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礼仪禁忌——探视病人
fg一 看望病人时的禁忌

一 看望病人时的禁忌Q:我的日本朋友因交通事故住院了,伤势并不是很严重,但是据说仍需要住院一个月。
我想去医院看望他,可是不知道在日本看望病人有什么规矩?听说,在日本送礼时有很多规矩。
什么结婚啦,入学啦或者其他喜庆事要送什么礼啦等等……,这是很容易理解的。
不过应该送病人什么?我的确不知道。
我听说,现在在日本,有很多时候可以直接送钱来代替礼物。
那么,应该送病人多少钱呢?用什么纸袋装钱呢?请赐教。
(中国·留学生)A:首先,最重要的是要对对方抱有诚恳的态度,并没有一定要如何去做的规定。
特别是你作为一个外国人,按着自己本国的方式去做完全可以。
不过,如果这种方式与日本的习惯有抵触时,你不要忘记附上一句说明:“按我国的习惯看望病人时是这样的。
”也许有与日本的习惯完全相反的方式,这时你就要避开这些属于“不能这样去做”的做法,也就是说,在日本这是看望病人的禁忌。
下面就以此为话题,介绍一些有关日本的情况。
在向病人赠送慰问品时,主要有如下两点属于禁忌,需要加以注意:①暗示病情令人忧虑的物品②使人联想到不吉祥的物品日本人在各种习俗中经常有一些“忌讳语”。
例如:在用刀切婚礼蛋糕时不能说“切开”,因为切开这个词会联想到离婚,所以应当说“下刀”;还有,日语的“梨”的发音和“无”的发音相同,所以,在喜庆日非提到“梨”不可时,就要说“有之果”。
总而言之,这些“忌讳语”很多,数不胜数。
至于看望病人时的禁忌,较之“忌讳语”,更多的是“实际上”具有“不祥意味”的东西,从这一意义来说,刚才提到的需要加以注意的两点,都不是“忌讳语”的问题。
从上面提到的需要加注意的第①点来说,过去医疗事业尚不发达的时候,一提到生病,人们首先考虑到的就是“要吃有营养的东西补一补身体”。
那时,很多人送给病人的东西大都是平时很难吃到的高级水果或补养品等。
可是最近绝大多数医院都实行综合看护制,即从医疗到饮食全都由院方安排,除医院提供的饮食之外不准吃任何食物。
日本的习俗礼仪与禁忌

日本的习俗礼仪与禁忌日本的习俗礼仪与禁忌1.日本人不喜欢针锋相对的言行与急躁的风格,把善于控制自己的举动看作一种美德,他们主张低姿态待人,说话时避免凝视对方,弯腰鞠躬以示谦虚有教养。
在社交活动中,日本人用自谦语言,如“请多关照”、“粗茶淡饭、照顾不周”等,谈话时也常使用谦语;2.日常中,日本人谦虚礼让、彬彬有礼,同事、行人间极少发生口角。
在与日本人交谈时,不要边说边指手划脚,别人讲话时切忌插话打断。
三人以上交谈时,注意不要冷落大部分人。
3.在交谈中,不要打听日本人的年龄、婚姻状况、工资收入等私事。
对年事高的男子和妇女不要用“年迈”、“老人”等字样,年事越高的人越忌讳。
在公共场合以少说话为好。
乘坐日本的地铁或巴士,很少能看到旁若无人而大声交谈的现象。
4. 日本人没有互相敬烟的习惯。
5.日本没有请同事到家与全家人交往的习惯。
日本人从来不把工作带到家里;6.进入日本的中校、宾馆的房间或是到日本人家里做客,一般要换拖鞋,有时上卫生间还要换上卫生间专用的拖鞋;在“榻榻米”上行走时不能穿拖鞋;脱下的鞋要鞋头朝外摆好,忌横七竖八;7.高声说话,定睛凝视他人,手插在衣袋里以及用手指指人,都会被认为是对人不恭敬。
8.忌三人并排合影,那是因为站在人间的人有受制于人之嫌;9. 日本人有不少语言忌讳,如“苦”和“死”,就连谐音的一些词语也在忌讳之列,如数词“4”的发音与死相同,“42”的发音是死的动词形,所以医院和饭店一般没有4和42的病床和房间。
用户的`电话也忌讳用“42”,监狱一般也没有4号囚室。
