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中华书局版七年级上)
2019-2020学年度中华书局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6课 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巩固辅导二十六

2019-2020学年度中华书局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6课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巩固辅导二十六第1题【单选题】孔子曾经编了一部记载当时鲁国历史的史书,名叫《春秋》,而这部史书中记载的时间跨度与东周的前期大体相当,所以后人就将东周的前期称为春秋时期,该时期始于( )A、国人暴动B、周平王东迁洛C、齐桓公成为霸王D、韩赵魏三家分晋【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提出“尊王攘夷”口号的是( )A、齐桓公B、晋文公C、秦穆公D、楚庄王【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人们常说:燕赵之地,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
我们习惯上用“燕赵之地”来借指我们今天的哪个省( )A、山东省B、山西省C、河北省D、河南省【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战国七雄”是指( )A、齐、楚、燕、晋、吴、韩、秦B、齐、楚、晋、韩、赵、魏、秦C、齐、楚、燕、韩、赵、魏、秦D、齐、楚、秦、吴、越、鲁、晋【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不同的历史时期体现不同的历史特点。
春秋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是( )A、农业生产力水平大为提高B、王室衰微,诸侯争霸C、社会处于动荡的状态D、弱小诸侯依赖于周天子【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我国历史上的战国时期的起止时间是( )A、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B、公元前472年—公元前221年C、公元前473年—公元前221年D、公元前474年—公元前221年【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战国末期,使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挡秦国强大攻势的战役是( )A、城濮之战B、桂陵之战C、长平之战D、马陵之战【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齐门建在苏州的城北护城河边,相传当年吴国强盛一时,“西破强楚,北威齐晋”。
年迈的齐景公慑于吴国的强大,不得不将女儿送往千里之外的吴国出嫁,从此,齐国这位公主远离家乡,时常思念故土,日日以泪洗面。
吴王为了减轻公主的相思之苦,特意命人在面朝齐国的方向建造了高大的城楼,好让她能够登高远望齐国故土。
中华版历史(七年级-上)_目录

中华书局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目录
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1课神州大地上的原始人类
第2课文明入口的氏族村落
第3课中华文明之祖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夏商周
第4课夏、商、西周的更替
第5课甲骨文和青铜工艺
第6课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第7课商鞅变法和秦统一六国
第8课春秋战国的文化
第三单元大一统国家的建立——秦汉
第9课秦始皇建立国民族的统一国.
第10课秦朝的速亡与西汉王朝的建.
第11课汉武帝的“大一统”
第12课两汉经济的发展和丝绸之路
第13课秦汉的科学技术
第14课秦汉的文化艺术
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三国两晋南北朝
第15课三国鼎立
第16课两晋与南朝
第17课十六国与北朝
第18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科学技术
第19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文化艺术
第 1 页。
历史中华书局七年级上册《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课件精选全文完整版

齐桓公
老马识途
春秋五霸
公元前 770 年公元 前 476 年
宋襄公 吴王阖闾
晋文公
退避三舍
楚庄王 问鼎中原
秦穆公
越王勾践
4、春秋争霸带来的影响:
春秋时期,长期残酷的争霸战争,给社 会带来严重的灾难。许多弱小诸侯国被 兼并,一些较强的诸侯国则逐渐形成为 疆域广大,人口众多的国家
二、战国七雄
(
战国时期(前475——前221)
• 毛遂自荐、一鼓作气、管鲍之交、 东施效颦……
勾
践
你知道卧薪
卧 薪
尝
尝胆的故事吗? 胆
越王勾践卧
薪尝胆,十年复
国,能给我们什
么启示?
勾践亡国之后,
不忘国耻,发愤图 勾践 强,卧薪尝胆。
给我 们的
启示 树立理想,实现 远大抱负。
东周春秋和战国, 五霸七雄在其中: 五霸齐宋晋秦楚, 最先称霸齐桓公, 问鼎中原楚庄王, 退避三舍晋文公; 晋国分裂韩赵魏, 齐楚燕秦共七雄。
击退了北方戎狄对中原诸侯国的进攻,
3 又联合其他诸侯国阻挡住了南方的楚
国北进中原(尊王攘夷)
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召集诸侯“葵
4 丘会盟”,确立了霸主地位(确立
霸主地位的标志)。
晋文公称霸
问春 鼎秋
城濮之战:前632
中 五 楚庄王称霸
原霸
之
晋文公是 怎样称霸的?
看图说史
1. 重耳流亡
2. 楚成王的礼待
2、春秋霸主
齐桓公 宋襄公 晋文公
秦穆公
楚庄王
770— 476
(春 前秋
五 前霸
)
晋文公
齐桓公
楚庄王
吴王阖闾 越王勾践
历史中华书局七年级上册《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课件

