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科学第四章知识点(浙教版新填空)

合集下载

浙教版七下科学第四章第一节太阳和月球

浙教版七下科学第四章第一节太阳和月球

练习
1、月球的直径约为太阳的1/400,但看去大小却差 不多,原因是( C ) A、月球和太阳的亮度相同
B、月球和太阳离地球都太遥远
C、月球离地球比太阳近得多
D、月球和太阳都是球体 2、月球表面比较暗的地方是( A、月海
A
)
B、环形山
C、比较低洼的平地 D、地势较高的高原
3、下列活动中,在月球上宇航员可能做到的是
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读图 4 + 7 = 11年
国际上规定从1755年起算的黑子 周期为第一周,1988年开始为第 23周。
太阳活动峰年:黑子数最多的一年; 太阳活动谷年:黑子数极少的一年;
国际上规定从1755年起算的黑子周期为第一周, 1998年开始为第23周。 练习:第20周从几几年开始 ? 1755+(20-1)×11=1964年
哈勃空间望远镜
(左图)
哈勃太空望远镜
请记笔记:
一.月球概况: (1)月球本身不发光 ,看到的月球是太阳照亮的月面。 (2)月球是地球惟一的 天然卫星 . (3)与地球的距离: 平均距离约为38.44万千米, 约为日地距离的1/400。 月球的直径约为3476千米, (4)直径: 约是太阳直径的1/400。 (5)体积与质量: 月球的体积很小,约为地球的1/49, 质量只有地球的1/81。 月球的年龄大约是46亿年,同地球的年龄 (6)年龄: 大约相当,它们是同时形成的。
月球是一外没有水、空气、生命,布满环形山的荒凉世界。
人类对宇宙探索的第一步就是月球。1969年7月20日
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和“月球
“阿波罗”11号登月以后,发现月面布 满了一层厚度不等的月尘和岩屑。在月岩中 已发现近60种矿物,其中有6种是地球上尚 未发现的。在月岩和月壤中发现了地球的全 部化学元素,以及多种有机化合物,但无生 命迹象。

七年级下册科学第四章知识点(浙教版新填空)

七年级下册科学第四章知识点(浙教版新填空)

七年级下第四章温习提纲班级姓名第一节、太阳和月球一、太阳概况:离地球最近的,发光发烧的①太阳的直径约为;②质量为地球的;③体积为地球的;④表面温度约;中心温度达;⑤它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为二、太阳为地球表层和人类活动提供了最重要的能量,太阳与地球的生物息息相关3、太阳分为三层,由内到外别离为、、。

4、太阳活动①太阳黑子:太阳表面温度较低而较暗的气体斑块。

太阳黑子活动周期为。

太阳黑子最多的那一年,成为太阳活动,黑子数极少的那一年称为太阳活动。

1755年为第周,2020年为第周.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②耀斑:上突然的斑块。

暴发时会释放庞大的5、太阳活动的阻碍:①耀斑增强时,会阻碍地球上的。

②太阳黑子、耀斑活动增强时,要防晒幸免过强照射损伤皮肤注:不能用或天文望远镜直接观测!六、月球概况:月球是地球唯一的;月球本身看到的是太阳照亮的月面①月球直径约为,地球直径的,约为太阳直径的②月球的体积约为地球的;月球的质量只有地球的(由于月球离地球,故看上去跟太阳大小差不多)③地月距离约,约为日地距离的43、月球表面敞亮相间,亮区是,暗区是,别离被称为和。

八、环形山的形成缘故:(要紧缘故)和月球上九、月球上的特点:;日夜温差;遍及;不能传播(无空气);没有,表面只有岩石和碎屑。

注:①月球上没有的,因此在月球上,天空的背景是的。

②第一个利用火箭飞行的是;19 年月日,人类第一次登月成功;我国发射“神舟”飞船,“嫦娥”卫星。

经长期探测,发觉月球上有丰硕的。

③月球上物体重力会变得:由于月球的质量比地球得多,。

④月球表面日夜温差:月球表面没有,白天迅速升温,夜晚能量丧失殆尽。

⑤月球表面布满环形山:没有的爱惜,月球蒙受陨石肆无顾忌的撞击形成的10、正确利用天文望远镜:①选择视野开阔的地址安放;②用对准目标星体:a.先在镜筒外沿镜筒延伸方向用眼睛对准目标星体。

