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嘉文学理论
四川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初试参考书书目汇总

《信息管理导论(第二版)》,党跃 武、谭祥金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年 1.《信息组织》,戴维民主编,高等 教育出版社 2004 年 2.《信息资源共享》,程焕文、潘燕 桃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年
初试
“信息管理综 合”之“计算机 文化”部分
《计算机文化导论》,李志蜀著,北 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0 年
复试科目:语言 学概论
(1)《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 北京大学出版社 (2)《语言学概论》,刘颖主编,重庆大 学出版社
050101 ☆文艺学 01 文艺理论与批评 02 文艺美学 03 当代审美文化 04 中国文化与文论 05 西方文化与文论
635 文学评论写作: (1)《文学理论基础》,阎嘉,四川大学 出版社 (2)《现代西方批评理论》,赵毅衡、傅 其林、张怡等主编,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0 ①101 政治②201 年 英语一或 202 俄 914 中国文学: 语或 203 日语 (1)《中国文学史》(三卷本),章培恒 ③635 文学评论 等,复旦大学出版社 写作④914 中国 (2)《中国古代文学》,周裕锴、谢谦、 文学(含中国古 刘黎明,重庆大学出版社 代、现当代文学) (3)《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陈思和, 复旦出版社 (4)《中国现当代文学》,李怡、干天全, 重庆大学出版社 (5) 《中国文学》(1--4 册)四川人民出 版社 刘黎明主编
学科专业名称 考试科目名称
参考书目
备注
010101 马克思主义哲 学
662 哲学通论 961 西方哲学史
《大问题—简略哲学导论》,罗伯
特·所罗门著,张卜天译,广西师范
大学出版社
复试教材:
《西方哲学史》,梯利,商务印书馆 《现代西方哲学》,刘放桐
文化理论学术观点:“理论之后”的理论与文学理论

文化理论学术观点:“理论之后”的理论与文学理论阎嘉一英国学者特里•伊格尔顿在其近著《理论之后》中认为,今天的文学理论正处在“理论高峰”之后。
伊格尔顿所说的“理论高峰”,是指大约从1965年到1980年的15年间,一些西方思想家所提出的具有原创性的理论或理念。
如果要罗列这些理论家的名录,包括了一大批为我们所熟悉的名字:雷蒙德•威廉斯、路西•伊里加雷、皮埃尔•布尔迪厄、朱莉娅•克里斯蒂娃、雅克•德里达、于尔根•哈贝马斯、弗雷德里克•杰姆逊、爱德华•萨义德、罗兰•巴特、米歇尔•福柯、路易•阿尔都塞、雅克•拉康。
在伊格尔顿看来,理论意味着对引导我们的各种理论设想和假设进行理性的系统反思,上述理论家正是在这个方面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如今,我们似乎还生活在他们的各种理论的阴影之中,其后果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人们对这些理论家的洞见有了日益丰富的理解,对他们的原创性理论加以运用、发展并进行了批判;另一方面是人们在某些方面偏离了他们所提出的理论,试图在新时代到来之时寻找到新的思想方向。
可是,伊格尔顿认为,我们目前尚未寻找到理论的新方向,尽管时代和语境早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而我们却只能暂且仰仗“理论高峰”的那些大师们的鼻息。
这些基本判断和预言,显然出自他对理论自身的性质与使命、剧烈变化着的国际语境、如何实现对理论的超越等重要问题的某些深刻的洞察和焦虑。
他所提出的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思索。
首先,我们需要对“理论”及“文学理论”术语的意涵进行一番反思。
威廉斯认为,源于希腊语“theoria”的“理论”这个词语,原本是指沉思、景象、心里的想法等。
[1]可对“理论”的另一种理解也许更能说明问题,即“理论”是指“俯察直观到的流动外表背后稳定不变之真相的方式。
因而,理论与‘存在’、同一性和可认知性优越于‘生成’的特权相联系。
”正如德勒兹认为的,理论知识将生命在时间中的流动固定下来并使之空间化了。
[2]这里存在一个基本的悖论:通常所说的理论,要洞悉现象背后的某种固定不变的真相、本质,将其固定下来;而现象界却始终处于不断的流变和生成之中。
四川大学 文艺理论 重点答案题

闫嘉教材历年常考重点复习题以及模拟考试题(2009-04-20 09:21:47)分类:典型真题解答标签:文学批评小题文学创作文学欣赏文学风格中国教育最近很多弟弟妹妹问我,闫嘉的教材到底怎么去学习,这本看似很难懂的书其实并不是那么的怕人,呵呵,大家主要抓住主要知识点,好好的看书,有重点,有目的的去看,这是历年会常出现的知识点,现在上这篇说实话是早了点,但是我还是希望大家看看,看看一般会怎么出题,还有结合真题,一般真题我博客上也都有,大家去找找,然后有目的的去看书,事半功倍~然后仔细学习完这一遍教材,就可以第二遍的时候总结了,怎么去回答,我下面列的这些题目希望同学们在第二遍的时候一定把每个题都好好的总结出来,闫嘉的书基础知识占40分,总结这么多,基本这部分分80%以上能拿到了。