齐桓公
老马识途
宋襄公
吴王阖闾
春秋五霸
公元前 770 年公元 前 476 年 晋文公
退避三舍
楚庄王
问鼎中原
秦穆公
越王勾践
4、春秋争霸带来的影响: 春秋时期,长期残酷的争霸战争,给社 会带来严重的灾难。许多弱小诸侯国被 兼并,一些较强的诸侯国则逐渐形成为 疆域广大,人口众多的国家
二、战国七雄
(
战国时期(前475——前221)
:
秦
楚
魏 韩
张仪画像 张仪是连横主张的代表
著名纵横家: 秦国的张仪, 魏国的公孙衍
合
连横
纵
奴 隶 社 会
奴隶社会瓦解
(前770--前476) 由统一走向分裂
封建社会形成
(前475--前221)
由分裂走向统一
说成语典故比赛
• 一鸣惊人、老马识途、卧薪尝胆、 负荆请罪、完璧归赵、朝秦暮楚 • 围魏救赵、退避三舍、纸上谈兵、 • 毛遂自荐、一鼓作气、管鲍之交、 东施效颦……
2、春秋霸主
齐桓公 宋襄公 晋文公 秦穆公 楚庄王
(春 前
秋 五 前 霸
) 770— 476
齐桓公 晋文公
楚庄王 吴王阖闾 越王勾践
3、齐桓公首霸齐桓公最先称霸的原因:
1 齐国位于今山东的北部,是当时东方
大国(物质条件)
桓公当政以后,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 2 政,发展生产,积极扩充军队,国力迅 速强大起来 (根本原因);
3.晋军“退避三舍”
4. 晋文公终成霸主
后来,楚庄王大举北进, 长驱直入周都洛邑附近,阅兵 示威。周天子慌恐,派王孙满 劳师,楚庄王乘机询问象征王 权的九鼎的大小轻重!
王子午鼎
6.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学案(中华书局版七年级上)

第六课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知识目标1.知道东周的历史分期,了解春秋、战国的起止时间。
2.知道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的名称。
3.识读“春秋形势图”和“战国形势图”。
找出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的具体地理位置。
4.搜集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典故。
一、自主学习(阅读课文,找出下列问题的答案并记忆。
)1.西周灭亡,建立东周的是。
东周分为和两个时期。
春秋时期是从年至年,战国时期是从年至年。
(一)春秋五霸2.春秋时期先后出现的霸主有、、、、,史称春秋五霸。
3.首先称霸的是,他任为相,积极改革,实现富国强兵。
又于公元前651年通过事件,确立了霸主地位4.晋国国君任用贤能,整顿内政,发展生产,实现晋国的强盛,又于公元前632年通过大战,大败楚军,成为中原霸主。
5.留有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典故。
他的国家在长江流域,但曾大举进攻中原,逼到周天子的都城城郊,问鼎中原,实现当中原霸主的夙愿。
(二)战国七雄6.战国七雄是指战国时期的七个强国:、、、、、。
在课本第29页《战国七雄形势图》中指出他们的位置。
战国时期有三次重大战役:、、请你在图中标出三次战役的地点。
7.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间除使用武力斗争外,还不断展开政治、外交方面的斗争,出现了两种策略是:和。
(三)孙武与孙膑8.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军事家有和;他们的军事著作主要有和。
二、合作探究(结合实际任选两题探究)1.齐国和晋国能迅速强大的共同原因是什么?2.你认为春秋战国时期发生了许多战争是好事还是坏事?说出你的理由。
3.说出你所知道的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成语。
4.如果你是当时的预言家,请你预测战国时期的走向(或历史发展趋势)是什么?哪国最有能力主宰历史?三、知识链接战国后期,特别商鞅变法以后,秦国力量越来越强,东方六国都不能单独抗秦。
此时,魏国的公孙衍、洛阳人苏秦,先后游说六国联合抗秦,称为“合纵”。
秦国用魏国人张仪劝说各国帮助秦国进攻其他弱国,叫做“连横”。
于是出现了“合纵”与“连横”的策略之争。
中华书局版七年级历史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知识点

