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原理课程总结资料

合集下载

(完整版)机械原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完整版)机械原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章绪论基本概念:机器、机构、机械、零件、构件、机架、原动件和从动件。

第二章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运动链成为机构的条件和机构的组成原理是本章学习的重点。

1. 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是本章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

为保证机构运动简图与实际机械有完全相同的结构和运动特性,对绘制好的简图需进一步检查与核对(运动副的性质和数目来检查)。

2. 运动链成为机构的条件判断所设计的运动链能否成为机构,是本章的重点。

运动链成为机构的条件是:原动件数目等于运动链的自由度数目。

机构自由度的计算错误会导致对机构运动的可能性和确定性的错误判断,从而影响机械设计工作的正常进行。

机构自由度计算是本章学习的重点。

准确识别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并做出正确处理。

(1) 复合铰链复合铰链是指两个以上的构件在同一处以转动副相联接时组成的运动副。

正确处理方法:k个在同一处形成复合铰链的构件,其转动副的数目应为(k-1)个。

(2) 局部自由度局部自由度是机构中某些构件所具有的并不影响其他构件的运动的自由度。

局部自由度常发生在为减小高副磨损而增加的滚子处。

正确处理方法:从机构自由度计算公式中将局部自由度减去,也可以将滚子及与滚子相连的构件固结为一体,预先将滚子除去不计,然后再利用公式计算自由度。

(3) 虚约束虚约束是机构中所存在的不产生实际约束效果的重复约束。

正确处理方法:计算自由度时,首先将引入虚约束的构件及其运动副除去不计,然后用自由度公式进行计算。

虚约束都是在一定的几何条件下出现的,这些几何条件有些是暗含的,有些则是明确给定的。

对于暗含的几何条件,需通过直观判断来识别虚约束;对于明确给定的几何条件,则需通过严格的几何证明才能识别。

3. 机构的组成原理与结构分析机构的组成过程和机构的结构分析过程正好相反,前者是研究如何将若干个自由度为零的基本杆组依次联接到原动件和机架上,以组成新的机构,它为设计者进行机构创新设计提供了一条途径;后者是研究如何将现有机构依次拆成基本杆组、原动件及机架,以便对机构进行结构分类。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总结500字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总结500字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总结500字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总结引言机械原理是机械设计和制造的基础课程之一,对于机械制造专业的学生来说,掌握机械原理是非常重要的。

本次课程设计是为了加深对机械原理的理解与应用,在实践中提升学生的机械制造技能。

一、课程设计内容本次课程设计的任务是设计一个简易的手动加工装置,结合机械原理的知识,完成以下任务:1. 使用滑轮和绳索组成简易的升降装置,实现工件的高度调节;2. 设计一组简单的机械传动,实现工具刀具的转动;3. 利用凸轮和传动机构,设计一个简单的自动进给装置。

二、课程设计步骤1. 学习机械原理相关知识,了解滑轮、齿轮、凸轮等机械传动原理;2. 根据设计要求,进行装置的整体结构设计,确定各个部件的位置及连接方式;3. 设计和制作升降装置,包括滑轮、绳索、支架等组成;4. 设计和制作刀具传动装置,包括齿轮、轴承、带动刀具的转动;5. 设计和制作自动进给装置,包括凸轮、摇杆、连杆等机构的组装;6. 进行装置的试验与调整,确保装置达到设计要求;7. 整理并提交课程设计报告,包括设计思路、装置结构图、工作原理说明、实验结果分析等内容。

三、课程设计收获1. 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深入学习机械原理相关知识,加深了对机械原理的理解;2. 通过实践,提高了设计和制造的技能和能力;3. 学会了如何进行装置试验与调整,掌握了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4. 了解了机械制造的实际应用,为以后的专业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结论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加深了对机械原理的理解,提高了机械制造技能和实践能力,为将来的专业学习和实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机械原理课程学习体会及总结

机械原理课程学习体会及总结

机械原理课程学习体会及总结————艰辛又欣慰提到《机械原理》,怎么说呢,一句话就是学的中下等,过程马马虎虎,成绩看起来还可以。

这一学期整个过程我感觉很吃力,由于我个人参加了学生会,也算是个小领导,第一次干,什么也不懂,就凭着个人的感觉以良好的心态开始从事这学期的学习、生活及校学生会工作。