现在呢,先不要总结,就是看看怎么出题,好好的去学习,注意面广一些,复习到这些地方的时候稍微多思考下,可以参考别的教材,不过最好童庆炳的教材要放弃,因为看了闫嘉和唐正序的教材,你会发现他们的观点可能是不一样的,所以还是按照闫嘉为准,ok?最近问的太多,呵呵,我集中上这两篇,给大家一些启示~绪论:文学概论及其研究对象1,“文艺学”、“文学概论”与“文学理论”几个概念是什么关系?2,文学理论的主要研究对象和任务是什么?3,文学理论和批评为什么要以各种理论资源为依托?4,文学理论与文学创作有着怎样的关系?第一讲文学本质论1,如何认识有关文学本质的各种基本观点?2,探讨文学本质的视点主要有哪些?3,如何理解接受视野中的文学本质观?4,如何理解考察文学的不同视点?5,在文学本质问题上有哪些有代表性的观点,其长处和短处何在?6,为什么说文学的本质是多层次的?7,怎样正确认识文学的审美本质?8,怎样正确认识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7,文学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与作用是怎样实现的?第二讲文学创作论一、词语解释创作动机;艺术构思;典型化;创作语境;创作心态;艺术情感;艺术想象;灵感;创作个性;风格二、简答与论述1.文学创作的主体性与客体性的关系。
文学理论精品课电子讲义(阎嘉)

本文由491637795贡献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
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第一讲:第一讲:文学本质论一、文学的本质(一)考察文学的不同视点(二)有关文学本质的有影响的观点 1,模仿论:模仿论也被称为再现论。
模仿论强调的是自然或生活等客体对文学的决定作用。
2,表现论:表现论强调的是作家个人的内心世界,认为人的内心世界决定了文学的本质。
3,形式本体论:形式本体论强调的是作品本身及其内在结构。
4,意识形态本体论:这种观点强调的是人类的社会经济关系对文学性质的决定作用。
(三)文学本质的多层次性 1,不能忽视文学的意识形态性质。
2,作为意识形态一部分的文学与经济基础的关系是复杂的:意识形态与经济基础的关系往往不是直接的,而要通过许多中介环节来实现。
3,不能忽视文学的审美特征。
总之,文学是属于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一门特殊的艺术,具有多个层面,是一种审美创造。
在根本上,它要运用语言来对人类的社会生活进行评价性的反映。
二、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一)文学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产物 1,文学产生于人类的社会生活。
2,人类社会生活的发展促进了文学的发展。
3,文学的兴衰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
(二)社会生活是文学活动的唯一源泉 1,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是根本性的。
2,强调文学与生活之关系的思想渊源和理论根据。
3,表现在文学中的“社会生活”不同于客观社会生活本身。
4,作家反映和表现社会生活的主要方式。
二、文学的社会作用(一)文学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和作用 1,文学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一旦通过特定的媒介进入人类社会的公共领域,就要对社会产生或大或小的影响和作用。
2,作家内心希望有真正的“知音”。
3,文学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与作用是多方面和复杂的。
(二)文学的审美作用、认识作用和教育作用文学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和作用,可以概括为审美作用、认识作用和教育作用这三样个方面。
1,文学的审美作用: 2,文学的认识作用: 3,文学的教育作用:(三)正确认识文学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和作用 1,文学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和作用要通过读者精神的潜移默化来实现。
中西方文化的良性互渗

中西方文化的良性互渗作者:杨光影来源:《青年文学家》2010年第17期摘要:本文以上世纪80年代香港消费文化为语境,以古代诗词的母题在黄霑先生的歌词流变为案例,用价值判断的方式,探讨中西方文化互渗的状况。
可以说,黄霑词中古代诗词母题的流变形态是良性的,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内核,以西方文化工业机制为外延的互渗状况。
在经济全球化深入的今天,国产文化工业如何保持民族性,又能与西方文化对话,黄霑词为我们提供了案例和借鉴。
关键词:良性互渗母题流变消费文化文化工业作者简介:杨光影,男,(1987—),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文艺学硕士,导师阎嘉。
