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多宝的定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多宝的定位战

2002年,定位理论初到中国。当时,特劳特的中国合伙人邓德隆尚在筹备公司阶段,读过《定位》一书的加多宝集团副总裁阳爱星亲自找上了门。

在众多老字号凉茶中,以始于1828年的王老吉最为著名,被认为凉茶“始祖”,其出生较之可口可乐还早了50年。而加多宝经营的这个品牌,源起王老吉药业,经特许以及由香港王氏后人提供配方,在中国大陆地区独家生产、经营王老吉牌罐装凉茶。但自从1995年推出以来,加多宝的销售额一直徘徊在1亿到2亿元之间,难有突破,而且始终走不出两广地区,这让加多宝的高层烦心不已。虽说凉茶在岭南地区有千年传统,但外地消费者对凉茶的认知基本是空白,这给王老吉走出广东增加了不少难度。“我们向外省客户介绍王老吉凉茶,大家第一反应是啤酒还是酱油?更可笑的是,北方消费者认为凉茶是隔夜茶。” 阳爱星如此回忆道。凉茶本是一种由中草药熬制,具有清热去湿等功效的“药茶”。但除了两广地区外,凉茶在全国消费者的认知里是模糊的,没有主动的购买意愿,甚至将其当作药饮,认定“是药三分毒”。

在对凉茶背景和加多宝的困境做了深入调查后,特劳特团队重新给加多宝设计出了一个新定位,就是要教育消费者——凉茶饮料到底是什么?

特劳特认为,对于加多宝一直攻占不下的北方地区消费者来说,虽然对凉茶的概念陌生,但中医养生理论却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因此“防上火”成为一个能得到北方市场认可的突破口。

2014年,杰克·特劳特在参加《波士堂》节目时,曾经复盘过加多宝案例,他表示,“加多宝的成功,在于开创了一个新品类——一个叫凉茶的品类。这个品类可能存在了很久,但加多宝率先提了出来,并且不断拓展,使它成为和软饮并列的一个品类。”在提到开创凉茶这一品类的优势时,邓德隆强调,“当你把你的品牌去代表一个品类的时候,你就进入了一个企业经营的最佳状态。不要再强调品牌有多好,只需要说一个品类的价值就可以了。这时候顾客是容易相信的,因为你在给他介绍一种生活的知识。”

在2002年前后,茶饮料市场正处于繁荣时期,加多宝也曾一度加入“战争”。为了扩大市场,加多宝先后推出了绿茶和红茶产品,且在广东地区保持着前三甲的销量。但在特劳特团队的指导下,为了更好地“定位”,加多宝忍痛砍掉了销售额和投资都过亿的茶饮料生产线,专注于凉茶生产。

同时,加多宝将核心广告语浓缩成一句——“怕上火喝王老吉”,而品牌形象也永远是个大红罐子。但最初,这个定位在公司的内部都难以推进,在一次行政会上,公司一

名策略委员会成员站起来当面质问阳爱星,“怎么回事,广告词为什么总是那一句,不闷吗?”

市场的反应却最终证实了加多宝“定位”的准确性,“喝凉茶防上火”这个概念一炮打响,此后加多宝一路向北,迅速攻占了大陆市场。

但在加多宝将“王老吉”这个品牌捧红之后,意料之外的麻烦也随之而来。2010年,“王老吉”商标被估值达到1080亿元。同年,广药向加多宝发出律师函要求收回“王老吉”商标。2012年,北京一中院终审裁定,“王老吉”商标争夺案以广药胜利而暂时画上句号。

