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鉴定听力职业病

合集下载

听力下降职业病鉴定流程是怎样的

听力下降职业病鉴定流程是怎样的

听力下降职业病鉴定流程是怎样的在我们生活中,我们知道有的时候繁重的工作压力给自己身体上带来的一些影响可能当时没有马上的表现出来,日积月累下来到了一定的程度就会爆发。

社会中因为工作而导致自己的听力下降的这部分人群肯定也不在少数,那么听力下降职业病鉴定流程是怎样的?对此下面我整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

听力下降职业病鉴定流程是怎样的1、只要感觉耳朵听力下降先去医院看病,只要因工作原因致听力受损都属于职业病。

2、可以去做职业病诊断,对诊断不服可在三十日内向当地卫生部门申请职业病鉴定。

鉴定结果下来,走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仲裁等司法程序。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四十五条劳动者可以在用人单位所在地、本人户籍所在地或者经常居住地依法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职业病诊断。

第四十六条职业病诊断标准和职业病诊断、鉴定办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

职业病伤残等级的鉴定办法由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

第五十三条当事人对职业病诊断有异议的,可以向作出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所在地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申请鉴定。

职业病诊断争议由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当事人的申请,组织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进行鉴定。

当事人对设区的市级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的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再鉴定。

职业病赔偿一级职业病赔偿标准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

注:如果不退出工作岗位,应继续享受原工资待遇。

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24个月的本人工资。

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标准为工资的90%,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二级职业病赔偿标准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

注:如果不退出工作岗位,应继续享受原工资待遇。

噪声聋职业病鉴定流程

噪声聋职业病鉴定流程

噪声聋职业病鉴定流程
1. 职业史调查
- 详细了解工作环境、工作岗位、工作年限等情况
- 评估噪声暴露水平和持续时间
2. 听力检查
- 纯音听力测试
- 言语频率听力测试
- 阻抗听力测试
3. 其他辅助检查
- 耳内镜检查
- 听觉脑干反应检查
- 耳声发射检查
4. 鉴定标准
- 根据《职业性噪声聋防治管理规范》的诊断标准进行鉴定
- 考虑听力损失程度、双耳听力差异、言语频率听力损失等因素
5. 鉴定结论
- 确定是否属于职业性噪声聋
- 评估噪声聋的严重程度和致残等级
6. 防治措施
- 建议采取工程控制、个人防护等措施控制噪声暴露
- 根据需要进行听力保健、康复训练等
7. 复查和随访
- 定期复查听力
- 监测噪声暴露水平
- 根据复查结果调整防治措施
以上是噪声聋职业病鉴定的一般流程,具体操作应由专业的职业病诊断机构按照相关规范执行。

职业病耳聋鉴定标准

职业病耳聋鉴定标准

职业病耳聋鉴定标准
职业病耳聋鉴定标准
第一、鉴定原则
职业病耳聋的诊断标准是连续3年以上职业性噪声作业史,出现渐进性听
力下降、耳鸣等症状,纯音测听检查为感音神经性聋,结合职业健康监护资料
和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进行综合分析,排除其他原因所致听觉损害,方可诊断。

第二、诊断及诊断分级
连续噪声作业工龄3年以上者,纯音测听为感音神经性聋,听力损失呈高
频下降型,根据较好耳语频(5000 Hz,1000 Hz,2000 Hz)平均听阈作出诊断分级。

1、轻度噪声聋:25dB-40dB(HL)。

2、中度噪声聋:40dB-55dB(HL)。

3、重度噪声聋:≥56Db(HL)
4、噪声聋:71-90dB
第三、职业病耳聋鉴定需要的材料
劳动者申请职业病鉴定应提交申请书、本人健康损害证明、用人单位提供
的职业史证明等。

职业史证明的内容应从开始接触噪声作业的时间算起,尽可
能包括工种、工龄、接触噪声方式或操作特点、每日或每月的接触时间、是否
连续接触噪声、作业场所的环境条件、降噪设施及其效果、历年作业场所噪声
检测数据、个体防护等。