b.用调剂手柄做水平方位和不同高度的搜索。

C.将目标星体置于视野中央;③用观看目标星体。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课件 第四章 第1节 太阳和月球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课件 第四章  第1节 太阳和月球
第4章 地球与宇宙
第1节 太阳和月球
学习目标
1.了解太阳的大小、温度和太阳活动。知道太阳活动对人类的影响。
2.了解月球的大小、表面和环形山。
3.知道人类飞向太空的历程和对月球的探测。
知识点1 太阳 重点
1.太阳的概况: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它是一颗自己能发光和发热的气体星球。太阳是由炽热的气体(主要是氢和氦)组成的球状天体
(2)月球的基本数据
2.月球的表面形态
(1)月陆和月海:月球表面明暗相间,亮区是高地,暗区是平原或盆地等低陷地带,分别被称为月陆和月海,平均高差为2~3千米。
概况
月球表面最引人注目的是随处可见的环形山,即月坑,是一种环形隆起的低洼地形。月球的正面直径大于1千米的环形山有33 000个以上
图示
太阳活动与天气、气候变化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
6.学习使用天文望远镜
构造
天文望远镜的结构主要包括寻星镜、目镜、主镜(物镜)、调节手柄等
使用方法
安放
在晴朗的夜晚,选择视野比较开阔的地方安放
对准
用寻星镜对准目标星体:(1)在镜筒外沿镜筒延伸方向用眼睛瞄准目标星体。(2)在寻星镜内利用调节手柄做水平方向和不同高度的搜索。(3)发现目标后,将目标星体置于视野中央
归纳总结没有空气对月球的影响月球上的许多现象可以用“月球上没有空气”这一知识来进行解释,如月球上没有各种天气现象、月球上不能听到声音、月球上不能放风筝、月球的背景是黑色的等。
续表
典例2 [杭州期末] 如图所示是我国发射的“嫦娥一号”月球卫星发回的月面照片,如果未来人类乘坐“嫦娥 号”登上月球,则下列情景能看到或体验到的是( )
C
A.看到月球上跟图中一样的较暗部分是海洋或湖泊B.会听到陨石撞击月面时发出的巨大的爆炸声C.月面上的昼夜温差比地面上的昼夜温差大D.人的质量会比在地球上时小得多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_第四章复习知识点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_第四章复习知识点

第四章主要讲述了物质的结构与性质。

通过学习这一章的内容,我们可以了解物质的基本结构和性质,进而认识到物质的多样性和变化。

一、物质的微观结构1.物质的三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固体的分子密排;液体的分子次紧密排列,有一定的流动性;气体的分子间距比较大,无规则运动。

2.分子:物质构成的基本单位。

分子由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

3.原子:分子的组成单位,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具有正、负、中性电荷。

4.元素:由相同原子组成的纯物质。

元素根据原子的数量不同,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单质(由一个原子组成)和化合物(由两个或多个元素的原子组成)。

二、物质的性质1.物质的物理性质:可量测量的性质,如颜色、形状、大小、密度、熔点、沸点等。

2.物质的化学性质:物质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表现出来的性质,如燃烧、腐烂、酸碱中和等。

三、物质的变化1.物理变化:物质的性质发生改变,但仍保持原有的物质特征。

如物体的形状改变、物质的状态改变(如固体熔化成液体、液体凝固成固体)等。

2.化学变化:物质的性质发生改变,从而形成新的物质。

如物质的燃烧、金属的生锈等。

四、物质与能量1.物质的热性质:物质对热的反应。

热膨胀是物质的一种热性质,即物体受热后膨胀,散热后收缩。

2.物质的化学能: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吸收或释放的能量,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热能、机械能等其他形式的能量。

五、物质的分离和纯净1.物质之间的混合:物质混合是指不同物质的分子或离子混合在一起,可以通过物理方法进行分离。

2.分离混合物的方法:过滤、蒸馏、结晶等。

3.纯净物的制备:纯净物是指由纯净物质构成的物质,可以通过分离混合物、化学反应等方法制备。

六、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1.微小颗粒:尘埃、花粉等微小颗粒对人体健康和环境有影响。

2.金属和非金属:金属具有导电、导热等性质,是工业生产和生活中常用的材料;非金属主要用于绝缘、陶瓷等方面。

3.矿物和矿石:矿物是自然界中的无机物质,矿石是含有一些有用物质的矿物。

七年级下册科学第4章重要知识(浙教版新)

