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练习题
初一历史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试题

初一历史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试题1.成语“退避三舍”比喻不与人相争或主动让步,你知道这个成语与下列哪个战役有关A.涿鹿之战B.牧野之战C.城濮之战D.长平之战【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城濮之战的相关内容。
晋文公曾经得到过楚成王的帮助,晋文公承诺,一旦两国交战,晋军定要退避三舍,以报答恩情。
公元前632年,晋楚两国军队在城濮相遇,晋文公信守诺言,楚军紧追不舍,晋军诱敌深入,迂回包抄,大败楚军,取得了城濮之战的胜利,所以答案选C。
【考点】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问鼎中原·晋文公称霸2.春秋时第一位霸主是齐桓公,他曾任用管仲为相。
证据:。
途径:。
【答案】《论语》记载: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
文字记载(书籍)【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齐桓公称霸史实的识记。
依据教材内容:“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论语》”可知,《论语》中的有关记载,春秋时第一位霸主是齐桓公,他曾任用管仲为相。
【考点】齐桓公称霸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齐桓公称霸史实的识记。
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齐桓公称霸的原因、影响。
3.将下面成语与相关的历史人物连线。
【答案】①A ②C ③D ④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史实的识记。
题目考查这些成语的来历与哪个历史人物有关,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7课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第一子目齐桓公称霸中的内容:“齐桓公当政以后,任用管仲为相,注重发展经济,改革内政,齐国很快富强起来。
”可知,管鲍之交与齐桓公有关,故①——A。
依据第二子目问鼎中原中的内容:“晋文公得到楚成王的帮助,离开时,他做出承诺,一旦晋楚开战,晋军定要退避三舍,以报答恩情。
”可知,退避三舍与晋文公有关,故②——C。
依据第二子目问鼎中原中的内容:“吴王夫差战胜越国。
当吴三夫差耗尽国力争霸之时,以屈辱条件求和才得以保存下国家的越王勾践,乘虚攻克吴国都城姑苏。
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练习

2. 春秋时期,最先成为霸主的人是()A.齐桓公B.宋襄公C.楚庄王D.秦穆公3.晋楚争霸时,楚国的势力已发展到( )A. 长江流域B.渭水流域C.淮河流域D.黄河流域4. 春秋时期同晋国争霸的诸侯国是( )A. 齐国B.吴国C.楚国D.秦国5.使用诱敌深入的战术打败敌手的著名战役是( )A. 牧野之战B.城濮之战C.长平之战D.马陵之战6.为了发愤图强,立志雪耻而卧薪尝胆的诸侯王是( )A. 齐桓公B.楚庄王 C. 吴王阖间D.越王勾践7.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是指( )A.春秋时期B.战国时期C.西周D.尧、舜、禹时期8.战国初期,晋国分为三个国家,它们是( )A. 齐、韩、魏 B.楚、燕、齐C.赵、魏、韩D.赵、魏、燕9. 下列诸侯国中,既是“春秋五霸”,又属“战国七雄”之一的是( )A.齐国B.晋国C.吴国D.越国10.在围魏救赵的马陵之战中,指挥齐军打败魏军的军事家是( )A. 孙武B.孙膑C.伍子胥D.庞涓11.东周分为______和_______两个时期,是我国________瓦解和_______形成的时期。
12.战国时期从_______年到________年。
13.公元前________年,秦、赵之间发生了空前激烈的_______,从此,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了。
