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合集下载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 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课件】【北师大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 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课件】【北师大版】


方圆百里 不足1万人
齐桓公为什么能首先称霸?
1. 东方大国,盛产鱼盐; 2. 管仲改革,国富兵强; 3. “尊王攘夷”,策略正确。
葵丘会盟 (前651年)
齐桓公霸主地位 确立的标志:
公元前651年, 召集诸侯“葵丘 会盟”。
葵丘寺会盟殿齐桓公邀集诸侯会盟的塑像
晋文公是
怎样称霸的?
战国七雄形势图
B 晋 雍
新田
洛邑
A 齐 临淄

填 一 填
商丘 D 吴 吴 C 楚 郢 E 越 会稽
燕 赵 秦 魏 韩 楚

填 一 填
你知道卧薪 尝胆的故事吗? 越王勾践卧 薪尝胆,十年复 国,能给我们什 么启示?
勾 践 卧 薪 尝 胆
材料阅读
秦孝公即位任用卫鞅为相,实行变 法,即“商鞅变法”,大大加速了秦国 废除奴隶制的过程,国力提高很快,秦 国逐渐发展成为七国中最强大的国家。 如果你是当时某一国的谋士, 班固在《汉书·地理志》中写道: 你会为自己的国家献出什么策略? “故秦地天下三分之一,而人众不过什 三(3/10),然量其富居什六(6/10)”。
东 周
春 秋 :前770年—前476年
475770 年—前221年 战 国 :前 公元前
周平王 洛邑
春秋形势图 春秋五霸另一说: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 燕 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齐桓公 晋文公






秦穆公 水
洛邑


宋襄公



王室土地: 方圆千里 楚庄王 周王城 王室兵力 : 14万人以上 封国都邑
(2)朝秦暮楚, 立场不坚定
合纵失败!

五霸七雄分别指什么

五霸七雄分别指什么

春秋五霸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

战国七雄是齐国、楚国、燕国、韩国、赵国、魏国、秦国。

从公元前770年到前476年,历史上称为春秋时代。

在这二百九十多年间,社会风雷激荡,可以说是烽烟四起,战火连天。

五霸七雄分别指什么
东周时期又称“春秋战国”,分为“春秋”及“战国”两部分。

周朝是中国第
三个也是最后一个世袭奴隶制王朝,其后秦汉开始成为具有从中央到地方的统一政府的大一统国家。

春秋初期
五国争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四至疆域
齐——南起穆陵关、泰山一带,北至无棣(今属山东);西自黄河,东迄大海
宋——在今河南东部和山东、江苏、安徽之间地区
晋——今山西大部、河北西南、河南北部和陕西一角
秦——占今陕西中部、甘肃东南端
楚——西北武关(今陕西商南西北),东南昭关(今安徽含山北),北起今河南
南阳,南到洞庭湖以南。

战国后期
七国称雄:燕、赵、齐、魏、韩、楚、秦
四至疆域
燕——今河北、辽宁一带
赵——今山西中部、陕西东北角、河北西南部
齐—— (同春秋时期)即:南起穆陵关、泰山一带,北至无棣 (今属山东);西
自黄河,东迄大海。

魏——今山西南部、河南北部一带
韩——介于魏、楚、秦三国之间,今山西东南角和河南中部
楚——比春秋时期疆域扩大,东北到今山东南部,后又扩至今江苏、浙江
秦——由春秋时期今陕西中部、甘肃东南端,又夺回河西,攻灭巴蜀,夺取汉中,并不断夺得魏、韩、赵等国,并于公元前221年统一了中国。

第7课《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课件

第7课《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课件

二、问鼎中原
晋文公是
怎样称霸的?




2. 楚成王的礼待
城濮之战 1. 重耳流亡
4. 晋文公终成霸主 3.晋军“退避三舍”
有关楚庄王的
成语故事你知 道吗?
楚庄王时,楚国大 举北进.长驱直入 周天子所在的伊水 洛水流域,并乘机 向周王室询问九鼎 的大小轻重.九鼎 是王权的象征,楚 庄王问九鼎的轻重 ,大有取代周天子 地位的架势.这就 是楚庄王问鼎中原 .楚庄王一跃成为 霸主.
燕 赵 秦 魏 韩 楚