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总论既然是通过中国古代诗词的母题在上世纪80年代香港消费文化语境的流变为案例来论中西方文化良性互渗的具体状况,不妨先阐释一番流变、母题的概念,并简要的介绍80年代香港消费文化的状况。
首先是所谓流变,《文心雕龙•通变》说:“夫设文之体有常,变文之数无方》”,阎嘉之《文学理论基础》据此释流变为“继承与创新的或‘通’与‘变’的过程”〔1〕。
其次是母题。
关于母题,历来众说纷纭。
本文采用大多数学者的意见,将母题视为一种从古至今连续的、相对稳定却又有新变的主题——“小说创作的文化性母题是时代的文化主题的艺术体现。
每一民族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都有不同的文化主题。
”〔2〕、“母题乃是文学的永恒主题。
”〔3〕中国古代诗词历经诗三百、古诗十九首、盛唐之音的辉煌再到明清之回溯余波,在时间大浪的淘洗中,渐渐析出一些母题。
本文从这些母题中抽出三类:爱国郁结,伤时,侠义,以便进行具体分析。
这些母题在时间维度上不断的流变着。
特别是近代西方文化帝国主义对中国文化的渗透,让母题的新变更为鲜明。
而73年代后以“灵活积累”〔4〕为动力的新一轮时空压缩以及导致的生产周期和消费速率加快的消费文化的冲击,使古代诗词母题的流变更为剧烈。
上世纪80年代香港消费文化的具体状况是:首先,香港文化工业的生产机制相对成熟;其次,香港作为世界金融重地之一,灵活积累为动力的时空压缩在香港很明显的表现着,如消费速率加快的消费文化(发达的时尚、电影、唱片、演唱会等文化商品大量生产与迅速的被消费);再次,香港地处国际港口,文化多元并存的状况长期存在,,古代诗词母题在此作用下不断的流变;最后,香港的传统文化的继承较为完好。
文学理论(阎嘉)历年常考重点复习题以及模拟考试题

文学理论(阎嘉)历年常考重点复习题以及模拟考试题绪论:文学概论及其研究对象1,“文艺学”、“文学概论”与“文学理论”几个概念是什么关系?2,文学理论的主要研究对象和任务是什么?3,文学理论和批评为什么要以各种理论资源为依托?4,文学理论与文学创作有着怎样的关系?第一讲文学本质论1,如何认识有关文学本质的各种基本观点?2,探讨文学本质的视点主要有哪些?3,如何理解接受视野中的文学本质观?4,如何理解考察文学的不同视点?5,在文学本质问题上有哪些有代表性的观点,其长处和短处何在?6,为什么说文学的本质是多层次的?7,怎样正确认识文学的审美本质?8,怎样正确认识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7,文学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与作用是怎样实现的?第二讲文学创作论一、词语解释创作动机;艺术构思;典型化;创作语境;创作心态;艺术情感;艺术想象;灵感;创作个性;风格二、简答与论述1.文学创作的主体性与客体性的关系。
2.文学创作过程的基本环节。
3. 普通知觉与审美知觉的关系。
4.艺术情感与自然情感的关系。
5.创作风格的基本特点。
6. 生活体验在作家的创作中起着什么样的作用?7. 在把生活转化为艺术的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的是什么因素?8. 作家在才能和素质方面与普通人有什么不同?9. 艺术思维与抽象思维有什么差别?艺术思维的特征有哪些?10. 作家创作中的灵感与他的生活积累、艰苦构思有怎样的关系?11. 文学形象与文学典型的联系和区别有哪些方面?12. 现实主义文学为什么要提倡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13. 典型化的基本原则有哪些?14. 文学意象与文学意境的联系和区别体现在哪些方面?15. 什么是创作方法,它与作家的创作有怎样的关系?16. 如何理解文学风格的不同含义?17. 为什么要倡导文学风格的多样化?第三讲文学作品论1,从“虚”与“实”的关系看西方文学理论在文学作品存在方式问题上的观点。
2,如何理解“言” 、“象”、“意”之间的关系?3,主题在文学创作中对于作品成败有何意义与作用?4,文学作品所表达的思想与哲学、科学著作中表达的思想有什么区别?5,怎样从现代语言学的观点来看文学作品语言的特性?6,文学语言与自然语言有何异同?7,什么是文学作品的结构,它在作品中起着怎样的作用?8,如何理解情节在文学作品结构中的意义与作用?9,西方戏剧与中国戏曲在理论上有何异同?10,比较划分文学体裁的“三分法”与“四分法”的异同。
西方文化对中国大学生思想的影响及应对

西方文化对中国大学生思想的影响及应对西方文化对中国大学生思想的影响及应对内容简介:西方文化对中国大学生思想的影响及应对一、西方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大家知道,无论是中国文化还是西:方文化都是源远流长,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
我们要想剖析西方文化对中国大学生思想的影响首先要了解什么是论文格式论文范文毕业论文西方文化对中国大学生思想的影响及应对一、西方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大家知道,无论是中国文化还是西:方文化都是源远流长,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
我们要想剖析西方文化对中国大学生思想的影响首先要了解什么是西方文化,了解大学生眼中的中西方文化。
西方文明主要来自于希腊、罗马和基督教文明三大源流。
