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江采芙蓉》《短歌行》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一下册第7课《诗三首》语文教案

人教版高一下册第7课《诗三首》语文教案

人教版高一下册第7课《诗三首》语文教案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具体的安排和设计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高一下册第7课《诗三首》语文教案,感谢您的欣赏。

《诗三首》课文原文《涉江采芙蓉》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水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归园田居·其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九十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诗三首》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教育目标1.鉴赏汉、魏、晋诗歌的情趣和艺术魅力。

2.了解五言诗的特点,有感情地诵读并背诵这三首诗。

二、能力培养目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鉴赏可以突出重点,不必求全。

三、德育渗透目标引导学生接受诗中高尚而纯真的情感熏陶,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如果字词过关了,对诗歌的浅层次的鉴赏比较容易办到,但深层次的鉴赏恐非易事。

希望能够通过这三首诗引导学生对诗歌进行较深层次的鉴赏。

解决办法1.疏通诗句,诵读涵咏。

2.从知人论世和语言技巧人手,把握意象,进入意境。

3.领会意蕴,汲取精神营养。

【学生活动设计】1.第一课时,让学生诵读第一、二首诗,并尝试着从表达技巧上进行鉴赏。

《涉江采芙蓉》《短歌行》《归园田居》理解性默写

《涉江采芙蓉》《短歌行》《归园田居》理解性默写

是: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精选课件
7
16.《归园田居》中表现诗人摒弃尘俗,渴望返 归自然(无对偶)的诗句是: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17.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是很多诗作的共同主题, 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羁鸟恋旧林,池鱼思 故渊”。 18.《归园田居》中表露了作者清高孤傲,与世 不合的性格,为全诗定下一个基调,同时又是 一个。伏笔,它是诗人进入官场却终于辞官归 田的根本原因 的句子:
精选课件
6
12.《归园田居》中表明作者不随波逐流,固守节
操,回乡开荒种地,过田园生活的句子是: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13.《归园田居》中表现作者早出晚归,不辞劳苦
的句子是: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14.《归园田居》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生活十分闲
适,有很多空闲时间的句子:户庭无尘杂,虚室
有余闲Biblioteka 15.《归园田居》中描写乡村中常见的声音的句子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精选课件
8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古 诗 三 首 背 诵
精选课件
1
1、《涉江采芙蓉》中描写了一副女子们 在江中采莲,而湖岸泽畔还有着数不清的 芳草的美好、欢乐的画面的句子是: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2、描绘出游子望乡的感人情景的诗句: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3、抒发了主人公担忧此生无缘相聚的忧 伤,又表达出自己对爱情的忠贞的诗句: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精选课件
2
4、曹操《短歌行》中写诗人一边喝酒一边
高歌,感叹人生短促,日月如梭,失去的
时日实在太多,好比晨露转瞬即逝的句子:

诗三首《涉江采芙蓉》《短歌行》《归园田居》

诗三首《涉江采芙蓉》《短歌行》《归园田居》

合作探究,感受诗句
四节诗歌的主要内容:
第一层:时光易逝 人生苦短
第二层:渴望贤才 礼遇嘉宾 第三层:渴盼人才 忧思难解
第四层:虚心纳士 竭尽诚心
小结
全诗着眼点
忧(功业、人才)
志(一统天下)
全诗落脚点
作者从人生的感慨过渡到政治理想,
心境由狭变阔, 情绪由低沉到高昂。探究综合,迁来自评价古 诗 十 九 首
1
汉代无名作家的作品合称 五言诗成熟期的代表作 被誉为“五言之冠冕” 以平浅质朴的文字展深情 南朝梁萧统合收于《文选》中
2
3 4
忧同长还所采兰涉 伤心路顾思之泽江 以而漫望在欲多采 终离浩旧远遗芳芙 老居浩乡道谁草蓉 。,。,。?。,
《 古涉 诗江 十采 九芙 首蓉 》
诗歌鉴赏品味
陶渊明出身于没落的仕宦家庭。由于儒道思想的 矛盾性,时官时隐,举棋不定。41岁以后,陶渊 明因时局动荡,仕途险恶,以及官场政治腐败, 门阀制度森严,而对现实极端不满,毅然辞官归 隐,与官场彻底决裂。
了解几个问题
1、从何而归; 2、为何而归; 3、归向何处; 4、归去如何。
陶渊明
1、从何而归?
明确:官场。 诗人将官场说成“尘网”、“樊笼”。
讨论
陶渊明的归隐,是否可 行?在当今时代是否可以 提倡?
1、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表达感情的方式是什么? 其目的是什么? (提示:方式是试图采摘芙蓉,目的是“遗”远 方的“同心”者) 古代人送给最亲爱的人的礼物往往不是什么金银珠 宝,而是一株花或是一棵芳草,送别时总是折一枝柳条 送给远行的人,远行的人为了表示对好朋友的思念,逢 到驿使就托带一枝梅花给他。这种生活情调是简朴的, 也是美好的。 正如王维的《相思》所写:“红豆生南国,春来发 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采花折柳,这正是 古人传情达意的方式,一方面是传达了对亲朋的关怀、 思念等感情,另一方面又寄托了对亲朋的美好祝愿。

