施工准备1. 人员准备- 组建专业的施工队伍,包括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施工员、质量员、安全员等。

-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确保施工人员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和安全意识。

2. 材料准备- 干砌石材料:选择质地坚硬、耐风化、无裂缝、无夹层的石料,石料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

- 砂浆材料:选用水泥、砂子按一定比例配制的砂浆,确保砂浆的强度和稳定性。

- 其他材料:铁丝、水泥、砂子、水泥搅拌机、水平尺、钢钎、锤子、线锤、模板等。

3. 机械设备准备- 搅拌机:用于砂浆的搅拌。

- 水泥砂浆泵:用于砂浆的输送。

- 砂浆搅拌车:用于砂浆的运输。

- 水泵:用于施工过程中的排水。

三、施工工艺1. 施工放样- 根据设计图纸,确定干砌石的位置、尺寸和形状。

- 使用全站仪进行测量,放出施工控制线,确保施工尺寸准确。

2. 基础处理- 清除施工区域的杂草、杂物和松散土层。

- 基底平整后,进行夯实处理,确保基底坚实。

3. 干砌石施工- 按照设计图纸,从一端开始,逐层砌筑。

- 石料摆放应平稳,相互搭接紧密,确保整体稳定性。

- 搭接处应留有适当的缝隙,以便于排水。

- 砌筑过程中,使用水平尺、钢钎等工具进行校准,确保干砌石表面平整、垂直。

4. 砂浆施工- 搅拌砂浆时,按水泥:砂子=1:2的比例进行配制。

- 使用砂浆泵将砂浆均匀地输送到砌筑面上。

- 砌筑完成后,及时清理砂浆残留物。

5. 排水沟施工- 按照设计图纸,开挖排水沟槽。

- 使用干砌石砌筑排水沟,确保排水沟的坡度和尺寸符合要求。

- 排水沟顶部设置盖板,防止杂物进入。

四、质量控制1. 材料质量- 严格控制石料的质量,确保石料符合设计要求。

- 检查砂浆的配比和强度,确保砂浆的质量。

干砌块石施工方案

干砌块石施工方案

干砌块石施工方案干砌块石(Dry stack stone)是一种常用于景观、修建围墙、花坛和地面铺装等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

相对于传统的砌筑方法,干砌块石不需要使用水泥或其他黏合剂,依靠石块自身的重力和摩擦力进行固定。

下面是一个关于干砌块石施工方案的700字说明:一、施工前准备1.确定施工区域:根据设计图纸和实际需求,确定施工的具体区域,确保施工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2.清理施工区域:将施工区域内的杂物、沉积物和尘土等清理干净,保持施工区域的整洁和干燥。

3.处理地基:对于需要修建墙体或铺设地坪的区域,需要进行地基的处理,包括清理、夯实和施工基础水泥层等。

二、施工工具和材料准备1.工具:方便操作的施工工具,如放线器、水平仪、锤子、凿子、锤子等。

2.石材:干砌块石的选择很重要,需要根据施工区域、设计要求和预算来选择合适的石材。

3.石块支撑物:用于支撑石块的间隙填充物,如碎石、细沙、木材等。

4.防水材料:施工区域需要防水处理,可使用防水膜或防水涂料等材料。

三、施工方法1.铺设底层:首先要从施工区域的底部开始,铺设第一层石块,确保其稳定和平整。

石块之间可以使用石块支撑物填充,以保持平衡和稳定。

2.依次堆叠:根据设计图纸和个人喜好,将石块依次堆叠在底层石块上,保持每一层石块之间的平衡和稳定。

3.修整:在堆叠过程中,可以使用凿子、锤子等工具修整石块的大小、形状和表面,以确保每块石块的外观和尺寸一致。

4.间隙填充:当石块堆叠完毕后,使用石块支撑物将石块之间的间隙填满,以增加整体的稳定性和坚固性。

5.防水处理:在施工完成后,对地面、墙体或其他需要防水的区域进行防水处理,以保护构筑物不受水侵蚀和石块松动等问题。

四、施工注意事项1.选择合适的石材:根据设计要求和预算选择合适的石材,左右施工的质量和成本。

2.保持水平和垂直:在施工过程中,要确保石块的底部平整和堆叠的垂直度,以确保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和美观性。

3.间隙填充物的使用:间隙填充物应当均匀填充,以保证石块堆叠后的稳定性。

河流护坡干砌块石施工方案及方法

河流护坡干砌块石施工方案及方法

河流护坡干砌块石施工方案及方法1. 概述本文档旨在提供河流护坡干砌块石的施工方案及方法。

以下是施工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2. 施工步骤2.1 环境准备在施工前,需要对施工环境进行准备和清理。