中华书局版七年级历史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知识点知识点一、春秋五霸:齐桓公(首霸春秋):东方大国,富有鱼盐之利;任用管仲改革国家富强;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
(葵丘会盟是争霸的实现)晋文公:城濮之战(为人诚信、退避三舍)楚庄王:问鼎中原(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宋襄公秦穆公二、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东西南北到中央合纵:六国南北联合,共同抗秦;连横:秦利用六国矛盾,远交近攻,各个击破.战国时期的纵横家有:秦国的张仪、魏国的公孙衍。
合纵连横的结果:五国朝秦暮楚,合纵被瓦解,秦国力量日益强大。
课后练习1.春秋时期,诸侯争雄。
其中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势力,成为第一个霸主的是A.齐桓公B.晋文公C.越王勾践D.楚庄王答案:A2.战国初期,三家分晋的卿大夫是( )①韩②赵③楚④魏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三家分晋时,三家家主分别是赵襄子、魏桓子、韩康子答案:B3.晋文公称霸,三家分晋等历史现象反映的时代特征是A.社会变革与争霸称雄B.统一国家的建立C.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答案:A解析:反映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与争霸称雄的时代特征。
晋文公称霸,三家分晋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而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是社会变革与争霸称雄,所以晋文公称霸,三家分晋等历史现象反映的时代特征就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与争霸称雄。
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知识点的全部内容就是这些,大家在学会知识点后一定要就是完成课后练习进行巩固,更多精彩内容会持续为大家更新,敬请关注!。
中华书局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6课《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ppt课件1

吴王阖闾
吴王阖闾任用 贤才,大力发展 农业生产,国力 逐渐强盛,五战 五捷,大败楚军
越
王
卧 薪
勾 践
称 霸
尝 胆
一
时
春秋列国 时期黄河、 长江中下 游地区图
晋
齐
吴
楚
越
齐桓公 晋文公
楚庄王 吴王阖闾 越王勾践
春秋时期的霸主有 哪些共同点?
1.积极影响
春秋时期的争霸战 争有哪些影响?
2.消极影响
齐
管
桓
公
仲
Hale Waihona Puke 礼待管仲
从齐桓公礼待管仲 的事件中,你得到 了怎样的启示?
晋
晋文公采取了怎样
文
的措施来成就霸业?
公
①重用人才
②救济贫弱,减轻赋税, 发展农工商业
③运用正确的战略—— 退避三舍(前632年)
楚 庄 王
楚庄王“中原问鼎”
公元前606年,楚 庄王率军北上,后打 败晋国,成为霸主
不不 鸣飞 则则 已已 ,, 一一 鸣飞 惊冲 人天 。;
齐 桓 公
越齐 王勾桓公
践
晋
吴
文
王
公
阖
楚
闾
庄
王
春秋列国 时期黄河、 长江中下 游地区图
晋
齐
吴
楚
越
齐桓公 晋文公
楚庄王 吴王阖闾 越王勾践
为什么齐国能够取得霸
齐 桓
主地位?
公
自然条件:依山背海,资源丰富
雄厚实力:管仲改革,富国强兵
正确谋略:尊王攘夷,深得民心
尊王攘夷:尊崇周 天子,抵御周边民 族的进攻
分封制
夏 商 西周 东周
第6课 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课件 中华书局版 课件