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短歌行》《归园田居》理解性默写1.在表现思乡怀人主题时,古代诗人常采用“对写”手法,此处思念,彼处着墨。

如:“,”。

2.《涉江采芙蓉》中,“,”两句运用设问的手法写主人公内心的凄凉寂寞。

3.《涉江采芙蓉》中,运用记叙和描写的表达方式,以乐景衬托了女主人公痛苦、忧伤的感情的句子是“,”。

4.《涉江采芙蓉》中,“,”两句运用比兴手法,创设了清幽、高洁的意境,表现了抒情主人公形象的雅洁及其所表达情感的纯洁与美好。

5.《涉江采芙蓉》中,表达主人公与爱人分隔两地、无限惆怅的句子是“,”。

6.《短歌行》中,曹操引用《诗经》中的句子,用女子对男子的思念来比喻自己渴慕贤才的句子是“,”。

7.对宇宙永恒、人生短暂的感叹常见于文人墨客的文章之中,面对宴会上的美酒与歌舞,曹操也发出了相关的慨叹:“,”。

8.山的雄伟、海的深邃常常引起人的无限遐想,曹操在《短歌行》中借高山和大海来表达自己渴望贤才多多益善的句子是“,”。

9.东汉末年,天下三分,常言道:鸟择良木而栖,人择明主而居,曹操的《短歌行》中反映出贤才对自己归宿犹豫不决的句子是“,”。

10.孔子的精神导师是周公,他经常梦到周公,曹操在《短歌行》中也借周公表达了自己的希冀,这个句子是“,”。

11.古人面对月亮常常会产生不同的感情,如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了对亲人的美好祝愿,《短歌行》中,曹操看到了明月却产生了无限的忧虑,这个句子是“,”。

12. 《短歌行》中,作者借用《管子· 形势解》中的典故来表达自己渴望多纳贤才的句子是“,”。

13.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团结一致才可以走得更远,曹操在《短歌行》中直抒胸臆,用第一人称直接表达自己拥有众多人才的句子是“,”。

14.酒不醉人人自醉,借酒消愁是古代文人的常态,《短歌行》中,用借代的手法表达了曹操对酒的渴望的句子是“,”。

15. “君”在古代一般指君王、君子,是对对方的尊称,曹操在《短歌行》中把“君”的含义扩大化,用泛指来表达自己对贤才渴望的句子是“,”。

高中语文知识点考点解析含答案 诗三首(涉江采芙蓉、短歌行、归园田居)知识讲解

高中语文知识点考点解析含答案  诗三首(涉江采芙蓉、短歌行、归园田居)知识讲解

诗三首学习目标1.了解《古诗十九首》、曹操四言诗、陶渊明田园诗的特点;2.掌握相关文言诗句和文学常识;3.体味诗歌表现的作者思想情感。

知识积累文学常识【高清课堂:诗三首《古诗十九首》:是继《诗经》《楚辞》之后又一组最重要的作品集。

从此,中国的诗歌脱离了《诗经》的四言体式,脱离了《楚辞》的骚体和楚歌体,开始了它的五七言体式。

《古诗十九首》,就是五言古诗中早期最成熟的代表作品。

它在谋篇、遣词、表情、达意等各方面,都对我国的旧诗产生了极深远的影响。

《昭明文选》最早把这十九首诗编辑在一起,并为它们加了一个总的题目——“古诗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所写的感情基本上有三类:离别的感情、失意的感情、忧虑人生无常的感情。