填 一 填
你知道卧薪 尝胆的故事吗? 越王勾践卧 薪尝胆,十年复 国,能给我们什 么启示?
勾 践 卧 薪 尝 胆
按照小组顺序,每组说 出一条与本课内容相关的成 语典故,各组不能重复。比 比哪个组能坚持到最后?
• 给你三分钟,请你组织一段话, 将今天所学成语运用其中! • 退避三舍、一鸣惊人、老马识途、 卧薪尝胆、负荆请罪、完璧归赵、 朝秦暮楚
(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
西周灭亡后,我国历史进入了春 秋战国时期。这一时期,诸侯国为争 夺霸权,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先后出 现了“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这是一个大动荡、大变革的时期,争 霸斗争是当时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
东周是谁在哪一年建 立的?
周平王
公元前770年 迁都洛邑
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
燕 赵
战国七雄.e

连 横 事 一 强 以 攻 众 弱
:


魏 韩
张仪画像 张仪是连横主张的代表
全屏
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
三、合纵连横
著名纵横家: 秦国的张仪, 魏国的公孙衍 连 横

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
学习目标
• 1.掌握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 2.知道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的名称及地理 位置 。知道齐桓公称霸的原因,知道战国 的混战中孕育着统一趋势。
• 3.识读《春秋》和《战国》形势图,提高 学生识读历史地图的能公元前770— 前476
东周
战国
公元前475— 前221
一、春秋五霸
1、你知道“春秋”、“战国”名字的由来 吗? “春秋”源自鲁国史书《春秋》
“战国”源自诸侯国连年混战
2.你知道“春秋五霸”吗?他们争霸的原因是什么?
春秋 五霸 :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 他们争霸的原因是什么? 为了拥有对其他诸侯国的支配权,获取周天子过去所 享有的政治和经济特权。
管鲍之交
春秋时期,鲍叔牙和管仲二人是好朋友,彼此相 知很深。后来,鲍叔牙当了齐国公子小白的谋士,管仲却 为齐国的公子纠效力。两位公子在回国继承王位的争夺战 中,管仲曾驱车拦截小白,引弓射箭,正中小白的腰带, 小白弯腰装死,骗过管仲,日夜驱车抢先赶回国内,继承 了王位,称为齐桓公。公子纠失败被杀,管仲也成了阶下 囚。齐桓公登位后,要拜鲍叔牙为相,并欲杀管仲报一箭 之仇。鲍叔牙坚决辞掉相国之位,并指出管仲之才远胜于 己,劝说齐桓公不计前嫌,用管仲为相国。齐桓公于是重 用管仲。 果然,如鲍叔牙所言,管仲的才华逐渐施展出来,终于 使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战国七雄 东 南 西 北 到 中 间
燕 赵 秦 魏 韩


齐 楚 秦 燕 赵 魏 韩

齐 楚 燕 赵 魏 韩
合 纵 合 众 势 以 攻 一 强
为什么 六国合 纵抗秦 不能成 功?
苏秦画像

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课件

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课件


连 横 事 一 强 以 攻 众 弱
:


魏 韩
张仪画像 张仪是连横主张的代表
从春秋到战国时期,战 争发生了什么变化?这说明 出现了什么趋势?
从争霸到兼并,说明出现了从分 裂到统一的趋势。
东周是谁在哪一年建 立的?
前770 公元前
周平王 年,周平王 洛邑 迁都洛邑, 东周开始。
东 周
春 秋
公元前770年 ~公元前476年
战国
公元前475年
~公元前221年
一、春秋五霸
1、你知道“春秋”、“战国”名字的由来吗?
“春秋”源自鲁国史书《春秋》 “战国”源自诸侯国连年混战
2、你知道“春秋五霸”吗?他们争霸的原因是什么


齐 楚 秦 燕 韩 赵 魏
齐 楚 燕 韩 赵 魏
合 纵 合 众 势 以 攻 一 强

为什么 六国合 纵抗秦 不能成 功?
苏秦画像
苏秦是合纵主张的代表
:
1、秦国用贿赂,威胁的手段破坏 “合纵”,各个击破; 2、秦国采取 “连横”的策略破了 “合纵”; 3、五国间“朝秦暮楚”,立场秦穆公、宋襄公
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
春秋列国时期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图
对照图说说春 秋五霸
晋 秦

新田

临淄

洛邑 商丘 吴


郢 会稽
齐桓公为什么能首 先称霸?
1. 东方大国,盛产鱼盐; 2. 管仲改革,国富兵强; 3. “尊王攘夷”,策略正确。
齐桓公霸主地位 确立的标志:
公元前651年, 召集诸侯“葵丘 会盟”。