用人单位应当如实提供职业病诊断、鉴定所需的劳动者职业史和职业病危
害接触史、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等资料;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监督检查和督促用人单位提供上述资料;劳动者和有关机构也应当提供与职业病诊断、鉴定有关的资料。

职业病听力检测操作流程

职业病听力检测操作流程

职业病听力检测操作流程职业病听力检测操作流程一般包括以下步骤:1. 提前准备:在进行听力检测之前,需要准备好相应的听力检测设备,如听力检测仪、耳机等。

同时,需要确保检测环境安静、没有干扰,并确保受检者的耳朵和耳道干净。

2. 检测准备:受检者需事先了解检测的目的和步骤,并承担相应的合作。

医护人员需要向受检者解释检测的过程和要求,并询问是否有相关病史或使用助听器等特殊情况。

3. 基线测定:进行听力检测之前,需要先测定受检者的基线听力水平。

通常会采用纯音听阈测定方法,通过播放不同频率的纯音信号,逐渐调整音量,受检者需要根据听到的声音回答。

这样可以确定受检者的听觉敏感度,作为后续的比较依据。

4. 调整参数:根据受检者的基线听力结果,医护人员可以调整听力检测仪的参数,如音量、频率等,以便更准确地进行职业病听力检测。

5. 开始测试:根据设定的参数,逐个播放不同频率、不同声强的纯音信号,要求受检者根据听到的声音回答,如按下按钮或举手等。

根据受检者的反应,记录下他们能听到的最小声音水平,以评估其听觉敏感度。

6. 结果分析:根据听力检测结果,医护人员需要对受检者的听力进行分析和评估。

常用的评估指标包括纯音听阈、听力丧失程度、听力曲线等。

通过对结果的分析,可以确定受检者是否存在职业病性听力损害,以及损害的程度和类型。

7. 撰写报告:根据听力检测结果,医护人员需要撰写相应的检测报告,对受检者的听力状况进行描述和解释,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处理措施。

需要注意的是,职业病听力检测是一项专业的医学检测,需要由专业的医护人员进行操作,确保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受检者在检测过程中需要配合医护人员的操作和要求,请保持耐心和配合。

噪音职业病鉴定标准是怎样的

噪音职业病鉴定标准是怎样的

噪⾳职业病鉴定标准是怎样的10级:双⽿听⼒损失⼤于26db,或者⼀⽿⼤于56db,即为10级(最轻)。

9级:双⽿听⼒损失≥31db或⼀⽿损失≥71db;8级:双⽿听⼒损失≥41db或⼀⽿≥91db;7级:双⽿听⼒损失≥56db;6级:双⽿听⼒损失≥71db;5级:双⽿听⼒损失≥81 db;4级:双⽿听⼒损失≥91db。

在⽣活当中,⼤家在⼯作的时候肯定⾯临的⼯作环境都是不⼀样的,某些情况下,如果⾃⼰的⼯作环境每天充满了⼤量的噪⾳的话,那么时间长的话肯定会对职⼯本⼈的听⼒造成⼀定的影响,甚⾄有可能会感染噪⾳。

下⾯⼩编就为⼤家介绍⼀下,噪⾳标准是怎样的?⼀、噪⾳职业病鉴定标准是怎样的?听⼒的职业病鉴定等级是按照损失的听⼒鉴定的。

10级:双⽿听⼒损失⼤于26db,或者⼀⽿⼤于56db,即为10级(最轻)。

9级:双⽿听⼒损失≥31db或⼀⽿损失≥71db;8级:双⽿听⼒损失≥41db或⼀⽿≥91db;7级:双⽿听⼒损失≥56db;6级:双⽿听⼒损失≥71db;5级:双⽿听⼒损失≥81 db;4级:双⽿听⼒损失≥91db。