这三大文明之间是有极大反差的,到了近现代这三大源流才百川归海,都汇入西方近现代文化之中。
西方文化确有不尽的生命力,更适应这个社会,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文化不断进入我们的生活,使大学生产生盲目地崇拜和接受,导致西方文化对其产生负面影响甚至超过积极影响,而一些外在的形式更被大学生所接受,如过洋节,吃洋快餐,西方的时尚元素等。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中国人的内在的精神生活形式,包括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习惯等: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往往也以外在的物态的形式来表现,涉及人们衣食住行风俗习惯和行为的规范等;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在中华民族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独立特征,这种民族性的文化实际上已经成为多元的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许多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缺乏兴趣,觉得传统文化已过时,一些传统的节日对他们来说好像是很久以前的事情。
须知文化不仅是民族自立、存续的灵魂,也引领一个国家、民族的发展方向。
廖名春说,对于中国人来说,本质在于文化。
《孙子兵法》说可胜在敌,不可胜在己,如果我们把自己的文化都遗弃了,就等于自取灭亡。
现在最根本的是如何应对西方文化对我国大学生思想观念的不良影响,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西方文化对我国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影响西方文化对我国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影响是双方面的,其中进步的因素给青年学生以理论熏陶、促进青年社会化的进程、激励大学生为实现社会理想和个人人生价值而努力奋斗:但其消极甚至错误的思想因素则会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社会发展。
2021年四川师范大学考研参考书目

2021年四川师范大学考研分数线学院及代码专业及代码考试科目业务科1参考书目业务科2参考书目复试科目名称及参考书目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名称及参考书目跨专业加试科目名称及参考书目001马克思主义学院030500马克思主义理论0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0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03思想政治教育04中国近现代史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1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④812中国化马克思《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二版)(新编21世纪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系列教材)张雷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年出版。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概论》(第三版)(新编21世纪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系列教材)田克勤、李彩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复试科目1: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复试参考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8年出版。
复试科目2: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复试参考书目:《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郑永廷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年出版。
①名称:综合知识②名称:写作无基本问题研究05党的建设主义概论2020年出版。
001马克思主义学院045102学科教学(思政)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33教育综合④812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概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指委指定大纲《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概论》(第三版)(新编21世纪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系列教材)田克勤、李彩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0年出版。