七年级下册科学第4章重要知识(浙教版新)

七年级下册科学第4章重要知识(浙教版新)1. 物质的变化过程与能量的输入输出- 物质的变化过程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 物理变化是指物质在不改变其分子结构的情况下,经历形态、状态、位置等方面的变化。

- 化学变化是指物质在发生变化过程中,其分子结构发生了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

- 无论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都需要能量的输入或输出才能发生。

2. 化学方程式的表示- 化学方程式用于描写化学反应过程中发生的物质变化。

- 化学反应的起始物质称为反应物,反应结束后生成的物质称为生成物。

- 在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和生成物使用符号和化学式表示。

反应物位于化学方程式的左侧,生成物位于右侧。

- 化学方程式还表示了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物质的质量关系,称为化学反应的质量关系式。

3. 元素与化合物- 元素是指由同一种原子组成的纯粹物质,它们在化学反应中无法分解成其他物质。

- 氧气、氮气等都是元素的例子。

- 化合物是由两种或更多种不同元素通过化学反应结合而成的物质。

- 水、二氧化碳等都是化合物的例子。

4. 酸、碱及中性- 酸是指在水中产生氢离子(H+)的物质,具有酸性。

- 碱是指在水中产生氢氧化物离子(OH-)的物质,具有碱性。

- 中性物质是指在水中不产生氢离子和氢氧化物离子的物质,pH=7.-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产生盐和水。

5. 地球的运动与季节变化- 地球的运动包括自转和公转。

- 自转是指地球绕自身轴线旋转,一个自转周期称为一日。

- 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运动,一个公转周期称为一年。

-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导致了季节的变化,夏季和冬季的原因是地球公转轨道上不同位置接受到的太阳辐射量不同。

6. 人工合成材料- 人工合成材料是指通过人工方法合成的具有特定性质的材料。

- 人工合成材料可以分为无机材料和有机材料。

- 无机材料包括玻璃、陶瓷等。

- 有机材料包括塑料、纤维素等。

以上是七年级下册科学第4章的重要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浙教版科学七下第四章知识点

浙教版科学七下第四章知识点

第四章不断运动的地球一复习提纲
南极
北极 (北逆从南极上空俯视
3 ?地球自转的周期 (约24小
时)
昼夜交替
亮地球 ⑴ 阳高度也 件寸秋
亦迪夜长短的变化 随着地球的自转,逐渐山白昼变成黑夜的界线
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它由晨线和昏线构成
⑶同一时间,太阳高度从直射点向南北两侧减/」
2.太阳高度:太阳太与高 午最大,杆影最短。

2.地球自转的方向:白西向东
1.地球的白转: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的运动
(1) 从北极上空俯视,地球作逆时针方向旋转。

叫做太阳高度太,简祢太阳高度⑴一天电太 昼夜交替现象:地球不停地自转 昼夜就不断地更替 O
1.地球的公转:地球自西向东绕太阳不停地旋转,周期为 365. 2422天 6 ?昼夜现象:由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在同一瞬间,太阳只能照 表面的一半,被照亮的
南半球冬至日
(3) 夏季,南极圈,北极圈内出现极昼,冬季出现极夜。

(浙教版)七年级下科学第四章地球与宇宙填空练习答案

第四章地球与宇宙一、太阳:1.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它是一颗自己能发光和发热的气体星球。

植物的向光性、光合作用和叶镶嵌等都与太阳光有密切的关系。

2.太阳直径:140万千米,表面温度:6000℃,中心温度1500万℃,日地距离:1.5亿千米,太阳光到达地球需要500秒,约8分钟。

3.太阳大气(由里至外):光球层(太阳黑子)色球层(耀斑、日珥)日冕层(太阳风),我们肉眼看到的是光球层,在日全食时可观察到日冕层。

4.太阳黑子:是太阳表面由于温度较低而显得较暗的气体斑块。

太阳黑子最多的那一年,成为太阳活动峰年,黑子数极少的那一年称为太阳活动谷年。

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太阳黑子活动周期为11年。

太阳活动的影响:①干扰地磁场,产生“磁暴”,使指南针不指南②干扰电离层,影响短波通讯③产生“极光”现象④影响气候,造成洪涝,旱灾⑤使地面上紫外线增强。

5.学习使用天文望远镜:绝对不能用双筒望远镜或不加滤镜的天文望远镜直接观测太阳,否则会对眼睛造成永久损伤。

6.正确使用天文望远镜:(1)选择视野开阔的地方安放。

(2)用眼睛瞄准目标星体,用寻星镜对准目标星体,将目标星体置于视野中央。

(3)用主镜观察目标星体。

二、月球:1.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月球表面明暗相间,亮区是高地,暗区是平原和盆地,分别被称为月陆和月海。