⼆、申请职业性噪声聋诊断需要的材料有什么?劳动者申请职业病诊断应提交申请书、本⼈健康损害证明、⽤⼈单位提供的职业史证明等。

职业史证明的内容应从开始接触噪声作业的时间算起,尽可能包括⼯种、、接触噪声⽅式或操作特点、每⽇或每⽉的接触时间、是否连续接触噪声、作业场所的环境条件、降噪设施及其效果、历年作业场所噪声检测数据、个体防护等。

⽤⼈单位应当如实提供职业病诊断、鉴定所需的劳动者职业史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等资料;安全⽣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监督检查和督促⽤⼈单位提供上述资料;劳动者和有关机构也应当提供与职业病诊断、鉴定有关的资料。

三、职业病诊断、鉴定过程中,⽤⼈单位不提供相关资料怎么办?职业病诊断、鉴定过程中,⽤⼈单位不提供⼯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等资料的,诊断、鉴定机构应当结合劳动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果和劳动者的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并参考劳动者的⾃述、安全⽣产监督管理部门提供的⽇常监督检查信息等,作出职业病诊断、鉴定结论。

听力职业病的评判标准

听力职业病的评判标准

听力职业病的评判标准
听力职业病是指由于长期接触噪音或其他工作环境因素导致的听力损害。

评判听力职业病的标准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噪音暴露:评判听力职业病的首要标准是工作环境中的噪音暴露程度。

通常使用噪音级别(dB)和工作时间(小时)的乘积来表示噪音暴露程度,如每日噪音暴露量(daily noise exposure)和每周噪音暴露量(weekly noise exposure)。

2. 听力损失:评判听力职业病的重要指标是听力损失的程度和范围。

通常使用听力损失的频率(Hz)和程度(dB)来评估听力损失的严重程度,如纯音听力阈值(pure-tone audiometry)。

3. 职业史:评判听力职业病还需要考虑个体的职业史,包括工作岗位、工作年限和噪音暴露情况等。

通过对职业史的分析可以确定个体是否长期接触噪音或其他工作环境因素。

4. 鉴别诊断:评判听力职业病需要排除其他可能导致听力损失的因素,如遗传因素、药物副作用等。

通过进行鉴别诊断,
可以确定听力损失是否与工作环境因素相关。

5. 法律法规:评判听力职业病还需要参考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职业卫生标准。

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于听力职业病的评判标准可能有所不同,因此需要根据当地的法律法规进行评估。

评判听力职业病的标准是多方面综合考虑的,需要结合噪音暴露情况、听力损失程度、个体的职业史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进行评估。

专业的医生或职业卫生专家可以根据这些标准对听力职业病进行评判和诊断。

职业病噪声聋评残方法

职业病噪声聋评残方法

职业病噪声聋评残方法
职业病噪声聋评残方法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患者资料收集:收集患者年龄、职业、工龄、接触噪声的频率和强度等相关信息。

2.病史询问:询问患者有关噪声暴露的病史,如是否有使用过耳塞或耳罩等防护措施。

3.客观听力测试:使用标准听力测试方法,如声导抗、纯音听阈、语音音素辨别测试等,以评估患者的听力损失程度。

4.主观听力测试:使用听力谱或顺序分析等方法,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或主观听觉评估。

5.职业暴露评估:对患者的职业噪声暴露情况进行评估,确定其接触噪声的时间、频率、强度等因素,以确定职业病的发生和职业病损伤的程度。

6.职业病评定:根据职业病的性质和程度,评定患者的职业病残疾程度和损伤等级,以确定其残疾补偿和社会福利待遇。

7.职业病预防:对职业噪声引起的职业病进行有效的预防措施,如加强职业卫生管理、提高职工健康保障待遇、加强职业噪声监测等。

医院听力职业病鉴定流程是怎样的?

医院听力职业病鉴定流程是怎样的?