“13”也是忌讳的数字,许多宾馆没有“13”楼层和“13”号房间,羽田机场也没有“13”号停机坪;10.在婚礼等喜庆场合,忌说去、归、返、离、破、薄、冷、浅、灭及重复、再次、破损、断绝等不吉和凶兆的语言。
商店开业和新店落成时,忌说烟火、倒闭、崩溃、倾斜、流失、衰败及与火相联系的语言;日本的习俗礼仪与禁忌 [篇2]日本被称为礼仪之邦,注重礼貌礼节。
有关涉外礼仪的故事

有关涉外礼仪的故事1、约翰逊访泰20世纪60年代,美国总统约翰逊访问泰国。
在受到泰国国王接见时,约翰逊竟毫无顾忌地跷起了二郎腿,脚尖正对着国王,而这种姿势,在泰国是视为侮辱的,因此引起泰国国王的不满。
更为糟糕的是,约翰逊在告别时竟然用得克萨斯州的礼节紧紧拥抱了王后。
在泰国,除了泰国国王外,任何人都不得触及王后,这就使泰国举国哗然。
约翰逊的举动产生了不小的遗憾,也成了涉外交往中的典型笑话。
2、周恩来的烤鸭外交1971年7月,美国总统尼克松的特使基辛格来到北京,与周恩来总理举行秘密会谈。
7月10日上午参观完故宫后,基辛格来到人民大会堂福建厅,出席在这里举行的会谈。
会谈之初,由于双方互不摸底,谈话都非常谨慎,神经高度紧张。
到了中午,会谈仍没有取得一致意见。
这时,周恩来话锋一转:“我们不如先吃饭,烤鸭要凉了。
”午饭共有12道菜,“唱主角”的是北京烤鸭。
周恩来向基辛格介绍烤鸭的吃法,并亲自为他夹上片好的鸭肉,放在荷叶饼上。
临近午饭结束时,周恩来提议大家举杯,喝中国的“国酒”——茅台酒,预祝双方下午的会谈取得成功。
这次举杯喝酒,后来被国际舆论称为周恩来的“茅台外交”。
这天下午和第二天的会谈,取得了积极的进展:起草基辛格这次访问的联合公报、我国政府决定发表邀请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的公告……尼克松愉快地接受这一邀请,并于1972年2月按计划如期访华。
从此,中美关系揭开了新的一页。
在此之前——1971年4月,美国乒乓球队来华访问和进行友谊比赛,也在世界上引起很大反响,被国际舆论称为周恩来的“乒乓外交”。
后来,人们把“乒乓外交”、“烤鸭外交”、“茅台外交”,统称为周恩来的“三大外交策略”。
3、世界各国禁忌◆涉外活动言行忌举止忌: 严忌姿势歪斜,手舞足蹈,以手指人,拉拉扯扯,相距过近,左顾右盼,目视远处,频频看表,舒伸懒腰,玩弄东西,抓耳挠腮。
忌话忌: 严忌荒唐淫秽,他人履历,女子私事,工资收入,私人财产,衣饰价值,批评尊长,非议宗教,嘲弄异俗。
跟日本人交往的礼仪和禁忌事项(2)

跟日本人交往的礼仪和禁忌事项(2)每个民族都有一个自己认为合适的谈话距离。
太近则有压迫感、局促感甚至不安感;太远则有忽视对方、缺乏诚意或防范心过重之嫌。
日本国际表演研究所对于日本人和美国人引起不愉快的最近距离进行了实地调查。
其结果如下:日本人与家人和恋人的最近距离为59厘米,而美国人为46厘米;日本人朋友、同事之间的最近距离为70.5厘米,美国人则为122厘米;日本人与初次见面的人的最近距离是98厘米,美国人为360厘米;日本人对在街上遇到的不相识的人的最近距离为113厘米,美国人为368厘米。
与日本人交往时的禁忌与注意日本人对装饰有狐理、猫图案的东西甚为反感,因为狡猾的狐理是贪婪的象征。
到日本人家做客,携带的菊花只能有15片花瓣,因为只有皇室帽徽上才有16片花瓣的菊花。
任何东西不要送四件的.因为日文中的“四”字发音与“死”字相同;也切忌送梳子.因为梳子的发音与死相近。
日本人喜欢别人送给他们礼物,他们将送礼看作是向对方表示心意的物质体现。
礼不在厚,赠送得当便会给对方留下深刻印象。
送日本人礼品要选择适当,中国的文房四宝、名人字画、工艺品等最受欢迎,但字画的尺寸不宜过大。