】■诗作表现了动荡、和黑暗的社会生活,抒发了对命运、人生的悲哀知情;艺术风格含蓄动人,朴素凝练。

刘勰的《文心雕龙》称之为“五言之冠冕”,钟嵘的《诗品》赞颂它“天衣无缝,一字千金”。

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挟天子以令诸侯,统一中国北方后,率军南下,败于赤壁。

“建安文学”的开创者,与其子曹丕、曹植合称“三曹”,他们开创的一代诗风,被称为“建安风骨”。

代表作品有《蒿里行》《短歌行》《观沧海》等。

陶渊明:又名陶潜,字元亮,东晋田园诗人,浔阳柴桑人。

后人称之为“靖节先生”,又自称作“五柳先生”。

他幼年时,家世衰落,家境贫寒。

他青年时代,曾有建功立业的大志,但未得重用,只做过几任小官。

东晋末年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仕途充满风险,加之政治腐败,陶渊明对现实很失望。

他不愿在纷乱黑暗的现实里随波逐流,曾几次退离仕途。

最后,从彭泽令职位上隐退,这一年他41岁,以后终老农村,死后世人称他为“靖节先生”。

陶渊明的作品大多写退隐后的生活,表现农村风物,劳动生活,表示对黑暗现实的不满。

他的诗情感真实,风格平淡自然,诗味醇厚,语言清新,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

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文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

涉江采芙蓉短歌行归园田居

涉江采芙蓉短歌行归园田居

7.积名句 (1)(2011·江西高考)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 陌度阡,枉用相存。(曹操《短歌行》) (2)(2010·天津高考)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古诗十九首· 涉 江采芙蓉》) (3)(2010·四川高考)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曹操《短歌行》) (4)(2010·北京高考)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 返自然。(陶渊明《归园田居》) (5)(2009·安徽高考)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曹操《短歌行》) (6)(2009·全国高考Ⅱ)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 拙归园田。(陶渊明《归园田居》)
★ 《古诗十九首》 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辑,最早见于南朝 梁代萧统的《文选》。 ★曹操(155—220),字孟德,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重 要诗人。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晋浔阳柴桑(今 江西九江)人,东晋诗人。陶渊明的作品现存的有诗 120 多首、散文 6 篇、辞赋 3 篇等。
自主梳理提醒你夯实基础
1.注字音 加点字 譬如 . 呦呦 . 契阔谈 . 羁鸟 . 当 解 对酒当歌 . 安步当车 . 解忧 . 押解 .
读音 pì yōu qì jī dāng dà ng jiě jiè
加点字 子衿 . 阡陌 .. 匝 . 暧暧 .
读音 jīn qiān mò zā à i
句段点评点亮你的慧眼
1.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点评: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美好的风景画:夏秋之交,正是荷花盛 开的美好季节。在风和日丽中,荡一叶小舟,穿行在“莲叶何田田”“莲 花过人头”的湖泽之上,开始一年一度的采莲活动,这可是江南农家 女子的乐事!采莲之际,摘几枝红莹可爱的莲花,归去送给各自的心 上人,难说这不是妻子、姑娘们真挚情谊的表露。何况在湖岸泽畔, 还有着数不清的兰蕙芳草,一并搁置袖中,插上发际,幽香袭人,岂不 要让人心醉?这就是“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两句吟叹所展示的如 画之境。倘若倾耳细听,想必你还能听到湖面上、“兰泽”间传来的阵 阵戏谑、欢笑之声呢!

中文系古诗词过级第3级(共10级)

中文系古诗词过级第3级(共10级)

中文系古诗词过级:第3级(共10级)1. 诗经《十亩之间》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兮,行与子还兮。

十亩之外兮,桑者泄泄兮,行与子逝兮。

2. 汉乐府《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3. 古诗《涉江采芙蓉》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4. 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5. 鲍照《拟行路难》(泻水置平地)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6. 陶渊明《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7. 骆宾王《在狱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8. 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照绿蘋。

忽闻歌苦调,归思欲沾巾。

9. 沈佺期《独不见》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

谁谓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

10. 王绩《野望》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归园田居》《短歌行》《涉江采芙蓉》情景默写题(含答案)

归园田居》《短歌行》《涉江采芙蓉》情景默写题(含答案)

归园田居》《短歌行》《涉江采芙蓉》情景默写题(含答案)1.在《归园田居》中,诗人用鸟和鱼来表达对___和自由的向往,其中“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表达了这种情感。

2.诗人在《归园田居》中深感悔恨,因为误入仕途生活长达三十年,他在“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这句话中表达了这种沉痛的心情。

3.诗人在《归园田居》中运用拟人手法,表达了他身在宦海而心系田园的心情,其中“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4.在《归园田居》中,诗人用“少无适俗韵,性本爱___”这两句话表达了他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同时也为整首诗定下了基调,这也是他最终辞官归田的根本原因。

5.诗人在《归园田居》中表明自己不随波逐流,固守节操,回乡开荒种地,过田园生活。

其中“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这句话表达了这种心态。

6.诗人在《归园田居》中用“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这句话表达了他生活十分闲适,有很多空闲时间。