月球的表面布满了环形山,主要是早期小天体撞击月球的产物,一些是古老火山的爆发形成。

2.月球的直径:3476千米,是地球直径的3/11倍,是太阳直径的1/400倍,月球体积为地球体积的1/49,质量为地球的1/81。

地球与月球的距离约38.44万千米,约为日地距离1/400。

3.月球上没有的大气层,因此在月球上,昼夜温差大,听不到声音,天空的背景是黑色的。

月球上没有水,因此没有生命,没有天气变化。

由于月球质量小,所以月球引力是地球的1/6。

月球上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4.第一个利用火箭飞行的是万户;1969年,人类首次登月成功。

2020-2021学年浙教版科学 七年级下 第四章 第2节 地球的自转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第四章第2节地球的自转一、单选题1.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夜晚能欣赏到一轮明月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

下列现象与上述现象原因一致的是()A. 昼夜交替B. 四季更替C. 阴晴圆缺D. 一年太阳高度角变化2.在同一个地方的晚上,连续数小时观察天空,会发现( )A. 星空是静止不动的B. 巨大的星空绕着一根轴自西向东旋转C. 星星不断地从东方的地平线没入D. 星星不断地从西方的地平线没入3.地球表面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地球不发光、不透明B. 地球的自转C. 地球的公转D. 地轴与公转轨道面有一个夹角4.“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描述的是地球的( )A. 自转运动B. 公转运动C. 星空变化D. 季节更替5.地球绕着地轴旋转,叫做地球的自转。

地球的自转周期是( )A. 24小时B. 7天C. 30天D. 365天6.诗人张继在《枫桥夜泊》中写道“月落乌啼霜满天”,其中造成“月落”景象的原因是( )A. 地球自转B. 地球公转C. 月球自转D. 月球公转7.地球表面产生昼夜交替现象主要是因为()A. 地球不发光也不透明B. 地球的自转C. 地球的公转D. 地轴与公转轨道面有一个夹角8.当北京天安门广场上五星红旗随着太阳升起时,新疆帕米尔高原上还是满天繁星,主要是因为地球)A. 自东向西的自转B. 自西向东的自转C. 自西向东的公转D. 自东向西的公转9.下列有关地球自转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地球的自转方向总是顺时针方向B. 地球自转绕的中心轴是地轴C. 地球自转是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之一D. 地轴的北端指向北极星附近二、填空题10.地球自转产生的天文现象有________、________等;地球公转产生的天文现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11. (1)在南极上空俯视地球,地球绕地轴旋转的方向是________。

(2)假如地球是一个透明的球体,那么________。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力学专题四(摩擦力)含答案 2

七年级力学专题四(运动与摩擦)基础概念:摩擦力定义和解释:(1)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在两物体的接触面之间有阻碍它们相对运动的作用力,这个力叫摩擦力。

(2)物体之间产生摩擦力必须要具备以下四个条件:第一:两物体相互接触.第二:两物体相互挤压,发生形变,有弹力.第三:两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第四:两物体间接触面粗糙四个条件缺一不可。

有弹力的地方不一定有摩擦力,但有摩擦力的地方一定有弹力。

摩擦力是一种接触力,还是一种被动力。

解决此类问题方法:受力分析。

常用方法:假设法——假设力存在的方法滑动摩擦力(1)两物体产生相对滑动时产生的摩擦力叫滑动摩擦力。

(2)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系的实验:实验时为什么要用弹簧秤拉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是因为弹簧秤测出的是拉力大小而不是摩擦力大小。

当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木块水平方向受到的拉力和木板对木块的摩擦力就是一对平衡力。

根据两力平衡的条件,拉力大小应和摩擦力大小相等。

所以测出了拉力大小也就是测出了摩擦力大小。

大量实验表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只跟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3)滑动摩擦力是阻碍物体间相对运动的力,不一定是阻碍物体运动的力。