迁移拓展14.下列典故与晋楚争霸有关的是( )A. 老马识途B.退避三舍C.卧薪尝胆D.尊王攘夷15.下列诸侯国的都城地处黄河流域的是( )①郢②大梁③邯郸④临淄⑤咸阳A.①②③⑤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D.①③④⑤16.齐桓公为什么能首先称霸?17.“战国七雄”并立的局面是怎样形成的?应用创新18. 阅读下列材料:“平王立,东迁于洛邑,辟戎寇。
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诸侯)。
”——《史记·周本纪第四》请回答:(1)这段史料叙述的是什么时期的情况?(2)依据上述史料,概述当时的政治局势。
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同步练习(附答案)

第7课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课前预习预习时顺带把这些题给做了,试试你的身手呀! 1.年至年,是我国历史上的春秋时期;年至年,是历史上的战国时期。
2.春秋五霸是指、、、、等五个霸主;战国七雄是指、、、、、、等七个国家。
3.春秋战国时期发生了哪些重要的战役?课堂练习重点难点都在这里了,课堂上就把它们解决吧。
4.春秋时期,的权势已名存实亡。
5.想一想,管仲采取了哪些方法使齐国很快富强起来? 6.齐桓公提出“尊王攘夷”口号的目的是什么?7.东汉末年,曹操在争霸活动中“挟天子以令诸侯”,在政治上取得了优势地位。
有人认为,他是吸取了春秋时期齐桓公争霸的经验。
你认为这种看法对吗?为什么?8.鼎是一种用来的炊具。
传说大禹铸九鼎,此处鼎的象征意义是。
楚庄王时“问鼎中原”,此处的鼎具体指的是。
9.在《战国形势图》上,用不同颜色的笔勾画出合纵、连横的状况。
10.有人用“远交近攻”来形容秦国的连横之术,你认为妥当吗? 11.在合纵连横的斗争中,为了自己的利益,东部各国时而追随秦,时而追随楚,形成了的成语。
12.说一说“卧薪尝胆”的故事。
.课后测试走出教材,迁移发散,你的能耐是不是真的有长进了?一、活动与探究13.自己归纳小结一下本节课中出现的成语。
14.在总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经验教训时,有人沉痛地说:“在希特勒德国侵犯别国时,因事不关己,我们没有去帮助它;当希特勒德国又去侵犯另一个国家时,还是认为事不关己而没有去帮助它;当最后,希特勒德国来侵犯我们自己的国家时,已经没有人能够帮助我们了。
”你认为,在合纵的国家中是否也犯了这种错误?请用史实加以证明。
二、材料解析题15 .阅读下列材料:春秋无义战。
——孟子请回答:孟子用这句话来评价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是否恰当?为什么?三、简答题16.试述“春秋”和“战国”名称的来历。
四、历史谜语17.改革旧业(打一战国时期诸侯国名)18.钟馗赴任(打一战国时期诸侯国名)19.走错了(打一战国时期诸侯国名)答案:第7课1.前770前476前475 前221 2.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韩赵魏齐楚燕秦3.城濮之战、邲之战、泓之战。
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答:春秋争霸的影响:诸侯争霸,给社会 带来严 重的灾难 。弱小诸侯国被兼并,较强的诸侯国逐 渐成为的 疆域广大 、人口众多的国家。 返回
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目录
春秋五霸 战国七雄
达标测评 简答
退出
春秋五霸
1、东周:⑴建立: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 迁洛阳,史称“东周”; 春秋 ⑵分期:东周分为“____________” 战国 和 “____________”两个时期。今史学界 以前770年至前476年为“春秋时期”;公元 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为“战国时期”。 2、背景:春秋时,周天子势力衰微,诸侯 不再听从周天子的命令,天子反而依附于强 大的诸侯国。各诸侯国不断进行战争,争当 霸主。
7、与城濮之战相关的成语是( A ) A、退避三舍 B、围魏救赵 C、减灶诱敌 D、纸上谈兵 8、下列诸侯国中既属“春秋五霸”又是 “战国七雄”的是( ) A A、齐、楚、秦 B、燕、赵、韩 C、韩、魏、赵 D、晋、宋、燕 9、与长平之战相关的成语是( D ) A、退避三舍 B、围魏救赵 C、卧薪尝胆 D、纸上谈兵