确保施工区域没有杂物或障碍物,并确保有足够的空间存放砌块石和施工工具。

2.2 砌块石选择选择适合河流护坡的砌块石。

要选用具有良好抗压能力和耐候性的砌块石,以确保护坡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2.3 基础处理在施工前,需要对护坡基础进行处理。

清理基础表面并确保其平整稳固。

2.4 砌块石布局按照设计图纸或规划要求,将砌块石逐层逐行布置在护坡基础上。

注意保持砌块石之间的间隙均匀,并确保每一层的砌块石水平放置。

2.5 固定砌块石使用适当的固定物(如环钢、锚杆等)将砌块石与基础牢固连接,以增加护坡的稳定性和抗水冲击能力。

2.6 缝隙处理在砌块石布局完成后,对砌块石之间的缝隙进行处理。

填充适量的沙土、碎石等材料以填补缝隙并加强砌块石的连接。

2.7 表面处理对护坡砌块石的表面进行清洁,并施加合适的防水、防腐等涂层,以提高护坡的耐久性和美观性。

3. 注意事项- 在施工过程中,保持施工区域的安全和整洁,以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 确保使用的砌块石符合相关的质量标准和环境要求。

- 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施工方案,确保护坡的稳定性和抗水冲击能力。

- 注意施工人员的个人防护,使用安全工具和设备。

- 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以上是河流护坡干砌块石的施工方案及方法。

根据实际情况,可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确保施工质量和护坡的稳定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1、编制依据 (1)
1.1、合同文件及有关资料 (1)
1.2、规范及标准 (1)
2、工程概况 (1)
3、施工进度计划 (1)
3.1、工程量 (1)
3.2、进度计划 (2)
4、干砌块石施工 (2)
4.1、施工概述 (2)
4.2、施工工艺流程 (3)
4.3、施工总体安排 (3)
4.3.1施工段落划分 (3)
4.4、测量放样 (3)
4.5、施工工艺 (4)
4.6、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4)
1)、石料采用质地坚硬、无风化剥落和裂纹现象且有良好的抗风化能力。

(4)
2)、................................ 石料饱和抗压强度不低于50Mpa。

4
3)、单块重量要求30~60kg,长边尺寸不小于设计的砌石厚度,形状大致方正,具有2个大致平行的面。

(4)
4)、........................... 干砌块石砌筑时长边应垂直于坡面。

4
5)、干砌块石应与反滤层、垫层配合施工,随铺随砌;块石与镇脚砼接触面必须接触抵实。

(4)
6)、.. 干砌块石护面宜采用450斜向自下而上分层砌筑或正水平分层砌筑,块石间应紧密嵌固、互相错缝,块石与垫层衔接处块石间的空隙应用二片石填紧,不应从坡面外侧用二片石填塞块石间的缝隙。

(4)
7)、干砌块石砌缝最大宽度不宜大于30mm,三角缝最大宽度不宜大于70mm,通缝长度不宜大于1000mm。

(5)
5、安全保证措施 (5)
1、编制依据
1.1、合同文件及有关资料
1.1.1 《乐清湾港区北区沿海堤坝工程施工图设计图集》(2010年10月)。

1.1.2 《乐清湾港区北区沿海堤坝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及施工
技术要求》(2010年10月)。

1.2、规范及标准
1.2.1《港囗及航道护岸工程设计与施工规范》
(JTJ300—2000)
1.2.2《防波堤设计与施工规范》
(JTJ298—98)
1.2.3《海港水文规范》
(JTJ213—98)
1.2.4《水运工程测量规范》
(JTJ203—2001)
1.2.5《水运工程混凝土施工规范》
(JTJ268—96)
1.2.6《水运工程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
(JTJ239—2005)
1.2.7《堤防工程施工质量评定与验收规程(试行)》
(SL239—1999)
1.2.8《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TS257—2008)
1.2.9其他交通部现行港口工程技术规范
2、工程概况
本工程堤线总长为4163.9m,其中正堤长3257.3m,1#隔堤长709.8m,2#隔堤长196.8m。

干砌块石厚度30cm,位于正堤和2#隔堤的一级平台至堤顶外侧的坡面上,干砌块石正堤部分为13630m3、2#隔堤482m3。

3、施工进度计划
3.1、工程量
工程量汇总表表(一)
3.2、进度计划
干砌块石计划分A围区、B围区两个施工作业面,计划施工时间为2012年3月20日~2012年6月30日。

4、干砌块石施工
4.1、施工概述
干砌块石在镇脚砼施工完成后进行施工,并应与铺设无纺布、袋装碎石配合施工,随铺随砌,在施工时必须结合验收标高、现在到验收时的时间间隔、堤身目前的沉降速率以及对后期的沉降量预判,在施工干砌块石时预留沉降,根据目前的堤身沉降情况,考虑堤顶预留沉降量为1m。