所送礼品的包装不能草率,哪怕是一盒茶叶也应精心打理。
日本人认为奇数是阳数,象征吉祥,偶数是阴数,象征凶事;通常用1,3,5,7等奇数,但又忌讳其中的“9”,因为在日语中“9”的读音与“苦”相同。
这样,使用双数的硬纸绳打点礼品盒也是一“忌”。
按日本习俗,向个人赠礼频在私下进行,不宜当众送出。
把蔬菜、鱼、鸡以及鲜花等作为礼品增送的时候,只能送到主人的家门口。
如果是送现金,一般都要装在信封里面.最忌讳直接用手递钱。
而装钱的信封也都是有正反面的。
为喜庆的事情送钱,要把纸币有人物的一面与信封正面相吻合,如果是为丧事送钱,就要把纸币有人物的一面面对信封的背面。
此外,到医院探望病人的时候,不能送栽在花盆里面的花,也不能送菊花,前者含有盼人早死的意味,后者是在葬礼上使用的。
日本的礼仪与禁忌

极其重礼仪的—日本国名:日本国(Japan)国花:樱花语言:通用日语宗教:神道和佛教较盛行商务礼仪着装:日本人普遍很讲究礼节,尤其外出参加各种活动,男士一般是西服革履,女士必须穿和服,在商务活动和上班时,男士大都着西装,打领带,女士基本穿西服套裙或连衣裙,化淡妆。
会面:日本人平时见面要互相问候,行鞠躬礼,15度是一般礼节,30度为普通礼节,45度是最尊敬礼节。
如果是熟人或老朋友,可以主动握手或拥抱。
初次见面要行90度鞠躬礼,男士双手垂下贴腿鞠躬,女士将左手压在右手放在小腹前鞠躬,并口念“初次见面,请多关照”。
在国际交往中,日本人也习惯握手礼。
在日本,名片的使用非常普遍,特别是商人,初次见面有互换名片的习惯。
一般年轻的或身份低的先递上名片。
递交名片时,要将正面正对着对方。
如果没有名片,要自我介绍姓名、工作单位和职务。
日本人习惯在约会和拜访前约定,并按约定的时间准时到达。
他们时间观念很强,比较忌讳迟到和突然到访。
礼仪:在日本很盛行送礼之风,同事的荣升、结婚、生孩子、生日、过节都会赠送礼物,在商务交往中这种情况更多。
给日本客人送一件礼物,及时是小小的纪念品,他都会铭记心中,因为它不但表明你的诚意,而且也表明彼此之间的交往已超出了商务界限,说明你对他的友情,重视了他的面子,他就没法忘记你的“恩情’。
日本人不喜欢在礼品包装上系蝴蝶结。
礼品包装纸也很有讲究,黑白色代表丧事,绿色为不详,也不宜用红色包装纸,最好用花色包装纸包装礼品。
另外,不要给日本人送有动物形象的礼品。
商务会谈:日本人经商带有典型的东方风格,一般比较慎重、耐心而有韧性,自信心、事业心和进取心都比较突出,日本人在商务谈判中,往往不明确表态,常使对方产生模棱两可、含糊不清的印象。
他们在签订合同前一般都很谨慎,且历时也很长,但一般很重视合同的履行,同时对对方履行合同也很苛求。
如果让他们觉得在信誉方面有问题,那就很难长期合作下去了。
日本人属内向型很强的民族,他们尊敬的是强者。
日本礼仪

非请莫进。到日本人家里去作客,要预先和主人约定时间, 进门前先按门铃通报姓名。如果这家住宅未安装门铃,绝不要 敲门,而是打开拉门,确认里面是否有人,进门后要主动脱衣 脱帽,解去围巾(但要注意即使是天气炎热,也不能光穿背心 或赤脚,否则是失礼的行为),穿上备用的拖鞋,并把带来的 礼品送给主人。 非请莫坐。当你在屋内就坐时,背对着门坐是有礼貌的表 现,只有在主人的劝说下,才可以移向尊贵位置(指摆着各种 艺术品和装饰品前的座位,是专为贵宾准备的)。
在与日本人打交道时,衣着上必须注意四条: 1、日本人认为衣着不整齐便意味着没有教养,或是 不尊重对方。所以,在与日本人会面时,一般不宜穿着过 分随便,特别是不要光脚或穿背心。 2、到日本人家里做客时,进门要先脱下外套和鞋子。 但是不能随便脱衣服,如果需要脱衣服,要先征得主人的 同意。 3、参加庆典或仪式时,不论天气多么热,都要穿套 装或套裙。