医院听⼒职业病鉴定流程是怎样的?根据《职业病防治法》有关规定,职业病鉴定程序如下:1、申请2、职业病诊断鉴定办事机构对提供的与鉴定有关的资料进⾏审核3、组织鉴定4、作出鉴定结论。

5、出鉴定书6、当事⼈对职业病诊断有异议的,在接到职业病诊断证明书之⽇起30⽇内,可以向做出诊断的医疗卫⽣机构所在地设区的市级卫⽣⾏政部门申请鉴定。

在我国,很多从事特殊职业的⼈都会得,职业病根据⼯作性质分为很多种。

其中,有⼀种听⼒⽅⾯的职业病,有时也被称为职业性噪声聋。

那么,医院听⼒流程与认定标准是怎样的?知道相关信息与还是很有必要的,⼀起随⼩编来详细的了解⼀下吧!⼀、什么是职业性噪声聋噪声性⽿聋系由于听觉长期遭受噪声影响⽽发⽣缓慢的进⾏性的感⾳性⽿聋,早期表现为听觉疲劳,离开噪声环境后可以逐渐恢复,久之则难以恢复,终致感⾳神经性聋。

噪声除对听觉损伤外,还可引起头痛、头昏、失眠、⾼⾎压等,影响胃的蠕动和分泌。

⼆、听⼒职业病鉴定认定标准是什么听⼒的职业病鉴定等级是按照损失的听⼒鉴定的。

10级:双⽿听⼒损失⼤于26db,或者⼀⽿⼤于56db,即为10级(最轻)。

9级:双⽿听⼒损失≥31db或⼀⽿损失≥71db;8级:双⽿听⼒损失≥41db或⼀⽿≥91db;7级:双⽿听⼒损失≥56db;6级:双⽿听⼒损失≥71db;5级:双⽿听⼒损失≥81db;4级:双⽿听⼒损失≥91db。

三、申请职业性噪声聋诊断需要的材料有什么劳动者申请职业病诊断应提交申请书、本⼈健康损害证明、⽤⼈单位提供的职业史证明等。

职业史证明的内容应从开始接触噪声作业的时间算起,尽可能包括⼯种、、接触噪声⽅式或操作特点、每⽇或每⽉的接触时间、是否连续接触噪声、作业场所的环境条件、降噪设施及其效果、历年作业场所噪声检测数据、个体防护等。

⽤⼈单位应当如实提供职业病诊断、鉴定所需的劳动者职业史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等资料;安全⽣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监督检查和督促⽤⼈单位提供上述资料;劳动者和有关机构也应当提供与职业病诊断、鉴定有关的资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怎么鉴定听力职业病
听力的职业病鉴定等级是按照损失的听力鉴定的。

10级:双耳听力损失大于26db,或者一耳大于56db,即为10级(最轻)。

9级:双耳听力损失≥31db或一耳损失≥71db;
8级:双耳听力损失≥41db或一耳≥91db;
7级:双耳听力损失≥56db;
6级:双耳听力损失≥71db;
5级:双耳听力损失≥81 db;
4级:双耳听力损失≥91db。

申请职业性听力鉴定需要的材料:
劳动者申请职业病鉴定应提交申请书、本人健康损害证明、用人单位提供的职业史证明等。

职业史证明的内容应从开始接触噪声作业的时间算起,尽可能包括工种、工龄、接触噪声方式或操作特点、每日或每月的接触时间、是否连续接触噪声、作业场所的环境条件、降噪设施及其效果、历年作业场所噪声检测数据、个体防护等。

用人单位应当如实提供职业病诊断、鉴定所需的劳动者职业史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等资料;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监督检查和督促用人单位提供上述资料;劳动者和有关机构也应当提供与职业病诊断、鉴定有关的资料。

有异议时怎么办:
如果劳动者对职业性听力诊断有异议,可以向作出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所在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申请鉴定。

职业性听力诊断争议由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并组织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进行鉴定。

劳动者对设区的市级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的鉴定结论仍不服的,可以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再鉴定。

省级职业病诊断鉴定是终极鉴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