4、战国七雄中位置最北的是 燕 ;最南的 是 楚 ;最东的是 齐 ;最西的是 秦 韩 中间的是 赵 、魏 、 5、战国时期最瞩目的战役有 桂陵之战 、 马陵之战 、 长平之战 。 6、 公元前262 年,秦赵之间发生 了 长平之战 ,赵军大败,从此东方六国无力 与秦国抗衡了。 7、春秋战国时期杰出的军事家有 孙武 和孙膑。 《孙子兵法》 孙武著有 ,他提出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膑兵法》 “ ”的著名论断。孙膑著 返回 有 。
返回
齐桓公
春 秋 第 一 霸 主
齐桓公国相管仲
返回
宋襄公
返回
晋文公
中 原 霸 主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春五霸与战国七雄同步测试试题

第7课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维度A 根底知识一、选择题1.春秋时期最先称霸的是( )A.齐桓公B.宋襄公C.楚庄王D.晋文公2.春秋时期争霸中原地区的是( )A.宋、楚B.吴、越C.晋、楚D.秦、楚3.齐桓公称霸的有利条件有( )①齐国是大国,拥有山海渔盐之利②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HY内政③打着“尊王攘夷〞的口号,扩大自己权力A.①②B.①②③C.②③D.①③4.与春秋后期越王勾践称霸有亲密关系的成语典故是( )A.尊王攘夷B.卧薪尝胆C.退避三舍D.围魏救赵5.战国初年,晋国政权一分为三个国家,分裂为( )A.赵、魏、秦B.齐、秦、燕C.齐、燕、楚D.韩、赵、魏6.以下人物中,不是战国中后期纵横家的代表的是A.张仪B.公孙衍C.苏秦D.荆轲7.电视剧?荆轲刺秦王?中的壮士荆轲是战国时哪国人?〔〕A.秦国B.齐国C.燕国D.赵国8.战国后期,各国中实力最强大的是( )A.赵国B.楚国C.齐国D.秦国维度C 探究应用15.战国时期,各国为了求得生存与开展的空间,除了在HY事上付诸战争外,还展开政治与外交上的攻势,这却是一种没有硝烟的战争。
由此出现了“合纵〞与“连横〞两种完全不同的外交策略。
请问:在当今国际局势复杂多变的情况下,对一个国家而言要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外交活动日益显示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你认为历史上的“合纵〞、“连横〞的策略对我国参与世界事务,加强与各国交往是否有借鉴价值?试举例说明。
励志赠言经典语录精选句;挥动**,放飞梦想。
厚积薄发,一鸣惊人。
关于努力学习的语录。
自古以来就有许多文人留下如头悬梁锥刺股的经典的,而近代又有哪些经典的高中励志赠言出现呢?小编筛选了高中励志赠言句经典语录,看看是否有些帮助吧。
好男儿踌躇满志,你将如愿;真巾帼灿烂扬眉,我要成功。
含泪播种的人一定能含笑收获。
贵在坚持、难在坚持、成在坚持。
功崇惟志,业广为勤。
耕耘今天,收获明天。
成功,要靠辛勤与汗水,也要靠技巧与方法。
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练习题1

第7课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一、单项选择题:1.以“尊王攘夷”谋略称霸的是:()A、齐桓公B、晋文公C、秦穆公D、楚庄王2.春秋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的什么时期:()A、形成B、发展C、鼎盛D、瓦解3.城濮大战后,成为中原霸主的是:()A、齐桓公B、宋襄公C、楚庄王D、晋文公4.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是指:()A、春秋时期B、战国时期C、西周D、尧舜禹时期5.下面哪一种情况不符合战国历史:()A.周王室成为大诸侯国的附庸B.齐、晋、楚、秦、鲁等国争霸C.诸侯国内卿大夫执掌朝政D.南方楚国率军到洛阳问鼎6.我国奴隶社会瓦解于:()A.西周B.春秋C.战国D.秦朝二、填空题:1.东周分为_____和_______两个时期。
春秋时期从公元前______年到公元前_______年,是我国______社会的瓦解时期;战国是从公元前______年到公元前______年,是我国_____社会的形成时期。
2.春秋末年,江南的_____国和______国也加入争霸战争,吴王任用______和______为将,攻破楚的都城郢。
三、问答题:1.试分析齐桓公、晋文公称霸中原的共同原因。
2.“战国七雄”并立的局面是怎样出现的?3.请你说说诸侯争霸所起的进步作用。