即摩擦力不一定是阻力,它也可能是使物体运动的动力,要清楚阻碍“相对运动”是以相互接触的物体作为参照物的。

“物体运动”可能是以其它物体作参照物的。

如:实验中在木块上放一个砝码,用弹簧秤拉木块作匀速直线运动时,砝码是由于受到木块对它的摩擦力才随木块一道由静止变为运动的。

具体情况是:当木块受到拉力由静止向前运动时,砝码相对于木块要向后滑动,木块就给砝码一个阻碍它向后滑动的摩擦力,这个摩擦力的方向是向前的。

所以砝码相对于木块没有滑动,这时的摩擦力就是静摩擦力。

(4)滑动摩擦力大小与物体运动的快慢无关,与物体间的接触面积无关。

(5)研究实际问题时,为了简化往往采用“理想化”的做法,如某物体放在另一物体的光滑的表面上,这“光滑”就意味着两个物体如果发生相对运动时,它们之间没有摩擦。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知识要点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知识要点第一章知识要点第一节:新生命的诞生1、和卵细胞⑴许多新生命(比如婴儿)是从受精卵发育而来。

⑵受精卵由雄性生殖细胞和雌性生殖细胞卵细胞结合产生。

一个受精卵是一个细胞⑶和卵细胞:卵细胞是人体中最大的细胞,而有尾巴,能够移动。

和卵细胞属于生殖细胞,其细胞核内都携带着遗传物质。

2、人的生殖系统⑴男性生殖系统:由、附睾、输精管、精囊、前列腺、等器官组成。

的主要功能:产生,分泌雄性激素。

一个健康成年男性一天可产生上亿个⑵女性生殖系统:由卵巢、输卵管、子宫、组成。

成年女性大约每个月会排出一个成熟卵巢的主要功能: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

的卵细胞,子宫是胚胎发育的场所。

3、受精与妊娠⑴受精:和卵细胞在输卵管中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做受精。

⑵怀胎:受精卵沿着输卵管往下挪动到子宫后,颠末数次盘据逐渐构成胚胎,并附着在子宫壁上,这时女性就怀孕了,也称为妊娠。

(注意:和卵细胞受精的场所在输卵管,且在输卵管就开始盘据。

而胚胎发育的场所首要在子宫。

)4、胚胎发育―――主要在子宫(发育时间约280天或约9个月)胚胎发育早期的营养来自卵细胞中的卵黄,当植入子宫后胚胎发育的营养和氧气来自母体。

胚胎经由过程脐带和胎盘与母体相连。

从母体获得营养和氧气,排挤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

5、分娩和哺育⑴分娩:胎儿从母体内产出的过程叫做分娩。

分娩过程分为宫颈扩张、胎儿娩出和胎盘娩出三个阶段。

⑵试管婴儿:野生在试管内完成受精过程,然后将受精卵植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⑶婴儿:产出的胎儿叫婴儿。

新生婴儿主要靠母乳喂养,母乳中含有丰富的营养,还含有抗病物质。

第二节:走向成熟1、人的一生的发展期间:婴幼儿期—少年期—芳华期—成年期—老年期婴幼儿期和青春期是人体的两个快速生长时期2、女孩芳华期普通为11-17岁,男孩比女孩晚2年3、芳华期的变化(1)身体外边的变化:身高体重的迅速增加和第二性征的出现男女生殖器官的差异称为第一性征。

除生殖器官外的男女差异称为第二性征,比方男:声调较低、喉结突出、长胡须;女:音调较高、骨盆宽大、乳房发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下第四章复习提纲
班级姓名
第一节、太阳和月球
1、太阳概况:离地球最近的,发光发热的
①太阳的直径约为;②质量为地球的;③体积为地球的;④表面温度
约;中心温度达;⑤它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为
2、太阳为地球表层和人类活动提供了最重要的能量,太阳与地球的生物息息相关
3、太阳分为三层,由内到外分别为、、。

4、太阳活动
①太阳黑子:太阳表面温度较低而较暗的气体斑块。

太阳黑子活动周期为。

太阳黑子最多的那一年,成为太阳活动,黑子数极少的那一年称为太阳活动。

1755年为第周,2009年为第周.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②耀斑:上突然的斑块。