一般情况下,持 2 — 3秒即被视为深鞠躬 , 对商 店售货员和电梯服务员的众多鞠躬不必回礼 , 但对餐 馆或酒店的服务员的鞠躬报以微微的颔首则是礼貌的做 法 。日本人的初次见面大多数情况是鞠躬而不握手, 但如果当你准备鞠躬去发现对方已经伸出手,此时只要 试着将鞠躬和握手礼结合起来就可以顺利过关了。
日本人在交际应酬之中对打扮十分介意,在商务交 往、政务活动以及对外场合中才会穿西服,在民间活 动时,他们有时会穿国服--和服。和服是大和民族的 一种传统服装,最基本的特点是没有什么线条。领口 很大,袖子宽短,腰身广阔。穿和服时,一定要穿木 屐和草鞋,并配以布袜,妇女穿和服时,还必须腰系 彩带,要后加上一个小软托,并且手中打伞。在过去, 和服的色彩、图案、款式、面料乃至穿着方法,无一 不与穿着者的地位、身份有关,因此人们在穿和服时, 一点也不马虎大意。
涉外礼仪

颜色忌讳
欧美许多国家忌讳黑色,认为黑色是对 死者的哀悼和尊敬,是丧礼的颜色; 土耳其认为花色是凶兆,因此在布置 房间和客厅时禁用花色,而用一些素雅 的颜色;
摩洛哥人和印度人忌讳白色;
颜色忌讳
• 埃塞俄比亚人则以穿淡黄色的服装表示对 死者的深切哀悼; • 叙利亚人将黄色视为死亡之色; • 而巴基斯坦忌黄色是因为那是僧侣的专用 服色; • 委内瑞拉用黄色作为医务标志;
食品忌讳
信仰伊斯兰教的人饮食禁忌较多,不吃猪、 狗、驴等兽类有爪的动物,不吃一切自死的 动物、血液及未按教规屠宰的动物,不吃鹰 、鹞等禽类鹰勾嘴且吃肉或杂食的动物,不 吃蛇、青蛙等动物,不吃无鳞、鳃、鳍(划 水)的水产品,不饮酒、不吸食麻醉品;犹 太教的饮食禁忌最多,除伊斯兰教的禁忌外 ,还不吃鸣禽、甲克类、螃蟹姓 • 印度女人:只能以合掌颔首的方式,不行握手礼 • 非洲:举起右手,手掌向着对方 • 美国人:注重问候礼貌,早安、午安、晚安 • 澳大利亚:喜欢直呼对方的姓名
2.握手、鞠躬
• 法国人:握手为礼 • 美国人:有力的握手代表诚恳坦率
• 日本人:鞠躬为礼,一般行30度和45度的鞠躬礼
流行于欧美上层社会,英法两国喜欢“吻手礼”,不过在英国和法国, 行这种礼的人也仅限于上层人士。这种礼节的特点,决定了它宜在各 种正规的社交场合或室内进行。
吻手礼的受礼者,只能是女士,而且应是已婚女士。
2.正确做法
男士行至已婚女士面前,首先垂首立正致意,然后以右手或双手捧起 女士的右手,俯首用自己微闭的嘴唇,去象征性地轻吻一下其指背。 男子同上层社会贵族妇女相见时,如果女方先伸出手作下垂式,男方则 可将指尖轻轻提起吻之;但如果女方不伸手表示则不吻。行吻手礼时, 若女方身份地位较高,要支屈一膝作半跪式后,再握手吻之。
【参考文档】探望病人有什么禁忌word版本 (4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探望病人有什么禁忌篇一:必学!探望病人的送花学问和禁忌必学!探望病人的送花学问和禁忌医院是一个特殊的场所,收花的人又都是身体正处于不适期的人,送得好,既健康美丽,又安全。
送得不好,不仅影响病人的身体恢复,还辜负了自己的一番好意。
所以送花之前一定要先考虑病人的身体适不适合,处于哪个阶段,送花的最终目的是表示一下祝福,希望病人可以早日康复,适得其反就不好了。
有些病人,是不适合送鲜花的。
不适合送鲜花的主要原因在于花粉。
因为花粉本身含有一些过敏的抗原物质,可以引起许多过敏反应。
一些科室包括耳鼻喉科的一些过敏性鼻炎,血管神经性水肿、呼吸科的过敏性哮喘,等等较多呼吸科的疾病,以及皮肤科的过敏性荨麻疹、产科、烧伤、外伤、刚动过手术的病人都不易接触花粉,不易接触鲜花。
除此之外,一些具有过敏性体质的人也不适合送鲜花。