四、列举题:按顺序列举春秋时期的五位霸主。
(两种说法)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2.D3.D4.B5.C6.B二、填空题:1.春秋战国770476奴隶475221封建2.吴国越国伍子胥孙武三、问答题:1.齐桓公、晋文公称霸中原的共同原因是:两者都实行了改革或整顿内政。
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改革军制,使齐国在几年之间国富兵强。
晋文公做国君以后,发展生产,整顿内政,训练军队,使晋国很快成为北方一大强国。
2.春秋后期,晋国政权为卿大夫控制,战国初年,卿大夫中的韩、赵、魏三家分晋,瓜分晋国。
齐国大夫田氏完全控制了齐国政权,后来也取代原来的国君,建立田氏齐国。
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同步练习(含答案和解释)

第7课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同步测控优化训练自主学习1 •东周分与两个时期。
春秋时期从公元前年到公元前年。
2.公元前年,齐桓公在举行诸侯盟会,周天子正式承认了在中原的霸主地位,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3•楚国与晋国在大战,结果楚国大败,一跃成为中原霸主。
4 •楚军在打败晋国,跃升为霸主。
5.六国之间南北联合,共同抗,称为"”。
秦利用六国间的矛盾,,各个击破,称为“ ”。
6 •将下面成语与相关的历史人物连线。
①管鲍之交 A .齐桓公③卧薪尝胆 C •晋文公④一鸣惊人 D •勾践基础巩固7.“礼乐征伐自诸侯出”描述的现象发生在()A .夏朝时B •商朝时C.西周时期D.春秋时期8下列不属于春秋五霸的是()A •晋文公B •齐桓公C.楚庄王D .秦孝公9.齐桓公称霸的有利条件有()①齐国是东方大国,拥有山海渔盐之利②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③打看“尊王攘夷”的口号,壮大自己的势力A •①②B •①②③C.②③ D •①③10 .春秋时期争霸中原地区的是()A .宋、楚B .吴、越C.晋、楚D .秦、楚11•据《史记》记载:一位诸侯国的国君为了报仇雪恨,“苦身焦思,置胆于座,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这位国君是()A .吴王夫差B .齐桓公C.楚Kt D •越王勾践12 •春秋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是()A •王室衰微,诸侯争霸B .王室得到霸主的支持而中兴C.霸主“尊王攘夷”,扶助弱小D.争霸战争激烈,分裂趋势加强13•战国时期是指()A •公元前774〜前。
t76年B •公元前475〜前221年C.公元前770〜前?476年D.公元前476〜前221年14•战国时期,瓜分晋国的三家是()A •韩、赵、魏B •齐、楚、秦C.齐、楚、燕 D •楚、赵、韩15•战国七雄中,地理位置在最西边的是()A •楚国B •秦国C.燕国D •齐国16•战国时期,秦国对六国实施的政治外交策略是()A •合纵B •连横C.和平共处D.“挟天子以令诸侯”17•下列人物中•不是战国中后期纵横家的代表的是A •张仪B •公孙衍C.苏秦 D •荆轲18•要了解中国古代的军事,探索战争的规律,应该关注哪一历史时期的历史()A •商周时期B •西周时期C.春秋时期D.战国时期19.齐桓公首先称霸有诸多原因,最重要的原因在于()A •以“尊王攘夷”为号召B •周天子派人参加会盟C.齐桓公本人的威信和能力D.管仲改革壮大力量20.战国七雄中,在今山东的国家是()A .燕国B .齐国C.秦国D •楚国21•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是()A .齐桓公B .晋文公C.楚庄D.秦穆公22.下列各项中,表明齐桓公霸主地位得到正式承认的是()A.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B •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C.周王派代表参加会盟D.组建强大的军队23 .下列典故与春秋末年吴越争霸有关的是()A •尊王攘夷B •退避三舍C.卧薪尝胆 D .纸上谈兵2-1 .按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下列史实,正确的是()①管仲改革②城濮之战③勾践灭吴④齐桓公成为春秋霸主A .①②③④B .②③④①C.③④①② D .①④②③25 •读下图,请完成:(1)在上图方框中填出战国七雄的名称。