爆发时会释放巨大的
5、太阳活动的影响:
①耀斑增强时,会影响地球上的。

②太阳黑子、耀斑活动增强时,要防晒避免过强照射损伤皮肤
注:不能用或天文望远镜直接观测!
6、月球概况:月球是地球唯一的;月球本身看到的是太阳照亮的月面
①月球直径约为,地球直径的,约为太阳直径的
②月球的体积约为地球的;月球的质量只有地球的(由于月球离地球,故看上去跟太阳大小差不多)
③地月距离约,约为日地距离的
43、月球表面明亮相间,亮区是,暗区是,分别被称为和。

8、环形山的形成原因:(主要原因)和月球上
9、月球上的特点:;昼夜温差;遍布;不能传播(无空气);没有,表面只有岩石和碎屑。

注:①月球上没有的,因此在月球上,天空的背景是的。

②第一个利用火箭飞行的是;19 年月日,人类首次登月成功;我国发射“神舟”飞船,“嫦娥”卫星。

经长期探测,发现月球上有丰富的。

③月球上物体重力会变得:由于月球的质量比地球得多,。

④月球表面昼夜温差:月球表面没有,白天迅速升温,夜晚能量丧失殆尽。

⑤月球表面布满环形山:没有的保护,月球遭受陨石肆无忌惮的撞击形成的
10、正确使用天文望远镜:
①选择视野开阔的地方安放;②用对准目标星体:a.先在镜筒外沿镜筒延伸方向用眼睛瞄准目标星体。

b.用调节手柄做水平方位和不同高度的搜索。

C.将目标星体置于视野中央;③用观察目标星体。

a.调节目镜的焦距使主镜内的影像清晰。

b. 用调节手柄缓慢调节,直至在主镜内找到目标星体。

c. 瞄准目标后再次调节目镜焦距,使目标星体的像清晰。

(绝对不能用或天文望远镜直接观察太阳。

第二节、地球的自转
11、地球的自转:地球绕不停地旋转的运动。

12、地球自转的方向:。

从北极上空俯视,地球作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俯视,地球作方向旋转。

(南顺北逆)
13、地球自转的周期:约
14、地球不发光不透明,地球自转:出现
15、晨昏线(圈):昼夜半球的分界线(一个圆圈),它由(半圆)和(半圆)构成。

①晨线:太阳升起的地方(由);②昏线:太阳落下的地方(由)
16、地球产生的现象:①日月星辰东升西落;②昼夜交替;③星星的视运动照片
注:①晨昏线与太阳光;②东边先过,故东边先天亮(如:杭州天亮了,拉萨天黑还在睡觉)
第三节、地球的绕日运动
30、地球的公转:地球不停地旋转,地轴呈状态(地轴与公转轨道面呈
夹角)地轴的端始终指向星附近。

周期为天,即一年
31、太阳高度:太阳光与地面的交角,叫做,简称。

①一天中太阳高度早中晚:先变再变,杆影先变再变,正
午太阳高度最,杆影最,(由于地球自转)
②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夏季,杆影(夏至日太阳高度最,杆影最),冬季正午太阳高度 , 杆影(冬至日太阳高度最,杆影最)。

(由于地球公转)
③同一时间,中高纬度地区,纬度越,太阳高度越,杆影越
④以太阳直射点为中心向两边,即:离太阳直射点越,太阳高度越,杆影越;离太阳直射点越,太阳高度越,杆影越
19、太阳直射点:太阳垂直照射的地方,太阳高度为
日(3月21日前后)直射①、一年中,太阳直射点在之间来回移动
日(6月22日前后)直射②、回归线之间的地区:太阳次直射(包括赤道)
日(9月23日前后)直射③、回归线上直射次
日(12月22日前后)直射④、其他地区直射
20、昼夜长短的变化
①全年昼夜等长
②北半球其他地区:从日到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昼夜(日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以内发生现象(夏至日时都发生极昼);从日到来年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昼夜(日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以内发生现象(冬至日都发生极夜);南半球正好相
③春分日,秋分日,太阳直射,全球昼夜等长,南北极圈内无现象
④太阳直射点北上:北半球昼变夜变;太阳直射点南下:北半球昼变夜变
⑤纬度越,昼夜变化越
第四节、月相
21、月相:月球的各种形态叫月相
22、月相变化的原因:月球本身,由于
34、从新月到满月再到新月,是月相变化的一个。