可口可乐前总裁道格拉斯·达夫特说过这样一段话:如果可口可乐全球的工厂被一把火烧掉,只要给我留下“可口可乐”四个字,一夜之间我可以再造可口可乐。

加多宝在一夜之间失去了“王老吉”这个金字招牌,意味着它也失去了顾客选择的动力。为了重振旗鼓,加多宝先是发布了换装声明。新的红罐包装上一面印着“加多宝”,一面印着“王老吉”,字号大小相同,同时推出了广告语,“正宗凉茶,加多宝出品”。尽管王老吉凉茶在事实层面是由加多宝出品的,但在群众的认知层面,“正宗凉茶”就是“王老吉”。

对此,特劳特给出了一句忠言,“不要用事实挑战认知,失败的总是事实。”

在意识到这一点后,加多宝很快调整了战略,摒除了对王老吉十几年的感情因素,推出了新的广告词:“怕上火,现在喝加多宝。全国销量领先的红罐凉茶改名为加多宝,还是原来的配方,还是熟悉的味道,怕上火喝加多宝。”

“哦,原来王老吉改名了”,这是多数消费者看完广告后的反应,“还是原来的配方,还是熟悉的味道”更是给消费者补了一剂定心丸。通过重新定位和“乾坤大挪移”的策略,加多宝很快又赢回了市场,也因此成为了市场定位的经典案例之一。

借助特劳特和其团队的帮助,偏安一隅的广东凉茶王老吉,摇身一变成为可以叫板可口可乐的中国饮料。在加多宝和王老吉上演凉茶大战后,特劳特再次帮助王老吉实施换颅手术,实现从王老吉到加多宝的变身。

此后,“定位”助力加多宝成功的故事广为流传,让更多的人知道了这个方法论,也让杰克·特劳特在中国收获了广泛的影响力。

不要被股票价格牵着鼻子走

虽然年岁已高,但特劳特生前曾多次来到中国进行考察。他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正处于制造业大国向打造品牌经济的转型时期,需要做好两件事:

一是要做好定位,在潜在客户脑中打造一种正确的认知,告诉他们自己是谁,与众不同之处何在;二是要差异化,将自己与竞争对手区分开来。

在中国,除了定位加多宝这一业界经典案例外,10余年来,特劳特定位咨询团队还成功服务于方太、劲霸、东阿阿胶、香飘飘、分众传媒等一批中国企业,助力它们成长为各自领域的领导品牌。

而成功定位的中心思想就在于隔离市场,然后焦点经营。这个理论听起来简单,但大多数老板都做不到。很多失败的公司,就是走一步看一步,最终成了“四不像”,失去了核心竞争力。

在杰克·特劳特眼中,很多被广告界奉为经典的广告语都是毫无意义的诉求,比如:“以人为本”,“拥抱明天”,“真诚到永远”,“创造无限可能”,“一切皆有可能”等等。

经典定位理论22条

特劳特先生就像一位指路人,指引着中国企业由产品经营走向品牌经营,让众多80后、90后的年轻人开始追寻商业的真理。我们从他所著的《定位》《22条商规》《简单的力量》《特劳特营销十要》等书籍里,摘录了一些他的真知灼见,重温这些观点,共同缅怀这位伟大的营销战略家。

1.心智第一

定位不是围绕产品进行,而是围绕潜在客户的心智进行,因为胜负存乎于潜在客户的心智。——《定位》

2.成为第一

如果你不能在某一方面争得第一,那就寻找一个你可以成为第一的领域。宁为鸡头,不为凤尾。——《定位》

3.跷跷板原则

一个名字不能用来代表两个彼此完全不同的产品;一个上升,另一个就会下降。——《定位》

4.理解心智阶梯的奥秘

一、心智阶梯上方的品牌通常地位比较牢固,如果没有采取有效的定位策略,想在心智阶梯上从下往上移动,非常困难。

二、心智不愿意接受全新的、不同的事物,除非新事物与心智中已经存在的旧事物有所关联。——《定位》

5.最好的广告标题不要把话说尽

最好的标题总是能让读者说出某个词或短语使意思更完整。正是这一点使广告“引人入胜”。——《定位》

6.品牌延伸对公司就好像酒精一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