但想象的没有预期的好,学生会忙开了就对自己的学习产生了相当的影响——上课时没有精力,无法集中注意力,想用心听课却由不得自己,打瞌睡。

对郭老师的机械原理课也是如此,我也不想这样,但是只能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就这样上课时尽量认真去听,能听多少是多少。

还有一点就是老师布置的机械原理作业大部分都是copy同学的,中间有段时间自己感觉这样下去的话,期末就是不挂科成绩也好不了哪去,更何况我还是一个追求相当完美的人。

我就想让自己找时间去学习,把以前一段时间学过的东西自学一下,但自学起来很吃力,不免心情有些波动不安,影响着后续的学习,这也是后续抄袭的一个原因吧。

对于《机械原理》这门课程的内容,以我这学期的学习心态来说确实有点难,但话又说过来,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如果我没有花太对多时间精力在学生会,以我的聪明还是小菜一碟,卷面成绩八九十分还是不成问题的。

这里平时学的不是很深刻,对原理的具体内容就不做详细评价说明了。

总之,如果有时间的话我还是会把它拿出来好好学学的,毕竟是专业基础课。

对于郭老师的教学安排(上来1,2,3章,后来就是8,9,10,11,12章,最后才是4,5,6,7),可能是郭老师针对我们机制083、4班的实验教学安排,应该有自己的想法。

不知这样与按照书本上的章节挨着上有什么不同,一样的时间。

老师先给我们上的1,2,3章,随后就是同步的机械原理大作业,对于这个大作业我想说说——大作打上完第3章就开始布置了,可能是由于1、学期刚开始就听说《机械原理》比较难,是每年挂科人数最多的一门。

2、听说是郭老师你带的,要求比较严格,刚开始不了解,厉声厉色的好让我们害怕。

14-叶轮机械原理课程总结

14-叶轮机械原理课程总结
惯性反动度:
2 u12 u2 2 2 2 u1 (1 D2 ) 2 c0 2
iner
u1
D2 D2 D1
速比 轮径比
叶轮机械原理课程总结
一、简答: 1、涡轮和压气机叶片与气流间的能量交换有何不同? 2、写出轴流压气机基元级理论功的欧拉方程表达式, 并指明提高增压能力的途径。 3、什么是旋转失速?解释旋转失速产生机理。 4、画出反动度为0的轴流式涡轮机基元级的焓-熵图和 速度三角形。 2 cu dp 5、解释简单径向平衡方程 dr r 的物理意义。 6、解释多级涡轮重热现象。
叶轮机械原理课程总结
叶轮机械的定义: 具有绕旋转轴转动的转子; 工质对转子叶片进行连续绕流;
叶轮机械原理课程总结
按照工质分类: 水力机械 热力机械 按照能量传递方向分类: 工作机:将外界输入的机械功转化为工质的机械能(动 能、压力势能)和热能(压气机) 原动机:将流体的机械能和热能转换为对外输出的机械 工(涡轮、汽轮机)
2 P w (r 2 cos 2 w ) n Rc
因此,前弯叶轮适用于较大通风 能力,较小升压比。如通风机;压缩 机、鼓风机多用后弯叶轮。
叶轮机械原理课程总结
叶轮机械原理课程总结 一、向心透平工作原理
1、向心透平优点 结构紧凑、制造工艺简单、造价低廉、流量较小 的条件下可获得较高效率。 2、工作特点 大焓降、高膨胀比、气动性能要求低 3、应用 小流量透平、增压器、高速微型膨胀机
压气机相似准则:
1 2
G T1*
* p1 D2
nD T1*
叶轮机械原理课程总结
压气机特性线:
叶轮机械原理课程总结
二、压气机进口总温、总压对特性线的影响: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设计小结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设计小结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设计小结首先,在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中,我们通过学习机械原理的基本知识,包括动力学、静力学、运动学等,了解了机械原理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

通过对机械原理的理论学习,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机械系统的工作原理,为实际的设计与应用奠定了基础。

其次,在设计过程中,我们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计算,研究了机械系统的各种运动和力学特性。

通过运用课程中所学的方法,如平面机构的运动参数计算、动力学分析、受力分析等,对设计的机械系统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计算。

通过此过程,我们不仅学会了如何运用机械原理来解决实际问题,还培养了我们的计算和分析能力。

然后,在课程设计中,我们通过选择适当的材料和零部件,设计了一个具体的机械装置。

在设计过程中,我们考虑了材料的强度、刚度、耐磨性等因素,选择了适当的材料。

在选择零部件时,我们综合考虑了功能要求、成本和可用性等因素,以设计出性能良好且经济实用的装置。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了解了机械装置的制造和装配过程,培养了我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最后,在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和挑战。