根据确定的预留沉降量,用GPS放样,放样断面间隔10m,放出坡脚和坡顶的特征点,在特征点上树立木桩,在木桩上用塑料绳拉出砂棱体、袋装碎石、干砌块石的外轮廓线。

根据设计要求,袋装砂棱体外轮廓线与干砌块石的外轮廓控制线之间的间距为60cm。

对于砂棱体与干砌块石的外轮廓控制线之间的间距大于60cm的部位,先铺设无纺布、袋装碎石,再用二片石找平后施工干砌块石;对于砂棱体外轮廓线与干砌块石的外轮廓控制线之间的间距小于60cm的部位,本着尽量少破砂棱体袋体的原则,在局部干砌块石与砂棱体外轮廓线之间的厚度大于55cm但不足60cm的情况下,砂棱体不破袋挖砂,在保证袋装碎石30cm厚度的情况下,适当调整干砌块石的厚度(块石厚度≥25cm);对于间距不足55cm的部分则割开袋体挖除多余部分的砂后再把袋体缝制起来,再施工袋装碎石和干砌块石,施工完成后砂棱体与干砌块石的外轮廓控制线之间的间距为60cm。

干砌块石的主要工序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确定预留沉降为1m 砂棱体斜坡面找坡铺设无纺布施工袋装碎石反滤层施工干砌块石施工
4.2、施工工艺流程
4.3、施工总体安排
4.3.1施工段落划分
考虑干砌块石的施工时间先后以及现场的道路运输情况,大体上分两个工作面,A、B围区各一个工作面。

4.3.2人员、设备配备
石料采用汽车运送至现场,配备PC200型挖机2台,用于外斜坡面上翻运石料,每个工作面安排工人20人。

4.4、测量放样
1)、测量放样采用GPS放样。

2)、施工前对施工段的砂棱体断面进行测量,画出砂棱体、袋装碎石和干砌块石横断面图并且与加高预留沉降1m后的设计断
面比较,确定砂棱体斜坡面贴坡还是削坡,处理后的坡度符合预留沉降后设计断面的要求。

3)、用GPS放样,放样断面间隔20m,放出坡脚和坡顶的特征点,在特征点上树立木桩,在木桩上用塑料绳拉出砂棱体、袋装碎石、干砌块石的外轮廓线,用于指导施工。

4.5、施工工艺
4.5.1干砌块石在镇脚砼施工完成后施工,并应与铺设无纺
布、袋装碎石配合施工,随铺随砌,首先完成砂棱体的找坡工作,再进行袋装碎石反滤层和干砌块石的施工。

4.5.2干砌块石施工顺序为:选石、试放、修凿和安砌。


求块石大面朝下,即宽面与坡面平行,表面平整,砌筑前先进行试放,不合适的部位用锤加以修凿,修凿程度以石缝能够紧密相接为准,砌石与垫层之间的空隙用二片石填紧,砌石表面应与样线齐平,砌缝必须相互错开。

4.5.3干砌块石采用人工砌石、挖机配合翻料的方法进行施
工,砌石面采用450斜向自下而上分层砌筑或正水平分层砌筑,砌筑时要求略低于样线,以免容易顶线出现鼓腰。

4.6、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1)、石料采用质地坚硬、无风化剥落和裂纹现象且有良好的抗风化能力。

2)、石料饱和抗压强度不低于50Mpa。

3)、单块重量要求30~60kg,长边尺寸不小于设计的砌石厚度,形状大致方正,具有2个大致平行的面。

4)、干砌块石砌筑时长边应垂直于坡面。

5)、干砌块石应与反滤层、垫层配合施工,随铺随砌;块石与镇脚砼接触面必须接触抵实。

6)、干砌块石护面宜采用450斜向自下而上分层砌筑或正水平分层砌筑,块石间应紧密嵌固、互相错缝,块石与垫层衔接处块石间的空隙应用二片石填紧,不应从坡面外侧用二片石填塞块石间的缝隙。

7)、 干砌块石砌缝最大宽度不宜大于30mm ,三角缝最大宽度不宜大于70mm ,通缝长度不宜大于1000mm 。

干砌块石施工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和方法 表(二) 5、安全保证措施
1)、 现场施工负责人和专职安全员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进行管理和监督,确保现场安全处于受控状态。

2)、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的同时进行安全交底,以教育施工人员遵守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并分析安全薄弱环节,落实安全措施。

3)、 所有进入施工区域的人员均需戴好安全帽。

4)、 驾驶员必须持证上岗,严格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运输车辆必须证件齐全,车况良好,严禁超载。

5)、 车辆进入施工场区内限速15公里/小时,注意相互避让。

各类机械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6)、

号 项目 允许偏差
(mm )
检验单元及数量 单元测点 检验方法 1 表面平
整度
40 每10延米一处 2 用2m 靠尺和塞尺测量垂直两方向 2 相邻块
顶面高差 30 1
用钢尺测量,取大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