白血病人等也不适合送花。
那有哪些病人是可以送鲜花的?对于一些康复期的病人、在疗养或者心理治疗等轻症的病人,可以选择送鲜花。
鲜花为他们带来非常愉悦的心情,有助于恢复健康。
但是病房里的鲜花不宜摆放太久,要经常换水,对花泥和开始凋谢的鲜花要及时清理;购买鲜花时,尽可能到正规花店,不要购买喷有化学芳香剂的鲜花和花篮。
同时,鲜花的挑选也非常重要,要慎重考虑。
1.不要送野花野外生长的花对很多人是过敏的,在室内栽培的观赏花则过敏性较小。
2.送花束品种要单一配花多、品种杂的束花导致过敏的可能性比较大。
所以送花给过敏性病人,品种越简单越好,例如单独的一束玫瑰、郁金香等。
3.不宜送盆花盆花的泥土中施过肥料,容易滋生细菌。
4.宜送没有香味的鲜花气味太浓郁的花容易刺激病人。
例如呼吸科的病人,心脏病人等需要休息,要心态平稳,如果要送百合的话,选择没有香气的百合花,不要送香水百合、晚香玉等香位很浓的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探视病人禁忌
关于日本礼仪,有各式各样的禁忌,而对于比较敏感的日本人来说,遵守探望住院病人的礼节尤为重要。
首先要注意的是探病时间。
刚住院时不要去打扰,应在询问好对方状况后在前去探望。
更不要在手术前后前往。
应在向患者家属及医院询问好对方病情及会客时间后,在前往医院探望。
探病人数过多会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麻烦。
若不是住在单人病房,也应顾及一下同一病房的患者。
探望时,即使病人看起来状态不错也不能让病人疲惫,所以应将探病时间控制在15分钟~20分钟以内。
对长期卧床不起的病人则更要缩短时间。
再者,探病时聊天内容也需注意避开有关病人病情及可能令病人不快的话题。
千万不要说“一定很寂寞吧”“脸色果然不太好”这类表示同情的话。
而应该说“看起来很精神,真是太好了”这类能鼓励患者的话。
对因住院暂停工作的患者,“工作那边不要紧的”“快点回公司来吧”之类的话会给患者带来压力,所以关于工作的话题也要尽量避开。
另外,特别应避讳的是,众人一起涌入或带孩子前来。
在病房内吃东西、吸烟自不用说,过于运动的服装和华丽的装扮及过浓的香水也应注意。
最后,向病人赠送慰问品时,还有两点禁忌,有两种是不能送的,一是暗示病情令人忧虑的物品,二是使人联想到不吉祥的物品。
第一点是为了病人的身体和情绪着想。
第二点是日本独特的想法。
一般来说,送病人食品不一定受欢迎,送鲜花的人比较多。
但关于送花也有要注意的地方。
比如,香味太强的鲜花不行,太艳丽的鲜花也不行,不是对病人有刺激性,就是不适合医院的气氛,有些还可能是忌讳。
还有,一般不送病人山茶花、仙客来及淡黄色和白颜色的花,因为山茶花凋谢时全部落下来,容易使人联想到“斩首”,不吉利;仙客来花在日文中读音为“希苦拉面”,而“希”同日文中的“死”发音类同;淡黄色与白颜色花本来就是日本人传统观念就不喜欢的花。
另外,不能送种植在花盆里的花,因为花盆带“根”,而“根”在日语里的发音与“寝”字相同,因此会使病人想到暗示他将永远睡在病床上,所以不能送盆花。
虽说送钱的人也有,但如果病人只是一般的朋友或同事,关系并不是特别亲近的话,还是送东西的比较好,比如书或杂志之类的。
此外,在有关礼仪的书中还提到不能送病人“睡衣”,这是出于同样的忌讳。
总而言之,能暗示病人早日痊愈出院的东西比较好。
需要补充的是,去医院看望病人与参加婚礼葬礼不同,这是明治时代以后才有的一种“新
风尚”。
随着医院管理方式的改善,这种“新风尚”还会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