由于机械原理的复杂性,我们在设计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如计算和分析中的误差、装置的调试和性能优化等。

但通过努力和团队合作,我们最终克服了这些问题,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这个过程不仅让我们学到了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也培养了我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对挑战的勇气。

综上所述,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通过课程设计的学习,我们不仅加深了对机械原理的理解,还培养了我们的设计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这次设计,我们不仅理解了机械原理的基本原理和应用,还学会了运用机械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这对我们的未来学习和工作都会有很大的帮助,使我们更好地适应机械工程领域的需求和挑战。

机械原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机械原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机械原理知识点总结归纳机械原理是研究机械运动、力学和能量转换的一门学科,它对于理解和设计各种机械设备和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我将对机械原理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

机械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1. 机械原理的基本概念机械原理是研究机械系统内部相对运动、力学和能量转换的科学。

它包括静力学、动力学、运动学、力学和能量转换等科学原理。

2. 力和力的分析力是使物体发生形变或者改变其状态的原因,力的大小用牛顿(N)为单位。

力的分析包括受力分析、合力分析、平衡条件、力的合成和分解等。

3. 运动学运动学是研究物体的运动状态和运动规律的学科,它包括物体的运动描述、位移、速度、加速度、曲线运动等内容。

4. 动力学动力学是研究物体运动的原因和规律的学科。

它包括牛顿定律、质点动力学、刚体动力学、动量守恒定律以及动力学运动规律等内容。

5. 力矩和力矩分析力矩是使物体绕某一轴转动的效果,力矩的大小用牛顿•米(N•m)为单位。

力矩分析包括力矩的计算、平衡条件、力矩的合成和分解等。

机械原理的实际应用1. 齿轮传动齿轮传动是一种通过齿轮进行相互啮合传递力和转动的机械传动方式。

齿轮传动可以实现速度比和力矩比的变换,广泛应用于汽车、机床、风力发电机等各种机械设备中。

2. 带传动带传动是一种通过带轮和传动带进行力的传递和速度的变换的机械传动方式。

带传动简单、结构紧凑,广泛应用于风扇、工程机械、输送带等各种场合。

3. 杠杆原理杠杆原理是利用杠杆进行力的受力和转矩的传递的原理,广泛应用于剪切机、千斤顶、摇臂等各种机械设备中。

4. 液压传动液压传动是通过液体的压力传递力和运动的原理,它具有传动平稳、传力稳定、速度连续可调和传动功率大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各种工程机械、冶金设备和船舶等领域。

机械原理的发展趋势1. 智能化随着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化的机械装备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智能化的机械装备具有智能诊断、自适应控制、远程监控等特点,将大大提高机械装备的智能化程度和生产效率。

机械原理期末复习资料1

机械原理期末复习资料1
第二章 机构的结构分析 学习要求: 1.搞清运动副、运动链、约束和自由度等重要概念. 2.能计算平面机构的自由度并判定其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 3.对于一般由平面机构及简单空间机构(包括蜗轮蜗杆机构、圆锥齿轮机构、万向联轴节等) 所组成的机械系统,能正确的画出其机构运动简图并计算其自由度. 4.对平面机构组成的基本原理有所了解. 内容提要:
C D
2-3 试计算如图所示的机构的自由度,并指出局部自由度、复合铰链和虚约束,最后判定该机 构是否具有确定的运动规律.
解:F=3n-(2pl+ph)=3×7-(2×9+1)=2 或 F=3n-(2pl+ph-p′)-F′=3×8-(2×12+1-4)-1=2
O
或 F=3n-(2pl+ph-p′)-F′=3×8-(2×12+1-4)-1=2 该机构中 E 处有一个局部自由度;C 处为
通过观察和分析机械的实际构造和运动情况,先搞清楚机械的原动部分和执行部分,然后循 着运动传递的路线,查明组成机构的构件情况和运动副的类别,数目及相对位置情况. ②选择投影面 选平面机构运动平面或运动平面平行的平面为投 影面. ③选取比例尺 μ=(m/mm) 具体画法是:先根据机构的运动尺寸,确定出各运动副的位置(转动副的中心、移动副的导路方 位及高副的接触点等),画上相应的运动副符号;再用简单的线条代表构件,将各运动副连接起 来;最后,要标出构件号数字及运动副的代号字母,画出原动件的运动方向箭头. 3.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 ⑴机构的自由度是机构具有确定运动时所需的独立运动参数的数目. ⑵为了使机构具有确定的运动,机构的原动件的数目应等于机构的自由度数目. 4.机构自由度的计算 ⑴平面机构自由度的计算公式为 F=3n-(2pl+ph) 式中,F 为机构自由度,n 为机构中活动构件数; pl 为机构中的低副数; ph 为机构中的高副数. ⑵在利用上式计算机构自由度时,应特别注意下列三种情况: A.正确计算运动副的数目 ①两个以上的构件在同一轴线处以转动副相联接,则构成复合铰链,m 个构件以复合铰链相联 接,则构成复合铰链,m 个构件以复合铰链相联结时,构成转动副的数目为(m-1)个. ②两构件在多处配合而构成转动副,且各转动轴线重合,计算ph)=3×6-(2×7+3)=1 或 F=3n-(2pl+ph-p′)-F′=3×6-(2×7+3-0)-0=1