复试科目: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复试参考书目:《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郑永廷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年出版。
①名称:综合知识②名称:写作无002文学院010106美学01美学原理02中国美学03西方美学04审美教育05艺术美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③613美学原理④813中国美学史①《美学原理》,叶朗著,北京大学出版社;①《中国美学史大纲》,叶朗著,上海人民出版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闫嘉教材历年常考重点复习题以及模拟考试题(2009-04-20 09:21:47)转载标签:文学批评小题文学创作文学欣赏文学风格中国教育分类:典型真题解答—最近很多弟弟妹妹问我,闫嘉的教材到底怎么去学习,这本看似很难懂的书其实并不是那么的怕人,呵呵,大家主要抓住主要知识点,好好的看书,有重点,有目的的去看,这是历年会常出现的知识点,现在上这篇说实话是早了点,但是我还是希望大家看看,看看一般会怎么出题,还有结合真题,一般真题我博客上也都有,大家去找找,然后有目的的去看书,事半功倍~然后仔细学习完这一遍教材,就可以第二遍的时候总结了,怎么去回答,我下面列的这些题目希望同学们在第二遍的时候一定把每个题都好好的总结出来,闫嘉的书基础知识占40分,总结这么多,基本这部分分80%以上能拿到了。
现在呢,先不要总结,就是看看怎么出题,好好的去学习,注意面广一些,复习到这些地方的时候稍微多思考下,可以参考别的教材,不过最好童庆炳的教材要放弃,因为看了闫嘉和唐正序的教材,你会发现他们的观点可能是不一样的,所以还是按照闫嘉为准,ok?最近问的太多,呵呵,我集中上这两篇,给大家一些启示~—绪论:文学概论及其研究对象
1,“文艺学”、“文学概论”与“文学理论”几个概念是什么关系?
2,文学理论的主要研究对象和任务是什么?
3,文学理论和批评为什么要以各种理论资源为依托?
4,文学理论与文学创作有着怎样的关系?
第一讲文学本质论
1,如何认识有关文学本质的各种基本观点?
2,探讨文学本质的视点主要有哪些?
3,如何理解接受视野中的文学本质观?
4,如何理解考察文学的不同视点?
5,在文学本质问题上有哪些有代表性的观点,其长处和短处何在?
6,为什么说文学的本质是多层次的?
7,怎样正确认识文学的审美本质?
8,怎样正确认识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7,文学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与作用是怎样实现的?
第二讲文学创作论
一、词语解释
创作动机;艺术构思;典型化;创作语境;创作心态;艺术情感;艺术想象;灵感;创作个性;风格
二、简答与论述
1.文学创作的主体性与客体性的关系。
2.文学创作过程的基本环节。
3. 普通知觉与审美知觉的关系。
4.艺术情感与自然情感的关系。
5.创作风格的基本特点。
6. 生活体验在作家的创作中起着什么样的作用?
7. 在把生活转化为艺术的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的是什么因素?
8. 作家在才能和素质方面与普通人有什么不同?
9. 艺术思维与抽象思维有什么差别?艺术思维的特征有哪些?
10. 作家创作中的灵感与他的生活积累、艰苦构思有怎样的关系?
11. 文学形象与文学典型的联系和区别有哪些方面?
12. 现实主义文学为什么要提倡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13. 典型化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14. 文学意象与文学意境的联系和区别体现在哪些方面?
15. 什么是创作方法,它与作家的创作有怎样的关系?
16. 如何理解文学风格的不同含义?
17. 为什么要倡导文学风格的多样化?
第三讲文学作品论
1,从“虚”与“实”的关系看西方文学理论在文学作品存在方式问题上的观点。
2,如何理解“言”、“象”、“意”之间的关系?
3,主题在文学创作中对于作品成败有何意义与作用?
4,文学作品所表达的思想与哲学、科学著作中表达的思想有什么区别?
5,怎样从现代语言学的观点来看文学作品语言的特性?
6,文学语言与自然语言有何异同?
7,什么是文学作品的结构,它在作品中起着怎样的作用?
8,如何理解情节在文学作品结构中的意义与作用?
9,西方戏剧与中国戏曲在理论上有何异同?
10,比较划分文学体裁的“三分法”与“四分法”的异同。
11, 为什么中国文论更强调情感对文学构成的基本作用?
12, 中国的“文质”论和文学的内容与形式说有何异同?
13, 为什么中国文论更强调情感对文学构成的基本作用?
第四讲文学鉴赏论
1,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如何理解文学生产与文学消费之间的关系?
2,文学阅读与人的精神需求有怎样的关系?
3,如何理解文学阅读与文学欣赏之间的关系?