7.在《归园田居》中,诗人描写了乡村中常见的声音,如“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此外,他也表现了摒弃尘俗、渴望返归自然的心情,其中“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9.诗人在《归园田居》中用“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这句话表达了他作为一个官宦人家的子弟、熟读儒家经书的知识分子,为了供养家小不得不违逆自己的“韵”和“性”,奔波于官场的沉痛心情。

10.在《短歌行》中,“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___”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在酒席上歌声激昂慷慨,忧郁长久难遣,只有狂饮才能排解忧闷。

11.___在《短歌行》___《诗经•小雅•鹿鸣》中的诗句,“呦呦鹿鸣,___。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表达了欢迎贤才的心情。

他表示一旦有___才光临舍下,就会奏瑟吹笙,宴请宾客,感到十分欣喜。

12.___在《短歌行》中用比喻的手法,以明月的可望而不可取来比喻求贤才而不得,点明了忧愁不断的原因。

他在“明明如月,何时可掇?___来,不可断绝”这几句话中表达了这种情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文】:
涉shè江采芙蓉
佚名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wèi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注释】:
芙蓉:荷花的别名。

兰泽:生有兰草的沼泽地。

遗:赠。

远道:犹言“远方”。

还顾:回顾,回头看。

旧乡:故乡。

漫浩浩:形容路途的遥远无尽头。

同心:多用于爱情或夫妇感情融洽指感情深厚。

终老:度过晚年直至去世。

【译文】:
我踏过江水去采荷花,生有兰草的水泽中长满了香草。

可是我采了荷花要送给谁呢?我想要送给远方的爱人。

回头看那一起生活过的故乡,路途显得那么无边无际。

两心相爱却不能在一起。

于是我们要各在一方,愁苦忧伤以至终老异乡。

【主旨】:
此诗借助他乡游子和家乡思妇采集芙蓉来表达相互之间的思念之情,深刻地反映了游子思妇的现实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痛苦。

全诗从游子和思妇两个角度交错叙写,运用借景抒情及白描手法,在虚实结合中表现游子思乡、思妇相思的强烈情感。

【原文】:
短歌行
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p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jīn ,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yōu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duō?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䜩yàn ,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zā,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bǔ,天下归心。

【注释】:
对酒当歌:一边喝着酒,一边唱着歌。

几何:多少。

去日苦多:跟(朝露)相比一样痛苦却漫长。

慨当以慷:歌声激昂慷慨。

杜康:代指酒。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这里用来比喻渴望得到有才学的人。

青衿,是周代读书人的服装,这里指代有学识的人。

悠悠,长久的样子,形容思虑连绵不断。

沉吟:小声叨念和思索,指对贤人的思念和倾慕。

呦呦:鹿叫的声音。

苹:艾蒿。

鼓:弹。

何时可掇:什么时候可以摘取呢?
陌:东西小路。

阡:南北向的小路。

枉用相存:屈驾来访。

枉:“枉驾”。

用:以。

存:问候。

讌(yàn):通“宴”三匝(zā):三周。

海不厌深:希望尽可能多地接纳人才。

【译文】:
一边喝酒一边高歌,人生的岁月有多少。

好比晨露转瞬即逝,逝去的时光实在太多!
宴会上歌声慷慨激昂,心中的忧愁却难以遗忘。

靠什么来排解忧闷?唯有豪饮美酒。

有学识的才子们啊,你们令我朝夕思慕。

只是因为您的缘故,让我沉痛吟诵至今。

阳光下鹿群呦呦欢鸣,在原野吃着艾蒿。

一旦四方贤才光临舍下,我将奏瑟吹笙宴请嘉宾。

当空悬挂的皓月哟,什么时候可以摘取呢;
心中深深的忧思,喷涌而出不能停止。

远方宾客穿越纵横交错的田路,屈驾前来探望我。

彼此久别重逢谈心宴饮,重温那往日的恩情。

月光明亮星光稀疏,一群寻巢乌鹊向南飞去。

绕树飞了三周却没敛翅,哪里才有它们栖身之所?
高山不辞土石才见巍峨,大海不弃涓流才见壮阔。

我愿如周公一般礼贤下士,愿天下的英杰真心归顺与我。

【主旨】:
全诗准确而巧妙地运用了比兴手法,来达到寓理于情,以情感人的目的,历来被视为曹操的代表作。

通过宴会的歌唱,以沉稳顿挫的笔调抒写了诗人求贤如渴的思想和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

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