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想一想
战国时期各国之间的战争与春 秋时期相比有何不同?有哪些著名 的战例? 提示: 战国时期战争规模明显扩大,战争目 的也由争夺中间空旷地带和控制弱小国家, 演变为歼灭对方主力,给对方以毁灭性的 打击。 著名战例:桂陵之战 、马陵之战 、 长平之战。
课堂巩固
1.中国历史上存在时间最长的朝代是: ( )。 C

东 南 西 北 到 中 间
说一说
什么叫“合纵”、“连横”?战 国时期的纵横家是谁?
连 横 事 一 强 以 攻 众 弱
合 纵 合 众 弱 以 攻 一 强
:
:
说一说
什么叫“合纵”、“连横”?战 国时期的纵横家是谁? 合纵:东方六国之间南北联合,共同抗秦。 连横:秦国利用东方六国间的矛盾,远交 近攻,各个击破。 纵横家:苏秦 、张仪。
战国:由于各诸侯国连年交战而得名。
春秋时期各诸侯为何争做霸主?
材料一:平王东迁后,有的国土赐给了功臣,有的被 诸侯、少数民族所占,王畿之地只有方圆一二百里, 而且日益减少;与此同时,王室军队不如诸侯,只 有三军、两军、或不足一军。 材料二:春秋时期出现了铁器、牛耕,出现了大量的 私田,诸侯国经济政治军事实力大增,希望享有周 天子那样的政治和经济特权。
晋文公
晋 秦
新田
齐 宋
临淄
齐桓公
秦穆公


宋襄公 洛邑 商丘
吴 郢 会稽

楚庄王
齐桓公为什么能首先称霸?
1. 东方大国,盛产渔盐; 2. 管仲改革,国富兵强; 3. “尊王攘夷”,策略正确。 称霸标志:葵丘会盟
管仲(?—前645) 齐国政治家。名夷吾,字仲。 颍上(今属安徽)人。在齐 国任上卿,执政40余年,因 地制宜,实行改革,使齐国 不断富强,齐桓公成为春秋 时期第一个霸主。

请分别列举春秋五霸战国七雄诸子百家及其代表人物

请分别列举春秋五霸战国七雄诸子百家及其代表人物

请分别列举春秋五霸战国七雄诸子百家及其代表人物
春秋五霸战国七雄诸子百家及其代表人物,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发展
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

春秋五霸是指春秋时期的五个强国,分别是齐国、楚国、燕国、韩国
和赵国,其中齐国的代表人物是孔子,楚国的代表人物是孟子,燕国
的代表人物是老子,韩国的代表人物是墨子,赵国的代表人物是庄子。

战国七雄是指战国时期的七个强国,分别是齐国、楚国、燕国、韩国、赵国、魏国和秦国,其中齐国的代表人物是荀子,楚国的代表人物是
韩非子,燕国的代表人物是孙武,韩国的代表人物是韩信,赵国的代
表人物是赵高,魏国的代表人物是司马迁,秦国的代表人物是商鞅。

诸子百家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学者和文学家,其中有著名的
儒家学派,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荀子等;有道家学派,代表人物
有老子、庄子、墨子等;有法家学派,代表人物有韩非子、韩信等;
有墨家学派,代表人物有孙武、赵高等;有史家学派,代表人物有司
马迁等;有儒家学派,代表人物有商鞅等。

总之,春秋五霸战国七雄诸子百家及其代表人物,是中国古代思想文
化发展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思想和文化对中国的发展产生了
深远的影响。

7 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

7 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
策略?
孟子曾说过:“春秋无义战”,列宁则说: “历史上常常有这样的战争,它们虽然像 一切战争一样不可避免地带来种种惨祸、 暴行、灾难、痛苦,但它们仍然是进步战 争,它们促进了人类的发展,加速地破坏 极端有害和反动的制度”。 你怎样看待 春秋战国时期的争霸战争?
消极 给人们带来了沉重的灾难和痛苦 积极 加快了中国统一的步伐
春秋时期
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
这时期出现了什么局面,为什么
• 诸侯争霸。 • 周天子失去了往日的权势,几个 大的诸侯国为了拥有对其他诸侯 国的支配权
齐桓公 宋襄公 春秋五霸
公元前 元
前 年