机械原理心得体会模板(3篇)

机械原理心得体会模板(3篇)

机械原理心得体会模板机械原理是一门重要的工程学科,通过机械原理的学习,我深深体会到了其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以下是我对机械原理的心得体会。

首先,机械原理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学科。

在学习过程中,我既学习了理论知识,也进行了实践操作。

通过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我了解到了机械原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公式。

通过实践操作,我学会了如何应用这些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这使我明白了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的紧密联系,也增强了我的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其次,机械原理是一门注重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学科。

在学习过程中,我发现机械原理需要用到逻辑思维来理解和应用其中的原理和公式。

机械原理中的许多问题都需要用到推理和演绎的方法来解决。

这要求我们要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通过机械原理的学习,我不仅提高了我的逻辑思维能力,也增强了我的问题解决能力。

再次,机械原理是一门培养工程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学科。

机械原理的学习不仅要求我们掌握其中的知识和技能,还要求我们具备工程素质和创新能力。

机械原理中的许多问题都需要我们进行创新性的思考和设计。

通过机械原理的学习,我培养了我的工程素质和创新能力。

我学会了通过创新的方法解决问题,同时也学会了在实际工程中运用机械原理的知识和技能。

最后,机械原理是一门能够提高我们工程实践能力的学科。

机械原理中的许多知识和技能都可直接应用于实际工程中。

机械原理的学习使我们熟练掌握了其中的知识和技能,提高了我们的工程实践能力。

通过机械原理的学习,我学会了如何应用其中的知识和技能来解决实际工程中的问题,提高了我的工程实践能力。

综上所述,机械原理是一门重要的工程学科,通过机械原理的学习,我深刻体会到了其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机械原理的学习不仅让我掌握了基本概念、原理和公式,还培养了我的逻辑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工程素质和创新能力。