这一周期平均为天,称为。

我国的农历月份就是根据确定的。

每月的朔为农历,望为。

35、月球始终以对着地球,在地球上看不到月球的(原因:月球的
相同)
26、月相与农历:春节:农历正月初一();端午:农历(接近);重阳:农历(接近);中秋:农历();钱塘江大潮:农历(满月)27、月球影响地球的表现——:在向着月球的地方和背月的地方,形成 ,两者之间即为。

注:①记忆口诀:
上上上西西:上弦月出现在上半月的,出现在的天空,且月亮的(即
右)半边明亮。

下下下东东:下弦月出现在下半月的 ,出现在 的天空,且月亮的 (即左)半边明亮。

③与诗句相应的月相(明月一般指 )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 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 ) 去年元夜日,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枝头,人约黄昏后。

( )
风回日暮吹芳芷,月落山深哭杜鹘。

( )
采莲去,月没春江曙。

( )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 )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 )
不见乡书传雁足,惟见新月吐蛾眉。

( )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 )
月相变化规律
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按月相的一个周期排列:
第五节、日食和月食 日食与月食不是每个月都会发生的原因:
29、月球始终以同一面孔对着地球的原因:
30、日全食过程和月全食过程图像 :①看天空(站在地球上向天看)方向: ;看地图方向: ②发生日全食、日环食时,过程中伴随是 食;发生月全食时,过程中伴随着 食 ③没有月环食:地球的阴影面积远 于月球,故不会产生环食
④日食:证明 是圆的;月食:证明 是圆的
第六节、太阳系
日食 月食 概念
原理 当月球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且三者正好
或接近排成一条直线时,月球挡住了太阳光
形成月影(光的直线传播),从地球上月影
所在区域看太阳部分或全部被月球遮挡
当日、地、月三者正好或接近排成一条直线时,且地球位于中间,月球进入地球的阴影区(光的直线传播)而形成的 三者的位置 位于 、 的中间
位于 、 的中间 发生时间 农历 (白天)
农历 (晚上) 类 型 食、 食、 食( 色)
食、 食( 色) 过程
亏损于 (右)面,复圆于 (左)面 亏损于 (左)面,复圆于 (右)面 持续时间
几分钟 一般1-2小时 可见区域 地球昼半球处于月影区的地方(部分可见),且不同地方所见类型不同
夜半球都可见,且一样
注:①水星:离最近的行星;海王星:离最远的行星
②木星:体积、质量最的行星(太阳为体积质量最大的天体),星最多(66颗)
③土星:体积、质量的行星,第二(62颗),土星的主要由碎块和微粒组成。

④金星:又名太白金星、“启明星”“长庚星”,唯一行星
⑤火星:与地球最,被称为“红色星球”,最引人注目的地形特征是
⑦星体运行的轨道一般都为形(包括行星,卫星,彗星)
⑧地球生命得以存在的三个条件:、、
⑨太阳系中最大天体是:;最大的行星是:
第七节、探索宇宙
31、古希腊人把天空分成个星座,古中国人把天空划分为宿
国际上把天空划分为个区域,命名为个星座
32、
座座座座座座座座
33、著名的星座:大熊座、小熊座、仙后座、天鹅座、天琴座和猎户座
著名的恒星:星(小熊座)、星(天琴座)、星(天鹰座)、星(大犬座)、星(大熊座)
39、星空:星等:星等越星越
(6等星是肉眼所见最的星,太阳是-26.7)
40、北斗七星斗柄朝向:。

41、找北极星方法:,并朝,即可找到北极星
42、银河系:侧看:厚,薄,像;俯视:。

银河系直径约,太阳系与银河系的中心相距约。

43、宇宙中类似银河系的天体系统有千亿个,在银河系中,像太阳系一样的系有几千亿颗。

44、人类可观测到的最天体距离地球光年
注:①星图的方位:上下,左右
②大部分看到的星星都为星,少部分为星
③全年可见的星座有:座、座、座
④北斗七星不在上。

不同的恒星距离地球的距离是同的,只是距离太远,看起来好象在一个平面上。

⑤在某固定点观测,通常只能看到星空其中的一部分。

北极:北极的观测者都永远只能看到北极星所在的那一半星空,即北天星空;南极:南极观测者正相反,只能看到南天星空。

赤道:赤道上的观测者能看到星空。

天文台的最佳选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