朝秦暮楚:
【典故】 春秋战国时期,秦楚两个诸侯大国 相互对立,经常作战。有的诸侯小国为了 自身的利益与安全,时而倾向秦,时而倾 向楚。比喻人反复无常,没有原则。亦比 喻行踪不定或生活不安定。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瓦解和封建社会的形 成时期。“春秋无义战”,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诸侯争霸使诸侯国的数量越来越少,加速破坏了王 室的权威,旧的奴隶制逐步瓦解。
春秋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另一说法: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1、齐桓公称霸
齐桓公能首先称霸的原因?
自然条件: 依山背海,资源丰富 雄厚实力: 管仲改革,富国强兵 高明手段: 尊王攘夷,深得民心
2、宋襄公争霸
宋襄公争霸未成身先死
3、晋文公称霸
(1)晋文公的改革 发展生产 整顿内政 训练军队
问鼎中原:
【典故】语出《左传·宣公三年》,大意是:楚庄王 为讨伐外族入侵者来到洛阳,在周天子境内检阅 军队。 周定王派大夫王孙满去慰劳,楚庄王借机询问周 鼎的大小轻重。王孙满说:政德清明,鼎小也重, 国君无道,鼎大也轻。周王朝定鼎中原,权力天 赐。鼎的轻重不当询问。楚庄王问鼎,大有欲取 周王朝天下而代之的意思,结果遭到定王使者王 孙满的严词斥责。后来就把图谋篡夺王位叫做 “问鼎”。
晋楚争霸的重要战役是城濮之战;
长平之战是秦赵之间进行的一次战役;
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是齐魏之间的著名战役;
(2)退避三舍(城濮之战);围魏救赵(桂陵之战);纸上谈兵(长平之战)
(3)东为齐国,南为楚国,西为秦国,北为燕国
展示单元二答案
“合纵”失败的原因是六国没有真正联合 起来,都想牺牲别国保护自己;六国国力较 弱,在与强秦斗争时相互观望,各有打算, 再加上秦国从中挑拨离间。 “连横”是秦国 远交近攻外交策略的体现,东方大国因眼前 利益,没有损失者乐于接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齐桓公称霸
1、齐桓公称霸原因:
政治方面 对外政策 优越自然条件 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 发展生产; 顺应当时的政治形势,打起了 “尊王攘夷”的旗号,顺应民 心。 齐是东方大国,有鱼盐之利, 经济富庶;
2、齐桓公完成霸业的标志
葵丘会盟(公元前651年)
晋文公是
怎样称霸的?
看
1. 重耳流亡
2)弱小诸侯国被兼并,促进国家的统一进程。
3) 强大的诸侯国疆域广大、人口众多,加速了 民族融合。
战国时期(前475——前221)
1、战国七雄 三家分晋: 赵 晋 赵、魏、韩 春秋原有的国家:齐、 楚、秦、燕
魏
2、七雄(名称,位置)
韩
东 南 西 北 到 中 间
燕 燕 赵 齐
秦 秦
楚
魏 韩
齐 楚 秦 燕 赵 魏 韩
消极:给人们带来了沉重的灾难和痛苦。
学习测评 1.春秋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是( B ) A.霸主尊王攘夷,扶助弱小 B.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C.争霸战争激烈,分裂趋势加强 D.弱小诸侯依赖天子 2.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是 ( A) A.齐桓公 B.秦穆公 C.楚庄王 D.晋文公 3.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决定性战役是( B ) A.葵丘之战 B.城濮之战 C.马陵之战 D.长平之战 4.关于春秋争霸战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B ) A.争霸的背景是周王室的衰微 B.争霸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周天子的威信 C.争霸的实质是为了获取周天子过去的政治经济特权 D.争霸的结果是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但也出现了一些疆 域较大的国家
夏商西周国家统治人 民的主要手段有哪些?
1.军队、刑法 2.礼仪教化
东周是谁在哪一年建 立的?
前770 公元前
周平王 年,周平王 洛邑 迁都洛邑, 东周开始。
第6课 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东 周
春 秋
公元前770年 ~公元前476年
战 国
公元前475年 ~公元前221年
一、春秋五霸
你知道“春秋五霸”吗? 他们争霸的原因是什么?
燕 赵
齐
连 横 事 一 强 以 攻 众 弱
:
秦
楚
魏 韩
张仪画像 张仪是连横主张的代表
连 横 事 一 强 以 攻 众 弱
合 纵 合 众 弱 以 攻 一 强
:
:
小讨论
如何评价春秋战国时期的争霸战争? 积极:加快了中国统一的步伐; 加速了新旧制度的更替过程;
促进了民族融合;
推动了经济文化的发展与交流。
图
说
史
2. 楚成王的礼待
3.晋军“退避三舍”
4. 晋文公终成霸主
晋文公成为霸主
• 重用贤能 • 发展生产 • 训练军队 • 城濮之战,成就了晋文公的中原霸主地位。
城濮之战(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有关楚庄王的
成语故事你知 道吗?
问鼎中原
一鸣惊人
探究:春秋争霸战争带了什么社会影响?
1)长期残酷的争霸战争,给社会带来严重的 灾难。
本课学过的 成语有哪些?
退避三舍 问鼎中原 一鸣惊人 卧薪尝胆 远交近攻 朝秦暮 社 会
奴隶社会瓦解
(前770--前476)
由统一走向分裂 由分裂走向统一
封建社会形成
(前475--前221)
燕 赵 秦 魏 韩 楚
填 一 填
齐
想一想
战国时期各国之间的战争与春 秋时 期相比有何不同?有哪些著名 的战例? 提示: 战国时期战争规模明显扩大,战 争目的也由争夺中间空旷地带和控制 弱小国家,演变为歼灭对方主力,给 对方以毁灭性的打击。 著名战例:桂陵之战 、马陵之战 、 长平之战。
孙庞斗智:桂陵之战
春秋五霸
晋文公
齐桓公
晋文公 秦穆公 宋襄公
楚庄王
吴王阖闾
越王勾践
春秋诸侯争霸的原因和目的
原因:一、是周天子失去往日的权势。表现在诸侯不
听天子命令,政令征伐自诸侯出。 二、为了拥有对其他诸侯的支配权,获取周天
子过去享有的政治和经济特权。
齐桓公, 春秋时期齐国 国君,春秋时 期的第一个霸 主。
齐桓公为什么 能首先称霸?
围魏救赵
长平之战(秦赵)
“纸上谈 兵” 廉颇
赵括
长平之战形势图
齐 楚 燕 韩 赵 魏
合 纵 合 众 势 以 攻 一 强
秦
为什么 六国合 纵抗秦 不能成 功?
苏秦画像
苏秦是合纵主张的代表
:
六国合纵抗秦的谋略失败的原因:
1、秦用贿赂、威胁以及“连横”策略等手 段 破坏合纵,各个击破。 2、五国间“朝秦暮楚”,立场不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