七年级上册历史课后同步训练题: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七年级上册历史课后同步训练题:春秋五霸
和战国七雄
1.战国初期,晋国分为三个国家,它们是( )
A. 齐、韩、魏
B.楚、燕、齐
C.赵、魏、韩
D.赵、魏、燕
2. 春秋时期,最先成为霸主的人是( )
A.齐桓公
B.宋襄公
C.楚庄王
D.秦穆公
3.晋楚争霸时,楚国的势力已发展到( )
A. 长江流域
B.渭水流域
C.淮河流域
D.黄河流域
4. 春秋时期同晋国争霸的诸侯国是( )
A. 齐国
B.吴国
C.楚国
D.秦国
5.使用诱敌深入的战术打败敌手的著名战役是( )
A. 牧野之战
B.城濮之战
C.长平之战
D.马陵之战
6.为了发愤图强,立志雪耻而卧薪尝胆的诸侯王是( )
A. 齐桓公
B.楚庄王
C. 吴王阖间
D.越王勾践
7.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是指( )
A.春秋时期
B.战国时期
C.西周
D.尧、舜、禹时期
精品小编为大家提供的七年级上册历史课后同步训练题就到这里了,愿大家都能在学期努力,丰富自己,锻炼自己。
最新七年级上册历史测试练习之《汉朝的科学技术》 2015-2016初一历史第三单元同步检测练习之大一统的汉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7课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
一、单项选择题:
1、春秋五霸中最先取得霸主地位的是( )
A、楚庄王
B、宋襄公
C、齐桓公
D、晋文公
2、在争霸斗争中,遭到彻底失败的是:()
A、宋襄公
B、晋文公
C、越王勾践
D、吴王阖闾
3、正式承认齐桓公在中原的霸主地位的是:()
A、城濮之战
B、葵丘之盟
C、长平之战
D、问鼎中原
4、齐桓公任用的改革家是:()
A、姜尚
B、管仲
C、吴起
D、商鞅
5、对齐桓公的“尊王攘夷”口号的正确理解是()
A、抵御少数民族入侵以维护国王的尊严
B、以“尊王”为旗号发展齐国势力
C、听从周王号召去攻打少数民族
D、尊重齐王,进攻楚国
6、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决定性战役是:()
A、葵丘之战
B、城濮之战
C、马陵之战
D、长平之战
7、战国时期的韩、赵、魏是从哪一个诸侯国中分裂出来的:()
A、齐国
B、楚国
C、秦国
D、晋国
8、战国七雄中位于最南边的国家是:()
A、楚国
B、燕国
C、秦国
D、齐国
9、下列哪一个成语与晋文公有关:()
A、卧薪尝胆
B、问鼎中原
C、退避三舍
D、老马识途
10、春秋时期,“卧薪尝胆”,终成霸业的是()
A、齐桓公
B、晋文公
C、楚庄王
D、勾践
11、战国时期,创造了“围魏救赵”战法的古代军事家是()
A、吴起
B、孙武
C、李悝
D、孙膑
12、春秋时期,诸侯争霸主要是为了()
A、争做天子
B、支配其他诸侯国
C、尊王攘夷
D、结束割据状态
二、图表分析题:
13、请在下图的方框中填出战国七雄的名称:
三、材料分析题:
1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周平王即位,把都城迁到洛邑,以避开犬戎族的进攻。
平王时候,周王室势力已经衰弱,诸侯以强并弱,齐、楚、晋等开始强大起来,政权也由地方诸侯掌控。
(1)从材料可以看出,当时诸侯已经不把周王室放在眼里,这与周初分封诸侯的初衷背道而驰。
那么,周初分封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呢?(2)历史上把“齐、楚、晋等开始强大起来,政权也由地方诸侯掌控。
”这一阶段称为什么时期?
(3)请列举此时期齐、楚、晋诸侯国的著名国君?
(4)后来,晋国分裂,你知道分裂成了哪三个国家了吗?
四、简答题:
15、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后来形成了许多成语,如“退避三舍”“卧
薪尝胆”“纸上谈兵”等。
请同学们课后再去搜集春秋战国时期的成
语故事,比一比,看谁找得多。
参考答案:
1C 2A 3B 4B 5B 6B 7D 8A 9C 10D 11D 12B
13(略) 14(1)目的是巩固对周边的统治,形成对全国的控制网。
(2)春秋时期(3)齐桓公楚庄王晋文公(4)韩赵魏15(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