同时,机械原理的学习提高了我的工程实践能力。

我相信,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机械原理的知识和技能将派上更大的用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9章 凸轮结构
1、基本概念 反转法原理,压力角、。
2、分析 1)凸轮机构基圆、基圆半径、压力角、位移、行程 的确定 2)各种运动规律的特点
3.图3所示凸轮机构中,已知凸轮为 一偏心圆盘。要求: (1)给出此凸轮机构的名称; (2) 画出凸轮的理论轮廓曲线和此凸 轮机构的基圆; (3)标出图示位置时推杆的位移s; (4) 标出凸轮机构在图示位置时的压 力角α。
行星架H与齿轮3的转向相同
第14章 系统运动方案设计
1、基本概念 常见的间歇运动机构有哪几种?都有什么运动功
能?运动循环图的类型。
2、分析 根据运动功能正确选择机构
知识点总结
第2章 机构的结构分析
1、基本概念 机构、构件、运动副、运动副元素、运动副分类、机 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机构的组成原理。
2、分析计算 1)面机构的自由度计算 2)机构的结构分析
a)
b)
=3×7-2×10-0 =1
第3章 机构的运动分析
1、基本概念 速度瞬心、三心定理。
2、分析 1)速度瞬心位置的确定及速度分析 2)矢量方程图解法 a)同一构件两点间速度及加速度分析(影像原理) b)不同构件重合点间速度及加速度分析
2、分析设计 1)用中垂线法设计四杆机构 2)按行程速比系数K设计四杆机构(重点) 3)按两连架杆预定位置设计四杆机构
, , ,
2、在图示的铰链四杆机构中,已知各杆长度 lAB 20mm lBC 60mm lCD 85mm lAD 50mm 试问:1)试确定该机构是否有曲柄;
2)判断此机构是否存在急回运动,若存在,试确定极 位夹角,并估算行程速比系数; 3)若以构件AB为原动件,试画出该机构的最小传动角 和3最大传动角的位置; 4)在什么情况下此机构有死点位置?
用作图法设计一偏置曲柄滑块机构,已知行程速比系数 K 1.4
。 ,滑块的冲程 H 65mm ,偏距 e 35mm ,确定曲柄 LAB 和连杆 LBC
解: 180 K 1 180 1.4 1 30
K 1
1.4 1
选择比例尺作图如下:
lAB l • AB 29 mm;
lBc l • C2B2 75 mm
1
2
z1tana1 tan ' z2 tana2
tan ' 1
得: ' 23.262o
啮合角为节圆上的压力 角
cos '
rb1 r1 '
r1 cos r1 '
r1' 43.471mm
cos '
rb2 r2 '
r2 cos r2 '
r2 ' 107.398mm
a' r1'r2 ' 150.869mm
(1)该凸轮机构的名称:对心直动 滚子推杆盘形凸轮机构;
如图所示为一对心直动尖顶推杆偏心 圆凸轮机构,O为凸轮几何中心, O1为凸轮转动中心, O1O=0.5OA,圆盘半径R =60 mm。
第10章 齿轮机构
1、基本概念 标准齿轮、压力角、各类型齿轮传动的正确啮合条件, 各类型齿轮的齿廓形状和标准参数及位置。
第4章 机构的力分析 1、基本概念
2、分析 1)平衡力的确定 2)不考虑摩擦时的力分析,考虑摩擦时的力分析
第5章 机械效率与自锁
1、基本概念 机械效率及公式、机械自锁条件。
2、分析 1)机械效率计算 2)简单机械自锁条件分析
第8章 连杆机构
1、基本概念 平面连杆机构的基本类型、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类型、 曲柄存在条件、压力角、传动角、死点位置(重点)。
两分度圆分离距离: a'a a' mz1 z2 3.369mm
2
c c * m (a'a) 0.25 5 3.369 4.619mm
第11章 轮系
1、基本概念 速度顺心、三心定理。
2、分析 1)速度瞬心位置的确定及速度分析 2)矢量方程图解法 a)同一构件两点间速度及加速度分析(影像原理) b)不同构件重合点间速度及加速度分析
求:nC
i13
n1 n3
z2z3 z1z 2
36 60 20 18
6
n3
n3
n1 i13
60 10r / min 6
iH
53
n5 n3
nH nH
z3 , z5
nH nB 300 r / min
iH 53
n5 (300 ) 10 (300 )
70 14
,
nC n5 1750
已知轮系中 z1 60, z2 15, z2' 20,
各轮模数相等,求: z3及i1H
图示为一行星轮系。 由同心条件得
m 2z1Fra bibliotekz2
m 2
z3
z2'
z3 z1 z2' z2 60 20 15 65
i1H3
n1 nH n3 nH
z2 z3 z1z2'
, n3
0
i1H
1 i1H3
2、计算 1)直齿圆柱齿轮几何尺寸计算; 2)斜齿圆柱齿轮几何尺寸计算; 3)普通圆柱蜗杆传动几何尺寸计算;
cos a1
rb1 ra1
r1 cos
r1 ha * m
a1
32.778o
cos a2
rb2 ra2
r2 cos
r2 ha * m
a2
26.236o
刚好连续传动时, 1
则有:
图示轮系中,已知:Z1=Z2/= Z3ˊ=17, Z2=Z3=30,Z4=20,Z5=57。 若Z1转 速n1=970r/min,求输出转速nH (方向标于图上)
i13
n1 n3
z2 z3 z1z2
n3 n3 311 .5r / min
i3H5
n3 n5
nH nH
z4z5 z3 z4
nh 71.6r / min
1
z2 z3 z1z2'
1
15 65 60 20
1 13 16
3 16
齿轮1与行星架H的转向相同。
(1在) 图示轮系中,已知各齿轮齿数为
Z1 20, Z2 36, Z2 18
Z3 60, Z3 70,
,
Z (2) 4
28,
Z5 14,
nA 60r / min, nB 300 r / mi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