4,为什么说文学欣赏是一种审美创造活动?
5,什么是文学魅力,什么是文学价值?
6,文学欣赏中的审美心理活动有哪些主要特点,与一般心理活动的差异何在?7,怎样正确理解文学欣赏中的“直觉”现象?
8,什么是审美想象,它在文学欣赏中起着怎样的作用?
9,审美情感与一般情感有何不同?
10,为什么不能把“趣味无争辩”绝对化?
11,文学批评的使命和职责是什么?
12,如何理解文学批评的不同标准?
13,文学批评有没有尺度,如果有,怎样衡量?
14,文学批评是否有统一不变的方法?
15,是否可以取消文学批评?
16, 什么是文学接受?现在,我们应如何理解文学接受活动的意义和作用?
第五讲文学发展论
1,文学艺术起源与人类社会的关系如何?
2,文学艺术起源的关键环节是什么,为什么?
3,为什么说文学艺术的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发展密不可分?
4,社会意识形态对文学有影响吗,为什么?
5,哲学和宗教对文学发展有何影响?
6,过去的文学遗产对今天的文学发展有什么意义?
7,在吸收其他民族文学遗产的精华时,为什么要坚持批判的立场?
8,什么是文学流派,其形成的原因是什么,意义何在?
9,作为文学流派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有什么不同?
10,社会主义文学思潮对20世纪的文学产生过怎样的影响?
11,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产生的思想根源是什么?
12,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对当代中国文学有什么影响?
13, 简论“一代有一代之文学”的流变观。
14, 简析刘勰《文心雕龙·时序》中的主要观点。
15, 试论艺术生产与社会发展不平衡原理。
16, 简析《文心雕龙·通变》中的基本观点。
17, 简述“文学经典”的特征。
18, 试论文学的未来可能性。
文学概论模拟考试题(闫嘉版教材)
A卷:
一、请写出下列著作的作者名、时代或国籍(每小题2分,满分20分):
1,《典论·论文》;
2,《诗品序》;
3,《沧浪诗话》;
4,《夜读偶记》;
5,《诗学》;
6,《艺术哲学》;
7,《镜与灯》;
8,《没有地址的信》;
9,《<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
10,《致玛·哈克奈斯》。
二、解释下列概念或词语(每小题6分,共30分):
1,表现论;2,文学形象;3,文学流派;4,文学意境;5,浪漫主义。
三、辨析下列命题(共10分):
文学是文学家的自我表现。
四、简略论述下列问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文学创作的主要任务是塑造艺术典型;2,文学魅力的含义、来源和表现。
五、分析、论述下列问题(共20分):
考察文学的不同视点与文学本质多层次性之间的关系。
B卷:
一、请写出下列著作的作者名、时代或国籍(每小题2分,满分20分):1,《文心雕龙》;
2,《文赋》;
3,《与元九书》;
4,《人间词话》;
5,《文艺对话集》;
6,《论风格》;
7,《美学》;
8,《生活与美学》;
9,《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10,《致敏·考茨基》。
二、解释下列概念或词语(每小题6分,共30分):
1,形式本体论;2,文学语言;3,文学风格;4,文学意象;5,现实主义。
三、辨析下列命题(共10分):
文学是对客观世界的模仿。
四、简略论述下列问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作家是文学创作过程中的主体;2,文学价值的含义、特征和表现。
五、分析、论述下列问题(共20分):
不同的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的不同方法之间的关系。
C卷:
一、请写出下列著作的作者名、时代或国籍(每小题2分,满分20分):1,《诗大序》;
2,《文心雕龙》;
3,《二十四诗品》;
4,《沧浪诗话》;
5,《大希庇阿斯》;
6,《拉奥孔》;
7,《十九世纪文学主流》;
8,《黑暗王国里的一线光明》;
9,《德意志意识形态》;
10,《致斐迪南·拉萨尔》。
二、解释下列概念或词语(每小题6分,共30分):
1,模仿论;2,文学典型;3,文学魅力;4,文学价值;5,自然主义
三、辨析下列命题(共10分):
文学是对社会生活的如实反映。
四、简略论述下列问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考察文学的不同视点;2,文学创作的主要任务是表现作家的自我。
五、分析、论述下列问题(共20分):
文学欣赏与作家创作意图之间的关系。
—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