晋文公
楚庄王 秦穆公
吴王阖闾 越王勾践
晋 秦 宋

吴 楚 越 会稽
一、齐桓公称霸
P35想一想 1、齐桓公称霸原因:
(前770--前476)
(前475--前221)
(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

预习题纲
• 1春秋与战国名称的由来? 2、春秋五霸指的是哪五霸?春秋五霸中首 先称霸的是谁?原因是什么? • 3、问鼎中原中的鼎指什么?楚王问鼎意味 着什么? • 4、战国七雄指的是哪些国家? • 5、“合纵”“连横”指的是什么意思?
知道“春秋”、“战国”名字的由来 吗?
“春秋”源自于孔子根据鲁国国史整理修订成 《春秋》一书,由于其记载的历史时期与一个客观 时期的历史发展相当。所以历代史学家就把这个书 名作为这个历史时期的名称。 《战国策.燕策一》载苏秦的弟弟苏代说: “凡天下之战国七,而燕处弱焉。”当时就有战国 的称谓,到西汉初年,战国这个名词还没有变化, 西汉末年刘向编辑《战国策》开始把“战国”作为 特定的历史时期的名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夏 商 西周 东周 战国
公元前475— 前221
春秋
公元前770— 前476
• 1、东周分为 春秋 (公元前770-前476年) 和 战国 (公元前475-前221年)。 齐恒公 、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楚庄 • 2、 春秋五霸 ”。 最先称霸的是 齐恒公 , 王被称为“ 他任用管仲为相……提出“ 尊王攘夷 ”的口 号,最终在“ 葵丘会盟 ”上确立了霸主地位。 • 3、问鼎中原的成语出自 楚庄王 。 • 4、齐、楚、燕、韩 、赵、魏、秦(东西南北 到中央)被称为“战国七雄 ”。六国联合, 合纵 共同抗秦,称为 “ ”;秦远交近攻, 连横 各个击破,称为 “ ”。
一、春秋五霸(前770~前476年)
填充图册P12、1。
齐桓公 秦穆公 晋文公 公元前651年葵丘会盟 宋襄公 楚庄王
吴王阖闾
越王勾践
齐桓公为什么能首先称霸?P34—35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 1、管仲改革,增强实力。
公元前651年葵丘会 盟,齐恒公称霸。 2、尊王攘夷,顺应形势
齐国殉马坑,共 有列葬马600多 匹。这说明了什 么?
第 7 课 春 秋 五 霸 和 战 国 七 雄
周幽王
犬 戎
公元前 公元前771年770年 周平王 洛邑
镐京
西周
东周
“溥天之下,莫非 王土。率土之滨,莫 非王臣”——《诗经》
2008年9月4日, 河南省南阳市考古 专家发掘出一座战 国楚墓,在其墓室 出土了9个鼎。考 古专家认为,这是 一座诸侯墓。
老马识途
(齐桓公)
成语“问鼎中原”的含义和来历吗? 【含义】:比喻企图夺取 天下。
【典源】楚子……观兵于 周疆。(周)定王使王孙 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 小轻重焉。”——《左传》
权力的象征
成语“问鼎中原”的含义和来历吗?
晋文公
楚庄王
——问鼎中原
楚庄王
二、战国七雄(前475~前221年)
燕 赵 秦 魏 韩 楚 齐、楚、秦、燕、赵、魏、韩

东南西北到中央
著名纵横家: 秦国的张仪, 魏国的公孙衍
连横: 秦远交近攻, 各个击破。
连横
合 纵
六国之间南北联 合,共同抗秦。
(2)朝秦暮楚
合纵失败!
(3)连横
连横
秦国壮大! 纵

材料:(秦王) 阴遣谋士赍(jī)持 金玉以游说诸侯。 诸侯名士可下以财 者,厚遗(wèi)结 (1)秦用贿赂、威胁手段破坏合纵,各个击破。 之;不肯者,利剑
你知道这些与春秋战国时期的历 史有关的成语或故事吗? 一鸣惊人、退避三舍、朝秦暮楚、 卧薪尝胆、完璧归赵、围魏救赵、负 荆请罪、纸上谈兵、东施效颦……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 7 课 春 秋 五 霸 和 战 国 七 雄
春秋五霸齐为先, 晋楚称霸在中原 。 战国七雄并立打, 合纵连横秦无敌。
第 7 课 春 秋 五 霸 和 战 国 七 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